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中台灣的故事─ 彰化、台中、南投,從日治到近代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中台灣的故事─ 彰化、台中、南投,從日治到近代"—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中台灣的故事─ 彰化、台中、南投,從日治到近代
指導教授:胡瀚平 組員:國一甲 溫翊如 S 國一甲 何 旻 S 國一乙 張惟雅 S 國一乙 蕭雅庭 S 國一乙 賴虹均 S 國一乙 袁欣隅 S

2 前言 常言道:「沒有土地,哪有文學?」其實還有人說:「沒有人性,哪有文學?」土地和人性,是文學最主要的兩個大源頭,人生不可或缺的生命養分。如果將土地和人性結合,不同的區域文學特質就可能顯現出來。

3 區域文學定義 所謂區域,是指由若干民族或國家形成的集合體。由於各民族文學的相互關聯,使某一區域內的各民族文學出現了相當程度的聯繫性、共通性和相似性,這就形成了區域文學,或稱作「文學圈」。

4 彰化

5 彰化歷史背景 彰化一帶,舊稱半線,是來自平埔族「半線社」之名,自古涵蓋大中部地區,為台灣中部政治、文化、產業交通的重鎮。清雍正(1723),正式立縣:四年(1726)創建孔廟,先賢以「設學立教,以彰雅化」期許,並命名為「彰化縣」。彰化自早期的書院、社學、寺廟林立,文教風氣鼎盛,古典、現代文學並奏,藝師、作家輩出。自清領日治一直到戰後時期,彰化地區的文學發展堪稱獨步全台。

6 作家介紹與文學特色

7 賴和 賴和本名賴河。筆名有懶雲       走街先、孔乙己…等。1919年    返台後和朝琴、張我軍一起掀起        白話文運動。從他1925年底     發表的第一篇小說〈鬥鬧熱〉,    到最後一篇有具體日期可查的作品   是1935年十二月發表的〈一個同志的批信〉,他的小說創作期約有十餘年。

8 在這十餘年間,他寫了包括〈一桿「秤仔」〉、〈南國哀歌〉……的小說、新詩等共四十二篇作品,題材觸及現實的多面化,包括了農民、庶民及小販的生存問題、婦女問題、警察問題、製糖會社問題,還有仕紳階層的性格問題。自此積極投入台灣新文學的創作。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八日,珍珠港事變當天,再度被拘入獄,約五十日,在獄中以草紙撰述〈獄中日記〉,反映了殖民地被統治者無可奈何的沉重心情,後因病重出獄,一九四三年一月三十一日逝世,行年五十。後世咸尊其為「台灣新文學之父」。

9 文學特色   早期的作品,強烈批判日本殖民體制對台灣    社會的剝削與掠奪。他毫不掩飾自己對農民、   工人的關切。為沒有聲音的、沉淪在社會最底層的人民發出苦痛的吶喊。   晚期的小說裏他的批判不再是針對日本殖民體制,反而是對當時台灣人表現出失望式的責備。這種反求諸己的轉變,說明了賴和晚年心境的沉鬱。

10 作品節錄和介紹

11 覺悟下的犧牲──寄「二林蔗農」 弱者的哀求, 所得到的賞賜, 只是橫逆、摧殘、壓迫, 弱者的勞力, 所得到的報酬, 就是嘲笑、謫罵、詰責。
使我們汗有所流, 使我們血有處滴, 這就是──強者們! 慈善同情的發露, 憐憫惠賜的恩澤!

12 作品介紹 這首詩為農民、為土地而寫。這首詩指陳日本殖民統治下的台灣蔗農,受到無情的壓榨剝削,無論怎樣哀告苦求,怎樣汗盡血枯,所得到的永遠是橫逆、摧殘、壓迫、嘲笑、謫罵,絕不可能是慈善、同情與憐憫恩賜。

13 低氣壓的山頂(八卦山) 雲又聚得更厚,風也吼得更凶。 自然的震怒來得更甚,空間的暗黑變得更濃, 世界已要破毀,人類已要滅亡, 我不為這破毀哀悼,我不為這滅亡悲傷。 人類的積惡已重,自早就該滅亡, 這冷酷的世界,留它還有何用? 這毀滅一切的狂飆,是何等偉大淒壯! 我獨立在狂飆之中,張開喉嚨竭盡力量, 大著呼聲為這毀滅頌揚,併且為那未來的不可知的人類世界祝福。

14 作品介紹   此詩是在描述八卦山,非為具體的事情而寫, 而是長年愁鬱淤積胸口,不能不噴薄而出。以登臨八卦山所見到的「自然震怒」,暗喻外在環境的惡劣也象徵內心變天的渴望,唯有全面性的革命手段,摧毀一切,才能期望未來的人類世界幸福。

15 史事 發生日期 史詩 寫作日期 二林蔗農 1925年10月21日 覺悟下的犧牲 作於1925年 退職官拂下無斷開墾地 1925、26年
流離曲 作於1930年 霧社事件 1930年10月27日 南國哀歌 作於1931年 被殖民的苦悶第二次霧社事件(保護番收容所襲擊) 1895年 年 低氣壓的山頂(八卦山)

