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七音三A 義:sassofono 陳可薇 陳柔安 黃子珊 德:saxophon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七音三A 義:sassofono 陳可薇 陳柔安 黃子珊 德:saxophon"—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七音三A 義:sassofono 陳可薇 陳柔安 黃子珊 德:saxophon
薩克斯風 Saxophone 七音三A 義:sassofono 陳可薇 陳柔安 黃子珊 德:saxophon

2 目錄 歷史背景與發展 製造過程 補充歷史年代表 演奏技巧 家族種類介紹 吹奏前後的準備與保養 構造與其功能 著名薩克斯風樂手 發聲原理
波姆音鍵系統 材質 製造過程 演奏技巧 吹奏前後的準備與保養 著名薩克斯風樂手 音樂表現力 演奏形式 古典樂中的薩克斯風

3 歷史背景與發展 薩克斯風(Saxophone)由誕生至今只有百多年歷史,是由一名比利時銅管及木管樂器製作大師Adlophe Sax<阿道夫˙薩克斯>(全名Antoine-Joseph Sax ) 約於1840 年所設計發明的。 當時Adlophe Sax 是希望製造出一種能同時擁有銅管樂及木管樂音色特質的樂器,因此他將一個木管樂的單簧片吹嘴安裝於一個金屬製的圓錐形銅管,產生了獨特的音色風格,並裝上類似木管樂指法的按鍵,再加以改進,便誕生出薩克斯風了。

4 它是一種木管樂器,但是管體通常是用黃銅製造,使得薩克斯風同時具有銅管類樂器的特性,這也導致了在歸類上令不少人產生疑惑。
由於從發聲原理上來看,薩克斯風和同樣使用單簧片的單簧管相同,所以便將它歸類為木管樂器。

5 Adlophe Sax於1846年於法國巴黎取得製造薩克斯風的專利權,而於隔年薩克斯風已被納入為正式的軍樂樂器。但由於它誕生時間太晚,未能趕及許多大古典音樂家的時代,因此並沒有太多特別為薩克斯風演奏用的樂曲出現,亦因此它在當時的地位遠不及其它樂器。 後來隨著爵士樂在美國及歐洲大為流行,1960年代開始直至現在,薩克斯風的獨奏演奏家大量湧現,流行於世界各地。 現在的薩克斯風最常用於爵士樂、爵士大樂隊及流行音樂,但仍較少使用於古典音樂 。

6 爵士樂大師如 Charlie Parker(查理帕克)、 John Coltrane(約翰柯川)、
Dexter Gordon(德克斯特高登)、 Sonny Rollins(桑尼羅林斯)…等 都是吹奏saxophone的,而使它大放異彩,由大師們創作出很多不同的演奏技術及風格,並使它漸為普及並受到重視,因此可以說薩克斯風的出現與爵士樂的發展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 Sonny Rollins Charlie Parker

7 歷史年代表 1841年第一支低音C調薩克斯風在布魯塞爾向公眾展出。
1842年阿道夫的好友,在巴黎音樂家圈中頗有影響力的白遼士(Hector Berlioz)對薩克斯風非常讚賞,3月13日於La Revue et gazette musicale介紹了這種「改造過的開孔大號」。6月12日再次於La Journal des Débats撰文大力推介,使薩克斯為世人所知。但當時作曲家多採取謹慎態度,較少將薩克斯納入管弦樂團編製。

8 1928年法國古典薩克斯風手Marcel Mule(馬契爾‧穆爾)建立了第一個薩克斯風四重奏團體。
1845年法國軍事部打算改良陳舊的軍樂隊,在阿道夫自薦之下,4月22日於巴黎艾菲爾鐵塔下的戰神廣場舉行了一場阿道夫的樂隊與Carafa帶領的傳統樂隊的比賽,由觀眾決定勝負。新樂隊音樂效果完全勝過傳統樂隊,觀眾完全倒向阿道夫這一方。於是薩克斯最先在軍樂隊中嶄露頭角。 1846年6月29日薩克斯風家族獲得了法國的專利。 1928年法國古典薩克斯風手Marcel Mule(馬契爾‧穆爾)建立了第一個薩克斯風四重奏團體。 1910年以後,爵士樂在美國興起,薩克斯風在其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9 薩克斯風四重奏(Saxophone Quartet)
以高音(soprano),中音(alto),次中音(tenor) 及上低音(baritone) 薩克斯風各使用一把。 這樣的組合讓樂器在聲音上不但可融合在一起,產生多層次的感受,可演奏的曲風範圍也很豐富,包含輕音樂,流行歌,民謠,爵士樂,到由古典名曲改編的樂曲都有;而近來也有專為它們作的高品質的曲子,如德布西(Debussy),葛拉朱諾夫(Glazunov) 等等。

