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五节 传导性杀菌剂 一、传导性杀菌剂的特点 二、传导性杀菌剂的种类.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五节 传导性杀菌剂 一、传导性杀菌剂的特点 二、传导性杀菌剂的种类."—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五节 传导性杀菌剂 一、传导性杀菌剂的特点 二、传导性杀菌剂的种类

2 传导性杀菌剂的特点 作用位点单一,一般易诱导病菌产生抗药;
一般为生物合成抑制剂,但现代杀菌剂品种多作用于呼吸链的电子传递如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噁唑菌酮、咪唑菌酮、啶酰菌胺、噻呋酰胺等。

3 一、有机磷类杀菌剂 硫代磷酸酯类—— 抑制卵磷脂合成,破坏膜的功能 烷基亚膦酸盐 —— 诱导抗病性,亚磷酸盐抑制孢子囊的形成和游动孢子释放

4 异稻瘟净(iprobenfos) O, O-二异丙基-S- 基硫代磷酸酯

5 黄色液体,水中溶解度500mg/kg 良好的内吸作用,主要用于防治稻瘟病,水面施药由根部叶鞘吸收,传导快,防效为叶面施药的3-5倍, 3天起效,5-7天内吸量达到高峰,水中持效期3-4周。 40%异稻瘟净EC 500倍喷雾,连续两次,间隔7天。穗瘟 倍于水稻破口期、齐穗期各喷一次。

6 甲基立枯磷(tolclofos-methyl)
O-(2,6-二氯-对-甲苯基)-O,O-二甲基硫代磷酸酯

7 理化性质:原药浅棕色固体较稳定,酸碱介质分解。
剂型:20% EC 50% WP 作用特点:内吸,保护和治疗作用。对罗氏白绢菌、 丝核菌、黑粉菌、灰葡萄孢、核盘菌、青霉菌高效。 对疫霉、腐霉、镰刀菌无效。 混土、拌种、浸种或叶面喷雾(500g/hm2)。拌种:200~300克/100kg 莴苣:0.5~1g/m2(混土)

8 乙磷铝(疫霉灵)phosethyl-Al

9 有双向内吸传导作用,在植物体内能上下传导,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适用于蔬菜、水稻、棉花、烟草、橡胶、胡椒、瓜类等作物上由单轴霉菌属、霜霉属、疫霉属引起的病害。对水稻纹枯病、穗颈瘟等亦有一定的防效。
剂型:40%乙磷铝%可湿粉、90%乙磷铝可溶性粉剂 200~300倍液于发病初期开始,每隔10天左右喷1次,喷2-5次。

10 二、苯并咪唑和托布津类 与纺锤丝的β微管蛋白结合阻止其与α微管蛋白组装微管,或使形成的微管解装配,破坏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有丝分裂停止。

11 苯来特(Benomyl) 1-正丁氨基甲酰-2-苯并咪唑氨基甲酸甲酯

12 多菌灵 Carbendazim N-苯并咪唑-2-基氨基甲酸甲酯

13 甲基托布津(Thiophanate-methyl)
1,2-二-(3-甲氧羰基-2-硫脲基)苯

14 噻菌灵(thiabendazole) 2-(噻唑-4-基)苯并咪唑

15 多菌灵(carbendazim ) 纯品白色固体难溶于一般有机溶剂。与有机酸作用成盐。对酸、碱不稳定。
生物活性 广谱、内吸性杀菌剂,有明显的 向顶性输导。 对葡萄孢菌、镰刀菌、小尾孢菌、青霉菌、黑星菌、轮枝霉菌、丝核菌等效果较好。 50%多菌灵可湿粉500~1000倍喷雾;0.2~0.5%拌种;种苗浸渍50mg/L10分钟。

16 杀菌谱广,高效、用量低(鞭毛菌、细菌除外)
三、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 内吸和明显的熏蒸作用; 杀菌谱广,高效、用量低(鞭毛菌、细菌除外) 药效期长,一般有3~6周 抗药性产生相对较慢 如吡啶类、嘧啶类、哌嗪类、咪唑类、 三唑类、哌啶类、吗啉类

17 吗啉类作用位点

18 三唑类作用位点 C14-脱甲基作用

19 三唑酮(triadimefon) 多效唑 三唑酮

20 无色结晶,熔点82.3度,可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高效、持效期长的内吸杀菌剂,植物体内5天后有56%转化成羟锈灵。
对锈菌、白粉菌有预防、铲除和熏蒸作用。 15%三唑酮可湿粉 20%三唑酮EC 喷雾 :a.i g/ha; 拌种: 0.3~0.4g/kg

21 苯醚甲环唑 difenoconazole 25%EC
顺,反-3-氯-4-[4-甲基-2-(1H-1,2,4-三唑-1-基甲基) -1,3-二氧戊烷-2-基]苯基4-氯苯基醚

22 叶片吸收,有强的向顶输导和跨层转移作用。有很强的保护和治疗作用。防治水稻后期综合性真菌性病害、对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和包括链格孢属、壳二孢属、尾孢霉属、刺盘孢属、球痤菌属、茎点霉属、柱隔孢属、壳针孢属、黑星菌属在内的半知病,白粉菌科、锈菌目及某些种传病原菌有持久的保护和治疗作用。

