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組員:202賴麗珍 206李若瑄、許捷茹 207江亭儀 指導老師:汪栢年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組員:202賴麗珍 206李若瑄、許捷茹 207江亭儀 指導老師:汪栢年"—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組員:202賴麗珍 206李若瑄、許捷茹 207江亭儀 指導老師:汪栢年
宜蘭昭應宮 組員:202賴麗珍 206李若瑄、許捷茹 207江亭儀 指導老師:汪栢年

2 目錄 動機 歷史 空間溝造 建築特色 神明 古物 心得 過程紀錄

3 動機 了解目前宜蘭的古蹟所在 深入探討其文化價值和歷史 了解其對當地民眾的影響

4 歷史 初建於1808(清嘉慶13)年,1832年從對街遷建於現址。是官府公告、民眾聚會之所。廟內多古物,作於道光年間的木雕石刻尤為出色。
初建時為坐西朝東(財)的兩殿式建築,1834年改為坐東朝西(人才)的三進式建築。 1985年經指定為 國家三級古蹟

5 空間構造

6 建築特色 ─ 木雕 人工親手雕刻(花欄) 特色:人工細心雕刻,完整的 木材由大陸進口

7 建築特色 ─ 木雕

8 建築特色 ─ 石柱 人工親手雕刻

9 建築特色 ─ 牆壁 之前 之後

10 神明 媽祖 順風耳 千里眼

11 民間故事 ─ 媽祖抱炸彈 二戰時,台灣是日本殖民國,盟軍轟炸台灣,其中一枚炸彈降落在昭應宮。
據說當時居民看見媽祖顯靈,抱住了炸彈,使當時後殿建築只有被壓毀,炸彈沒有炸開。 所以昭應宮其餘宮殿沒有受炸彈波及,得以倖免。 (模擬圖)

12 水仙王

13 開蘭名宦 楊廷理(中間) 翟淦 (右邊) 陳蒸 (左邊)

14 古物 ─ 匾額 道光皇帝 御賜

15 古物 ─ 匾額 咸豐皇帝 御賜

16 古物 ─ 匾額 通判:丁承禧 賜予

17 古物 ─ 古鐘 咸豐9年

18 古物 ─ 古香爐 1810年楊廷理 敬贈

19 心得 賴麗珍: 面對古蹟,我總是受不了誘惑得想要一再探究,再加上是台灣傳統民俗,所以更是讓我感到雀躍,我很開心能夠做這次的活動。身為宜蘭人怎能不了解宜蘭著名的國家級古蹟呢?剛開始看到食,只是覺得很普通,可在經過訪問後,便了解到廟裡的一磚一瓦都是珍寶,牆上掛的匾額和大門的門神圖畫等等都是受到精心的維護。它曾經受到轟炸,卻毫髮無傷,在聽到這個神奇的民間故事後,我忍不住的問細節。每一次的問與答後,我又再次得深入了解這間廟,也為它的存留感到慶幸,感謝他被保存下來,做為歷史的見證者。對了,還有他的木雕花欄真的超級精細,非常的美麗,一看再看,完全看不膩,只能讚嘆工匠的細心和巧思。

20 心得 李若瑄: 在知道這個活動時,就已經很興奮,再加上其實曾經有過想要造訪宜蘭縣所有古蹟的想法,所以就選了一間清朝就存在的古蹟當作第一個實踐的目標。我們騎腳踏車去,其實路程不算長,一下就到了,進去後,我們先逛一圈,然後一起訪問總幹事,我們問了很多,也逐漸了解這個古蹟的歷史,還有他的一些小故事。訪問完後,又去看了一次這間廟的石柱和木雕。我覺得木雕真的很細緻,而且很佩服工匠,那手是要多麼輕巧,才能把木頭雕得如此的栩栩如生,同時我也很慶幸昭應宮能夠被完好如初的保存下來,真是太好了!總而言之,我很高興有人文考察這個活動,再一次地去與故鄉的人、事、物去深入交流,可能一輩子僅有這麼的一次機會。

21 心得 許捷茹: 第一次參加人文行動考察這個活動,讓我感到有些興奮,也有些茫然(因為不知道該做哪些)。於是在組員的小小討論之下,很快地有了結論!對於出生在宜蘭的我來說,宜蘭的昭應宮媽祖廟,最深刻的印象居然只有廟前有名的烤魷魚攤!(真是糟糕)有一部分的我為了一刷恥辱,另一部分則是希望能更了解從小住到大的家鄉,我與組員們參考了老師的建議,一起往昭應宮邁進。 在訪問時,我們逛完了一整間廟宇,看到了那些細緻華麗的雕刻建築,聽總幹事說道,廟裡的建材是從大陸運過來的,雕刻師是如何神奇地將一整塊木材,雕成如此壯觀的建築,從中可以觀察到雕刻師的用心。還有許許多多關於媽祖顯靈的 傳說,讓住在此地的人們可以平安豐饒的生活。很高興參加了這一個活動!讓我更了解信仰與人們的生活與歷史。

22 心得 江亭儀: 朝應宮自清嘉慶十三年(1808年)建廟後,至今已將近有206年。是一間非常有歷史的廟宇。在建築方面,前檐柱為道光期之龍柱,前殿及正殿之大木結構、石柱、細部木雕及部份彩繪亦為道光改址重建時之原物,呈現具當時特徵,因此被列為縣定古蹟(三級古蹟)。昭應宮也有個傳說就是在昭和二十年(1945年)盟軍飛機轟炸宜蘭,馬祖抱住了炸彈,因此昭應宮只有後殿木造閣樓中彈炸毀 這次的昭應宮之旅,讓我對廟宇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也透過廟宇的變遷多少了解早期宜蘭與人的互動,很開心這次參訪我學到了很多課本上得的不到的知識,也認識了兩位慈祥的爺爺奶奶,認真的為我們講解,真幸運

23 過程紀錄

24 過程記錄

25 謝謝觀賞


Download ppt "組員:202賴麗珍 206李若瑄、許捷茹 207江亭儀 指導老師:汪栢年"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