10 薩克斯風家族 薩克斯風有多種音域和調性 常見的種類有: Soprano Saxophone(高音) Alto Saxophone(中音)
Tenor Saxophone(次中音) Baritone Saxophone(上低音) Bass(低音) 其他罕見的種類有: Sopranino (超高音-F and Eb) Mezzo-soprano (F) C Melody (C調薩克斯風) Contra-Bass (超低音-Eb)

11 Sopranino(超高音薩克斯風):上圖左邊第一支,E♭調,比較少見,也不常使用。 
Soprano(高音薩克斯風):第二支,B♭調 Alto(中音薩克斯風):第三支,E♭調  C Melody (C調薩克斯風):第四支,C調,非常少見,1920年以後它就消失了 Tenor(次中音薩克斯風):第五支,B♭調  Baritone(上低音薩克斯風):第六支,E♭調  Bass(低音薩克斯風):第七支,B♭調,少用  Contrabass(超低音薩克斯風):第八支,E♭調,更少用

12 薩克斯風家族是所有管樂中能與弦樂器比較者的其中之ㄧ,包含了從最高音到倍低音的樂器,而且各音律的薩克斯風音質都統一,合奏時均勻的音質,廣大的音域,足以和弦樂相較。
薩克斯風同時也是一種移調樂器,常見調性為E♭和B♭,也有C調和F調 。 古典薩克斯風以Alto為主,而在爵士樂、流行樂裡是以Alto、Tenor為主。所有的薩克斯風於結構、演奏指法、音色控制技巧上大致都是一樣的,最大分別是在於它們體積上的大小及所發出的音域不同。吹奏者可以不用指法練習就更換樂器。

13 最高音薩克斯風(Sopranino Saxophone) Eb調,直立型,比較少見,也不常使用。
高音薩克斯風(Soprano Saxophone) 通常為降B調,是薩克斯家族中音調第二高的樂器,僅此於超高音薩克斯風(Sopranino),管的體積也是第二小。常見的為直管,略微曲頸或類似中音薩克斯風的形狀。 相對於黑管,高音薩克斯音量更大,更有穿透力。但由於管身較小,使得高音部分更難以控制音準,較難上手。高音薩克斯主要用於獨奏,在木管重奏中常用來替代雙簧管。 著名的高音薩克斯風演奏家有Sidney Bechet(席尼貝雪),John Coltrane (約翰柯川),Wayne Shorter(韋恩蕭特),Kenny G(肯尼吉)等。

14 中音薩克斯風(Alto Saxophone)
由於按鍵距離適中,氣息要求和嘴部控制難度介於高音薩克斯和次中音薩克斯風之間,以及相對便宜的價格和搬運容易,成為初學者入門最常使用的薩克斯風。 中音薩克斯音色較次中音清亮,較高音溫和。中音薩克斯風構成了管樂隊薩克斯聲部的最主要部分,在爵士大樂隊編製中和次中音占同等重要位置。作為獨奏樂器出現相對少一些,但現在已改變。 中音薩克斯風是薩克斯風家族最有代表性的種類。

15 音域:最低音B♭ ~ G♭ 品牌:Taholy、 Holy、 Jaxon、 Sax Home 材質:黃銅、紅銅、磷青銅、白銅、銀等等。各相關合金比例不同而不同音色表現 著名的中音薩克斯風演奏家有 爵士樂:  Charlie Parker(查理帕克)  Cannonball Adderley(加農炮艾德利)  Kenny Garrett(肯尼吉) 古典樂:  Marcel Mule(法國-馬契爾˙穆爾)  Sigurd Raschèr(美國-希葛德˙拉榭爾)  Claude Delangle(法國-克勞˙德隆)  須川展也(日本)等。

