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2 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社会发展的动力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观点,提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正确认识历史和现实、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自觉性和能力。

3 教学要点 唯物史观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的内容和结构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社会形态的变迁 社会变迁的动力机制 社会基本矛盾、 阶级斗争、革命和改革、科学技术

4 本章包括三节: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5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6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在对待社会历史问题上,历来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
1、唯心史观: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一直占据统治地位。 2、唯物史观:马克思两大发现之一。

7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及其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8 ⑴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一定数量的人口与其环境间的互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方式,决定历史的变迁和前景。 ①物质生产及其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 ②物质生产及其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 ③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低向高的更替。

9 ⑵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的、必要的条件,构成实践的客体。

10 ⑶一定数量的人口构成实践主体的自然部分,制约着社会的变迁。
注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都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11 2.社会意识 ⑴社会意识概念 ——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⑵社会意识的构成 从意识主体角度,可分为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
从意识内容层次,可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 从对经济基础的关系,可分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即意识形态)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

12 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⑴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社会意识是人们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

13 ⑵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且各具有其历史的继承性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⑶理论意义

14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15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1、生产力 ⑴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⑵生产力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

16 生产力 (3)生产力具有复杂的系统结构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 劳动资料 劳动对象 劳动者 科学技术
科学管理 实体性要素 (基本要素) 渗透性要素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

17 劳动资料 ★生产工具是劳动资料的主要内容,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尺度,是划分经济时代的客观标志。
马克思指出:“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

18 劳动对象 劳动对象分为两类: 一类是未经过劳动加工改造直接纳入生产过程的天然存在物,即自然物。
另一类是经过加工改造后,再投入生产过程的客观存在物,即原料。 劳动对象是现实生产的必要前提,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和体现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19 劳动者 ★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
马克思说:“自然界没有制造出任何机器,没有制造出机车、铁路、电报、走锭精纺机等等……它们是人类的手创造出来的人类头脑的器官;是物化的知识力量。”

20 ⑴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2、生产关系 ⑴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⑵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政治关系、家庭关系、宗教关系等其他社会关系,都受生产关系的支配和制约。 ⑶生产关系的构成: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产品分配关系

21 ⑷生产关系的基本类型 ①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 ②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 氏族成员平均所有 原始社会 奴隶主所有
奴隶社会 公有制社会 私有制社会 生产资料 地主所有 封建社会 资本家所有 资本主义社会 全社会共同所有 共产主义社会

22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及其意义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原始社会 原始工具

23 奴隶社会 青铜器

24 生产力 生产关系 原始工具 原始社会 青铜器 奴隶社会 铁器 封建社会 大机器 资本主义社会 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生产力的发展变化 生产力 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的变革 原始工具 原始社会 青铜器 奴隶社会 铁器 封建社会 大机器 资本主义社会

25 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⑴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⑴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真舒服! 生产力 生产关系

26 ⑵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真难受! 生产力 生产关系

27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这一规律就内容看,概括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
从过程上看,这一规律表现为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总是从基本相适合到基本不相适合,再到基本相适合;与此相适应,生产关系也总是从相对稳定到新旧更替,再到相对稳定。

28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 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首先,这一规律在人类思想史上彻底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作为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其次,这一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

29 (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1、经济基础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理解经济基础的内涵要把握两点: 其一,经济基础的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 其二,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具有内在联系。

30 2、上层建筑 ⑴上层建筑及其构成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上层建筑的构成: 观念上层建筑;
政治上层建筑。

31 上层建筑 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的关系 政治上层建筑 思想上层建筑 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
提供理论依据和精神指导 提供保证 上层建筑 思想上层建筑 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

32 ⑵国家的起源及实质 ①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按血缘关系组成的氏族或部落 私有制 阶级 国家

33 ②国家的实质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
③国家同原始氏族组织的区别 国家是按照地域来划分国民的,而不再以血缘关系来划分; 国家要依靠强制性或暴力手段以及征收赋税来维系。

