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原著:N. Gregory Mankiw 編譯:王銘正 製作:王銘正 馬惠茹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原著:N. Gregory Mankiw 編譯:王銘正 製作:王銘正 馬惠茹"—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原著:N. Gregory Mankiw 編譯:王銘正 製作:王銘正 馬惠茹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5e 原著:N. Gregory Mankiw 編譯:王銘正 製作:王銘正 馬惠茹 Copyright © 2010 Cengage Learning

2 33 第33章 總合需求與總合供給

3 一國的經濟表現每一年都不一樣。 在大部分年間,商品與服務的產出會增加。由於一國的勞動力與資本存量增加,且技術水準提升,其所能生產的商品與服務數量愈來愈多,從而每個人的生活水準得以提升。 3

4 在過去50年,美國以實質GDP所表示的產出水準,以每年平均3%的速度成長; 就台灣而言,在1951-2000年這段期間,每人實質GDP的平均年成長率為5.94%。

5 不過,在某些年間,一國的經濟成長率低於長期的平均水準,甚至有可能是負值的。
在這些年間,廠商會發現它們無法賣光它們所想要銷售的商品與服務,而被迫減少產量,勞工可能因此被解雇,而使失業率上升;有些工廠甚至關門大吉。 當一國商品與服務的產量減少時,實質GDP以及其他的所得衡量指標會下降。若一國所得減少與失業增加的情況還算溫和,我們稱這個國家發生 經濟衰退;如果嚴重的話,則稱為經濟蕭條。 5

6 是什麼原因造成一國短期的經濟波動,即一國經濟有時表現好,有時表現差? 一國的公共政策是否有可能改善一國的經濟表現?
一國的公共政策是否有可能改善一國的經濟表現? 這些問題是本章還有下一章所要探討的。 6

7 本章所要探討的總體經濟變數與政策工具包括GDP、失業、利率與物價水準等變數,以及政府支出、稅收與貨幣供給等政策工具。
7

8 在前面幾章,我們探討的是一國長期的經濟表現,而我們現在所要討論的是,一國經濟環繞其長期趨勢的短期波動。
換言之,我們現在專注在年與年之間經濟波動的成因,而不是在每個世代其經濟成長動力的差異。 8

9 我們採用的分析模型是總合供需模型(model of aggregate demand and aggregate supply)。
我們將利用這個模型分析不同事件與政策對一國經濟的短期影響。 本章會介紹這個模型的兩條曲線:總合需求曲線與總合供給曲線。 9

10 經濟波動的三個主要特徵 每一個國家都曾發生過短期的經濟波動現象。 一國的經濟波動通常會有下列三個特徵: 特徵1:經濟波動是不規則且無法預測的
特徵1:經濟波動是不規則且無法預測的 經濟波動通常又稱為景氣循環( business cycle)。 當實質GDP快速成長時,大部分的廠商 會發現不愁沒有顧客上門且利潤會增 加;但當實質GDP下降時,大部分廠商 的收益與利潤都會減少。 10

11 特徵1 :經濟波動是不規則且無法預測的 景氣循環一詞可能會引起誤解,因為照字面意義,它似乎意味著經濟波動是有規則可循且可以預測得到的。
但事實上,經濟波動沒有任何規則,且幾乎很難精準預測。 11

12 特徵1 :經濟波動是不規則且無法預測的 圖1(a)顯示美國自1965年起的實質GDP;直條區域代表經濟衰退時期。
如圖所示,直條間的距離並不相同,有時間隔很短。 例:1980年和1982年的兩次經濟衰退之間只隔一 年;有時候則是很長一段時間沒有發生經濟 衰退。 美國歷史上最長的經濟持續擴張期是從1991 年到2001年。 12

13 圖1 短期經濟波動 (實質GDP) 13

14 特徵2:大多數的總體經濟數量變數呈同方向變動
由於實質GDP衡量一國在一段期間內最終商品與服務的總產出水準,以及一國的總所得水準,所以最常被用來觀測一國經濟的短期變化。 不過,我們也可以用其他的經濟指標來觀測一國經濟的短期波動。 就那些衡量所得、支出或產出的經濟指標而言,它們通常有相同的變動方向。 14

15 特徵2:大多數的總體經濟數量變數呈同方向變動
在經濟衰退時期,個人所得、公司利潤、消費者支出、投資支出、工業生產、零售額、房屋銷售、汽車銷售……等都和實質GDP一樣,會減少。 由於經濟衰退不會只侷限於某些部門,所以很多資料都會顯示出景氣不好的結果。 15

16 特徵2:大多數的總體經濟數量變數呈同方向變動
雖然,許多總體經濟變數會呈同方向變動,但變動幅度不會一樣。 通常,投資支出的波動幅度最大;這一點可以從圖(b)與圖(a)的比較看得出來。 雖然美國的投資支出約只占GDP的七分之一,但在經濟衰退期間,GDP的減少大約有三分之二來自投資支出的減少。 16

17 圖1 短期經濟波動 (投資支出) 17

18 特徵2:大多數的總體經濟數量變數呈同方向變動
我國在2001年發生經濟負成長時,實質投資支出較2000年減少5,156億元,超過實質GDP的減幅2,189億元(基期年為2001年)。 在2008年第四季,我國的實質GDP因全球金融海嘯肆虐而較2007年第四季減少8.36%,或2,877億元 (初步值),其中,實質投資支出減少1,976億元。 18

19 特徵3:當產出減少時,失業增加 一國產出水準的變化與一國勞動力運用程度的變化高度相關;換言之,當實質GDP減少時,失業率會上升。
這個結果一點也不會令人訝異:當廠商決定減少產量時,它們會解雇員工,而造成失業人數增加。 19

20 特徵3:當產出減少時,失業增加 圖(c)顯示美國自1965年起的失業率。
從這個圖形可以明顯看出,經濟不景氣對失業的影響:在每個經濟衰退期間,失業率都明顯上升。 當經濟衰退結束且實質GDP開始增加後,失業率會逐漸下降,但它永遠不可能是零。 就美國而言,失業率在大約5%或6%的自然失業率上下波動。 20

21 圖1 短期經濟波動 (失業率) 21

22 特徵3:當產出減少時,失業增加 我國自1978年起才有失業率資料。
如表1所示,在 年這段期間,我國失業率最低的是1980年的1.23%,最高的是2002年的5.17%。 我國2008年的平均失業率為4.14%;2009年元月的失業率因受到全球景氣衰退的影響而竄升到5.31%,失業總人數為57.8萬人。  22

23 表1 1978到2008年期間台灣的失業率 23

24 解釋短期經濟波動 與前幾章我們所介紹的理論相較,景氣循環理論算是爭議比較大的。
在本章以及下一章,我們會介紹大多數經濟學家用來解釋短期經濟波動的理論。 24

25 古典學派的假設 前面幾章介紹用來解釋重要總體經濟變數其長期水準如何決定的理論。
如生產力與實質GDP水準與成長的決定因素,金融體系如何運作以及實質利率如何使儲蓄與投資達成平衡,經濟體系為何總是會有失業,貨幣體系以及貨幣供給的變動如何影響物價水準、物價膨脹率和名目利率。  25

26 古典學派的假設 這些分析是以古典二分法和貨幣中立性為基礎。 古典二分法將變數分為名目變數與實質變數;
而貨幣中立性是指貨幣供給的變動不會影響實質變數,從而我們在相關的章節中可以在不考慮貨幣的情況下,探討實質變數的決定因素。 26

27 古典學派的假設 就某種意義來說,貨幣在古典理論中並不重要。
如果貨幣數量倍增,則所有名目變數(如所有的價格與每個人的所得)的值也會倍增。但這又怎樣? 這些變動都是名目的,人們關心的實質事物(如是否有工作、可以消費得起的商品與服務數量……)並沒有改變。 27

