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四章 建设工程质量控制.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四章 建设工程质量控制."—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四章 建设工程质量控制

2 第一节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及责任体系 一、质量与建设工程质量的概念 1.质量
第一节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及责任体系 一、质量与建设工程质量的概念 1.质量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ISO 9000族标准中对产品质量的定义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该定义中的固有特性是产品本身所具备的,是产品、过程或体系的属性,其含义是指产品所具有的功能和使用价值满足顾客要求的程度,如药品的疗效、建筑物的高度、化学物的浓度等特性,而不是人为赋予的特性,如产品的价格。“质量”反映为满足要求的程度,其中“要求”可包括很多方面,如规定的要求、特性的要求、明示的要求、习惯上隐含的要求、相关方的要求、必须履行的需求和期望等。

3 2.建设工程质量 建设工程项目从本质上说是一项拟建的建筑产品,它和一般产品具有同样的质量内涵,即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特性之总和。其中明确的需要是指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合同等规定的要求,隐含的需要是指法律法规或技术标准尚未作出明确规定,然而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及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客观上已存在的某些需求。对于工程项目这样一种大而复杂的产品而言,其质量的含义应更为广泛,通常应从系统的角度来看待其功能和使用价值所构成的项目质量特性。因此建筑产品的质量也就需要通过市场和营销活动加以识别,以不断进行质量的持续改进。其社会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或满足的程度如何,必须用一系列定量或定性的特性指标来描述和评价,这就是通常意义上的产品适用性、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以及环境的适宜性等,如图4—1所示。

4 图4—1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特征

5 从对产品质量管理的角度来看,产品的功能和使用价值质量特性必须用一系列的技术标准来衡量,以便对产品质量进行检验、认证。因此从这个意义上产品质量是指与特定的技术标准或合同约定要求相符合的程度。例如,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是按照工程质量验收标准来评定的,符合验收标准即为合格产品。 由于建设工程项目是由业主(或投资者、项目法人)提出明确的需求,然后再通过承发包生产,即在特定的地点建造特定的项目。因此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总目标,是业主建设意图通过项目策划,包括项目的定义及建设规模、系统构成、使用功能和价值、规格档次标准等的定位策划和目标决策来提出的。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包括勘察设计、招标投标、施工安装,竣工验收各阶段,均应围绕致力于满足业主要求的质量总目标而展开。 总而言之,建设工程质量是指工程满足业主需要的,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标准的,设计文件及合同规定的特性之总和。

6 与一般产品的质量相比较,建设工程质量具有如下一些特点: 1.影响因素多、质量波动大、质量变异大
二、建设工程质量的特点 与一般产品的质量相比较,建设工程质量具有如下一些特点: 1.影响因素多、质量波动大、质量变异大 在建设工程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中,决策、设计、材料、机械、环境、施工工艺、管理制度以及参建人员素质等均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工程质量。由于工程建设项目所具有的单件性、流动性,不像一般工业产品的生产那样,在固定的生产流水线,有规范化的生产工艺和完善的检测技术,有成套的生产设备和稳定的生产环境,因此它具有受影响因素多、质量波动较大的特点。同时由于影响工程质量的偶然性因素和系统性因素比较多,其中任一因素发生变动,都会使工程质量产生波动。 2.隐蔽性强、终检局限性大 在建设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一些质量问题,事后表面上看质量尽管很好,但这时可能混凝土已经失去了强度,钢筋已经被锈蚀得完全失去了作用,诸如此类的工程质量问题在终检时是很难通过肉眼判断出来的,有时即使用上检测工具,也不一定能发现问题。

7 3.评价方法的特殊性 工程质量的检查评定及验收是按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进行的。隐蔽工程在隐蔽前要检查合格后验收,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以及有关材料,应按规定进行见证取样检测,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重要分部工程要进行抽样检测。工程质量是在施工单位按合格质量标准自行检查评定的基础上,由监理工程师组织有关单位、人员进行检验确认验收。这种评价方法体现了“验评分离、强化验收、完善手段、过程控制”的指导思想。 4.对社会环境影响大 与建设工程项目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质量的好坏有密切联系的不仅仅是使用者,而是整个社会。工程质量不仅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而且还影响着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特别是有关绿化、环保和噪声等方面的问题。

8 三、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基本原理 1.PDCA循环原理
PDCA循环(见图4—2),是人们在管理实践中形成的基本理论方法。从实践论的角度看,管理就是确定任务目标,并按照PDCA循环原理来实现预期目标。由此可见PDCA是目标控制的基本方法。 图4—2 PDCA循环示意图

9 (1)计划P(P1an)。可以理解为质量计划阶段,明确目标并制订实现目标的行动方案。在建设工程项目的实践中,“计划”是指各相关主体根据其任务目标和责任范围,确定质量控制的组织制度、工作程序、技术方法、业务流程、资源配置、检验试验要求、质量记录方式、不合格处理、管理措施等具体内容和做法的文件,“计划”还须对其实现预期目标的可行性、有效性、经济合理性进行分析论证,按照规定的程序与权限审批执行。 (2)实施D(Do)。包含两个环节,即计划行动方案的交底和按计划规定的方法与要求展开工程作业技术活动。计划交底目的在于使具体的作业者和管理者,明确计划的意图和要求,掌握标准,从而规范行为,全面地执行计划的行动方案,步调一致地去努力实现预期的目标。 (3)检查C(Check)。对计划实施过程进行各种检查,包括作业者的自检、互检和专职管理者专检。各类检查都包含两大方面:一是检查是否严格执行了计划的行动方案,实际条件是否发生了变化,不执行计划的原因;二是检查计划执行的结果,即产出的质量是否达到标准的要求或预期的计划,对此进行确认和评价。 (4)处置A(Action)。对质量检查所发现的质量问题或质量不合格,及时进行原因分析,采取必要的措施,予以纠正,保持质量形成的受控状态。处理分纠偏和预防两个步骤。前者是采取应急措施,解决当前的质量问题;后者是信息反馈管理部门,反思问题的症结或计划时的不周,为今后类似问题的质量预防提供借鉴。

10 2.三阶段控制原理 三阶段控制是指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三阶段控制构成了质量控制的系统过程。 (1)事前控制。事前控制要求预先进行周密的质量计划,其内涵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强调质量目标的计划预控;二是按质量计划进行质量活动前的准备工作状态的控制。事前控制是建设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 (2)事中控制。事中控制首先是对质量活动的行为约束,其次是对质量活动过程和结果的来自他人的监督控制。事中控制包含了自控和监控两大环节,其关键还是增强质量意识,发挥操作者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能力,即坚持质量标准是根本的,监控或他人控制是必要的补充。 (3)事后控制。事后控制包括对质量活动结果的评价认定和对质量偏差的纠正。在实际工作中,有相当部分的工程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最理想的状态,因为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些计划时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包括系统因素和偶然因素,由此而产生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因此当出现质量实际值与目标值之间超出允许偏差时,必须分析原因,采取措施纠正偏差,保持建设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以上质量控制的三大环节,不是孤立和截然分开的,它们之间构成有机的系统过程,实质上也是PDCA循环的具体化,并在每一次滚动循环中不断提高,达到质量管理或质量控制的持续改进。 3.三全控制管理 三全管理是来自于全面质量管理(TQC)的思想,同时包容在质量体系标准(GB/T19000 ISO 9000)中,它指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应该是全面的、全过程的和全员参与的。 这一原理对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同样有理论和实践的指导意义。

