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粗饲料的加工利用.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粗饲料的加工利用."—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粗饲料的加工利用

2 主要内容 1、粗饲料及干草与干草粉的概念 2、干草与干草粉的生产及饲用价值 3、秸秕饲料的营养特性及利用方式 4、枝叶类饲料的加工与利用
5、粗饲料的加工。

3 重点与难点 重点: 干草的调制 秸秆饲料 粗饲料的加工与利用 难点: 干草的调制及贮存原理

4 教学目的 掌握粗饲料及干草与干草粉的概念 掌握干草调制方法及原理 了解干草与干草粉的生产及饲用价值 了解秸秕饲料的营养特性及利用方式
了解枝叶类饲料的加工与利用 掌握粗饲料的加工

5 关键词 粗饲料(roughage) 干草(hay, dry fodder) 草粉(grass powder) 秸秆(straw )
秕壳(hull)

6 指自然状态水分在45%以下、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18 %,能量价值低的一类饲料
干草类 农副产品类(壳、 荚、秸、秧、藤) 树叶 糟渣类等 能值低 粗饲料(roughage) 指自然状态水分在45%以下、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18 %,能量价值低的一类饲料

7 粗饲料 营养特性 饲喂价值 粗纤维高,达25%~45 % 可消化养分含量较低 有机物消化率在70 % 适口性差(质地粗硬)
草食家畜不可缺少的饲料 对单胃动物有特殊作用 (促进肠胃蠕动和增强消化) 营养特性 饲喂价值 粗饲料 (roughage)

8 第一节 青干草与干草粉 干草是指青草或栽培青饲料在未结实以前,刈割下来经日晒或人工干燥而制成的干燥饲草。制备良好的干草仍保留一定的青绿颜色,所以也称为青干草。 干草粉是将适时刈割的牧草经人工快速干燥后,粉碎而成的青绿色草粉。 一、概念 青干草 干草粉 干草类

9 二、干草的种类与营养价值 豆科青干草 禾本科青干草 谷类青干草 混合青干草 其它青干草 按植物种类
如苜蓿、三叶草、草木樨、苕子、大豆干草等。富含DCP、钙和胡萝卜素等。 如羊草、冰草、黑麦草、无芒雀麦、鸡脚草及苏丹草等。来源广、数量大、适口性好。含粗蛋白质与钙较少。 栽培饲用谷物,抽穗-乳蜡熟期刈割调制成的青干草。如玉米、大麦、燕麦、谷子等。含粗纤维较多。 如以天然割草场及混播牧草草地刈割的青草调制的青干草。 如以根茎瓜类的茎叶、蔬菜及野草野菜等调制的青干草。 豆科青干草 禾本科青干草 谷类青干草 混合青干草 其它青干草 按植物种类

10 自然干燥干草 按干燥方法 人工干燥干草 指通过自然晾硒或阴干调制而成的 青干草。这是目前普遍使用的一种 干草,但营养物质损失较多。
指利用各种能源,如常温鼓风或热 空气进行人工脱水干燥而成的青干 草。由于干燥速度快,因而可减少 营养成分的损失,特别是减少胡萝 卜素的损失。其缺点是成本较高, 且缺乏维生素D的来源。 自然干燥干草 人工干燥干草 按干燥方法

11 三、干草调制原理及方法 (一)干草调制原理 饥饿代谢阶段 成分分解阶段 生理生化变化
活细胞呼吸及蒸腾作用使可溶性碳水化合物消耗、分解为单糖或双糖;少量蛋白质分解成氨化物(AA、氨气) 特点:水分蒸发较快,4~6h从80%到40~50% 减少养分损失的措施:加快水分蒸发到40%以下,以使细胞尽快死亡,停止呼吸。 水分降到40%左右时,细胞渐渐死亡。 酶类和微生物产生分解酶将氨化物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 胡萝卜素受到体内氧化酶的破坏和阳光的曝晒作用而损失。 措施:迅速将水分降到17%左右,使酶类作用停止。同时减少曝晒时间。 (一)干草调制原理 饥饿代谢阶段 成分分解阶段 生理生化变化

