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七課 訓儉示康 司馬光.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七課 訓儉示康 司馬光."—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七課 訓儉示康 司馬光

2 方舟: 貳、課文相關事典 1資治通鑑& 2延伸閱讀& 三民: 1作者&  2題解&  3課文&

3 作者 1-1北宋真宗天禧三年(西元一○一九年),司馬光的父親司馬池任光州光山(今河南省光山縣)令,司馬光即生於光山官舍,因以光為名。「光」字有亮麗、炫燿的意思,因此字「君實」,以踏實自許。

4 1-2古人的「名」由尊長所取,以自 稱或供尊長叫喚;「字」則自己 取,以呼應「名」,並供他人稱 呼。   古人「名」與「字」之關係,有 「同訓」與「對文」兩種。→

5 (1)同訓,即「名」與「字」意義相同(呼應而相成),如曾鞏字子固,蘇轍字子由,杜甫字子美,岳飛字鵬舉,陶淵明字元亮
(2)對文,即「名」與「字」,意義相反,韓愈字退之。端木賜,字子貢。朱熹,字元晦。曾點,字子皙。司馬光字君實。

6 2司馬光的故事軼聞 1.智救鄰童:司馬光年幼時,與群兒戲於庭院,有一鄰童因球落甕中,登甕撈拾,不慎跌沒水中,其他鄰童嚇得紛紛走避,只有司馬光很理智的持石擊破水甕,救出鄰童。

7 2.生活儉樸:司馬光在洛陽時,居所極簡陋,乃另闢一地下室,讀書其間。當時大臣王拱辰亦居洛陽,宅第備極豪奢,中堂建屋三層,最上一層稱朝天閣。洛陽人因此戲稱:「王家鑽天,司馬入地。」

8 3.公私分明:司馬光在新法上與王安石水火不容,可算是政敵,但王安石死時,朝廷特為輟朝。推恩家屬,身後優禮,都是由司馬光主持執行。司馬光寫給呂晦叔的書信說:「介甫沒別的缺點,只是個性執拗而已,贈卹之典當然宜厚。」可見他公誼私情,判然分明。

9 4.司馬井:光山有井,名司馬井。據說因司馬光誕生時,家人汲此井水為他洗澡,因以為名。
5.警枕:他睡覺時以圓木為枕稱為「警枕」,熟睡中只要枕木一滾動,就立刻醒來,伏案讀書。

10 6誠實:司馬光五、六歲時,父親開始教他讀書。有一次,司馬光和姐姐剝胡桃皮,怎麼都剝不掉,姐姐走開時,一位婢女用熱湯脫了胡桃皮,姐姐回來問他時,他卻謊稱自己脫的。知情的父親痛加責罵:「小孩子,怎麼可以說謊!」司馬光從此不敢欺騙別人。「誠」成了他一生遵循的信條。

11 3神宗時,王安石得政,積極推行新法,司馬光反對變法冒進,上疏論陳利害。後王安石因韓琦上疏,臥家求退,神宗乃拜司馬光樞密副使,光堅辭不就,同時仍就新法之擾民害政,抗顏力陳,神宗極為不悅。及至王安石重又視事,司馬光遂求去,請判西京御史臺,回到洛陽,從此絕口不論政事。

12 題解 1本文名為「訓儉示康」,請問「康」指的是何人?與作者的關係為何?  A:【   】。【     】 2垂訓  教訓流傳於後世。 司馬康 司馬光之子

13 3司馬康 a為人廉潔,行為端正。司馬光過世,他一切遵照禮經、家法,不隨俗鋪張。生性至孝,母喪時,三天三夜滴水未進;父喪時,更是居廬疏食,日寢於地,因而得了腹疾。幾年之後,也因此病逝,得年才四十一歲。 b司馬光修資治通鑑時,司馬康協助作檢校文字的工作。

14 4家訓文學(方舟p38) 1指家長在立身處世為學等方面對子孫的教誨。 2來源約有如下幾種: a古人的戒子書、家戒一類的作品 b古人的遺令或遺戒,也就是遺囑 c古人自敘生平的「自敘」。

