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十讲 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观 一、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二、工程活动与资源、环境 三、工程与可持续发展观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十讲 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观 一、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二、工程活动与资源、环境 三、工程与可持续发展观"—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讲 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观 一、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二、工程活动与资源、环境 三、工程与可持续发展观
第十讲 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观 一、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二、工程活动与资源、环境 三、工程与可持续发展观

2 非人类中心论是当代环境哲学的主流,但是它存在着一些无法解决的伦理难题。
一、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非人类中心论的困境 非人类中心论是当代环境哲学的主流,但是它存在着一些无法解决的伦理难题。 从实践上说,它只是最低限度地证明了人对自然的义务,而没有提出一套有效的制度化的行为规范,使之带有个人信仰的色彩。

3 “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 发展是人类社会不断延续的前提。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全球进入了“发展”的高潮。
国际自然资源保护同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1980年共同出版了《世界自然保护战略:为可持续发展的生存资源保护》第一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980年联合国向全世界发出呼吁:“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确保全球持续发展。”

4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1983年11月,联合国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
1987年该委员会在提交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明确指出: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类的发展方式和发展道路上,人类要想继续生存和发展的话,就必须改变目前的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5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在1987年出版的《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人类要对我们所利用的自然进行恢复性补偿,使其能够持续提供我们利用的价值。 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里约宣言》的公布,标志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环境问题是人类自然观和发展观等基本观念所影响的行为的必然结果。

6 “后天” 电影“后天”讲述的是一个环境灾难的科幻故事。它告诉人们我们现在这样对能源无度消耗的生活方式,“后天”中描写的灾难就会来临。
“后天”摄制组完成拍摄后,计算了拍摄电影所耗能量产生的污染,然后做出补偿。摄制组购买了节能灯,送给低收入家庭;摄制组到非洲种大约能吸收所排污染量的树。

7 《21世纪议程》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指出:“地球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不适当的消费和生产模式,导致环境恶化、贫困加剧和各国的发展失衡”。 “应当发展富裕和繁荣的新概念,这一概念的中心思想是,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变达到较高水准的生活,生活方式的改变指的是更少地依赖地球上有限的资源,更多地与地球的承载能力达到协调。”

8 “可持续发展”的近期研究 其内涵向两个方面演变。一是继续加深其伦理色彩,引起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人文地理学及文化学的关注,从而形成一个新的特殊的研究视角。环境问题的恶化迫使各学科重新检视自己的基本问题和研究范式。“可持续发展”从“伦理学的新标准”成为“道德的最高准则”。 二是向最初的环境侧面回归,定位在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上。强调技术的亲环境性、强调发展政策、强调制度的转变。

9 人类必须走可持续发展有道路 “可持续发展”观是人类中心与非人类中心的折衷,它得到了普遍认可。
可持续发展均衡考虑人类福利与生态系统健康,似乎人类福利是目的,生态健康是手段,但它至少可以获得人类与自然共存共 荣的效果。 可持续发展的深层意 义不是自然对文明的 限制,而是文明向自 然的拓展或生成。

10 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观(一) 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观包含对两个问题的回答: 1、人对自然的正当权利和必要义务是什么?(人与自然)
人对自然的权利和义务界限的终极目标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 一方面人有权利用自然,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但这种权利以不改变自然的基本秩序为限度。 另一方面人又有义务尊重自然存在的事实,保持自然规律的稳定性,在开发自然的同时给予补偿。

11 中国先哲顺应自然的思想 《荀子·礼论》:“天能生物,不能辨物;地能载人,不能治人。”
庄子认为“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主张“不 以人灭天”,“不以 人助天”。 俗话说: 人算不如天算。

12 红树林 2004年末的印度洋海啸使十亿吨水移位,释放出相当于六千多颗原子弹的能量。海啸来时珊瑚礁和红树林能使其强度降低,但为了海水养殖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红树林被砍光了。

13 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观(二) 2、人类应遵循何种伦理准则?(人类社会) 应该在全球范围内遵循环境公正的道德原则。
环境公正是指环境利益和负担的正当分配。 对人类生存环境共同的责任,共同享有健康的环境。 代际间公平地享有地球资源。