11 人的因素主要指领导者的素质,操作人员的理论、技术水平,生理缺陷、粗心大意、违纪违章等。
四、建设工程质量的影响因素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质量控制主要表现为施工组织和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控制的内容包括工艺质量控制和产品质量控制。影响质量控制的因素主要有“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等五大方面(简称为“4M1E”)。因此,对这五方面因素严格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 1.人的因素(Man) 人的因素主要指领导者的素质,操作人员的理论、技术水平,生理缺陷、粗心大意、违纪违章等。 首先,要考虑到对人的因素的控制,因为人是施工过程的主体,工程质量的形成受到所有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工程技术干部、操作人员、服务人员共同作用,他们是形成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应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施工人员应当树立五大观念即质量第一的观念、预控为主的观念、为用户服务的观念、用数据说话的观念以及社会效益、企业效益(质量、成本、工期相结合)、综合效益观念。 其次,是人的素质。领导层、技术人员素质高,决策能力就强,就有较强的质量规划、目标管理、施工组织和技术指导、质量检查的能力。管理制度完善,技术措施得力,工程质量就高。操作人员应有精湛的技术技能、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的法制观念。服务人员应做好技术和生活服务,以出色的工作质量,间接地保证工程质量。提高人的素质,可以依靠质量教育、精神和物质激励的有机结合,也可以靠培训和优选,进行岗位技术练兵。

12 2.材料因素(Material) 材料(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工程质量也就不可能符合标准。所以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 影响材料质量的因素主要是材料的成分、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等。材料控制的要点有: (1)优选采购人员,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质量鉴定水平,挑选那些有一定专业知识、忠于事业的人担任该项工作。 (2)掌握材料信息,优选供货厂家。 (3)合理组织材料供应,确保正常施工。 (4)加强材料的检查验收,严把质量关。 (5)抓好材料的现场管理,并做好合理使用。 (6)搞好材料的试验、检验工作。 3.机械设备因素(Machine) 施工阶段必须综合考虑施工现场条件、建筑结构形式、施工工艺和方法、建筑技术经济等合理选择机械的类型和性能参数,合理使用机械设备,正确地操作。操作人员必须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加强对施工机械的维修、保养、管理。

13 4.方法因素(Method) 施工过程中的方法包含整个建设周期内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检测手段、施工组织设计等。施工方案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工程质量控制能否顺利实现。往往由于施工方案考虑不周而拖延进度,影响质量,增加投资。为此,制定和审核施工方案时,必须结合工程实际,从技术、管理、工艺、组织、操作、经济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考虑,力求方案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工艺先进、措施得力、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质量、加快进度、降低成本。 5.环境因素(Environment) 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很多,有工程地质、水文、气象、噪声、通风、振动、照明污染等。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而多变的特点,如气象条件就变化万千,温度、湿度、大风、暴雨、酷暑、严寒都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因此,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应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严加控制。 此外,冬雨期、炎热季节、风季施工时,还应针对工程的特点,尤其是混凝土工程、土方工程、水下工程及高空作业等,拟定季节性保证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以免工程质量受到冻害、干裂、冲刷等的危害。同时,要不断改善施工现场的环境,尽可能减少施工所产生的危害对环境的污染,健全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实行文明施工。

14 五、建设工程质量控制的原则 监理工程师在工程质量控制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 (2)坚持以人为核心的原则; (3)坚持以预防为主的原则; (4)坚持质量标准的原则; (5)坚持科学、公正、守法的职业道德规范的原则。 六、工程质量责任体系 1.建设单位的质量责任 (1)建设单位对其自行选择的设计、施工单位的质量问题承担相应责任。 (2)建设单位按合同的约定负责采购供应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应符合设计文件和合同要求,对发生的质量问题,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2.勘察、设计单位的质量责任 勘察、设计单位必须按照国家现行的有关规定、工程建设强制性技术标准和合同要求进行勘察、设计工作,并对所编制的勘察、设计文件质量负责。

15 3.施工单位的质量责任 施工单位对所承包的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负责。实行总承包的工程,总承包单位应对全部建设工程质量负责。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施工、设备采购的一项或多项实行总承包的,总承包单位应对其承包的建设工程或采购的设备质量负责;实行总分包的工程,分包应按照分包合同约定对其分包工程的质量向总承包单位负责,总承包单位与分包单位对分包工程的质量承担连带责任。 4.工程监理单位的质量责任 工程监理单位应依照法律、法规以及有关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和建设工程承包合同,与建设单位签订监理合同,代表建设单位对工程质量实施监理,并对工程质量承担监理责任。 监理责任主要有违法责任和违约责任两个方面。如果工程监理单位故意弄虚作假,降低工程质量标准,造成质量事故的,要承担法律责任。若工程监理单位与承包单位串通,牟取非法利益,给建设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与承包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如果监理单位在责任期内,不按照监理合同约定履行监理职责,给建设单位或其他单位造成损失的,属违约责任,应当向建设单位赔偿。 5.建筑材料、构配件及设备生产或供应单位的质量责任 建筑材料、构配件及设备生产或供应单位对其生产或供应的产品质量负责。

16 第二节 建设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一、建设工程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 1.建设工程施工各阶段的划分
第二节 建设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一、建设工程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 1.建设工程施工各阶段的划分 按工程实体质量形成过程的时间阶段划分,建设工程施工阶段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施工准备阶段、施工过程、竣工验收阶段。 2.建设工程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系统过程 建设工程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系统过程如图4—3所示。

17 图4—3 建设工程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系统过程

18 (3)国家及有关部门颁布的有关质量方面的法律、法规性文件。 (4)有关质量检验与控制的专门技术标准,包括以下几类:
二、施工质量控制的依据与程序 (1)合同文件。工程承包合同文件(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及补充文件)、委托监理合同中分别规定了工程项目参建各方在质量控制方面的权利和义务的条款,各方须履行承诺。 (2)设计文件。 (3)国家及有关部门颁布的有关质量方面的法律、法规性文件。 (4)有关质量检验与控制的专门技术标准,包括以下几类: 1)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2)有关工程材料、半成品和构配件质量控制方面的技术标准。 3)控制施工作业活动质量的技术规程。 4)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采用前应事先试验,并应有权威性技术部门的技术鉴定书及有关的质量数据、指标,在此基础上制定有关的质量标准和施工工艺规程,以此作为判断与控制质量的依据。