34 ⑶国体和政体 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它表明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哪个阶级是统治阶级,哪个阶级是被统治阶级,这是决定国家阶级性质的方面。 政体是指统治阶级实现其阶级统治的具体组织形式,也就是政权构成形式。它表明统治阶级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去组织自己的政权,实现自己的统治。

35 国体和政体的关系:一般来说,国体决定政体,政体服从于国体;政体为国体服务,并对保证国家的性质起重要作用。
决 定 服务于 内容 形式

36 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⑴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⑴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⑵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⑶经济基础的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并决定着其变革的方向。

37 促进作用 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 生产力 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 阻碍作用 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 生产力 第二,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 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促进作用 上层建筑 适合 经济基础 适合 生产力 不适合 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 阻碍作用 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 适合 不适合 生产力

38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运动
3、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39 (一)社会形态的内涵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是三者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40 (二)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1、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
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是社会历史运动的一般过程和一般规律,表现了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

41 2、社会形态更替的多样性 就某一国家或民族的社会发展的历程而言,社会形态的更替具有种种复杂情况和特点,体现了社会形态更替形式的多样性。

42 (三)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 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三)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 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与多样性,根源于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相统一的过程。 1、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 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主要是指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性,从根本上规定了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

43 2、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第一,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 第二,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也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 第三,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

44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1、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 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渐进性主要是指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演进的基本趋势,其历史过程是个“扬弃”的过程。 2、历史发展的曲折性和跨越性

45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是多方面的,其中,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基本动力;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社会改革等,在社会发展中各具不同的重要作用。

46 (一)社会基本矛盾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⑴这两对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并规定了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 ⑵其制约着社会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47 2、社会基本结构

48 政治结构 社会的政治结构是指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上层建筑,即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 政治制度 制度 法律制度 政治结构 政治设施 设施
法律设施

49 (二)社会基本矛盾是 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上层建筑 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 生 产 力
(二)社会基本矛盾是 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上层建筑 反作用 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 反作用 社会三层次结构的动态系统 生 产 力

50 2、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3、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51 二、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表现,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52 (一)阶级和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社会现象
1、阶级 ⑴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也是一个历史范畴。 ⑵列宁的阶级定义: “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 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 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 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53 2、阶级斗争 ⑴阶级斗争是阶级利益根本冲突的对抗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
⑵阶级斗争根源于阶级之间物质利益的根本对立,根源于社会经济关系的冲突。

54 (二)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 发展的直接动力
(二)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 发展的直接动力 1、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形态的更替中。 2、阶级斗争的作用还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 3、阶级斗争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它的作用是历史的、变化的。

55 (三)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是认识阶级社会的科学方法
1、坚持阶级分析方法,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观点去观察和认识阶级社会的社会历史现象。 2、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斗争,需要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作出符合实际情况的科学判断。

56 三、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革命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方式之一,是推动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动力。

57 (一)社会革命的实质和根源 历史唯物主义所谓革命,亦称社会革命,是指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社会形态的质变。 社会革命的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 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移到革命阶级手里,是实现社会形态变革的首要的、基本的标志。 社会革命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社会革命的爆发既要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又要具备一定的主观条件。

58 (二)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2、社会革命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伟大作用。
1、社会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 2、社会革命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伟大作用。 3、无产阶级革命将会为消除阶级对抗,并充分利用全人类的文明成果,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而创造条件。 马克思主义不拒绝改良,但反对改良主义。

59 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列宁

60 四、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改革的含义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规律作用的结果,不仅表现为通过革命实现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取代旧的社会制度,而且表现为通过改革实现社会的自我调整和局部改善,即实现在社会基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对旧的社会体制的变革。 改革是同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是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和完善自己建立的社会制度而在社会各个领域采取革新举措。

61 2、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改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集中表现在,它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社会发展离不开改革。

62 3、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 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改革的直接对象是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和思想观念。

63 五、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科学技术特别是科学技术革命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

