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十一讲 理气药 含义: 凡以疏理气机、治疗气滞或气逆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理气药,又叫行气药。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十一讲 理气药 含义: 凡以疏理气机、治疗气滞或气逆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理气药,又叫行气药。"—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一讲 理气药 含义: 凡以疏理气机、治疗气滞或气逆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理气药,又叫行气药。
第十一讲 理气药 含义: 凡以疏理气机、治疗气滞或气逆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理气药,又叫行气药。 功效:理气药性味多辛苦温而芳香。其味辛能行散,味苦能疏泄,芳香能走窜,性温能通行,故有疏理气机的作用。 适应范围:适用于气机不畅所致的气滞、气逆证。其中:   1.具有理气健脾作用的药物,主要用治脾胃气滞所致脘腹胀痛、暧气吞酸、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等。   2.具疏肝解郁者,主要用治肝气郁滞所致胁肋胀痛、抑郁不乐、疝气疼痛、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等。   3.具理气宽胸者,主要用治肺气壅滞所致胸闷胸痛、咳嗽气喘等。 配伍方法:使用本类药物,须针对病证选择相应功效的药物,并进行必要的配伍。 使用注意: 本类药物性多辛温香燥,易耗气伤阴,故气阴不足者慎用。 陈皮 青皮 枳实(枳壳) 木香(青木香) 沉香 川楝子 乌药 薤白 大腹皮 香附 *香橼 *佛手 *檀香 *荔枝核 *玫瑰花 *绿萼梅 *柿蒂 *甘松 *九香虫

2 Chen Pi 陈皮 温 本品辛温理气调中,苦温燥湿运脾,凡脾胃气滞及痰湿壅盛之证,本品均为要药。 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药性说明 本品辛温理气调中,苦温燥湿运脾,凡脾胃气滞及痰湿壅盛之证,本品均为要药。 功效 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应用 1. 用于脾胃气滞证。本品辛行温通,有行气止痛、健脾和中之功。又因味苦燥湿,故寒湿阻中的脾胃气滞,脘腹胀痛、恶心呕吐、泄泻者,用之尤为适宜,常与苍术、厚朴等同用,如平胃散   2.用于湿痰,寒痰咳嗽。既能燥湿化痰,又能温化寒痰,且辛行苦泄而能宣肺止咳,为治痰之要药。 用法用量 煎服,3~9 *实验研究   本品含挥发油、黄酮甙(如橙皮甙)、川皮酮及维生素B1、C等。福橘皮挥发油中主含柠檬烯。本品煎剂对家兔及小白鼠离体肠管,麻 醉兔、犬胃及肠运动、小鼠离体子宫均有抑制作用;对麻醉兔的在体子宫则呈强直性收缩。小量煎剂可增强心脏收缩力,使心输出量增加;大剂量时可抑制心脏。鲜 橘皮煎剂有扩张气管的作用。所含橙皮甙有维生素P样作用,可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防止微细血管出血;能拮抗组织胺、溶血卵磷脂引起的血管通透性增加;能 增强纤维蛋白溶解、抗血栓形成;有利胆作用。 *临床报道 治疗急性乳腺炎:用陈皮60g,赤芍60g,瓜蒌30g。高热者加石膏、大黄;乳痛明显者加皂角刺、白芷、乳香、没药。水煎服,轻者每日1剂,重者每日2剂。同时用热药渣外敷患部,每次30分钟,每日3~4次。 源于《本经》   《本经》:“主胸中瘕热,逆气,利水谷,久服去臭下气。”   《本草纲目》:“疗呕哕反胃嘈杂,进吐清水,痰痞咳疟,大便闭塞,妇人乳痈。入食料,解鱼腥毒。”“好古曰,橘皮以色红日久者为佳,故曰红皮、陈皮。去白者曰橘红也。”   为芸香科常绿小乔木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变种的成熟果皮。主产于广东、福建、浙江等地。秋季果实 成熟,食橘时留取果皮,晒干或阴干。

3 陈皮:常用配伍 应用 方剂 半夏 化痰除湿常用组合 二陈汤 生姜 胃寒呕吐、中脘不适 桑白皮 肺热咳嗽、喘逆痰多 竹茹
脘腹胀满、呕吐、呃逆或妊娠恶阻 枳实 脘腹胀满、疼痛 白术 脾胃湿滞之胃纳不佳 青皮 肝胃不和、两胁胀痛、胸腹满闷 党参、白术 气逆喘咳、痰多而稀 紫苏叶、茯苓 咳嗽痰多、眩晕、心悸 金钱草 胆结石 橘 核  为橘的种子。性味苦平。归肝经。功能理气散结止痛。用于疝气痛、睾丸肿痛及乳房结块等。煎服,3~10g。   橘 络  为橘的中果皮及内果皮之间的纤维束群。性味甘苦平。归肝、肺经。功能行气通络、化痰止咳。用于痰滞经络之胸痛、咳嗽。煎服,3~5g。   橘 叶  为橘树的叶。性味辛苦平。归肝经。功能疏肝行气、散结消肿。用于胁肋作痛、乳痈、乳房结块等。煎服,6~10g。 化橘红  为芸香科植物化州柚或柚的未成熟或接近成熟的外层果皮。性味辛苦温。归肺、脾经。功能理气宽中、燥湿化痰。用于湿痰或寒痰咳嗽及食积呕恶胸闷等。煎服,3~10g。

4 青皮辛散温通,苦泄下行,主入肝经,功专疏肝郁,破气滞,作用峻猛,适于肝气结滞。又入胃经兼能消积化滞。
Qing Pi 青皮 温 药性说明 青皮辛散温通,苦泄下行,主入肝经,功专疏肝郁,破气滞,作用峻猛,适于肝气结滞。又入胃经兼能消积化滞。 功效   疏肝理气,消积化滞。 应用 1. 用于肝气郁滞诸证。本品辛散温通,苦泄下行而奏疏肝理气、散结止痛之功。 2.用于食积腹痛。本品辛行苦降温通,有消积化滞、和降胃气、行气止痛之功 3.此外,取其破气散结之功,可用于气滞血瘀之癥瘕积聚、久疟癖块等,多与三棱、莪术、丹参等同用。 用法用量  煎服,3~10g。醋炙疏肝止痛力强。 *实验研究  本品所含主要成分与橘皮相似,但所含对羟福林比橘皮为高。本品所含挥发油对胃肠道有温和的刺激作用,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和排除肠内积气。其煎剂能抑制肠管 平滑肌,呈解痉作用。此作用强于陈皮。本品对胆囊平滑肌有舒张作用,有利胆作用。其挥发油有祛痰、平喘作用。其注射液静注有显著的升压作用,对心肌的兴奋 性、收缩性、传导性和自律性均有明显的正性作用。 *临床报道  1.治疗休克:以青皮注射液0.1~0.5ml(每ml含生药1g),稀释在25%葡萄糖溶液20ml中作静脉缓注,继将青皮注射液5~10ml加入500ml的补液中作连续静脉滴注   2.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青皮注射液每次4ml(相当于生药4g),加入25%葡萄糖40ml中缓慢静注。 源于《本草图经》   《本草图经》:“主气滞,下食,破积结及膈气。”   《本草纲目》:“治胸膈气逆,胸痛,小腹疝痛,消乳肿,疏肝胆,泻肺气。”   为芸香科常绿小乔木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变种的幼果或未成熟果实的果皮。7~8月间采集,洗净晒干,较大者用沸水烫过后,十字形剖开去瓤,晒干。

