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二 生活 幼儿园 活动设计 成长每一天.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二 生活 幼儿园 活动设计 成长每一天."—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生活 幼儿园 活动设计 成长每一天

2 最好的教育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 ——杜威
最好的教育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 ——杜威 杜威,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代表。 19世纪流行的是殖民时期沿袭下来的旧教育,再加上19世纪后期从德国传入的赫尔巴特教学方法逐渐刻板化,使得当时的学校陈陈相因,缺乏生气。 教育家杜威是当时传统教育的改造者,是新教育的拓荒者,他提倡从儿童的天性出发,促进儿童的个性发展。 2

3 生活活动 内容 作用 生活活动,主要指幼儿入园、进餐、喝水、盥洗、如厕、睡眠、离园等环节,是幼儿一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确、有序、科学、合理的生活活动对于幼儿十分重要 生活活动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捕捉生活活动的教育契机,能丰富幼儿园课程内容。

4 习惯养成 机能发展 生活活动对幼儿的意义 幼儿身体各个器官的生理机能尚未发育成熟,各个组织都比较柔嫩,其身体素质还相当薄弱;
同时,幼儿期又是生长发育十分迅速、新陈代谢极为旺盛的时期。 习惯养成 幼儿知识经验匮乏,缺乏独立生活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因此他们需要成人悉心地照顾, 需要成人反复地指导帮助、训练培养,才能独立自理,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建立良好的生活秩序。

5 教师观察发现,在盥洗环节,幼儿最喜欢逗留在盥洗室洗手玩水,常常会溅湿衣服 ,而忘记关水龙头。
生活活动中的教育契机 问题产生 教师观察发现,在盥洗环节,幼儿最喜欢逗留在盥洗室洗手玩水,常常会溅湿衣服 ,而忘记关水龙头。 教育目标产生 让幼儿正确认识水的特征,学会保护水资源。 主题活动产生 “会变化的水”、“水龙头不哭了”、“沉浮游戏”等,让幼儿了解水的形成、特征及其与人们的关系等

6 幼儿园一日常规管理 缺 乏 经 验? 杂乱无章~井然有序 喋喋不休~简单明了 束手无策~游刃有余 心中有数 有法可依 但无定法 目的 计划
方法 目标、计划、方法 6

7 明确目标 小班 1. 了解盥洗的顺序,刷牙、洗手等的基本方法;知道穿脱衣服的顺序;学习保持自身的清洁,会使用手帕;培养幼儿坐、站、行等正确姿势;培养幼儿良好的作息习惯。 2.在轻松自然的气氛中进餐,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懂得就餐卫生;初步培养幼儿爱吃各种食物和主动饮水的习惯。 中班 1.学习穿脱衣服、整理衣服;学习整理玩具,能保持玩具清洁;有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2.进一步培养幼儿爱吃各种食物。合理饮食,避免身体超重影响健康;教育幼儿少吃冷饮,多喝水,进一步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 大班 1.保持个人卫生,并能注意生活环境的卫生;进一步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 2.指导幼儿使用筷子就餐,进一步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让幼儿知道有些食品不能吃,有些食品不宜多吃,否则会有碍于身体健康。

8 有法可依——常规 不是说应该充分尊重幼儿的意愿吗?为什么还提那么多要求让他们遵守呢?
教师的疑惑 不是说应该充分尊重幼儿的意愿吗?为什么还提那么多要求让他们遵守呢? 常规都包括什么呀?到底哪些时候该要求,哪些时候该放手呢? 班级的常规好是不是班级的纪律就很好呢? 那么小的孩子有必要管那么多吗?太限制孩子了。 除了让班级有秩序以外,培养常规对幼儿还有别的作用吗?