28 古典學派的假設 古典學派的上述觀點有時被描述成「貨幣只是一層面紗」(“Money is a veil.”)。
換言之,名目變數是罩在實質變數外頭的一層面紗; 但人們在意的是面紗下的容貌是否姣好。 28

29 真實世界下的短期波動 古典理論的這些假設在真實世界是否成立? 大多數經濟學家認為,古典理論適用於長期,但不適用於短期。
大多數經濟學家認為,古典理論適用於長期,但不適用於短期。 讓我們以貨幣對經濟體系的影響為例來說明這點。 29

30 真實世界下的短期波動 大多數經濟學家認為,當貨幣供給發生變動,幾年之後,只會看到物價和其他名目變數的變動,實質變數則不會受到影響,這正是古典理論所主張的。 但是,如果看的是經濟體系每一年的變化,則貨幣中立性的假設並不會成立。 在短期,名目變數與實質變數相互糾結,從而貨幣供給的變動會使實質GDP暫時偏離它的長期趨勢。 30

31 真實世界下的短期波動 即使古典經濟學家本身,例如休姆,也了解古典理論在短期並不成立。
休姆曾觀察到,當貨幣供給因發現金礦而增加時,物價要經過一段時間才會上漲,但就業與產出很快就會增加。 31

32 真實世界下的短期波動 因此,為了解經濟體系在短期如何運作,我們需要一個新的模型,且此一模型必須放棄古典二分法與貨幣中立性。
我們不能再截然畫分實質變數(如產出與就業)的分析與名目變數(如貨幣與物價)的分析。 我們的新模型會把重點放在名目變數與實質變數如何相互影響。 32

33 總合需求與總合供給模型 在我們的短期經濟波動模型中,最重要的變數有兩個。 1.以實質GDP衡量的一國商品與服務的產 出水準,
2.以CPI或GDP平減指數所衡量的一般物 價水準。 33

34 總合需求與總合供給模型 產出水準是實質變數,而一般物價水準是名目變數。
當我們在探討這兩個變數之間的關係時,其實我們已經放棄它們可以分開分析的古典假設。 34

35 總合需求與總合供給模型 我們利用圖2的總合需求與總合供給模型來分析短期的經濟波動。 橫軸為一國的產出水準,縱軸為物價水準。 35

36 圖2 總合需求與總合供給 物價水準 總合供給 總合需求 均衡物價水準 均衡產出 產出水準 36

37 總合需求與總合供給模型 總合需求曲線顯示在每一物價水準下,家戶、廠商、政府以及外國人想要購買的本國商品與服務數量。
總合供給曲線顯示在每一物價水準下,本國廠商所生產的商品與服務數量。 在這個模型,物價和產出會調整至使總合需求與總合供給達成平衡的水準。 37

38 總合需求與總合供給模型 也許你會認為,總合供需模型只是我們在第4章所介紹的市場供需模型的擴大版罷了。事實上,它們有很大的不同。
當我們考慮某一個市場(如冰淇淋市場)的供給與需求時,其買者與賣者的行為決定於資源在不同市場之間的移動能力。 38

39 總合需求與總合供給模型 當冰淇淋價格上漲時,其需求量之所以會減少是因為買者把他們的所得拿去買相對變便宜的別種商品。
同樣地,冰淇淋價格上漲之所以會造成供給量增加,是因為相對於其他商品,生產冰淇淋的利潤提高了,從而吸引資源從其他市場流向冰淇淋市場。 39

40 總合需求與總合供給模型 但就整個經濟體系而言,不同市場之間這樣的個體經濟替代(microeconomic substitution)是無法行得通的。 畢竟,總合供需模型中的數量是實質GDP,它衡量包括所有市場的總產出水準,且其物價水準是整體物價水準,從而我們並無法進行類似個體經濟學在假設其他價格不變下所作的分析。 40

41 總合需求與總合供給模型 以圖2中的總合供給曲線為例,假設所有的價格都上漲且各個商品之間的相對價格維持不變。
這意味著並沒有哪一項商品的利潤相對於其他商品提高了,從而資源並沒有在不同市場之間移動,進而實質GDP並沒有變動。 但如我們即將說明的,要解釋經濟的短期波動,我們必須要能得到當所有價格都上漲時,實質GDP會增加的結果,亦即圖2中的總合供給曲線是正斜率的。 41

42 總合需求與總合供給模型 因此,個體經濟理論並無法讓我們得到正斜率的總合供給曲線;事實上,個體經濟理論也無法讓我們得到圖2中負斜率的總合需求曲線。 所以,我們需要一個可以讓我們能夠解釋一般物價與總合供給量以及總合需求量之間關係的總體經濟理論。 42

43 總合需求曲線 總合需求曲線告訴我們,在每一個物價水準下,本國與外國人對本國所生產的最終商品與服務的總需求量。
如圖3所示,總合需求曲線是負斜率的,這意味著在其他條件不變下,當本國一般物價水準下降時(如從 下降至 ),商品與服務的總需求量會增加(如從 增加至 )。 相反地,當一般物價水準上升時,商品與服務的總需求量會減少。 43

44 圖3 總合需求曲線 物價水準 總合需求 P1 Y1 1. 物價水準下降... P2 Y2 2. …使商品與服務的需求量增加。 產出水準 44

45 為何總合需求曲線斜率為負 為何總合需求量會與一般物價水準呈反方向變動?
若從支出面來衡量一國的GDP(以 表示),則它等於消費( )、投資( )、政府支出( )與出口淨額( )之和: 45

46 為何總合需求曲線斜率為負 這四個組成的每一項都是總合需求的一部分。 我們假設政府對其支出有其政策考量而將支出固定在某一水準;
其他的三個支出項目則決定於相關的經濟變數,特別是一般物價水準。 因此,為了解為何總合需求曲線斜率是負的,我們必須檢視物價水準如何影響消費、投資與出口淨額。 46

47 為何總合需求曲線斜率為負 物價水準與消費:財富效果 當物價水準下降時,貨幣的價值會上升,從而使人們的實質財富以及實質購買力增加。
物價水準與消費:財富效果  當物價水準下降時,貨幣的價值會上升,從而使人們的實質財富以及實質購買力增加。 因此,人們會因物價水準下跌使貨幣的實質價值上升而變得更富有,從而增加消費支出。消費支出的增加意味著商品與服務的需求量增加。 47

48 為何總合需求曲線斜率為負 相反地,物價水準上升會降低貨幣的實質價值,從而使人們的實質財富、消費支出和商品與服務的需求量減少。
因此,消費與物價水準呈反方向變動;我們稱此為財富效果。 48

49 為何總合需求曲線斜率為負 物價水準與投資:利率效果 物價水準是貨幣需求量的決定因素之一。
物價水準與投資:利率效果  物價水準是貨幣需求量的決定因素之一。 當物價水準愈低時,人們為購買商品與服務所需持有的貨幣也就愈少。因此,當物價下跌時,人們會處分多餘的貨幣,例如購買債券或存銀行儲蓄存款,亦即人們將貨幣轉換成生息資產。 在此情況下,如我們在下一章將說明的,利率會下跌。 49

50 為何總合需求曲線斜率為負 利率下跌意味著借款的成本下降,這會誘使廠商借更多的錢購買新的機器設備或蓋新的廠房,也會誘使更多的家戶借房貸買新成屋。因此,利率降低會使商品與服務的需求量增加。 所以,物價下跌會造成利率下降,而使投資支出增加,從而使商品與服務的需求量增加。相反地,物價上漲會使利率上升,而使投資支出減少,進而使商品與服務的需求量減少。 50