23 丙环唑 Propiconazole 25%EC 1-[2,4-二氯苯基)-4-丙基-1,3-二氧戊环-2-甲基]-1氢-1,2,4三唑

24 具有很好的内吸治疗作用,兼化学保护和抗产孢作用,谷类和果树叶班病,包括种传黑穗病。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引起的病害,特别是对小麦全蚀病、白粉病、锈病、根腐病,水稻恶苗病,香蕉叶斑病。

25 25%戊唑醇水乳剂 5%己唑醇微乳剂

26 30%爱苗乳油 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生产的一种新型高效杀菌剂,具有防治病害与调节作物生长的双重作用。
杀菌谱:黑星病、叶斑病、白粉病、锈病,水稻纹枯病、稻粒黑粉病、鞘腐病、稻曲病,小麦纹枯病、叶枯病、白粉病、锈病等 。 能增强植物的抗逆能力,使水稻叶色变绿,延缓衰老 。耐雨水冲刷,药效持久。 用药量:15-20毫升/亩;

27 氟环唑epoxiconazole (欧博)
作用特点及用途:氟环唑是一种内吸性三唑类杀菌剂,其活性成分氟环唑抑制病菌麦角甾醇的合成,阻碍病菌细胞壁的形成,并且氟环唑分子对14-demethylase有强力亲和性,与目前已知的杀菌剂相比,能更有效抑制病菌原真菌。氟环唑可提高作物的几丁质酶活性,导致真菌吸器的收缩,抑制病菌侵入,这是氟环唑在所有三唑类产品中独一无二的特性。内吸性强,可迅速被植株吸收并传导至感病部位,使病害侵染立即停止,局部施药防治彻底。 于水稻破口前后连续用药两次(100g/ha),对水稻抽穗无影响,克服了三唑类杀菌剂破口期用药对抽穗的“包茎”现象。

28 水稻田唯一含氟三唑类杀菌剂 (2RS,3SR)-1-[3-(2-氯苯基)-2,3-氧桥-2-(4-氟苯基)丙基]-1H-1,2,4-三唑

29 四、氨基甲酸酯类杀菌剂 乙霉威(diethofencarb) 3,4-二乙氧苯基氨基甲酸异丙酯

30 与多菌灵有负交互抗性。广谱内吸杀菌剂,对
灰霉菌、尾孢菌、碳疽菌、黑星菌、青霉菌引致的 病害有预防和治疗作用,持效期长。 65%甲霉灵WP (万霉灵+甲基托布津) 50%多霉灵WP(万霉灵+多菌灵) 800~1200倍喷雾防治灰霉病、叶霉病、黑星病  特别是对苯并咪唑类有抗性的灰霉病有特效。 间隔7天一次连续3次;柑橘灰霉病、疮痂病连续  3次以上。

31 霜霉威(propamocarb ) N-(3-(二甲基氨基)丙基)氨基甲酸丙酯盐酸盐

32 有效含量:72.2%霜霉威盐酸盐水剂 功能特点:处理土壤后能很快被根系吸收并向上输送至整株植物;茎叶喷雾处理后,能被叶片迅速吸收起到保护作用。其作用机理是抑制病菌细胞膜成分的磷酸和脂肪酸的合成,抑制菌丝生长蔓延和孢子囊的形成及孢子萌发。广谱杀菌剂,对藻类菌纲真菌特别有效,尤其是对腐霉和疫霉有特效。对丝束霉、盘梗霉、霜霉、疫霉、腐霉等真菌都有良好的杀灭作用。 用法用量:叶面喷施稀释800~1000倍液

33 五、甲氧基丙烯酸酯类 1969年,捷克科学家Musilek V.在朽木的蘑菇中发现了黏蘑菌素(后来称之为strobilurin A)。1977年,德国的科学家在另一类蘑菇和真菌中发现了同类化合物strobilurin A。至上世纪80年代,捷利康和巴斯夫两家公司同时对该类化合物产生了兴趣在先导化合物中保留了作为活性部份的β-甲氧基丙烯酸结构,交换双键结合的苯基、嘧啶基等,以使其亲水亲油性平衡而提高渗透性。1996年两家公司分别推出嘧菌酯和醚菌酯。

34 解剖嗜球果伞素A的化学结构可以看出,该化合物结构中有三个双键共轭,在田间试验时,强烈的阳光下紫外线很容易破坏结构,使其失活。

35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 后续开发 1996年 1969年 1996年 1969年 嘧菌酯,醚菌酯,肟菌酯,
苯氧菌胺,啶氧菌酯,吡唑醚菌酯,氟嘧菌酯,烯肟菌酯 8个品种商品化 烯肟菌酯, 二甲苯氧菌胺, 肟醚菌胺 Mugikek等发 现strobilurin A杀菌活性 后续开发 1996年 Mugikek等发 现strobilurin A杀菌活性 8个品种商品化 烯肟菌酯, 二甲苯氧菌胺, 肟醚菌胺 1969年 嗜球伞果素 1996年 1969年