9 幼儿园为什么要有“常规” 保证幼儿的安全 建立良好的班级活动秩序 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 促进幼儿自律能力的发展

10 什么是“常规” 生活常规 游戏常规 学习常规 入园:晨检、接待、活动。 进餐环节 盥洗活动 饮水环节 入厕环节 睡眠环节 离园环节

11 一、快乐入园 工作 流程 实训 1 2 3 4 晨间接待 晨间活动 主动问好 妥善保管物品、清点人数 鞋帽摆放 晨间游戏或晨练活动 提前安排
1、晨检是托幼机构预防疾病、增进儿童健康的重要措施。 2、 这一环节对幼儿进行持之以恒的教育,能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3、 各班根据每天的天气和场地安排有计划地组织晨间游戏或晨练活动 提前安排 搞好卫生 幼儿值日生 做好晨检 热情接待 一摸、二看、三问、四查 11

12 一、快乐入园 晨检工具图1、晨检表、准备饮水、精神饱满 1 3 开窗通风、室内卫生消毒、调节室温及采光图2 值日生的工作安排图3、4 2 4
提前准备 提前安排 晨检工具图1、晨检表、准备饮水、精神饱满 1 体温表:经消毒的口表、肛表 压舌板:经消毒的压舌板 手电筒:电池、灯泡 外用药:红药水、酒精、碘酊、烫伤膏等 敷 料:纱布、绷带、护创膏、医用胶带等 晨检本:记录晨检异常情况,服药情况 晨检牌:红、黄、绿(蓝) 3 搞好卫生 开窗通风、室内卫生消毒、调节室温及采光图2 2 4 体温表:经消毒的口表、肛表 压舌板:经消毒的压舌板 手电筒:电池、灯泡 外用药:红药水、酒精、碘酊、烫伤膏等 敷 料:纱布、绷带、护创膏、医用胶带等 晨检本:记录晨检异常情况,服药情况 晨检牌:红、黄、绿(蓝) 幼儿值日生 值日生的工作安排图3、4 12

13 一、快乐入园 礼仪 教育 生活自理能力 情绪 安抚 家园 沟通 热情接待 注意事项
1、坚持保教结合原则,加强幼儿入园行为教育“主动问好、鞋帽摆放整齐、心情墙”等 2、来园的门厅展示,发挥环境教育和家园沟通的双重作用。 3、《来园歌》——逐步建立幼儿生活习惯 家园 沟通

14 PHOTO PHOTO PHOTO PHOTO 一、快乐入园 正常 观察 晨检工作 晨检关键工作 一摸 二看 三问 四查
一摸:(保健医生)——动作温柔、顺势逐渐摸下,仿佛是一种关爱的态度。手背从头试温——颌下(是否肿大)——腮部(是否肿大) 二看:精神状态、面色、咽部有无异常(不自觉的轻哼)、换季时候的皮肤疑症 三问:询问家长饮食、睡眠和大小便情况(一般家长不会特意关注,有的幼儿园会发放小册子进行每日登记与查看) 四查:幼儿是否带有不安全物品 来园是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开始,是最紧张的适合,需要最短的时间内做好一切准备并维持好良好秩序,是给家长良好影响的重要时机。 14

15 一、快乐入园 健康检查 强化检查 保 健 医 生 幼儿教师 一摸,是摸幼儿的额头和手心,看幼儿是否有发烧症状;
二看,是看幼儿双手和手指甲是否干净,有无疾病或传染病迹象,如手足口病的高发时间,检查幼儿手部和口腔内是否有可疑疱疹; 三问,是问幼儿在家的食欲、睡眠、两便、情绪等情况。 1、检查幼儿是否携带小刀、玻璃球等容易造成意外伤害事故的物件 2.当班教师根据幼儿拿的晨检卡,了解幼儿的健康状况,对于身体不适的幼儿要给予特别关注。 3.做好身体不适幼儿的用药登记。 晨检训练

16 快乐入园 晨间活动静态·多样 后续工作 讨论: 晨间活动 哪类活动适合晨间开展? 妥善保管物品、清点人数 做好记录,便于工作交接
对未到幼儿联系家庭确认情况

17 一、快乐入园 1. 内容的选择要简单易行。 2.运动量的把握要适中。 3.注意安全。
幼儿入园后,各班会根据每天的天气和场地安排有计划地组织晨检游戏或晨练活动。在组织晨间活动中,教师需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1. 内容的选择要简单易行。 2.运动量的把握要适中。 3.注意安全。

18 (四)入园环节的指导策略 常规入园 问题一:常常迟到 【案例】
我班有一名叫青青的幼儿,早上来园时经常迟到,以致赶不上做操。问青青原因,说是因为妈妈起晚了,所以自己才来晚的。于是,在一次离园时,我把他叫到身边和他做了一个约定,请他来做妈妈的小闹钟。他觉得这个点子很新鲜,是老师在和他做游戏,就欣然答应了。果然,第二天他很早就来了。我把他搂在怀里,高兴地对他说:“我们的小闹钟可真棒啊!”青青的妈妈听得一头雾水,于是,我把和孩子之间的小秘密告诉了她。青青的妈妈也意识到了自己身上的问题,接下来青青再也没有迟到过。