16 吳晟 本名吳勝雄。台灣彰化溪州人。 他個性樸實真誠,自稱 「愚直鄉間子弟」「戇直」 卻是他的最有名的註冊商標。 著有 詩集《飄搖裡》《泥土》 《吾鄉印象》《向孩子說》 散文集《農婦》《店仔頭》 《無悔》 《不如相忘》

17 文學特色 四十歲之前詩文兼寫,但以詩歌為主;四十歲以後,以散文為主。 吳晟致力於詩、 散文的創作。
  四十歲之前詩文兼寫,但以詩歌為主;四十歲以後,以散文為主。 吳晟致力於詩、 散文的創作。   吳晟對鄉土的認同,是以精神的關懷,和身體來力行,筆觸堅實而富於感情,以大自然和現實社會為文學的依歸。

18 《吾鄉印象.土》 赤膊,無關乎瀟灑 赤足,無關乎詩意 至於揮汗吟哦自己的吟哦 詠嘆自己的詠嘆 無關乎閒愁逸致,更無關乎 走進不走進歷史……
不掛刀不佩劍 也不談經論到說賢話聖 安安分分握鋤荷犁的行程 有一天,被迫停下來 也願躺成一大片 寬厚的土地

19 作品介紹  土和母親的意象在吳晟的詩文中占著 極重要的份量。吳晟的鄉土風格憫農精神、 寫實作風、勞動美學,已經成為台灣新詩的 特殊景觀。吳晟之於溪州,猶如鍾理和之於 美濃,詩人和土地永遠連成一氣,不可二分。

20 台中

21 台中 「大墩」是孕育台中及台中公園誕生的發祥地,在台中的發展史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台中市的歷史起源於清治末期。
台中的地名是從日治時代開始定名沿用,並且在日治時代為台中市發展最快速的時期。 台中市是在台灣歷史上,相當少見具備左翼革命傳統的城市。

22 日治時期末期的台中市街圖。  可見當時本市的街道,主呈棋盤狀。

23 櫟社 櫟社是臺灣日治時期三大詩社之一,在三大詩社中最具批判性格與抗議精神,由臺灣中部的古典詩人所組成,並與台灣文化協會皆以霧峰林家做為活動中心。 日本政府在鎮撫武裝抗日運動的同時,對於具有漢民族意識的讀書人,臺灣總督府舉行揚文會、饗老典等活動,假藉尊重漢文化手段,籠絡臺人士紳,又允許成立詩社,成為詩人寄託心曲的場所,而櫟社則是其中最著名者。

24 1902年林癡仙、賴紹堯等人成立櫟社,社名取意:「學非世用,是為棄材;心若死灰,是為朽木 今夫櫟,不材之木也,吾以為幟焉。」1910年梁啟超來臺,期許臺灣文人當積極關懷臺灣的未來,對櫟社社員影響頗深。1943年該社所編文集遭當局以「內容多與現下非常時局不合」而禁止發行。該社由林癡仙創社,傅錫祺拓展規模,林獻堂對聚結文友貢獻尤大。

25 作家介紹與文學特色

26 作家介紹 楊逵(1906~1985 )本名楊貴,台南新化人。
 作家介紹    楊逵(1906~1985 )本名楊貴,台南新化人。 懷抱「人道的社會主義」,在台灣文學史上以普羅文學家而知名,也是以文學創作實踐社會運動理念的最佳典範。 文學體質相當獨特,他的文學不只是書房文學,而是戰鬥文學、是運動文學,同時也是生活文學。他的文學體質,就等同於他的人格特質。 生前「雙手致力於人民文學,雙腳奔走於社會運動」,生活則是「天天用鋤頭在大地上寫詩」,一生除了寫作、從事社運、入獄的時間之外,就是種花為生,過著簡單樸素的生活方式。 因慕水滸傳李逵之孝勇,首次以楊逵為筆名。 他曾說:「這一生我的努力,都在追求民主、自由與和平。我沒有絕望過,也不曾被擊倒過,主要由於我心中有股能源,它使我在糾紛的人世中學會沉思,再挫折來時更加振作,在苦難面前展露微笑,即使到處碰壁,也不致被凍僵。」

27 楊逵 1927年自日本大學返台,旋即加入台灣農民組合與台灣文化協會,實地領導社會運動。曾因反對殖民政府而入獄10次。
楊逵接觸了當時勃然湧動的社會主義思潮,當時他所寫的第一篇短文<自由勞動者的手記>,及彰顯了他此後一貫的文學理念與社會實踐理想。 一九三二年,楊逵首篇小說<送報伕>入選東京《文學評論》二獎,是台灣作家進軍日本文壇的首航。其後擔任《台灣文藝》日文編輯 1935年楊逵與賴和、楊守愚、吳新榮等人另外創辦《台灣新文學》雜誌,編輯發表了當時許多重要的台灣文學作品。 1949年卻因草擬台灣第一份和平宣言而被捕入獄12年,期間創作不輟。出獄後借貸於台中大度山開墾「東海花園」,仍以花農為業。 小說〈壓不扁的玫瑰花〉被收錄於國中國文課本,是日治時期成名的台籍作家作品受到教科書青睞的第一人。

