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西亞文明開端.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西亞文明開端."—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西亞文明開端

2 兩河文明  兩河文明,是人類歷史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 5千年前,美索不達米亞已經出現國家了。古希臘人把兩河流域叫做“美索不達米亞”,意思是“兩河之間的地方”。 美索不達米亞又分兩個部分:北邊叫亞述,南部從巴格達到波斯灣,則叫作巴比倫。巴比倫又分成北方的阿卡德,和南方的蘇美兩個地域。就今天來說,兩河流域相當於今天的伊拉克一帶,是人類文明的搖籃,那裡出現了最古老的文字,文明在這裡散播開去。

3 美索不達米亞受到地理位置影響表現得非常明顯--這裡是指該地區易遭侵略這一點而言,因為該地區自古迄今的發展與一次又一次的外來侵略分不開。實際上,美索不達米亞的歷史,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來自北面的入侵者印歐人與來自南面的入侵者閃米特人,為爭奪這塊肥沃的大河流域地區而展開長達數千年的鬥爭的歷史。

4 王國興替—蘇美 這時期出現在兩河流域的蘇美文明﹐是世界最早的人類文明。蘇美人(Sumerians)長得矮胖,高鼻子又額頭直卻向前傾斜,眼睛略向下斜,他們的出身來源至今仍是個謎團。他們在東方建立30~40個小國,他們發明了車、船、陶器和楔形文字,懂得十進位和六十進位的算法。這些城邦率先發展出最早期的農業﹑手工業和商業﹐還創造了最早的楔形文字。蘇美人也是金字塔神廟的始建者。

5 王國興替—阿卡德 閃族的阿卡德王薩爾恭一世征服了蘇美國家,進而在公元前2400年左右征服波斯灣至地中海的各國,自稱「天下四方之王」。阿卡德帝國在當時是一個幅員廣大的國家。但它的壽命短暫。公元前2230年,南方來的庫提人打敗了薩爾貢一世的孫子,毀滅了阿卡德,使其從歷史上消失。至前1380年,又有閃族的阿摩利人建立第一巴比倫王朝于幼發拉底河東岸。

6 王國興替—巴比倫 巴比倫帝國繼承了蘇美文明﹐勢力更擴張至土耳其﹑敘利亞和地中海岸﹐形成了以楔形文字為核心的西亞文化圈。第6代的漢摩拉比定都巴比倫(Babylonia, 即“門之神”),在這時期﹐世界出現了首部法典和醫典﹑第一間學校和圖書庫。開完備法典之先的是《漢摩拉比法典》(Code of Hammurabi)﹐也是「以牙還牙﹐以眼還眼」律法的出處。他死後國力衰微,幾度受到北方亞述人的侵略,前1530年,王朝終被小亞細亞新興的希提人消滅。

7 王國興替—亞述 亞述在紀元前九百年到七百年之間成為西亞的霸主,定都尼尼薇,以騎馬和戰車征服四鄰,建立軍事大國。在它的首都有大規模的政府檔案庫,至少已挖出2萬多塊的泥板。歷來君主都厲行遷移居民的政策,勢力從波斯灣到達地中,米提從紀元前九世紀開始對亞述帝國造成威脅,後來米提與巴比倫同盟,攻陷尼尼微。

8 王國興替—新巴比倫 然而出身於南部的將領那帕波拉薩爾在巴比倫奪取政權,建立了所謂新巴比倫王國,新巴比倫人成為東方的霸主,在巴比倫廢墟上建立一座空中花園(高25公尺)、佔領耶路撒冷、將猶太人遷往幼發拉底河、光復了巴比倫的光輝、建造守護神馬爾頓神殿與著名的巴比倫塔,但新巴比倫王國延續並不長久。 最後,新興的波斯人征服西 亞、埃及和小亞細亞,建立 波斯帝國(前550~330年), 幾千年來美索不達米亞的帝 國終於煙消雲散。