19 你希望以后的工作状态是... 杂乱无章 束手无策 喋喋不休 井然有序 游刃有余 简单明了 法宝——抓好一日常规管理

20 目录 1 幼儿园生活活动概述 2 幼儿园生活活动的各环节及指导要点 3 幼儿园生活活动的误区和解决策略 4 案例实训

21 最好的教育是 “从生活中学习”, “从经验中学习”。 ——杜威 杜威,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代表。
19世纪流行的是殖民时期沿袭下来的旧教育,再加上19世纪后期从德国传入的赫尔巴特教学方法逐渐刻板化,使得当时的学校陈陈相因,缺乏生气。 教育家杜威是当时传统教育的改造者,是新教育的拓荒者,他提倡从儿童的天性出发,促进儿童的个性发展。

22 第一节 幼儿园生活活动概述 幼儿园生活活动,主要指幼儿入园、进餐、喝水、盥洗、如厕、睡眠、离园等环节,是幼儿一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23 第一节 幼儿园生活活动概述 一、讨论思考: 生活活动的意义是什么?
在幼儿期学习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理能力,对他们今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他们自信心的树立也有一定的影响。

24 从家庭生活转变到集体中生活的幼儿,必须要具备一定的独立生活能力;
幼儿的生理机能尚未发育成熟,又是生长发育十分迅速的时期,因此他们需要在成人的指导帮助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建立良好的生活秩序; 在幼儿期学习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理能力,对他们今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他们自信心的树立也有一定的影响。

25 二、生活活动对幼儿园课程发展的重要价值 1.生活活动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2.捕捉生活活动的教育契机,能丰富幼儿园课程内容。
通过生活活动生成各类主题活动,渗透着健康、语言、科学、社会等各领域教育内容。在生活活动中,幼儿习得良好的生活习惯,发展生活自理能力、交往能力。 生活活动中隐藏着许多教育契机。

26 三、生活活动的目标 小班 使幼儿了解盥洗的顺序,初步掌握刷牙、洗手等的基本方法; 知道穿脱衣服的顺序;学习保持自身的清洁,会使用手帕;
培养幼儿坐、站、行等正确姿势;培养幼儿良好的作息习惯。 2.让幼儿在轻松自然的气氛中进餐,保持情绪愉快; 初步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懂得就餐卫生; 初步培养幼儿爱吃各种食物和主动饮水的习惯。

27 三、生活活动的目标 1.学习穿脱衣服、整理衣服;学习整理玩具,能保持玩具清洁; 有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中班 1.学习穿脱衣服、整理衣服;学习整理玩具,能保持玩具清洁; 有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2.进一步培养幼儿爱吃各种食物。同时,教育幼儿喜欢吃的东西 不宜吃得太多,身体超重也会影响健康;教育幼儿少吃冷饮, 多喝水,进一步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

28 三、生活活动的目标 大班 1.保持个人卫生,并能注意生活环境的卫生; 进一步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
2.指导幼儿使用筷子就餐,进一步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 让幼儿知道有些食品不能吃,有些食品不宜多吃, 否则会有碍于身体健康。

29 第二节 幼儿园生活活动的各环节 及指导要点

30 幼儿园生活活动的各环节 入园 进餐 喝水 盥洗 如厕 睡眠 离园

31 入园环节 晨检 晨间接待 晨间活动 晨检是托幼机构预防疾病、 增进儿童健康的重要措施。
这一环节对幼儿进行持之以恒的教育,能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各班根据每天的天气和场地安排有计划地组织晨检游戏或晨练活动

32 (一)入园环节之晨检 健康检查 强化检查 正常 观察 保 健 医 生 幼儿教师 一摸,是摸幼儿的额头和手心,看幼儿是否有发烧症状;
二看,是看幼儿双手和手指甲是否干净,有无疾病或传染病迹象,如手足口病的高发时间,检查幼儿手部和口腔内是否有可疑疱疹; 三问,是问幼儿在家的食欲、睡眠、两便、情绪等情况。 1、检查幼儿是否携带小刀、玻璃球等容易造成意外伤害事故的物件 2.当班教师根据幼儿拿的晨检卡,了解幼儿的健康状况,对于身体不适的幼儿要给予特别关注。 3.做好身体不适幼儿的用药登记。 正常 观察