15 3家訓文學因為要使子弟能夠了解,所以措辭很接近白話;又因為情感真摯,用語親切,所以早期的家訓文學,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顏之推所作《顏氏家訓》便是一個例子。
4唐宋以後的家訓文學往往成為 說教的工具。

16 課文 1 【 】:華「靡」、靡靡之音。 【 】:「糜」爛。 【 】:羈「縻」(牽制、維繫) 【 】:「麋」鹿。 【 】:上山採「蘼」蕪。
【   】:華「靡」、靡靡之音。 【 】:「糜」爛。 【 】:羈「縻」(牽制、維繫) 【 】:「麋」鹿。 【 】:上山採「蘼」蕪。 ㄇㄧˇ ㄇㄧˊ ㄇㄧˊ ㄇㄧˊ ㄇㄧˊ

17 2聞喜宴  源於唐朝的「曲江宴」。唐朝進士及第後,彼此集資宴樂於長安城外的曲江亭,稱曲江宴,又稱聞喜宴。宋太宗太平興國二年諸科及第者,帝賜袍笏、御詩,賜宴開寶寺。→

18 宋太宗雍熙元年,始賜宴開封城西的瓊林苑,故後人稱賜進士宴為「瓊林宴」。
3同年:同榜考取者。又稱同案、同 科、同榜、同歲、年友。 第一段.段落大意:  舉己二例,敘己天性簡僕,不喜  華靡。

19 4孔子稱「與其不遜也,寧固」  意謂儉、奢皆失禮,但奢的為害  大。 5又曰「以約失之者,鮮矣。」  意謂生活、行為知所節制的人,  不容易犯錯。

20 6又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意謂知識分子既然立志求道,就  不應追求物質生活的享受。 第二段.段落大意:  引用孔子的言論,批判今人「以奢靡為榮」心態的可議。

21 7走卒類士服,農夫躡絲履  言下之意,社會上到處奢靡成風 9嗟乎!風俗頹敝如是,居位者雖不能禁,忍助之乎!  在慨嘆之中婉轉指責領導階層,  認為他們沒盡到移風易俗的責  任。

22 8數    【 】:聊舉數人、氣數、恆河 沙數(形容數量極多 )。 【 】:不可勝數、數一數二 【 】:會數而禮勤、數見        不鮮。 【 】:數罟(ㄍㄨˇ;魚網)不入       洿(ㄨ;深)池。 ㄕㄨˋ ㄕㄨˇ ㄕㄨㄛˋ ㄘㄨˋ

23 第三段.段落大意: 以士大夫宴客為例,對比先父時和今時儉、奢之別,慨嘆世風日下。

24 10為太祝、奉禮廳事已寬矣 意思是說如果兒子不長進,僅能倚賴父蔭,擔任太祝、奉禮郎的小官,則此廳堂,已經太寬了。 11張文節為相,自奉養如為河陽掌書記時 意謂張文節不管官位大小,都過著儉樸生活。

25 12外人頗有公孫布被之譏 意謂外人懷疑張文節矯俗干名。 13豈若吾居位、去位、身存、身亡,常如一日乎? 只要守定節儉,就可以應付任何變故。

26 附注:  司馬光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人皆嗤其固陋。張文節自奉儉薄而有公孫布被之譏。可見宋人之「以儉相詬病」(第二段) 第四段.段落大意: 列舉前輩大賢佳言懿行,說明儉樸的重要。

27 14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  意謂儉為德基,侈乃惡源。 15君子寡欲,則不役於物,可以直道而行 意近於:「無欲則剛。」

28 16居官必賄,居鄉必盜 意謂不管君子、小人(此處以地位分,指居官、百姓),一旦生活奢侈,終將導致人格墮落。 第五段.段落大意:  引御孫的言論說明儉與侈的影響。

29 16孟僖子知其後必有達人 左傳昭公七年:「及其(孟僖子)將死也,召其大夫曰:『……吾聞將有達者曰孔丘,聖人之後也。……(正考父) …… 。饘於是,鬻(粥)於是,以餬余口。」 …… 「聖人有明德者,若不當世,其後必有達人。」今其將在孔丘乎!』」按:孟僖子卒時,孔子年三十五(一說三十四)。 指孔子