51 為何總合需求曲線斜率為負 物價水準與出口淨額:實質匯率效果
物價水準與出口淨額:實質匯率效果  如果我們以 代表本國的一般物價水準,且以 代表以本國貨幣所表示的外國一般物價水準, 則 為本國商品之於外國商品的實質匯率 (real exchange rate)。 所以,實質匯率是一種相對價格概念。 51

52 為何總合需求曲線斜率為負 當本國商品價格下跌,但外國商品價格不變時,表示本國商品相對外國商品變便宜了,從而不單本國的出口會增加,且本國的進口會減少,進而本國的出口淨額會增加。 這意味著本國與外國人對本國所生產的商品與服務的需求量增加。 52

53 為何總合需求曲線斜率為負 以手機為例。假設iPhone的單價為300美元,且美元兌新台幣的匯率為1美元換30元新台幣。 在此情況下,iPhone以新台幣所表示的單價為9,000元 (300×30)。 如果宏達電的「鑽石機」價格下跌且iPhone以新台幣所表示的價格不變,則台灣出口到美國的「鑽石機」數量會增加,且台灣進口的iPhone數量會減少。 53

54 為何總合需求曲線斜率為負 因此,當本國商品之於外國商品的實質匯率下降,亦即當本國商品相對於外國商品變便宜時,本國的出口會增加且進口會減少,從而本國的出口淨額會增加。 54

55 為何總合需求曲線斜率為負 小結 當物價下跌時,商品與服務需求量 增加的三個原因如下: 1.消費者會變得更富有,而使消費財 需求量增加。
小結 當物價下跌時,商品與服務需求量 增加的三個原因如下: 1.消費者會變得更富有,而使消費財 需求量增加。 2.利率會下跌,而使投資財的需求量 增加。 3.實質匯率會下跌,而使出口淨額增 加。 55

56 為何總合需求曲線斜率為負 相反地,當國內物價上漲時, 財富會縮水而使消費支出減少, 且利率會上升而使投資支出減少, 同時,實質匯率會上升而使出口淨額減少。 56

57 為何總合需求曲線斜率為負 值得注意的是,總合需求曲線的位置決定於其他條件。 我們在說明上述三種效果時,假設其他條件不變,例如,貨幣供給不變。
如我們即將說明的,貨幣供給變動會造成總合需求曲線的移動。 在這裡,先記住一般物價水準的變動會造成總合需求曲線線上的移動,而其他會影響支出的變數發生變動時,會造成整條總合需求曲線的移動。  57

58 為何總合需求曲線會移動 許多因素會造成總合需求曲線的移動。 以下我們依支出的四個組成項目分別說明這些影響因素。 58

59 為何總合需求曲線會移動 消費變動引發的移動 假設國人突然變得更加關心退休後的生活費用,而減少現在的消費以增加儲蓄。
消費變動引發的移動  假設國人突然變得更加關心退休後的生活費用,而減少現在的消費以增加儲蓄。 由於這會使每一物價水準下的商品與服務需求量減少,因此,總合需求曲線會往左移。 相反地,如果股價大漲而使眾多的股民變得更富有,從而他們的消費支出增加,則此時總合需求曲線會往右移。 59

60 為何總合需求曲線會移動 因此,任何會改變人們消費支出的事件或政策均會造成總合需求曲線的移動。 其中一個政策變數是稅收水準。
其中一個政策變數是稅收水準。 當政府減稅時,人們的稅後所得會增加,從而人們的消費支出也會跟著增加,所以 總合需求曲線會往右移。 相反地,當政府增稅時,人們的消費支出會減少,從而總合需求曲線會往左移。  60

61 為何總合需求曲線會移動 投資變動引發的移動 任何會改變廠商投資支出的事件或政策也會造成總合需求曲線的移動。
投資變動引發的移動  任何會改變廠商投資支出的事件或政策也會造成總合需求曲線的移動。 例:電腦效能的大幅提升會使廠商增加電腦的採購 ,而使投資支出增加,進而使總合需求曲線 往右移。 相反地,如果廠商對未來的獲利前景變得悲 觀,則它們會減少投資支出,而造成總合需 求曲線往左移。 61

62 為何總合需求曲線會移動 稅賦政策也會影響投資。 投資抵減會增加廠商在任一利率水準下的投資,因此會使總合需求曲線往右移。
投資抵減會增加廠商在任一利率水準下的投資,因此會使總合需求曲線往右移。 相反地,取消投資抵減或原先的租稅優惠,會使廠商的投資減少,而造成總合需求曲線往左移。 62

63 為何總合需求曲線會移動 政府支出變動引發的變動 政策制定者要使總合需求曲線移動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改變政府支出水準。
例:政府增加教育支出,學校會增建教室和增聘 教師,而使商品與服務的需求增加,從而 使總合需求曲線往右移。 相反地,政府削減教育支出,會使商品與 服務的需求減少,而造成總合需求曲線往 左移 。 63

64 為何總合需求曲線會移動 出口淨額變動引發的移動 任何會改變出口淨額的事件與政策也會造成總合需求曲線的移動。
出口淨額變動引發的移動  任何會改變出口淨額的事件與政策也會造成總合需求曲線的移動。 例:當美國經濟衰退時,由於它會減少進口支出, 所以我國對美國的出口會減少,而造成我國總 合需求曲線往左移。 相反地,當美國經濟持續復甦時,它會增加進 口支出,從而我國對美國的出口會增加,進而 造成我國總合需求曲線往右移。 64

65 為何總合需求曲線會移動 如果美國的物價下跌了,則由於美國商品相對於我國商品變便宜了,所以美國會減少對我國的進口,且會增加對我國的出口,從而我國的出口淨額會減少,這會造成我國總合需求曲線往左移。 相反地,美國物價上漲會造成我國對美國出口增加且減少來自於美國的進口,而使我國的出口淨額增加,並造成我國的總合需求曲線往右移。  65

66 為何總合需求曲線會移動 小結 下一章會更詳細分析總合需求曲線,同時也會探討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對總合需求的影響。
小結 下一章會更詳細分析總合需求曲線,同時也會探討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對總合需求的影響。 不過,在目前,要確實了解為何總合需求曲線是負斜率的,還有哪些事件與政策會造成總合需求曲線的移動以及如何移動。 66

67 總合供給曲線 總合供給曲線告訴我們,一國在每一物價水準下,其所生產的最終商品與服務的總數量。
不像總合需求曲線一定是負斜率的,總合供給曲線的形狀決定於我們所考慮的時間長短。 在長期,總合供給曲線是一條垂直線,但在短期,它是正斜率的。 67

68 為何長期總合供給曲線是一條垂直線 在長期,商品與服務的供給量決定於哪些因素?
在長期,一國商品與服務的產出(其實質GDP)決定於它的勞動、資本與天然資源的供給,以及將這些生產要素轉化成商品與服務產出的科技知識。 68

69 為何長期總合供給曲線是一條垂直線 這些主宰一國長期經濟成長的力量並不會受到物價水準的影響;換言之,物價並不會影響一國的長期產出水準。
另外,一國的物價水準決定於貨幣供給。 因此,如果 A 國的貨幣存量比 B 國多一倍,且其他方面完全相同,則 A 國的物價水準會比 B 國高一倍,但兩國會有相同的實質GDP。 69

70 為何長期總合供給曲線是一條垂直線 由於一國的物價水準不會影響其實值GDP水準,因此, 如圖4所示,一國的長期總合供給曲線是一條垂直線。
換言之,在長期,一國的勞動、資本、天然資源與技術決定一國商品與服務的總供給量,而且不管物價水準為何,這個總供給量是一樣的。 70

71 圖4 長期總合供給曲線 71 物價水準 長期總合供給 自然產 出水準 P1 1. 物價水準 變動…
圖4 長期總合供給曲線 物價水準 長期總合供給 自然產 出水準 P1 1. 物價水準 變動… 2. …不會影響長期 的商品與服務的供給量。 P2 產出水準 71 71