9 王國興替—波斯 居魯士二世雄才大略,統一東部伊朗、敘利亞、巴勒斯坦、北阿拉伯、巴比倫,建立了西亞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帝國。大流士一世更是統治了埃及、美索不達米亞、東地中海。 大流士一世將全國分成廿個省,各省按時向國王納稅。波斯人對於征服的各民族採取寬容的政策,廢除亞述人的強制遷移令。因此,他們的美術表現,汲取各種民族的優長,融合為一體。國王以絕對的君主統治廣大領土,包容各種民族。譬如波斯國王的文書上這樣說:「我是大流士,偉大的國王,諸王之王,不同起源的各民族之王,廣大土地之王。」

10 王國興替—亞歷山大帝國 與希臘化時代 遠在紀元前兩千年以前,希臘人即與兩河流域的人民進行貿易。他們深受當地經濟、貿易、文化等諸方面的影響。當波斯征服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以及小亞細亞時,希臘人對於波斯帝國創始人居魯士二世十分憧憬,而居魯士二世也曾聘請希臘工匠建造宮殿。 馬其頓的亞歷山大統一希臘後,他以驚人的軍事天才,擊破波斯,前往他所憧憬的「印度的」迪奧尼索斯的不死之國。

11 亞歷山大大帝病死後,美索不達米亞歸將領塞萊烏克斯所有。於是中東與希臘這兩種文化進行了快速融會。中東各大城市受惠於希臘城邦的自由精神。美術則以希臘樣式來表現時代精神。巴比倫城則有學者與哲學家將殘存的學問遺產翻譯成希臘文,西亞的豐富史料因此得以保存下來。

12 文明簡介—建築 古代兩河流域缺少石料,最主要的建築材料是粘土。壘墻、蓋房、鋪路,都使用粘土摻 上切碎麥的大秸製作的土磚。古代兩河流域的城市建築物都是用這種粘土修建的。

13 *「空中花園」 傳說公元前6世紀新巴比倫國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娶了米底的公主米梯斯為王后,深得國王的寵愛,可是害了思鄉病,於是,尼布甲尼撒二世令工匠按照米底山區的景色,在他的宮殿裏,建造了層層疊疊的階梯型花園,上面栽滿了奇花異草,並在園中開闢了幽靜的山間小道,小道旁是潺潺流水,源自於幼發拉底河河水。工匠們還在花園中央修建了一座城樓,矗立在空中。

14 由於花園比宮墻還要高,給人感覺像是懸掛在空中,因此被稱為"空中花園",共7層,高25米。基層由石塊鋪成,每層用石柱支撐。
當年到巴比倫城朝拜、經商或旅遊的人們老遠就可以看到空中城樓上的金色屋頂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所以,到西元2世紀,希臘學者在品評世界各地著名建築和雕塑品時,把"空中花園"列為"世界七大奇觀"之一。 然而,目前為止在所發現的巴比倫楔形文字的泥版文書,尚未找到確切的文獻記載。因此,考古學家的解釋是否正確仍需進一步研究。傳說中"空中花園"的真實面目依舊隱身於歷史的迷霧之中。

15 文明簡介—法律 西元前1762年,漢摩拉比成為古巴比倫國王,勤於朝政,關心農業、商業和畜牧業的發展。在位43年,使巴比倫成為一個強盛的國家。因為每天要處理的申訴案件太多,應付不了。他就讓臣下把過去的一些法律條文收集起來,再加上社會上已形成的習慣,編成了一部法典。漢摩拉比命令把法典刻在石柱上,豎立在巴比倫馬 都克大神殿裏。法典後來也成為閃米 特人其他各族如亞述人、加勒底人和 希伯來人制定法律的基礎。該法典全 文共3500行,法典對研究古巴比倫王 國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16 漢摩拉比法典分為序言、正文和結語三部分。法典的開頭是漢摩拉比的一篇引言"讓正義之光照耀整個大地,消滅一切罪人和惡人,使強者不能壓迫弱者"。正文共有282條,其中包括訴訟手續、盜竊處理、租佃、雇傭、商業高利貸和債務、婚姻、遺產繼承、奴隸地位等條文。其中有些內容看來太過嚴厲,大體而言還是公平合理的。 現藏於法國巴黎的羅浮宮裏,是世界上迄今為止保存最完整和最早的成文法典。

