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工业危险废物申报登记 试点方案 广东省废物管理中心 广州 2006年11月13日.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工业危险废物申报登记 试点方案 广东省废物管理中心 广州 2006年11月13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工业危险废物申报登记 试点方案 广东省废物管理中心 广州 年11月13日

2 内容 试点与调查工作的几个关系 试点与调查的工作要求 工作基础:固体废物与危险废物 工作难点:数据的真实性问题 试点与调查工作直接目的
申报登记制度的定位 试点与调查方案设计的原则 试点与调查工作的几个关系 试点与调查的工作要求 工作基础:固体废物与危险废物 工作难点:数据的真实性问题 试点与调查工作直接目的 方案介绍

3 申报登记制度的定位 申报登记制度是管理危险废物产生源的基本制度。申报登记的基础是危险废物台帐制度。危险废物台帐的基础是固体废物的危险特性鉴别制度。 要通过申报登记工作,促进工业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建立危险废物台帐和固体废物的危险特性鉴别制度。 浙江省已经开展台帐制度的试点工作,强化危险废物鉴别工作,触及了管理工作的根本。

4 方案设计的原则 一、依法原则 1、关于申报信息
根据《固体法》第五十三条:要求按类别申报;每类危险废物要求申报产生量、流向、贮存、处置等有关资料。 2、关于处置和利用的分类方法 《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附件Ⅳ

5 方案设计的原则 二、简要原则: 尽可能减少企业不必要的负担 1、企业基本信息尽可能简单。
2、企业只填写危险废物基本信息,不需企业进行计算和统计。 3、不要求申报产生工艺。只要求填写产生源代码并对危险废物进行简要描述(类型、来源、危险性和主要化学成分)。

6 方案设计的原则 三、强化统计分析 按危险废物类别、产生区域、利用处置方式、转移情况、产生量大小等等进行统计分析,为宏观管理服务。

7 试点与调查工作的几个关系 一、申报登记试点与产生源调查的关系 以申报登记为主要手段,开展产生源调查。 二、危废申报登记与排污收费的关系
《固体法》取消了固体废物排污收费;保留“以填埋方式处置危险废物不符合规定的,应当缴纳危险废物排污费”的规定。 三、污控、监察、固废管理中心的关系 本次试点工作,原则上由污染控制机构牵头、环境监察机构协助、固体废物管理中心协助。

8 试点与调查的工作要求 一、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方案,落实人员,明确职责,加强技术培训。
二、强化执法:县级以上环保部门对不按照规定申报登记危险废物,或者在申报登记时弄虚作假的,要依照《固体法》的规定,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9 试点与调查的工作要求 三、省环保局将对申报数据采取随机抽查与重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质量检验。
四、省环保局对各地市上报的材料进行审核,汇总和分析,编写总结报告。将电子数据、申报登记表格(一份)和总结报告上报总局。

10 工作基础:固体废物与危险废物 固体废物的定义极端重要,它是确定某种物质或材料是否属于固体废物的基础。因为,只有属于固体废物的物质或材料才受固体废物有关法规的管制。 危险废物的定义也是如此。

11 工作基础:固体废物与危险废物 一、 《固体法》定义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 即:一种物质或材料是否属于固体废物,1)不取决于其物理形态(如是否是固体的,而不是气态的);2)不取决于其是否具有利用价值。而取决于是否被所有者抛弃或放弃。

12 工作基础:固体废物与危险废物 常见问题: 废物、副产品、材料的区别
案例:微硅粉铁合金厂生产硅铁或金属硅时从烟道收集下来的一种粉状副产品,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如果满足国家或国际承认的规范/标准,是材料,而不是废物。 废物经过加工或处理后的归类问题 案例:煤矸石(废物)—(灰色带)—砖(产品) 不符合标准的产品;二手产品。电脑:废?旧?

13 工作基础:固体废物与危险废物 二、《固体法》定义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 即: 1、只要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即属于危险废物,无需进行危险特性鉴别。2、只有不需要进行鉴别,即能判断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方可纳入《名录》。3、《名录》以外的固体废物,根据国家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也属于危险废物。 4、具有危险特性的液态废物(如废油),属于危险废物。

14 工作难点:申报数据真实性问题 一、企业申报产生工艺或建立排污系数方法
问题:工艺成千上万种,千差万别,企业与环保部门存在高度信息不对称,容易陷入技术“陷阱”。 美国经验:美国曾尝试计算排污系数;但研究了几年后,予以废弃。原因是:仅对个别工艺有可能。

15 工作难点:申报数据真实性问题 二、根据《行政许可法》,以企业如实申报为基础。环保部门进行抽查性核实。
关键:有足够的制度,保障和激励企业诚实守信,如实申报。 一是处罚机制;二是宣传教育制度。前者是加强执法;后者是促进守法,英文叫“enforcement and compliance”,这是环保管理的主流制度。

