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页眉 勾画课堂教学的“蓝图”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 上海市复旦中学 孙宗良.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页眉 勾画课堂教学的“蓝图”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 上海市复旦中学 孙宗良."—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页眉 勾画课堂教学的“蓝图”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 上海市复旦中学 孙宗良

2 课堂教学是教师主导下的静态预设和动态生成的和谐统一过程。而教师在研读课程、研读教材和研究学生的基础上作出合理的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奠基性工作,它直接关系到教育目标的有效达成。教师巧妙预设,并能在教学中适时点拨,就能水到渠成地落实预定的教学目标。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教学设计。

3 一、描绘“蓝图”的重要前提 你是否经常考虑课堂的起点在哪儿? 你是否认为课堂教学应该面面俱到? 学生自己能看懂的,你讲吗?
你是否经常觉得这也没讲,那也没讲? 你是否喜欢把自己读懂的都告诉学生? 你的课堂是否经常有忍痛割爱的时候? 你有过一篇课文形成两个以上的教案? 你是否认为理想的课堂过程是完美的? 你是否经常在教学过程中调整预设?

4 1、认识课堂的本质特征 教育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今天,人的生命需求,已经由保障物质生活条件、维持基本生存,转到以追求个性发展、提升人的生活品质、丰富人的精神生活为主,这既体现了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经济对人的需求的制约过程,也体现了人对自身发展的阶段性需要的自我认识过程。

5 今天的教育,已由单纯的促进经济发展的工具和手段,成为追求和实现人的幸福生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也逐渐由工业化时代的整齐划一,转入到更加注重人的个性发展与创造精神的培养。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今天,人已经成为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人是一切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所有教育的归宿;教育在人的交往与活动中展开,人在教育的交往与活动中成长和发展;人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根本。

6 这样一种教育的基本价值观念,是从人的生命的完整需求出发,为人与现代生活、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奠定基础的。也就是说,教育应该有助于促进每一个个体生命获得完整与幸福的人生追求,有助于促进每一个个体生命实现其理想的人生价值。这也就是当前课程改革“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的基本出发点。

7 现在的人叫在学校里做先生的为教员,叫他所做的事体为教书,叫他所用的法子为教授法,好像先生是专门教学生些书本知识的人。他似乎除了教以外,便没有别的本领,除书之外,便没有别的事教,而在这种学校里的学生除了受教之外,也没有别的功课。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好像是学的事体,都被教的事体打消掉了。论起名字来,居然是学校,讲起实在来,却又像教校。这都是因为重教太过,所以不知不觉地就将它和学分离了;然而教学两者,实在是不能分离的,实在是应当合一的。 ——陶行知《教学合一》

8 信息: 提取 筛选 判断 整合 再生 语言: 感知 浸润 品味 赏析 建构 过程 思想: 认知 感悟 体验 升华 生成

9 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一如所有为了自我完善而作出的努力,本身便有意义……真正的修养一如真正的体育,同时既是完成又是激励,随处都可到达终点却从不停歇,永远都在半道上,都与宇宙共振,生存于永恒之中。它的目的不在于提高这种或那种能力和本领,而在于帮助我们找到生活的意义,正确认识过去,以大无畏的精神迎接未来。 ——赫尔曼•黑塞

10 ② 怎么去那儿?走哪条路去?预设的过程是否符合学生的思维特征? ③ 教学设计中如何做到“扬长除短”? (《礼记》:“教也者,长善救失而已”)
① 课堂要带学生去哪儿? ② 怎么去那儿?走哪条路去?预设的过程是否符合学生的思维特征? ③ 教学设计中如何做到“扬长除短”? (《礼记》:“教也者,长善救失而已”)

11 2、尊重学生的学习起点 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性 学生学习状况的层次性 学生已有的生活积淀与体验能力 学生不同的知识背景与个性特征

12 了解学生的已有积累 预设学生的解读可能 学生自己能看懂的,不讲; 学生基本能看懂的,少讲; 学生似乎能看懂的,精讲; 学生不能看懂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13 把握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状况: 《祖父和我》:美丽的花园——快乐、自由的生命——祖父的关爱——凄婉的诗

14 3、把握文本的个性价值 我们的语文文本大都具有经典性,而经典文本又都具有独特的价值;并且解读文本也有很强的主观性。真正的文本解读总是个性化的,而非用统一的概念贴标签就能代替。这样的文本解读过程需要语文教师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结合母语文化的基本特征,用自己对生命的理解、用个案的方式去进行。