17 *法典的幾個主要特點: 1.施行同態復仇法,即奉行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的原則:“如果一個人傷了貴族的眼睛,還傷其眼。如果一個人折了貴族的手足,還折其手足。” 2.階級歧視;對下層社會的賠償低於上層社會:"如果貴族階層的人打了貴族出身的人,須罰銀一明那。如果任何人的奴隸打了自由民出身的人,處割耳之刑。" 3.施行嚴格的、保護商業界財產的規定:"如果一個人盜竊了寺廟或商行的貨物,處死刑;接受贓物者也處死刑。" 4.頒布許多"福利國家"的規定,包括:確定基本商品每年的價格,保證度量衡的信譽,城市負責對本偵破的搶劫案或兇殺案的受害者作出賠償。 5.具有現代人之前各民族的共同特點--對過去、現在和將來持靜止的觀點。法典是作為神的命令,是為了人類的利益能受到公正的對待而頒布的。法典生動、尖刻地詛咒了以後任何敢於篡改法典的統治者。"

18 文明簡介—文字的誕生 楔形文字是蘇美人的一大發明。考古發現已經證實,最初的文字外觀形象並不像楔形,而只是一些平面圖畫,可見被後世稱為楔形文字的美索不達米亞古文字,正是起源於圖畫式象形文字。考古學家曾在烏魯克古城發現了刻有這種象形符號的泥版文書,共有五千片,經考證時間是西元前3200年左右。這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記載。由圖畫文字最終演變成楔形文字,經歷了幾百年的從符號到文字的發展過程,大約在西元前2500年左右才告完成。

19 蘇美人的文字最早是寫在泥板上,再用火或陽光烘乾。因此只適合書寫較短的、直線的筆畫。由於書寫時用蘆葦角或木棒角按壓,在按壓的地方印痕較寬、較深,抽出時留下的印痕則較細、較窄,這樣,這種文字符號的每一筆開始部分都較粗,而末尾部分都較細,就像木楔一樣,十八世紀的考古學者將蘇美人的文字稱之為楔形文字,楔形成為文字的標準字型後,以後在石塊上刻寫,也同樣刻成這種形狀。 阿卡德人在吸收以蘇美爾人的語言和文字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造和發展,建立了較為完善的楔形文字體系。後來的巴比倫語和亞述語,主要是在阿卡德語基礎上完善的。

20 在巴比倫和亞述人統治時期,楔形文字有更大的發展,詞彙更加擴大和完備,書法也更加精緻優美。隨著文化的傳播,兩河流域其他民族也採用了這種文字。西元前1500年左右,蘇美人發明的楔形文字已成為當時國家交往通用的文字體系,連埃及和兩河流域各國外交往來的書信或訂立條約時也都使用楔形文字。

21 後來伊朗高源的波斯人由於商業的發展,對美索不達米亞的楔形文字進行了改進,把它逐漸變成了先進的字母文字。
後來活躍于地中海、愛琴海、北非和小亞細亞一帶的腓尼基人,在公元前8世紀被亞述人征服,他們採取埃及字母,發明22個字母的拼音文字(沒有母音),影響希臘、羅馬文字的發展。東方文化對西方的文化發展影響深鉅,文字符號、東方的專制體制、法律,更影響後來希臘、羅馬歷史的發展。

22 *泥版文書 楔形文字是兩河流域特有的,書寫材料、書寫工具和書寫技巧也在世界上獨一無二,與兩河流域的自然條件、地理環境密切相關。
兩河流域木材稀少,連石頭也很缺乏,但卻有著得天獨厚的兩河沖積平原的泥土。聰明的蘇美爾人獨創性地把它製成泥版,當作書寫材料。 書寫用的筆通常是用蘆葦做成的,有時也用其他材料,如木材、獸骨等。 使古蘇美形成與世界上其他古文明國家不同的文字發展特徵。

23 泥版書是無法裝訂的,如果一塊泥版寫不下一篇文章,那麼幾塊泥版上都有全書的標題和編號,而且下塊泥版一般要重復上塊泥版最後一行字,以便讀者查尋。如《吉爾伽美什》史詩的開始是“關於見過的一切人”,這句話就成為全書的標題,這部史詩共寫了12塊泥版。 這樣的泥版文書,在尼尼微遺址就發掘到2萬塊以上,現在總共約有幾十萬塊,涉及政治、經濟、文學、藝術等各個方面的內容。