16 ˙次中音薩克斯風(Tenor Saxophone)
通常為降B調,外形比Alto稍大,彎管前端多了一個彎曲,音色溫和穩重。在管樂隊中,Tenor數量少於Alto,一般作為輔助角色,與小低音號和長號用同樣的樂譜。  而在爵士樂中,Tenor起核心作用。  1920年代Coleman Hawkins(柯曼霍金斯)沙啞厚重的聲音重新定義了人們對次中音音色的概念。後來的John Coltrane(約翰柯川)、Stan Getz(史丹蓋茲)、Sonny Rollins(桑尼羅林斯)、Lester young(李斯特˙楊)、Michael Brecker(麥可布雷克)一步一步地奠定了Tenor聲音的個性。

17 現在,次中音款式和材料多樣化,  加上調音技術成熟和過程的不同,  一般人都容易吹奏和上手,  輕聲細吹即可穿透,即使是初學者,  也很快就可以直接吹出最低音。  材質多樣化更使得音質、音色非常豐盛!

18 上低音薩克斯風(Baritone Saxophone)
著名演奏家有Gerry Mulligan(蓋瑞˙穆里根) 。

19 低音薩克斯風 (Bass Saxophone) Bb調,極少使用,多半只吹單音。 倍低音薩克斯風(Contrabass Saxophone) Eb調,更少用 。

20 構造與其功能 1.吹嘴 2.束圈(束環) 3.吹口管 4.第二號管 5.喇叭口 6.第一號管
1.吹嘴    2.束圈(束環) 3.吹口管   4.第二號管 5.喇叭口   6.第一號管 管體與脖管是可拆分的,脖管上有一個控制高八度的小開口。

21 簧片 功能為將人的氣息轉化為空氣震動的構造。原料主要為蘆葦,目前雖有塑膠簧片,但共鳴不佳,音色也不好聽。 對於不同大小的吹嘴使用不同的簧片,通常簧片上的號碼越大則簧片越厚,反之則薄。 束環 分為三種:標準束環/點狀束環/多條式束環 標準束環:是最常見的形式,為單一材質,幾乎大多數的吹嘴所附的束環都屬於這一類。這類束環可以將簧片以及吹嘴,做全面性而且平均的包覆,所以能讓簧片獲得最穩定的音色與表現。在所有的束環中,這種束環的音色可能是最溫暖的,但也有可能被說為是音色最暗的。以材質來說,通常有金屬環以及皮環,而皮環又比金屬環更溫。

22 點狀束環:這類束環最大的特點在其底部,有四個或六個的突起的金屬點,當束環瑣緊時,這些突起的金屬點會緊緊的咬住簧片,但束環本身也會接觸到簧片。
與標準束環不同之處: (1)這些金屬點還是對簧片施予了大多數 固定力量。 (2)這類束環沒有必要鎖到很緊,只要固定就可以。由於束環與簧片接觸面積極小,對於簧片的共鳴影響也就減到了最低,所以音色幾乎可以說是呈現了簧片的原味。

23 多條式束環:這類束環最大的特點在其底部,有一條條的固定條,由於固定條數量多,製作時的彎度不一定能吻合所有簧片的基座彎度,所以通常用黑橡膠來製作。固定條的方向因為跟簧片纖維紋路平行,所以對整個簧片震動,會產生相乘的效果,讓簧片纖維有更充分的順向震動,讓音色更具有張力。 皮環能有效吸收吹嘴及簧片的震動與共鳴,所以音色會溫一點;且金屬環完全不會接觸到吹嘴或簧片。

24 發聲原理 薩克斯管體是一個共鳴腔,其中的空氣柱震動產生聲音。管體為圓錐形,喇叭直徑比其他木管樂器大,音量也就比較高。
管身上多個有大小不同的開口並構造了複雜的按鍵系統(根據貝姆音鍵系統)。由21到23個按鍵通過連桿(rod)控制一系列蓋板(pad)的閉合或者開啟,同時改變了管身的有效長度(從吹嘴到最近打開的孔的距離,所有的孔閉合即整個管身長度)。 這樣吹奏者可以有選擇讓聲波在空氣柱中傳播不同的距離,於是產生了不同的音高。因此,蓋板的密閉性對於音準非常重要。