72 為何長期總合供給曲線是一條垂直線 此一垂直的長期總合供給曲線反映古典二分法與貨幣中立性。 古典理論是以實質變數不受名目變數影響的假設為基礎。
古典理論是以實質變數不受名目變數影響的假設為基礎。  72

73 為何長期總合供給曲線是一條垂直線 由於垂直的總合供給曲線意味著產出水準(實質變數)不受物價水準(名目變數)的影響,因此,它反映古典學派的理念。 不過,大多數經濟學家認為這樣的結論只適用於長期,並不適用於短期,因此,總合供給曲線只有在長期是垂直的。 73

74 為何長期總合供給曲線會移動 長期的產出水準有時稱為潛在產出或 充分就業產出(potential output or full-employment output)。 更精確地說,我們稱它為自然產出水準,因為它是一國在自然失業率下的產出水準。 74

75 為何長期總合供給曲線會移動 任何會影響一國自然產出水準的變動都會造成其長期總合供給曲線的移動。
由於古典模型中的產出水準決定於勞動、資本、天然資源與技術水準,因此, 我們可以根據這四項因素將長期總合供給曲線的移動作以下的分類。 75

76 為何長期總合供給曲線會移動 勞動變動所引發的移動
勞動變動所引發的移動  當一國的外來移民增加時,該國的勞動供給會增加,從而其商品與服務的供給量也會增加,結果,其長期總合供給曲線會往右移。 相反地,當一國勞工移民到外國的人數增加時,其長期總合供給曲線會往左移。 76

77 為何長期總合供給曲線會移動 長期總合供給曲線的位置也決定於自然失業率水準,因此,自然失業率的變動也會造成長期總合供給曲線的移動。
例:如果最低工資率大幅提高,則自然失業率 會上升,從而一國的產出水準會下降,亦 即一國的長期總合供給曲線會往左移。 相反地,如果失業保險制度的改革使失業 勞工更努力找工作,則自然失業率會下降 ,從而長期總合供給曲線會往右移。 77

78 為何長期總合供給曲線會移動 資本變動所引發的移動
由於一國資本存量的增加可提升其生產力,因此,商品與服務的供給量會增加,從而其長期總合供給曲線會往右移。 相反地,一國資本存量的減少,會造成其生產力與產出水準的下降,因此,其長期總合供給曲線會往左移。 78

79 為何長期總合供給曲線會移動 以上的結果也適用於一國人力資本水準的變動。
一國教育普及與教育水準提升可以使其生產力增加,從而造成其長期總合供給曲線往右移。 79

80 為何長期總合供給曲線會移動 天然資源變動所引發的移動 天然資源包括土地、礦藏、氣候……等等。
天然資源變動所引發的移動  天然資源包括土地、礦藏、氣候……等等。 發現新礦藏會使一國的產出增加,而使其總合供給曲線往右移。 氣候變得不穩定會使農業產出減少,而造成總合供給曲線往左移。 80

81 為何長期總合供給曲線會移動 在許多國家,一些重要的天然資源來自於進口。這些資源供應量的變動也會影響總合供給曲線。
本章後面會討論石油危機對石油進口國總合供給的影響。 81

82 為何長期總合供給曲線會移動 科技知識變化所引發的移動 科技的進步可能是我們今天的產量比上個世代高的主要原因。
科技知識變化所引發的移動  科技的進步可能是我們今天的產量比上個世代高的主要原因。 例:電腦的發明使我們的生產力提升,所以當 電腦普及時,長期總合供給曲線會往右移 。 82

83 為何長期總合供給曲線會移動 有些事件或政策雖然與科技知識無關,但也會有類似的效果。
例:開放貿易會使一國專業化生產其生產力相 對較高的產品,從而會跟科技進步一樣, 使一國的長期總合供給曲線往右移。 相反地,如果一國更注重勞工安全或環境 品質,而限制廠商使用某些生產方法,從 而使廠商的生產成本提高,則它會造成長 期總合供給曲線往左移。 83

84 為何長期總合供給曲線會移動 小結 任何會使實質GDP增加的政策或事件,其結果可以用總合供給曲線右移來代表。
小結  任何會使實質GDP增加的政策或事件,其結果可以用總合供給曲線右移來代表。 相反地,任何會使實質GDP減少的政策或事件,其結果可以用總合供給曲線左移來代表。 84

85 用總合需求與總合供給來說明長期經濟成長與物價膨脹
在介紹過總合供給曲線與長期總合供給曲線之後,我們可以用它們來說明一國經濟的長期趨勢。 圖5顯示一國經濟每十年的變動。 圖中的兩條曲線都同時移動。雖然有許多因素會影響一國經濟的長期表現,但其中最重要的兩項因素是技術與貨幣供給。 85

86 圖5 總合供需模型中的長期經濟成長與物價膨脹
水準 1. 在長期,技術進步使長期總合供給曲線右移… 長期總合供給 LRAS1980 Y1980 2. …而貨幣供給增加使總合需求曲線右移… LRAS1990 Y1990 LRAS2000 Y2000 AD2000 AD1990 P2000 AD1980 3.…結果為產出不斷增加… 4. …且物價不斷上升。 P1990 P1980 產出水準 86

87 用總合需求與總合供給來說明長期經濟成長與物價膨脹
當一國技術不斷進步時,其生產力會不斷地提升,從而其長期總合供給曲線會持續不斷往右移。 另一方面,總合需求曲線會因中央銀行增加貨幣供給而往右移。 如圖所示,結果是產出水準( )不斷地提升,且物價水準( )不斷地上升。 87

88 用總合需求與總合供給來說明長期經濟成長與物價膨脹
當總合需求曲線與長期總合供給曲線同時右移時,我們可以確定產出會增加,但物價的變動方向則不一定。 就我國及美國而言,在 年這段期間,實際的結果就像圖5所畫的那樣。 88

89 用總合需求與總合供給來說明長期經濟成長與物價膨脹
不過,總合供需模型主要是用來分析一國短期的經濟波動,而不是長期的經濟表現。 為簡化分析,我們在下一節說明短期的經濟波動現象時,並未像圖5所畫的那樣,有考慮產出與物價的持續變動。不過,要記住的是,一國產出與物價的短期波動指的是它們偏離其長期趨勢的波動。 89

90 為何短期總合供給曲線斜率是正 一國經濟其長短期的主要差別在於總合供給的不同。
在長期,由於一國生產商品與服務的能力不受物價水準的影響,因此,長期總合供給曲線是垂直的。 相形之下,在短期,物價水準會影響產出水準,因此,短期總合供給曲線是正斜率的。 90

91 圖6 短期的總合供給曲線 91 物價水準 短期總合供給 P1 1. 物價水準下降… P2 Y2 Y1 產出水準
圖6 短期的總合供給曲線 物價水準 短期總合供給 P1 Y1 1. 物價水準下降… P2 Y2 2. …使商品與服務的短期供給量減少。 產出水準 91

92 為何短期總合供給曲線斜率是正 為何在短期,物價水準的變動會影響產出?
在此,我們介紹三個理論。每一個理論都有其特定的市場不完全性(market imperfection)使長短期總合供給有所不同。 雖然,這三個理論的切入點不同,但它們有一個共同點:  92

93 為何短期總合供給曲線斜率是正 當一國實際的物價水準與人們所預期的水準不同時,其產出水準會偏離它的長期(或「自然」)水準。
當物價水準高於人們的預期水準時,產出會大於它的自然水準;當物價水準低於人們的預期水準時,產出會小於它的自然水準。 93

94 為何短期總合供給曲線斜率是正 工資僵固理論 短期總合供給曲線是正斜率的第一種解釋是工資僵固理論(sticky-wage theory)。由於這個理論是這三個理論中最簡單的,所以它是本書所強調的理論。 94