14 二、工程活动与资源、环境 中国农业资源的困境
中国人口50年来由6亿增长到13亿,而可居住的土地由于水土流失从600多万平方公里减少到300多万平方公里。 地力贫弱、土质盐碱化、沙化、工业垃圾污染、生活垃圾污染。 我国主要水系的五分之二已经成为劣五类水,3亿多农民喝不到安全的水,4亿多城市居民呼吸污染严重的空气,1500万人会因此染病。[1] 禽流感、SARS、口啼疫各种变异疾病的出现。 [1]《文摘周报》2005,5,24

15 土地资源的流失 内地近年来的圈地运动愈演愈烈,从1996年10月底到2004年10月底,中国整整减少了1.5亿亩耕地,超过国家耕地总量的5%。圈地热来自房地产热的持续升温,巨额利润的诱惑不仅使得中国的耕地面积大幅减少,也让无数农民流离失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人均居住面积有了很大改善,目前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到23.7平方米,农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7.2平方米,达到世界中高收入水平。开始进入小康生活的中国人,对住房的需求已经从生存性向舒适性转变,开始综合考虑住房的位置、房型、环境、价格。《华盛顿邮报》2004年11月2日

16 关于水资源的一组数据 我国人均水占有量是世界的1/5; 城市水段90%以上被污染; 湖泊75%富营养化; 我国1/3国土笼罩在酸雨之下;
新中国以来,我国建坝30413座; 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共跨坝235座,平均每年19座多。[1] [1]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徐刚“大坝上的中国”2007,6,24日

17 三、工程与可持续发展观 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农业
有机农业:减少或停止使用农用化学品;恢复传统的轮作、间作、休耕制度以维持地力;为作物提供有机型养分。 生态农业:用各种生态原理驾驭农业生产,以达到物质的自我循环和能量的自足。如初级生产者提供农作物,二级生产者提供家畜 家禽、鱼类,其消费者是 人,分解者是微生物。 持久农业:其伦理基础是 “够用原则”,只生产够用 的农产品,控制人口和消 费增长。

18 抓虫机器人 问题提出:农作物的害虫,直接危害农作物产量和质量。长期以来都是使用化学农药,造成严重的果实污染,危及人类,而且造成大面积土地、水源污染。我国单长江流域每年使用农药70余万吨。 发明:(美国)农村抓虫机器人可在田间拉网式行走,用红外线定位寻找害虫,然后用机器手将虫放入机器人身上的发酵罐,发酵后产生可燃气体,燃烧发电作为机器人动力,可24小时全天候工作,一举两得。 其他发明:生物灭虫、光灭虫、声波灭虫。

19 牧业的问题 全世界羊绒年产量为 吨,中国约为10000吨,占世界总量的70%。中国羊绒的40%来自内蒙。中国畜牧业的发育程度远不及澳大利亚、新西兰。 羊绒是动物纤维中最优秀的一种,一只山羊年产毛绒50-80克,山羊对草场的破坏相当于绵羊的20倍。 内蒙全区牲畜存栏数超过7000万个羊单位,而整个自治区草场的理论载畜量只有4000多万个羊单位,超载率超过30%。20世纪末草原超载又增加了31%。 中国年加工羊绒能力在2000万件以上,占世界总量的2/3以上。中国出口 羊绒衫1000万件 左右,全国羊绒 加工企业达2600 多家。

20 黄河第一县 黄河第一县玛多县,八万人口,地广人稀,水草丰美,人均收入榜上有名;
县政府为进一步提高人均收入,加大开发引资源力度。凡愿来此生财者,可圈地纳税; 三年人口增至几十万,养牛、羊数翻几十番,地不堪其用,仅仅三年变成为不宜居住地区。

21 传统牧区宁夏成为全面禁牧的自治区 (宁夏中卫沙坡头黄河边)

22 2004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 肯尼亚人旺加里.马塔伊女士在非洲发起植树造林的绿带运动。在一个男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她勇敢而执着地追求理想。她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是当之无愧的。

23 你如果砍掉一棵树,就必须栽两棵 全世界正在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环境保护与世界和平这两者之间存在着相当紧密的关系。所以,诺贝尔和平奖颁发给一位环保人士,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24 拯救非洲 英国首相布莱尔说:提到非洲总是给人一种荒凉的感觉。我曾在许多场合说过,非洲是整个世界良知上的一块伤疤。

25 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工业 生态工业: 废料资源化; 物质循环封闭化(回收的过程尽力保持物质性能);
产品和经济活动的非物质化(有的消费需要可以以服务替代物质消耗,也许你不是需要一趟飞行,而是需要一个电话或电子邮件); 能源节用与无公害能源开发; 能源脱碳化。