28 文學特色  在本土前輩作家中,楊逵的文學體質相當獨特,他的文學不只是書房文學,而是戰鬥文學、是運動文學,同時也是生活文學。他的文學體質,就等同於他的人格特質。 我們可以說,楊逵生前「雙手致力於人民文學,雙腳奔走於社會運動」,而他的生活則是「天天用鋤頭在大地上寫詩」,一生除了寫作、從事社運、入獄的時間之外,就是種花為生,維持簡單樸素的生活方式。 「三合一」的楊逵,常以不屈的台灣魂自詡,他說「能源在我身,能源在我心,雖然到處碰壁,卻未曾凍僵」,凍不僵、壓不扁的楊逵,屬於常綠灌木,可以在不同的年代再生,這就是他的特質。 楊逵抵抗精神的萌芽,深受一九一五年礁吧哖事件時日本對台人大屠殺的影響,中學時期編攬日、俄等著名的寫實主義、民粹主義文學,更開啟了世界性的文學視野。

29 作品介紹-墾園記 

30 墾園記 臺北近郊有陽明山,彰化近郊有八卦山,高雄近郊有壽山;距都市區很近,交通方便,眺望甚佳,是郊遊散步的好地方。
墾園記  臺北近郊有陽明山,彰化近郊有八卦山,高雄近郊有壽山;距都市區很近,交通方便,眺望甚佳,是郊遊散步的好地方。 我喜歡這些地方。也住過一段時間。 很早我就看中了臺中近郊的大度山,夢想在這地方依照自己的設計開設農園,種些花木水果,過著逍遙自在的田園生活。 就是這個夢想,促使我在東海大學前買了這一塊不毛之地。 有人問我為什麼要買這不毛之地。 理由很簡單:「有毛」之地太貴,買不起。 買了之後,飽受了孩子們的反對與朋友們的責罵,說我這個幻想家自討苦吃。

31 墾園記     孩子們各有所好,對此荒地沒有信心,自然不能合作;又沒有錢雇工幫忙,借錢買地的利息每月要付,實在是註定有苦吃的了。 在這進退兩難的時候,我決心苦幹下去。 吃苦我不在乎。在我一生中,苦是吃慣了的。 可是,為了借錢而低頭,為了繳利息而奔波,卻不是我之所願。 幸虧老妻能容忍,一直替我分擔了這些苦差使。 我掛起了個小小招牌:「東海農園」。又蓋了一所小小的山房,以避風雨。 用最原始的農具,一坪一坪地把荒地開闢,再一坪一坪的種下了花木蔬菜。澆水要到好遠的水圳挑,停水時沒水澆,欠水時水利會員不讓你挑。

32 墾園記 但事實證明,只晚上揀石頭,一擔擔挑開都要做到深夜。照明工具是最原始的「壁虎」煤油燈,小小的風都會給吹熄,便在黑暗中摸索。
墾園記  但事實證明,只晚上揀石頭,一擔擔挑開都要做到深夜。照明工具是最原始的「壁虎」煤油燈,小小的風都會給吹熄,便在黑暗中摸索。 當「東海農園」在這滿是石頭的荒山上開創之時,連附近的農民都笑我們是大傻瓜。 要設計得法而有恆心,荒蕪之地都可以變成美好的花園。 現在,這人人看不起的將近三千坪的不毛之地已經開墾出來,種滿了幾百種花木,一年四季都有花開。水電灌溉設備也做得差不多了。 參觀的人漸漸多起來了。 有人說,這裡好像是公園。 我也樂意把它稱為「東海公園」,自娛娛人。我更充滿了信心,想加速把這小小的私立公園充實起來,變成為郊遊的好地方,免費讓大家遊覽。

33 墾園記 我這個幻想家的幻想愈來愈大了。 我看到豪華的高樓與宏大的工廠天天在建設,也看到了髒亂的地方正在增多。
墾園記  我這個幻想家的幻想愈來愈大了。 我看到豪華的高樓與宏大的工廠天天在建設,也看到了髒亂的地方正在增多。 要是沒有在這些建築物之間配合花木,使環境清潔幽雅,那就等於畫龍沒有點睛。如果大家也願意幻想幻想,我們樂意為大家設計、施工,以實費(編者按:當作「惠」)把「東海公園」的好幾百種珍花異木推廣到每一角落,使整個城市公園化。 六年多來的經驗,使我們有把握在破磚亂石之上種花,把髒亂的地方變成美好的花園。在屋前屋後、屋頂上或者窗口的小小地方種種花木,擺設幾個盆景,實在是最好的點綴。

34 墾園記 我們高興做大家共同的園丁與庭園顧問,認真為大家服務,為大家解決灌水、施肥、修剪以及防治病蟲害等管理上的一切問題。
墾園記  我們高興做大家共同的園丁與庭園顧問,認真為大家服務,為大家解決灌水、施肥、修剪以及防治病蟲害等管理上的一切問題。 最近有一位編輯來遊,問我近來有沒有寫詩。我笑著說:「在寫,天天在寫。不過,現在用的不是筆紙,是用鐵鍬寫在大地上。你現在所看到的,難道不美嗎?」 他承認了我的說法之後說:「是的,這是一片美好的詩篇,是你不凡的創作。尤其你這六年多來的奮鬥,更是一部感人的故事。不過,能夠到這裡來參觀而聽你講這故事的,終竟有限。用筆寫的東西,傳播力更大、更廣、更久遠的,這事實你能否認嗎?」 「是的,我不否認。」 就這樣,我把這枝禿筆找出來了。