95 工資僵固理論 根據這個理論,由於名目工資無法隨經濟情況改變而立即調整,所以總合供給曲線是正斜率的。
換言之,名目工資在短期是「僵固的」(”sticky”)。 95

96 工資僵固理論 名目工資調整速度緩慢的一個可能原因是,勞工與廠商簽訂長期(有時長達三年)工作契約,因此,工資的調整受限於合約的規定。
另一個可能的原因是,工資的訂定受限於社會規範與公平性的看法,而只能緩步調整。 96

97 工資僵固理論 接下來舉例說明,為何名目工資僵固會導致正斜率的短期總合供給曲線。
假設在一年前,某一個廠商預期一年後的物價水準不會變動,維持在100,且根據這個預期,與員工簽訂時薪20美元的契約;但現在的物價水準實際上只有95。 97

98 工資僵固理論 由於價格比廠商預期的低5%,所以其每單位產品的收益比預期的少了5%。
不過,時薪固定在20美元並無法往下調,所以廠商的生產利潤比它預期的要來得少,從而它會減少勞工的雇用量,其產量也就跟著減少。 雖然,隨著時間經過,勞動契約會到期,而使廠商可以跟員工協商更低的工資(員工可能因物價下跌而接受),但在新契約還沒有簽訂之前,就業與產出會低於它們的長期水準。 98

99 工資僵固理論 如果實際的物價水準高於預期水準,則結果正好相反。假設物價水準為105,且時薪固定在20美元。由於其每單位產品的收益比預期的高5%,但勞動成本並未隨之上升,因此,廠商會增加勞工雇用量,從而其產量會增加。 雖然員工在後來會要求更高的時薪以維持其實質購買力,但在新契約還沒有簽訂之前,就業與產出會高於它們的長期水準。 99

100 工資僵固理論 因此,根據工資僵固理論,短期總合供給曲線之所以會是正斜率,是因為
當實際的物價水準與預期的物價水準不同時,名目工資無法立即調整。 由於工資是僵固的,所以當物價水準低於預期時,一國的產出水準會因廠商減少勞動的雇用而低於自然產出水準。 相反地,當物價水準高於預期時,一國的產出水準會高於自然產出水準。 100100

101 價格僵固理論 解釋短期總合供給曲線是正斜率的第二個理論是價格僵固理論 (stick-price theory)。
此一理論強調,當經濟情況改變時,某些商品與服務的價格不會立即調整。 一個可能的原因是調整價格會招致我們在上一章所提的菜單成本(menu costs)。 由於這些成本,所以價格在短期可能是僵固的。 101

102 價格僵固理論 假設每一個廠商會根據它所預期的未來一年經濟情況來訂定產品價格。
再假設價格訂定之後,中央銀行突然緊縮貨幣供給;這會使整體物價水準在未來趨向一個較低的長期水準。 102

103 價格僵固理論 雖然有些廠商會因貨幣供給下降使總合需求減少而調降價格,但也有些廠商可能由於其菜單成本較高而沒有降價,從而這些廠商的產品就相對變貴了。 在此情況下,它們的銷售會減少,而使它們的勞動雇用量與產量減少。 103

104 價格僵固理論 同樣的推論也適用於貨幣供給與物價水準高於廠商預期的情況。
雖然有些廠商會立即調高價格,但有些廠商不會變動價格,而使它們的產品相對變便宜了,從而它們的銷售量、勞動雇用量與產量會增加。 這也意味著一國的物價水準與產出水準呈正向關係,亦即一國的短期總合供給曲線是正斜率的。 104

105 錯誤認知理論 解釋短期總合供給曲線是正斜率的第三個理論是錯誤認知理論(misperceptions theory)。
根據此一理論,整體物價水準的變動會暫時誤導供給者(包括勞工)對其市場的認知,而使其變動供給量,從而短期總合供給曲線為正斜率。 105

106 錯誤認知理論 假設整體物價水準降到低於供給者的預期水準。 當供給者看到他們所提供的商品或服務之價格下跌時,他們可能誤以為他們的相對價格下跌。
當供給者看到他們所提供的商品或服務之價格下跌時,他們可能誤以為他們的相對價格下跌。 例:稻農可能會只注意到稻米價格下跌,而沒有注 意到他們所購買的許多產品其實也是跌價的。 從而他們可能會認為種稻不划算,而減少稻米 的產量。  106

107 錯誤認知理論 同樣地,勞工可能只注意到名目工資下跌,而 沒有注意到他們所購買的東西的價格其實也是 下跌的,從而,他們的工作意願可能會降低, 而減少他們的勞動供給量。 在這兩種情況,物價水準下降會導致供給者對相對價格的錯誤認知,而減少他們所提供的商品與服務數量。 107

108 錯誤認知理論 當物價高於供給者的預期水準時,類似的錯誤認知也可能會發生。商品與服務的供給者可能只注意到他們的產品價格上漲,而誤以為市況優於其他市場,從而增加他們的產量。 當很多供給者有這樣的錯誤認知時,結果就是正斜率的短期總合供給曲線。 108

109 小結 短期總合供給曲線是正斜率的解釋有三種: (1)工資僵固,(2)價格僵固,以及 (3)對相對價格的錯誤認知。
(1)工資僵固,(2)價格僵固,以及 (3)對相對價格的錯誤認知。 這三個理論都可能只解釋到部分真相而已。 109

110 小結 如前所述,這三個理論有一個共同點: 當實際的物價偏離人們所預期的物價水準時,短期的產出水準會偏離長期的(或自然)產出水準。
當實際的物價偏離人們所預期的物價水準時,短期的產出水準會偏離長期的(或自然)產出水準。 這一點我們可以用下列等式來表示 110

111 小結 產出水準 = 自然產出水準+ (實際物 價水準-預期的物價水準) 其中 代表產出對預期外物價變動的反應程度。 111

112 小結 這三個理論所各自強調造成實際產出偏離自然產出的原因都是暫時的。 隨著時間經過,工資與價格都不再僵固,且錯誤的認知會被修正。 112

113 小結 在長期,工資與物價是可以自由變動,且人們對相對價格會有正確的認知,應是合理的假設。
因此,雖然這三個理論所強調的原因不同,但它們都可以說明為何短期總合供給曲線是正斜率的,且都可以得到長期總合供給曲線是垂直的結果。 113

114 為何短期總合供給曲線會移動 一國短期總合供給曲線告訴我們,該國在每一物價水準下的商品與服務供給量,因此,它也反映該國生產商品與服務的能力,也因此, 會影響一國長期總合供給的因素也會影響它的短期總合供給。 114

115 為何短期總合供給曲線會移動 另外,從上式也可以得知,當預期的物價水準變動時,僵固工資的水準、
僵固價格的水準以及對相對價格的認知都會跟著變動,而使得每一物價水準下的產出也會跟著變動,從而短期總合供給曲線會移動。 115

116 為何短期總合供給曲線會移動 我們先看長期總合供給的影響因素。
一國勞動、資本、天然資源或技術水準的變動,會造成長期總合供給曲線的移動;這些變數也會使短期總合供給曲線移動。 例:當一國的資本存量增加時,其生產力會提升 ,從而長短期的總合供給曲線都會往右移。 最低工資率往上調會使自然失業率上升,因 此,一國的就業及產出會減少,從而長短期 的總合供給曲線都會往左移。 116

117 為何短期總合供給曲線會移動 影響短期總合供給曲線位置的新重要變數是人們對物價的預期水準。由於短期的商品與服務的供給量受到僵固工資、僵固價格與對相對價格的錯誤認知的影響,而這些工資、價格與認知的形成是以預期的物價水準為基礎。 因此,當人們改變他們對物價的預期時,會造成短期總合供給曲線的移動。 117