5 青皮:常用配伍 应用 方剂 郁金 气滞胁痛、肝区疼痛、胆囊炎、慢性肝炎 柴胡 肝气郁结证:肋间神经痛 柴胡疏肝散 陈皮 食积腹痛、消化不良 穿山甲 乳房肿痛、乳痈 三棱、莪术 肝硬化、脂肪肝 小茴香 疝气疼痛

6 枳实 Zhi Shi 微寒 枳实辛散苦泄,沉降下行,长于破气导滞,消痰散结,且气锐力猛,故有冲墙倒壁之说。适于积滞胀满及痰湿胸闷等证。
药性说明 枳实辛散苦泄,沉降下行,长于破气导滞,消痰散结,且气锐力猛,故有冲墙倒壁之说。适于积滞胀满及痰湿胸闷等证。 功效   破气除痞,化痰消积。 应用 1. 用于食积证、胃肠热结气滞证。本品辛行苦降,善破气除痞、消积导滞。 2.用于痰滞胸脘痞满,胸痹结胸。本品能行气化痰以消痞,破气除满而止痛。 3.此外,本品尚可用治胃扩张、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脏器下垂病证,可与补气、升阳药同用以增强疗效。 用法用量 煎服,3~9g。 使用注意 孕妇慎用。 *实验研究   酸橙果皮含挥发油并含黄酮甙(主要为橙皮甙、新橙皮甙、柚皮甙、野漆树甙及忍冬甙等)、N-甲基酪胺、对羟福林等。枳实能缓解乙酰胆碱或氯化钡所致的小 肠痉挛。对有胃瘘、肠瘘的犬灌服枳实或枳壳煎液,可使胃肠收缩节律增加。枳实或枳壳煎剂对已孕、未孕小白鼠离体子宫有抑制作用,对已孕、未孕家兔离体、在 位子宫均呈兴奋作用。枳实、枳壳煎剂或酊剂静脉注射对动物离体心脏有强心作用。枳实注射液静脉注射能增加冠脉、脑、肾血流量,降低脑、肾血管阻力。枳实、 枳壳煎剂及枳壳的乙醇提取液给麻醉犬、兔静脉注射有明显的升压作用。枳实能使胆囊收缩,奥狄氏括约肌张力增加,有较强的抗过敏活性。枳实、枳壳有抑制血栓 形成的作用。 源于《本经》   《本经》:“主大风在皮肤中如麻豆苦痒,除寒热结,止痢,长肌肉,利五脏,益气轻身。”   《别录》:“除胸胁痰癖,逐停水,破结实,消胀满, 心下急痞痛,逆气,胁风痛,安胃气,止溏泄,明目。”   为芸香科常绿小乔木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 L. 及其栽培变种或甜橙C. sinensis Osbeck的幼果。主产于江苏、四川、江西、福建等地。5~6月采收,横剖成两半,晒干,切片用。 枳实(枳壳) 整理到枳实,有点不想继续了,心里面难受了。中医会如此混乱,首先是药材的混乱,一个枳实有十多个品种(包括芸香科柑橘属的多种植物和枸橘属的枸橘,涉及到二个属多种植物的品种)。要是再让我接二连三的碰到的中药都是如此,……..我想我会精神错乱的。 1酸橙枳壳:原植物为酸橙Citrus aurarctium L.及其栽培变种。按产地不同可称为江枳壳、川枳壳、湘枳壳,分别主产于江西清江、新干,重庆江津、纂江,湖南。 .2绿衣枳壳:又称建枳壳,原植物为枸橘Poncinus trifoliata ( L. ) Raf,产于福建省,销广东、广西并出口。 3香圆枳壳:原植物为香圆Citrus wilsoniiTanaka,主产于陕西汉中、安康地区、主销本省,部分销至广东、山东、河南、上海等地。 4甜橙枳壳:又称广潜枳壳,原植物为甜橙C . sinensis ( L. ) Osbeck,主产于重庆江津、贵州、广东、云南、福建等地。 5蟹橙枳壳:原植物为蟹橙C . junos Sieb . exTanaka,主产于湖南、湖北西部、陕西、甘肃、云南、贵州部分地区。 6柚枳壳:原植物为柚C . grandis ( L. ) Os-beck,长江流域各省及南方各省区均有产,常混杂于正品药材中。 7宜昌橙枳壳:原植物为宜昌橙C . ichangensisSuingle,产于湖北、四川。 8红河橙枳壳:原植物为红河橙C . hongheensisY.L.D.L.,产于云南南部红河县。 9桔柑枳壳:原植物为壳红桔C . tangcrinaHort. et Tanaka为母本X酸橙C . aarantium L.的杂交种,产于 重庆纂江县等。 10大麦柑枳壳:原植物为柚子C . graadia(L.) Osbeck X酸橙C . aurantium L.的杂交种,主产于重庆纂江县 。 11 构椽C . medica L.未成熟果实在云南作枳壳用。 所以,我只能在上面的基础上想说的是: 依商品药材及产地来看,枳实的品种是多样的(至少有十种),再通过现代研究,发现各个品种的药性存在差别(有温性的也有寒性的)。随 时代品种变迁, 历代本草对枳实的药性就自然争论不休了。换句话说就是,他们说的枳实不是一个东西。 宋代之前的枳实指的是绿衣枳壳,现代药典规定的枳实指的是酸橙。药性是由寒到温。 沈 括<梦溪笔谈>:六朝以前医方,惟有枳实,无枳壳,故《本草》也只有枳实。后人用枳之小嫩者为枳实,大者为枳壳,主疗各自所宜,遂别出枳壳一 条,以附枳实之后。然两条土疗,亦相出入,古人言枳壳条,便是枳壳……后人以《神农本草》不敢摘破,不免两条相犯,互有出主。 依现代的实践中可知,枳壳、枳实功力已无明显的差别。 药力的强弱,应该是有效成分的多少,而不能从枳壳、枳实,强硬划其药力的强弱。 依照现代临床报道来看,单用枳实来治疗胃下垂,应该可以看出枳壳(或枳实)是“行气”,而不是“破气”,不能因为大承气汤里有枳实就把单味枳实的功效夸大。其实某种程度上, 其治胃下垂,可以说是“益气”了。 非要用一个词概括的话,枳实“理气”。 1《汤液本草》:益气,则佐之以人参、干姜、白术。破气,则佐之以大黄、牵牛、芒硝。此《本经》所以言益气而不言消痞也”。 枳实消痞丸(《兰室秘藏》)(干生姜 炙甘草 麦芽曲 白茯苓 白术  炙厚朴  半夏曲 人参 枳实  黄连 )治脾虚气滞,寒热互结之心下痞满证 何子淮用 参枳汤(红参15g枳壳30~50g)治疗白天出血的崩漏 22 除实满结毒 《神农本草经》: 除寒热,热结 《名医别录》: 破结实,消胀满 大承气汤 小承气汤 《世医得效方》配皂角子为末成丸治便秘 33《名医别录》: 主除胸肋淡癖,逐停水,破结实,消胀满、心下急、痞痛、逆气、肋风痛,安胃气、止溏泄,明目。 《本草衍义补遗》:泻痰,能冲墙倒壁,滑窍泻气之药。 小陷胸加枳实汤 孟河丁氏学派亦用以治痰,常与桔梗同用。 《药性赋》: 其用有四:消胸中之虚痞,逐心下之停水,化日久之稠痰,削年深之坚积。 栀子厚朴汤之治“下后心烦满,卧起不安者” 柴胡加芒硝汤 治潮热兼“胸胁满而呕” 四逆散 治“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 枳实栀子汤治“大病差后劳复者” 枳实芍药散治“产后腹痛,烦满不得卧” 《神农本草经》: 主治大风在皮肤中,如麻豆苦痒......止痢,长肌肉。利五脏。 配伍上桔梗,调理气机 1施今墨先生善用二者配伍,治因气机阻滞而致胸闷气短之症,调气导滞 2《 小儿药证自诀》败毒散(柴胡 前胡 川芎 枳壳 羌活 独活 茯苓 桔梗 人参 甘草) 3岳美中 创之润肺汤 保肺汤,取桔梗之引气排痰,枳壳之下气降逆,恢复肺之宣肃 4颜德馨治疗男性功能低下所致的阳痿不育的化瘀赞育汤,取其调畅气机,理气化瘀之效 5 张珍玉用于治疗咳喘,认为治咳喘必用 6 吴怀少治肠梗阻,用以轻开肺气,肺气一宣,梗阻得除。