19 施工准备阶段是指监理合同签订后,项目施工正式开始前的阶段。 1.监理工作准备 (1)组建项目监理机构,进驻现场。
三、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施工准备阶段是指监理合同签订后,项目施工正式开始前的阶段。 1.监理工作准备 (1)组建项目监理机构,进驻现场。 (2)完善组织体系,明确岗位职责。 (3)编制监理规划性文件,包括监理规划、监理实施细则等。 (4)拟定监理工作流程。 (5)监理设备仪器准备。 (6)熟悉监理依据,准备监理资料。 2.开工前的质量监理工作 (1)参与设计技术交底。监理人员熟悉设计文件是对项目质量要求的学习和理解,只有对设计图纸及质量要求非常熟悉才能在施工过程中把握住质量目标。发现图纸中存在的问题或有更好的建议,也可以通过业主向设计单位提出。总监还应组织监理人员参加由建设单位组织的设计技术交底会。对设计人员交底及施工承包单位提出的涉及工程质量的问题应认真记录,参与讨论。对三方协商达成一致的会议纪要总监要进行签认。 (2)审查承包方现场项目质量管理体系、技术管理体系、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制度、技术管理制度,专职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资格证、上岗证。 (3)审查分包单位的资质。

20 3)施工布置、施工方法、质量保证措施是否可靠并具有针对性。 4)工期安排是否满足施工合同要求。 5)进度计划能否保证施工的连续性和均衡性。
1)分包单位营业执照、企业资质证书、特殊专业施工许可证等。 2)分包单位的业绩。 3)拟分包工程的内容和范围。 (4)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其主要内容为: 1)承包单位的审批手续。 2)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3)施工布置、施工方法、质量保证措施是否可靠并具有针对性。 4)工期安排是否满足施工合同要求。 5)进度计划能否保证施工的连续性和均衡性。 6)质量管理和技术管理体系。 7)安全、环保、消防和文明施工措施。 8)季节施工方案和专项施工方案。 (5)第一次工地会议。 3.现场施工准备的质量控制 (1)查验承包单位的测量放线、交桩和定位放线检查、复测施工测量控制网。 (2)施工平面布置的检查。 (3)工程材料、半成品、构配件报验的签认。 (4)检查进场的主要施工设备。 (5)审查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4.审查现场开工条件,签发开工报告

21 四、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是指施工开工后,竣工验收前的阶段。 (一)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方法与手段 1.利用施工文件控制 (1)审查承包单位的技术文件。 (2)下达指令性文件,包括监理通知、工程暂停令等。 (3)审核作业指导书,包括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各专业作业指导书。 每一分项工程开始实施前均要进行技术交底:施工方法、质量要求、验收标准、施工过程中注意的问题、可能出现意外情况应采取的措施与应急方案。 2.应用支付手段控制 应用支付手段控制支付证明书需由监理工程师开具。 3.现场监理的方法 (1)现场巡视。 (2)旁站监理。旁站监理是指监理人员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阶段中,对房屋建筑工程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施工质量实施全过程现场跟班的监督活动。如:基础工程、土方回填、混凝土灌注桩浇筑,地下连续墙、土钉墙、后浇带及其他结构混凝土、防水混凝土浇筑、卷材防水层细部构造处理、梁柱节点钢筋隐蔽工程、混凝土浇筑、预应力张拉、装配式结构安装、钢结构安装、网架结构安装、索膜安装等。 旁站监理人员的主要职责:检查装饰施工单位现场质检人员到岗、特殊工种人员持证上岗以及施工机械、装修材料准备情况;在现场跟班监督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施工执行施工方案以及执行强制性标准情况;检查进场装修材料、构配件、设备的质量检验;做好旁站监理记录和监理日记,保存旁站监理原始资料。

22 (3)平行检验。 (4)见证取样和送检见证试验。《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实行见证取样和送检的规定》第六条规定,下列试块、试件和材料必须实施见证取样和送检: 1)用于承重结构的混凝土试块。 2)用于承重墙体的砌筑砂浆试块。 3)用于承重结构的钢筋及连接接头试件。 4)用于承重墙的砖和混凝土小型砌块。 5)用于拌制混凝土和砌筑砂浆的水泥。 6)用于承重结构的混凝土中使用的掺加剂。 7)地下、屋面、厕浴间使用的防水材料。 8)国家规定必须实行见证取样和送检的其他试块、试件和材料。 4.现场质量检查的手段 (1)目测法。看、摸、敲、照。 (2)量测法。靠、吊、量、套。 (3)试验法。力学性能试验、物理性能试验、化学性能试验、无损测试。

23 (2)控制点选择的一般原则。应当选择那些保证质量难度大的、对质量影响大的或者是发生质量问题时危害大的对象作为质量控制点。
(二)施工活动前的质量控制(质量预控) 1.质量控制点的设置 (1)质量控制点。质量控制点是指为了保证作业过程质量而确定的重点控制对象、关键部位或薄弱环节。设置质量控制点是保证达到施工质量要求的必要前提,监理工程师在拟定质量控制工作计划时,应予以详细地考虑,并以制度来保证落实。对于质量控制点,一般要事先分析可能造成质量问题的原因,再针对原因制定对策和措施进行预控。质量控制点有见证点、停止点、旁站点等。 (2)控制点选择的一般原则。应当选择那些保证质量难度大的、对质量影响大的或者是发生质量问题时危害大的对象作为质量控制点。 1)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工序或环节以及隐蔽工程,例如预应力结构的张拉工序,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架立。 2)施工中的薄弱环节,或质量不稳定的工序、部位或对象,例如地下防水层施工。 3)对后续工程施工或对后续工序质量或安全有重大影响的工序、部位或对象,例如预应力结构中的预应力钢筋质量、模板的支撑与固定等。 4)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部位或环节。 5)施工上无足够把握的、施工条件困难的或技术难度大的工序或环节,例如复杂曲线模板的放样等。 6)是否设置为质量控制点,主要是视其对质量特性影响的大小、危害程度以及其质量保证的难度大小而定。

24 (3)作为质量控制点重点控制的对象。 1)人的行为:对某些作业或操作,应以人为重点进行控制。 2)物的质量与性能:施工设备和材料是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和安全的主要因素,对某些工程尤为重要,常作为控制的重点。 3)关键的操作。 4)施工技术参数。 5)施工顺序。 6)技术间歇。 7)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 8)产品质量不稳定、不合格率较高及易发生质量通病的工序应列为重点,仔细分析、严格控制。 9)易对工程质量产生重大影响的施工方法。 10)特殊地基或特种结构。 2.审查作业指导书 3.测量器具精度与实验室条件的控制 4.劳动组织与人员资格控制

