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遇到行“仁”的事情的时候,对老师也不必谦让。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遇到行“仁”的事情的时候,对老师也不必谦让。"—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遇到行“仁”的事情的时候,对老师也不必谦让。
当仁,不让于师

2 根据你自己的认识,说说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

3 为什么说孔子是我国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 ①他周游列国十四年之后,潜心编纂了《诗》《书》《礼》《易》《春秋》六部著作,史称“六艺”或“六经”,这六经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 ②他开了平民教育的先河,使我国的教育从官府垄断进入民间。 ③创立不少的教育理论(教学相长、循循善诱、有教无类)

4 一、学习课文1-4则 1、重点字词 贤: 逾: 得: 阶而升: 由: 才德 越过、超过 能,能够 阶:踩着台阶(名作动);而:表修饰 办法

5 2、重点句子 ①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 纵使人要自行断绝跟太阳月亮的关系,那对太阳月亮又有什么损害呢? ②如之何其可及也 像他(这样)怎么能够比得上呢? ③则可谓云尔已矣 就可以说如此罢了。 ④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老师的学问越仰望越觉得高耸,越钻研越觉得深厚

6 3、思考讨论 ①子贡是怎样面对叔孙武孙、陈子禽的诽谤和挑拨的?表现了对孔子之言的态度? 面对诋毁和挑拨,子贡运用对比、比喻、排比的手法,理直气壮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表现孔子的出类拔萃的才德以及对孔子无限敬仰的感情。 他人---如丘陵-----可逾 贤(才德)仲尼 如日月---不可逾 ---如拾级上天---不可及 敬仰

7 ②颜渊是怎样评价孔子的? (1)孔子的道高远无边 (2)孔子的善诱让人欲罢无能 (3)孔子的道犹如高耸的东西 ③第四则表现了孔子怎样的人格魅力?还表现了什么? (1)谦虚与执着 (2)表现了公西华对老师的崇敬 才德无与论比,崇拜之情淋漓尽致

8 二、学习第九则 1、这则用了什么手法,来写孔子对弟子的评价?表现了孔子怎样的情感和态度? (1)反复、对比手法评价了颜回安贫乐道的品质。 (2)表达了孔子对弟子颜回的喜爱和赞美,表现出孔子对“德”的重视和推崇。

9 2、如果原文改为:“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回也不改其乐。”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因为原文是一种对比,更能衬托出颜回的有才德,也更好地表达出对颜回的赞叹的情味。

10 三、学习第十则 1、重点字词 以吾一日长乎尔 毋吾以也 则何以哉 尔何如 如或知尔 如五六十 如会同 因为 通“已”,停止 非曰能之 端章甫 舍瑟而作 何伤乎 春服既成 莫春者 吾与点也 能做什么 怎么做 穿上礼服 怎么样 戴上礼帽 如果 了解 站起来 妨碍 或者 穿好 或者 “暮” 赞成

11 2、孔子对弟子们所谈的人生理想,表示了怎样的态度?
①对曾皙表示赞同,甚至欣赏。 ②对子路表示否定,但心平气和,只在微微一笑中流露出一丝不满情绪。 ③对冉有、公西华没有表示可否。

12 3、孔子为什么赞同曾皙的志向? (1)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人的志向是如何治国平天下。 他批评子路,是因为他“率尔而对”,“其言不让”。即他不讲“礼”。在孔子看来,没有礼就没有一切;纵有天大的政治才干,也不能治理好一个国家。 冉有、公西华二人尽管态度谦逊,但所谈的内容无非是为邦为国一套,这在当时的孔子看来似乎 是不那么感兴趣了。

13 (2)而曾皙没有谈到治国大事,但他给我们勾画一幅优哉游哉,老少同乐的清明上河图的,构画一幅和谐大同、太平盛世的图景,充分表现了曾皙仁爱思想和他治理国家的一种远大理想。
在礼乐崩坏的春秋末期,曾点能对古礼作如此具体生动的描绘,以此寄托自己的理想,这在孔子看来是十分难得的彼得我心者,所以孔子由衷地发现赞叹曾皙的话。 孔子不满子路是因为他“非礼”,赞赏曾皙是因为她懂得古礼。礼遇非礼乃儒家人生理想中的首要问题。

14

15 四、自读5、6、7、8、11、12、13则,完成下列问题 1.字词理解 之武城: 弦歌 : 焉用: 闻诸夫子: 子路不说: 矢之: 到……去 弹琴唱歌,名作动 怎么 “之于” 高兴 对他发誓。 “矢”通“誓”

16 2、句子 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地位高的人学习了道就会爱别人,地位低的人学习了道就容易使唤(指使)。 3、思考回答 (1)第5则到8则,表现了孔子的什么品质和怎样的师生关系?举例分析。 (2)11-13则,主要写什么?

17 (1)第5则到8则,表现了孔子的什么品质和怎样的师生关系?举例分析下。
明确:①对弟子的尊重,平等待人的品质和率真、和善的人格. ②平等、友好、和谐、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

18 “子见南子”补充说明: 《史记•孔子世家》中的相关记载: 灵公夫人有南子者。使人谓孔子曰:“四方之君子,不辱(谦称)欲与寡君为兄弟者,必见寡小君(南子自称)。寡小君愿见。”孔子辞谢。不得已,见之。……孔子曰:“吾乡为弗见。见之,礼答焉。”

19 (2)11-13段,主要写什么? 明确:11则表现了孔子对弟子牛伯的关爱(手法:反复)。 12、13则表现孔子与弟子颜渊情感深厚(手法:反复、语言细节描写、神态细节)

20 孔子在不同场合对不同人都盛赞颜回 : ①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有能任用我的,我就把治国平天下的大道推行于世;不能任用我时,就将这些治国平天下的大道,藏之于身。只有我与你能做到这样啊!)

21 ②“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复”)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论语·雍也》)
③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论语·先进》)

22 孔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
孔子于颜渊独寄以传道之厚望。亦盼身后,颜子或犹有出而行道之机会,故孔子于其先卒而发此叹。”

23 4、小结 孔子博古通今,德行高尚,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集大成者。深受弟子们的敬爱,但他总把自己放在跟别人平等的位置上,让学生从学识、道德和日常生活中感受他的伟大!感受夫子的关爱!

24 五、孔子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为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理解,为各国汉语学习者提供方便、优良的学习条件,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在世界上有需求、有条件的若干国家建设以开展汉语教学为主要活动内容的 “孔子学院”,并在中国北京设立“孔子学院总部”。 孔子像

25 孔子学院总部于2007年4月九日上午在北京正式揭牌成立
目前,我国已在全球建立孔子学院249所(仅美国就有42所 ),孔子课堂56个,注册学员达到12万多人。 为鼓励世界各国学生和汉语教师来华学习和研究汉语言文化,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设立“孔子学院奖学金”。 全球"汉语热"扑面来 孔子学院"遍地花"

26

27

28 孔子当政

29 孔子当政

30 孔子周游列国

31 晚年整理研究文献


Download ppt "遇到行“仁”的事情的时候,对老师也不必谦让。"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