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西安文理学院法政系.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西安文理学院法政系."—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西安文理学院法政系

2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3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4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5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分水岭。 决定 唯物史观 唯心史观 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 决定

6 1.马克思之前人类对社会历史之迷的探索及其局限性
(1)什么是历史之谜? 人类社会的本质是什么? 社会发展有没有客观性? 社会发展与人的自觉能动性是什么关系? 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什么?等等.

7 (2)旧历史理论的根本缺陷 第一,只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没有进一步研究它背后的物质原因,因而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 第二,片面夸大少数英雄人物的作用,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8 2、唯物史观的创立 马克思1859年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对唯物史观作了经典性的概括:“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9 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

10 两个“划分”和两个“归结” 从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划分出经济领域,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并把它当作决定其余一切关系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进而将一切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由生产力决定并反作用于生产力的高度来认识,将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破天荒地破解了“历史之谜”,从而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11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它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其中主要指生产方式 。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含义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它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其中主要指生产方式 。

12 生产方式 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的谋得方式,其物质内容是生产力,其社会形式是生产关系。生产方式就是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生 产 力 生产方式 生产关系

13 为什么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 的决定力量? 第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 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发展变化决定
第一、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一切其他社会活动的首要前提。 第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 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发展变化决定 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和社会形态更替。

14 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15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第一、决定社会意识的产生。 第二、决定社会意识的内容。
第二、决定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

16 思考: 既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那么为什么同一时代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却丰富多彩、差异很大,甚至截然对立呢?

17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1.社会意识发展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 2.社会意识与经济发展水平往往具有不平衡性。
3.社会意识在自身的发展中具有历史继承性。 4.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18 任何一种社会条件下都有三种水平的基本意识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不完全同步 超 前 意 识 任何一种社会条件下都有三种水平的基本意识 同 步 意 识 落 后 意 识

19 社会意识与经济发展水平往往具有不平衡性 “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提琴。” ——恩格斯

20 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 原始社会意识 奴隶社会意识 封建社会意识 资本主义意识 社会主义意识 原始社会意识 奴隶社会意识 封建社会意识
沉淀 沉淀 沉淀 沉淀 沉淀 扬弃 扬弃 扬弃 扬弃 原始社会意识 奴隶社会意识 封建社会意识 资本主义意识

21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社会意识的反作用 促进作用 质的方面 阻碍作用 程度深浅 量的方面 范围大小 时间久暂

22 正确而充分地发挥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有赖于社会文化特别是先进文化的建设。

23 先进文化及其功能 文化有先进和落后之分。马克思主义认为,评价一种文化是否先进,必须把握历史和道德两个基本尺度。
所谓历史尺度,就是指从社会发展、历史进步的角度来判断一种文化是否具有先进性。而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决定的,所以判断一种文化是否先进首先就要看它是否符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规律,即要看它是否促进生产力特别是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24 所谓道德尺度,是指从价值标准和目的性的角度来判断一种文化是否先进,即看它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25 先进文化既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又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旗帜,是推动人类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大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26 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社会主义荣辱观。

27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三)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及其意义

28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并使之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生产力 劳动资料 劳动对象 劳动者
科学技术 科学管理 实体性要素 智能性要素

29 “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

30 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31 ※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①科学技术不是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而只是潜在的、知识形态的生产力。
②把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知识应用于生产过程,渗透于生产力的三个实体要素时,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③在现代社会,科技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主导因素,是现代经济发展中最主要的驱动力。

32 +科技 科技作用越来越大 ×科技 科 技

33 ——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2. ——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34 生产关系 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生产关系  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产品分配关系 ——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方面,是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

35 广义的生产关系 ——人们在再生产的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诸多关系 。

36 生 产 力 生产关系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状况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生产关系 决定 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对生产力发展起阻碍作用。 反作用

37 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真舒服! 生产关系

38 “适合”的标志是生产关系能为生产力的各要素提供合理的社会形式,因而在这种生产关系下能激活或调动生产力各个要素的积极性,使各种潜在的可能的生产力得以发挥。

39 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真难受! 生产力 生产关系

40 (三)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及其意义
内容:生产力的状况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及其变化发展的方向和形式;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 决定 生产力 生产关系 反作用 过程:基本适合——基本不适合——新的基本适合

41

42 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三)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及其意义

43 (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是指该社会中同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各方面的总和.

