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題解 出處 背景 題意.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題解 出處 背景 題意."—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題解 出處 背景 題意

2 出處 本文選自商業周刊二○○五年二月七日出版的八九八、八九九期,這是過年期間的兩週合刊本。在這期雜誌的「封面故事」單元中,有「生命之宴—探索你生命之中最刻骨銘心的那一餐」專題,蔣勳 恆久的滋味便是系列文章之一。 本文出於商業周刊第八九八、八九九期

3 背景 商業周刊898期封面故事「生命之宴」主題: 這個單元邀請多位知名之士談他們生命中最難忘的一道食物,恆久的滋味即是其中一篇。
「一日三餐,人的一生會吃進多少餐飯,入口的不管是佳餚美饌或粗茶淡飯,待被腸胃磨盡,到底留存什麼滋味,至今依舊令我們魂牽夢縈?……人對味道是有感情的,這些味道往往不在食物本身,而在這味道伴隨的記憶。……這些味道,經歷年深月久的催熟,彷彿都有了自己的生命、自己的重量。懸念這些滋味,總令人心頭一熱,將人拉回生命原初的感動,在這些刻骨銘心的滋味裡,找到了人生最原初的力量。」

4 題意 本文記敘每年過年,作者的母親總會蒸一百個白饅頭,以備在年夜祭拜祖先。料理這些饅頭,母親特別慎重。白饅頭雖然平淡,作者卻認為這種滋味在所有的滋味之上,是更恆久的滋味。文中並指出,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生命經驗的擴大,我們的味覺也在經驗不同的記憶。停留在記憶裡的味覺,成為生命的滋味,因此所謂「五味雜陳」,說的既是味覺,也是人生。

5 精采童年—涵蓄豐沛的創作源頭 繽紛少年—文學天地自在優游 終生志業—文學與藝術
作者介紹 精采童年—涵蓄豐沛的創作源頭 繽紛少年—文學天地自在優游 終生志業—文學與藝術 蔣勳書法

6 臺北風流人物—蔣勳 蔣勳,福建省長樂縣人,民國三十六年生於西安。三歲時,因為戰亂隨家人輾轉來臺,定居臺北。 私立中國文化大學歷史系、藝術研究所畢業,後留學法國巴黎大學。曾任私立東海大學美術系系主任,現任聯合文學月刊社社長。 近年努力推廣藝術教育,常擔任相關講座,對藝術的普及化很有貢獻。 在巴黎創作的蔣勳

7 精采童年—涵蓄豐沛的創作源頭 源頭一:說書人母親
蔣勳的母親是滿清正白旗人,母親在終年有戲班唱戲、經常讀演義小說的環境裡長大。在五○年代的臺灣,收音機不易獲得,母親便成了最佳說書人,故事裡混合了演義小說、民間神話,以及她自己的幻想和經驗,蔣勳說:「我的文學創作裡帶有荒謬性,其實是承襲自母親的,她並不把幻想當成幻想,而是當成實際的經驗講著,…她才是最佳的文學創作者。」 此外,父親要求他每天都要背唐詩、宋詞、古文觀止,還要臨寫柳公權的玄祕塔或顏真卿的麻姑仙壇記,他的童年就在這些精神養分的滋養下,豐富了創作的源頭。

8 精采童年—涵蓄豐沛的創作源頭 源頭二:歌仔戲、布袋戲 來臺後, 蔣勳住在大龍峒附近,這是一個終年有酬神戲、乩童、建醮的地方,這樣的成長環境對他一生影響深遠。 當地只有他們一戶外省人家,因此他學會講臺語,逃學時就偷偷去看酬神的歌仔戲、布袋戲,他說:「這是不可思議的生命安排,最早餵養我的竟是臺灣本土的民間文化。」這些民間廟會祭典和河岸邊的郊野生活,對蔣勳一生有著重大的影響。

9 繽紛少年—文學天地自在優游 少年時期,蔣勳開始廣泛閱讀西方文學經典名著,他說:「在我成長的過程中,當我最孤單、最哀傷的時刻,都是文學陪伴我度過的。」 進入強恕中學後,遇到的兩位良師,也給了蔣勳很大的鼓勵與肯定。一位是高一英文老師,當時翻譯戰爭與和平的王元興;第二年是陳映真。陳映真辦了一個文學研究社,也鼓勵蔣勳寫小說,因此蔣勳在高三時就以洛洛的故事得到全省小說比賽第一名。受到陳映真的影響,蔣勳也開始接觸筆匯與現代文學作品。