26 工业的资源问题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中国工业化突飞猛进。从1990年到2001年,中国石油消费增长100%,天然气增长92%,钢增长143%,铜增长189%,铝增长380%,锌增长311%,10种有色金属增长276%。这样的消耗速度,迅速消耗了国内大量的资源。 中国人口占世界21%,但石油储量仅占世界1.8%,天然气占0.7%,铁矿石不足9%,铜矿不足5%,锌土矿不足2%。到2010年,我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达到57%,铜将达到70%,铝将达到80%。我国的国内资源再也难以支撑传统工业文明的持续增长和发展。 45种主要矿产15年后将剩下6种,5年后60%以上的石油依赖进口。

27 中国在非洲的新角色

28 与资源消耗同时存在的环境问题 我国目前的废水排放总量为439.5亿吨,超过环境容量的82%。四川省的废水排放总达22.8亿吨/年,超过环境容量的60%。 三分之一的国土被酸雨污染, 100平方公里以上流域面积的1049条河流中,70%以上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主要水系的五分之二成为劣五类,3亿多农村人口喝不到干净的水,一亿多城市居民呼吸不到清洁的空气,1500万人因此得支气管疾病和呼吸道癌症。 我国单位GDP的能耗是日本的7倍,美国的6倍,印度的2.8倍;单位GDP的排污量则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十几倍,劳动生产率却是人家的几十分之一。(《南方周末》2005,10,20) 我国的环境更难以支撑当前这种高污染、高消耗、低效益的生产方式的持续扩张。

29 2020年经济翻两番 据专家分析,要实现2020年GDP翻两番的经济发展目标,按照现有资源利用方式和污染物排放水平,经济社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将是现在的4-5倍; 如果要保持现有环境质量,资源生产率(资源消耗的经济产出),就必须提高4-5倍; 如果要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的同时,要求环境质量有明显的改善,则资源及生产效率必须提高8-10倍。 因此,降低资源的消耗,提高原材料的循环和利用水平,是资源效率与使用效率双提高的必然选择。

30 21世纪的经济是以再生资源为主导的经济 1981年,丹麦政府规定啤酒和软饮料只有使用“可重复使用的包装”才可上市出售。丹麦联合酿酒公司99%的瓶子得到回收,有些瓶子重复使用达30多次。 2002年,宝马德国公司国内汽车回收处理再利用的部件已达到99%。 2000年,世界一些国家的废钢回收率,德国为80%,荷兰为78%,奥地利为75%,美国为67%,而中国仅达20%。 1997年日本通产省产业结构协会提出的《循环型经济构想》,2010年发展循环经济将使日本新的环境保护产业创造近37万亿日元产值,提供1400万个就业机会。

31 依靠技术实施清洁生产 2000年德国废物循环利用率约为50%,废物回收利用年产值约400亿欧元,就业人数24万,成为德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扩大就业的新动力。(德国鲁尔)

32 循环经济的特点一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生产过程的资源和能源消耗。这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基础,也是污染排放减量化的前提。
在德国,由于推进了清洁生产,在GDP增长两倍多的情况下,主要污染物减少了近75%,收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的结果。 (德国波鸿)

33 循环经济的特点二 延长和拓宽生产技术链,将污染尽可能地在生产企业内进行处理,减少生产过程的污染排放。
2000年德国废物循环利用率约为50%,废物回收利用年产值约400亿欧元,就业人数24万,成为德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扩大就业的新动力。

34 循环经济的特点三 对生产和生活用过的废旧产品进行全面回收,可以重复利用的废弃物通过技术处理进行无限次的循环利用。
这将最大限度地减少初次资源的开采,最大限度的利用不可再生资源,最大限度的减少造成污染的废弃物的排放。

35 循环经济的特点四 对生产企业无法处理的废弃物集中回收、处理,扩大环保产业和资源再生产业的规模,扩大就业。
泸天化(集团)有限公司和四川天华股份有限公司从改进工艺、技术入手,对氨氮冷凝液进行回收利用,实现清洁生产。 宜宾天原股份有限公司在污染治理工作中不断创新,发明了专利技术,使自产的电石渣100%综合利用生产水泥,同时改进了ADC发泡剂生产工艺,采用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从源头控制氨氮污染物的产生,既提高了资源利用率,降低了成本,又解决了污染问题。 安县银河建化公司研究出了专利技术,实现对自产铭渣100%回收利用,成为国家唯一一家成功无害化处理铭渣企业。