33 (二)入园环节之晨间接待 礼仪 教育 情绪 安抚 家园沟通
教师对入园的幼儿和家长应主动问候,笑脸相迎。对内向腼腆的幼儿或是有情绪的幼儿应给予关心和问候,尊重幼儿的感受,耐心等待他的回应。 生活 自理 能力 从小班开始,教师就应有意识地让孩子自己挂毛巾,自己去放口杯,擦桌椅等,对于中大班的孩子,我们可以采取值日生的方式,让孩子自己当小主人,在劳动中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 情绪 安抚 第一,要遵循孩子的年龄特点及情绪特点; 第二,要遵循孩子的个性特点。 家园沟通 一方面教师向家长了解、介绍幼儿情况,有针对性引导家长接纳科学的教育理念,帮助家长改变不当的教育方法。另一方面也是赢得家长信任和支持的窗口,教师展现出良好的师幼关系,让家长增强对教师的信任感,以达到家园合力的最佳效果。

34 (三)入园环节之晨间活动 1.内容的选择要简单易行。 2.运动量的把握要适中。 3.注意安全。
幼儿入园后,各班会根据每天的天气和场地安排有计划地组织晨检游戏或晨练活动。在组织晨间活动中,教师需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1.内容的选择要简单易行。 2.运动量的把握要适中。 3.注意安全。

35 (四)入园环节的指导策略 常规入园 问题一:常常迟到 【案例】
我班有一名叫青青的幼儿,早上来园时经常迟到,以致赶不上做操。问青青原因,说是因为妈妈起晚了,所以自己才来晚的。于是,在一次离园时,我把他叫到身边和他做了一个约定,请他来做妈妈的小闹钟。他觉得这个点子很新鲜,是老师在和他做游戏,就欣然答应了。果然,第二天他很早就来了。我把他搂在怀里,高兴地对他说:“我们的小闹钟可真棒啊!”青青的妈妈听得一头雾水,于是,我把和孩子之间的小秘密告诉了她。青青的妈妈也意识到了自己身上的问题,接下来青青再也没有迟到过。

36 【策略】 1.激励法。教师可通过奖励小红花的形式,鼓励每天按时来园的孩子,促进孩子每天按时来园。 2.家园合作。教师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孩子在家的休息时间,与家长共同合作,多方保障幼儿按时入园。 3.设计有趣的晨检活动。教师可设计丰富有趣的晨间活动,以吸引孩子按时入园参加活动。

37 问题二:情绪低落,不想入班 【案例】 点点连续几天,一走到班级门口,就不乐意进去,在门外走廊徘徊,让妈妈很是头疼。班上老师发现这个问题后,及时出来热情迎接点点,了解他的想法,并给予拥抱等肢体语言的情感表达,让点点很快转换情绪,跟随着老师入班。

38 【策略】 1.高度关注法。这类孩子通常是希望能引起教师的关注,因此教师要适度满足孩子的这种需求,热情迎接孩子,通过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交流,缓解孩子的抵抗情绪,从而尽快融入到班集体中。 2.与家长及时沟通。教师发现这种情况,还应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孩子不入班的症结所在,与家长共同分析孩子的情况,找出有效的解决办法。

39 新生入园 问题一:哭闹 【案例】 瑶瑶今年3岁8个月,是个可爱的孩子,但入园时却有着严重的入园焦虑。每个星期一妈妈送她入园时,瑶瑶都哭得撕心裂肺,嘴巴还不停地念叨着:“我要回家。”教师采取高度关注法、正强调法和建立安全感法等措施,经过一个月的教育干预,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40 【策略】 1.班级教师明确分工。 2.建立良好同伴关系。 3.正强化法。 正强化 是指在一种行为出现 之后继之以强化(奖励)
来增加这种行为的发生, 以建立符合要求的行为。