10 終生志業—文學與藝術 進入中國文化大學戲劇系,受紀德、卡夫卡、杜思妥也夫斯基作品強烈影響,還辦了大地詩社。
後來考上藝術研究所。畢業後赴法國巴黎大學藝術研究所,研究繪畫。 回臺後主編雄獅美術叢刊及 月刊,使之擴大成為包容文 學、建築、戲劇、美術之綜 合性文藝刊物,使雄獅美術 成為反映當時臺灣本土文化 最具挑戰性的雜誌。 蔣勳巴黎畫室

11 終生志業—文學與藝術 民國六十八年起,先後任教於各大學,講授「美學」及「藝術史」課程,並任東海大學美術系系主任達七年之久。近年來則努力從事民間藝術教育,擔任文藝講座,規畫黃金印象展、畢卡索畫展等。

12 散文成就 新詩成就 蔣勳朗誦自己寫的詩:許願 美學與藝術評論 蔣勳演講 作品出版 獲獎紀錄
文學探究 散文成就 新詩成就 蔣勳朗誦自己寫的詩:許願 美學與藝術評論 蔣勳演講 作品出版 獲獎紀錄 1985 中國時報散文推薦獎、中興文藝獎(萍水相逢)

13 散文成就 散文內容: 結合文學、美學、哲思,以及濃郁的家園情、故國愛,構成一片有情世界。他以萍水相逢奠定自己在散文史上的地位,又以大度‧山一書拓寬寫作角度。 散文寫作觀感: 蔣勳說:「寫散文的感覺和寫詩不太一樣。散文常常是一種心情,燈下獨白,不做任何掩飾,有點直見性命的況味」、「散文到最後,恐怕不只是文學技巧,而是要在情懷、氣度上完成一種典範。」 (萍水相逢序)

14 散文成就 閒適鬆散,札記式的結構特色: 「我一直有寫札記的習慣,隨手記下一些事件、景物、人的面容特徵或街頭聽來的對白語言。我稱之為『素描』。」(萍水相逢) 匠心獨創作結: 廖玉蕙認為:「蔣勳文章的最大特色在結尾處,每篇文章在實敘事物將畢未畢之時,結局突然宕開,以看似漫不經心,實則經過匠心布置的簡短語句作結,使人讀來餘韻盎然。」

15 新詩成就 蔣勳第一本詩集:少年中國 記錄著他這一代在臺灣成長的外省年輕人特有的鄉愁,及不少熱情關愛鄉土的詩;此外收錄他任教時期詩作,顯示出他逐漸走出鄉愁的夢魘,肯定了他所立足的土地。 蔣勳第二本詩集:母親

16 新詩成就 蔣勳第三本詩集:多情應笑我 除了一貫的優美風格外,仍持續著對人世真實苦難的探寫,在序文中他特別引用俞大綱先生的詩句:「縱使埋骨成灰燼,難遣人間未了情。」來印證他詩中對人世的眷愛之情。

17 我願是滿山的杜鵑 只為一次無憾的春天 我願是繁星 捨給一個夏天的夜晚 我願是千萬條江河 流向唯一的海洋 我願是那月 為你 再一次圓滿
如果你是島嶼 我願是環抱你的海洋 如果你張起了船帆 我願是輕輕吹動的風浪 如果你遠行 我願是那路 準備了平坦 隨你去到遠方 當你走累了 我願是夜晚 是路旁的客棧 有乾淨的枕席 供你睡眠 眠中有夢 我就是你枕上的淚痕 我願是手臂 讓你依靠 雖然白髮蒼蒼 我仍願是你腳邊的爐火 與你共話回憶的老年 你是笑 我是應和你的歌聲 你是淚 我是陪伴你的星光 當你埋葬土中 我願是依伴你的青草 你成灰 我便成塵 如果 如果你對此生還有眷戀 我就再許一願 與你結來世的姻緣 蔣勳朗誦自己寫的詩:許願

18 美學與藝術評論 致力推廣美學: 從早期的藝術手記、美的沉思、給少年的中國美術史可以看出讓普羅大眾了解藝術,一直是他努力的方向。 他說:「我在研究所修『美學的奧祕』時,就發誓以後學成,一定要盡力讓美學不要成為『奧祕』」

19 美學與藝術評論 舉辦藝術相關活動: 蔣勳經常舉辦和中西美術史相關的講座,參與藝術圖書館的民間教育,使得美術教育得以貼近生活,在社會扎根。蔣勳說:「當畫家只懂畫,作家只懂文學,舞者只關心舞蹈時,藝術的生命就被侷限了,沒有人文的廣度,藝術終將衰竭。」從他的身上,我們看到一個集文學、戲劇、音樂、美術、歷史、民俗、文化於一身的美學專家的典範。