7  1.治疗心衰:枳实注射液40g(体重超过60kg者用60g),加入10%葡萄糖250ml中缓慢静滴1次,证明有强心、利尿作用。(《中草药》1980;(4):171)   2.治疗子宫脱垂:升提汤(枳实、茺蔚子各15g,浓煎成100ml),每日100ml,1月1疗程,治疗子宫Ⅰ度脱垂。 枳实:常用配伍 应用 方剂 黄连、白术 脾胃湿热、胸闷、腹痛、泻痢不爽 香附、神曲 消化不良、胸脘胀闷 黄芪、升麻 子宫下垂、脱肛 白术 脾胃消化不良,脾胃功能衰弱、肝脾肿大 大黄、黄连 下痢腹痛、里急后重 大黄、厚朴 热结便秘 大承气汤 竹茹 胃热呕吐 枳 壳       为芸香科小乔木植物酸橙及其栽培变种的接近成熟的果实(去瓤),生用或麸炒用。性味、归经、功用与枳实同,但作用较缓和,长于行气宽中除胀。用法用量同枳实。

8 与枳壳相鉴别   枳实与枳壳同出一物,都来源于芸香科小乔木植物酸橙或香橼和枸橘(枳)的果实,李时珍虽谓二者“性味功用俱同”,但“大者为壳,小者为实”,临床使用有区别:   枳 实── 气锐力猛,作用强烈,善于破气消积,化痰除痞。主治食积气滞,脘腹痞满胀痛;热结、食积便秘,腹痛胀满,及饮食或湿热积滞,泻痢后重;痰浊阻塞气机,胸脘痞满,胸痹结胸。   枳 壳── 力缓而长于理气宽中,消除胀满。故气滞胸胁、脘腹胀满及食积之轻证,枳壳多用。