12 水分散失 成分变化 其他养分 正常牧草水分80% 饥饿代谢阶段:4~6h从80%到40~50% 成分分解阶段:迅速将水分40%降到17%左右
青干草:15%-18%;草粉:13%-15% 紫外线照射,麦角固醇转化为VD; 贮藏期间蜡质、挥发油、萜烯等物质氧化产生醛类和醇类(芳香气味),增加适口性 水分散失 其他养分 成分变化

13 生理生化变化 机械作用 日 晒 养分损失因素 雨 淋 总营养物质损失20 %~30 % 可消化蛋白质损失30 % 维生素损失50 %以上
日 晒 雨 淋 活细胞呼吸及蒸腾作用使可溶性碳水化合物消耗、分解为单糖或双糖;少量蛋白质分解成氨化物(AA、氨气)酶类和微生物产生分解酶将氨化物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 晒制和保藏过程搂草、翻草、搬草、堆垛等操作造成部分细枝嫩叶破碎脱落。堆内干燥,减少翻草、搬运时叶子的破碎脱落。 阳光直射胡萝卜素、叶绿素破坏,维生素C损失。减少曝晒时间 造成可溶性营养物质的大量损失

14 (二)干草调制、贮藏与包装 平铺与小堆晒制结合 压裂草茎干燥 草架阴干 人工干燥 收割 调制 贮存 高温快速干燥 常温鼓风干燥

15 1、干草的收割 适时收割,兼顾产草量和营养价值 收割过早,营养价值虽高,但产量会降低 收割过晚会使营养价值降低
一般禾本科牧草及作物应在抽穗期至开花期收割; 豆科牧草开花初期到盛花期 收割时还要避开阴雨天气 避免晒制和雨淋使营养物质损失 适时收割牧草是调制优质干草的关键。 干草收割

16 2-1、平铺与小堆晒制结合 太阳曝晒5小时 小堆晒 大堆垛
曝晒4~5小时使草水分由85%左右减到40%,细胞呼吸作用迅速停止,减少营养损失。 水分15%~17%时

17 2-2、压裂草茎干燥法 用牧草压扁机把牧草茎秆压裂 破坏茎的角质层膜和表皮及微管束 充分暴露在空气中,加快茎内水分散失 快速
可使茎秆的干燥速度和叶片基本一致 良好空气条件下干燥时间可缩短1/2~1/3 适合于豆科牧草和杂草类干草调制 快速

18 2-3、草架阴干法 比地面自然干燥的营养物质损失减少17%,消化率提高2% 由于色绿、味香,适口性好,肉牛采食量显著提高。

19 2-4、人工干燥法 收割后牧草田间晾到含水50%左右 较快 放到设有通风道的草棚内,用鼓风机吹风干燥
先将草堆成1.5~2米高,经过3~4天干燥 再堆高1.5~2米,总高不超过4.5~5米 一般每方草每小时鼓入300~350方空气 适用于相对湿度低于75%,温度高于15℃ 较快 常温鼓风

20 最快 牧草切碎,放烘干机,高温空气使草快速干燥 干燥时间取决于烘干机种类、型号及工作状态 牧草含水量从80%左右迅速降到15%以下 烘干机入口温度75~260℃,出口25~160℃ 烘干机内温度很高,牧草温度不超过30~35℃ 高温快速

21

22 3、干草的贮藏与包装 含水量 判断方法 是否适合 15%~16%
用手搓揉草束时能沙沙响,并发出嚓嚓声,但叶量丰富低矮的牧草不能发出嚓嚓声。反复折曲草束时茎秆折断。叶子干燥卷曲,茎上表皮用指甲几乎不能剥下 适于堆垛 16%~18% 搓揉草时没有干裂响声,而仅能沙沙响。折曲草束时只有部分植物折断,上部茎秆能留下折曲的痕迹,但茎秆折不断。叶子有时卷曲,上部叶子软。表皮几乎不能剥下 可以堆垛 19%~20% 握紧草束时不能产生清脆声音,但粗黄的牧草有明显干裂响声。干草柔软,易捻成草辫,反复折曲而不断。在拧草辫时挤不出水来,但有潮湿感觉。禾本科草表皮剥不掉。豆科草上部茎的表皮有时能剥掉 堆垛危险 23%~25% 搓揉没有沙沙的响声。折曲草束时,在折曲处有水珠出现,手插入干草里有凉的感觉。 不能堆垛