44 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包括: ①思想(或观念)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上层建筑包括: ①思想(或观念)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 ②政治上层建筑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和行政制度;国家政权机构、政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政治组织形态和设施。

45 政治上层建筑是在一定的意识形态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
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又影响、制约着人们的思想、观点。

46 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是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
国家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而又必须缓和的产物; 国家的实质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工具; 国家是一种具有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职能的有组织的力量;

47 (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辨证关系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48 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变化发展 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

49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为经济基础服务 ①服务的方向上:保护自己,排斥异己。 ②服务的方式上:通过对社会生活的强制与非强制的控制。 ③服务的效果或性质上:促进作用或阻碍作用。

50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促进作用 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 生产力 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 阻碍作用 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 生产力 适合 适合
不适合 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 阻碍作用 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 适合 不适合 生产力

51 过程:基本适合——基本不适合——新的基本适合
(三)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及其意义 内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但这种反作用的性质和程度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基础发展和变革的要求。 决定 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反作用 过程:基本适合——基本不适合——新的基本适合

52 意义: (1)是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 (2)是我国当前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哲学根据。

53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一)社会形态的内涵 社会形态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54 (二)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1、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 (2)不同民族、国家的同类社会形态具有共同的本质 表现在:
(1)在人类总体历史进程、发展趋势上,社会形态更替总是呈现出低级到高级的运行,即遵循着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它的第一阶段)的基本顺序。 (2)不同民族、国家的同类社会形态具有共同的本质

55 2、社会形态更替的多样性 ——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社会形态的更替并非千篇一律地按照这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更替,而是具有十分复杂的情况,具有多样性的表现。

56 不同国家、民族并非都要经历这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而是存在跨越。
表现: 不同国家、民族并非都要经历这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而是存在跨越。 不同的国家民族在由一种社会形态向更高社会形态迈进时,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和道路。  即使同一种社会形态,在不同国家也会显现出不同特点,表现为不同的模式。

57 (三)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 ——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

58 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包含三层意思) (三)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包含三层意思)  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基本走向,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  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  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

59 社会形态发展的必然性和选择性是辩证统一的
一方面,必然性是选择性的前提,历史不是任人随意打扮的小女孩,人们的选择只能在社会发展已呈现的“可能空间”中进行,而这个“可能空间”的背后就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性和规律性;另一方面,选择性体现了必然性,社会历史的主体是人,在同一历史条件下不同的人因为意志不同可以作出不同的选择,但是,社会形态发展的最终结果并不是以单个人的意志为转移,而体现为无数个意志的最终“合力”,而这个“合力”正好符合和体现出社会发展的必然性和规律性。

60 思考 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跨越了资本主义典型发展阶段直接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是否违背了人类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规律?为什么?
2、 有人说“中国革命的胜利是亿万人民群众参加的人民战争打出来的”。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意志和愿望的共同选择。这说明人类社会形态的更替,完全是由人们主观意志与愿望决定的。”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61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1.前进性
主要指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演进的基本趋势,其历史过程是一个“扬弃”的过程,在方向上是前进的,上升的。 2.曲折性

62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二、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三、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四、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五、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63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体系 社会发展的基础动力是生产力。 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以阶级矛盾的形式表现出来,矛盾极端激化时通过社会革命解决。 改革在特定条件下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 科技革命是社会发展又一推动力。

64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65 社会基本矛盾怎样推动社会发展 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 生产关系 生产力 推动社会形态的更替 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社会形态 生产方式
生产力既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起点,又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归宿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图示

66 (2)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生产力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动力,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2)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 (3)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运动是通过两对基本矛盾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

67 第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的解决直接影响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的解决。 两对矛盾相互制约。其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更根本。

68 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他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69 1、阶级与阶级斗争 从本质上看,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阶级是特定生产关系的承担者,是在特定经济结构中处于特定地位的人群共同体。 从产生上看,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剩余产品的出现是阶级产生的物质前提,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确立是阶级产生的直接原因。

70 (二)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作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首先,突出表现在不同的社会形态的更替过程中。 。 其次,还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内部发展的量变过程中。

71 (三)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是认识阶级社会的科学方法

72 三、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社会革命的实质: 2. 根源与条件 3.作用

73 四、社会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什么是改革 2、改革与革命的区别 3、作用 : 原因——社会基本矛盾发展作用的结果
内容——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 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社会作用——