25 (三)施工活动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1.坚持质量跟踪检测 2.抓好承包单位的自检与专检 3.技术复核与见证取样 4.工程变更控制 5.工地例会管理 工地例会由总监主持,一般每周召开一次,其主要内容包括: 1)检查上次例会议定事项的落实情况,分析未完事项原因。 2)检查分析工程项目进度计划完成情况,提出下一阶段进度目标及其落实措施。 3)检查分析工程项目质量状况,针对存在的质量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4)检查工程量核定及工程款支付情况。 5)解决需要协调的有关事项。 6)其他有关事宜。 6.停工令、复工令的应用 出现下列情况,监理工程师有权下达停工令: 1)施工中出现质量异常情况,经监理提出后,承包单位未采取有效措施,或措施不利。 2)擅自封闭隐蔽工程。 3)已发生质量问题,经指出后未采取有效改正措施,或采取了一定措施而效果不好,继续作业者。 4)擅自变更设计图纸要求。 5)未经技术资质审查的人员或不合格人员进入现场施工。 6)擅自采用未经认可或批准的材料者。 7)擅自让未经同意的分包商进场作业者。

26 (四)施工质量结果的质量控制 1.基槽(基坑)验收 2.隐蔽验收 3.工序交接 4.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验收 5.单位工程或整个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 6.初验、工程质量评估报告 (1)初验的内容包括: 1)审查施工承包单位提交的竣工验收所需的文件资料,包括各种质量控制资料、试验报告以及各种有关的技术性文件。 2)审核施工承包单位提交竣工图,并与已完工程、有关的技术文件对照进行核查。 3)总监理工程师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对拟验收工程项目的现场进行检查,如发现质量问题应指令承包单位进行处理。

27 对拟验收项目初验合格后,总监理工程师对承包单位的《工程竣工报验单》予以签认,并上报建设单位。同时提出“工程质量评估报告”。“工程质量评估报告”是工程验收中的重要资料,它由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单位技术负责人签署。 (2)主要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工程项目建设概况介绍,参加各方的单位名称、负责人。 2)工程检验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的划分情况。 3)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各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质量验收情况。 4)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中,涉及桩基工程的质量检测结论,基槽承载力检测结论;涉及结构安全及使用功能的监测结论;建筑物沉降观测资料。 5)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事故及处理情况,验收结论。 6)结论:本工程项目(单位工程)是否达到合同约定;是否满足设计文件要求;是否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及条款的规定。

28 第三节 设备采购、制造与安装的质量控制 一、设备采购的方式及相应的质量控制要点
第三节 设备采购、制造与安装的质量控制 一、设备采购的方式及相应的质量控制要点 设备采购可采取市场采购、向制造厂商订货或招标采购等方式,采购质量控制主要是采购方案的审查及工作计划中明确的质量要求。 1.市场采购设备的质量控制 建设单位直接采购,监理工程师要协助编制设备采购方案,总承包单位或设备安装单位采购,监理工程师要对总承包单位或安装单位编制的采购方案进行审查。 市场采购设备的质量控制要点: (1)为使采购的设备满足要求,负责设备采购质量控制的监理工程师应熟悉和掌握设计文件中设备的各项要求、技术说明和规范标准。 (2)总承包单位或设备安装单位负责设备采购的人员应有设备的专业知识,理解设备的技术要求,市场供货情况,熟悉合同条件及采购程序。 (3)由总承包单位或设备安装单位采购的设备,采购前要向监理工程师提交设备采购方案,经审查同意后方可实施。 2.向生产厂家订购设备的质量控制 选择一个合格的供货厂商,是向厂家订购设备质量控制工作的首要环节。为此,设备订购前要做好厂商的评审与实地考察。 3.招标采购设备的质量控制 设备招标采购一般用于大型、复杂、关键设备和成套设备及生产线设备的订货。 选择合适的设备供应单位是控制设备质量的重要环节。在设备招标采购阶段,监理单位应该当好建设单位的参谋和帮手,把好设备订货合同中技术标准、质量标准的审查关。

29 二、设备制造的质量监控方式 1.驻厂监造 驻厂监造是指监造人员直接进入设备制造厂的制造现场,成立相应的监造小组,编制监造规划,实施设备制造全过程的质量监控。 2.巡回监控 巡回监控质量控制的主要任务是监督管理制造厂商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监督检查材料进厂使用的质量控制,工艺过程、半成品的质量控制,复核专职质检人员质量检验的正确性、可靠性。 3.设置质量控制点监控 针对影响设备制造质量的诸多因素,设置质量控制点,做好预控及技术复核,实现制造质量的控制。 三、设备制造前的质量控制工作 (1)熟悉图纸、合同,掌握标准、规范、规程、明确质量要求。 (2)明确设备制造过程的要求及质量标准。 (3)审查设备制造的工艺方案。 (4)对设备制造分包单位进行审查。 (5)对检验计划和检验要求进行审查。 (6)对生产人员上岗资格进行检查。 (7)对所用材料进行检查。

30 四、设备检验的要求 (1)对整机装运的新购设备,应进行运输质量及供货情况的检查。 (2)对解体装运的自组设备,在对总成、部件及随机附件、备品进行外观检查后,应尽 快组织工地组装并进行必要的检测试验。 (3)工地交货的机械设备,一般都由制造厂在工地进行组装、调试和生产性试验,自检 合格后才提请订货单位复验,待试验合格后,才能签署验收。 (4)调拨的旧设备的测试验收,应基本达到“完好设备”的标准。 (5)对于永久性或长期性的设备改造项目,应按原批准方案的性能要求,经一定的生产 实践考验并鉴定合格后才予验收。 (6)对于自制设备,在经过6个月的生产考验后,按试验大纲的性能指标测试验收,决 不允许擅自降低标准。

31 资料,经监理工程师审查,如符合要求,则予以签认,设备方可进入安装现场。
五、设备检验的程序和方法 1.设备检验程序 (1)设备进入安装现场前,总承包单位或安装单位应向监理单位提交《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报审表》,同时附有设备出厂合格证及技术说明书、质量检验证明、有关图纸及技术 资料,经监理工程师审查,如符合要求,则予以签认,设备方可进入安装现场。 (2)设备进场后,监理工程师应组织设备安装单位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检查,此时供货方或设备制造单位应派人参加,按供货方提供的设备清单及技术说明书、相关质量控制资料进行检查验收,经检查确认合格,则验收人员签署验收单。 (3)如经检验发现设备质量不符合要求时,则监理工程师拒绝签认,由供货方或制造单位予以更换或进行处理,合格后再进行检查验收。 (4)工地交货的大型设备,一般由厂方运至工地后组装、调整和试验,经自检合格后再由监理工程师组织复核,复验合格后才予以验收。 (5)进口设备的检查验收,应会同国家商检部门进行。 2.设备检验方法 (1)设备开箱检查。 (2)设备的专业检查。 (3)单机无负荷试车或联动试车。

32 六、设备安装的质量控制 1.设备安装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1)审查安装单位提交的设备安装施工组织设计和安装施工方案。 (2)检查作业条件,如运输道路、水、电、气、照明及消防设施、主要材料、机具及劳动力是否落实,土建施工是否已满足设备安装要求。安装工序中有恒温、恒湿、防震、防尘、防辐射要求时是否有相应的保证措施。当气象条件不利时是否有相应的措施。 (3)采用建筑结构作为起吊、搬运设备的承力点时是否对结构的承载力进行了核算,是否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 (4)设备安装中采用的各种计量和检测器具、仪器、仪表和设备是否符合计量规定(精度等级不得低于被检对象的精度等级)。 (5)检查安装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建立及健全,督促其不断完善。