20 蔣勳演講 聆聽蔣勳相關精采演講,請至 聆聽

21 作品出版 徐悲鴻研究 (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民國六十六年) 齊白石研究 (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民國六十七年)
徐悲鴻研究 (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民國六十六年) 齊白石研究 (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民國六十七年) 藝術手記 (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民國六十八年) 萍水相逢 (爾雅出版社有限公司 民國七十三年) 美的沉思 (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民國七十五年) 希望我能有條船 (馬森、席慕蓉等著,爾雅出版社有限公司) 大度‧山 (爾雅出版社有限公司 民國七十六年) 今宵酒醒何處—路上書(爾雅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七十九年) 多情應笑我 (爾雅出版社有限公司 民國七十九年) 給少年的中國美術史 (臺灣東華股份有限公司民國七十九年)

22 作品出版 人與地 (東潤出版社 民國八十四年) 藝術概論 (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民國八十四年)
人與地 (東潤出版社 民國八十四年) 藝術概論 (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民國八十四年) 島嶼獨白 (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 民國八十六年) 歡喜讚歎 (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 民國八十八年) 祝福 (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 民國八十九年) 寫給Ly's M 1999 (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八十九年) 眼前即是如畫的江山(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八十九年) 情不自禁 (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 民國八十九年) 新世紀散文家:蔣勳精選集(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 因為孤獨的緣故 (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 民國九十一年) 舞動白蛇傳 (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民國九十三年) 給青年藝術家的信 (聯經出版公司 民國九十三年) 舞動紅樓夢 (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民國九十四年)

23 獲獎紀錄 1964 全省小說比賽第一名(洛洛的故事) 1982 中國時報新詩推薦獎(母親)
1985 中國時報散文推薦獎、中興文藝獎(萍水相逢) 1988 廣播節目金鐘獎(文化廣場) 1997 吳魯芹文學獎(島嶼獨白)

24 母親的故事魔法 藝術家的肖像 人間有美 無所不在的閱讀 旅行中的閱讀 百變蔣勳 最好吃的菜
補充資料 母親的故事魔法 藝術家的肖像 人間有美 無所不在的閱讀 旅行中的閱讀 百變蔣勳 最好吃的菜 蔣勳書法

25 母親的故事魔法 蔣勳有一個善於說故事的母親,有一次,母親為了要孩子們吃空心菜,就說了一個空心菜的故事:古時候有一個帝王被魔女所蠱惑,當時只有忠臣比干挺身而出,卻反被魔女陷害,遭到挖心的極刑;但是比干被挖心之後,還是設法逃出了京城,不料,就在出了城門之後,他遇到一個賣菜的老婦人,比干便問:你賣的是什麼菜?老婦人答說她賣空心菜,結果比干被一語道破身分之後就死了。一群孩子聽了故事之後,馬上就把空心菜吃乾淨了。

26 藝術家的肖像 好友林懷民敘述:蔣勳講起課來很嚴肅,有的學生見了他就發抖,但是,他的小屋卻常擠滿談笑的學生,他的週末是屬於學生的。他讓學生玩皮影戲,在游泳池畔演出自編的短劇,帶他們上山下海,帶他們去看民間藝人的工作,學生犯了錯,「罰寫一千遍千字文!」 2004年,蔣勳身影。(時報檔案照片)

27 藝術家的肖像 林懷民形容他:頭很大,走路經常低著頭不說話,忽然昂首高歌,聲音大到令人不知所措。向朋友展示他的新襯衫,強迫眾人讚美,然後才得意宣告:三十元的地攤貨。 好友奚淞描述他:天生一頭十分頑強的鬈髮,喜歡穿著簡單明亮的衣褲,肩上經常搭掛一個裝有紙筆書本的背包,可以搖晃著行經高樓大廈和陋巷,也可以自在的往山野海邊到處旅行。

28 人間有美 蔣勳曾說他很想做的事是向社會大眾傳播美學概念,也就是落實在生活中的美術教育。例如住家並不是從世界各地進口昂貴的建材來建造就是美,而是應該從布置家具、餐桌等,來改善生活的品質,這才是美的開始。 他說:「生活裡隨時可以發現美」所以他會坐在捷運車廂裡,凝視對面陌生人的五官和他的動作,對人表示關心,美就由此滋生了。