9 Mu Xiang 木香 温 药性说明 本品辛温香散,能升能降,通理三焦之气,尤其善行胃肠之气而止痛,兼有健脾消食之功,凡脾胃大肠气滞所致诸证均为常用之品。 功效   行气止痛。 应用 1. 用于脾胃气滞证。本品辛行苦泄温通,善通行脾胃之滞气,为行气止痛之要药。 2.用于泻痢里急后重。本品辛行苦降,善行大肠之滞气,为治湿热泻痢里急后重之要药,常与黄连配伍,如香连丸。 3.用于腹痛胁痛,黄疸。本品既能行气健脾,又能疏理肝胆,故可用治脾失运化、肝失疏泄而致湿热郁蒸、气机阻滞之脘腹胀痛、胁痛、黄疸,可与郁金、大黄、茵陈等同用。现代用治胆石症、胆绞痛,亦有一定的疗效。 用法用量  煎服,3~9g。 *实验研究  云木香含挥发油。油中成分为单紫杉烯、α-紫罗兰酮 、木香烯内酯、α-及β-木香烃、木香内酯、二氢脱氢木香内酯、木香酸、木香醇、水芹烯等。此外,尚含木香碱。木香对胃肠有兴奋或抑制的双向作用。有促进 消化液分泌、松弛气管平滑肌及抑制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及多种真菌的作用。有利尿及促进纤维蛋白溶解等作用。 源于《本经》   《日华子本经》:“治心腹一切气,膀胱冷痛,呕逆反胃,霍乱泄泻痢疾,健脾消食,安胎。”   《本草纲目》:“木香乃三焦气分之药,能升降诸 气。”   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云木香Saussurea lappa Clarke、川木香Vladimiria souliei (Franch.) Ling的根。   云木香产于云南丽江地区;川木香产于四川的安县、阿坝、凉山等地。9~10月采挖。生用或煨用。本品又名广木香、云木香。 木香,为菊科多年生 草本植物,《本草纲目》载:“木香,乃三焦气分之药,能升降诸气。”许老认为,本品气芳香而辛散温通,并具苦降之性,为临床理气之佳品,且归肺、脾、胃、 肝、胆、大肠诸经,故可通行诸脏之气,大凡人体上、中、下三焦之气滞,皆可用之。现将许老临床应用木香之要点介绍如下。 1、行于上焦而泄肺气。木 香味辛,具升散之性,且归肺经,故可行于上焦,“除肺中滞气”(《药类法象》)。李时珍《本草纲目》即载:“诸气愤郁,皆属于肺,故上焦气滞用之者,乃金 郁则泄之也。”许老认为,本品味辛并苦,辛可宣散肺气,苦可降泄肺气,用之则使肺气得以宣发肃降,从而治疗肺系诸疾。临床对于邪气闭肺或痰涎壅肺,致使肺 失宣降,胸膈不利,上气咳喘或咯吐痰涎者,在常规应用宣肺化痰、止咳等法无效时,许老常以木香配以半夏、陈皮、杏仁、桔梗等,每获奇效。 2、行于 中焦而和胃气。许老认为,脾胃位居中焦,为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脾胃升降如常,则清气可升,周身得养,浊气可降,废物得除,从而维持人体内部新陈代谢的正 常,同时脾之运化,胃之腐熟的功能也才能正常进行。若邪气内侵,饮食不节或情志失调等因素影响脾胃,每致中焦气机阻遏,升降失和,见食积不化,食欲不振, 脘腹胀痛,恶心呕吐,肠鸣泄泻等症。木香入于脾胃,辛助脾之升清,苦助胃之降浊,《本草纲目》云:“中焦不运,皆属于脾,故中焦气滞宜之者,脾胃喜芳香 也。”《本草求真》更载:“木香,下气宽中,为三焦气分要药,然三焦则又以中为要。”本品最擅长于理气调中,行滞止痛。故许老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中,理气 行滞首选木香。此外,许老还常将本品用于因脾胃气虚,运化无力,出现腹胀泄泻,食欲不振者。如治疗慢性胃肠炎、胃肠神经官能症等病,在用人参、焦白术、云 伏苓等益气健脾之时,常伍用煨木香,取其理气运脾,温胃止泻之功,又补而不滞,防止补益之品壅遏气机。如刘某,女,45岁,工人,慢性结肠炎1年余,每于 晨起即欲临厕,便溏,日1次,近因饮食不慎,便溏加重,日行3-4次,伴食欲不振,脘腹痞闷,神疲乏力,舌淡胖,苔白腻,脉沉细弱。诊患者平素脾胃已虚, 饮食不慎,重伤脾胃,运化失司,致生诸症。治以健脾补肾治法,方拟党参,焦白术,云伏苓,淮山药,葛根,煨木香,藿香,吴萸,肉豆蔻,补骨脂等。服药七 剂,大便呈软便,但不成形,日2-3次。继服七剂,食欲转佳,大便成形,日1-2次,为巩固疗效,再服七剂,并嘱注意节饮食,调情志,随访半年未发。 3、 行于下焦而通里气。木香归大肠经,具行散气滞之功,又具苦降之性,故凡饮食不洁或食积气滞,壅遏大肠,腑气不通致腹痛便秘;或酿生湿热,熏蒸肠腑,*** 气血而下痢脓血,里急后重者,许师常用木香配赤芍、槟榔、枳壳、黄连、大黄等药,共奏行气活血、通腑导滞之功,以期“活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 正如《本草纲目》所载:“大肠气滞而后重,……故下焦气滞者宜之,乃塞者通之也。”杨××,女,32岁,职员,下痢脓血半月余,伴腹痛,里急后重,舌偏 红,苔腻略黄,脉弦略数。经用上方化裁,服药四剂,脓血便止,感消,大便如常,仍感食欲不振,时欲呕恶,腹部微痛,改用和中止呕,顾护脾胃之方,三剂而 愈。 此外,肝居下焦,主疏泄。若脾运失常,湿浊内生,气机阻滞,则可影响肝之疏泄,患者出现胁肋胀痛;严重者胆汁外溢,形成黄疸。木香既可入于脾 胃,理气调中助脾运化,又归于肝胆,疏肝理气助肝疏泄,故无论脾病及肝,抑或肝病及脾,许老均喜用木香调之。临床在治疗急慢性肝炎、胆囊炎、胆石症时,常 以木香与柴胡、郁金、龙胆草、黄芩、栀子等配用,屡获良效。

10   1.治疗肝炎:红木香,研细末,每日9~18g,分3~4次口服。(《浙江中医杂志》1980;15(9):405)   2.治疗劳伤性胸痛:虫50g,木香50g。干燥后共研细末,一次5g,黄酒冲服,日2次。伴咯血者加桑寄生50g;伴有心脏疾患者,加丹参50g,7天为1疗程。 木香:常用配伍 应用 方剂 陈皮 脾胃气滞、食积不化 黄连 痢疾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 莱菔子 腹胀、肠鸣、消化不良、失气频频 小茴香 疝痛 白术 食欲不振、脘腹胀痛 党参、砂仁 慢性泄泻 大黄、茵陈蒿 胆囊炎、胆结石 槟榔 食积、痢疾、大便难

11 * Qing Mu Xiang 青木香 寒 行气止痛,解毒,辟秽,消肿。
功效  行气止痛,解毒,辟秽,消肿。 应用 1. 用于胸胁胀痛,脘腹疼痛。本品辛行苦泄,善治肝胃气滞的胸胁胀痛、脘腹疼痛,单味制为散剂或酊剂服均有效,亦可与川楝子、香附等同用。 2. 用于泻痢腹痛。本品能解毒辟秽、行气止痛。 3.用于痈疮疔毒,皮肤湿疮,毒蛇咬伤。本品有解毒消肿、清热去湿之功。 4.近代发现有降血压作用。可用于高血压之属肝阳上亢者。 用法用量 煎服,3~10g。散剂每次1.5~2g,开水送服。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本品不宜多服,过量可引起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 *实验研究 本品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马兜铃酮,并含马兜铃酸、青木香酸、木兰花碱、土青木香甲素及丙素等。青木香煎剂对多种原因引起的高血压有明显的降低血压作 用。其所含木兰花碱对肾性高血压的降压作用明显。青木香总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绿脓、大肠、变形等杆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并能增强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 活性。 *临床报道 治疗毒蛇咬伤:青木香10g,青鱼腥草30g,麦冬30g,鹅不食草10g。水煎服。亦可用其茎叶捣烂外敷。(《新编常用中草药手册》第89页)    治疗高血压病:青木香30g,水煎服。 源于《新修本草》   《新修本草》:“主积聚,诸毒热肿,蛇毒。”   《本草纲目》:“利大肠,治头风,瘙痒,秃疮。”   《本经逢原》:“治痈肿、痰结、气凝诸痛。”   为马兜铃科多年生缠绕草本植物马兜铃 Aristolochia debilis Sieb.et Zucc.的根。主产于江苏、浙江、安徽等地。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切片。生用。