23 露天堆垛 草棚堆垛 压捆 贮藏形式

24 草 捆 草 垛 干 草 块 干草颗粒 包装形式 方形、长方形。 羊草多为长方形捆,每捆约重50千克 草地上大规模贮备草为圆形草捆
长草以液压机械顶紧压制成 呈长方形,每垛重1~6吨 适于草场上就地贮存 体积过大,不便运输 结构不紧密易雨雪渗漏 最理想形式 便于干草饲喂自动化 减少养分损失,消除污染 无剩草,不浪费,成本高 干草粉碎压制成 体积小于,便于运输贮存 防止牛挑食和剩草,消除污染 草 捆 草 垛 干 草 块 干草颗粒 包装形式

25 四、草粉的生产应用 优质豆科牧草:紫花苜蓿、三叶草等 优良禾本科牧草:黑麦草、黑麦、养草等 刈割期:蛋白质和维生素及产量较高时期
平铺-小堆田间干燥或人工烘干保持草粉绿色和品质 水分13%~15%用锤片式粉碎机粉碎 粒度:鱼类40-60目,禽类和仔猪1mm,其它猪2mm

26 五、干草品的品质鉴别 ⒈草样的采集 ⒉植物学组成 ⒊干草的颜色和气味 ⒋干草的含叶量 ⒌牧草的刈割期 ⒍干草的含水量 ⒎总 评 内容

27 1、草样的采集 采集草样平均样 草样平均样是指距表层20 cm深处,从草垛各 个部位(至少20处),每处采集草样200~ 250 g,均匀混合而成,样品总重5 kg左右。 混入的土块、厩肥等,应视作不可食草部分 每次从平均样抽500 g进行品质评定

28 2、植物学组成 种类不同营养价值差异较大 豆科草、禾本科草、其它可食草、不可食草和有毒有害草 草样分类,称其重量,各类牧草比例
豆科比例大为优等草 禾本科和其它可食草比例大为中等草 不可食草比例大者为劣等草 有毒有害植株超过10 %不可作饲料 人工栽培的单播草地杂草不多,不必进行

29 3、干草的颜色和气味 芳香气味也为干草品质优劣的标志 绿色程度越深胡萝卜素含量越高 鲜绿色 刈割适时,未遭雨淋、阳光曝晒,贮藏未遇高温
淡绿色 晒制和保藏基本合理,良好 黄褐色 刈割过晚,晒制遭雨淋或贮藏期高温,次等 暗褐色 调制贮藏不合理,受雨淋,发霉变质,不作饲用

30 4、干草的含叶量 叶子比茎: 蛋白质和矿物质多1~1.5倍 胡萝卜素多10~15倍 粗纤维少50 %~100 %
含叶量是评定营养价值高低的重要标志

31 5、牧草的刈割期 刈割期对品质影响大 栽培豆科牧草现蕾开花期、禾本科牧草抽穗开花期 天然草地野生牧草按优势禾本科、豆科牧草确定
凡禾本科草的穗中只有花而无种子时则属花期刈割, 绝大多穗含种子或留下护颖,则属刈割过晚; 豆科草如在茎下部的2~3个花序中仅见到花,则属 花期刈割,如草屑中有大量种子则属刈割过晚

32 6、干草的含水量 干燥的 ≤15% 中等干燥的 15~17% 潮的 17~20% 湿的 ≥20%
干燥的 ≤15% 中等干燥的 ~17% 潮的 ~20% 湿的 ≥20% 方法:手握干草一束轻轻扭转,草茎破裂不断者为水 分合适(17 %左右);轻微扭转即断者,为过干象 征;扭转成绳茎仍不断裂开者为水分过多。