33 2.设备安装过程的质量控制 设备安装过程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设备基础检验、设备就位、调平与找正、二次灌浆等不同工序的质量控制。 其质量控制要点如下: (1)安装过程中的隐蔽工程,隐蔽前必须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2)设备安装中要坚持施工人员自检,下道工序的互检,安装单位专职质检人员的专检 及监理工程师的复检和抽检,并对每道工序进行检查和记录。 3.安装过程中使用的材料 安装过程中使用的材料,如各种清洗剂、油脂、润滑剂、紧固件等必须符合设计和产品标准的规定,有出厂合格证明及安装单位自检结果。

34 七、设备试运行的质量控制 1.设备试运行条件的控制 设备安装单位认为达到试运行条件时,应向项目监理机构提出申请。经现场监理工程师检查并确认满足设备试运行条件时,由总监理工程师批准设备安装承包单位进行设备试运行。试运行时,建设单位及设计单位应有代表参加。 2.试运行过程的质量控制 监理工程师在设备试运行过程的质量控制,主要是监督安装单位按规定的步骤和内容进行试运行。 监理工程师应参加试运行的全过程,督促安装单位做好各种检查及记录,如传动系统、电气系统、润滑、液压、气动系统的运行状况,试车中如出现异常,应立即进行分析并指令安装单位采取相应措施。

35 八、设备制造及安装过程对质量记录资料的监控
1.设备制造质量记录资料的监控 (1)制作单位质量管理检查资料。 (2)设备制造依据及工艺资料。 (3)设备制造材料的质量记录。 (4)零部件加工检查验收资料。 (5)监理工程师对资料的要求:质量资料要真实、齐全完整,相关人员的签字齐备,结论要准确;质量资料与制造过程要同步;组卷、归档要符合接收及安装单位的规定。 2.设备安装质量记录资料的控制 (1)安装单位质量管理检查资料。 (2)安装依据。 (3)设备、材料的质量证明资料。 (4)安装设备验收资料。 (5)监理工程师对资料的要求:安装的质量记录资料要真实、齐全完整,签字齐备;所有资料结论要明确;质量记录资料要与安装过程的各阶段同步;组卷、归档要符合建设单位及接收使用单位的要求,国际投资的大型项目,资料应符合国家重点工程对验收资料的要求。

36 第四节 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是在施工单位自行质量检查评定的基础上,参与建设活动的有关单位共同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抽样复验,根据相关标准以书面形式对工程质量达到合格与否做出确认。 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包括工程过程的中间验收和工程的竣工验收两个方面。中间验收是指分项工程、分部工程施工过程产品(中间产品、半成品)的验收。竣工验收是指单位工程全部完工的成品验收。建筑工程产品体量庞大,成品建造过程持续时间长,因此加强对其形成过程产品的分项、分部验收是控制工程质量的关键。竣工验收则是在此基础上的最终检查验收,是工程交付使用前最后把住质量关的重要环节。 2000年12月《建设工程监理规范》颁布后,明确了受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职责主要由项目监理机构来完成,专业监理工程师负责组织分项工程质量验收,总监理工程师负责组织分部工程验收,总监理工程师还要负责组织单位工程竣工预验收,提出工程质量评估报告。本节主要按照2002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的有关规定,介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标准和方法。

37 一、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基本规定及要求
1.基本规定 (1)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应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检验制度和综合施工质量水平评定考核制度。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应按要求进行检查记录,总监理工程师应进行检查,并做出检查结论。 (2)建筑工程采用的主要材料、半成品、成品、建筑构配件、器具和设备应进行现场验收。凡涉及安全、功能的有关产品、应按各专业工程质量验收规范规定进行复验,并应经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 (3)各工序应按施工技术标准进行质量控制,每道工序完成后,应进行检查。相关各专业工种之间应进行交接检验,并形成记录。未经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38 2.验收要求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应按下列要求进行验收: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应符合验收标准和相关专业验收规范的规定。 (2)建筑工程施工应符合工程勘察、设计文件的要求。 (3)参加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各方人员应具备规定的资格。 (4)工程质量验收均应在施工单位自行检查评定的基础上进行。 (5)隐蔽工程在隐蔽前应由施工单位通知有关单位进行验收,并应形成验收文件。 (6)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以及有关材料,应按规定进行见证取样检测。 (7)检验批的质量应按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验收。 (8)对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重要分部工程应进行抽样检测。 (9)承担见证取样检测及有关结构安全检测的单位应具有相应的资质。 (10)工程的观感质量应由验收人员通过现场检查,并应共同确认。

39 建筑工程质量验收应划分为单位(子单位)工程、分部(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和检验批。 1.单位工程(子单位工程)划分
二、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的划分 建筑工程质量验收应划分为单位(子单位)工程、分部(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和检验批。 1.单位工程(子单位工程)划分 (1)具备独立施工条件并能形成独立使用功能的建筑物及构筑物为一个单位工程。 (2)建筑规模较大的单位工程,可将其能形成独立使用功能的部分分为一个子单位工程。 2.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划分 (1)分部工程的划分应按专业性质、建筑部位确定,共划分为十个分部。 (2)当分部工程较大或较复杂时,可按材料种类、施工特点、施工程序、专业系统及类别等划分为若干子分部工程。 3.分项工程划分 分项工程应按主要工种、材料、施工工艺、设备类别等进行划分。 4.检验批划分 检验批是按统一的生产条件或按规定的方式汇总起来供检验用的、由一定数量样本组成的检验体。 检验批可根据施工及质量控制和专业验收需要按楼层、施工段、变形缝等进行划分。检验批是工程验收最小单位,是分项工程乃至整个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的基础。分项工程可由一个或若干个检验批组成。

40 三、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按照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子分部)工程、单位(子单位)工程四级划分,逐级递进。 1.检验批的质量验收 (1)验收规范。检验批的验收是每个分项工程验收的基础工作,对检验批质量是否合格 的判定标准主要是国家颁布的各项专业工程验收规范。各专业的验收规范具体包括: 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 2)《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 4)《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 5)《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 6)《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 7)《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 8)《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 9)《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 10)《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 11)《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 1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 13)《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等。

41 (2)验收方法。检验批的质量按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验收。
主控项目是指对安全、卫生、环境保护和公众利益起决定性作用的检验项目。例如混凝土结构工程中“钢筋安装时,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纵向受力钢筋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现浇结构的上层模板及其支架时,下层模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能力,或加设支架;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并铺设垫板”等都是主控项目。 一般项目是指除主控项目以外的检验项目。例如混凝土结构工程中,除了主控项目外,“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接头末端至钢筋起弯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前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确定。施工缝的处理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等都是一般项目。 在各专业验收规范中对不同分项工程的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都有明确规定,主控项目应全部符合有关专业工程验收规范的规定,不允许有不符合要求的检验结果。一般项目按照规范要求。 下面通过实例说明。