35 墾園記 1962 (57歲) 借貸五萬元於臺中郊區購買荒地,經營「東海花園」。 1969 (64歲)此時發表墾園記
墾園記  1962 (57歲) 借貸五萬元於臺中郊區購買荒地,經營「東海花園」。 1969 (64歲)此時發表墾園記 為擴建東海花園,向出版商借貸十萬元。年底因葉先生週轉不靈,經由鍾逸人介紹,蔡伯勳、葉榮鐘、郭頂順三人以樂捐方式義助十萬元,作為資助臺中文化城之用。 1972 (67歲) 東海花園逐漸步上軌道。  1977 (72歲) 一月,東海花園火災,幸而及時撲滅。  1985 (80歲) 三月廿九日,葬於東海花園葉陶墓旁。

36 可愛的拓荒者  楊翠 這麼一個超然脫俗的花園,不是從天而降的,更不是神賜予的,而是爺爺與奶奶盡心力所建設起來的。他們造這花園的目的,不僅為要過悠閒的隱逸生活,更希望能與志同道合的朋友共享清靜幽雅的樂趣,他們抱著:「既已為人己愈有,既已與人己愈多」的信念,總希望為社會大眾盡更多的力量,謀更多的福利。   爺爺常說:「希望這個花園以後能成為大家所喜愛的花園。」這個理想,相信能夠實現,也相信能受到社會大眾的推崇,更相信不管是爺爺,或是後代子孫,都不會以此公園的門票為焦點而你爭我奪。公園,亦即大家的場所,既收了門票,那又怎麼能算是為民服務呢? 1962年,在台中市郊大肚山丘陵,借貸五千元購置荒地,經營「東海花園」,直到1981年,楊逵因病離開為止,他在東海花園生活了將近二十年。而當時東海花園在大肚山是一片荒蕪,可是有一個新生命出生了,代表東海花園未來會青翠一片,因此其孫女故取名為楊翠。

37   近年,由於臺中港的興建完成,使得這貧脊且不值分文的大度山,地價也漲了,況且漲得很可觀,比起十幾年前來,確實是值錢多了。因此,很多人勸爺爺把這塊地賣掉算了,何苦自個兒挖土扒地,年齡也一大把了,賣了好享餘年吧!可是,爺爺卻不是一個眼光狹窄的人,更不會貪小便宜,吃不了苦而想藉此機會去撈一筆意外之財。日據時期創立首暢農園之時,喝白開水度日的苦日子都熬過了,現在這種情形,在他來講簡直微不足道,一點兒都不苦。他不賣自有他的道理,他希望能在此地建立一個民俗館、藝術館,為臺灣文化延續一道血脈,讓創造新文化的後代,得以紮根,並能循著前人的途徑,創出個新的文化生命。爺爺本人也是個小有名氣的文化人士,相信他這種想法會得到大眾的支持。

38 東海花園

39 作家介紹

40 路寒袖 本名王志誠,1958年生, 台中縣大甲鎮人。 台中一中畢業, 東吳大學中文系畢業。 1975年開始文學創作, 1982年創辦「漢廣詩社」及詩刊, 1991年 致力台語文學創作。

41 高中階段大量閱讀 ,組織詩社 就讀台中一中後,因學風自由,蓄積已久的文學愛好終於抒發,而於高二下學期(一九七五年)與同好共組人學社團「繆思社」,正式開展了他的文學創作生涯。 自遍讀文學作品到沈迷文學創作,僅只高三生的路寒袖已死心塌地要走文學的康莊正途,他決定不考大學,因為寫作需要豐富的人生體驗,而學院的教育對當時的他而言是浪費生命,於是他決定不考大學。

42 東海花園生活 ,豐富創作生命 路寒袖流浪了兩年。一九七七年,他在朋友引介下認識前輩作家楊逵,並獲得楊逵同意進住東海花園,渡過四個月蒔花澆水的田園生活。與「在大地 上寫詩」的楊逵朝夕相處,讓他領悟創作與生活、土地、信念密不可分,這段東海花園短暫的生活時間,關鍵性地影嚮了他往後的文學風格與走向。 在東海花園整整四個月的日子,路寒袖並不曾和楊逵談創作,更不曾向楊逵請益創作,只是很簡單地和大師共同生活,去感受真真實實的創作人如何將觀念、理想,一點一滴地在生活中實踐著。  後來,不知是巧合還是這段日子的發酵,楊逵的孫女楊菁還成了路寒袖的夫人。

43 創作競選歌曲,成就台語詩風 1994年台北市長選舉,陳水扁的競選幹部委託路寒袖寫歌,除了<快樂‧希望>的主軸外,他們完全放手路寒袖自由發揮,而路寒袖亦不負眾望,<台北新故鄉>、<春天的花蕊>二首歌不僅突破了以往競選歌曲的窠臼,更紅遍了台北市的大街小巷,激起了台灣人消失已久的夢。 一路寫來的台語雅歌亦收錄成集,它是路寒袖的第一本台語詩集,書名就叫《春天的花蕊》。