33 7、总 评 凡含水量在17 %以下,毒草及有害草不超过1 %,混 杂物及不可食草在一定范围之内,不经任何处理即可 贮藏或者直接喂养家畜,定为合格干草(等级干草) 含水量高于17 %,有相当数量的不可食草和混合物, 需经适当处理或加工调制后,才能用于喂养家畜或贮 藏者,属可疑干草(或等外干草) 严重变质、发霉,有毒有害植物超过1 %以上,或泥沙 杂质过多,不适于用作饲料或贮藏者,属不合格干草

34 第二节 秸秕饲料 一、概念 秸秕饲料: 农作物在籽实成熟后,收获籽实后所剩余的副产品。 秸秆: 脱粒后的作物茎秆和附着的干叶 秕壳:
第二节 秸秕饲料 秸秕饲料: 农作物在籽实成熟后,收获籽实后所剩余的副产品。 秸秆: 脱粒后的作物茎秆和附着的干叶 秕壳: 籽实外皮、荚壳、颖壳及数量有限的破瘪谷粒等。 一、概念

35 二、秸秕饲料的特性及饲用价值 营养特性 饲用价值 粗纤维含量高:25%-50% 蛋白质含量很低:不超过10%
矿物质含量高:粗灰分则高达6%以上,其中稻壳的灰分近20%,钙和磷较少,而大部分是硅酸盐。 维生素缺乏 只适于饲喂草食家畜,可以提供有效粗纤维和起到维持饲养的作用。对于奶牛,日粮中使用一定比例的秸秕饲料,可保证奶的乳脂率。 对于单胃动物和禽类,秸秕饲料基本上是用作稀释日粮营养浓度和填充容积的目的。同类作物的秸秆与秕壳相比,通常是后者优于前者。 营养特性 饲用价值

36 三、秸秆饲料 (一)稻草 [rice straw] 营养价值低,数量大 CP 3 %~5 %,EE 1 %,CF 35 %
CA 17 %,硅酸盐比例大,钙、磷含量 低 NEl3.39~4.43 MJ/kg,NEg 0.21~7.32 MJ/kg,DE(羊):7.32 MJ/kg 氨化、碱化处理,含氮量增加1倍,氮消 化率提高20 %~40 % (一)稻草 [rice straw]

37 (二)玉米秸(corn stover) 光滑外皮,质地坚硬 反刍家畜:玉米秸DCF 65 %,DNFE 60 %
青绿时胡萝卜素含量较高,约3~7 mg/kg 夏播玉米秸比春播玉米秸粗纤维少,易消化 上部比下部,叶片比茎秆营养价值高 老化后相反

38 (三)麦秸(wheat straw) 有小麦秸、大麦秸和燕麦秸 小麦秸粗纤维含量高,含有硅酸盐和蜡质,适口性差
小麦秸用于饲喂牛、羊,氨化或碱化处理后效果好 大麦秸比小麦秸少,适口性和粗蛋白质高于小麦秸 燕麦秸价值最好,DE:牛9.17 MJ/kg、羊8.87 MJ/kg

39 (四)豆秸(soybean stem) 有大豆秸、豌豆秸和蚕豆秸等 叶子大部分凋落,以茎秆为主 木质化,质地坚硬,维生素与蛋白质少
粗蛋白质含量和消化率较高 大豆茎DE:猪0.71 MJ/kg,牛6.82 MJ/kg,绵羊6.99 MJ/kg 豌豆秸营养价值最高,新豌豆秸易腐败变黑

40 (五)谷草(millet straw) 粟的秸秆 质地柔软厚实,适口性好 马、骡的优良粗饲料 铡碎与野干草混喂,效果更好。

41 四、秕壳饲料(hull feed) 豆 荚 类 谷类皮壳 其它秕壳 如大豆荚、豌豆荚、蚕豆荚等
NFE 42 %~50 %,CF 33 %~40 %,CP 5 %~10 % 牛DE 7.0~11.0 MJ/kg;羊DE 7.0~7.7 MJ/kg 有稻壳、小麦壳、大麦壳、荞麦壳和高梁壳等 稻壳消化能低,适口性差,勉强用作饲料 大麦秕壳有芒刺,易引起口腔炎 如花生壳、油菜壳、棉籽壳、玉米芯和玉米苞叶等 营养价值很低,粉碎与精料、青绿多汁饲料搭配使用 用于饲喂牛、羊等反刍家畜 豆 荚 类 谷类皮壳 其它秕壳