36 甲氧基丙烯酸杀菌剂市场比例

37 作用特点 具有很高的选择性对几乎所有的植物和生态安全; 特别广谱、高效的抗菌活性:子囊菌、卵菌、担子菌、半知菌都有很高的杀菌活性;
保护、铲除、抗产孢和治疗作用; 很好的内吸和扩散性; 独特的作用靶标,与其他杀菌剂物交互抗性; 显著的延缓植物衰老,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

38 锁住细胞色素b和c1之间的电子传递而阻止细胞ATP合成,从而抑制其线粒体呼吸而发挥杀菌作用。如:嘧菌酯、醚菌酯、肟菌酯等。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对那些存在固有型AOX(旁路氧化酶)表达的真菌如灰霉菌和香蕉黑斑病菌效果差。植物代谢物中的(类)黄酮物质抑制AOX活性,故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对某些真菌来说,活体活性较离体高。

39 嘧菌酯(azoxystrobin)阿米西达
(E)-2-{2-[6-(2-氰基苯氧基)嘧啶-4-基氧基]苯基}-3-甲氧基丙烯酸甲酯 ICIA5504

40 先正达公司开发。属第一个商品化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对白粉病、锈病、颖枯病、网斑病霜霉病、稻瘟病等有良好的活性。具有保护、铲除、渗透和传导作用。能抑制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可用于茎叶处理、种子处理和土壤处理。剂型:25%SC 适宜谷类、水稻、葡萄、马铃薯、蔬菜、果树、豆类及其他作物等。a.i /hm2 。 1999年销售额4.15亿美元,为世界上销量最大的杀菌剂。可防治84种作物上的400多种病害。

41 醚菌酯; (E)-2-甲氧亚氨基-[2-(邻甲基苯氧基甲基)苯基]乙酸甲酯

42 翠贝 kresoxim-methyl 巴斯夫开发。保护、治疗和铲除作用。持效期长,具有渗透性,不能传导。主要是气相扩散,保护作用和表面的治疗、铲除作用。较嘧菌酯作用谱窄。 剂型:50%干式悬浮剂 使用对象:半知菌、子囊菌、担子菌、卵菌纲等真菌引起的多种病害具有很好的活性,如:葡萄白粉病、小麦锈病、马铃薯疫病、南瓜疫病、水稻稻瘟病等病害,特别对草莓白粉病、甜瓜白粉病、黄瓜白粉病、梨黑星病特效。3000~4000倍喷雾。

43

44 肟菌酯-德国拜耳公司(诺华转让) (2Z)-2-甲氧基亚氨基-2-[2-[[1-[3-(三氟甲基)苯基]亚乙基氨基]氧甲基]苯基]乙酸甲酯

45 不仅杀菌谱广,而且具有保护、治疗、渗透、铲除和杰出的横向传输特性。是广谱的叶面杀菌剂,其高效性及良好的作物选择性使其可有效防治温带、亚热带作物上的病害,不会对非靶标组织造成不良影响,并在土壤和地下水中分解很快。由于肟菌酯具有广谱、渗透、快速分布等性能,作物吸收快、加之其具有向上的传导性,故耐雨水冲刷性能好、持效期长,因此被认为是第二代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

46 使用剂量:肟菌·戊唑醇75%水分散粒剂经室内活性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对黄瓜白粉病、炭疽病和番茄早疫病有较高的活性和防治效果。
使用药量:有效成分112.5~168.75g a.i./hm2。

47 吡唑醚菌酯(Pyraclostrobine )
N-[2-[[1-(4-氯苯基)吡唑-3-基]氧甲基]苯基]-N-甲氧基氨基甲酸甲酯

48 吡唑醚菌酯 (唑菌胺酯)是巴斯夫公司开发的第2代甲氧基丙烯酸酯类的杀菌剂 。是 以 N- 对氯苯基吡唑基替换了醚菌酯分子结构中的邻甲基苯基,而开发的又一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广谱杀菌剂。 它活性更高,是目前同类杀菌剂的3倍。具有渗透性及局部移动活性。被广泛用于多种作物上的病害防治。另外, 吡唑醚菌酯能抑制乙烯的产生,帮助作物有更长的时间储备生物能量确保成熟度;还可以显著提高作物的硝化还原酶的活性,从而减少土壤中氮肥的使用;当作物受到病毒袭击时,它能加速抵抗蛋白的形成--与作物自身水杨酸合成物对抗逆蛋白的合成作用相同。但对鱼类剧毒。

49 4 : 90%以上 3 : % 2 : % 1 : % 0 : 30%以下

50 (2Z)-2-甲氧基亚氨基-2-[2-[[1-[3-(三氟甲基)苯基]亚乙基氨基]氧甲基]苯基]乙酸甲酯

51 与吗啉类、三唑类、苯胺基嘧啶类、苯基吡咯类、苯基酰胺类如甲霜灵无交互抗性。由于肟菌酯具有广谱、渗透、快速分布等性能,作物吸收快、加之其具有向上的内吸性,故耐雨水冲刷性能好、持效期长,因此被认为是第二代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 肟菌酯主要用于茎叶处理,保护活性优异,且具有一定的治疗活性,且活性不受环境影响,应用最佳期为孢子萌发和发病初期阶段,但对黑星病各个时期均有活性。