41 问题二:恋物 有些孩子对自己的玩具、用品等过分依恋,带到幼儿园后,无论怎样劝说都不肯放下。 童童第一天来园,像其他孩子一样边哭边闹,偶尔会听见他嘴里重复说着:“被被,被被……”教师不明白怎么回事,就指着小床上的被子告诉他:“被被在床上。”这时他哭得更凶: “被被,被被。”下午教师将情况跟他爷爷讲,他爷爷说:“童童从小养成了抱小被子睡觉的习惯,不过其它时间很少要被子。”第二天,童童爷爷带了一条小被子给童童,童童情绪相对稳定。接下来几天,爷爷一走,他就嚷着要被子。

42 【策略】 1.善意哄骗。 2.转移注意力。 3.榜样学习法。
当童童一到教室就要被子的时候,教师说“被被”刚刚出去玩了,不小心摔倒沾了泥,它想洗完澡再来找你玩。童童听后不再要被子了。童童喜欢听故事,每当童童要被子时,教师就讲一则故事给他听,有时还和他一起表演故事,从而使他忘记了要被子。

43 问题三:缠人 有些孩子过分依恋亲人,往往是刚离开亲人就拽着老师的手不停地哭闹。 【案例】 俊俊入园已一周了,妈妈送的时候都会哭,抱着妈妈不肯松手,有时候走到幼儿园门口,就哭着不进去,怎么做工作都不肯再走,最后只能由妈妈强行抱进幼儿园。在妈妈离开后就拽着老师的手继续哭闹,不肯入班。

44 【策略】 1.设计环节,满足幼儿需求。 2.延迟满足法。 3.创设吸引幼儿的环境。

45 二、进餐环节

46 (一)明确各年龄段进餐习惯的培养目标

47 幼儿的进餐活动应在整洁、轻松、愉快的氛围下进行。这就要求教师做好餐前准备。 餐前准备可以分成两个方面:
(二)进餐准备 幼儿的进餐活动应在整洁、轻松、愉快的氛围下进行。这就要求教师做好餐前准备。 餐前准备可以分成两个方面: 1.物质准备 (1)安排餐桌 (2)组织幼儿入厕、洗手 2.心理准备 (1)保持心情愉悦 (2)多鼓励、有耐心

48 (三)进餐过程 技能 培养 习惯 养成 幼儿进餐时,环境应是安静、愉快、轻松的,而不是令他们紧张、压抑的。 生病、体弱 吃得太快、体型较胖
特殊物质过敏 进餐情况不佳 技能 培养 挑食 习惯 养成 吃得太快、体型较胖 对于进餐情况不佳的幼儿,教师应先弄清楚原因,是否因为身体状况不好或是进餐方法不对。然后针对幼儿的实际情况给予照顾或指导、帮助,切勿大声呵斥幼儿。不要随意催促幼儿“快吃、快吃”,也不要不问原因任意批评吃得慢的幼儿,更不要举行类似“比一比谁吃得快”的竞赛。 对于吃得太快的和体型较肥胖、饭量大的幼儿,要提醒他们细嚼慢咽。 对于饭量小、吃饭慢的幼儿,要注意个别照顾。 对于身体弱、有特殊需要的幼儿(如生病、对某种食物过敏等),要告知厨房做病号饭。 对小班幼儿主要应注意培养他们独立进餐的习惯和进餐的技能。对中、大班幼儿则注重进餐习惯的养成 小、中、大班 吃得慢、饭量小 ……

49 (四)进餐结束 1、收拾餐具、桌椅 2、安静离开 3、洗手、漱口、擦嘴 4、生病幼儿:服药
进餐后,可以举行“谁的小碗最干净”“比比哪桌最干净”“谁是爱惜粮食的好娃娃”之类的比赛。培养幼儿爱惜粮食、珍惜成人劳动成果的良好品质。

50 三、喝水环节 喝水误区: 1、喝水过量或不足。人体一天要有1600——1800毫升的水 。 2、幼儿吃饭时同时喝水 。
3、幼儿剧烈活动后马上喝水。 4、水温过热或过冷。 5、选择喝水的时间不合适。 (餐前、睡前不喝水)

51 (二)喝水环节的指导重点 1.培养幼儿定时喝水的习惯。 2.培养孩子随渴随喝的习惯。 3.培养孩子适宜的喝水速度。 4.教育孩子不要喝生水。
5.指导孩子喝水应循序渐进。 6.注重个体差异。

