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岩石圈和軟流圈 岩石圈不但是「浮」在軟流圈上,而且應該是裂成好幾塊在相互運動,才會造成許許多多的變動,並產生火山和地震等作用及高山和海溝等地形。 地球最外層厚約100 公里的岩石圈,應是由好幾個大小不等的塊體所組成,而這些在岩石圈中堅硬的塊體,就稱為「板塊」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岩石圈和軟流圈 岩石圈不但是「浮」在軟流圈上,而且應該是裂成好幾塊在相互運動,才會造成許許多多的變動,並產生火山和地震等作用及高山和海溝等地形。 地球最外層厚約100 公里的岩石圈,應是由好幾個大小不等的塊體所組成,而這些在岩石圈中堅硬的塊體,就稱為「板塊」"—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岩石圈和軟流圈 岩石圈不但是「浮」在軟流圈上,而且應該是裂成好幾塊在相互運動,才會造成許許多多的變動,並產生火山和地震等作用及高山和海溝等地形。 地球最外層厚約100 公里的岩石圈,應是由好幾個大小不等的塊體所組成,而這些在岩石圈中堅硬的塊體,就稱為「板塊」

2 ˙地球表面的岩石圈碎裂成大大小小的板塊,值得注意的是板塊邊界(黑色粗線)不一定是海陸地理的分界。
課本圖3-21

3 岩石圈與軟流圈 板塊邊界

4 岩石圈有多厚? 南美洲 120Km 大西洋 太平洋 那斯卡 75Km 上(上) 中洋脊 225Km 225Km 上(下)

5 (c)地函中板塊運動的示意圖,注意它的規模非常龐大,故速度可說是非常緩慢。
課本圖3-22

6 地震深 海溝附近的地震震源分布竟然可以延伸至陸地下方 隱沒帶 (a)海溝附近地震震源的分布情形與岩漿活動
請抽換有圖示的新圖,我手上的圖無圖示 已有打的圖示,故不抽換 (a)海溝附近地震震源的分布情形與岩漿活動

7 全球約分為七大板塊及十多個小板塊 荷德福卡板塊 加勒比海板塊 歐亞板塊 北美洲板塊 非洲板塊 南美洲板塊 那茲卡板塊 印澳板塊 科克斯板塊
E 菲律賓板塊 非洲板塊 太平洋板塊 D 南美洲板塊 那茲卡板塊 印澳板塊 南極板塊 科克斯板塊

8 板塊構造學說的證據 1915 ~ 1950 大陸漂移 1966地震研究 1962 海底擴張 1967板塊構造學說

9 大陸漂移學說 德國人_韋格納__ 提 出 者 : 提出時間: 1915~1950年 內 容: 3億年前原始大陸只有一塊 稱為盤古大陸 或稱全大陸_ 以後才分裂成數塊 動力來源: × 地函對流 地球自轉

10 大陸漂移學說的證據(1)-古氣候 冰川的位置: 南美洲+非洲+南極洲+澳洲+「印度」 稱為岡瓦那古陸 流向:皆相同 美如師編授
冰川的位置:南美洲+非洲+南極洲+澳洲+「印度」 美如師編授

11 大陸漂移的學說證據(1)-古氣候 美如師編授

12 大陸漂移學說的證據(2)-古生物方面 南美洲+ 非洲 犬頭龍、水龍、中龍、舌羊齒都是淡水沼澤生物 犬頭龍、中龍 非洲+印度+南極洲 分佈:
岡瓦那古陸 美如師編授

13 大陸漂移學說的證據(3)--古地質方面 煤層-勞倫斯古陸+南美洲+非洲 沙漠岩層-北美洲+歐洲+非洲+南美洲
各大陸拼合後----古生代晚期: 煤層-溫暖潮溼氣候 沙漠-乾燥氣候 皆為連鎖帶狀分布 美如師編授

14 大陸漂移學說的證據(4)--海岸線的契合 尤其以大西洋兩側最為契合 課本圖3-24

15 大陸漂移說的證據 海岸線的契合-以大西洋最明顯 古地質 化石-古生物-淡水沼澤生物 古氣候(冰川、煤層、沙漠)

16 嶄新的學說 雖然韋格納提出了很多證據,來說明大陸的位置不是固定不動,而是可以移動的,但是因為缺乏證據來解釋大陸漂移的動力來源,這個理論在當時並不為人所接受,直到……. 1950年聲納的發明,鑽探與採樣技術進步,陸續發現了海底的一些證據…….