30 17妾不衣帛,馬不食粟 強調大官持家能儉。 18鏤簋朱紘,山楶藻梲 說明管仲生活豪侈且僭禮越分。 → 小中見大的寫法

31 鏤簋 圖片來源:中華青銅器

32 斗 拱 「斗拱」在設計上是由木材所組合而成的,我     們稱內有凹槽的短木為「斗」 

33 斗 拱   承接「斗」的長形木為「拱」 

34 斗 拱 我們將這二樣物件的組合稱為「斗拱」 找不到網站了

35 藻 梲

36 19文中提到管仲生活豪奢、僭越禮分,而「孔子鄙其小器」,請問「小器」的意思是?
A:器量狹小 20公叔文子享衛靈公,史鰌知其及禍 原因乃在臣富君貪 21日食萬錢:形容生活奢靡。

37 <金谷園> 杜牧 繁華事散逐香塵,流水無情草自春。→ 首句:寫金谷園昔日的繁 華,今已不見; 二句:寫風景依舊,人事雖 非
<金谷園> 杜牧 繁華事散逐香塵,流水無情草自春。→ 譯:繁華往事,已隨沉香煙塵飄蕩無存;流水無情,野草卻年年以碧綠迎春。 香塵:石崇為教練家中舞妓步法,以沉香屑鋪象牙床上,使她們踐踏,無跡者賜以珍珠。 首句:寫金谷園昔日的繁 華,今已不見; 二句:寫風景依舊,人事雖

38 日暮東風怨啼鳥,落花猶似墜樓人。 三、四兩句即景生情,聽到啼鳥聲聲似在哀怨;看到落花滿地,想起當年墜樓自盡的石崇愛妾綠珠。
啼鳥悲鳴,傍晚隨著東風聲聲傳來; 落花紛紛,恰似那墜樓的綠珠美人。 墜樓人:指石崇愛妾綠珠,曾為石崇墜樓而死。 三、四兩句即景生情,聽到啼鳥聲聲似在哀怨;看到落花滿地,想起當年墜樓自盡的石崇愛妾綠珠。

39 說明寫作本文的動機,以結束全文。末句與篇首首句構成首尾照應
第六段.段落大意: 列舉古往今來節儉和奢侈的事例加以證明。本段與第五段虛(理論)實(實例)相生。 第七段.段落大意: 說明寫作本文的動機,以結束全文。末句與篇首首句構成首尾照應

40 儉例: 春秋 a【   】-饘粥以餬口 b【   】-妾不衣帛,馬不食粟 正考父 季文子

41 c【   】-「與其不遜也,寧 固」;又曰「以約失之者,鮮 矣」;又曰「士志於道,而恥惡 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d【  】-「儉,德之共也;侈,       惡之大也。」 孔子 御孫

42 a【   】-會數而禮勤,物薄而        情厚  b【   】-吾性不喜華靡 司馬池 司馬光

43 c【   】-廳事前僅容旋馬 d【   】-家貧,客至就酒家觴        之 e【   】-自奉養如為河陽掌書        記時 李文靖 魯宗道 張文節

44 奢例: 春秋 a【  】-鏤簋朱紘,山楶藻梲 b【    】-享衛靈公 a【  】-日食萬錢 b【  】-以奢靡誇人 管仲 公叔文子 何曾 石崇

45 a【      】-豪侈冠一時 b與司馬光當代宋士大夫家 寇準(萊公)

46 方 舟

47 *資治通鑑 項目 說明 作者 主撰者: 【      】。 助撰者: 【  】、【  】、 【   】。 北宋 司馬光 劉攽 劉恕 范祖禹

48 於英宗二年受詔,至【 】元豐 七年書始成,歷時【 】年。此書 之作,先採輯史料,然後草成叢 目,纂成長篇,在由【 】抉
項目 說明 修撰 於英宗二年受詔,至【  】元豐 七年書始成,歷時【  】年。此書 之作,先採輯史料,然後草成叢 目,纂成長篇,在由【   】抉 擇取捨,成為定本。所採之書,除 【  】外,雜史多至三百二十二 種,資料豐富注重考異;並編寫 「通鑑目錄」,便於尋檢。 神宗 十九 司馬光 正史