52 百泰(吡唑醚菌酯+代森联) 由巴斯夫生产的凯润、百泰和凯泽三种新型高效杀菌剂之一。具有阻止病菌侵入和扩散、清除作物体内病菌三重作用,对几乎所有的真菌性病害都有着较好的防治效果,早期使用还可以很好地促进作物抗病毒蛋白的形成, 有效地预防病毒病的发生, 其具有预防、免疫、治疗、调节植物增产等多重功效。 60%百泰可分散粒剂 主要用于防治瓜果、蔬菜。1500~2500倍喷雾.该药剂可改善作物生理活性,延缓衰老,提高瓜果、蔬菜质量与产量。

53 代森联分子结构 三[氨]乙撑双二硫代氨基甲酸锌,聚合体

54 六、其它传导性杀菌剂 稻瘟灵(Isoprothiolane) 1,3-二硫-2-亚戊环基丙二酸二异丙酯

55 制剂40%稻瘟灵EC或WP 内吸性杀菌剂,对稻瘟病有特效。稻株吸收药剂后累积于叶组织,特别是穗轴与枝梗上,抑制病菌的侵入。药剂影响几丁质以外的细胞壁成分的生物合成。a.i g/ha喷雾。 对稻飞虱有明显的效果,另外也可增强植物根的生理活性,抵抗由于盐分和水分供应失调引致的植物枯萎。

56 苯胺基嘧啶类——嘧霉胺

57 此外嘧霉胺对温度不敏感,较低温度下施用不影响药效。
当前传统药物中防治黄瓜灰霉病、番茄灰霉病、枯萎病活性较高的杀菌剂。 作用机理独特,通过抑制病菌浸染酶的产生从而阻止病菌的侵染并杀死病菌。对常用的非苯胺基嘧啶类(苯并咪唑类及氨基甲酸脂类)杀菌剂已产生抗药性的灰霉病菌有强效,主要抑制灰葡萄孢霉的芽管伸长和菌丝生长,在一定的用药时间内对灰葡萄孢霉的孢子萌芽也具有一定抑制作用。 具有内吸传导和熏蒸作用,施药后迅速达到植株的花、幼果等喷雾无法达到的部位杀死病菌,尤其是加入卤族特效渗透剂后,可增加在叶片和果实附着时间和渗透速度,有利于吸收,使药效更快、更稳定,目前国内合成成功的有41%聚砹·嘧霉胺水剂。 此外嘧霉胺对温度不敏感,较低温度下施用不影响药效。

58 防治黄瓜、番茄等灰霉病,在发病前或初期,每亩用40%嘧霉胺悬浮剂375~562克/公顷,共用2-3次。
防治葡萄灰霉病,喷40%悬浮剂或可湿性粉剂 倍液,当布生长季节需施药4次以上时,应与其他杀菌剂交种使用,避免产生耐药性。 嘧霉胺也可用于苹果、梨、草莓、韭菜、豆类等作物。

59 七、卵菌纲病害杀菌剂

60 1.酰胺类 酰胺类化合物作为杀菌剂已有几十年的历史,至今已有30多个品种商品化,其中80年代以后开发的占一半以上 。就化学结构而言大致可分为羧酸酰胺类、扁桃酸类和苯酰胺类。从作用机理来看则可区分为生物合成抑制剂和生物氧化抑制剂两类。

61

62 自第一个 CAA 类杀菌剂烯酰吗啉投放市场至今已经有 20 多年的历史, 但该类杀菌剂的生化作用机制及具体的作用靶标基等尚未完全明确。已有研究表明, 可能的作 用位点为细胞膜磷脂层的合成及细胞壁的形成。但萎锈灵等羧酰胺类杀菌剂通过阻 止呼吸传递链复合物铁硫蛋白Ⅱ亚基的非血红素铁氧化还原中心的氧化作用,抑制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从而 抑制电子从琥珀酸 向辅酶Q的传递,抑制了细胞的呼吸作用。

63 烯酰吗啉 (dimethomorph)

64 氟吗啉(flumorph ) 因氟原子特有的性能如模拟效应、电子效应、阻碍效应、渗透效应,因此使含有氟原予的氟吗啉的防病杀菌效果倍增,活性显著高于同类产品。

65 肉桂酸类衍生物。对藻菌纲的霜霉科和疫霉属的真菌有独特的作用方式。引起孢子囊壁的分解使菌体死亡。除游动孢子形成和孢子游动期外,其他阶段均有作用。尤其是孢子囊梗及卵孢子形成阶段更敏感。0.25mg/L完全抑制孢子产生。内吸性强,叶面施用可进入叶片内部,根部使用可进入植株各个部位。与苯基酰胺类无交互抗性。

66 69%安克-锰锌可湿粉 69%安克-锰锌水分散粒剂 a.i g/ha防治黄瓜霜霉病; 7~10d一次连续3-4次

67 氟吗啉主要用于防治卵菌纲病原菌引起的病害如黄瓜霜霉病、马铃薯晚疫病、番茄晚疫病、白菜霜霉病、葡萄霜霉病、辣椒疫病、 烟草疫病、荔枝疫病及大豆疫霉根腐病等。 剂型:60%氟吗·猛锌可湿性粉剂
使用剂量为:50~100g/667m2。