12 Chen Xiang 沉香 温 本品辛温香散,苦降下行,善温中下二焦,长于行气止痛,适于冷气攻冲,呕逆,虚喘等证。
药性说明  本品辛温香散,苦降下行,善温中下二焦,长于行气止痛,适于冷气攻冲,呕逆,虚喘等证。 功效   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 应用 1. 用于胸腹胀痛。本品辛香性温,善散胸腹阴寒、行气止痛。 2.用于胃寒呕吐。本品辛温散寒,味苦降泄,善温胃散寒、降逆止呕 3.用于虚喘证。本品既能温肾纳气,又能降逆平喘,适用治下元虚冷、肾不纳气之虚喘证,常与肉桂、附子、补骨脂等同用,如黑锡丹。若治上盛下虚之痰饮喘嗽,常与苏子、半夏、厚朴等同用。 用法用量 煎服,1~1.5g。 *实验研究  本品含挥发油。油中含苄基丙酮、对甲氧基苄基丙酮等。此外尚含氢化桂皮酸、对甲氧基氢化桂皮酸等。本品对家兔离体小肠运动有抑制作用。所含挥发油有促进消化液分泌及胆汁分泌等作用。 源于《别录》   《别录》:“悉治风水毒肿,去恶气。”   《日华子本草》:“调中,补五脏,益精壮阳,暖腰膝,止转筋吐泻冷气,破癥癖,冷风麻痹,骨节不任,风湿皮肤瘙痒,气痢。”   《本草经疏》:“沉香治冷气,逆气,气结,殊为要药。”   为瑞香科常绿乔木植物沉香Aquilaria agallocha Roxb. 及白木香A.sinensis (Lour.) Glig. 含有黑色树脂的木材。主产于广东、广西、台湾。采取含有树脂的木部和根部,阴干。锉末或磨粉服。本品又名蜜香、沉水香。

13 1.治疗痫症:沉香1. 5g,木香1. 5g,乳香0. 5g,熊胆0. 8g,白丁香30g,麝香0. 8g,赤小豆0. 3g,黄连1
1.治疗痫症:沉香1.5g,木香1.5g,乳香0.5g,熊胆0.8g,白丁香30g,麝香0.8g,赤小豆0.3g,黄连1.5g,青皮1.8g,莪 术3g,陈皮3g,大黄0.5g,轻粉1.4g,芥子0.5g,鹤虱3g,雷丸3g。共为细面,面糊为丸6g,朱砂为衣。每次服1丸,1日2次。  2.治疗新生儿便秘:加味四磨饮(沉香4g,槟榔4g,炒乌药4g,陈皮4g,厚朴花4g,木香4g,生大黄3g另包泡服)每日1剂,水浓煎,多次喂服,一般服药2~3次即愈。(《河北中医杂志》,1985,(4):32) 沉香:常用配伍 应用 方剂 附子、肉桂 老年虚寒气喘 砂仁、川楝子 气滞脘腹疼痛 丁香、肉桂 急性胃炎呕吐、属胃寒 肉苁蓉 气虚便秘、伴气短、自汗、乏力 侧柏叶 支气管哮喘 附子、阳起石 男子精冷早泄 与檀香相鉴别:   沉香与檀香皆辛散温通,气味芳香,均能理气散寒止痛,同可用治寒凝气滞之胸腹胀闷作痛,二者常相须为用。入汤剂皆宜后下。不同之处在于:   沉 香── 味苦质重,沉降下行,又善于温中降逆止呕,纳气平喘。又常用于胃寒呕吐;下元虚冷,肾不纳气之虚喘,以及上盛下虚之痰饮喘嗽等症。   檀 香── 善于调畅脾肺,宽胸利膈而散寒调中,行气止痛。故胃寒作痛、呕吐清水,以及寒凝气滞血瘀之胸痹心绞痛者,檀香多用。

14 Chuan Lian Zi 川楝子 寒 本品苦寒清泄,驱蛔虫力不及根皮,但主入肝经,长于清泄肝火、疏郁止痛,为肝经郁热胁疼及寒疝腹痛所常用。
药性说明  本品苦寒清泄,驱蛔虫力不及根皮,但主入肝经,长于清泄肝火、疏郁止痛,为肝经郁热胁疼及寒疝腹痛所常用。 功效   行气止痛,杀虫疗癣。 应用 1. 用于肝郁化火所致诸痛证。本品苦寒降泄,能清肝火、泄郁热、行气止痛。每与玄胡索同用,如金铃子散。此外,凡肝胃不和之胁肋作痛及疝痛等属肝经有热,均可用本品,多与柴胡、白芍、枳实等同用。   2.用于虫积腹痛。本品既能驱虫,又能止痛,每与槟榔、使君子等同用。此外,以本品焙黄研末,制为软膏涂敷,可用治头癣。  用法用量 煎服,3~10g。外用适量。炒用寒性减低。 *实验研究   本品含川楝素、楝树碱、山奈醇及脂肪油等。本品所含川楝素对猪蛔虫、蚯蚓、水蛭等有明显的杀灭作用;能兴奋肠管平滑肌,使其张力和收缩力增加。川楝子对 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内服过量可出现中毒反应,主要为肝损害、中毒性肝炎、精神失常、视力障碍、胃及小肠炎症、内脏出血、血压下降、呼吸循环衰竭, 甚至死亡。 *临床报道 治疗急性乳腺炎:将苦楝子连皮和仁,捣碎晒干,炒微黄。研细末。每次以苦楝子末10g,红糖60g,用黄酒或开水100~200ml冲服,每日1~2次,连服2~3次。共治43例,其中初诊时未化脓者34例,服药2~4次,均在3天内治愈。  源于《本经》   《本经》:“主温病伤寒,大热烦狂,杀三虫疥疡,利小便水道。”   《本草纲目》:“治诸疝、虫、痔。”   为楝科落叶乔木川楝Melia toosendan Sieb. et Zucc. 的成熟果实。我国南方各地均产,以四川产者为佳。冬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干燥。生用或炒用。用时打碎。

15 川楝子:常用配伍 应用 方剂 延胡索 肝郁化火所致诸痛症:胁痛、胃痛 香附 肝郁气滞之胸闷、叹息、乳胀、胁痛 吴茱萸、小茴香 睾丸鞘膜积液、附睾炎、小肠疝气痛 . 槟榔 虫积腹痛 苦楝皮 急性乳腺炎 与荔枝核相鉴别:   川楝子与荔枝核:均能行气止痛,都可用治肝郁气滞或肝胃不和所致的胁肋作痛、脘腹疼痛以及疝气疼痛等症。不同之处在于:   川楝子── 苦寒降泄,兼能疏泄肝热,故上述病证兼有热象者尤为适宜。同时,本品又具有杀虫,疗癣的功效,也治虫积腹痛,头癣等症。   荔枝核── 辛散苦泄温通,又善于祛寒散滞,主治厥阴肝经寒凝气滞之疝气疼痛、睾丸肿痛。也可用治妇女肝郁气滞血瘀之痛经及产后腹痛等症。