17 中洋脊 大洋中有綿延不斷的中洋脊,在靠近大陸的地方,常有海溝。 熔融的玄武岩流會從中洋脊裂谷中湧出,有淺源地震。
在海溝附近,其地震震源分布可以一直向下及向陸地延伸。

18 海底擴張學說 提 出 者: 美國 海斯_ 提出時間: 1962年 內 容: 地函對流向上 新海洋地殼在 中洋脊生成
提 出 者: 美國 海斯_ 提出時間: 1962年 內 容: 地函對流向上 新海洋地殼在 中洋脊生成 地函對流向下 老海洋地殼在 海溝消失 動力來源: 地函對流

19 海底擴張的證據:主要來自於對海底的觀察,包括有:
1.海洋中間有中洋脊,邊緣常有海溝 2.海洋的年齡: 中洋脊最年輕,愈往兩側愈老 3.海底沉積物: 中洋脊最薄,愈往兩側愈厚 4.海底熱流量: 中洋脊最多,愈往兩側愈少 美如師編授

20 5.海洋地殼上紀錄的古地磁條帶--- 平行於中洋脊 並在中洋脊兩側呈現 對稱分布 美如師編授

21 世界主要中洋脊和海溝分布

22 海底擴張學說的證據 地質、地形方面 中洋脊多淺源地震 海溝有淺~深源地震

23 轉形斷層與平移斷層 轉形斷層

24 轉形斷層與平移斷層的比較 中洋脊 中央斷裂谷 地層 轉形斷層 平移斷層 BC段常發生地震稱 EJ段均發生地震稱 E F H J G I A
D BC段常發生地震稱 EJ段均發生地震稱 轉形斷層 平移斷層

25

26 熔融的岩漿由中洋脊湧出,冷卻後記錄了當時地磁的方向。且隨著中洋脊開裂向兩側移動,造成了地磁紀錄對稱的現象
冰島南邊中洋脊磁極排列對稱的情形,上色的部分是正常的磁極, 灰色是地磁反轉的部分。 課本圖3-23

27 中洋脊兩側對稱的地磁方向紀錄 由熔岩凝固成的海洋地殼中,就應該紀錄了當時地磁場的方向。若地磁方向與現在一樣稱為正向。中洋脊附近有磁極倒轉的現象,而且以中洋脊為中心,向兩側對稱,說明了海底正在向兩側擴張 。 課本圖3-29

28 若擴張速率 2公分 / 年則海洋寬約多少?

29 範例 下圖為中洋脊兩側海洋地殼之地磁記錄,中洋脊最有可能位於圖中的何處?  (A)b處 (B)c處  (C)d處 (D)f處

30 範例 承上,從地磁記錄判斷下列何處的岩石年齡是最老的?  (A)b處 (B)c處  (C)f處 (D)g處 何處為正磁場? (B)c處 (D)g處 (D)g處 年輕

31 範例 在圖中甲、乙兩處地殼採集岩石標本,經定年分析皆為一千萬年,而甲、乙兩地直線距離為100公里。試問此處洋脊之擴張速率平均約為每年多少公分呢? (A)0.5 (B)1.0 (C)5.0(D)10.0 (A)0.5