68 双炔酰菌胺(扁桃酸衍生物) (RS)-N-2-(4-氯苯基)-N-[2-(3-甲氧基-4-丙炔-2-基氧基苯基)乙基]-2-丙炔-2-基氧基乙酰胺

69 双炔酰菌胺属于新型酰胺类低毒广谱杀菌剂,制剂为23
双炔酰菌胺属于新型酰胺类低毒广谱杀菌剂,制剂为23.4%悬浮剂 。作用机理为抑制磷脂的生物合成,对绝大数由卵菌引起的叶部和果实病害均有很好的防效。对处于萌发阶段的孢子具有较高的活性,并可抑制菌丝成长和孢子形成。可以通过叶片被迅速吸收,并停留在叶表蜡质层中,对叶片起保护作用。

70 防治西瓜、辣椒疫病推荐使用量为112.5~150克/hm2,为获得最佳的防治效果,应于病害发生之前使用,在作物谢花后或雨天来临前,根据病害发展和天气情况连续使用2~4次,间隔7~10d;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推荐使用量为75~150克/hm2

71 氟吡菌胺 德国拜耳作物科学公司出品的银法利687.5克/升悬浮剂为氟吡菌胺和霜霉威的复配制剂,对霜霉病、疫病、晚疫病、猝倒病等常见卵菌纲病害具有杰出防效,对作物和环境安全,特别适用于优质、绿色蔬菜生产。其作用机理是抑制病菌细胞膜成分的磷脂和脂肪酸的生化合成,抑制菌丝生长、孢子囊形成和孢子萌发,具有局部内吸作用.能从植物叶基向叶尖方向传导 。

72 2,6-二氯-N-[(3-氯-5-三氟甲基-2-吡啶基)甲基]苯甲酰胺

73 687.5克/升氟吡菌胺·霜霉威悬浮剂 防治蔬菜卵菌纲病害的高效混剂,具有保护和治疗双重作用,对霜霉病、疫病、晚疫病、猝倒病等常见卵菌纲病害具有杰出防效,用药量为618.8~773.4g/hm2。

74 拌种灵 Amicarthiazol 2-氨基-4-甲基-噻唑-5-甲酰苯胺

75 内吸性杀菌剂,兼有植物激素的作用。 以0.25%浸种防治红麻炭疽病,防治效果高达100%,拌种效果也在98%以上;防治禾谷类黑穗病、棉花角斑病效果相当于赛力散和西力生。近年来, 拌种灵被有效地用于防治果园中柑桔溃疡病。主要使用途径为拌种或浸种,一般使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3%~0.5%。500mg/kg防治柑橘溃疡病防效达93%以上。作用靶标为呼吸链电子传递。

76 噁霜灵(杀毒矾)64%杀毒矾WP (8% 噁霜灵+56%代森锰锌) 甲霜灵(58%甲霜灵锰锌WP)
特点:双向传导,以向顶输导为主;主要抑制病菌菌丝体内抑制rRNA合成;水溶性高,400mg/L;对鞭毛菌引致的病害有特效;药效高、持效期长。。

77 甲霜灵(Ridomil)

78 苯酰基胺类中最理想的品种,对霜霉目真菌引致的病害有保护和治疗作用,使用30分钟后即可内吸传导到植物各部,持效期14天。极易产生抗药性。
剂型:58%甲霜灵锰锌WP 35%种子处理剂 喷雾 :125~250g/ha(晚疫病、黑胫病); 0.4%种子处理;a.i 2~5g/m2土壤处理

79 噻氟酰胺 (Thifluzamide) 满穗(Pulsor) Br F H F C O N S F C CH3 Br O N F C F F
通用名:剂型:24% 悬浮剂 有效成份:每升含240克 分子式:C13H6Br2F6N2O2S 分子量: 528 结构式: 满穗(Pulsor) Br F H F C O N S F C CH3 Br O N F C F F

80 噻呋酰胺主要特点 强内吸传导性杀菌剂 兼有预防和治疗效果、持效期长 对作物安全 琥珀酸酯脱氢酶抑制剂 对水稻纹枯病特效 中等抗性风险水平
在日本主要应用于育秧盘处理 中等抗性风险水平 对水稻纹枯病低风险抗性

81 杀菌谱 Crop (作物) Disease (疾病) Pathogen(病菌) Rice(水稻) Sheath blight (纹枯病)
Rhizoctonia solani(立枯丝核菌) Potato (土豆) Stem canker (茎溃疡) Black scurf (黒痣病) Coffee (咖啡) Leaf rust (叶锈病) Hemileia vastatrix(咖啡锈菌) Wheat (小麦) Smut(黑穗病) Ustilago nuda (裸黑粉菌) Bunt (腥黑穗病) Tilletia caries(腥黑穗菌) Sharp eyespot (纹枯病) Rhizoctonia cerealis(谷丝核菌) Wheat/Barley (小麦/大麦) Rust(锈病) Puccinia species(抦锈菌) Peanuts (花生) Limb rot (茎腐病) White mold (白绢病) Sclerotium rolfsii(白绢病菌) Rust (锈病) Puccinia arachidis(花生柄锈菌) Mango/wax apple (芒果/莲雾) Anthracnose (炭疽病)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des芒果炭疽病菌 Strawberry (草莓) Bud rot (芽腐病) Turf (草皮) Turf Brown patch/(草坪褐斑病) Large patch(巨斑病) Fairy ring (蘑菇圈) Various Basidiomycetes(各种担子菌) Red thread (红线病) Laetisaria fuciformis(黑麦草赤丝病菌) Cotton (棉花) Cotton Sore shin(立枯病) Rhizoctonia solani()立枯丝核菌