16 工作难点:申报数据真实性问题 1、处罚机制。
《固体法》第七十五条:不按照国家规定申报登记危险废物,或者在申报登记时弄虚作假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17 工作难点:申报数据真实性问题 美国经验: 《联邦水污染控制法Federal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Act 》( 即《清洁水法Clean Waste Act 》 )及其实施办法规定:任何人伪造数据 或报告,包括监测报告,将处以不超过10,000 美元的罚款,或6个月以内监禁,或二者并罚。 第二次违法,则加倍处罚。

18 工作难点:申报数据真实性问题 2、加强宣教与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问题: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不知法以及守法能力较弱。如:将危险废物不当作危险废物申报,也有将非危险废物当作危险废物申报等。 加强《固体法》关于危险废物产生单位的责任与义务,以及固体废物与危险废物的鉴定的宣教与培训,特别是对中小企业。

19 工作难点:申报数据真实性问题 3、加强执法 提高查假的能力。重点突破。尽管存在信息不对称,但集中力量搞清特定企业的申报数据的真实性,是有可能。 宣传造势,形成执法的“高压态势”。 确定一批风险监管对象,加强执法,对申报登记造假行为予以重罚,宣传造势,形成执法的“高压态势”,使企业不敢或轻易不敢在申报登记上造假。 这是一项长期工作。

20 工作难点:申报数据真实性问题 根据《固体法》第十五条关于“县级以上环保部门对管辖范围内与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有关的单位进行现场检查,被检查的单位应当如实反映情况,提供必要的资料”的规定,执法时,可要求企业提供详细的资料,如产生工艺等等,专门审核申报数据的真实性。 扩大举报非法申报的情报来源。要研究并依法开展申报登记数据的信息公开工作。

21 试点工作直接目标 锻炼固体废物管理队伍,进一步探索工业危险废物产生源管理的规律;促进工业危险废物产生企业知法、守法,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22 工业危险废物产生源的基本制度 1、三大基本制度:危险废物产生单位申报登记制度,危险废物台帐制度和固体废物的危险特性鉴别制度。
2、工业危险废物产生源的风险监管制度:确定重点风险监管源,加强监督性抽查 3、关于固体废物与危险废物属性争议的解决机制:一是迅速提高危险废物鉴定能力,如浙江着手建设危险废物鉴别实验室网络等;二是建立健全有关行政复议机制。

23 方案介绍 一、试点范围 1、试点行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2、单位范围:产生工业危险废物的现有单位。
现有单位是指截止到2005年12月31日前完成基本建设、投入试运行或正式运营的单位。各地2005年底前正在进行项目前期工作,或者正在建设中,或者停产的单位,不纳入本试点范围。 3、时间范围:2005年1月1日-12月31日。

24 方案介绍 二、组织机构 1、总局办公室: 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污控司固体处;监察局综合处
软件技术支持:总局危险废物培训与技术转让中心 (清华大学) 危险废物鉴定技术支持:中国环科院固体所 2、省局办公室: 省局试点工作由省局污控处统一领导和协调。 省环境监察总队配合、省废物管理中心协助。 3、地方各级环保部门成立相应的试点和调查工作领导 小组及办公室,落实人员,明确职责。

25 方案介绍 三、试点与调查内容 1、工业危险废物产生单位的基本情况。 2、各类工业危险废物的产生量、贮存、利用、处置、转移等情况。
3、执行工业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制度、转移联单制度、应急预案制度等有关管理制度的情况等。

26 方案介绍 总说明: 1、申报登记表格表包括工业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基本情况表(表1.1)和工业危险废物情况表(表1.2),一式三份。
表1.2按危险废物代码填写。单位产生2种以上危险废物(即有两种以上危险废物代码)的,应当分别填写表1.2。

27 方案介绍 2、对拥有子公司(有独立的单位法人资格)、分公司(不具有独立的单位法人资格)或者生产基地的集团公司或其他经济联合体(以下简称“集团公司”)而言,原则上按以下规则申报: 1)子公司单独申报;2)对于分公司或者生产基地(以下简称“所属单位”)与集团公司,由各级省环保局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划分申报单元:所属单位可与集团公司一起申报,也可分别单独申报。原则上,所属单位与集团公司不在同一设区的市的,应当分别单独申报。

28 方案介绍 3、数据关系:废物正常流向是利用、贮存,处置和出口。未利用,贮存、处置和出口的,为排放,排放属于非法。
无排放,则:产生量≤利用+贮存+处置+出口量。因为,利用和处置可能包括往年量。 产生量≥利用+贮存+处置量+出口量,则可能存在排放行为 如果存在转移贮存行为,即转移贮存量≥0,则可能存在非法贮存行为。因为,一般情况下,转移的目的是处置或者利用。 无国家环保总局许可出口文件的,为非法出口。

29 方案介绍 表1.1说明 1、单位地址:填写单位办公地址。 工业危险废物产生设施地址:填写单位工业危险废物产生设施所在地地址。
2、工业危险废物贮存、利用、处置设施数量:是指单位用来贮存、利用、处置自己产生的工业危险废物的内部设施数量。 3、单位负责人/法定代表人应当签名;日期必须填写;盖公章。

