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六国论 苏 洵.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六国论 苏 洵."—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六国论 苏 洵

2 课文背诵▲ 阅读讨论▲ 课堂训练▲ 课文结构图▲ 朗读全文▲ 时代背景▲ 北宋地理形势图▲ 简介作者▲

3 简介作者 苏洵,字明允,号老泉,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宋仁宗嘉右元年(1056)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京城,以所著文章22篇:《几策》2篇,《权书》10篇,《衡论》10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振。

4 苏洵精于古文写作,尤长于策论,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纵横捭阖,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他三人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著有《嘉祐集》,本文选自《嘉祐集·权书》。《权书》都是评论政治和历史的,本文是其中的第8篇。

5 当年苏老泉, 年已二十七。 方知需用功, 发奋读书籍。 并同儿与女, 思究圣人语。 寒窗多少年, 青丝根根白。 父子同进京, 三人皆中举。 皇城咸震惊, 争诵苏洵名。 读书从不晚, 辛勤为第一。
  

6 六国与秦的有关史实 ㈠韩魏楚以地赂秦大事年表
前290年韩割武遂予秦—前280 年楚割汉北及上庸予秦—前275年魏割温予秦—前273年魏割南阳予秦。 ㈡秦灭六国时间表 前230年灭韩—前225年灭魏—前223年灭楚—前222年灭赵和燕—前221年灭齐,统一全国。 ㈢六国抗秦大事年表 前269年赵将赵奢击秦,大破之—前257年魏信陵君救赵,秦兵解去—前247年信陵君率五国兵败秦军河外—前233年秦攻赤丽和宜安,被赵将李牧击退—前232年秦攻番吾,又被李牧击退。

7 北宋地图

8 时代背景 北宋建国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和五代军人乱政,实行中央专制集权制度,将军权完全收归中央,造成了军事上的衰势。北宋建国往后一百年间,与契丹、西夏作战60余次,败多胜少,到苏洵所处的时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20万两,绢30万匹;向西夏纳银10万两,绢10万匹,茶3万斤。这样“陪邻”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六国论》的。

9 听读全文,制作自读提纲 六国互丧sàng 暴pù霜露 洎jì 草芥jiè 与嬴 yǔ 下咽 yàn 胜负之数shù

10 研读课文 一读: 夯实基础,品味语言之美

11 二读: 整体感知,欣赏结构之美

12 (1)赂秦而力亏 六国破灭, 弊在赂秦 (2)不赂者以赂者丧

13 小邑 大城 得百倍 失百倍 数量上 赂秦力亏,破灭之道 对 比 大欲 大患 献易 得难 态度上 奉繁 侵急 道理上 引用古语小结

14 与嬴不助国 不赂者 不能独完 以荆卿为计 洎牧以谗诛

15 结构图 为国者无 (过渡) (分总) 毋从六国破 使为积威 之所劫哉 赂 秦 力 亏 数量上 (总分) 态度上 (第二段) 道理上
(第一段) 弊 在 赂 秦 (总 分) (并 列) (第四段(借古) (分总) (递 进) 不赂者以赂者丧 齐亡之事实 毋从六国破 亡之故事 (总分) 燕亡之教训 (第三段) 赵亡之悲剧 (第五段)(讽今)

16 三读: 强化训练,加强巩固积累

17 课堂训练:解释古今异义词 ⑸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 ⑴其实百倍 ⑵思厥先祖父 ⑶始速祸焉 ⑷可谓智力孤危 那实际情况/实际上。
祖辈和父辈/指父亲的父亲。 招致/指速度快。 智谋和力量/一个词,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 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 前例、旧事/今指真实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

18 课堂训练:解释词类活用词 ⑴不能独完 ⑵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矣 ⑶以地事秦 ⑷义不赂秦 ⑸始速祸焉 (6)李牧连却之 (7)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8)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 才 (9)日割月削 “完”,形容词用作动词,保全。 “战”,名词作动词,作战 “事”,用作动词,侍奉。 “义”,用作动词,坚持正义。 “速”,形容 词作动词,招致 “却”,使动用法,使……退却 “终”,形容词作动词,坚持到底 “礼”,名词作动词,礼遇,礼待。 “日”、“月”,名词作状语。

19 解释下列多义词 诸侯之所亡,与战败所亡者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以荆卿为计 邯郸为郡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 为国者无使为 六国破灭 薪不尽,火不灭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并力西向 而秦兵又至矣 斯用兵之效也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良将犹在 丧失,丢失,动词 灭亡,动词。 作为,动词 成为,动词 被,介词 治理,动词 灭亡,动词 熄灭,动词 如果,连词 朝着,动词 名词,军队 名词,军事、战争 动词,好像 副词,还

20 有人,有的人,无定代词 或曰…… 或未易量 以地事秦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 始速祸焉 终继五国迁灭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故曰“弊在赂秦也” 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强弱胜负已判矣 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也许,或许,连词 事奉,动词 事情,名词 起初,副词 才,副词 终于,副词 用到底,坚持到底,动词 所以,因此,连词 旧,形容词 胜利,名词 战胜,动词

21 较秦之所得 此言得之 诚不得已 暴秦之欲无厌 则秦之所大欲 暴霜露 得到,获得,动词 适宜,得当,形容词 能,能够,动词 想要,追求,动词
欲望,名词 暴露,显露,动词 凶暴,凶恶残酷的,形容词

22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2)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3)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句断判
(2)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3)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4)洎牧以谗诛 (5)举以予人 (6)至丹以荆卿为计 (7)赵尝五战于秦 句断判 句断判 被动句 被动句 省略句,省略宾语 省略句,省略动宾词组 介词结构后置

23 1.下列各句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A.暴霜露 B.暴秦之欲无厌 C.为国者无使为积威所劫哉 D.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2.指出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情况 A.日割月削 B.以地事秦 C.义不赂秦 D.不能独完 E.李牧连却之 (D) “暴”同“曝”。读pù,晒,引申为“暴露”,意为“冒着” “厌”同“餍”。读yàn,满足。 “无”通“毋”,读 wù 不,不要。 “日”“月”,名词作状语 名词“事”带宾语“秦”,用作动词:侍奉 “义”,用作动词:坚持正义 完,形容词用作动词:保全。 却,动词使动用法,使------退却;击退。

24 四读: 拓展训练,培养运用能力

25 阅读讨论 阅读苏洵的《六国论》,试从文体、立论的侧重点、论点和作者的写作目的四方面和贾谊的《过秦论》作一比较。
★苏洵的《六国论》是一篇政议文,从六国破亡的教训立 意,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点,借古讽今:警告 北宋王朝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贾谊的《过秦论》是一篇政议文,从秦亡的教训“过秦” 的角度立意,提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观点,借 古规汉:建议汉文帝对人民实行宽松的政策。

26 《过秦论》 为什么有人将《六国论》比作《过秦论》的姊妹篇? “过秦” (仁义不施) “规汉” (攻守之势异)
“论古(魏、楚、韩、 齐、燕、赵---秦) “讽今” (宋---西夏、 契丹) 《六国论》


Download ppt "六国论 苏 洵."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