15 《藏羚羊跪拜》、《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诺曼底号”遇难记》等课文都蕴涵着这样的内涵:只有当人类认识到所有生命、包括人的生命和一切生物的生命都是神圣的、必须充分敬畏的时候,他才是伦理的。因为人的存在不是孤立的,它有赖于所有生命和整个世界的和谐。人类应该意识到,任何生命都有价值,都有自己的价值和存在的权力,我们和它们是不可分割的。因此,人必须像敬畏自己的生命一样敬畏所有的生命,必须在自己的生命中体验到其他生命,必须在对其他生命的敬畏中实现对自身生命的敬畏。

16 4、树立牢固的课程意识 语文的文本特点决定了任何一个教学内容都是课程的组成部分,都承担着实现课程目标的义务与责任。

17 课程理解和课程目标; 阶段目标和前后衔接; 单元要求和内容定位。

18 二、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 教学设计是指教师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合理、有序地安排教学流程,最终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 教案是指课堂教学的方案,是教学设计的物化体现。

19 教学设计的基本格式 课题 课型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流程(文章式、表格式、图表式等)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20 1、 课型: 课型在我们教学设计中往往是一个被忽略的要素,实际上它有为课堂定向的功能。它决定这堂课的基本形态,决定教师在一堂具体的课中的扮演的角色、地位和作用,同时决定在这堂课中学生的地位、作用和行为要求。我们今天对于课堂主体认识方面的纷争,在某种意义上和争论者站在不同课型基点上有关。课型注重课堂的内涵,而不是课堂的外在形态,当然它会作用课堂的形态。

21 课型决定于教学目标,又反作用于教学目标,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常见的课型表达方式有以下表达:
教师讲授为主辅以学生的合作学习; 教师主导的师生互动合作对话形式; 教师引领下的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模式; …………

22 2、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也是课堂教学的归宿;它是指导教师和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教学实践活动所努力要达到的预期结果,也是规范并引导教学过程,检查、反思、评估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参照系。

23 课堂是有个性的,但教学目标不仅仅是教师个人主观意识的产物,而且是教师遵循国家培养目标,结合自己对课程的理解,遵循课程标准和学科教学的阶段目标,以及教材的编排意图,针对学生发展的要求和可能性,精心确定的课堂教学的目标追求。在某种意义上说,教学目标的正确与否,对实际的课堂教学效果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24 《合欢树》 史铁生 一、慈母之爱: 母亲的无私,母亲博大的爱; 二、感恩之情: 对母亲深深的思念与爱; 三、愧疚之感: “子欲养而亲不在”;
《合欢树》 史铁生 一、慈母之爱: 母亲的无私,母亲博大的爱; 二、感恩之情: 对母亲深深的思念与爱; 三、愧疚之感: “子欲养而亲不在”; 四、生命感悟: 那种经历过生死的边缘,还坚持着行走,活出生命的悲壮与尊严的美感与人生感悟。

25 我们看到不同的教师上《合欢树》,有的着力点在深深的母爱,有的是感恩,与“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愧疚,还有的则是在前两个内容的基础上着力挖掘文本中深蓄的生命意识。他们对课堂核心价值的认定是不同的。但尽管有这样的差异存在,如果他们面对的是不同层次的学生,他们的着力点与学生的学习起点相吻合,那么他们可以都是正确的。

26 《走一步,再走一步》: 【教学目标】 1、圈画、朗读,感知本文生动细腻的描写。
2、多角度阅读,领悟“走一步,再走一步”能够让人走出绝境,走向希望的人生哲理。

27 教学目标说明: 1、以“语文课程标准”、《生命教育纲要》为核心 在制定此篇文章教学目标时,我本着“使学生学会欣赏文本,领会文本的内涵,从中获得对人生有益的启示”、“培养学生多角度阅读的能力,提高语文素养”的教学目的,把握教学目标,寻找教学突破口,借助文本让学生一课一得,尽我所能使他们的语文素养在“酒桶里慢慢酿成”。

28 2、以教材、学生为基点 本文作者莫顿•亨特是一位擅长写励志类文章的美国作家,早年曾在空军服役,做过空军飞行员。二战时期,他凭借这样的信念,克服种种困难,多次顺利完成了任务。文章运用质朴的语言,描述了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故事中又蕴含着生活的哲理。与此同时,我教授的班级是六年级预备班学生。经过六年的语言文字积淀,学生基本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够根据不同类型的文章,在文中圈点、勾画,作简单的批注,表达自己的感受或看法。通过教学,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理解生活的哲理。