25 貝姆音鍵系統 木管樂器從雛形到基本定型,經歷了幾個世紀,在改革發明者中成就最大的是德國慕尼黑的長笛演奏家、 樂器改革家塞奧爾德.貝姆。
他試制成功了環鍵式長笛,設計了一整套合理的新指法,並從理論上取得了長笛近吹口四分之一部、管徑接近於拋物線的精確數據,把管體的四分之三改為圓柱形管,使長笛的有效管長達到管徑的30倍,從而使各音的八度關係都準確了。 此外,他還把橢圓形的吹孔改成圓角矩形,並加大了音孔的直徑,使音色更豐滿、明亮。 後來人們稱他研製的長笛機械機構體系為「貝姆體系」,並運用到其他木管樂器上 ,使木管樂器的結構基本達到完善。

26 材質 典型的薩克斯風管身用黃銅製成,蓋板膜上皮革,按鍵採用觸感良好的珍珠母。管體外常會有附加鍍層防止黃銅氧化影響外觀,但對音色幾乎沒有影響。
最常見的薩克斯風鍍的是金色的丙烯酸清漆,此外還有銀,銀鎳,金或者彩色烤漆層。鍍層是否會改變音色仍存在爭議。此外管身還常經過雕花工藝顯得更加美觀。

27 製造過程 其原料為黃銅、赤銅,由一根根的銅管經過管體機械加工,將銅管扳成所需的形狀。 Saxophone可分成四大部份:
喇叭管、彎管、身管、吹口管。 在管體機械加工就把這四部分製作好,等待組裝。

28 一把標準的Saxophone有二十五個音孔,要把按鍵、鍵柱、彈力鋼針、軟木塞、皮墊,這些屬於零鍵類機械加工。把管體接合,將表面研磨、鈁金、拋光處理之後、再來就是電鍍或塗裝、烤金漆的工作。
無論表面如何處理,最重要的是管身的原料,銅質密度的純度,製造過程的管壁厚度是不是扳得恰到好處,其次是皮墊的材質夠不夠好,和音孔密不密合,以及最重要的彈力鋼針的材質優劣,這些因素會影響演奏時彈跳的靈敏度。

29 演奏技巧 顫音:產生抖動的效果,一般通過下顎抖動或是喉部控制。
滑音:使一個音的音高發生「扭曲」最後過度到另一個音上,需要演奏者舌部控制內腔大小調整音高。常見於爵士樂,典型的例子是藍色狂想曲開始部分的大範圍上行滑音。 超吹:吹出比最高音G♭還高一個八度以內的音,是常見的進階演奏技巧,超吹出的音通常很難保證音準和穩定的音色,所以一般被用來炫技。

30 咆哮音:使薩克斯風發出沙啞粗糙的聲音,常見於爵士樂,搖滾樂等。
和聲:同時吹幾個音(和聲),非常高階的技巧。 循環呼吸法: 簡單說就是在換氣的空檔,用口腔裡的氣繼續發出聲音,等吸足了氣再接回原來的吹奏方式。薩克斯風手Kenny G(肯尼吉),他可以把一個音拉得很長,最高紀錄是45分鐘音都沒有斷掉。 此外現在有越來越多薩克斯風嘗試使用電子設備來改變音色,獲得更加金屬的效果。

31 吹奏前後的準備與保養 吹奏前的準備 1. 取出樂器及吹口管及吹嘴 2. 在吹口管的軟木處均勻塗上軟木膏或蠟 3. 插入吹口
 1. 取出樂器及吹口管及吹嘴  2. 在吹口管的軟木處均勻塗上軟木膏或蠟  3. 插入吹口  4. 鬆開身管上方的束頭螺絲(Neck Screw) 將吹口管緩緩置入,然後鎖緊束頭螺絲。 吹奏後的保養  1. 將吹口管及吹口卸下  2. 持通條分別清理吹口管、身管與吹口內的水份。  3. 用吸水紙在皮墊與音孔間輕按數次將水份吸乾  4. 用擦拭布將樂器表面擦拭乾淨  5. 不要將擦拭布等雜物放置樂器盒內  6. 檢查各處螺絲是否鬆脫每個月的保養