30 方案介绍 表1.2说明 1、危险废物代码:按照《危险废物产生源提示表》填写。
行业码。为《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的中类代码,即《提示表》废物代码的前三位。 顺序码。为《提示表》废物代码的中间三位。如果废物无法对应提示表中的废物代码,则废物顺序码填写000。 类别码。为《提示表》废物代码的后两位,即废物类别代码的后两位。

31 方案介绍 2、危险废物的计量单位:填写计量单位代码。原则以吨为单位填写。如果以升、立方米为单位计量,则必须填写该危险废物的密度。
3、危险废物描述:例如“工具生产中脱脂工艺产生(来源)的易燃(危险性)废弃有机溶剂(类型);含工业酒精和柴油(主要化学成分)”。

32 方案介绍 4、危险废物管理码:填写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贮存代码 利用、处置或贮存不包括填坑、填海。
水泥窑共处置:是指在水泥生产工艺中使用工业废物作为替代燃料或原料,消纳处理工业危险废物的方式。 生产建筑材料是指将工业危险废物用于生产砖瓦、建筑骨料、路基材料等建筑材料。

33 方案介绍 汇总表格的说明 1、按产生类别统计产生量,贮存量及转移量。 2、按产生量大小统计产生单位数及执行法定管理制度情况
3、按利用处置方式统计所有危险废物处理情况,以及转移的危险废物的处理情况 4、按地区统计危险废物产生和转移情况,包括输入和输出情况。 5、统计前50或100位工业危险废物产生单位

34 方案介绍 6其他 按类别统计危险废物贮存情况只在市级;省级和国家级没有。在试点工作中,可以考虑今后是否要增加该项统计
没有按废物类别,进行处理方式的统计。目前考虑是意义不大。因为,一般情况下,特定类别的废物只有特定的处理方式,有多种处理方式的可能性较小。

35 方案介绍 四、工作程序 1、采取以工业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填写申报登记表格,环保部门现场检查,重点详查的方式进行。
2、省试点和调查工作结束后,将进行汇总并编制总结报告。

36 方案介绍 几个要点: 1、开展试点行业内工业危险废物产生单位的清单调查工作;将申报登记表格发放到每个单位;确保不遗漏。
2、申报登记表格一式三份,加盖公章。 3、环保部门对上报申报登记表格的完整性、规范性、准确性进行审核。不合格的要求企业重新填报。

37 方案介绍 五、质量控制 1、各级环保部门应加强对试点和调查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要加强对申报登记单位的指导,必要时,可有针对性进行培训。
省环保局将对申报数据采取随机抽查与重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质量检验。 2、申报数据应当以单位如实申报为基础。对弄虚作假的,要依据《固体法》第七十五条予以处罚。

38 方案介绍 3、环保部门核实申报数据可采取如下方法:与日常监督管理获得的数据、“三同时”的验收材料、ISO14000有关文件等进行核对;与同类单位或行业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39 方案介绍 4、对属于附件1中标注“*”号行业内的单位,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50吨以上的单位,以及申报数据与其他数据来源有较大出入的单位,要重点详查。详查应当要求申报单位解释数据来源。 对被重点详查的单位,以现场核查的数据为准。

40 方案介绍 六、总结报告要点: 1、工业危险废物产生源分析 2、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贮存和流向情况 分析
3、危险废物产生单位执行危险废物管理制 度情况的分析 4、结论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5、推进工业危险废物环境管理的建议

41 方案介绍 七、时间进度:七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06年8-9月) 2、全面启动阶段(2006年10月)
3、申报登记(2006年11月-2007年3月):地方局指导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填报并上报表格 4、中期调度与抽查(2007年1月) 5、市级分析上报(2007年3月) 6、省局综合分析(2007年3月-2007年4月) 7、总局验收(2007年5月)

42 1、国家环保总局网址: 2、《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网址: 3、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固体处联系方式 电话:010- -56 传真:010- 4、省环保局试点工作联系方式 联系人:广东省环保局污控处 张琳   电 话:   联系人:广东省废物管理中心 许冠英   电 话:   联系人:广东省环境监察总队 陈新珍   电 话: 5、有关试点工作信息请登录省局网址: 省局将不定期发布试点工作简报。

43 谢谢!

44 2004年全省危险废物产生源普查企业数(化学原料与化学制品制造业)
区域 普查企业数(个) 统计企业数(个) 覆盖率(%) 江门 68 111 61.26 广州 44 356 12.36 惠州 36 81.82 东莞 31 75 41.33 中山 24 129 18.6 佛山 15 208 7.21 深圳 14 77 18.18 肇庆 13 47 27.66 珠海 12 27.27 潮州 6 20 30 揭阳 4 19 21.05 清远 16 25 汕头 88 4.55 韶关 3 12.5 汕尾 1 33.33 湛江 29 3.45 全省 280 1048 26.72 返回


Download ppt "工业危险废物申报登记 试点方案 广东省废物管理中心 广州 2006年11月13日."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