29 这个教学设计的思路是清晰的。之所以确定这两个目标,是源于二期课改的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和预备班学生具有的阅读能力。教学目标定得简明扼要,扣住文本阅读,引导学生感知语言,领悟寓意。
从教学目标看,这堂课设计的突破口是让学生体味文章中“细腻的描写”。为何以此切入呢?该教师课堂教学中的这个环节告诉了我们原因:

30 师:同学们通过预习,对课文也有了大致熟悉和了解,这是我们学好文章的基础。那么,你们再说说这篇课文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内容呢?
(学生没有回答) 师:大家回顾一下我们本学期学过的《诺言》、《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诺曼底”号遇难记》等课文,看看我们从中学到了什么? 生:学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使我们学习海伦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人生态度。 师:对,海伦让我们明白了生活原本就是有滋有味的,关键在于我们要去品味、体验、感悟。你从思想上得到了启示。

31 生:学习《诺言》,我知道了文章通过动作、语言描写,展现男孩坚守诺言、讲究诚信的品质。
师:文章写作若注重了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的描写,这样就能使文章生动、具体、可感。 生:《“诺曼底”号遇难记》中有一小段船长语言描写,体现了船长勇敢镇定的精神。 师:文章不仅通过语言描写,而且有环境描写渲染气氛,显现船长勇于献身的精神。你是从思想上得到启示,写作上得到收获。 师:学习一篇课文,总能给我们带来有益的人生启示,同时也感受到作者在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上的独特匠心。但愿通过今天的学习,也能给我们带来收获。

32 从上面的对话中看,“品读描写性的语句”,进而“体会蕴含在描写中的情感和态度”,其实是基于学生对已经学过的课文的收获。在勾连旧知的基础上,确定新的教学的起点,引发学生的思考,促使他们有意识地对学习方法加以提炼和迁移,这符合教学目标确定的适切性原则,是值得提倡的。

33 教学目标的设定应该有利于课堂教学内容的集中,教学过程的流畅,不枝不蔓,这一点还是需要注意的。
有所不足的是,在教学目标的表述中,未能把这种“圈画、朗读,感知”的阅读方法如何作用于情感的体会描述出来。此外,教学目标2当中的“多角度阅读”怎么进行?它和“领悟”文本的核心意义究竟有多大关系?或者说,“多角度阅读”是否会一定程度上干扰学生在品味语言的同时对文章真实际内涵的感悟? 教学目标的设定应该有利于课堂教学内容的集中,教学过程的流畅,不枝不蔓,这一点还是需要注意的。

34 其次,这是针对预备年级的教学设计,如果是初二年级呢?而且这是一个学生程度相对较好的班级,如果是学生基础相对较弱的班级呢?这是需要我们经常加以考虑的。
一是这个文本还有哪些应该让学生掌握的东西,如心理描写等;二是感知的程度有怎样的差异;三是对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有无充分的预计;四是是否应该作一定的拓展,等等。

35 《生命的舞蹈》 : 【教学目标】 1、了解“警句”的知识。 2、学习从“警句”入手,理解文本的方法。
3、感悟生命的本质,点燃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的心灵之火。

36 教学目标说明: 本文是篇散文。为防止在教学时出现面面俱到的情况,在设计教学内容的时候抓住了课文后面关于“警句”的知识短文,以“警句”为突破口。 这是因为课文中叙述的语言是学生容易理解的,却不是解读文本的关键。所以我把教学重点放在由“警句”入手,深入文本、解读文本上。正是因为有了文本中叙述性语言的铺垫,展示了课文的内容,才会出现“火在舞蹈,那扭动、变形的舞姿是火的生命的张力的表达。燃体在火的舞蹈中发出毕毕剥剥的吟唱,燃体不尽,火的舞蹈不停”和“生命从一降生,就穿上了一双红舞鞋”等揭示和升华课文主旨的语句,而这些语句恰恰是学生阅读时的难点。