24 美索不達米亞人還發明了獨特的書寫技巧。為了減少不斷刻寫手工勞動的工作量,他們發明了兩項有意義的刻寫技術:一是泥土印章,很像中國印刷術中的活字;另一項重大的發明是圓筒印章,他們把文字刻在圓柱上,然後圓柱在濕潤的泥版上滾動,將圓柱上的字印到泥版上,這有點像今天的印刷。 泥版保存與保密也別具特色,經過曬乾和烘烤的泥版堅固耐用,可以長久保存。但存放起來並不十分方便,在圖書館裏,成套的泥版要用繩子捆起來,附上標示這些泥版內容的一小塊泥版,放在架子上或書庫裏。也有的用籃子或泥壇、泥罐存放。

25 文明簡介—文學-《吉爾伽美什》 《吉爾伽美什》,人類歷史上第一部史詩。這是兩河流域文學最傑出的作品之一,充分展示了東方文學的魅力。它的主要部分於19世紀中葉從亞述古都尼尼微出土,到20世紀20年代,史詩的泥版已基本復原,翻譯和註釋也基本完成。 全部史詩載於12塊泥版,總共3500行。分為前言和正文兩大部分。前言主要描述了英雄吉爾伽美什其人其事。吉爾伽美什是烏魯克國王,他非人非神。眾神創造了他完美的身軀,並賦予他美貌、智慧、勇敢,使他具有世人無法具有的完美品質。正文按情節發展可分為7個部分,講述了英雄一生的傳奇故事。故事大意:

26 吉爾伽美什做了烏魯克國王後,性情暴戾,荒淫無度,民不聊生。天神聽到百姓的哭訴後,就為吉爾伽美什創造了一個對手恩奇都,讓他去制服吉爾伽美什。兩位英雄經過艱苦撕殺後,不分勝負,相互敬佩,成了莫逆之交。一起做了許多有益於人類的事。 當吉爾伽美什決心為民除害,殺死巨妖洪巴巴、救出女神伊什塔爾時,充滿了危險,但吉爾伽美什和恩奇都終於取得了勝利。吉爾伽美什因此得到了百姓的敬佩,贏得了伊什塔爾的愛情。女神還說,如果他接受她的愛情,就能享受無盡的榮華富貴。不料,吉爾伽美什拒絕了伊什塔爾。他不喜歡她的到處留情,而且不善待自己的愛人。伊什塔爾遭到拒絕後,由愛生恨,便請天牛替她報受辱之仇。吉爾伽美什和恩奇都與天牛展開了生死搏鬥,雖除掉了天牛但受到了伊什塔爾的父親、天神安努的懲罰。天神讓恩奇都患上致命的疾病,離開了人世。 摯友的去世,使吉爾伽美什悲痛欲絕,同時也充滿了對死亡的恐懼。吉爾伽美什決心到人類的始祖烏特·納比西丁那裏去探尋永生的秘密,後來,吉爾伽美什得到的返老還童的仙草又不幸被盜,最後只得萬分沮喪地回到了烏魯克。全詩以吉爾伽美什與恩奇都的靈魂對話而結束。 《吉爾伽美什》史詩的泥版現藏於大英博物館。

27 文明簡介—天文 古代兩河流域的天文曆法知識直接影響了歐洲的天文學。
蘇美人按照月亮的盈虧把一年分為12個月,共354天,同時設閏月調整陰曆陽曆之間的差別。巴比倫人把一個月劃為6周,順應月亮的盈虧,製出了「太陰曆」。到西元前7世紀,又 形成了7天一星期的制度,每天各有一位星神"值勤",並以他命名這一天,其順序是: 星期日(太陽神) 星期一(月神) 星期二(火星神) 星期三(水星神) 星期四(木星神) 星期五(金星神) 星期六(土星神) 直到今天,歐洲各國每周7天仍以這7星命名。

