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1)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1)"—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1)
主讲:阮东彪

2 主要内容 学习这门课程的重要意义 本课程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3 学习这门课程的重要意义 第一,党的指导思想 第二,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总结 第三,核心素质 第四,必修课

4 第一,党的指导思想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5 第二,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总结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取得了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    

6 第二,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总结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7 第二,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总结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8 第三,核心素质 要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们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

9 第四,必修课 毕业证 学位证 考研究生 考公务员

10 本课程主要内容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11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十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第十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2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关问题一: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相关问题二:什么情况下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关问题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3 相关问题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关于整个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体系,主要是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内容主要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其中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但马克思主义具有整体性。

14 相关问题二:什么情况下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从正面来看,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于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 (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从反面来看,教条主义使中国革命受挫。 (陈独秀右倾错误、王明“左”倾错误)

15

16 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在题为《论新阶段》的报告中提出,他指出:“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地应用它。

17 相关问题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国历史和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其特点是: (1)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18 历史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说的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十四大在阐述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时提出:“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这与以前关于中国化的说法不同,增加了与“时代特征相结合”的表述。

19 概括起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即具体的马克思主义;
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即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 就是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与当前时代的发展、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结合起来去发展它,即马克思主义当代化和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

20 十七大报告指出:“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21 第二个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相关问题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相关问题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相关问题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22 相关问题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毛泽东时期(1921-1945-1976):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时期(1978-1997):邓小平理论
江泽民时期( ):“三个代表” 胡锦涛时期(2002——):科学发展观

23 相关问题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4 相关问题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25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关问题一:什么是大众化? 相关问题二: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6 大众,就是民众,群众。大众化跟不同的领域相结合,形成不同的大众化。
马丁•特罗教授以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入学率在适龄青年中所占比例为指标,把高等教育划分为精英化(15%以下)、大众化(15%一50%)和普及化(50%以上)三个阶段。 教育领域的“大众化”主要指直接受教育人数扩大的影响,从而导致教育层次和类型的增多,教育目的、内容和效果的不同等。

27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是指政治领域的大众化问题,它的含义更广泛。一方面,大众化可以理解为马克思主义通俗化、普及化、生活化、民间化、层次多样化以及循序递进性,等等。在这里,可以将大众化理解成一种过程与机制。 话语和表现形式上要通俗化,用深入浅出的形式讲高深的理论。 “通俗化”,就是要把深奥的理论还原为朴实的道理,尽可能做到既通俗易懂,又生动形象;既言简意赅,又娓娓道来,使大众于细雨润物中明白理论,于潜移默化中获得感知和理解。

28 普及化:主要指受众人群范围的扩大,并且这种受众人数可以散布或分布在社会的几乎全部或者至少部分职业领域与社会活动场所,即这种受众不仅包括目前主要活动在各种机关、学校、部队中的干部、大学生、部队指战员等,而且注意扩大到广大工人、农民、市民、商人以及社会大部分成员,这些社会成员散布在各种不同的职业领域和社会活动场所,以致人们在各种社会活动场所中都可以轻易发现这种理论的影响力。

29 生活化,是指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紧密结合人们的现实生活实际,并且注意将这种理论或价值观渗透进人们的各种生活形态中去,即不仅指导人们的政治生活,而且影响人们的精神生活,热切关心人们的物质生活层面所发生的重要变化。 这里所说的通俗化与生活化紧密相连,主要指在介绍与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过程中既要注意把握科学性、准确性、全面性与完整性,又要通俗易懂,善于将理论语言转化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生活话语。

30 民间化:是指在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中淡化一点官气和组织色彩,多一些民间意味,体现一些平民情怀。
层次的多样化:就是将宣传教育内容根据对象的不同情况与生活实际的差异,做一定程度的区别。

31 “学习马列要精,要管用。长篇的东西是少数搞专业的人读的,群众怎么读?要求都读大本子,那是形式主义,办不到。”
循序渐进性:主要指这种理论宣传教育一定要符合人们的主体需求,并且恰恰适应他们心理发展的需要。一般而言,是指要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ABC入手,通过逐步的教育延伸和受众的体悟体认后,再拓展与加深教育宣传的程度。

32 另一方面可以将大众化理解为一种结果。 在这样的语境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起码应包括以下三种状况:
首先,获得社会大众的支持,这种支持不仅表现为隐性支持,而且表现为显性支持,前者是一种态度或情绪的支持,后者是行动的支持。 其次,成为人们言行的指导思想,成为生活秩序运行的内在规则,成为人们建立意义系统的内在根据,这些不同的意义系统的建立是为了解释各种事物及其因果关系。 最后,还应该成为社会大众的日常话语的一部分,它实际上表征着民众介入或参与的程度。

33 相关问题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由理论的抽象转化为理论的具体生动、由被少数人理解和掌握转变为通俗易懂、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掌握的动态过程,获得社会大众的支持,成为人们言行的指导思想,成为社会大众的日常话语的一部分。

34

35 十七大报告指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从这个意义上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把这个理论体系大众化就是在当代中国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直接的要求就是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活动。同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可以从广义上去理解,它泛指在当代中国条件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就不仅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且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及其他方面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6 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最新研究成果在当代中国的大众化,是在当代中国新的历史条件下宣传和普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问题,另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特别是最新理论成果的大众化,是宣传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问题。在这两个基本方面中,第二个方面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是当前的重点内容和重点任务。

37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大众化当然也很重要,但是我们在这个问题上要注意两点:一是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大众化,不能离开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不能离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而且主要是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宣传教育来加深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及其重要意义的认识。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大众化不仅指要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基本观点或经典著作的大众化,而且包括把学术界、理论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和理解上的最新共识的宣传普及。

3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的关系如何? 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是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也是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一个重要理论问题。

39 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在包含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哲学的现状和任务》中说:过去的哲学“做了通俗化的运动,把高深的哲学用通俗的词句加以解释,这在打破从来哲学的神秘观点上,在使哲学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接近,在使日常生活中的人们也知道注意哲学的修养上,是有极大意义的,而且这也就是中国化现实化的初步”。

40 “通俗化”、“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已蕴含着“大众化”的旨趣和追求,但是并不明确。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命题,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涵,而且也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化、民族化和当代化,而且还是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41 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和基础,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求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十七大指出: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首先在于“我们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

42 三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目的和结果。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中国化辩证统一的关系,客观上要求两者结合起来,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让群众自觉运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来指导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43 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大地上展现真理的光芒,就必须中国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要发挥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就必须大众化。

44 思考题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2、如何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如何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时代化?


Download ppt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1)"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