49 上起【 】,下終【 】(始於智伯求地、三家分晉,下至五代後周世宗顯德六年,五代結束。)意在接續左傳。歷【 】代,貫串【 】年間史事。
項目 說明 內容 上起【  】,下終【  】(始於智伯求地、三家分晉,下至五代後周世宗顯德六年,五代結束。)意在接續左傳。歷【  】代,貫串【  】年間史事。 體例 【  】體,【 】史。 戰國 五代 十二 1362 編年

50 原名通志,宋【 】賜名資治通鑑。意指該書是有助於治道的共同借鏡。
項目 說明 命名 原名通志,宋【  】賜名資治通鑑。意指該書是有助於治道的共同借鏡。 特色 此書體大思精,前古未有。文字質樸簡潔,史事原委清楚,文筆流暢,形象生動,有文學色彩。 神宗

51 2.南宋【 】使門人趙師淵編「資治通鑑綱目」。綱仿【 】用褒貶正筆法,目仿【 】記事, 胡三省
項目 說明 注疏 元【   】注最為佳。 附錄 南宋 李燾「資治通鑑長編」。 2.南宋【  】使門人趙師淵編「資治通鑑綱目」。綱仿【  】用褒貶正筆法,目仿【  】記事, 胡三省 朱熹 春秋 左傳

52 南宋 袁樞作「通鑑紀事本末」為我國紀事本末體之祖 4.清 畢沅「續資治通鑑」,起自【 】,終於【 】末,接續司馬光資治通鑑。 紫陽綱目
項目 說明 附錄 又稱為【    】,與資治通鑑合稱「兩通鑑」。 南宋 袁樞作「通鑑紀事本末」為我國紀事本末體之祖 4.清 畢沅「續資治通鑑」,起自【 】,終於【 】末,接續司馬光資治通鑑。 紫陽綱目

53 附注:   資治通鑑之撰寫,以年為經,以事為緯,先由三位助手負責蒐集資料,集中有關的史料作成「叢目」,再整理成略具條理的初稿,稱為「長編」,再經初步刪成「廣本」,最後由司馬光抉擇取捨而成書。所採之書,除正史之外,又有雜史二百三十餘種之多,不僅網羅宏富,取材精審。

54  延 伸 閱 讀

55 諫院題名記 司馬光 主旨:說明諫官應專利國家,不為身謀 (一)自「古者諫無官」至「始置官」: 說明諫官產生的緣由。
諫院題名記    司馬光 (一)自「古者諫無官」至「始置官」: 說明諫官產生的緣由。     (二)自「夫以天下之政」至「其間相去何遠 哉」:說明諫官之任重。     (三)自「天禧初」至「可不懼哉」: 說明諫官題名的深遠意義。 主旨:說明諫官應專利國家,不為身謀

56 <答司馬諫議書>  王安石 1某啟:  昨日蒙教,竊以為與君實(司馬光,字君實)游處相好之日久,而議事每不合,所操之術(學說見解)多異故也。雖欲強聒(ㄍㄨㄚ;喧嘩、吵耳;指辯解),→

57 終必不蒙見察,故略上報,不復一一自辯。重念蒙君實視遇厚,於反覆不宜鹵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實或見恕也。
2蓋儒者所重,尤在於名實(名目與實際);名實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今君實所以見教者,以為侵官、生事、征利、拒諫,→

58 以致天下怨謗也。某則以謂:受命於人主,議法度而修之於朝廷,以授之於有司,不為侵官;舉先王之政,以興利除弊,不為生事;為天下理財,不為征利;闢邪說,難壬人(ㄖㄣˊ ㄖㄣˊ;奸佞之人),不為拒諫。 →

59 至於怨誹之多,則固前知其如此也(改革會招致人怨,是本來就知道有這種結果)。人習於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國事、同俗自媚於眾為善。上乃欲變此,而某不量敵之眾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則眾何為而不洶洶(喧鬧)然?盤庚之遷,胥(視察;等待)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 →

60 盤庚不為怨者故改其度,度(ㄉㄨㄛˋ)義而後動,是而不見可悔故也。如君實責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為,以膏澤(恩惠)斯民,則某知罪矣,如曰今日當一切不事事,守前所為而已,則非某之所敢知。
3無由會晤,不任區區(小;自稱的謙詞)嚮往之至!