37 “警句”是要立足于文本内容的,这样一来通过对这些重点语句的圈划、品读、朗读,既完成了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又加深了对文本主旨的理解,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能有新的感悟和收获。有了积累之后,整堂课的教学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在学生有了自己的感悟之后,再让学生写关于“生命”的人生格言,既加深对警句的理解与运用,又感悟生命的本质,从而使他们能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38 从“教学目标说明”中可以看出,该教师在深入钻研文本的基础上,在教学设计中把握住了这篇课文的核心价值,也就是“用乐观、自强不息的精神来面对充满激情和活力的生活,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然而,这种情感如何让学生体悟呢?教学中的突破口又在哪里呢? 从教学目标的设置来看,该教师是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来进行整个课堂教学的构想的——从“了解”到“学习”再到“感悟”,把学习知识、运用方法、体会情感的阶梯呈现得十分清晰,把教学的焦点放在通过对“警句”的解读上,先让学生去了解“警句”,再让学生找“警句”,接着弄清“警句”与叙述内容之间的关系,从而理解“警句”的含义和作用。

39 学生通过品读语言和理解文本,又经过讨论和交流,对文章的中心即“生命的本质”的思想意义自然而然地有了一定的感悟。
没有空洞的说教,也没有生硬的拔高,一切水到渠成。整节课做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相互渗透、彼此融合,也比较充分地体现了教学目标的“整体性”原则。

40 这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如果是基础较差的同学,可以是同样的教学目标,但教学进度可以适当放缓;也可以在前面课文的教学中先作适当铺垫;当然也可以更换角度,如从作者的心理变化等方面。
如果是起点较高的同学,则可以考虑适当拓展,或读写结合,或让同学通过想象正面表现主人翁的生活与精神风貌等。

41 3、教学流程 “浑然天成”与“行云流水”: 体现过程与方法; 逐层推进的逻辑联系; 起承转合的课堂结构; 预设生成的有机融合;
紧扣教学的适度拓展; …………

42 《密室日记》 : 师:好,我们一块来看一下,大家概括的。现在老师请大家从这里开始读,往上读,大家按顺序读,准备,我读日期,大家读后面的部分。
师:1942年6月20日—— 生:我想说心事。 师:11月8日—— 生:我要出去! 师:1943年11月27日—— 生:我心忧伙伴!

43 师:1944年2月12日—— 生:我渴望自由! 师:1944年3月25日—— 生:我希望人人快乐! 师:1944年4月5日—— 生:我要写作! 师:1944年5月3日—— 生:我不绝望!

44 师:在这个密室当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感觉一下安妮的心情,似乎有一种力量在暗暗地滋长。我想说心事,我要出去,我心忧伙伴,我渴望自由,我希望人人快乐,我要写作,我不绝望:似乎有一种力量在潜滋暗长。那么,是什么让安妮有如此的乐观的心态呢?请你根据日记的当中的内容,有根有据地来说一说,是什么支撑着安妮有这样一种心境的?好的你来说!

45 生:因为她把躲在这里的生活,看作是一场有趣的探险,充满危险和浪漫情事,将每段艰辛的事情当作她日记的材料,她下定决心过其他女孩子不一样的人生,不想以后变成一个平凡的家庭主妇。
师:其实在质疑的时候,有同学在这则日记当中,对“这个有趣的探险”疑惑,我们通过读她的其他日记,知道在狭小的空间里面,容纳着八个人,白天是暗无天日的,窗户都是紧闭着的。但你觉得是“有趣的探险”在支撑安妮的,对不对?你能不能为大家解释一下!

46 生:因为他把每一段艰辛的事情都当作日记的材料。
师:有了这样的一种写作,有这样一种经历支撑她,当作了写作的材料,丰富了她一天的生活。好的,请坐。有不同的理解吗?好的,你来说说看。 生:她认为她年轻,有许多尚未发现的特质,她认为她很坚强,生活在一场大冒险里!日记里她说:我在探险的过程中,不能因为没有好玩的就唉声叹气。我能看出她乐在其中,所以她不会绝望,她很乐观。

47 生:我认为她心中有一种信念在支撑着他。 师:什么信念? 生:反对战争,渴望自由。 师:面对战争,安妮的评价是什么?没有吗,其他同学能帮助他吗?好,你来,你再想一想这位同学来说。 生:我在其他资料上找到的。安妮一开始是自己写的,后来是因为荷兰的政府成员说希望能收集这种战争中苦难人民的日记,所以她听到这个消息就整理了这个日记,希望能在战争后能把日记出版,所以他要活下去。 …………