28 文明簡介—數學 兩河流域的人早已懂得商業和計算,進而發現了數學。蘇美人已經知道10進位制和60進位 制,後者在古代兩河流域的應用得更為廣泛。我們今天度量時間用小時、分、秒,以及把一圓周分為360度,都是繼承了兩河流域古人的成果。 在最早的數學文獻中記述了對牲群的計算、對穀物的計量和對土地的測量。他們的主要貢獻在於發展了最早的計時、計量、測量距離和面積的各種方法。 還缺乏理論上的依據。

29 其他… 1伊拉克、以色列擁有共同祖先 伊拉克人跟以色列人間的關係甚至可追溯至6000年前。
巴比倫文明在伊拉克兩河流域綻放前,曾出現璀璨的蘇美文明,那是人類公認最古老的文明,曾孕育出猶太人和阿拉伯人的共同祖先人物阿伯拉罕,是三大「一神教」猶太教、基督教和回教的真正源頭。

30 阿伯拉罕是4000年前蘇美爾文明末期的遊牧者。據《聖經》「創世紀」記載:上帝叫阿伯拉罕離開故鄉,前往應許之地迦南,他的後代將出現君王,成為許多民族的祖先。據一些現代研究,阿伯拉罕率領他的遊牧部族由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今伊拉克的烏爾)出發,輾轉經過現今的伊拉克北部和敘利亞到達迦南,即今以色列和巴基斯坦,他死後埋於今日的希伯倫。

31 阿伯拉罕的故事被三大宗教共同採納。據猶太教及基督教,阿伯拉罕與妻子所生的幼子以撒,就是猶太人的祖先。阿拉伯人則相信,阿伯拉罕跟妾所生的長子以實瑪利,是他們的祖先。伊斯蘭教的《古蘭經》中有關祖先阿伯拉罕的篇幅,比創教先知穆罕默德(阿伯拉罕的直系子孫)還多。

32 其他… 2伊以深仇始於三千年前 三千年前最富強的地方肯定是現今伊拉克所在的兩河流域。兩河流域文明在四千年前已經成熟,由公元前19世紀的巴比倫帝國,到亞述帝國,再到後來的新巴比倫,歷時千多年。這期間兩河流域商業發達,完備的法典、建築巧奪天工,盡令後世稱羨,但其窮兵黷武與殘暴,生活的墮落卻也世所罕見。

33 帝國文明往往離不開東征西討擴張版圖而來。以現今伊拉克北部為根據地的亞述帝國在公元前721年消滅以色列國,把耶路撒冷聖殿搜掠一空,大批以色列人被強制遷往亞述並被同化。公元前六世紀,新巴比倫的權勢更在尼布甲尼撒國王的帶領下達至高峰,公元前597年再攻陷耶路撒冷,一把火將猶太人最神聖的聖殿燒掉,並將大多數猶太人擄往巴比倫,成為猶太人首次的災難性大流放。

34 這批猶太人史稱「巴比倫之囚」,就在這段最屈辱最困苦的時候,一些人為了不讓信仰與文化的流失,遂回憶以前口耳相傳的民族宗教歷史,用已逐漸失傳的希伯來文寫出了《舊約聖經》的最初版本,當中充滿了悔恨與盼望救贖的情感,同時也充滿對巴比倫的憤恨。巴比倫人興建「巴別塔」欲與天比高的狂妄結果招來上帝痛懲,是當中最著名的故事。

35 新巴比倫由最頂峰陷落,不過數十年的光景。在公元前539年,巴比倫被波斯所滅,猶太人才得以重回耶路撒冷。
繼後,兩河流域又來了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大帝,此後統治者如萬花筒般變幻,政治不穩與戰爭,逐漸使水利系統遭受破壞,農業凋零,人們離鄉別井,城市被流沙吞噬,楔形文字也逐漸停止使用,古老的文明就此失落。 兩河流域光輝再現,要等到千多年後回教文化到來,那顆耀眼的阿拉伯帝國新星,就是巴格達。

36 資料來源 藝術家這麼說 http://www.ylib.com/art/artist/200104/artist04-12.html
四大文明古國導覽站 美索不達米亞專題


Download ppt "西亞文明開端."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