61 簡析: 司馬光寫了一封長達三千三百字的書信,批評王安石推行新法引起天下騷然及民怨;王安石回此信,短短不到四百字,針對新法內容理財、整軍、富國、強兵等措施提出辯解,理足氣盛,充份展現王安石勁悍簡潔的文章風格。

62 本課人物深入介紹

63 衛靈公 1衛靈公問陳(ㄓㄣˋ)於孔子。孔子對曰: 「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 軍旅之事,未之學也。」明日遂行。 2衛靈公與彌子瑕 3衛靈公與南子

64 2衛靈公與彌子瑕 衛靈公很寵愛一名叫做彌子瑕的佞臣,不管彌子瑕說什麼、做什麼都對。當時臣下不得乘坐君王之車,違者處刖刑。
有一回,彌子瑕的母親生了重病,他的家人連夜趕到宮裡告訴他。彌子瑕很孝順,急著要奔回家探病。但三更半夜,去哪找車?彌子瑕便公器私用,乘坐靈公的車子回家。但衛靈公不但不追究,反而讚揚彌子瑕說:「真孝順啊!為了母親的病,竟不管自己犯了刖刑。」

65 又有一次,彌子瑕陪衛靈公逛果園,隨手摘下一個桃子,吃了一半,覺得味道甜美,好東西要和好主人分享,就把另外一半給衛靈公吃。衛靈公很感動的說:「子瑕真愛我啊!犧牲口福,留給我吃。」
彌子瑕年老色衰,不再得寵。某次,因故得罪衛靈公,衛靈公翻舊帳罵道:「彌子瑕曾經假託我的命令,乘用我的車子;又把吃剩的桃子給我吃。」

66 3衛靈公與南子 衛靈公夫人,名叫南子,她德性不好,曾經唆使衛靈公把兒子逐出國外。可是有的家臣為了升官發財,都去向南子討好,只有孔子從不理會。但是南子卻派人通知孔子見面,孔子只好去一趟。兩個人隔著帷帳行禮,沒有說什麼話。   

67 這件事子路非常不高興,認為老師不該和這種女人打交道。孔子說:「我不過是還以她禮數罷了,要不是存著得君行道的一點希望,才不得已回見她的話,老天會厭棄我的呀!」
過了個把月,衛靈公和夫人同坐一輛車,宮官雍渠陪侍左右,出了宮門,要孔子坐第二部車子跟著,大搖大擺的從市上走過。孔子感慨的說:「我還沒有過愛慕德行像愛慕美色一樣熱切的人哪!」於是對這裡的一切感到厭惡失望,就往曹國去了。

68 孟僖子 孟僖子陪同魯昭公赴楚。鄭簡公、楚靈王以禮相迎,孟僖子不知如何回應。
西元前518年(這年孔子33歲),孟懿子、南宮敬叔奉父孟僖子之命投到孔子門下。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69 管 仲 1子貢:「管仲非仁者與?桓公殺公子糾,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 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 」

70 管 仲 2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儉乎?」曰:「管氏有三歸。官事不攝,焉得儉?」→
管 仲 2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儉乎?」曰:「管氏有三歸。官事不攝,焉得儉?」→ 孔子說管仲的器量很小。有人聽到了就問:「管仲節儉嗎?」孔子說:「管仲有三個公館,替他辦事的官員,都是一個人掌管一個職位,不兼職。這樣怎麼稱得上儉呢?」

71 管 仲 「然則管仲知禮乎?」曰:「邦君樹塞門,管氏亦樹塞門,邦君為兩君之好有反玷(ㄉ|ㄢˋ ),管氏亦有反玷,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
管 仲 「然則管仲知禮乎?」曰:「邦君樹塞門,管氏亦樹塞門,邦君為兩君之好有反玷(ㄉ|ㄢˋ ),管氏亦有反玷,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 有人又問:「那麼管仲是不是知禮呢?」孔子說:「國君在宮殿門前樹立了一個屏風,管仲在他的家門前也樹立屏風;國君為了兩君的和好而設宴時,在正堂的兩邊設有放酒杯的坫,管仲宴客也同樣設有放酒杯的坫,管仲如果懂禮,誰不懂禮呢?」


Download ppt "第七課 訓儉示康 司馬光."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