74 社会改革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 第一,社会改革可以巩固新生的社会制度或使原有的社会制度持续存在并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 第二,在社会主义社会以前,社会改革为新社会制度的诞生做量变和部分质变的准备。 第三,在社会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变更。 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75 五、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杠杆 (一)科学技术的本质 2.技术: 广义:指人们为了达到特定目的而利用、改造世界的一切手段和方法。
(一)科学技术的本质  1.科学:科学是正确反映事物本质及规律的知识体系。 2.技术: 广义:指人们为了达到特定目的而利用、改造世界的一切手段和方法。 狭义:专指生产技术,表现为生产过程中的控制操作手段、程序与方法。

76 技术 科学 科学和技术的关系 理论基础 手段 做什么 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做 现 实 可 能 从一般到个别 从个别到一般 知识形态 物质形态
现 实 可 能 从一般到个别 从个别到一般 知识形态 物质形态 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

77

78 (二)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
(1)促进生产力质量与结构的跃进(生产力质量与结构的空前优化,生产力规模的空前扩大,生产效率的空前提高) (2)改变了劳动形式 (3)引起产业结构的变革(第三产业异军突起,信息产业迅猛发展,边缘产业崭露头角,贸易结构相应转换) (4)现代科技使管理更加科学化、现代化

79 第二,科技引起社会政治的新运作:网络与参与式民主,信息高速公路与决策民主化;社会分层出现新特征;军事对抗和军事冲突出现新特征

80 第三,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科技使生活方式更加多样化、智能化、国际化。
第四,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科技使思维方式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开放性、创造性、精确性等特征。

81 (二)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 科技革命是一把“双刃剑”,既能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

82 (二)技术应用是一把“双刃剑” 第一,“双刃剑”的内涵:
是指技术应用效果的双重性,这是由技术应用活动的本质决定的。技术应用的效果具有不确定性。

83 第二,技术应用负面效应的表现: 一项技术在被我们应用时,会引起多种不同的变化,有利和有害的并存; 同一技术,为不同的目的而应用,其效果会很不相同甚至相反; 技术应用本来是用来为人造福的,可是一旦发生事故,也会带来灾难性后果。(墨菲法则)

84 第三,技术应用的责任: 技术应用负面作用的责任在人而不在技术。 技术应用者的责任:技术应用者追求利益最大化, 技术设计者有责任吗?

85 第四,对技术应用的必要约束

86 第四,对技术应用的必要约束

87 (三)科技革命与“全球问题” 1、什么是“全球问题”?
它是指人类在发展科技和经济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危害世界各国生存和发展的问题,主要包括人口增长过快、粮食短缺、能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

88 全球问题的根源: 未能辩证地看待和科学地应用科学技术进步的成果; 片面地认识和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 其他社会因素: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社会制度、生活方式等如战争;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尤其法律制度的不健全。

89 如何应对“全球问题”? 首先,要用科学的自然观和科学发展观指导人们和谐的与自然相处,树立危机意识和全球观念 其次,如果问题是由社会制度造成的,就需要变革这种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创造合理利用科学技术的社会环境。 再次,要增强人们合理控制各种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的能力和手段。 最后,正确处理好人与科技的关系。在发展、应用科技时,注意提升人的道德责任感和价值观,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90 在人与技术的关系中,人是主体,技术是工具。人是技术的主人,不是技术的奴隶。是人类决定技术的命运,不是技术主宰人类的命运。所以科技带来的负面作用,责任不在科学技术而在于人。正如一把刀,在生活上是有用的,但它也能用来杀人。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已,而不取决于工具。 技术本身无善恶,技术应用有善恶。人类有责任提高技术应用的正面作用,降低、消除其负面作用。让我们牢记爱因斯坦对人类的忠告:人类在积极发展高技术时,更应该提升人的道德责任感和人的价值观。

91 1931年爱因斯坦对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大学生的讲话:
“我可以唱一首赞美诗,来颂扬应用科学已经取得的进步,并且无疑地,在你们自己的一生中,你们将把它更加推向前进。我所以能讲这样一些话,那是因为我们生活在应用科学的时代和应用科学的家乡。但是我不想这样来谈。在战争时期,应用科学给了人们相互毒害和相互残杀的手段。在和平时期,科学使我们生活匆忙和不安定。它没有使我们从必须完成的单调的劳动中得到多大程度的解放,反而使人成为机器的奴隶。人们绝大部分旭一天到晚厌倦地工作着,目的无非是向你们提一点忠告。如果你们想使你们一生的工作有益于人类,那么,你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关心怎样组织人的劳动和产品分配这样一些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用以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在你们埋头于图表和方程时,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 