52 喝水行为规范细则表

53 四、盥洗活动 (一)盥洗的设备 盥洗室的安排要合理,要有较宽敞的场所。幼儿的洗手池、便池、毛巾架等要符合幼儿的身高、体型。盥洗室内应常备肥皂、毛巾、卫生纸等物品。便池、水龙头的数量要足够幼儿使用。幼儿的盥洗设备、物品应与成人的分开。 盥洗室的地面要防滑,挂物品的挂钩、钉子应钉在幼儿碰不到的地方,以防幼儿滑倒、撞伤。洗衣粉、消毒水等物品的放置要安全、隐蔽,以防幼儿误碰误食等。 盥洗室要保证干净无异味,定期消毒。幼儿的毛巾等物品要常洗常晒常消毒。

54 (二)盥洗环节的教育目标 1.洗手环节 知道饭前饭后、便前便后、活动前后、手脏时洗手,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
知道用正确的方法(七步洗手法)把手洗干净。 知道洗手对身体健康的好处。 能做到洗手时不玩水、不嬉戏、不吵闹。

55

56 2.洗脸环节 知道在起床后、脸脏时洗脸。 知道如何洗毛巾和把毛巾拧干。
学习用正确的方法(从上到下、从里到外,依次为额头、鼻子、嘴巴、脸颊、耳朵、脖子)洗脸。 洗脸时懂得把衣袖挽起来,不弄湿衣袖、衣服。 洗脸时不玩水、不嬉戏、不吵闹。

57 3.漱口环节 知道睡前睡后、饭前饭后漱口。 知道漱口能保持口气清新、清洁口腔。 知道不漱口会导致龋齿。 会用鼓漱的方式漱口。

58 (三)盥洗环节的指导策略 教师要学会巧用生活小标志,创设盥洗室的优美环境。
通过科学教育片、案例、绘本图书等形式,帮助幼儿认识到卫生清洁的重要性。 教会他们正确的盥洗技能,如洗手、洗脸、漱口的程序、方法,养成良好的盥洗习惯。 合理安排幼儿盥洗的时间,并通过儿歌巩固幼儿的卫生习惯。

59 五、如厕环节 (一)如厕环节的常规要求 1.认知方面 懂得及时排便对身体健康有好处。 知道有便意时告知成人或自己如厕。 2.情感方面
如厕不紧张、不拒绝。 能安静、有序地如厕。 3.技能方面 能自己脱裤、提裤。 知道大小便入池,便后用正确的方法擦屁股。 定期排便,便后冲水、洗手。

60 (二)引导幼儿学习正确的如厕流程 A.便前向教师示意。 B.如厕前洗手。 C.双腿分开,站稳在便池上。 D.将裤子脱至靠近膝盖的位置。 E.坐(蹲)下排便。 F.便后用纸擦干净。 G.提裤,整理衣服。 H.冲水。 I.洗手。

61 (三)如厕环节的指导要点 入园第一年 1.创设宽松、安全、和谐的心理氛围,用接纳、平和的态度对待幼儿尿裤子等如厕行为。
2.创设如厕物质环境。保持厕所干净、整洁,空气清新、无异味,保证厕所内的空气流通。每天下班前对厕所进行清洁、消毒。 3.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如厕方法。 4.入园第一天带幼儿熟悉班内、园内的厕所位置。 5.提醒幼儿不在厕所逗留、玩耍。 6.对于尿床、穿脱有困难的幼儿,教师给予及时的引导。 7.做好家园沟通工作,提醒家长每天为幼儿准备1—2套衣服带到幼儿园,以备更换。

62 中大班 能协助教师维持盥洗室的卫生、整洁。 男孩女孩能轮流如厕。 教师对如厕过程中喧哗、玩闹、争抢行为进行引导。
引导幼儿主动做好过渡环节的如厕准备。 与幼儿共同制订班级的如厕常规、厕所文明公约等,并用图画等方式记录下来,用于厕所环境的创设。

63 案例1: 评析:教师通过小范围的查找和观察,了解了小便解出的幼儿情况,但是没有当众批评幼儿,保护了幼儿的自尊心。教师把幼儿带到了没人的地方进行换洗,不仅缓解了幼儿的紧张情绪,顾及了幼儿的隐私,还会使幼儿对教师产生了更深的信任感。教师同时告诉幼儿再发生同样情况的处理方法,让幼儿知道类似情况下的应对方法。 教师发现桌边有一滩水迹,就把该果的幼儿叫进活动室,询问谁解出小便了,幼儿都说自己没有。教师发现XX小朋友的手不自觉地捂着裤子,神色紧张。教师就让其他的幼儿都出去了,把XX带到了卫生间,并关上了门后,他才告诉教师小便解出了。教师了解了情况后安慰他:“没有关系,老师小时候也是这样的。下次要记得有小便要提前告诉老师,活动的时候也可以轻轻告诉老师,不能再解在身上了。” 小朋友不再紧张了,换好了裤子继续去和小朋友玩了。 63