82 体外抑菌活性 Rhizoctonia solani(立枯丝核菌) < 1 Rhizoctonia cerealis(谷丝核菌)
真菌 LC 90 (mg/L) Rhizoctonia solani(立枯丝核菌) < 1 Rhizoctonia cerealis(谷丝核菌) Sclerotium rolfsii(白绢病菌) < 10 Alternaria solani(番茄早疫病菌) Fusarium moniliforme(串珠链孢霉) Sclerotium sclerotiorum(油菜菌核病菌) Pyricularia orizae(稻瘟病菌) Pseudocercosporella herpotrichoides(小麦基腐病菌) Botorytis cinerea Venturia inaequalis(黑星病原) > 10

83 满穗(Pulsor) 接种后抑菌活性 Diseases病 500 mg/L 100mg/L 20mg/L
Rice Sheath Blight(水稻纹枯病) Rice Blast(稻瘟病) Wheat Sharp Eyespot(小麦纹枯病) Wheat Leaf Rust(小麦叶锈病) Wheat Glume Blotch(小麦颖枯病) Barley Powdery Mildew(大麦白粉病) Spinach Downy Mildew(菠菜霜霉病) Eggplant Gray Mold(茄子灰霉病) Tomato Early Blight(番茄早疫病) Barley Net Botch() Wheat Fusarium(小麦链孢菌) +++ - + ++ +++ : Excellent activity (强力活性) - : No activity(无活性) 满穗(Pulsor)

84 内吸传导,持效期长 (应用于苗床,并且鞘 在9cm以上进行分析) (受感染叶片接种于鞘上9厘米处,并计算受感染时的高度)
(水稻中有效成分浓度)(ppm) DAT (应用于苗床,并且鞘 在9cm以上进行分析) (受感染叶片接种于鞘上9厘米处,并计算受感染时的高度) (噻呋酰胺水稻吸收慢,并且最佳效果在施药90天附近)

85 作物:水稻 防治对象:纹枯病 用药量:45.3~81.5g 有效成分/公顷 用药时期:分蘖末期至孕穗初期施药一次 用水量:600kg/hm2 施药方法:茎叶喷雾

86 啶酰菌胺 (凯泽) 2-氯-N-(4'-氯联苯-2-基)烟酰胺

87 ATP 形成 凯润 凯润 2e- NADH NAD+ 啶酰菌胺是线粒体呼吸链中琥珀酸辅酶Q还原酶抑制剂 凯泽 Cyt c1
Complex 3 Complex 4 Complex 2 UQ Pool Cyt c Complex 1 ATP 形成 ATP為一種能量,這種能量在水解作用時釋放出來以在細胞內推動合成反應 NADH

88 施用时药液经植物吸收通过叶面渗透,通过叶内水分蒸发作用和水的流动使药液传输扩散到叶片末端和叶缘部位。
胡瓜叶片 凯泽处理区域 经由放射性14C侦测发现凯泽已由处理区移至未处理区域

89 制剂:目前啶酰菌胺正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应用开
发,剂型SC、SE、WG 应用:果树、蔬菜、葡萄等作物防治灰霉病、菌核病 等病害 剂型:50%WG,用量为500g/hm2,油菜和葡萄上应用 较广泛,对褐腐病菌、链格孢菌和茎枯病菌也有很好 的防治活性。

90 由于低质量浓度啶酰菌胺能阻碍菌丝生长和孢子形成,故具有治疗作用;而且啶酰菌胺能抑制孢子发芽、芽管伸长及附着器形成,故又具有较好的预防作用,防止发病后的二次感染。图1是叶面上灰葡萄孢的分生孢子,经250 mg/L啶酰菌胺处理后叶面上灰葡萄孢的分生孢子发生溃散。

91 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
的孢子发芽试验 未处理 凯泽处理后的情形 早疫病(Alternaria solani) 的孢子发芽试验 未处理 凯泽处理后的情形

92 2.噁霉灵(土菌消 hymexazol) 3-羟基-5-甲基异恶唑

93  无色结晶, 溶于水(85g/L),也可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在酸、碱溶液中稳定。内吸性杀菌剂,也是土壤消毒剂,与土壤中铁、铝离子结合抑制病菌孢子的萌发。其代谢物(O-或N-糖苷)可刺激植物生长。
剂型:30%噁霉灵水剂 70%噁霉灵WP mg/L苗床处理3L/m2,控制Fusarium , Phytophthora, Aphanomyces, Pythium, 等病菌的为害;种子处理(0.5%-1.0%)防治甜菜立枯病。作用机理 抑制DNA的合成。