32 著名薩克斯風手 Kenny Garret 生於1959年美國華盛頓州的西雅圖。 起初,肯尼吉所接觸的樂器是鋼琴,而不是薩克斯風。就在他十歲那年,父親帶他參加了一場『蘇利文秀』節目中的薩克斯風演奏會,從此,他便深深迷上了這種深具音樂魅力的樂器。 當Kenny G得到生平中的第一把薩克斯風後, 便加入學校的樂團。樂團的指導老師相當讚賞他的演奏技巧,便推薦他到西雅圖當地電台的Barry White Show擔任薩克斯風手。 當時Kenny G才17歲。

33 在22歲時加入了Fushion/Jazz大師Jeff Lorber(傑夫羅伯)的樂團,除了參與錄音工作,也跟著團巡迴全美演出。他優異的演奏才華及其音樂所流露出的豐富情感,引起唱片公司的注意。
在1982年,肯尼吉的首張個人同名演奏專輯《Kenny G》,順利誕生,並被稱成為一位創造銷售奇蹟的薩克斯風王子。

34 台灣名薩克斯風手 顧鈞豪 台中市人。台中一中,東海大學音樂系畢業,主修古典Saxophone演奏及其風格研究。
示範樂隊退伍後赴法國巴黎進入國立 Cergy-Pontoise音樂院,繼續深造古典Saxophone與室內樂演奏,曲目多涉及法式古典傳統曲目及詮釋方法。 2007年取得該音樂院之室內樂演奏高級班「全體裁判一致通過」之金獎, 同年也獲得法國UFAM國際音樂比賽室內樂項目高級組之第一獎。 目前於巴黎 Levallois 市立管樂團及國家鐵路 (RATP) 管樂團中擔任Saxophone首席。

35 音樂表現力 薩克斯風由於其結構特性,同時具備了木管樂器的細膩和靈活以及銅管樂器的大音量和爆發力,並發展出了介於銅管和木管間的演奏技巧。
薩克斯風音域寬廣,樂器通常提供從降B音到高兩個八度的F音或升F音,通過技巧還能擴大,如「超吹」。 相對於其他木管樂器薩克斯管的音色變化靈活,薩克斯演奏家因此容易發展出有別於他人的個人音色。 總體來說薩克斯風是高靈活性低約束性的樂器,有時也會讓人有過於自我表現而不夠內斂的印象。這也是薩克斯在古典樂中出現相對較少而多在爵士樂或搖滾樂為人喜愛的原因之一。

36 演奏形式 管弦樂隊:薩克斯風幾乎僅作為獨奏樂 室內樂:有時會作為木管的代替 軍樂隊、普通管樂隊、爵士大樂隊: 皆有相對龐大的聲部
爵士樂:組隊靈活 此外還有薩克斯四重奏,六重奏等固定形式的純薩克斯風樂隊。

37 古典樂中的薩克斯風 薩克斯風由於自身音量較單簧管要響許多,在發展早期並不受古典音樂家歡迎,僅某些樂曲中偶有獨奏片段,交響樂隊編製中往往也僅有1位薩克斯手,例如比才(Bizet, Georges)的《阿萊城姑娘》組曲中的獨奏樂章。 直到20世紀初薩克斯風在美國得到真正發展之後,古典作曲家越來越多地將其用在樂隊中或專為它創作獨奏樂曲。著名的有:普羅科菲夫(Sergei Prokofiev)的《羅密歐與朱麗葉》

38 資料來源 ---The Saxoman Saxophone Studio ---米羅的薩克斯風 --- 維基百科

39 影片音樂 Sidney Bechet - Rose de Picardie (音樂影片) <soprano> <阿萊城的姑娘> <羅密歐與茱麗葉> <製作過程> <Baritone> <Bass> <alto> <Tenor> <cb> <四重奏>


Download ppt "七音三A 義:sassofono 陳可薇 陳柔安 黃子珊 德:saxophon"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