29 無所不在的閱讀 留學巴黎時,蔣勳提早兩小時出門上課,而且一定步行前往,為的就是多認識巴黎一點。他總不忘記隨身帶一本詩集,只要經過一個小廣場,就停下來讀讀詩。 那些年,蔣勳讀了不少波特萊爾、韓波、馬拉美、阿波里奈的詩,後來他回到臺北,才發現臺北人不讀詩是有原因的,因為巴黎人的詩就貼近在生活裡,而臺北人的生活裡根本沒有讓詩呼吸的空間。

30 旅行中的閱讀最接近靈魂 一九七四年的義大利單獨旅行,蔣勳澈底印證了閱讀與生命之間的緊密關聯。那回他身上掛著「N,unperte d,ou」的牌子(中文即是:到哪兒都行),站在公路旁招手搭便車,漫無目的,幾近放逐的一個月,卻讓蔣勳重新認識了自己。再加上生平第一次如此澈底脫離家鄉的一切,竟使他深深感受到中國文化的飢渴,於是他買了一本厚厚的筆記簿,把所有小時候背過的詩詞都抄錄下來,在旅途中隨時翻閱。那時他才真正體會到了,旅行中的閱讀其實是最鮮活,也最接近靈魂的。

31 百變蔣勳 據說辭去教職,還自己自由之身,是蔣勳在五十歲那年號稱要送自己的一項大禮。張曉風說︰「不當專業老師,他的施教範圍反而更大了。他的職業欄裡輕易可以寫出如下的工作:畫家、詩人、散文家、小說家、影劇音樂舞蹈的評論家、電臺節目主講人、演說家、美術之旅的解說人、美學學者,此外,還主掌『聯合文學』雜誌,且不時寫字送人,或唱歌怡人,或說些令人哭笑不得的笑話娛人。」 張曉風說蔣勳是「臺北風流人物」中的「一條大尾的」。

32 最好吃的菜 最好吃的菜—母親的菜 全心全意的愛
最好吃的菜—母親的菜 全心全意的愛 蔣勳從小味覺記憶就很豐富,「我想是因為我媽媽,現在不管多好的餐廳,都不可能像以前的母親那樣去做菜,她們真的是可以全心全意花個幾天去做一道菜,看著媽媽從選菜到烹煮,是我自己美學教育裡很重要的一個過程」,在市場裡母親教他怎麼挑選食材,青菜從來都不是用刀切而是用手一根根地摘,「我常跟人說,母親的菜是再也找不到了,是她的時間、她對生命的專注、她對嘗這個菜的人的愛與關心交織成的美味」。(蔣勳談吃)

33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酸〉 蔣勳談味覺的生命美學 梅花刻瓶 30*30*81 作者:蔣勳

34 延伸閱讀—〈酸〉節選1 甜,無論中外,大概都引申為美好享受的意思。 酸,卻似乎只有在中國,特別引申為「嫉妒」。 「吃醋」的說法大概始於唐代,是把味覺上的「酸」與「嫉妒」聯結的開始。 唐人又有「醋大」的說法,專指貧寒失意的讀書人。唐 蘇鶚「蘇氏演義」說:「醋大者,或有抬肩拱臂,攢目蹙眉,以為姿態,如人食酸醋之貌,故謂之『醋大』。」 把食酸醋的感覺表情,引申為不得意者的嫉妒,自傷自憐,故作姿態,是唐人的一大發明。 …一般人以為「吃醋」專指嫉妒,但是,唐人所指的「醋大」,近代所說的「窮措大」,卻不只是嫉妒,也包含了生命在不得意、無自信的長期停滯下,逐漸轉而發酸腐敗的一種現象。

35 延伸閱讀—〈酸〉節選2 而酸與讀書人,在中國竟結了不解之緣。 宋朝人的詩文中多有「酸」與「書生」相連的例子,范成大詩:「洗盡書生氣味酸」,陸游詩:「書生老瘦轉酸寒」,蘇東坡詩:「豪氣一洗儒生酸」;不幸,「酸」竟成了中國讀書人的一種特殊氣味,揮之不去,掃之不盡了。 「酸」,比任何複雜的形容更準確地描繪了中國讀書人不得意、無自信、自憐又自大、好嫉妒的個性。 「酸」是食物的敗腐,「酸」是過多情緒在心中積存漚聚成的氣味,「酸」,是生命開始敗腐的表徵。 一個民族最精華的知識分子,以最優秀的頭腦與精力,孜孜於個人間小小的嫉恨、爭鬥、口角是非、永無寧日;一個民族的讀書人,失去了發揚奮厲的進取精神,日日沉溺陶醉於訕謗譏嘲之中,這民族昂揚雄健的性格,也勢必被這酸腐之氣腐蝕,日甚一日地敗壞下去。「酸」與中國讀書人相連一千年之久,真是中國的悲哀啊!