94 3.霜脲氰(克绝 cymoxanil) 1-(2-氰基-2-甲氧基亚胺基)-3-乙基脲

95 对真菌的类脂化合物的生物合成和细胞膜机能起作用,抑制孢子萌发、牙管伸长、附着胞和菌丝的形成。广谱杀菌剂,局部内吸,抑制病菌产孢及侵染能力。防治疫霉属、霜霉属、单轴霉属引致的病害,与保护性杀菌剂混用可提高持效性。 72%霜脲氰锰锌(8%霜脲氰+64%代森锰锌) 国外称克露(72%Curzate-M8 WP 防治蔬菜霜霉病、马铃薯晚疫病,1400~1800克/公顷。

96 4.咪唑菌酮和噁唑菌酮 咪唑菌酮和恶唑菌酮以及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作用机理相似,通过在辅酶 Q- 细胞色素 C 氧化还原酶水平上阻滞电子转移来抑制线粒体呼吸。咪唑菌酮( s ) - 对映体活性比( R ) - 对映体高得多。具有保护、治疗、铲除、渗透、内吸活性。用于防治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卵菌纲中的重要病害如白粉病、锈病、颖枯病、 网斑病、霜霉病、晚疫病等。

97 拜耳作物科学杀菌剂Consento(霜霉威盐酸盐375g/L+咪唑菌酮75g/L) 防治马铃薯晚疫病。

98 噁唑菌酮 具有保护、治疗、铲除、渗透、内吸活性,与苯基酰胺类杀菌剂无交互抗性。大量文献报道恶唑菌酮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有交互抗性。
3-苯氨基-5-甲基-5-(4-苯氧基苯基)-1,3-恶唑啉-2,4-二酮

99 Famoxate® 的生物学机理 阻止孢子囊中孢子的释放 抑制游动孢子的游动 在很短时间内引起游动孢子的溶化 抑制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

100 Famoxate® 抑制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
未处理区 (P. infestans) Famoxate® 游动孢子溶化的过程

101 Famoxate 作用于孢子囊内的线粒体 未处理区 (孢子囊) 处理区 未处理区 (菌丝) 处理区

102 在植物角质层的固定 = 耐雨水冲刷 65 %~70 % 叶的外部 叶的内部 不受水影响的 与角质层结合的 物质 可能受水影响的 表层物质
在表皮以下 更深层的物质 20% -~25 % 65 %~70 % 湿润条件下再分布能力 5% ~ 10 % 叶的内部

103 已知的杀菌谱 作物 病害 番茄1 晚疫病,早疫病,叶斑病,叶霉病,斑枯病,Corynespora cassiicola
作物 病害 马铃薯 晚疫病,早疫病 番茄1 晚疫病,早疫病,叶斑病,叶霉病,斑枯病,Corynespora cassiicola 辣椒 疫病 葫芦科 霜霉病, Alternaria cucumerina 洋葱/大蒜 霜霉病 蛇麻子 霜霉病 芹菜 叶枯病 葡萄 霜霉病, 黑痘病, Phomopsis viticola Pseudopeziza tracheiphila 小麦 颖枯病, 叶斑枯病 大麦 叶枯病, 叶锈病, 云纹病 鹰嘴豆 叶斑病 1 Famoxate® 与代森锰锌和铜制剂的混合剂可有效抑制细菌性黑腐病和斑点病

104 ①代森锰锌:68.75%噁酮.锰锌(易保)水分散粒剂。
 ①代森锰锌:68.75%噁酮.锰锌(易保)水分散粒剂。 500~900克/公顷 早疫病、轮纹病、霜霉病等。 ②霜脲氰:52.5%噁酮•霜脲氰(抑块净)水分散粒剂。 180~300g/hm2喷雾,霜霉病、早疫病、疫病和晚疫病。 ③206.7克/升噁唑菌酮•氟硅唑乳油(万兴) 叶斑病、轮纹病和锈病 130~200g/hm2

105 八、抗致病性杀菌剂 (Nonfungitoxic Protectants)
药剂喷到植物上,在能起到防病效果的浓度下,对病菌本身却没有毒性或几乎没有毒性。 直接作用于病菌或干扰病菌致病的关键因素(真菌毒素或酶的活性)削弱其致病力;使植物提高抗病能力。 选择性高,对非靶标生物安全;药效持久(诱导获得抗病性);不易产生抗药性 。

106 黑色素生物合成抑制剂如三环唑、氰菌胺(稻瘟酰胺)
角质酶抑制剂 二异丙基氟代磷酸酯 有效霉素:抑制菌体肌醇的合成阻碍穿透或扩展 抑制或钝化病菌产生的毒素 如阿魏酸、微量原素 诱导植物抗病性表达的Harpin蛋白,至少可以打通4条信号传导通道:水杨酸介导途径;茉莉酸介导途径;乙烯介导途径;细菌抗性途径(未知)。

107 三环唑(tricyclazole)

108 三环唑是第一个被认识的黑色素合成抑制剂(小柱孢酮脱水酶(SD)抑制剂),用于防治水稻稻瘟病并能迅速在稻株体内转移,持效期7~10周。离体条件下并不能抑制稻瘟孢子萌发、附着孢形成和菌丝生长,但却能完全阻碍附着孢黑色素的生成(0.1mg/L)。