64 六、睡眠环节 (一)睡眠的准备 物质准备 温度 床铺 衣物 心理准备 情绪 纪律 处理依恋 避免惩罚

65 (二)睡眠的过程 生病、尿床 晚睡、 入睡困难 夜间睡眠…… 睡姿、保暖

66 (三)睡眠的结束 幼儿起床安排流程 气候 温度 自己动手 帮助他人 及时小便 不要憋尿 整理 床铺 穿衣 小便 喝水

67 (四)睡眠环节的指导策略 【策略】 巧用睡眠小故事。 名曲伴午睡。 巧用小游戏。 狐狸和葡萄 狮子和蚊子 农夫和他的孩子们 …… 春江花月夜
雨打芭蕉 梦幻曲 、春之歌 手指谣 木头人 ……

68 七、离园环节 离园活动是幼儿园一日保健活动的重要环节,也是幼儿园一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承前启后的作用。

69 工作 流程 离园四部曲 1 2 3 4 第一部序曲: 离园前衣物整理 第二部交响曲: 离园前活动延续 第三部终曲: 离园前家长沟通
第四部续曲: 最后工作安排 3 4

70 工作内容:“让我们瞧一瞧”游戏性检查 序曲·衣物整理 帮助每个宝宝擦干净手、脸,抹上润肤霜,梳理好头发,提好裤子,系好扣子,拉平外衣。
孩子的玩具、衣物放置在衣帽间各自的包里或者衣架上 幼儿身体健康的离园检查:精神如常、面热红润、食欲良好、便次规律、睡眠稳定、体温正常 消除家长疑虑,会放心地坚持送孩子来园过集体生活——服务好家长 增强孩子与教师之间的感情,让孩子感受到教师的关爱——教育好幼儿 70

71 交响曲·离园活动 整合一日生活情况 等待回家... 离园总结是幼儿在园内一天活动的延续。 今天我在学校学了什么 [1] [2]
复习:简单开展儿歌说一说,故事讲一讲 评比:根据幼儿不同表现给予不同奖励 我的作品装扮墙 等待回家... [2] 1)幼儿自主地闲暇活动 ①进行观察。②加强对幼儿的个别指导;③注意课室环境的安全。 2)区域的自选活动 3)一日活动的回忆 4)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 5)有趣的游戏活动(藏铃铛、手帕变魔术等) 幼儿自主地闲暇活动 ①进行观察。②加强对幼儿的个别指导;③注意课室环境的安全。 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 有趣的游戏活动(藏铃铛、手帕变魔术等) 71

72 终曲·家园沟通 接送牌+安全意识+交班手续 常规沟通 热情接待,注意对孩子礼貌情况的确立 简短汇报:以简洁明了的表格形式告知
对没有及时接走的孩子,要及时与家长联系并做好接交班的工作安排 特殊沟通 想了解孩子近期情况的父母 今天在幼儿园中有特殊情况幼儿的父母 沟通家长、组织幼儿 接送牌+安全意识+交班手续

73 续曲·圆满收尾 所需清洁的物品 地面和摆放座椅,注意细小的环境——窗框、窗台、玩具柜、活动角落、门、草坪、走廊、门厅等。 1 清洁的注意事项
“自上而下、自左而右、自里而外”“清扫细擦,依次打扫”,做好消毒工作。 2 收尾工作内容 及时做好当天的工作记录 检查所有设备的关闭情况 桌面消毒比赛 3

74 小结工作 离园四部曲 做好 1.稳定幼儿情绪,组织开展安静的自选活动。 2.检查幼儿服装穿戴是否整齐;提醒幼儿收拾需带回家的物品。
3.严格确认接幼儿的家长,有重点地与个别家长沟通,做好生病、情绪异常等特殊幼儿的交接。 4.提醒幼儿有礼貌地向教师和小朋友告别。 5.离园时间,要防止幼儿走失或被陌生人带走。 6.幼儿离园后,要做好活动室的清洁卫生及次日各项活动的准备。关好水电门窗。