32 3.3.2板塊邊界上的紛紛擾擾 、 【教材內容】 3.3.2 板塊邊界上的紛紛擾擾
板塊邊界上的紛紛擾擾 板塊的邊界(圖3.21)和世界地震帶及火山帶的分布(圖3.8)非常吻合,這是因為每一個板塊的運動都會和相鄰接的板塊產生作用:有因分離而使板塊增生,有因相聚合而產生擠壓和碰撞使板塊縮減,亦有因相對錯動而產生摩擦。這些邊界上,也會有伴隨而來的火成作用和變質作用。 由於板塊互相分離,而產生海洋中的中洋脊(圖3.30(a))或大陸上的裂谷地形(圖3.30(b)),這些就是張裂性板塊邊界。地下深處熔融的物質可以在中洋脊上升至海床生成玄武岩,而後隨著板塊向兩側移動又會有新的玄武岩生成,因此離中洋脊越遠,海洋地殼的年齡越老。 中洋脊附近的斷層,都是因張裂而形成的正斷層(圖3.34(b));而地震則都是淺源地震(圖3.22(b))。 聚合性板塊邊界存在於板塊互相接近而產生擠壓的地方,通常密度較大的板塊會沒入到另一個板塊的下方而產生隱沒帶(圖3.31(a))。在隱沒帶會有海溝形成,且有地震發生,它們的震源分布由淺到深都有,且震源分布成帶狀,向陸地傾斜(圖3.22(a))。 在板塊擠壓的過程中,會使岩石產生褶皺,甚至斷裂而產生斷層,這些斷層以逆斷層(圖3.34(a))為主,褶皺和斷層使岩層撓曲堆疊而成為褶皺山脈。由於岩層堆疊,溫度和壓力因而升高,也會產生變質作用,將原有的岩石轉變為變質岩。板塊在海溝隱沒到地函內,會在上部地函發生部分熔融的現象,而有岩漿升起,就會形成火山帶(圖3.22(a))。這種岩漿作用可能混合了上部地函熔融的物質,或在上升到地殼時使四周的岩石再熔融,因此岩漿的類型很廣泛。最著名的日本富士山及南美的安地斯山脈,以及環太平洋的許多島弧,都是因為隱沒作用而產生。 若是在聚合性板塊邊界上,兩板塊已無法隱沒,直接碰撞擠壓,則會形成廣大的造山帶(圖3.31(b)),如今日的喜馬拉雅山,就是由印澳板塊和歐亞板塊聚合擠壓碰撞而成。 還有一類特殊的板塊邊界,板塊之間的關係既非張裂也非聚合,而是互相錯動,稱為錯動性板塊邊界,即所謂的轉形斷層。最常見的例子是在相鄰兩段中洋脊中央斷裂谷間的破裂帶,其兩側為不同板塊,且板塊移動方向相反(圖3.32和3.33)。若再加以引伸,只要是錯動性板塊邊界,不管是在陸地上還是海底,都是轉形斷層。它們有時會形成延伸極長的斷層帶,如北美洲西邊著名的聖安得魯斯斷層(圖3.34)及縱貫紐西蘭的阿爾卑斯斷層,都是很好的例子。 轉形斷層 中洋脊常被破裂帶所截切,在中洋脊的中央斷裂谷間的破裂帶(圖3.32,BC段),稱為轉形斷層,其兩側板塊移動方向相反,地震活動頻繁;而BC段外側(如AB和CD段)因兩側板塊運動方向一致,少有地震發生。 章首小圖右圖

33 各種板塊邊界類型:請連連看! 3.錯動性邊界 1.張裂性邊界 2.聚合性邊界 海溝 中洋脊 轉型斷層 課本圖3-33

34 斷層的種類 地震是地底下發生斷層所引起的 破裂面 上 磐 下 磐

35 斷層又可分為:正斷層、逆斷層、平移斷層 破裂面 壓力造成 張力造成 剪力造成 課本圖3-34右

36 斷層依其相對 位移的型式 可分為 正斷層 逆斷層 平移斷層
岩層受力斷裂時 如果產生位移 稱為「斷層」 斷層依其相對 位移的型式 可分為 正斷層 逆斷層 平移斷層