118 為何短期總合供給曲線會移動 為了更具體說明此一概念,讓我們以工資僵固理論為例。
根據此一理論,當勞工與廠商都預期未來物價會維持在高水準時,他們就容易達成高名目工資的協議。高工資會使廠商的成本提高,從而在任一實際的物價水準下,廠商會減少商品與服務的供給量。 118

119 為何短期總合供給曲線會移動 因此,當人們提高對未來物價的預期水準時,短期總合供給曲線會往左移。
相反地,當人們調降對未來物價的預期水準時,工資與成本會降低,從而廠商在任一物價水準下的產量會增加,這意味著短期總合供給曲線會往右移。 119

120 為何短期總合供給曲線會移動 同樣的推論也適用於其他兩個理論。我們可以得到以下的結論:
物價的預期水準上升會使商品與服務的供給量減少,從而使短期總合供給曲線往左移; 物價的預期水準下降會使商品與服務的供給量增加,從而使短期總合供給曲線往右移。 120

121 為何短期總合供給曲線會移動 下一節會說明,物價的預期水準變動對短期總合供給曲線的影響,在一國經濟從短期均衡趨向長期均衡的過程中,扮演關鍵的角色。 在短期,對物價的預期暫時不會改變,一國經濟的短期均衡位於總合需求曲線與短期總合供給曲線的交點。 121

122 為何短期總合供給曲線會移動 在長期,當人們觀察到實際的物價水準不同於他們所預期的水準時,人們會調整預期,從而造成短期總合供給曲線的移動,直到長期均衡達成為止。 此時,總合需求曲線與長短期總合供給曲線會交在同一點,且此點對應的物價水準等於人們的預期水準。 122

123 經濟波動的兩個成因 接下來利用我們已經學到的關於總合需求與總合供給的知識,來檢視兩個短期經濟波動的成因:總合需求的移動與總合供給的移動。
123

124 經濟波動的兩個成因 為簡化分析,我們假設一國經濟,如圖7所示,一開始處在長期均衡。
總合需求曲線與長期總合供給曲線交點(圖中A點)所對應的物價水準為長期均衡物價水準,所對應的產出水準為長期均衡產出水準,它也是一國的自然產出水準。 124

125 圖7 長期均衡 物價水準 長期總 合供給 自然產出水準 短期總 合供給 總合需求 均衡物價 A 產出水準 125

126 經濟波動的兩個成因 由於一國達成長期均衡時,也意味著它在當時處在短期均衡下,所以短期總合供給曲線也會通過A點。
如前所述,物價的預期水準變動時,會造成短期總合供給曲線的移動,因此,每一條短期總合供給曲線都對應一個物價的預期水準。 當實際的物價水準等於預期的物價水準時,人們不會再調整其行為,從而一國經濟在此時達成長期均衡。 126

127 經濟波動的兩個成因 當短期總合供給曲線未通過長期均衡點(A點)時,表示短期的實際物價水準(總合需求曲線與短期總合供給曲線交點所對應的
物價水準)不同於人們所預期的水準,所以人們會調整其對物價的預期水準。 此一調整會造成短期總合供給曲線的移動,這個過程會一直持續到長期均衡達成為止。 127

128 總合需求移動的影響 假設人們突然對經濟前景感到悲觀,可能的原因包括總統府醜聞、股市崩盤或戰爭爆發。
在此情況下,人們因對未來喪失信心而改變他們的計畫,如家戶減少消費、廠商減少投資。 128

129 總合需求移動的影響 這樣的悲觀氣氛會對總體經濟造成什麼的衝擊?我們可以依循我們在第4章所介紹的那三個步驟來回答這個問題。
1.我們決定總合需求曲線還是總合供給曲 線會受到影響。 2.我們決定受影響的曲線其移動方向。 3.我們比較新舊均衡,看均衡物價與均衡 產出水準如何變動。 129

130 總合需求移動的影響 不過,由於一國經濟最終會回到長期均衡,所以,我們在這裡加上第4個步驟: 分析一國經濟如何從新的短期均衡移向新的長期均衡。
不過,由於一國經濟最終會回到長期均衡,所以,我們在這裡加上第4個步驟: 分析一國經濟如何從新的短期均衡移向新的長期均衡。 130

131 表2 分析總體經濟波動的四個步驟 1.決定總合需求曲線還是總合供給曲線會 受到影響 (或兩者都會)。 2.決定受影響的曲線其移動方向。 3.利用總合供需模型來看物價與產出水準 的短期變動。 4.利用總合供需模型來分析一國經濟如何 從新的短期均衡移向新的長期均衡。 131

132 總合需求移動的影響 前兩個分析步驟比較簡單。 1.由於悲觀氣氛會影響支出計畫,所以它 會影響總合需求。
1.由於悲觀氣氛會影響支出計畫,所以它 會影響總合需求。 2.由於家戶與廠商在任一物價水準下的購 買數量減少了,所以,如圖8所示,總合 需求曲線會由 左移至 。 132

133 圖8 總合需求緊縮 133 物價水準 短期總合供給, AS1 長期總合供給 3. …但隨著時間經過,短期總合供給曲線會移動… AS2 P1
圖8 總合需求緊縮 物價水準 短期總合供給, AS1 長期總合供給 Y1 3. …但隨著時間經過,短期總合供給曲線會移動… 總合需求, AD1 AS2 P1 A AD2 P2 B 4. …而使產出回到自然產出水準。 P3 C Y2 2. …使短期產出水準下降… 總合需求減少… 產出水準 133

134 總合需求移動的影響 3.當總合需求曲線往左移時,經濟體系會 沿著原先的總合供給曲線 ,由A點移向 B點,其為新的短期均衡所在。
如圖所示,產出水準會由 降為 ,且物 價水準會由 降為 。因此,新的短期均 衡物價水準會低於人們原先的預期水準 。 134

135 總合需求移動的影響 4.人們對物價的預期水準會隨著實際的物 價水準下降而往下調,從而會改變工資 、物價與認知,進而造成短期總合供給 曲線的移動。 例如,根據工資僵固理論,一旦勞工與廠商都 預期物價水準會下降,他們會協議出較低的名 目工資,而使廠商的勞動成本降低。 135

136 總合需求移動的影響 在此情況下,廠商會增加任一物價水準下的勞動雇用量,從而產出會增加。因此,物價的預期水準往下降會造成短期總合供給曲線往右移,如從圖8中的 右移至 。 此一移動讓經濟體系可以到達新的長期均衡點,C點,其為新的總合需求曲線( )與長期總合供給曲線的交點。 136

137 總合需求移動的影響 在C點這個新的長期均衡,產出又回到自然產出水準。
因此,經濟體系會自我修正,亦即,即使政府不採取任何的行動,一國經濟會再回到長期均衡。 137

138 總合需求移動的影響 不過,在經濟體系由B點移向C點的過程中,雖然產出水準增加了(由 增加為 ),但物價水準會由 再進一步降為 ,從而人們對物價的預期水準最後也會調整到 的水準。 138

139 總合需求移動的影響 所以,在長期,總合需求曲線移動對一國經濟的影響完全反映在物價水準上,它並不會影響產出水準。換言之,
總合需求曲線移動的長期影響只是名目的變化(物價水準改變),而不會有任何實質的變化(產出水準仍回到自然產出水準)。 139

140 總合需求移動的影響 當總合需求突然減少時,政策制定者是否應該有所作為?
在上述的分析中,我們假設他們沒有採取任何行動。不過,另一種可能是,在經濟體系步向衰退之際(由A點移至B點),政策制定者採取使總合需求增加的行動,例如,政府支出增加或貨幣供給增加。 140