48 师:这则日记中,到底是什么支撑安妮走到现在?
生:是理想、梦想和希望,支撑着她这样要活下去。 师:有理想,有梦想,我们每个同学心中都应该有,是不是?肯定有!但主导安妮的力量是什么呢?是安妮自己。老师想到了一句话,那是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史怀哲的一段感言:人应认真地对待自己,无论是对待自己还是对待世界,都要在自己的行为中体现活生生的教养。这才是真正的人道。读了安妮日记,我们看到安妮在这密室生活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心里的一种力量却在潜滋暗长。那么是什么呢?是她自己。面对战争,她有过思考;面对朋友,她也有过思考;但更主要的是安妮告诉自己:面对自己,我们该如何!她一直不停在反思自己。她怀着一种美好的希望,而且也坚信这种信念,非常了不起。大家看最后一句话,我们一起来读一遍。

49 《安妮日记》展现了一个花季少女在密室中的心路历程。日记的特点,应该是记录所见所闻、所思所悟,因而贯穿整个《安妮日记》的,就是她自己对密室生活经历的一种感受与思考,她听到的,悟到的,和对自我的反思。

50 《安妮日记》之所以能够激起人们的情感和思想共鸣,它最打动我们的是,不是展露了法西斯的残暴,那方面比《安妮日记》丰富深刻得多的书籍有的是,轮不到《安妮日记》;《安妮日记》真正的价值在于它展露的其实不仅仅是那个特定的时代和那个时代带给人的苦难,而是真实地展现了一个人,一个在黑暗和恐怖重压下的真实的人,展露了一个灵魂,一个有怯弱有勇敢、有恐惧有坚定、一个勇于追求而又不断自我反思的真实的灵魂,它是人心中真实情感的写照。这是打动我们的地方,或者是作品的价值所在。

51 这篇文本的教学难度在于如何带着学生走进安妮的心灵世界。按常理说这应该不难,安妮是个13岁的孩子,我们的学生也正处于13岁,同一个年龄段,应该比较容易沟通,也较容易产生共鸣。但事实却不是如此,除了时代的差异,应该还有其他的,我们的学生和安妮的距离其实很远。然而在现实的教学中,我们发现许多课堂往往只抓住了“时代”这个最突显的特征,于是解读就概念化、图解化了:法西斯的残暴——密室生活的艰辛——小女孩不屈的生命和乐观的生命观。这样文本的框架出来了,但文本最有价值的东西也没有了,学生没有深入的感悟,没有切身的体验,更无法读出文本独特的内涵。

52 本课例教师解读出了这一点,然而如何让学生走进去,教师明智地采用不断追问的方法,让学生在追问中生成,在追问中体验,并且在追问中感悟和认识。教师首先在概括七则日记基本内容的基础上追问:“似乎有一种力量在潜滋暗长。那么,是什么让安妮有如此的乐观的心态呢?……是什么支撑着安妮有这样一种心境的?”

53 当学生认识停留在“有趣的探险”所以“她乐在其中,所以她不会绝望,她很乐观”时,教师联系《辛德勒的名单》、《美丽人生》后再次追问:“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力量支撑安妮呢?”学生的认识有进步了:“她心中有一种信念在支撑着她”、“反对战争,渴望自由”的信念。教师在补充了一篇日记让学生阅读后继续追问,又将学生的思维向前推进:“是理想、梦想和宝贵的希望,支撑着她这样要活下去”,“世界虽然这样,我还是相信人在心里其实是善良的。”

54 追问促进学生不断生成,追问将学生的认识引向深处,而且这种获得是学生自己探索得来的,因而它将印在学生心坎上。
可见,教师抓住日记的特点,通过不断追问让学生逐层推进地去思考,这样一颗真实的灵魂,到底告诉我们些什么,能够打动我们的是哪些东西,可以去体验的又是哪些东西。在这样的课堂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对文本的探究,他们对生命的认识,也在这样的追问中得到“潜滋暗长”了。

55 三、教学设计的注意事项 语文课堂教学的设计过程,实际上是寻求最贴近教学实际、最符合学生学习需求、最适合课堂教学、能最有效达成教学目的的最优化设计过程。有些环节的失误,会影响整堂课的成效,因而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

56 1、正确认识语文课堂的知识传授 传统的教学是注重知识传授的。关于知识,有这样几个著名的哲学难题: “什么是知识?” “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什么知识最有教育价值?” 面临知识转型、知识观重构的时代,诗人艾略特的诗句仍然值得深思:“在信息中,我们的知识哪里去了?在知识中,我们的智慧哪里去了?”。