16 Wu Yao 乌药 温 乌药辛散温通,长于行气温肾、散寒止痛。为寒郁气滞及下元虚冷常用之品。 行气止痛,温肾散寒。
药性说明  乌药辛散温通,长于行气温肾、散寒止痛。为寒郁气滞及下元虚冷常用之品。 功效 行气止痛,温肾散寒。 应用 1. 用于寒凝气滞所致胸腹诸痛证。本品辛散温通、散寒行气以止痛。 2.用于尿频,遗尿。本品有温肾散寒、缩尿止遗之功。 用法用量  煎服,3~10g。 *实验研究 本品含生物碱及挥发油。油中的主要成分为乌药烷、乌药烃、乌药酸、乌药醇、乌药醇酯等。乌药对胃肠道平滑肌有兴奋和抑制的双向调节作用,能促进消化液的分 泌。其挥发油内服能兴奋大脑皮质、促进呼吸、兴奋心肌、加速血液循环、升高血压及发汗;外涂能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缓和肌肉痉挛疼痛。  源于《本草拾遗》   《本草拾遗》:“主中恶心腹痛,……宿食不消,天行疫瘴,膀胱肾间冷气攻冲背膂,妇人血气,小儿腹中诸虫。”   《本草纲目》:“治脚气、疝气,气厥头痛,肿胀喘急,止小便频数及白浊。”   为樟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植物乌药Lindera aggregata(Sima) Kosterm. 的块根。主产于浙江、安徽、江西等地。8月采根,洗净,切片,晒干。

17 乌药:常用配伍 应用 方剂 益智仁 下焦虚寒所致小便频、失禁及小儿遗尿 当归 妇人痛经、产后腹痛 木香 下腹气逆疼痛 肉桂 脾肾虚寒之小腹冷痛 香附 一切气痛 小茴香、橘核 寒疝腹痛、阴囊肿痛 薤白 胸胁闷痛

18 薤白 Xie Bai 温 药性说明   薤白辛散温通,苦降滑利,善于条达凝郁。上能散阴寒之凝结而温通胸阳,为治胸痹之要药;下能行大肠之滞气,可治胃肠气滞、泻痢后重。 功效   通阳散结,行气导滞。 应用 1. 用于胸痹证。本品辛散苦降、温通滑利,善散阴寒之凝滞,行胸阳之壅结,为治胸痹之要药。 2.用于脘腹痞满胀痛,泻痢里急后重。本品有行气导滞、消胀止痛之功。 用法用量 煎服,5~10g *实验研究  本品含大蒜氨酸、甲基大蒜氨酸、大蒜糖等。薤白能促进纤维蛋白溶解,降低动脉脂质斑块、血脂、血清过氧化脂质,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释放反应,抑制动脉平滑肌细胞增生等。 *使用注意 治疗心律紊乱:瓜蒌薤白牡蛎汤(瓜蒌、生龙骨、生牡蛎各30g,薤白、川芎、当归、陈皮、半夏、远志、枣仁或柏子仁各10g,黄芪、太子参各20g)。心 前区痛甚者,加丹参10~15g,三七粉3g(冲服);心动过速者,加苦参10~15g,阳虚心动过缓者,加桂枝10g。水煎服。    治疗咳喘:薤白20~30g,水煎,口服,对支气管哮喘的即时止喘疗效57~58%,显效率可达21.4~45%,起效时间亦较快,自觉喘息症状,肺部体 征,通气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显示薤白具有解痉平喘作用,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并观察到薤白舒张支气管作用以哮鸣音改善最为灵敏。  源于《本经》   《别录》:“温中,散结气。”   《本草纲目》:“治少阴病厥逆泄痢及胸痹刺痛,下气散血。”   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小根蒜Allium macrostemon Bge. 和薤A.chinense G. Don 的地下鳞茎。我国各地均有分布,以江苏、浙江产者为佳。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须根,蒸透或置沸水中烫透,晒干。生用。

19 1. 用于胃肠气滞证。本品能行气导滞,为宽中利气之捷药。 2.用于水肿,脚气肿满。本品味辛,能宣开肺气以利水消肿。
Da Fu Pi 大腹皮 稍温 功效 行气导滞,利水消肿。 应用 1. 用于胃肠气滞证。本品能行气导滞,为宽中利气之捷药。 2.用于水肿,脚气肿满。本品味辛,能宣开肺气以利水消肿。 用法用量  煎服,4.5~9g; *实验研究  本品含槟榔碱及槟榔次碱等。本品有兴奋胃肠道,促进纤维蛋白溶解等作用。 大腹皮:常用配伍 应用 方剂 厚朴、藿香 气滞湿阻之脘腹胀痛 槟榔 腹水、腹胀、下肢水肿、小便不利 木瓜、紫苏 湿浊不化之脚气肿满 桑白皮 周身浮肿、小便不利 五皮散 厚朴、茵陈蒿 慢性肝炎、消化不良引起的脘腹胀满 源于《开宝本草》   《开宝本草》:“主寒热气攻心腹,大肠壅毒,痰膈醋心。”   《日华子本草》:“下一切气,止霍乱,通大小肠,健 脾开胃调中。”   《本草纲目》:“降逆气,消肌肤中水气浮肿,脚气壅逆,瘴疟痞满,胎气恶阻胀闷。”   为棕榈科常绿乔木植物槟榔Areca catechu L.的果皮。又名槟榔衣。产于海南、广西、云南等地。冬、春二季采收成熟果实,剥下果皮,打松,置水中浸泡,晒干,再打松,除去外果皮。生用。

20 Xiang Fu 香附 平 香附辛散苦泄,芳香疏缓,性平不烈,善解肝郁而除三焦气滞,兼可调经。故有“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的说法。
药性说明 香附辛散苦泄,芳香疏缓,性平不烈,善解肝郁而除三焦气滞,兼可调经。故有“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的说法。 功效  疏肝理气,调经止痛。 应用 1. 用于气滞胁痛,腹痛。本品辛能通行、苦能疏泄、微甘缓急,为疏肝解郁、行气止痛之要药。 2.用于肝郁月经不调,痛经,乳房胀痛。本品有疏肝解郁、行气散结、调经止痛之功。 用法用量  煎服,6~12g。醋炙止痛力增强。 *实验研究   本品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β-派烯、香附子烯、α-香附酮、β-香附酮、α-莎草醇、β-莎草醇。此外尚含生物碱、黄酮类及三萜类等。5%香附浸膏 对动物离休子宫均有抑制作用,能降低其收缩力和张力。其挥发油有轻度雌激素样作用。其水煎有降低肠管紧张性和拮抗乙酰胆碱的作用。香附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 有抑制作用。其水提取物对某些真菌有抑制作用。其生物碱、甙类、黄酮类及酚类化合物的水溶液有强心及降低血压的作用。 *临床报道 治疗扁平疣:生香附约10g,洗净碾碎,和鸡蛋一个煎炒,隔日或隔2~4日吃1次,5~8次为1疗程。(《福建医药杂志》1980;(1):51)   又方以香附注射液隔日或每日肌注4ml(含生药12g),10~15次为1疗程。 源于《别录》   《本草纲目》:“利三焦,解六郁,消化食积聚、痰饮痞满,肿腹胀,脚气,止心腹、肢体、头目、齿耳诸痛,……妇女崩漏带下,月候不调,胎前产后百病,”“乃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也。”   为莎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莎草Cyperus rotundus L. 的根茎。主产于广东、河南、四川、山东等地。秋季采挖,燎去毛须,置沸水中略煮或蒸透后晒干。或燎后直接晒干。