75 误区一:重视教学活动,轻视生活活动 第三节幼儿园生活活动的误区和解决策略
1、转变教育观念。《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总则中提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因此教师要尊重幼儿的主体需要,树立幼儿既是保育对象,又是学习和自我发展的主体的观念,重视生活活动蕴含的教育价值。 2、善于发现教育契机。生活活动中隐藏着丰富的教育契机,教师要善于发现,并有效利用。如针对小班幼儿入园焦虑问题,教师策划了“我不哭”、“我喜爱的幼儿园”等活动,让幼儿尽快适应入园生活。 3、善于整合教育内容。如在生活活动中加强幼儿自我保护意识教育,将健康领域的内容整合到生活活动中。同时在生活活动中,也可将科学、语言、社会领域的内容进行整合。

76 误区二:把生活活动单纯看作满足幼儿的生理需要,忽略幼儿心理的发展
1.培养幼儿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让幼儿在丰富的生活活动中获得愉悦、自信的情感体验,形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 2.积极回应幼儿的情感需求。在生活活动中,师幼之间的情感互动,有利于幼儿感受到友好和互相尊重,有利于激发幼儿同他人交流情感的愿望,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

77 误区三:生活活动程序化,消极等待现象频出
1.班级区域的充分利用。用餐活动中,可开放班级区域,吃得快的孩子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区域进行游戏。在入园环节,也可开放区域,让来得早的孩子先行活动,待到用餐时间,再一起集中用餐。 2、其他活动的有效整合。有些幼儿园在入园活动中,会组织幼儿开展晨练活动,这样入园时间不一致的幼儿可以随时加入到晨练活动中,既锻炼了身体,又避免了孩子的消极等待。而在用餐活动时,有些幼儿园会利用分发餐具和食物的间隙,组织丰富的餐前活动,如谈话活动“你的优点有哪些”、“我喜欢的食物”等。 3.发挥幼儿的个体差异。由于幼儿发展水平不一,在生活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也是强弱不同。有经验的教师会充分发挥能力强的孩子的优势 ,鼓励他们去帮助能力弱的孩子。比如在睡眠活动中,起床后,能力强的孩子穿好衣服之后,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协助尚未穿好衣服的幼儿,以照顾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 4.活动环节的自然过渡。如厕和喝水活动在幼儿园中多会集中进行,常常出现幼儿排队等候的现象。在一些活动环节,教师可有意识地进行引导,尽量避免排队现象的发生。如午睡起床后,教师可让先整理好的幼儿自行过渡到盥洗活动,再自主地选择区域分散进行活动。

78 误区四:教师管理行为过多,忽视幼儿自我管理的学习。
1.提供幼儿自我管理的机会。如各个生活活动中的规则的制定,可充分调动幼儿的主体性,引导幼儿建立生活规则,掌握生活知识技能。 2.创设方便的物质环境。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应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方便幼儿生活,降低难度,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鼓励幼儿进行自我服务。 3.多种教学方法的引入。生活活动需要提高幼儿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教师可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利用丰富的教学方法来提升幼儿的兴趣。

79 实践实训 案例分析 杰克在美国出生,他5岁时随父母回到了中国,在幼儿园上中班。杰克对幼儿园的生活适应很快。只是,杰克不愿睡午觉。无论王老师怎么劝他,他都拒绝上床,而且大多数情况下,杰克下午的精神也很好。王老师和家长说明情况,杰克的妈妈说:“在国外的幼儿园,如果他不想睡午觉,老师就让他自己看图书。”于是,在午睡时间,王老师就让杰克做些安静地活动。可是,其他小朋友看到了,也要求不睡午觉,弄得每到午睡时间,班里都乱哄哄的。 思考:午睡对于幼儿的重要意义是什么?老师应该让杰克睡觉吗?针对其他幼儿也不愿睡觉的情况出现,老师该如何组织午睡呢?

80 活动方案设计 某班幼儿尤其喜欢在洗手时躲在盥洗间里面玩水,老师屡次提醒不见效果。请针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并设计、组织一个活动方案,引导幼儿改掉这一习惯。

81 Thank You !


Download ppt "二 生活 幼儿园 活动设计 成长每一天."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