42 [例题] 某五层钢筋混凝土现浇梁板及框架结构工业厂房主体结构混凝土分项验收。该厂房因较长,中部设有后浇带。施工组织以后浇带两侧各为一个施工段,组织流水作业施工,每段、每层的混凝土柱和梁板混凝土分两次分别浇筑。第1~3层框架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第4~5层为C30,全部框架梁及现浇楼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25。 由上综合可知,该厂房主体结构混凝土分项每层按分开浇筑的柱和梁板应划分成2个检验批。同时每层又按两个流水施工段作业,每段混凝土是先后错开几天分别浇筑的,又应划分成2个检验批,则每层楼有4个检验批,五层共计混凝土分项的检验批为20个。此例中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同没有影响到检验批的划分。如果每层每段中梁的强度等级与板的强度等级不同,则又要划分成2个检验批。柱的强度等级1~3层和4~5层虽不同,但已按楼层划分了检验批。 按照专业验收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中混凝土分项验收要求,各检验批质量控制要求如下:

43 (1)原材料。 1)主控项目。 a)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包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规定。 检查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b)混凝土中掺用外加剂的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国家标准和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 c)混凝土中氯化物和碱的总含量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的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原材料试验报告和氯化物、碱的总含量计算书。 2)一般项目。 a)混凝土中掺用矿物掺合料的质量应符合《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 )等的规定。 检查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和进场复验报告。 b)普通混凝土所用的粗、细骨料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c)拌制混凝土宜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水源时,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定。 检查方法:检查水质试验报告。

44 (2)混凝土施工。 1)主控项目。 a)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并符合有关取样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及试件强度试验报告。 b)对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结构,其混凝土试件应在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同一工程,同一配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应少于一次,留置组数视需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试件抗渗试验报告。 c)混凝土原材料每盘称量偏差符合以下规定:水泥、掺合料为±2%,粗细骨料为±3%,水外加剂为±2%。 检验方法:复称。 d)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应迅速浇筑,并应在底层初凝之前将上一层浇筑完毕。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施工记录。 2)一般项目。 a)施工缝的位置及处理方法应在混凝土浇筑前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确定。 b)后浇带的留置位置及处理方法应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确定。 c)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

45 2.分项工程质量验收 分项工程质量验收的合格标准为: (1)分项工程所含的检验批均应符合合格质量的规定。 (2)分项工程所含的检验批的质量验收记录应完整。 3.分部工程质量验收 分部工程质量验收的合格标准为: (1)分部(子分部)工程所含分项工程的质量均应验收合格。 (2)质量控制资料应完整。 (3)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和设备安装等分部工程有关安全及功能的检验和抽样检测结 果应符合有关规定。 (4)观感质量验收应符合要求。 4.单位工程质量验收 单位工程质量验收的合格标准为: (1)单位(子单位)工程所含分部(子分部)工程的质量均应验收合格。 (3)单位(子单位)工程所含分部工程有关安全和功能的检测资料应完整。 (4)主要功能项目的抽查结果应符合相关专业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5)观感质量验收应符合要求。

46 四、隐蔽工程验收 1.隐蔽工程验收的主要内容和项目 隐蔽工程验收的主要项目和内容见表4—1。

47 2.监理工程师对隐蔽工程验收程序 隐蔽工程施工完毕,承包单位先自检,自检合格后,填写《报验申请表》,附相应的工程检查证(或隐蔽工程检查记录)及相关材料证明。监理工程师在收到报验申请后首先对质量证明材料进行审查,到现场检查,承包单位的专职质检员及相关施工人员应一同随同到场。经现场检查,如符合质量要求,监理单位在《报验申请表》及工程检查证(或隐蔽工程检查记录)上签字确认,准予承包单位隐蔽、覆盖,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如检查不合格,监理工程师签发“不合格项目通知”。

48 3.监理工程师对钢筋隐蔽工程检查要点 (1)按施工图核查绑扎成型的钢筋骨架,检查钢筋品种、直径、数量、间距、形状。 (2)骨架外形尺寸,其偏差是否超过规定;检查保护层厚度、构造筋是否满足构造要求。 (3)锚固长度,箍筋加密区长度及间距。 (4)检查钢筋接头。如绑扎搭接,要检查搭接长度、接头位置和数量(错开长度和接头百分率);焊接接头或机械连接,要检查外观质量、取样试件力学性能试验是否达到要求、接头位置(相互错开)数量(接头百分率)。五、工程质量验收不符合要求的处理 验收中对达不到规范要求的应按下列规定处理: (1)经返工重做或更换器具、设备的检验批,应重新进行验收。 (2)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能够达到设计要求的检验批,应予以验收。 (3)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达不到设计要求,但经原设计单位核算认可能够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检验批,可予以验收。 (4)经返修或加固处理的分项、分部工程,虽然改变外形尺寸但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可按技术处理方案和协商文件进行验收。 (5)通过返修或加固处理仍然不能满足安全使用的严禁验收。

49 六、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程序和组织 (1)检验批及分项工程由专业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项目专业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 (2)分部工程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和技术、质量负责人等进行验收;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分部工程的勘察、设计单位工程项目负责人和施工单位技术、质量部门负责人也应参加相关分部工程的验收。 (3)单位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应自行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检查评定,并向建设单位提交工程验收报告。 (4)建设单位收到工程验收报告后,应由建设单位负责人组织施工(含分包单位)、设计、监理等单位负责人进行单位(子单位)工程验收。 (5)单位工程有分包单位施工时,分包单位对所承包的工程项目按规定程序检查评定,总包单位应派人参加。分包工程完成后,应将工程资料交给总包单位。 (6)当参加验收的各方对工程质量验收意见不一致时,可请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协调处理。 (7)单位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应在15日内将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和有关文件报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备案。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当在工程竣工验收之日起5日内,向备案机关提交工程质量监督报告。

50 第五节 工程质量事故的分析与处理 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我国有关质量、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的定义,凡工程产品质量没有满足某个规定的要求,就称为质量不合格;而没有满足某个预期的使用要求或合理的期望,则称为质量缺陷。 由于工程质量不合格和质量缺陷,必须进行返修、加固或报废处理,由此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低于5000元的称为质量问题,在5000元及以上的称为工程质量事故。 由于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众多而且复杂多变,常难免会出现某种质量事故或不同程度的质量缺陷。因此,处理好工程的质量事故,认真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改进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体系,使工程质量问题和事故减少到最低程度,是质量监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与任务。监理工程师应当重视工程质量不良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切实加强对质量风险的分析,及早制定对策和措施,重视对质量事故的防范和处理,避免已发事故的进一步恶化和扩大。