21 香附:常用配伍 应用 方剂 栀子 胃热气滞之胃痛 高良姜 寒凝气滞之胃痛、痉挛性胃痛 当归、艾叶 痛经、月经不调 柴胡 胁肋胀痛 小茴香
寒疝腹痛 瓜蒌 乳房胀痛 与木香、乌药相鉴别   木香、香附与乌药共同点:木香、香附与乌药均味辛气香,皆善于行气止痛,都可用治气滞疼痛的病证。   不同之处在于:   木 香── 长于行胃肠气滞。   香 附── 长于行肝郁气滞。又能调经止痛:月经不调、痛经、乳房胀痛。   乌 药── 长于行寒凝气滞。又能温肾散寒:肾阳不足,膀胱虚寒之遗尿,尿频。

22 *佛手 Fo Shou 温 疏肝解郁,理气和中,燥湿化痰。
功效  疏肝解郁,理气和中,燥湿化痰。 应用 1.用于肝郁胸胁胀痛,肝胃气痛。本品辛行苦泄,善疏肝解郁、行气止痛。可与柴胡、香附、郁金等同用。   2.用于脾胃气滞证。本品有行气导滞、调和脾胃之功。治脾胃气滞之脘腹胀痛、呕恶食少,多与木香、香附、砂仁等同用。 3.用于久咳痰多,胸闷胁痛。本品既可燥湿化痰,又能舒肝理气,每与丝瓜络、瓜蒌皮、陈皮等同用。 用法用量   煎服,3~10g。 *实验研究  本品含柠檬油素及微量香叶木甙和橙皮甙。佛手醇提取物对肠道平滑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乙酰胆碱引起的十二指肠痉挛有显著的解痉作用,有扩张冠状血管、增 加冠脉血流量的作用,高浓度时抑制心肌收缩力、减缓心率、降低血压、延长小鼠存活时间、保护实验性心肌缺血。佛手有一定的祛痰作用,其煎剂能对抗组织胺引 起的豚鼠离体气管收缩。  *临床报道 治疗小儿传染性肝炎:1~3岁每日取陈佛手10~15g,3~5岁15~20g,5~7岁20~25g,7~10岁30g,加败酱草每日每岁1g,10岁以上每2岁增加1g,水煎10~15分钟,分3次服。7~10天为1疗程。 源于《别录》   《本草纲目》:“利三焦,解六郁,消化食积聚、痰饮痞满,肿腹胀,脚气,止心腹、肢体、头目、齿耳诸痛,……妇女崩漏带下,月候不调,胎前产后百病,”“乃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也。”   为莎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莎草Cyperus rotundus L. 的根茎。主产于广东、河南、四川、山东等地。秋季采挖,燎去毛须,置沸水中略煮或蒸透后晒干。或燎后直接晒干。

23 *香橼 XiangYuan 温 疏肝解郁,理气宽中,化痰止咳。 1. 用于肝郁胸胁胀痛,功同佛手,但效力较逊。
功效  疏肝解郁,理气宽中,化痰止咳。 应用 1. 用于肝郁胸胁胀痛,功同佛手,但效力较逊。   2.用于脾胃气滞脘腹胀痛,嗳气吞酸,呕恶食少,取本品辛行苦降以理气宽中,可与木香、砂仁、藿香等同用。 3.用于湿痰咳嗽痰多,本品有燥湿化痰止咳之功,可与半夏、茯苓等同用。 用法用量 煎服,3~10g。 *实验研究  本品枸橼及香橼均含橙皮甙、柠檬酸、苹果酸、维生素C及挥发油等。 与佛手相鉴别   佛手、香橼 皆辛香苦温,均能疏肝理气,和中化痰,而药力平和。不同之处在于:   佛 手── 偏理肝胃之气而止痛之力较强。   香 橼── 偏理脾肺之气而化痰止咳之力较佳。  源于《本草拾遗》   《本草从新》:“平肝舒郁,理肺气,通经利水。”   《本草便读》:“下气消痰,宽中快膈。”   为芸香科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植物枸橼Citrus medica L.或香圆C. wilsonii Tanaka 的成熟果实。主产于浙江、江苏、广东、广西等地。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趁鲜切片,晒干或低温干燥。生用。

24 *檀香 Tan Xiang 温 药性说明 檀香气味芳香,辛散温通,善调畅脾肺,利膈宽胸,有理气调中、散寒止痛之功,适用于寒凝气滞之胸腹诸痛。近年用治胸痹绞痛有效。 功效  行气止痛,散寒调中。 应用 1. 用于胸腹冷痛,胃脘寒痛,呕吐食少。本品辛散温通,有利膈宽胸、散寒调中、行气止痛之功。   2.治寒凝气滞胸痛,可与延胡索、细辛、荜茇等同用,如宽胸丸。 3.治胃脘寒痛、呕吐食少,可以本品研末,干姜汤泡服;或配沉香、白豆蔻、砂仁等同用。 用法用量 煎服,1~3g,宜后下。 *实验研究  本品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α-檀香萜醇、β-檀香萜醇,并含檀萜烯、檀萜烯酮等。檀香液给离体蛙心灌流,呈负性肌力作用;对四逆汤、五加皮中毒所致心律不齐有拮抗作用。 *临床报道 治疗冠心病:檀香3g、砂仁5g、丹参30g。水煎服。 源于《别录》   《本草纲目》:“利三焦,解六郁,消化食积聚、痰饮痞满,肿腹胀,脚气,止心腹、肢体、头目、齿耳诸痛,……妇女崩漏带下,月候不调,胎前产后百病,”“乃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也。”   为莎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莎草Cyperus rotundus L. 的根茎。主产于广东、河南、四川、山东等地。秋季采挖,燎去毛须,置沸水中略煮或蒸透后晒干。或燎后直接晒干。

25 *荔枝核 Li Zhi He 温 行气散结,散寒止痛。 2.用于胃脘久痛,痛经,产后腹痛。本品辛行苦泄温通,有疏肝和胃、理气止痛作用。 功效
 行气散结,散寒止痛。 应用 1. 用于疝气痛,睾丸肿痛。本品辛苦疏泄,有疏肝理气、行气散结、散寒止痛之功。 2.用于胃脘久痛,痛经,产后腹痛。本品辛行苦泄温通,有疏肝和胃、理气止痛作用。  用法用量  煎服,10~15g;或入丸散剂。 *实验研究  本品含皂甙、鞣质、α-甘氨酸等。本品所含α-(亚甲环丙基)甘氨酸可使血糖下降、肝糖元降低。 *临床报道 治疗疝气:茯苓、荔核各15g,白术、芍药、附子、生姜、橘核各12g,吴茱萸、小茴香各10g,生牡蛎30g。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温服。 源于《别录》   《本草纲目》:“利三焦,解六郁,消化食积聚、痰饮痞满,肿腹胀,脚气,止心腹、肢体、头目、齿耳诸痛,……妇女崩漏带下,月候不调,胎前产后百病,”“乃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也。”   为莎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莎草Cyperus rotundus L. 的根茎。主产于广东、河南、四川、山东等地。秋季采挖,燎去毛须,置沸水中略煮或蒸透后晒干。或燎后直接晒干。