44 作品欣賞

45 春天的花蕊-詩集創作背景 為了生活,潘麗麗在台北演戲,她先生在梨山種植水果,他們的果園在海拔兩千公尺,鐵皮搭建的工寮極為簡陋,生活固然困苦,但看山看雲,聽鳥聽風,無所爭無所求,比起繁華的都會生活,踏實而心靜。 梨山:是位於台灣台中市和平區的一個集落,地處中央山脈,海拔約2000公尺,屬於溫帶氣候,以氣候宜人、風景優美、盛產水梨、水蜜桃、蘋果等溫帶水果而聞名。

46 山路路寒袖/詞 詹宏達/曲 潘麗麗/唱 佰崎的山路,彎彎閣翹翹 ,盤佇山坡,盤佇咱的心 汝的情牽著我的愛 ,我的愛牽著咱的將來
山路路寒袖/詞 詹宏達/曲 潘麗麗/唱 佰崎的山路,彎彎閣翹翹 ,盤佇山坡,盤佇咱的心 汝的情牽著我的愛 ,我的愛牽著咱的將來 咱勻勻啊行來山頂看大海 ,寂靜的山路,雙邊相思 栽佇心內,栽佇眼前世界 山頂生活無啥感慨 ,干礁聽著咱喘氣的愛 咱勻勻啊行來山頂看大海 山路啊山路 ,越過來聽著風 山路啊山路 ,越過去看著雲 野草含著露水,像雲遐呢厚 濕入夢中,濕入夢中 夢浮上山的肩胛頭

47 等待冬天路寒袖/詞 詹宏達/曲 潘麗麗/唱 無幾個儂 知影咱遮會落雪,雪若咧飛 滿天落全白花,茫茫一片,是天對地咧立誓 這款情,這款愛,無幾個儂會凍了解 天地白白,好親像咱的前世,為情出世 無啥麼通怨磋 等待冬天,天佮地落閣作伙 個無話,個無話 ,千年萬世攏佇內底 等待冬天雪落會飛 彼是天對地咧立誓 草木白頭無需要講話 千年萬世攏佇內底

48 文學特色

49 他的臺語詩歌作品曾被評論家譽為: 「重拾臺灣歌謠尊嚴的里程碑」 「點燃臺灣新文藝復興的火花」 「臺語文學的深度指標」 「既承續戰前臺語文學的優良傳統,復開出當今臺灣雅歌的新希望」 可見他在臺語詩歌上所做的承續與革新。

50 詩人路寒袖談台語文學創作 

51 詩風的轉型期 在東海花園的四個月裡,我雖然跟楊逵談論文學的次數並不多,可是他那種言行合一的風格,對文字工作者而言是一個絕佳的典範。那時剛好是我詩風的轉型期,在迷惘摸索的混沌當中,楊逵讓我望見了落地的定點。 從他身上我找到了詩學再出發的方向,也尋回被自己忽視已久的土地與人民。

52 尋找台語文學的主體性 跟其他鄉下小孩 差不多,我從小就是看布袋戲、歌仔戲,聽台語歌謠、台語廣播長大的。這種生活經驗,成為我後來從事台文創作的重要養分來源之一。 但是台灣的扭曲教育,讓我 們進入求學階段後,從國小、國中、高中,甚至到了大學,教育體制中總無所不用其極的醜化我們的母語。所以有一段時間,特別是國中階段,我竟認為台語歌很沒 水準,要聽就得聽國語或英文歌。 直到高中,偶然聽到一首台語歌〈流浪到台北〉,歌詞映照出在異地求學的心情,剎那間,自己彷彿沾染了流浪的風塵,於是重新激盪起以前對台灣歌謠的情感。從那時起,我又回過頭來聽自己母語所唱的那些歌謠。

53 寫作時用台語思考 以台語寫作,一般會經歷幾個階段,先是以華語思考以華語寫作,再翻譯成台文;接著是以華語思考,下筆時轉成台文;最後才是以台語思考,以台文書寫。 語言它是個活生生的生命體。台語以前只用到日常生活的部分,但如果學術界、文學創作從現在開始使用它,開發它,台語就有辦法走進時代,並且繼續成長。何況,台語有七個聲調,絕對比四個聲調的華語豐富,表現的空間也會更大。

54 未完成的夢想 路寒袖認為,宣揚台語之美不能只停留在諺語的舉證與詮釋,既然已到創作的層次,最重要的就是拿出好作品來,很多評論家譏諷台語文學是「只有台語而沒有文學」,頗值得我們深切的反省。 路寒袖期許自己在台語歌詩方面的持續創作。台灣歌謠在歷史上長期地受到扭曲、打壓,不僅要為它平反,袪除既定的刻板印象,更要重新建構一個新的歌謠傳承。因為歌謠跟我們的休閒娛樂生活密不可分,它對庶民的影響既直接,又廣泛。

55 小結

56 從五○年代之後,台語與社會脈動的關係就被政治因素所斷絕,造成它無法隨著時代的前進而成長,在思考上,我們一方面得想辦法彌補先前的那段空窗期,一方面尤須建構新時代的語言美學。
對以台語為母語的台灣住民來說,我想說的是,我們從小到大願意花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去學習外文--英語,那為什麼吝惜挪出一點點時間來認識自己的母語?