109 黑色素的合成

110 剂型:20%三环唑WP 75%比艳WP 0.1%拌种可使5周内不受稻瘟菌的侵染;1g/L浸根10-20min后,移植苗后10周不受病菌侵染;a.i 250g/ha孕穗时喷雾。试验证明接种5hr后用药即无效。

111 氨基寡糖素

112 寡糖素的专一性活性结构是其具有生理调节作用的分子基础,其连接方式、单糖组成、聚合度以及空间结构都会影响其功能的发挥。其中聚合度在4~15才显示生理活性。大于20或小于3的寡糖一般都没有生物活性。

113 氨基寡糖素能对一些病菌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影响真菌孢子萌发,诱发菌丝形态发生变异、孢内生化发生改变等。能激发植物体内基因,产生具有抗病作用的几丁酶、葡聚糖酶、保素及PR(病程相关蛋白 pathogenesis related protein)蛋白等,并具有细胞活化作用,有助于受害植株的恢复,促根壮苗,增强作物的抗逆性,促进植物生长发育。

114 可广泛用于防治果树、蔬菜、地下根茎、烟草、中药材及粮棉作物的病毒、细菌、真菌引起的花叶病、小叶病、斑点病、炭疽病、霜霉病、疫病、蔓枯病、黄矮病、稻瘟病、青枯病、软腐病等病害。
20克/公顷喷雾 0.5%~5%水剂

115 用于细菌性病害的杀菌剂 氢氧化铜 叶枯唑 噻菌铜 噻唑锌 噻森铜 壬菌铜 噻霉酮

116 叶枯唑(Bismerthlazol) 防治水稻白叶枯、细菌性条斑病、柑橘溃疡病 N.N’-亚甲基-双(2-氨基-5-硫基-1,3,4-枯唑)

117 具有很强的内吸渗透性,同时具有治疗和预防作用,治疗作用更为显著。喷药后4小时遇雨对药效无影响。通过噻二唑干扰病原菌的氨基酸代谢的酯酶系统,破坏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抑制菌丝的生长和造成细胞颗粒化,使病原菌失去繁殖和侵染能力,从而达到杀死病原菌和防治病害的目的。

118 制剂:25%~WP 水稻白叶枯、细菌性条斑病,秧田4-5叶、本田初发和齐穗期各施药一次,375~570g/ha 柑橘溃疡病,在苗木或幼龄树的新 芽萌发后20~30天各喷药1次;结果树在春梢、 夏秋梢萌发初期喷药1~2次,间隔10天左右 。

119 噻唑锌 2-氨基-5-巯基-1,3,4-噻二唑锌

120 噻唑锌在植物体外对细菌无抑制力,但在植物体内却是高效的治疗剂,药剂在植株的孔纹导管中,细菌细胞壁变薄继而瓦解,导致细菌的死亡。 锌离子具有杀真菌、细菌的作用。锌离子与病原菌细胞膜阳离子(H+,K+等)交换,导致病菌细胞膜上蛋白质凝固;锌离子还可渗透入病原菌细胞内与某些酶结合,影响其活性,导致机能失调,病菌因而衰竭死亡。

121 20%悬浮剂 40%悬浮剂 60%水分散颗粒剂 防治细菌性病害300~375g/ha; 防治其他真菌性病害稀释500~800倍喷雾。

122 噻菌铜 2-氨基-5-巯基-1,3,4-塞二唑铜络合物

123 壬菌铜

124 噻森铜 N、N’-甲撑-双(2-氨基-5-巯基1、3、4噻二唑)铜

125 喹啉铜

126 喹啉铜作为一种喹啉和铜离子化合的有机铜螯合物。具有内吸性,同时具备保护和治疗双重效果。当药液喷到作物的表面时,铜离子对作物形成一层严密的保护膜防治病菌的入侵达到保护作物的目的;当病菌已经入侵到作物的组织,喹啉铜能进入病原菌内部,抑制病原菌的主要传导物如葡萄糖酸、磷酸脱氧酶、淀粉酶等活动和传导,从而杀死病原菌。 登记对象:霜霉病 300~400克/公顷 晚疫病 150~190克/公顷 梨黑斑病:500~600克/公顷

127 苯并咪唑喹啉铜 苯并咪唑-2-氨基甲酸酯-8-羟基喹啉铜

128 噻霉酮

129 噻霉酮是一种杀菌剂 作用特点:该药是一种新型、广谱杀菌剂,对真菌性病害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在杀菌过程中,噻霉酮:
 噻霉酮是一种杀菌剂 作用特点:该药是一种新型、广谱杀菌剂,对真菌性病害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在杀菌过程中,噻霉酮: 1.破坏病菌细胞核结构,使其失去心脏部位而衰竭死亡。 2.干扰病菌细胞的新陈代谢,使其生理紊乱,最终导致死亡。 将病菌彻底杀死,而达到铲除病害的理想效果。 细菌性角斑病:33~50克/公顷


Download ppt "第五节 传导性杀菌剂 一、传导性杀菌剂的特点 二、传导性杀菌剂的种类."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