26 *玫瑰花 Mei Gui Hua 温 *柿蒂 Shi Di 平 行气解郁,活血止痛。
功效  行气解郁,活血止痛。 应用 1. 用于肝胃气痛证。本品芳香疏泄,有疏肝解郁、醒脾和胃、行气止痛之功。 2.用于月经不调、经前乳房胀痛、跌打伤痛。本品能行气解郁以调经、活血散瘀以止痛。 用法用量  煎服,3~6g。 *实验研究 本品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香茅醇、牻牛儿醇、橙花醇、丁香油酚、苯乙醇等。此外,尚含槲皮甙、苦味质、鞣质、脂肪油、有机酸等。玫瑰油对大鼠有促进胆汁分泌作用。 *柿蒂 Shi Di 平  源于《食物本草》   《药性考》:“行血破积,损伤瘀痛。”   《本草纲目拾遗》:“和血行血,理气,治风痹、噤口痢、乳痈、肿毒初起、肝胃气痛。”   为蔷薇科灌木植物玫瑰Rosa rugosa Thunb. 的花蕾。主产于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四川等地。春末夏初花将开放时分批采收,除去花柄及蒂,及时低温干燥。生用。 柿蒂: 源于《本草拾遗》   《本草求真》:“柿蒂味苦性平,虽与丁香同为止呃之味,然一辛热一苦平,合用兼得寒热兼济之妙。”   为柿树科落叶乔木植物柿Diospyros kaki L.f. 的宿存花萼。主产于四川、广东、广西、福建等地。秋、冬二季果实成熟时采或食用时收集,洗净、晒干。生用。 功效  降气止呃。 应用 1. 用于呃逆证。本品味苦,善降胃气,为止呃要药。因其性平和,故凡胃气上逆所致呃逆均可以本品为主,结合辨证,配伍相应药物用。 用法用量  煎服,6~10g; *实验研究  本品含鞣质、羟基三萜酸、葡萄糖、果糖及中性脂肪油等。 *临床报道 治百日咳:柿蒂12g,乌梅仁10g。水煎,加白糖20g服。

27 *绿萼梅 Lu E Mei 平 *九香虫 Jiu Xiang Chong 温 疏肝和胃,理气化痰。
功效  疏肝和胃,理气化痰。 应用 1. 用于肝胃气滞之胁肋胀痛、脘腹痞痛、嗳气纳呆,本品芳香行气,有疏肝解郁、理气和胃之功,可与柴胡、佛手、香附等同用。   2.用于梅核气证。本品能疏肝解郁、理气化痰,可与半夏、厚朴、茯苓等同用。  用法用量 煎服,3~6g, *实验研究  本品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苯甲醛、异丁香油酚、苯甲酸等。 *九香虫 Jiu Xiang Chong 温 功效   理气止痛,温肾助阳。。 应用 1. 用于胸胁胀痛、肝胃气痛。本品能温通利膈而有行气止痛之功。适用于肝气郁滞之胸胁胀痛或肝胃不和之胃脘疼痛,可与香附、玄胡索、郁金等同用。 2.用于肾阳不足之阳痿、腰膝冷痛。本品有温肾壮腰、助阳起痿之功。多与淫羊藿、杜仲、巴戟天等同用。 用法用量  煎服,3~10g。 *实验研究  虫体含脂肪、蛋白质、甲壳质。脂肪中含硬脂酸、棕榈酸、油酸等。  源于《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拾遗》:“《百花镜》:‘开胃散邪,煮粥食,助清阳之气上升,蒸露点茶,生津止渴、解暑涤烦。’”   《饮片新参》:“平肝和胃,止脘痛、头晕,进饮食。 ”   为蔷薇科落叶小乔木植物梅Prunus mume (Sieb.) Sieb. et Zucc.的花蕾。入药分白梅花、红梅花两种。白梅花主产于江苏、 浙江等地;红梅花主产于四川、湖北等地。初春花未开放时采摘,及时干燥。生用。 九香虫: 源于《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主治膈脘滞气,脾肾亏损,壮元阳。”   为蝽科昆虫九香虫Aspongopus chinensis Dallas的全虫。主产于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地。3月前捕捉,置容器内,加酒少许将其闷死,或置沸水中烫死,取出晒干或烘干。生用,或用文火微炒用。

28 *甘松 Gan Song 平 行气止痛,开郁醒脾。 功效 应用
 行气止痛,开郁醒脾。 应用 1. 用于寒凝气滞之脘腹胀痛、不思饮食。本品有行气畅中、散寒止痛、醒脾开胃之功。可与木香、砂仁、厚朴等同用。   2.用于思虑伤脾、气机郁滞之胸闷、腹胀、不思饮食,本品有开郁醒脾、行气消胀之功。可与柴胡、香附、白豆蔻等同用。 3.此外,本品配荷叶、藁本煎汤洗足,可治湿脚气,有收湿拔毒之功。单用泡汤漱口,可治牙痛。 用法用量 煎服,3~6g。外用适量。 *实验研究 甘松的根及根茎含马兜铃烯、甘松酮、德比酮、缬草酮、广藿香醇。匙叶甘松的根含呋喃香豆精类化合物甘松素、甘松醇、喔绕瑟洛醇、白芷素等。甘松有镇静、安 定作用。所含缬草酮有抗心律不整作用。匙叶甘松能使支气管扩张,其醇提取物对实验动物的离体大肠、小肠、子宫、支气管有抗组织胺、5-羟色胺及乙酰胆碱的 作用,亦可拮抗氯化钡引起的平滑肌痉挛。 *临床报道 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甘松、海螵蛸、卷柏、川楝各12g,乳香、没药、莪术、干姜、桂枝、白蔻(后下)各10g,焦术18g,炙甘草6g。日1剂,水煎分3次饭后服。忌生冷辛辣饮食。7日为1疗程。 源于《本草拾遗》   《开宝本草》:“主恶气,卒心腹痛满,下气。”   《本草纲目》:“甘松芳香,甚开脾郁,少加入脾胃药中,甚醒脾气。”   为败酱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甘松Nardostachys chinensis Batal.或匙叶甘松N. jatamansi DC.的根及根茎。主产于四川、甘肃、青海等地。春、秋二季采为佳。除去泥沙杂质,阴干,切段。生用。


Download ppt "第十一讲 理气药 含义: 凡以疏理气机、治疗气滞或气逆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理气药,又叫行气药。"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