51 一、工程质量事故分类 建筑工程的质量事故一般可按下述不同的方法分类: 1.按事故造成的后果分 (1)未遂事故。发现的质量问题,经及时采取措施,未造成经济损失、延误工期或其他不良后果者。 (2)已遂事故。凡出现不符合质量标准或设计要求,造成经济损失、工期延误或其他不良后果者。 2.按事故的责任分 (1)指导责任事故。指由于在工程实施指导或领导失误而造成的质量事故。 (2)操作责任事故。指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实施操作者不按规程或标准实施操作,而造成的质量事故。 3.按事故产生的原因分 (1)技术原因引发的质量事故,是指在工程项目实施中由于设计、施工在技术上失误而造成的质量事故。 (2)管理原因引发的质量事故,主要是指由于管理上的不完善或失误而引发的质量事故。 (3)社会、经济原因引发的质量事故,主要是指由于社会,经济因素及社会上存在的弊端和不正之风引起建设中的错误行为,而导致出现质量事故。 1999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加强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管理》通知,建立和落实了工程质量领导责任制度。项目法人、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法人按各自的职责对其经手的工程质量负终身责任。如发生重大工程质量事故,不管调到哪里工作,担任什么职务,都要追究相应的行政和法律责任。

52 4.按事故的性质及严重程度划分 (1)一般事故,通常是指经济损失在5000元~10万元额度内的质量事故。 (2)重大事故,指由于责任过失造成的工程倒塌或报废、设备毁坏、人身伤亡或重大经济损失的事故。根据1989年建设部颁布的第3号令《工程建设重大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规定》和1990年建设部建工字第55号文件关于第3号令有关问题的说明,重大事故分四级: 1)一级重大事故:死亡30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300万元以上。 2)二级重大事故:死亡10~29人或直接经济损失100万~300万元。 3)三级重大事故:死亡3~9人,或重伤20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30万~100万元。 4)四级重大事故:死亡2个以下,或重伤3~19人,或直接经济损失10万~30万元。 二、工程质量事故发生的原因 由于建设工程的特性,致使在影响工程质量事故的原因上也是方方面面的,一般常见的原因有:违背建设程序,如无图施工,无勘察设计资料就开工;违反法规行为,如无证设计、施工,超越资质设计、施工;地质勘察失真和设计差错;施工管理不到位,使用不合格的原材料、制品及设备;建筑设施、设备不合格或使用不当;自然环境因素。

53 三、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的依据和程序 1.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的依据 工程质量事故发生后,事故处理主要应:搞清原因,落实措施,妥善处理,消除隐患,界定责任。其中核心及关键是搞清原因。 工程质量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技术上的失误等原因,也有的是由于违反建设程序或法律法规;有些是设计、施工的原因,也有些是由于管理方面或材料方面的原因。无论是分析原因、界定责任,以及做出处理决定,都需要以切实可靠的客观依据为基础。概括起来,进行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的主要依据有以下四个方面。 (1)质量事故的实况资料。施工单位的质量事故调查报告(包括质量事故的情况、事故的性质和原因、事故调查报告、事故涉及的人员、主要责任者的情况)、监理单位调查研究获得的一手资料。 (2)具有法律效力的,得到有关当事各方认可的工程承包合同、设计委托合同、材料或设备购销合同,以及监理合同或分包合同等合同文件。 (3)有关的技术文件和档案。有关的设计文件、与施工有关的技术文件、档案和资料。 (4)有关的建设法规。单位资质管理法规、从业者资格管理法规、建筑市场方面的法规、建筑施工方面的法规、标准化管理方面的法规。

54 2.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程序 (1)工程质量事故发生后,总监理工程师应签发《工程暂停令》,并要求保护好现场,防止事故扩大,同时要求事故发生单位迅速按类别和等级逐级上报主管部门,并在24h内写出书面报告。 (2)监理工程师在事故调查组展开工作后,应积极协助并参与调查,但与监理方责任有关的应回避。 (3)当监理工程师接到事故处理调查组提出的技术处理意见后,可组织相关单位研究,并予以审核签认。技术处理方案一般应为原设计单位提出或审核并签认,必要时可对技术方案进行专家论证。 (4)技术方案核签后,监理工程师应要求施工单位制定施工方案,同时对其技术处理的质量监理,其关键部位或工序应进行旁站,最后应组织设计、建设单位共同检查认可。 (5)对施工单位完工自检后报验结果,组织有关方验收,必要时对处理结果进行鉴定。事故单位应编写质量事故处理报告,并审核签认,其资料按规定归档。

55 [案例] 1.工程与事故概况 重庆市某幢现浇框架与砖混结构组合成的车间,该车间某年初挖土石方,至同年12月14日完成现浇框架,接着就开始砌砖。第二年3月完成砌砖工程,同年4月在进行室内装饰工程时,发现砖墙裂缝,因而对框架进行全面检查,经检查发现顶层的每个框架横梁上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这些裂缝具有以下共同特点: (1)裂缝位置大多靠近中柱两侧。 (2)裂缝都出现在梁的上半部,裂缝长为50-60cm(梁高100cm)。 (3)裂缝上宽下窄,最大宽度为0.25mm。 (4)梁的两侧面在同一位置都有裂缝。 (5)裂缝宽度与长度随气温而变化,气温升高裂缝变宽而长,反之亦然。 框架梁与砖墙的裂缝只出现在顶层,框架柱上无可见的裂缝。

56 2.原因分析 经复查,结构计算无误。整个车间坐落在完整的、微风化的砂岩地基上,因此不可能产生明显的不均匀沉陷。所有原材料、半成品均合格,混凝土实际标号超过设计要求,施工质量优良。从上述裂缝特征分析,其主要原因是温度变化和混凝土受到收缩所引起的变形造成裂缝。附加应力主要由下面两个因素造成: (1)从工程检查中发现预制板上的4cm厚钢筋混凝土刚性面层宽达17m,未设伸缩缝。而且屋面构造是由钢筋和混凝土将反槽板、小平板及细石混凝土面层连成整体,刚度大。细石混凝土刚性面层浇筑时气温较低,混凝土内部温度约为10℃左右,夏天在太阳直射下,测得混凝土表面温度达65℃。与起始温度差50℃。这种温差造成屋面结构受热膨胀,预制反槽板也随之位移。 (2)框架梁混凝土的收缩受到框架柱的约束,而在梁中产生拉应力。查阅施工记录可知,为了赶进度,将梁的混凝土标号从200号提高到300号,而且拌制混凝土采用矿渣水泥和特细沙,其收缩更大。 综上所述,产生上述裂缝的主要原因是设计荷载作用下的拉应力和附加拉应力叠加。