57 知识的价值在于作为思考的焦点激发各种水平的理解,而不是作为固定的信息让人们接受。 教育的使命是促使人思考知识来解放人,使人变得更自由。

58 杜威 :学生所真正需要的,并不是关于地形学的精密知识,而是要晓得自己去寻求知识的方法。
卢梭:“你的学生学习地图;我的学生制作地图。这就是你的学生有知识和我的学生无知识的区别。”所以学校中求知识的真正目的,不在知识本身,而在学得制造知识以应需求的方法。

59 2、 提供学生思维的阶梯 课堂教学是教师主导下的静态预设和动态生成的和谐统一过程。而教师在研读课程、研读文本和研究学生的基础上作出合理的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奠基性工作,它直接关系到教育目标的有效达成。教师在课前充分了解学生,巧妙预设,提供给学生恰到好处的思维阶梯,并能在教学中适时点拨,就能水到渠成地落实预定的教学目标。

60 《我爱这土地》 : 师:……好!现在让我们大家带着刚才提到的问题再来读一读诗歌,看看我们通过再次的朗读,能否解决一些问题。
(学生读诗歌并思考) (学生一段时间的沉默) 师:看来我们遇到困难了。大家是否注意到在这首诗的最后有一行字,是这首诗的创作日期。来,一起念。 生:1938年11月17日。

61 师:大家知道在那段时期中国这片土地上发生了什么事?(同学在下面回答“是日寇侵华”,“那是抗日战争时期”)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看几幅图片。
(PPT先放出一张中国地图,1938年被日军侵占的地方打上了黑色的阴影。紧接着投影三张日军侵华的照片。一张是日本兵活埋中国百姓的照片,学生的表情凝重;第二张是衣衫褴褛的妇女吃东西的情景,学生有的轻声发出“啧,啧”的声音;第三张是一位妇人蜷缩着身子倒在地上,学生大部分在皱眉。)

62 生:我觉得鸟是向往自由的,他向往着和平自由的生活,所以诗人把自己比喻成一只鸟。 师: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平的向往。
师:照片有些模糊,但它记载的却是一段清晰的历史。我们的土地被日寇侵占了,土地上的人们正遭受着日军的蹂躏。这个时候,土地上的人们怎么办?(教师的语调上扬,紧接着PPT投影八路军奔赴抗日前线的照片,学生在下面说“反抗”,“杀敌”,“赶走侵略者”)同学们,艾青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写了这首《我爱这土地》。现在我再来读读诗歌,你能理解其中的含义了吗? (生自读诗歌,声音比前两次响亮) 生:我觉得鸟是向往自由的,他向往着和平自由的生活,所以诗人把自己比喻成一只鸟。 师: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平的向往。

63 生:我认为鸟是十分渺小的,微不足道的个体。诗人想说连一只微不足道的小鸟也要为祖国歌唱,可见当时人们抗日情绪的高涨。
师:诗人以鸟自喻,即使是力量很小的鸟也要尽力为祖国歌唱,可见当时愿为祖国奉献的决心。作者在这里很巧妙地用了象征的手法,表达了自己强烈的爱国之情。那为什么是用“嘶哑”的喉咙来歌唱的? 生:“嘶哑”代表已经“精疲力竭了”。 师:为什么会“精疲力竭”呢? 生:是反抗,作者一直在为祖国出力,在反抗,在呐喊。这能表现出作者对土地是十分热爱的,哪怕唱至声音嘶哑,也不会停息对祖国的歌唱。

64 师:我想说到这里,也许我们能够解决刚才几位同学提出的疑问。“暴风雨”的含义?(生齐答“是侵略者”)“黎明”为什么是“温柔”的呢?(生答“那是希望的曙光啊”,“诗人展望美好明天”)好,那每个同学再来读一读,想想我们该怎么朗读这首诗呢? (生再次朗读,请个别同学朗读) 生:我觉得在朗读的时候,“被打击着的”,“悲愤着”,“激怒”的时候要读重音。 师:你能试试吗? (另一学生个别读) 生:那个省略号代表着一种情感的延续,他对土地的爱是深沉,是绵绵不断的。所以在读的时候,语速应该缓慢些,声音低沉些。

65 师:有进步。他的朗读让我想到了刚才有一个同学提到的一个问题,第二段的作用是什么?谁能回答了呢?
师:有道理,你来读一读好吗?(生朗读) 师:有进步。他的朗读让我想到了刚才有一个同学提到的一个问题,第二段的作用是什么?谁能回答了呢? 生:是对前一段的概括吧,好像是情感的高潮。 师:你是在刚才朗读中得到的启示吧。(生点头)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在诗的第一段诗人是以鸟自喻,含蓄地表达对祖国的爱;而第二段就是情感达到高潮,诗人发自内心的呼喊,直接地表达对祖国强烈的爱。也就是说第一段诗人是间接抒情,而第二段时直接抒情。这样诗歌在情感上表达得更自然。那我们在朗读的时候也应该适当地注意感情一步步地释放。 (师范读诗歌)(生齐读)