57 南投

58 南投的歷史背景 1895年台、澎割日,1920年後到1945年日本戰敗之時,則隸屬「台中州」之下。
在台中州14郡中,南投郡﹝南投街、草屯庄、中寮庄、名間庄﹞、新高郡﹝集集庄、魚池庄、蕃地﹞、能高郡﹝埔里街、國姓庄、蕃地﹞與竹山郡﹝竹山庄、鹿谷庄﹞等4郡約為今日南投縣所轄。 戰後初期,南投縣仍屬台中縣轄,到1950年台灣地方自治,南投才從台中縣劃出獨立設縣。  日治時期出現文壇的南投新文學作家及其作品,展現的乃是近百年來南投縣民共享的經驗,也創發並且啟迪今日以及將來南投文學的文化空間。

59 作家介紹 巫永福(1913~2008),號永州,筆名田子浩,生於台中州能高郡埔里社街八五番地 1925年從埔里公學校轉讀埔里小學校
1927年考進台中一中 1929年高二念完後,巫永福轉學到日本名古屋就讀 1932年於東京與張文環、王白淵等留日學生籌組「台灣藝術研究會」,發行日治時期台灣第一份文藝雜誌《福爾摩沙》。 1935年巫永福回台定居,進入台灣新聞社擔任記者,並先後加入多位台灣作家籌組的「台灣文藝聯盟」、張文環創辦的《台灣文學》。 1876年加入笠詩社 1933年成立財團法人巫永福文化基金會增設了「巫永福文學獎」,推動台灣文學的理論建設和創作活動 1979年巫永福捐資創辦國內第一個文學評論獎「巫永福評論獎」

60 文學特色 專寫小說和詩,詩作內容廣泛:親情、生活情趣、對政府的不滿、鄉情、對台灣命運的慨歎
小說則多寫家鄉埔里的故事,也寫上一代、上上一代日治時期的故事,還有自己到日本讀書的親身體驗

61 文章節錄─《薩摩仔》 山明水秀的南投縣埔里,昔時番名哈美蘭,漢名綠湖,位於台灣中央,是四面皆山的大盆地,東鄰霧社,南接魚池,西北連國姓,廣闊的平原,原是布農族埔里社又名埔社,以及以眉溪為界泰雅族眉裏社又名眉社之聚落。。。。 1908年6月13日能高郡埔里街埔里八十五番地住民巫俊、吳月夫婦的長女玉鑾做滿月。這一天吳月透早送巫俊與二伯巫海出門做菜飯後一面照顧小孩,一面殺雞準備做麻油酒等忙了一會,於中晝食飯後提著竹籃放置一大碗公麻油雞酒、一瓶米酒、一大盤油飯、十二粒染紅的雞卵,將小孩交給大家(婆婆)看顧,迢迢從東門尾步行至西門埔里地政事務所隔壁生婆李何貞家,答謝生婆坐月時常替紅嬰仔洗身軀換尿布的熱心照顧。

62 文章節錄─《薩摩仔》 吳月提著空竹籃踏出亭仔腳外街路要回家,行了十多步時路上無行人,只看到路中有一個頭髮半白的老婦伏倒在地上呻吟掙扎,憐憫之心油然而生,趕緊走近扶起老婦時,始知是一個平埔番婆,面目鐵青一直叫苦哀嚎:「啊!腹肚真痛,真正痛啊!」吳月也感覺嚴重隨時盡力半扶半抱到附近日本人的開業醫師潮公醫診所就醫,經潮醫師診療打針,並給一包藥粉服用後,稍稍回復鎮定。吳月即付清醫藥費,替老婦提藥包藥水,再折回東門尾住家休息。。。。

63 文章節錄─《薩摩仔》 卻有一天早晨天未光,老婦深怕吳月早出門去搶柴,匆匆提著一隻雞及一小包柑仔趕來吳月的家,著急得開聲打門。「頭家娘在嗎?開門啊!」吳月正在廚房準備早餐,聽著生出來開門看著老婦驚訝地急著問:「阿婆!是你啊!」老婦人急忙入門喘氣的說:「你今早不要出門撿柴,我聽著十一份,東埔方面的我聽著十一份,東埔方面的飛鳥驚動的飛天哮哮叫,就知道過坑的布農族人今早已經出草,一定會在十一份原始林殺人頭。」吳月聽著也驚曉起來,卻在心內想,聽著鳥聲就會知影過坑番出草的事。「千萬不可去撿柴啊!」老婦看著吳月的面一在叮嚀「不要去十一份仔」,「頂次非常感謝你的救助,這是我自家養飼的雞,柑仔也是我自家生產的請予收下。」吳月不好推辭就收下來,老婦起立說:「你千萬不可出門噢,我要回家了」

64 文章節錄─《薩摩仔》 吳月不好推辭就收下來,老婦起立說:「你千萬不可出門噢,我要回家了」老婦走後,鄰近的婦女紛紛來月要去十一份仔撿柴,一個看到老婦回去的身影就說:「那個番婆的薩摩仔,聽說會念咒語。」一面聽著吳月的說明後再說:「好!我們今早不去撿柴了,可能那個薩摩仔會聽鳥仔聲啦。」

65 文章節錄─《薩摩仔》 這樣吳月這組人雖然半信半疑,大家決定不去撿柴時,到了中午時分就有人告訴大家,今早過坑番出草,在十一份仔原始林中殺死好幾個人的消息。吳月聽著就想起老婦來警告的事,心中大大感謝那個老婆婆救了她們數條人命的恩情,也知道那個老薩摩仔是來報答她幾個月前無意中所救助的事情來。薩摩仔名為「尤莉佳」,不知生於何年何月,被欺負時,為表示懲罰會念咒使對方難堪,為此附近住民之道她是能者,有異常能力的人,不敢再欺負,反而敬而遠之。所以他非常孤獨,後來也不知死於何時。