37 張裂性板塊邊界 張力 正斷層 淺 屬性:板塊物質生成處 岩漿活動:生成玄武岩 地質特徵:受 ,形成斷層以 為主
地質特徵:受 ,形成斷層以 為主 地震:活動非常頻繁,皆為 源地震 例子:海洋中的中洋脊、陸上的大裂谷(如東非、冰島) 張力 正斷層 課本圖3-30

38 張裂性的板塊邊界,分別在(a)大西洋中洋脊,造成一系列海中火山脊及地震活動,(b)東非大陸上造成裂谷,是板塊剛開始要分離時的狀態
課本圖3-30

39 板塊邊界的類型(1)張裂性板塊 中洋脊中央斷裂谷 東非裂谷

40 東非裂谷

41 因張力作用 地震 活動 地震頻繁,以淺源地震為主 岩漿 岩漿噴出,形成新的海洋地殼 地形 特徵 一連串的裂谷與正斷層 示例 中洋脊中央斷裂谷 紅海及東非裂谷附近

42 聚合性板塊邊界 壓 屬性:板塊物質消滅處 岩漿活動:各種類型皆有,但以安山岩為主 地質特徵:受 力,容易發生褶皺、變形和斷裂,斷層以 為主
地質特徵:受 力,容易發生褶皺、變形和斷裂,斷層以 為主 地震:深源至淺源地震皆有(班尼奧夫帶) 位置:臺灣東方的琉球海溝(隱沒帶)、陸上的褶皺山脈(如喜馬拉雅山) 逆斷層 課本圖3-31

43 板塊邊界的類型(2)聚合性板塊 安地斯山 喜馬拉雅山

44 聚合性板塊交界 課本圖3-31

45 聚合性板塊邊界的種類 海~海 陸~海 陸~陸

46 馬里亞納海溝 太平洋~菲律賓板塊 祕魯、智利海岸 那斯卡~南美洲板塊 喜馬拉雅山 歐亞~印澳板塊

47 板塊邊界(2)與各種地質現象 因____聚合___作用 地 地震頻繁 ___淺~深__ _地震皆有 地震 質 活動 現 象 岩漿
岩漿噴發,形成_摺皺山脈________ 地形 特徵 摺皺__山脈與斷層 (以____逆_________斷層為主) 示例 安地斯山脈附近 喜馬拉雅山附近

48

49 錯動性板塊邊界 屬性:板塊物質不生成也不消滅 地質特徵:地震活動,皆為淺源地震;少有火山活動
轉形斷層 中洋脊常被破裂帶所截切,在中洋脊斷裂谷間的破裂帶(圖中BC 段),稱為轉形斷層,其兩側板塊移動方向相反,地震活動頻繁;而BC 段外側(如AB和CD 段)因兩側板塊運動方向一致,少有地震發生。 屬性:板塊物質不生成也不消滅 地質特徵:地震活動,皆為淺源地震;少有火山活動 位置:海洋中的轉形斷層、陸上如美國加州聖安得里斯斷層。 請抽換有圖示的新圖,我手上的圖無圖示 已抽換新圖3-32

50 板塊邊界的類型(3)錯動性板塊

51 轉 形 斷 層

52 板塊邊界(3)與各種地質現象 因_剪力_作用 地 質 現 象 地震 活動 地震頻繁 以淺源地震為主 岩漿 無 地形 特徵 轉形斷層 示例
北美聖安得列(魯)斯斷層附近

53 三種板塊邊界示意圖

54 3.4臺灣的地殼運動 3.4.1高低起伏的臺灣島 3.4.2臺灣附近的板塊構造 【教材內容】 3.4 臺灣的地殼變動
3.4 臺灣的地殼變動 臺灣島面積雖不大,卻有東亞第一高峰的玉山,也有深峻的太魯閣峽谷,廣闊的嘉南平原,火山活動的地景及經常發生的地震,這麼多這麼豐富的地形和地質現象,告訴我們臺灣島一定是處於一個板塊活動較活躍的地方。