66 《我爱这土地》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诗人艾青以鸟自喻歌唱自己所热爱的这片土地。尽管那是一个山河破碎、国土沉沦的悲壮年代,但是诗人并没有因此而绝望,他在黑暗中仍满怀希望,并巧妙地借用鸟儿的死去来表现自己愿为祖国奉献一切的决心。在教学设计中,教师清楚地认识到:学这首诗,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是关键,没有这份情就不可能理解艾青的思想。但不能操之过急。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情感须慎重考虑。

67 这堂课最成功的地方在于,文本思想情感的把握是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落实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而不是主宰者、说教者。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学生经历了一个“沉浸——体验——感悟”的过程,就在这样一个学习过程中,文本中那份对祖国、对民族的深沉的爱在学生的心中潜滋暗长,自然而然地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68 学习开始时,教师引导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质疑,这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疑问,表明他们已经沉浸到文本语言中去了,形成了“愤”与“悱”的认知心理。在质疑过程中,学生提出了六个问题:
作者为何以“鸟”自喻? “嘶哑”一词究竟表现了什么? “暴风雨”的含义是什么? “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的含义是什么? 作者在第一段里已经表达对土地的爱了,为什么还写第二段? 为什么“黎明”是“无比温柔的”?

69 这六个问题,涉及到词语含义的理解、结构的把握、写作手法的运用等问题,而归根结蒂都指向如何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这说明,学生已经接触到这首诗歌的实质,但是他们自己却无法解决这些问题。
这时候,教师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在这堂课中,教师准确地诊断出,学生之所以在理解上存在困难,原因在于忽视了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缺乏知人论世的自觉意识,或者即使有所注意,但却没有充分的认知情绪唤起,在生活经验上与诗歌内容存在隔膜。

70 于是教师一方面提醒学生注意诗歌的创作时代,一方面用幻灯片投影出日本侵华的图像资料,使学生的情感受到触动,受到冲击,再辅之以声情并茂的朗诵。经过这样三个环节的处理,上述几个问题便迎刃而解,不必教师多置一词。教师所要做的事情,就是在学生内容理解和情感体验还不够火候的时候,用概括、提示、问题启发等方式,使学生的理解和体验再向前推进一步。这样的教学过程,不是简单的说教,也不是圈来绕去的分析,而是为学生的理解搭设台阶,提供帮助,在学生的学习需要引领的时候适时伸出援助之手,使学生在深入体验的基础上产生感悟,收到“四两拨千斤”的功效,同时也避免了把一个完整的文本理解过程分割得支离破碎的毛病。

71 这是一个关键环节,媒体资料可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传递信息,拓宽课堂的时空,将文本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图像、影像使教材更为生动形象,调动起学生的心理活动,产生审美效应,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课文。从案例反映来看,真实的图片资料,教师的语言引导为学生铺路架桥,调动起他们内在的爱国情感,体会着诗人的思想感情。

72 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做好预案,要在预设中准确地诊断学生学习的障碍,然后“对症下药”,及时提供必要的帮助。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文本中的精神之泉无声无息地流入学生的心田,达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从本文的教学预设来看,教师的拓展是适当的,其教学重点还是从文字出发,抓住关键词,例如“嘶哑”、“悲愤”、“激怒”等,让学生去读,去交流,还是着重用语言来感染学生,用朗读来激励学生。教师紧紧抓住了诗歌的特点,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深入体会诗人的爱国热情。当学生的爱国情感被激发出来的时候,教师又抓住契机,在作业中,鼓励学生用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这样,民族精神教育就不露痕迹地融入诗歌教学中了。这是真正的尊重学生。

73 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卡尔汉:“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
3、做好问题设计 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卡尔汉:“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

74 《愚公移山》: ——这篇寓言共写了几个人? ——移山这件事做起来难吗?
钱梦龙老师设计了这么四组问题: ——这篇寓言共写了几个人? ——移山这件事做起来难吗? ——各人对移山的态度怎样?哪两人的态度看似相同,实则不同?不同在何处? ——愚公究竟愚不愚?       这一串提问覆盖全文,具体实在,由浅而深,由易而难,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真所谓“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其教学效果自然非从头至尾的串讲可比。