57 3.事故处理 这种裂缝不会危及结构安全,裂缝宽度又较小(0.25mm),按照《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的规定,处在正常条件下的构件,最大裂缝宽度的容许值为0.3mm,因此,可以不作任何特殊处理。一般是在梁抹灰前,用环氧树脂贴玻璃丝布封闭其裂缝,处理时间宜在气温最高时,以防再次开裂。 4.几点体会 (1)尽量减小混凝土收缩而产生的应力。首先,配置框架梁混凝土时水泥用量不宜太多,防止任意提高标号;其次,选用适当的原材料,矿渣水泥和特细沙配制的混凝土,与用普通水泥、中粗砂配制的混凝土相比,收缩较大;最后,多层框架梁的养护条件较差,顶层的梁往往高于周围建筑,混凝土在风吹日晒下,水分蒸发很快,如果浇水养护较差,早期收缩必将加大。 (2)重视框架结构内的温度变化而产生的附加应力。 (3)重视隔热层的作用,尽早完成隔热层的施工。屋面隔热层不仅是建筑施工的需要,同时又能降低温差,减少附加应力。 (4)屋面的刚性面层必须按规定设缝,这将减小因温度变化而在梁中产生的附加应力。 (5)框架梁内负弯矩钢筋的切断点,除了考虑结构受力的需要外,还要结合建筑构造和施工特点,适当延长负弯矩的钢筋,避免在附加应力较大区域切断钢筋。

58 第七节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一、GB/T 19000-2000族标准的构成和特点 1.GB/T 19000- 2000族标准的构成
第七节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一、GB/T 族标准的构成和特点 1.GB/T 族标准的构成 (1)GB/T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GB/T 表述质量 管理体系并规定质量管理体系术语。 (2)GB/T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 规定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用于组织证实其具有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的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 (3) GB/T 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GB/T 提供质量管理体系指南,包括持续改进的过程,有助于组织的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满意。 (4)ISO 19011质量和环境审核质量。

59 (1)标准的结构与内容更好地适应于所有产品类别、不同规模和各种类型的组织。
2.ISO 9000:2000族标准的主要特点 (1)标准的结构与内容更好地适应于所有产品类别、不同规模和各种类型的组织。 (2)采用“过程方法”的结构,同时体现了组织管理的一般原理,有助于组织结合自身的生产和经营活动采用标准来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重视有效性的改进与效率的提高。 (3)提出了质量管理八项原则并在标准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4)对标准要求的适应性进行了更加科学与明确的规定,在满足标准要求的途径与方法方面,提倡组织在确保有效性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自身经营管理的特点做出不同的选择,给予组织更多的灵活度。 (5)更加强调管理者的作用,最高管理者通过确定质量目标,制定质量方针,进行质量评审以及确保资源的获得和加强内部沟通等获得,对其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的承诺提供证据,并确保顾客的要求得到满足,旨在增强顾客满意度。 (6)突出了“持续改进”是提高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和效率的重要手段。 (7)强调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引导组织以顾客为中心并关注相关方的利益,关注产品与过程而不仅仅是程序文件与记录。 (8)对文件化的要求更加灵活,强调文件应能够为过程带来增值,记录只是证据的一种形式。 (9)将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满意或不满意的信息作为评价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状况的一种重要手段。 (10)概念明确,语言通俗,易于理解、翻译和使用,用概念图形式表达术语问的逻辑关系。 (11)强调了ISO 9001作为要求性的标准,ISO 9004作为指南性的标准的协调一致性,有利于组织业绩的持续改进。 (12)增强了与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等其他管理体系标准的相容性,从而为建立一体化的管理体系创造了有利条件。

60 二、GB/T 19000—2000族标准质量管理原则 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组织依存于顾客,因此,组织应理解顾客当前的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 2.领导作用 领导者建立组织统一的宗旨及方向。他们应当创造并保持使员工能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内部环境。 3.全员参与 各级人员是组织之本,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带来收益。 4.过程方法 将活动和相关的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 5.管理的系统方法 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理解和管理,有助于组织提高实现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 6.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整体业绩应当是组织的一个永恒的目标。 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有效决策是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分析的基础上。 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组织与供方是相互依存的,互利的关系可以增强双方创造价值的能力。

61 三、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应包括的内容 按照GB/T 族标准建立或更新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的程序,通常包括组织策划与总体设计、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编制、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运行等三个阶段。 1.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与总体设计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策划,以满足组织确定的质量目标的要求及质量管理体系的总体要求,在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变更进行策划和实施时,应保持管理体系的完整性。通过对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确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要采用的过程方法模式,从组织的实际出发进行体系的策划和实施,明确是否有剪裁的需求并保持其合理性。 2.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应在满足标准要求、确保控制质量、提高组织全面管理水平的前提下,建立一套高效、简单、实用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质量手册、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质量记录等部分组成。 3.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 为保证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要做到两个到位:一是认识到位;二是管理考核到位。 开展纠正与预防活动,充分发挥内审的作用是保证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重要环节。

62 四、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特征 (1)由具有第三方公正地位的认证机构进行客观的评价,作出结论,若通过则颁发认证证书。审核人员要具有独立性和公正性,以确保认证工作客观公正地进行。 (2)认证的依据是质量管理体系的标准,即GB/T 19001,而不能依据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改进指南标准GB/T 19004来进行,更不能依据具体的产品质量标准。 (3)认证过程中的审核是围绕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符合性和满足质量要求和目标方面的有效性来进行。 (4)认证的结论不是证明具体的产品是否符合相关的技术标准,而是质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IS09001即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标准,是否具有按规范要求,保证产品质量的能力。 (5)认证合格标志,只能用于宣传,不能将其用于具体的产品上。 五、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实施程序 (1)提出申请。申请单位向认证机构提出书面申请。 1)申请单位填写申请书和附件。 2)认证申请的审查与批准。 (2)认证机构进行审核。认证机构对申请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是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关键环节,其基本工作程序是: 1)文件审核。 )现场审核。 3)提出审核报告。 (3)审批与注册发证。 (4)获准认证后的监督管理。 (5)申诉。

63 思 考 题 1.ISO对质量的定义是什么?什么是建设工程质量? 2.建设工程质量有何特点? 3.简述PDCA循环的含义及PDCA的过程。 4.简述三阶段质量控制的含义。三阶段质量控制的关键是什么? 5.建设工程质量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建设工程质量控制有哪些原则? 6.建设工程各参与单位分别有哪些质量责任? 7.建设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的系统过程分别包含哪些工作? 8.现场质量检查的手段有哪些? 9.设备采购的质量控制要点有哪些? 10.设备制造的质量监控方式有哪些? 11.设备检验有什么要求? 12.设备检验的程序是什么? 13.设备安装过程质量控制的要点有哪些? 1 4.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有什么要求? 15.简述隐蔽工程的验收程序。 1 6.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程序是什么? 17.建设工程质量事故是怎么分类的? 1 8.简述建设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的程序。 19.随机抽样检验有哪几种抽样的方法? 20.简述质量数据各特征值的含义。 21.调查表法、分层法、排列图法和因果图法分别是怎么对检验数据进行分析的? 22.直方图法、控制图法与相关图法分别是怎么对检验数据进行分析的? 23.GB/T 1900O 200O族标准是怎么构成的?有何特点? 24.简述GB/T 1 900O 200O族标准质量管理原则。 2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有何特征?


Download ppt "第四章 建设工程质量控制."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