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莊子·秋水.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莊子·秋水."—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莊子·秋水

2 莊子像

3 莊子像

4 莊子書影

5 莊子書影

6 莊子及《莊子》簡介 莊子,名周,戰國時宋國蒙邑人,大約和孟軻同時或稍後。他繼承發展了老子的思想,與老子同為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世稱“老莊”。

7 《史記·老莊列傳》這樣記載:“其學無所不窺,然其要本歸於老子之言。故其著書十余萬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漁父》、《盜跖》、《胠篋》,以詆訾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術。”《莊子》在魏晉時期與《周易》《老子》並稱為三玄。

8 《莊子》一書今存33篇,其中內篇7篇,外篇15篇,雜篇11篇。一般認為內篇為莊子自著,外篇和雜篇為其後學所著。唐玄宗天寶元年(742)詔號莊周為南華真人,故《莊子》亦被稱為《南華真經》、《南華經》,到唐代正式成為道教經典之一。

9 《莊子》注本介紹 《莊子》注本歷來極多,在晉代有司馬彪、孟氏、崔譔、向秀、郭象五家注。唐代有成玄英為郭象注作疏。清代有王先謙的《莊子集解》、郭慶藩的《莊子集釋》等。今人劉武的《莊子集解內篇補正》,對王先謙的《莊子集解》作了不少糾正和補充。陳鼓應有《莊子今注今譯》。

10 秋 水 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爲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歎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11 秋水時至,百川灌河; 江漢以濯之,秋陽以暴之,皜皜乎不可尚已。 《孟子·滕文公上》 朱熹注:江漢水多,言濯之潔也。秋日燥烈,言暴之乾也。

12 涇流之大 王力、郭錫良注:涇,通。涇流,無阻的(暢通的)水流。 王寧注:直流。

13 從“青”得聲 日之無障蔽者為( ) 水之無溷濁者為( ) 目之能明見者為( ) 米之去粗皮者為( )

14 從“夬”得聲

15 巠1 《爾雅·釋水》:“大波為瀾,小波為淪,直波為徑。” 《釋名·釋水》:“水直波曰涇。涇,俓也,言如道俓也。”
《說文·艸部》:“莖,枝柱也。” 《說文·頁部》:“頸,頭莖也。” 《說文·彳部》:“徑,步道也。” 段玉裁注:“謂人及牛馬可步行而不容車也。”

16 《說文·糸部》:“經,織從絲也。” 《說文·肉部》:“脛,胻也。” 段玉裁注:“膝下踝上曰脛。脛之言莖也,如莖之載物。” 《論語·憲問》:“以杖叩其脛。” 皇侃疏:“膝上曰股,膝下曰脛。” 《爾雅·釋山》:“山絕,陘。”

17 巠2 《說文·力部》:“勁,彊也”。 《集韻·徑韻》:“俓,堅也”。 《說文·疒部》:“痙,彊急也。”徐鍇《說文繋傳》:“中寒體彊也。”
《廣韻·徑韻》:“桱,桱木,似杉而硬。” 《集韻·徑韻》:“桱,堅杉。”

18 兩涘渚崖 王先謙《集解》引《釋文》云:“涘,涯也。水中可居曰渚。” 成玄英疏:“涘,岸也。涯,際也。渚,洲也。水中之可居曰洲也。”
王力、郭錫良、王寧:渚,洲,水中小塊陸地。崖,河岸。 陳鼓應《莊子今注今譯》注云:“渚崖,即渚岸,即水洲岸邊。”譯云:“水流的寬闊,兩岸及河中水洲之間,連牛馬都分辨不清。”

19 “渚”應為“水邊”“岸邊”之義 從古人的注釋來看 從古代文獻用例看 從詞義引申途徑看 從三字同義連用看

20 從古人的注釋來看 《楚辭·九歌·湘君》:“晁騁騖兮江皋,夕彌節兮北渚。” 王逸注云:“渚,水涯也”。
《楚辭·九歌·湘君》:“晁騁騖兮江皋,夕彌節兮北渚。” 王逸注云:“渚,水涯也”。 《國語·越語下》:“黿鼉魚鱉之與處,而蛙黽之與同渚。” 韋昭注:“水邊亦曰渚”。

21 從古代文獻用例看 《楚辭·九嘆·離世》:“惜師延之浮渚兮,赴汨羅之長流。”
王逸注:“言己復貪慕師延自投于水,身浮渚涯,冀免于刑誅,故遂赴汨水長流而去也。”

22 從詞義引申途徑看 《文選·子虛賦》:“且齊東陼钜海,南有琅邪。”
《三國志·吳志·虞翻傳》注引《會稽典錄》:“東漸巨海,西通五湖,南暢無垠,北渚浙江。”

23 從三字同義連用看 《楚辭·離騷》:“覽相觀於四極兮,周流乎天余乃下。” 《漢書·王莽傳中》:“府帑雖未能充,略頗稍給。”

24 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說文》:“旋,周旋旌旗之指麾也。”
段玉裁注:“旗有所鄉,必運轉其杠,是曰周旋。引申為凡運轉之稱。”由“旋轉”義自可引申為“改變”義。

25 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 《戰國策·趙策三》:“君安能少趙人而令趙人多君?”
《正字通·小部》:“少,短也。訾人曰少之,猶稱人曰多之也。” 宋·蘇洵·《諫論上》:“古今論諫,常與諷而少直”。

26 知識盤點 通假字 ①不辯牛馬 “辯”同“辨”,辨識。
通假字 ①不辯牛馬 “辯”同“辨”,辨識。 詞類活用 ①秋水時至 “時” ,名詞用作狀語,按時令。 ②順流而東行 “東”,名詞用作狀語,向東。

27 特殊句式 ①以為莫己若 賓語前置 ②我之謂也 賓語前置 ③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見……於……”,表示被動的固定結構。

28 課後作業 文中有很多和“看”有關的詞語,如“視”“見”“睹”“望”“觀”等,請試着找出更多,並辨析這一組同義詞的差異。
考慮“右文說”在文字學上的價值和缺陷。 背誦第一段,並預習第二段。

29 課後記

30 參考資料 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1963。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王力《古代漢語》,中華書局,1999。
王寧《古代漢語》,北京出版社,2002。 陳鼓應《莊子今注今譯》,中華書局,1983。 殷寄明《漢語同源字詞》,中國出版集團東方出版中心,2007。 李先華《〈說文〉與訓詁語法論稿》,安徽大學出版社,2005。


Download ppt "莊子·秋水."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