42 第三节 粗饲料的加工调制 效果 最好 物理法 化学法 生物学 最有前途 机械加工 热加工 制粒 盐化 碱化 氨化 酸化 复合处理 固态发酵
第三节 粗饲料的加工调制 物理法 化学法 生物学 机械加工 热加工 制粒 盐化 碱化 氨化 酸化 复合处理 固态发酵 人工瘤胃发酵 效果 最好 最有前途

43 一、物理处理 铡碎 粉碎 揉碎 机械加工 铡草机切短至1~2 cm 稻草柔软稍长,玉米秸秆粗硬1 cm左右 玉米秸青贮切短至2cm左右
提高饲料利用率和便于拌料 冬春绵、山羊粗饲料应粉碎 注意细度,影响反刍 揉碎机将秸秆揉搓成丝条 提高适口性和饲料利用率

44 浸 泡 蒸 煮 膨 化 高压蒸汽裂解 热加工 软化饲料,有利采食,用盐水或稀糖蜜水或酒糟液等浸泡可调味增加采食量。 常压蒸汽处理,迅速软化
不能改进营养价值 浸 泡 蒸 煮 膨 化 高压蒸汽裂解 软化饲料,有利采食,用盐水或稀糖蜜水或酒糟液等浸泡可调味增加采食量。 常压蒸汽处理,迅速软化 切碎饲料入密闭容器,加热加压,迅速解除压力喷放,使其暴露在空气中膨胀。细胞结构疏松,木质素和纤维素、半纤维素发生部分分解和结合键断开,消化率提高,适口性增加。 热压器,高压蒸汽,使物料连续发生蒸汽裂解,以破坏纤维素—木质素的紧密结构,并将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分解出来 热加工

45 制 粒 把秸秆粉制成颗粒 可提高采食量和增重效率 颗粒饲料质地坚硬,能满足瘤胃的机械刺激 瘤胃内降解后有利于微生物发酵及皱胃消化
草粉与精料混合制成颗粒饲料获更好效果 牛的颗粒饲料可较一般畜禽的大些 采食量相同情况下利用效率高于长草 所需设备多,加工成本高 制 粒 玉米芯

46 铡碎或粉碎的秸秆饲料 1 %的食盐水与等重量的秸秆充分搅拌 放入容器内或在水泥地面堆放,塑料薄膜覆盖 放置12~24 h使其自然软化 可明显提高适口性和采食量。 在东北地区广泛利用,效果良好。 盐 化 (salt treat)

47 二、化学处理 原理 方法 碱化 (alkalize) 通过氢氧根离子破坏木质素与半纤维素间酯键,溶解半纤维素 使饲料软化,提高粗饲料消化率
氢氧化钠 石灰水 原理 方法 1921年贝克曼“湿法处理”, 用水量大,有机物损失,污染环境。 1964年威尔逊“干法处理”, 粪便钠离子对土壤和环境造成污染。 100 kg秸秆,3 kg生石灰, 200 kg~300 kg水 来源广,方法简便,效果明显

48 氢氧化钠湿碱化法

49 提高粗蛋白含量 提高有机物消化率和饲料利用效率 改善适口性,提高采食量 可防止饲料霉坏 使秸秆中夹带的野草籽不能发芽繁衍 液氨、氨水、尿素和碳铵等 堆垛法 氨化炉法 窖池法 优点 氨源 方法 氨 化 (ammoniate)

50 堆垛法氨化示意图 左:地面砌一高10~15厘米,宽2~4米,长则按制作量而定
中:把整捆麦秸用水喷洒,码垛高2~3米,堆垛过程中洒水保证水分20%。 右:用厚无毒塑料薄膜密封,四周用石块和砂土把塑料薄膜边压紧地面密封,用带孔不锈钢锥管按每隔2米插入,接上高压气管,通入氨气(秸秆量的3%)。为避免风把塑料薄膜刮掉,每隔1~1.5米,用绳子两端各拴5~10千克石块,搭在草垛上,把垛压紧。