66 參考資料─巫永福作品 參考資料─網路資料 地平線的失落 霧社緋櫻 巫永福小說集
再現南投意義地圖

67 作家介紹&文學特色

68 作家介紹 簡明雪 出生在草屯相間的林子頭,雖然是逢甲會計系畢業,但是對鄉土、對文學的熱愛一直深植在內心深處。除了教書,還兼任鄉土解說員的工作,投入民宿經營後,作品驟減。但卻因為對旅遊事業的投入及成功的經營,而獲頒「第三屆南投縣十大傑出工商婦女」

69 得獎經歷 已出版「被三振出局的老師」及「埔里風情之愛」, 後者曾入選南投縣文學家作品集第八輯。「民宿新鮮人」則入選南投縣文學家作品集第十一輯。而更以三萬五千字的「用愛打造生命奇蹟」,榮獲「綠川個人史」文學獎第一名。

70 南投縣文學家作品集 在南投,有已在文壇建立了相當文學地位的前輩、有創作力豐富的中生代作家、當然也有新世代的初生之犢,他們的作品風格殊異,但對文化局來說,希望透過這樣一個徵選的工作,將南投的文學創作及發展忠實地呈現在「南投縣文學家作品集」裡,以南投人所寫的地方文學、累積的文學出版成果,做為南投重要的資產,同時也做為子孫緬懷先民足跡的重要憑藉。 南投縣文學家作品集旨在蒐集保存縣籍作家的文學創作希望藉由文學的出版及欣賞,做為一帖淨化人心的良藥,更期待這些作品可帶給讀者舒緩恬適的感受。 文學之所以動人,在於能清楚描述土地、社會與人文之間的關係,其與社會生活、價值觀念更是層層相扣。然而,寫作是一條孤寂而漫長的道路,唯有永不消退的創作熱忱,才能永續經營。這項縣籍作家出版的工作不會中斷,我們鼓勵亦期待創作的路上有更多的同好來挑戰,更歡迎文壇的前輩前來共襄盛舉,盼望南投的文學日益豐美。

71 作品風格 內容平實,文筆清白不加雕鑿卻有樸質的 亮光。(與作者個性息息相關) 跟居住地連結密切,埔里風情表露無遺。 多親情的描述,令人動容
選擇用寫作來紀錄人生,多日記式散文。 (EX:埔里風情之愛,民宿新鮮人)

72 作品介紹 民宿新鮮人 簡明雪的《民宿新鮮人》是 日記式的散文,是民宿經營 的點滴記錄。並且由點滴記 錄中更添心靈的闡發。所以
不單單只是一本平庸無奇的 流水帳日記。更是一本由生 活中活出哲理的一本著作。

73 作品介紹 本書分為三個部分 民宿日記:紀錄經營民宿的心得。與客人互動,對民宿自然環境與生物的感發,共80篇
雜事雜思:作者對於老家與親人的追憶,共18篇 附錄雜記:有關埔里這篇土地的2篇小雜文(埔里的草鞋阿嬤-李學,搶救埔里-消滅蔓澤蘭)

74 作品節錄 民宿日記-十五: 庇蔭 植物跟我們人類的成長,似乎有些許的相通之處。所以,我們不必去羨慕家世顯赫的世家子弟,或是有祖先如大樹般庇蔭的巨賈之後,觀其一生難道就能一帆風順嗎?我想他們如果處於優渥的環境下卻閑散下去的話,終究會敵不過那些為求一席生存之地的小草,只要有奮鬥的目標和勇氣,我深信小草一定會挺直腰桿,掙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的。

75 作品節錄 雜事雜思-十八:原鄉踏夢行  在模模糊糊的睡夢中,赫然見到老家的土角厝,已 經被九二一震的蕩然無存了,連日來夢中幾番驚醒。突然,一種好想回去看看的意念湧上心頭,不知在傾圮的石堆裡,可還留有供我回憶的片瓦蛛跡。  家園:......進得牆來,就是典型的四合院中間就是各家子輪流曬穀,辦婚喪喜慶的大稻埕;不過沒事的時候,就是我們孩子最愛的遊戲場了。男孩們愛打球,跳草繩,跳高和打陀螺...,女孩們則喜歡扮家家酒,尤其是學熱鬧時(總舖師)煎炒煮炸的手藝。總之,在這兒可以任意的追逐跑跳,也不會有車來車往的交通危機。

76 作品節錄 埔里的草鞋阿嬤-李學:  小富由儉,由於這些草鞋巷婦女的勤儉持家,竹管厝和鐵皮屋才紛紛被改建成樓房。雖然草鞋在30年前已經被淘汰了。但是這種唯一無左右腳之分的草鞋,也是唯一專業生產草鞋的地方,曾是我們埔里開發史上,深具特色的文化,我們不可不知,同時也為埔里的草鞋始祖-李學,一個堅強而懂得分享的女性,致上最高的敬意。