64 第二次科技革命是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它以电力的发明为标志。
1、近代以来的四次科学技术革命 第一次科技革命发生在18世纪70年代,它以蒸汽机的发明为主要标志,推动了西欧国家相继完成了第一次产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生产迅速过渡到机器大工业,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奠定了物质基础。 第二次科技革命是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它以电力的发明为标志。

65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在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它以原子能的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发展为主要标志。
第四次科技革命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它以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工程、海洋工程等高科技的出现为标志,推动了人类社会由工业经济形态向信息社会或知识经济形态的过渡。

66 2、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 对于推动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每一次科学技术革命,都不同程度地引起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和社会的巨大进步。 首先,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导致产业结构发生变革。 其次,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 最后,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67 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
——马克思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邓小平

68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技 ×科技 科技

69 (二)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 首先,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基本的方面。 其次,科学技术的应用在一定条件下也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后果。 一种情形是由于对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关系认识不够,或缺乏对科学技术消极后果的强有力的控制手段而产生的;另一种情形与一定的社会制度有关。 在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在造福人类的同时, “全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70 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71 (一)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一)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 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根本对立: 唯心史观主张英雄史观; 唯物史观主张群众史观。

72 (二)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 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1、社会历史由现实的个人及活动构成 2、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
3、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⑴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而非自然属性;⑵人的社会属性表现在社会关系中,特别是经济关系中; ⑶人的本质是变化、发展的,而非永恒不变的。

73 (三)从社会历史的整体联系和具体过程中认识把握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
唯物史观在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时坚持如下原则: 首先,唯物史观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来探究历史创造者问题 其次,唯物史观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来考察和说明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 最后,唯物史观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作用及其性质

74 (四)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1、人民群众的含义 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 人民群众的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75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⑴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⑵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⑶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76 3、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受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其中,经济条件对于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有着首要的、决定性的影响。 政治条件对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具有直接的影响。 精神文化条件是制约人民群众创造活动的重要因素。

77 (五)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 群众观点就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以及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群众路线是在群众观点的指导下形成的,是群众观点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运用。

78 (一)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
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一)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 H(合力) P1 (个人) Pn (个人) O(出发点)

79 (二)历史人物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
历史人物按其发挥作用的性质,可以分为杰出人物和反面人物。 普通个人 个 人 杰出人物 历史人物 反动人物

80 “英雄”与“时势”的关系 英雄“造”时势:历史人物对历史事件有深刻影响,有时甚至能够决定个别历史事件,从而导致历史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重大变化,历史人物是实现一定历史任务的主要倡导者、发起人、组织者和领导者。 时势“造”英雄:不管什么样的历史人物,其在历史上发挥什么样的作用,都要受到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制约,而不能决定和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进程和总方向。

81 (三)从必然与偶然的辩证统一中理解个人的历史作用
首先,任何历史人物的出现,特别是杰出的政治人物的出现,都体现了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 其次,历史人物的作用性质取决于他们的思想、行为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

82 (四)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坚持科学方法 唯物史观主张评价历史人物时,应该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
历史分析方法要求从特定的历史背景出发,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进行具体的、全面的考察。 阶级分析方法要求把历史人物置于一定的阶级关系中,同他所属的阶级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和评价。 在阶级社会中,贯彻历史分析方法与坚持阶级分析的方法是一致的。

83 思考题 1、马克思认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马恩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27页)这段话蕴涵了哪些唯物史观道理?这段话所反映的历史事实,能够引发我们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怎样的思考和认识?

84 2.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需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同时,我国自然资源十分有限,环境污染物较严重。我们面临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面临开发资源和保护资源的矛盾。请结合这一实际,并根据你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的理解,谈谈在利用科学技术方面我们应该怎样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85 3.试分析:既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那么,为什么同一时代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却丰富多彩、差异很大甚至产生对立呢?搞清这些道理,对于提高自己思想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会有什么帮助? 4.社会发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可历史事件又是人们意志的“合力”造成的,两者不矛盾吗?这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是怎样的关系?

86 5.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思考和分析我国当前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和解决这些矛盾的途径。 6.结合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着的一些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在实践中坚持群众观点,做到以人为本。


Download ppt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