36 实现循环经济的主要途径 一是企业内部的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如杜邦化学公司模式。
二是共生企业间或产业间的生态工业网络,如著名的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我国的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园区。 三是区域和整个社会的废物回收和再利用体系,如德国的包装物双元回收体系和日本的循环型社会体系,我国上海的崇明生态城区。

37 垃圾的问题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欧盟各国城市生活垃圾主要采用填埋(卫生填埋)方式处理。
填埋带来的危害和潜在的负面影响日益显著,填埋渗滤液对地下、地表水的污染和填埋气对大气环境的破坏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 欧洲各国实现了垃圾的分类收集:垃圾在家庭和办公区、在街道和商业区设有明显投放标志的分类收集容器。 分类收集的垃圾被运往垃圾处理厂集中处理,经光电识别分离,再经破袋、破碎、筛分等工艺,分别将有机垃圾用于厌氧消化产沼和堆肥。红色袋装的可燃垃圾,经挤压造粒制成衍生燃料(RDF)或直接送往垃圾焚烧场焚烧,金属经磁选收集后再生,其余无机物填埋处理。

38 循环经济的目标 无害化:针对垃圾和垃圾处理的各种危害 减量化:减少污水、废气和固体污染物的数量就是减少危害 资源化:垃圾是放错的资源
资源化是根本。

39 EU成员国的垃圾处理 从2005年起,EU要求各成员国垃圾填埋物中有机垃圾的总量不得超过5%(垃圾填埋场必须进行严格的防渗处理,符合严格的规范和标准)。 根据EU生物燃料目标,到2005年,生物燃料要达到能源总供给量的2%,2010年要达到5.75%,到2020年替代化石燃料的能源总供给量将达到20%。目前生物制氢、有机物产沼、生物质焚烧等生物燃料技术在EU各国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应用。 早在上世纪70年代,厌氧产沼技术在中国南方部分地区就得到了蓬勃发展和普及,80年代初全国各类沼气池已超过800万个,但其主要目的仅在于解决农村生活用能问题,并未从国家能源战略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予以重视。

40 在法国 法国Lille,1994年,建造了满足50万人垃圾排放(400t/d)的垃圾分选中心,将室内分类收集的垃圾进一步分成11种不同种类的物品,将其送至各回收工厂。有机再生中心将生物废物(厨余及庭院垃圾)堆肥后用于农业。 ……将可腐有机废物进行厌氧产沼发电,每年可发电15000Mwh。 法国Line市政当局就调整了废弃物管理政策,禁止垃圾填埋,代之以“少扔、多选、工艺更先进”最大限度地回收和利用所有废弃物的城市废弃物综合治理的新政策。

41 在瑞典 在瑞典,目前已有200余座厌氧产沼工厂,其中60%来源于城市污水污泥(sewage sludge)的厌氧产沼,30%来源于有可腐机物和垃圾填埋场产沼,所产沼气或是用于发电或是经提纯后并入气体管网,用作机动车的动力燃料等。

42 在比利时 比利时一座日处理400吨的混装垃圾综合处理厂,将垃圾中的30%(100t/d)的可腐有机物经分选、破碎、筛分后,用于厌氧产沼,获得的16万Nm3/week沼气(CH4>55%)用于驱动一台500KW沼气发电机,生产700Mwh/年的电能和提供堆肥高温消毒(>70℃)与中温发酵的热量。 垃圾厂还将分选出的50%的可燃物制成衍生燃料(RDF)用于水泥厂燃料,到2005年这些RDF还将以5欧元/吨出口到瑞典,做生物质燃料发电厂的燃料,有机垃圾厌氧消化后的残余物,再经2~3周的好氧堆肥腐熟后制成腐殖土。在比利时类似的垃圾综合处理厂还将建造4-5座。

43 EU的要求与途径 目前,EU各国沼气生产的基本途径一是回收和利用已关闭的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沼气发电或提纯上网;
二是根据EU对废弃物循环利用,UN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中对发达国家温室气体减排的要求,以及EU各国的能源战略建造可腐有机废物厌氧消化产沼系统(包括污水污泥、可腐有机物、食品加工残余物、人畜粪便、庭院垃圾等); 三是建造生物质发电厂(可燃垃圾、森林木材、植物根、茎、叶等的焚烧)。

44


Download ppt "第十讲 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观 一、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二、工程活动与资源、环境 三、工程与可持续发展观"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