141 總合需求移動的影響 如果這些行動夠快且夠準確,它們會抵銷總合需求一開始的減少,而使總合需求曲線重回 ,進而使經濟體系重新回到A點。
如果這些行動是成功的,則經濟衰退的期間與幅度都會縮小。 我們會在下一章詳細說明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如何影響總合需求,以及它們在實施上可能遇到的實際問題。 141

142 總合需求移動的影響 以上的分析結果總結如下: ‧在短期,總合需求的移動會造成經濟體系 產出水準的波動。
‧在短期,總合需求的移動會造成經濟體系 產出水準的波動。 ‧在長期,總合需求的移動只會影響物價水 準,並不會影響產出水準。 ‧政策制定者可能可以藉由影響總合需求來 減緩經濟波動的幅度。 142

143 增廣見聞 再論貨幣中立性 根據古典理論,貨幣是中立的,亦即貨幣數量 的變動只會響物價水準之類的名目變數,它並 不會影響產出水準之類的實質變數。 本章稍早曾提到,大多數經濟學家認為,這樣 的結果在長期是成立的,但在短期則不然。 透過總合供需模型,我們可以更完整地說明這 樣的觀點。

144 增廣見聞 再論貨幣中立性 假設中央銀行突然減少貨幣供給,這會造成什 麼樣的影響?
由於貨幣供給是總合需求的決定因素之一,因 此,中央銀行的這個舉動會造成總合需求曲線 左移。 這跟圖 8一開始的情形是一樣的,所以長短期 的變化也會相同。

145 增廣見聞 再論貨幣中立性 在短期,物價與產出水準都會下降,所以一開 始會有經濟衰退現象。
不過,隨著時間的經過,人們會調降物價的預 期水準,而使名目工資與廠商的勞動成本降低 ,從而短期的總合供給曲線會往右移,直到新 的長期均衡達成為止。

146 增廣見聞 再論貨幣中立性 圖 8 顯示實質變數什麼時候與貨幣有關,什麼 時候又與貨幣無關。
在長期,貨幣是中立的,這表現在經濟體系由 A點移到 C點。 在短期,貨幣供給的變動會有實質影響,這表 現在經濟體系由A點移至 B 點。 這些結果可 以總結成「貨幣是一層面紗,但當 這層面紗飄動時,實質產出也會跟著波動」。

147 美國史上總合需求的兩大移動: 經濟大蕭條與第二次世界大戰
圖9顯示美國自1900年起,每年實質GDP相較於三年前水準的變動百分比。 圖中的兩個直條區域為實質GDP大幅變動的期間,包括1930年左右實質GDP大幅減少,以及1940年代初期實質GDP大幅增加。 這些變動都可歸因於總合需求的移動。 147

148 圖9 自1900年起美國的實質GDP成長率 148

149 美國史上總合需求的兩大移動: 經濟大蕭條與第二次世界大戰
美國1930年左右的經濟災難稱為經濟大蕭條,它是美國到目前為止幅度最大的經濟衰退。 美國1933年的實質GDP比1929年下降了27%,失業率則由3%上升至25%,同時,物價下跌了22%。當時,許多國家也經歷相同的經濟困境。 149

150 美國史上總合需求的兩大移動: 經濟大蕭條與第二次世界大戰
大多數經濟學家認為是美國當時的總合需求大幅減少造成經濟大蕭條,但總合需求為何會大幅減少則有不同的意見。 不少經濟學家認為是貨幣供給的大幅減少。 從1929到1933年,美國的貨幣供給減少28%。 150

151 美國史上總合需求的兩大移動: 經濟大蕭條與第二次世界大戰
當時貨幣供給大幅減少是因為銀行體系出了問題。 一方面民眾把錢從財務有問題的銀行提出來,另一方面銀行對放款也變得謹慎,而使得當時整個銀行體系的貨幣創造過程完全逆轉。 而美國的聯邦準備也未採取足夠的行動來抵銷此一貨幣供給的減少。 151

152 美國史上總合需求的兩大移動: 經濟大蕭條與第二次世界大戰
其他經濟學家則把矛頭指向其他原因。 例:當時股價大約跌了90%。人們財富大幅 縮水的結果使消費支出大幅減少。 另外,數以千計的銀行倒閉也使不少廠 商無法取得投資所需的資金,而使投資 支出大幅緊縮。 以上的這些因素都造成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總合需求的大幅減少。 152

153 美國史上總合需求的兩大移動: 經濟大蕭條與第二次世界大戰
圖9中美國另一個實質GDP的大幅變動(1940年代初期經濟高度繁榮),則比較容易解釋。由於美國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所以在 年期間,美國政府的支出增加了近5倍,使美國的產出因總合需求大幅增加而呈現倍增的結果。 那段期間的物價也漲了20%,失業率則從1939年的17%降至1944年的1%。 153

154 我國2001年的經濟衰退 我國經濟在2001年首度出現負成長,當年的經濟成長率為-2.17%;絕大多數的經濟學家都同意是總合需求大幅減少所造成的。 如表3所示,與2000年相較,我國2001年的總合需求之所以會大幅減少是因為實質投資支出大幅減少5,156億元,其中又以民間投資的減少幅度最大,達4,468億元。 154

155 我國2001年的經濟衰退 155

156 我國2001年的經濟衰退 值得一提的是,相較於2000年,我國2001年的實質出口淨額是增加的。
不過,此一增加並不是因為我國的出口增加,而是因為我國的出口減少幅度(4,173億元)小於進口減少幅度(6,656億元)所造成的。 156

157 我國2001年的經濟衰退 國內對當時民間投資為何會大幅減少有相當分歧的看法。
有人認為是國際因素所造成的:美國經濟在2000年第四季因科技泡沫破滅而開始步向衰退,且在2001年發生「911恐怖攻擊」事件。 由於我國當時的經濟成長主要是由資訊電子產業所帶動的,且其產品的最大市場在美國,所以美國科技泡沫破滅及「911事件」都會嚴重打擊我國資訊電子廠商的投資意願。 157

158 我國2001年的經濟衰退 有些人則認為行政院在2000年10月宣布核四停工,又在2001年2月宣布核四復工,這樣重大的經建計畫可以這樣輕率的反覆,未來沒有什麼不可以變的。而廠商投資最在意的是不確定性, 「核四停工復工事件」顯示政府可能是投資不確定性的最大製造者,從而嚴重打擊民間的投資信心。 158

159 我國2001年的經濟衰退 不管當時我國民間大幅減少的最主要原因為何,之後,政府為「拚經濟」曾提出「8100全民啟動」以及「五年五千億」等擴張性財政政策, 中央銀行也採行不斷調降應提準備率(例如,支票存款應提準備率於2001年10月4日由原先的13.50%降為10.75%)等擴張性貨幣政策,希望能夠刺激總合需求。 159

160 總合供給移動的影響 假設一國經濟一開始處在長期均衡。突然間,一些廠商的生產成本增加。
這可能是因為天候不佳使農作物歉收,而使農業製品的生產成本上升;也可能是因為中東爆發戰爭,原油的運輸中斷,而使石化產品的生產成本上揚。 160

161 總合供給移動的影響 我們依循上一小節的四個步驟來分析生產成本增加對總體經濟的衝擊。 1. 哪一條線會受到影響?
1. 哪一條線會受到影響? 由於生產成本只與廠商有關,所以只有 總合供給曲線會受到影響。 161

162 總合供給移動的影響 2. 總合供給曲線會往哪個方向移動?
由於生產成本增加會使廠商的利潤下降 ,因此廠商會減少任一價格下的供給量 ,從而如圖10所示,短期總合供給曲線 會由原先的 左移至 。 在有些情況下,長期總合供給曲線也會 往左移。不過,為簡化分析,我們假設 長期總合供給曲線並未受到影響。 162