75 于漪老师教《孔乙己》: 开篇即问:“孔乙己姓甚名谁?” 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又难以一下子回答的问题,很自然迫使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教者在此基础上,接着顺势利导学生认识孔乙己没有名字的深刻性,解决本文的教学难点。 可见,抓住契机,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值得一提的是,课堂上设置问题,应从实际出发,不能故弄玄虚,把学生弄糊涂。 

76 这哪是启发教学?分明是“逼供信”!完全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4、提供学生思维空间   我们的教育太多“标准化”的统治。 《皇帝的新装》:老师问,你如何评价文中的皇帝?学生答,知错不改。老师说,不对!又答,坚持错误。不对!错误到底。不对!顽固到底。不对!顽固不化。这下对了! 教师来了个大大的板书:顽固不化。 这哪是启发教学?分明是“逼供信”!完全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77 5、注意教学设计中的价值导向: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越来越意识到文本可以多元解读,也加强了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意识, 并在教学中尝试了不少好的做法,这是令人欣慰的。但也有一些教师认为,既然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就是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让生成决定课堂,因此教学设计越简单越好,课堂的氛围越活跃越好,学生的解读越独特越好,这很可能走向愿望的反面。

78 正是基于上述考虑,一些教师因此忽视课前预设,对学生的了解缺少,对教材的研究淡化,于是乎,在一些课堂中我们常常见到这样的情景:远离文本,任意生成;旁逸斜出,纠缠不清;陷于一点,无谓争端……学生在没有理解原文的情况下任意发挥,随意解读课文。《中国教育报》刊登的《当“异读”成为一种教学现象》一文,所举事例反映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79 一位老师在执教《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一课时设置了一个练习,用老师提供的句式说一句话:我敬佩(憎恨、气愤、同情、叹息)……。其中,有一个同学说道:“我敬佩白骨精,她遇到困难与挫折不灰心,善于动脑筋想办法。我在学习上要向她学习。” 这位老师略一沉思说道:“噢!你想得与众不同,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观点,了不起!”

80 被表扬的学生喜滋滋地坐下,其他学生一时议论纷纷,接着说什么的都有:有人对孙悟空不顾自己安危誓死保护师傅的做法很不理解,因为“人不为已,天诛地灭”;还有人说白骨精做事锲而不舍,非常值得敬佩;还有人很同情白骨精,因为她费尽心机没有达到目的……老师显得很无措,课堂一下子陷入尴尬的状况。

81 学生回答的“我敬佩白骨精”的所谓个性化解读,已经背离正确的价值观。
学生把费尽心机害人的白骨精当作自己的学习榜样,这时教师应及时引导:白骨精费尽心机想达到什么目的?她的出发点是什么?稍一点拨,学生就会发现白骨精的出发点是残害别人,越会动脑筋想办法,害人就越深,所以不值得我们敬佩、学习。有了这这样的提醒,后面那些学生就不会标新立异、哗众取宠,也就不会造成价值观的混乱了。

82 对于学生独特体验的尊重、理解,应该以不违背文本和社会的主导价值为前提,应该合情合理。我们要尊重学生,但绝对不能丢弃正确的价值引导而是非不分。

83 受过苏格拉底影响的人通过思考而潜移默化,使自己变成另外一个人。这种思考使人在与道合一的过程中保持独立的地位,在思考中我们可以获得人类发展的最大可能性,不过借助这种思考我们也可能进入虚无。因此,思考的真实在于,它是美好人性和理想社会的“前显现”,借“思”来展现将成为现实的东西,而这东西又要超过思考本身。 ——雅斯贝斯 《什么是教育》

84 21世纪将为信息的流通和储存以及为传播提供前所未有的手段,因此,它将对教育提出乍看起来近乎矛盾的双重要求。一方面,教育应大量和有效地传授越来越多、不断发展并与认识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知识和技能,这是造就未来人才的基础。另一方面,教育还应找到并标出判断事物的标准,使人们不会让自己被充斥公共和私人场所、多少称得上是瞬息万变的大量信息搞得晕头转向,使人们不脱离个人和集体发展的方向。可以这么说,教育既应提供一个复杂的、不断变动的世界的地图,又应提供有助于在这个世界航行的指南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教育的四大支柱》

85 谢谢!


Download ppt "页眉 勾画课堂教学的“蓝图”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 上海市复旦中学 孙宗良."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