55 3.4.2台灣附近的板塊運動 由於菲律賓海板塊和歐亞大陸板塊產生聚合作用,強大的壓力使兩板塊碰撞而造山,較老的岩層因碰撞而變質並隆起成中央山脈。 在此之前,臺灣島的位置一直處於大陸邊緣,接受來自中國大陸供應的沉積物。

56 模擬造山運動的實驗,利用砂子模型模擬臺灣的造山運動,以黑木塊代表海岸山脈,逐步擠壓臺灣(a~d) ,造成褶皺山脈(e)。
課本圖3-39

57 3.4.1高低起伏的臺灣島 怎知台灣附近有什麼板塊運動? 摺皺與化石代表? 新竹縣關西的珊瑚化石 西部平原區出露的都是新生代的沉積岩層
蘇花公路九宮里附近的褶皺 中橫天祥附近片岩的複雜褶皺 西部平原區出露的都是新生代的沉積岩層 中央山脈多是變質岩 年輕的海岸山脈 恆春半島上的珊瑚化石 【教材內容】 高低起伏的臺灣島 比較臺灣地形的鳥瞰圖﹙圖3.36﹚和簡單的岩石分布圖(圖3.19)可以發現,臺灣島的東側有一個長條狀的海岸山脈區;中間的中央山脈是全島的骨幹,出露的地層多半是變質岩,且年代也最老;西部則是平原區,出露的都是新生代的沉積岩層。這種岩層分布的情形,和臺灣地區的板塊構造運動有很密切的關係。由於菲律賓海板塊和歐亞大陸產生聚合作用,強大的壓力使兩板塊碰撞而造山,較老的岩層因碰撞而變質並隆起成中央山脈。在此之前,臺灣島的位置一直處於大陸邊緣,接受來自中國大陸供應的沉積物。 在臺灣的山脈中,經常可以看到原來應該水平的沉積岩層被傾斜或是褶皺(圖3.37)成高山,甚至可以看到不規則的複雜褶皺(圖3.38)。同樣的,大家可能也有在陸地上找到海洋生物化石的經驗(圖3.39)。這兩種現象之間是否有關聯呢?它們到底透露了什麼訊息? 地質學家設計了一些實驗裝置來模擬上述類似的過程(圖3.40)。他們利用特製的箱子,鋪上一層層著色的砂子,相當於自然界中的沉積岩層,然後由兩側逐漸縮短這些砂層的水平距離,可以從圖中看到砂層不斷變形加厚形成「山脈」。岩層被彎曲褶皺,以及原來在海洋中的生物化石出現在山區的岩石中,都是地殼變動的證據。這種變動應該是一種能使岩層變形而形成複雜構造的作用。地表上的大山脈都是這樣產生的,因此稱作「造山運動」。造山運動會使一個廣大區域整體變形而抬升。 摺皺與化石代表?

58 臺灣目前的地貌 花東縱谷 向西 向北

59 臺灣島位於 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的聚合處
臺灣目前的地貌 臺灣島位於 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的聚合處 兩板塊以花東縱谷為界 以東屬於菲律賓海板塊 以西屬於歐亞板塊 菲律賓海板塊向北隱沒到歐亞板塊之下 菲律賓海板塊向西逆衝到歐亞板塊之上

60 台灣附近的琉球海溝與馬尼拉海溝 琉球火山島弧 歐亞板塊 琉球海溝 菲律賓海板塊 馬尼拉海溝 呂宋火山弧

61 台灣附近的琉球海溝


Download ppt "岩石圈和軟流圈 岩石圈不但是「浮」在軟流圈上,而且應該是裂成好幾塊在相互運動,才會造成許許多多的變動,並產生火山和地震等作用及高山和海溝等地形。 地球最外層厚約100 公里的岩石圈,應是由好幾個大小不等的塊體所組成,而這些在岩石圈中堅硬的塊體,就稱為「板塊」"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