77 作家介紹與文學特色

78 田雅各 ● 拓拔斯·塔瑪匹瑪,台灣布農族人,漢名田雅各,1960年出生於南投縣信義鄉,高雄醫學院醫學系畢業。 ● 以台灣原住民醫療服務為職志
● 田雅各具有原住民、醫生、作家三重身份 ● 作品風格獨具,頗獲好評。曾獲1986年吳濁流文學獎,1991年獲賴和醫療文學獎。著有《最後的獵人》、《情人與妓女》、《蘭嶼行醫記》等書。

79 從山上到山下的求學事 十歲以前,田雅各在四面環繞高山的布農族部落成長,而後到平地城鎮埔里讀書,由於膚色黝黑和語言不通,常常受到同學奚落,讓他逐漸發覺社會上有許多不幸,以及原住民族生活在城市中的不易。就讀中學時,他開始接觸和喜愛文學。就讀高雄醫學院之後,他加入詩社,同時在詩友的互相激勵之下從事創作。

80 田雅各寫作特色 1 融合自身原住民文化經驗,使文章中充滿音律、顏色之美 2 小說中表現出豐厚的族群性和細膩的生活性―布農族
Ex表現在最細微的時間、數字上 有一句話他竟然這樣寫:「過了公牛一次小便的時間,他……」用公牛撒尿的情形來形容時間的長短,真絕透了。 漢族系的我們一定會用約定俗的「一會兒」、「片刻」

81 3細緻的寫實風格 小說經由細緻日常生活的描繪,堆砌而成,幾乎沒有戲劇性的情節轉折,不過這種對生活精緻的描述,使我們更深刻的感受到小說中的真實性。 Ex 凌晨,雲霧漸漸逃離山谷,向四周擴散,好像害怕人們知道是它們造成冰凍的夜晚似的,公雞聲此起彼落,男人劈柴的聲音與獵狗吠聲,也趁太陽未出來時同時奏起,此時已有幾戶人家點起火柴,煙囪上吐著黑煙……。

82 4小說有著深刻的文化思考 特別站在原住民立場,對平地漢人文化入侵山地,造成強勢文化對弱勢文化侵略的種種憂思與抗議 「夕陽蟬」用科幻手法描寫出「觀光文化」對原住民固有文化的摧殘 「馬難明白了」描繪了台灣漢人所寫的歷史,如何站在「大沙文主義」,虛假塑造吳鳳地者形象。

83 作品介紹

84 最後的獵人 整篇小說是描述一群坐著二手小貨車回家的布農族原住民,他們的遭遇、經歷、苦惱和期盼。這群人包括開車的司機、從法院回來的笛安、獵人烏瑪斯、酒鬼高比爾、少婦珊妮,以及第一人稱敘事人物的「我」。車子正在艱苦的爬山,駛向山區的故鄉。這個回家的歷程是很具象徵意義的,田雅各用平實而真誠的小說語言,把這群人的面貌描述的極為生動

85 競爭結束,高一等的生命 靠低層次的生命維持生存

86 <馬難明白了>文章節錄 「爸爸!我們的祖先真的很殘忍嗎?」 「誰告訴你的?」 「課本寫的,說山地人砍了義人吳鳳的頭顱。」 「哪個老師教的?」
「我的生活與倫理小說,故事記載在課本的第五課」 「當地山地人可能看錯人了吧!誤殺了那個叫吳鳳的人。」他父親終於知道是課文傷了史正

87 「對了!你山上的祖母不是養了許多雞嗎?」
「嗯!」 「那麼雞有幾種顏色?有幾種不同的體型?」 「那麼多我怎麼知道?」 「你每次回山上時,雞的數目是不是越來越多?」 「那就是因為他們能和睦相處在一起,才能生出那麼多的後代,至於顏色,體型的不同已不重要了。」 「但是雞有時會打架哩!」 「它們只是因搶食物或無聊或被關的不耐煩才會以打架來消遣,最後它們仍然可以住在一起。 」 「哈哈!雞跟人沒什麼兩樣嘛!」史正聽懂了父親的一番話似的,兩手拍著、笑著。

88 「人本來就沒有所謂殘忍的種族,或是天生善良的種族,但是不要因為身為布農族而感到羞恥,就想拋棄自己的祖先,而是應該要與同學們好好相處,讓他們知道你是布農但絕不是野蠻人」
「塔瑪!我知道了,我要讓同學們知道我不比他們野蠻」 他父親聽到兒子用平常極少用的布農語叫他,頓時感到心靈與兒子緊緊的聯合在一體,心中興起一陣欣慰感。 「爸爸!我問最後一個問題,老師說山地人又愛喝酒又愛鬧事,是不是真的?」 「去吧!快去洗臉。那是他們對山地人的『稀利斯、稀利斯』」千萬不要中計。」

89 參考資料

90 1彰化文學大論述 2土地哲學與彰化詩學 3賴和集 4吳晟詩選 5路寒袖<春天的花蕊> 6簡明雪<民宿新鮮人>

91 分工表 前言、區域文學定義、彰化歷史背景、賴和、吳晟:何旻 台中、台中市街圖、櫟社、楊逵:溫翊如 路寒袖、PPT編輯、台語文學創作:張惟雅
簡明雪:賴虹均 田雅各:袁欣隅


Download ppt "中台灣的故事─ 彰化、台中、南投,從日治到近代"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