163 圖10 總合供給的不利移動 163 物價水準 1. 短期總合供給曲線的不利移動… 長期總合供給 AS2 短期總合 供給, AS1 B P2
圖10 總合供給的不利移動 物價水準 1. 短期總合供給曲線的不利移動… 長期總合供給 Y1 AS2 總合需求 短期總合 供給, AS1 P2 B 3. …且物價上升。 Y2 P1 A 2. …造成產出減少… 產出水準 163

164 總合供給移動的影響 3. 在短期,經濟體系沿著總合需求曲線由 A點移至B點,從而產出由 降為 ,且物 價水準由 上升為 。
由於一國經濟同時面臨停滯( stagnation,即產出減少)與物價膨脹 (inflation,即物價上漲),這樣的結 果稱為停滯性通膨。 由於此時的產出低 於自然產出水準,所 以此時的失業率高於自然失業率。 164

165 總合供給移動的影響 4. 廠商與勞工一開始可能會因物價上漲而調高 他們對物價的預期水準,而訂出更高的名目 工資。
4. 廠商與勞工一開始可能會因物價上漲而調高 他們對物價的預期水準,而訂出更高的名目 工資。 在此情況下,廠商的生產成本會更進一步增 加,而使短期總合供給曲線再進一步左移, 從而使停滯性通膨問題變得更加嚴重。 此一物價上漲導致工資上升,再進一步導致 物價上漲的現象,稱為工資─物價相互扶搖 (wage-price spiral)。 165

166 總合供給移動的影響 在某個時點,此一相互扶搖的程度會減緩。
這是因為產出減少意味著廠商的勞動雇用量減少,從而失業會增加,進而會對名目工資形成往下降的壓力。 166

167 總合供給移動的影響 在名目工資下降之後,廠商的利潤可以止跌回升,而使廠商願意增加供給量,從而使短期總合供給曲線往右移。此一過程會持續下去,直到短期總合供給曲線又移回 。 此時,一國經濟又回到長期均衡(A點)。 167

168 總合供給移動的影響 在上述的調整過程中,我們假設總合需求不變。 不過,在現實世界,不一定這樣。
不過,在現實世界,不一定這樣。 當停滯性通膨問題變得愈來愈嚴重時,失業率也會愈來愈高。政策制定者為降低失業率,可能會採取擴張性的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使總合需求增加。 168

169 總合供給移動的影響 在此情況下,如圖11所示,總合需求曲線會由 右移至 ,從而一國的產出水準不會減至圖10中 的水準,進而失業情形可以獲得改善。 最後,一國經濟會達到C點這個新的長期均衡。 169

170 總合供給移動的影響 與原先的長期均衡(A點)相較,產出依然維持在自然產出水準,但物價水準由 上升為 。
此一情況,我們稱政策制定者調和(accommodate)總合供給的變動。 這樣的調和性政策雖可緩和失業問題,但必須付出物價水準變得更高的代價。 170

171 總合供給移動的影響 總結來說,我們可以從總合供給的移動得到下列兩點結論:
總合供給的不利移動會造成停滯性通膨,其為經濟衰退與物價膨脹並存的現象。 政策制定者可以藉由增加總合需求來緩和產出與就業的減少幅度,但必須付出物價膨脹問題變得更為嚴重的代價。 171

172 石油價格與經濟表現 石油是許多產品的重要生產投入,且全世界的石油大多由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和其他中東國家供應。
當有些事件(通常是區域政治事件)使來自中東的石油供給減少時,全球的石油價格就會上漲,而使得石油相關製品(如汽油與塑膠產品)的生產成本上升,從而造成總合供給曲線往左移,進而發生停滯性通膨現象。 172

173 石油價格與經濟表現 如1973到1975年,就由於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 OPEC)採取聯合禁運政策,而使石油價格大約上漲了一倍,從而造成許多國家面臨停滯性通膨問題。 173

174 石油價格與經濟表現 美國1975年的CPI年增率就超過10%,且失業率由1973年的4.9%上升至1975年的8.5%。
我國1974年的CPI年增率曾高達47.5% (我國當時尚未有失業率的統計),且1974年第3與第4季以及1975年第1季的實質GDP都較上年同期減少。 174

175 石油價格與經濟表現 幾年之後,同樣的情形又再發生一次。 從1978年到1981年,石油價格漲了一倍以上,結果又是停滯性通膨。
從1978年到1981年,石油價格漲了一倍以上,結果又是停滯性通膨。 美國的CPI年增率又超過10%,且失業率由1978年的6%,在幾年後,上升至超過10%。 我國的CPI年增率在1980與1981年均超過10%,且失業率由1980年的1.23%上升至1983年的2.71%。 175

176 石油價格與經濟表現 在2000年代中期,由於中國、印度等大型經濟體的經濟快速成長,且其他主要國家的經濟也有不錯的表現,遂造成全球石油需求的大幅增加,再加上當時美國等主要國家的利率均維持在低檔,這意味著全球的資金相當寬鬆,同時又有投機客的炒作,遂使全球石油需求再進一步增加。 176

177 石油價格與經濟表現 在2008年7月,國際原油每桶價格曾飆漲至140美元以上(2003年一桶還不到30美元)。
我國當時的95無鉛汽油也漲到每公升35元(2003年為20.3元),再加上其他民生物資的價格也有不小的漲幅,而引發停滯性通膨是否再起的疑慮。 177

178 石油價格與經濟表現 雖然2008年7月的國際油價,經物價膨脹調整後,已相當接近1981年的高價,但由於大多數國家的服務業產值占GDP的比重已提高至60%以上,且國際油價上漲主要是因為全球景氣不錯所造成的需求增加,而不是因為供給減少所造成的,所以雖然油價飆漲造成汽車等產品銷售量的下滑,但僅造成溫和的停滯性通膨。 隨後,由於美國次級房貸所引發的全球景氣衰退愈來愈嚴重,物價膨脹遂消退了,取而代之的是失業問題。 178

179 增廣見聞 總合需求與總合供給的起源 總合供需模型是如何發展出來的?
答案是,這個模型在相當程度上是 1930 年代 初期美國經濟大蕭條的副產品。當時的經濟學 家與政策制定者對它的發生感到困惑且不太確 定該怎麼處理。

180 增廣見聞 總合需求與總合供給的起源 在1936 年,經濟學家凱因 斯(John Maynard Keynes)出版了就業、利息與貨幣 的一般理論一書。 該書試圖解釋一般的經濟波動現象,並據以 解釋美國的經濟大蕭條。 凱因斯的主要論點是,一國會因總合需求減 少而發生經濟衰退與蕭條。

181 增廣見聞 總合需求與總合供給的起源 凱因斯長久以來一直在批評古典經濟理論, 因為它只能解釋一國的長期經濟表現。
在其一般理論出版的前幾年,凱因斯就曾這 樣批評古典經濟學:

182 增廣見聞 總合需求與總合供給的起源 對當前事務而言,長期是一個有誤導效果的 概念。在長期,我們都已過世。如果在經濟 艱困時期,經濟學家只能告訴我們,當暴風 雨遠離時,自然就會風平浪靜,那麼經濟學 家也未免太好當了。

183 增廣見聞 總合需求與總合供給的起源 當全世界為高失業所苦時,凱因斯提倡使總 合需求增加的政策,包括政府支出增加。
在下一章,我們會詳細說明貨幣政策與財政 政策如何影響總合需求。 簡單地說,之所以會有現代總體經濟學,在 相當程度上,要感謝凱因斯這位傳奇人物。

184 結論 本章首先說明關於經濟波動的一些重要特徵,接著再介紹總合供需模型,並利用這個模型來說明經濟波動現象。
我們在下一章會再利用這個模型對經濟波動現象再作更詳細的說明,並探討政策制定者對經濟波動會如何反應。 184


Download ppt "原著:N. Gregory Mankiw 編譯:王銘正 製作:王銘正 馬惠茹"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