36 蔣勳談味覺的生命美學 1、苦味沒有甜味那麼幸福,苦味沒有酸味那麼刺激,可是苦味有它的莊嚴在裡面,所以各種的味覺在你生命的不同階段,你都要嚐。所以美是什麼?美不是避開味覺,美是所有的味覺都懂了以後的超越。如果只有甜味並不叫美,當然只有苦味也不會是美,美是所有生命裡面的味覺,應該經歷的味覺全部經歷了以後,它超越在上面,有一個比較安靜的、凝視的感覺出來。

37 蔣勳談味覺的生命美學 2、美有一種平淡,在生活裡無處不在,是你能不能 發現,而並不在於用錢堆出來的那種美,有時候一個非常簡單的美就在你身邊,可是我們視而不見。 3、今天我們談感覺,談美這個部分,我們嚮往的東西都認為它只是我們生命看到最光鮮亮麗的東西。可是不是,我覺得美應該是說人生命經歷了沮喪、憂鬱、沉重,一切的苦痛哀傷之後,對於光明美好的嚮往。 (以上節選自蔣勳別踩一朵油桐花二○○五年四月十五日版天下雜誌)

38 蔣勳談味覺的生命美學 4、所有的味覺都有很多的記憶在裡面,我小時候完全不吃苦瓜,我不知道為什麼到這個年紀,愈來愈愛吃苦瓜;而且是那種客家醃苦瓜,還帶著臭味,然後摻些小魚豆豉。 我忽然發覺,我現在不愛吃甜的,我覺得甜對我來說,太簡單了。還有一種味覺叫「回甘」,我們會說這個茶好好喝,用「回甘」,回甘的意思是一開始有點澀、有點苦,可是慢慢地從口腔起來一種淡淡的甜味。人生是經過這些澀味以後,才有所謂的甜,而那個「甜」不等於糖的甜,不是單純甜味,而是人生經驗很多的複雜的變化。

39 蔣勳談味覺的生命美學 5、苦也好、臭也好,都是生命裡的卑微、生命裡的哀傷,都是生命裡痛的記憶。蘇東坡在最落難的時候,在岸邊寫下「大江東去,浪淘盡」,寫出最好的詩句出來。……我覺得蘇東坡酸甜苦辣鹹百味雜陳最後出來的一個味覺是「淡」,所有的味覺都過了,你才知道淡的精采,你才知道一碗白稀飯、一塊豆腐好像沒有味道,可是這個味覺是生命中最深的味覺。 (以上節選自蔣勳在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主辦的「教育的美學」演講「淡」是人生最深的滋味)

40 好站連結 文學蔣勳 美學蔣勳 http://www.xun.idv.tw/
文學蔣勳 美學蔣勳 ★ 典藏蔣勳的創作、畫作、新書介紹等等,可於線上欣賞蔣勳2000、2002、2004、2006、2007年畫展作品。 專訪蔣勳—美學與生活 ★ 蔣勳談論美學與生活之種種議題,並可於線上聆聽蔣勳朗誦自己寫的詩:許願。 蔣勳 ★ 介紹蔣勳的素描、書畫、詩文,及相關教材資源。 蔣勳的詩.書.畫 ★ 蔣勳個人網站,介紹其詩、書、畫、藝術評論、有聲書等創作,精要生動地勾勒出蔣勳的種種面向及才華。 蔣勳 肉身覺醒 ★ 編有蔣勳年表、藝評文選、代表作品及其演講。

41 圖片來源 P1 博客來 http://www.books.com.tw/activity/AandD2006/page1.php、
P3 LJ 窈窕網路雜誌 P4 商周 P7 智邦原創藝術購物館 P8、12 蔣勳/2002花與修行 P13 遠流博識網/美的覺醒 P19 蔣勳朗誦自己的詩 P22 Arttime藝術網(智邦)

42 圖片來源 P26 智邦原創藝術asart購物館 P28 中時部落格 開卷 專訪 蔣勳:愛戀的釋放,慾望的傷逝 P35 蔣勳的詩書畫 P41 蔣勳畫展肉身覺醒 P47 總統府藝廳 P54(2006圓滿畫展)、58(2004畫展)


Download ppt "題解 出處 背景 題意."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