92 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 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 三、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93 一、两种历史观在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 (一)历史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 1、基本观点: 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基本前提出发,否认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认为少数英雄人物创造历史。

94 2、英雄史观的两种基本形式 ①唯意志论 把少数个别人物的作用无限夸大,认为历史是由少数天才人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的。而人民群众不过是盲目地追随少数英雄人物的“群盲”,这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历史观。

95 唯意志论 梁启超: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为之改观”。 梁启超 俄国民粹派米海洛夫斯基等人,把群众视为“群盲”。

96 ②宿命论 这种观点认为,决定社会历史的是某种神秘的力量,如“上帝”、“天命”、“宇宙精神”等,人只能消极地听命于这种神秘力量的摆布。在宿命论者看来,英雄人物是上帝命令的执行者,是“天命”的体现者,而人们群众则只能俯首听从他们的支配。

97 宿命论 奴隶主贵族是“神”用“金子”做的,具有统治能力;农民和手工业者是“神”用“铜”和“铁”做的,只能被人统治。
柏拉图 宇宙精神是历史必然性的基础,历史人物不过是“宇宙精神”的受托人。 黑格尔

98 总而言之,不论是唯意志论史观,还是宿命论史观,它们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共同点:
第一,都否认历史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 第二,都把人民群众的作用置于历史之外, 即否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所以,这两种虽表现形式不同,但实质是一样的,都是英雄史观。

99 (二)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 唯物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前提出发,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00 1、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1)什么是现实的人? 现实的人就是指从事一定实践活动的,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具有能动性的人。 (2)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 (3)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以上分析说明,个人与社会是统一的。因此这要求我们要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包括阶级关系中去认识和把握一定群体和个人的本质与作用。

101 2、唯物史观在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时坚持以下原则 :
(1)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来探索历史创造者问题 (2)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着手来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 (3)从人与历史的关系的不同层次来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作用及其性质 类与历史 群体与历史 个体与历史

102 二、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1、人民群众的含义
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是社会人口的大多数。其主体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

103 2、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的表现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104 3、人民群众创造作用的社会制约条件 (1)经济条件。主要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2)政治条件。主要指政治制度等。
(3)精神文化条件。主要指传统、既存的各种思想观念、思维习惯、价值观念等。

105 综上所述,我们说人民群众的创造能力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每一时代的人民的创造都要受到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因此说是有限的;但群众的创造力相对于个体而言,又是无限的,具有无限性的特点。

106 群众观点: (1)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3)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
4、方法论意义——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群众观点: (1)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3)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 (4)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107 群众路线: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108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毛泽东:《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毛泽东著作选读》(上册)第59-64页。
邓小平: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 江泽民:“三个代表”之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胡锦涛: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09 三、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领袖人物 政治家 普通个人 进步的 正面的 思想家 杰出人物 个人 科学家 历史人物 反动的 反面的

110 普通个人的作用 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 第一,每一个人都可以在历史上起一定的作用, 都会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记。
普通个人的作用  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 第一,每一个人都可以在历史上起一定的作用, 都会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记。 第二,作用的性质并不完全相同。 社会历史就是在着两种甚至是多种力量的交汇作用中前进的,所以,我们不能否认任何一个普通公民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因此我们每一个社会成员每一个公民都要意识到我在这个历史合力中起什么作用。

111 普通个人的作用  雷 锋 普通个人也可以做出伟大的事情来

112 在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条件下,普通个人有可能对历史发展产生“超常性影响”
比尔盖茨

113 (2)历史人物的作用  邓小平 孙中山 历史事件的当事人 列宁 历史任务的发起者 毛泽东 马克思和恩格斯 历史进程的影响者

114 历史人物按照其对历史影响的性质,又可以分成进步的或反动的,正面的或反面的人物。
进步的、正面的历史人物——积极的、进步的作用; 反动的、反面的历史人物——消极的、阻碍的作用。

115 (4)评历史人物的原则 (3)历史人物活动的社会制约性 第一,体现了历史发展中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 第二,社会历史条件——时势造英雄。
第三,阶级的制约性。 (4)评历史人物的原则 ①历史分析方法 ②阶级分析方法

116 (三)群众作用与个人作用的一致性

117 辩析: 1、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剧中人”,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剧作者”。


Download ppt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西安文理学院法政系."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