51 小型氨化炉示意图 1、不锈钢加热板 2、板上放碳酸氢铵 3、炉堂 4、灰坑 5、烟道
1、不锈钢加热板 2、板上放碳酸氢铵 3、炉堂 4、灰坑 5、烟道 6、带隔热层炉墙(氨化炉壁) 7、带隔热层炉门(用电作能源更好)

52 用尿素和碳铵窖池法氨化秸秆示意图 1、清扫 2、拌料 3、入窖 4、稍踩实 5、密封 6、晒干
1、清扫 2、拌料 3、入窖 4、稍踩实 5、密封 6、晒干 注意:秸秆含水量控制在35%-45%;尿素用量为3%-5%;碳铵用量6%-12%。

53 1、氨源的选择 2、氨的用量 3、氨化时间(与温度有关) 4、操作过程 氨化注意事项

54 氨化饲料品质感官鉴定 等级 色泽 气味 质地 优良 褐黄 糊香 松散柔软 良好 黄褐 较柔软 一般 黄白或褐黑 无糊香或微臭 轻度粘性 劣质
灰白或褐黑 刺鼻臭味 粘结成块

55 氨化饲料饲用注意事项 1、训饲 2、放掉余氨 3、霉烂部分不能饲喂 4、注意补充其他养分

56 成本 太高 生产上很少应用 用酸破坏木质素与多糖(纤维素、半纤维素)链间的脂键结构 使饲料软化,提高粗饲料消化率 原理 硫酸 盐酸 磷酸
酸化 (acidize) 用酸破坏木质素与多糖(纤维素、半纤维素)链间的脂键结构 使饲料软化,提高粗饲料消化率 硫酸 盐酸 磷酸 甲酸 原理 方法 生产上很少应用

57 复合处理 氨化有机物消化率较碱化低;碱化发霉严重。 互相结合,可提高消化率,又可防止发霉
中国农业大学:秸秆含水量按40%计算加水量,每 百千克秸秆干物质分别加尿素和氢氧化钙2~4千克 和3~5千克,溶于水中,喷洒于秸秆上,封窖即可 山西农业大学:小麦秸每百千克加碱法造纸废液20 千克,0.6千克食盐,3千克液氨,复合化学处理。 可明显提高秸秆中粗蛋白质含量,提高消化率、采 食量和日增重等,较普通氨化效果好。 复合处理

58 三、生物学处理(biological treatmeat)
原理 方法 指微生物处理,利用有益微生物在厌氧条件下,加入水分和糖分发酵,分解纤维素或木质素,增加菌体蛋白、维生素等有益物质,软化秸秆,改善味道。 乳酸菌、纤维分解菌和部分真菌(酵母菌、担子菌) 固态发酵 人工瘤胃发酵 粗饲料前处理+菌种,适宜水分,培养 摸拟瘤胃条件,温度38~40℃,pH 6~8,厌氧环境+氮、碳和矿物质营养 质地呈“软”、“粘”、“烂”,汁液增多 有膻、臭味

59 菌种培养 粗饲料前处理 山西农业大学节粮型饲料研究开发课题组 母种 原种 生产种 粗饲料 氨化+碱化 调整pH 培养 菌丝布满 接种 晾干
母种 原种 生产种 粗饲料 氨化+碱化 调整pH 培养 菌丝布满 接种 晾干 粉碎 配料 饲喂 秸秆、糟渣类、树叶等 酵母菌、担子菌 温度 水分 pH 替20%玉米 山西农业大学节粮型饲料研究开发课题组

60 思 考 题 何谓粗饲料?它有哪些营养特点? 青干草有哪些营养特点,如何减少牧草调制过程中的营养损失?
青干草调制方法有哪几种?各有什么优缺点? 影响干草及产品的质量的因素有哪些? 稿秕饲料有哪些营养特点? 粗饲料的物理加工有什么作用? 粗饲料氨化处理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实际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Download ppt "粗饲料的加工利用."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