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公民與社會選修上冊 第二課 社會階層化與社會流動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公民與社會選修上冊 第二課 社會階層化與社會流動"—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公民與社會選修上冊 第二課 社會階層化與社會流動
公民與社會選修上冊 第二課 社會階層化與社會流動 師大附中 陳采妍

2 課程大綱 壹、社會階層化 貳、社會階層化現象 參、形成社會階層的原因 肆、社會流動

3 壹、社會階層化 一、社會階層的意義 (一)社會階層的定義 社會裡的成員因權勢、財富、或聲望的高低不同而被安排在不同層次的地位或團體。
(二)社會階層的意涵 1.顯示社會上不平等的層級體制。 2.產生於個人的生長背景,也受到社會結構的影響。 3.表現在經濟上的財富與所得、政治權力與資源、社會聲望與地位、文化資本與社會關係網絡。

4 二、社會階層的形成 社會階層 財富 權利 聲望 TEXT

5 貳、社會階層化現象 社會階層化現象 經濟不平等 社會聲望不平等 權力不平等 文化資本不平等

6 一、社會階層化的三個層次 探討個人社會、政治、經濟地位。 指「社會位置」(職業類別)在整個社會中地位的高低。
1.個人方面 2.社會方面 3.國家方面 探討個人社會、政治、經濟地位。 指「社會位置」(職業類別)在整個社會中地位的高低。 區分國際社會各國貧富、開發程度的高低層次。

7 二、社會階層化的現象分析 (一)經濟不平等 經濟不平等最明顯的是國民財富和所得分配不均。
許多國家透過課徵所得稅或遺產稅,以降低家戶財富複製的現象。 經濟不平等的原因:(1)個人因素 (2)性別階層化(3)族群階層化(4)所得分配不均。 測量經濟不平等的工具,最常用的是「五分位數法」。

8 五分位數法 1.就是將全國家庭依所得大小排序後,再將戶數分為五等分。 2.五分位數=(最高20%家庭的平均所得) ÷(最低20%家庭平均所得) 3.結果:得到的倍數愈大,表示所得分配愈不平均。

9 表2-1 臺灣地區戶數五等分位組之所得分配與所得差距
表2-1 臺灣地區戶數五等分位組之所得分配與所得差距

10 二、社會聲望不平等 對於聲望的界定最能代表的就是職業。 社會聲望的高低大致從個人或團體所處的社會地位,所扮演的角色與貢獻來衡量。
「職業聲望量表」是根據「社會經濟地位指數」(SEI),客觀測量職業聲望的高低。 SEI(socioeconomic index)是美國社會學家鄧肯(Duncan)設計的一種測量人們社會聲望地位的指標。根據每一個職業的收入(代表經濟地位)和教育水平(代表社會地位)估計出來,SEI就代表人們的綜合社會地位。 BCK

11 停看聽想 (資料來源:蔡淑玲、瞿海源(1989)。主觀職業量表之初步建構。臺北:中央研究院社科所。P.489~490)

12 三、權力不平等 權力不平等 權力的意涵 權力的不平等

13 三、權力不平等 (一)權力的意涵 權力是指擁有某些事物的主導權,社會階層化表現在政治方面,通常指政治方面的權利。 (二)權力的不平等
分析權力的分配,最具代表性的理論: 1.多元權力論(pluralistic power theory) 2.菁英論(elitist theory)。

14 1. 多元權力論 當代民主社會中,權利是分散、多元的,不同領域的人擁有不同的權利;不同利益團體為爭取權益而產生競爭,促使國家修正政策,產生制衡。

15 2. 菁英論 提出者:美國社會學家米爾斯(C. Wright Mills, )根據對美國社會的觀察,提出「權力菁英」(the power elite)的觀念。 主張:社會中可以影響人們生活,決定政策的是極少數的一群人。 舉例:美國社會的權力主要掌握在政府、軍隊將領和商業領袖所形成的菁英團體。 開放的社會容許有能力有才幹者晉升菁英階層

16 四、文化資本不平等 文化資本不平等 文化資本的意涵 文化資本的差異

17 主張文化資本的學者: 布迪厄 (Pierre Bourdieu, 1930~2000)
重要主張:社會資本與文化資本。 在「教育、社會與文化中的複製」一書中,特別強調由於教育資源的分配不均,以及教育內容多由上階層所決定,使不公平的現象繼續延續,造成下階層難以翻身,因此「複製」也成為社會學研究的重要主題。

18 (一)文化資本的意涵 意涵:文化資本(cultural capital)是指人們對「上階層文化」所能掌握的程度。人們對於上階層文化掌握得愈多,所展現的文化資本也就愈高。 上階層文化包括: 1.物質層面(家具、衣著、交通工具等) 2.非物質層面(個人舉止、談吐、對美的鑑賞力、閱讀的書籍、教育的程度等)

19 (二)文化資本的差異 1.階級慣習與生活風格 布迪厄認為,文化資本可以由父母傳遞給子女,也就是上一代的文化資本、文化品味(taste)會影響到下一代,個人透過家庭階層繼承文化資本,並且形成「階級慣習」(class habitus)。 慣習是一種內化到精神層面的氣質態度,人們通過慣習來和他人打交道。 階級品味 生活風格

20 2.文化資本不平等的影響 影響文化資本的重要因素:教育。 說明:受教育的多寡,會影響個人所擁有文化資本的質與量。
影響:教育普及的程度、教育機會的均等、升學制度的公平性等,都是影響社會階層能否改變的重要關鍵。 舉例:多元入學方案與繁星計畫。

21 大學考上台大哲學系,後來轉到台大中文系。
民國50年,出生在宜蘭冬山鄉貧苦農家。 小時候唯一的課外讀物是: 農民曆。 13歲時父親車禍去世。 高二開始寫作(台北復興高中) 大學考上台大哲學系,後來轉到台大中文系。 圖照來源: 動動腦:簡媜為什麼能成為有名的散文家?

22 參、形成社會階層的原因 形成社會階層 的原因 歷史過程因素 與努力 個人條件 社會結構

23 一、歷史過程因素 1.國內社會階層化 馬克斯認為社會階層是階級之間的剝削所致,由經濟生產關係所決定。
資本主義發達後,階層的分化、職業的分工與新職業的產生,是形成現代社會階層的主要原因。

24 ※補充:馬克思的歷史階段分期 階級鬥爭 歷史 分期 (一)原始 共產主義 (二)古代 社會(奴隸 占有制) (三)封建 社會
(一)原始 共產主義 (二)古代 社會(奴隸 占有制) (三)封建 社會 (四)資本 主義社會 (五)共產 主義社會 社會 階層化 各盡所能 各取所需 奴隸主人 V.S. 奴隸 封建主 農奴 資產階級 無產階級 無產階級 專政 階級鬥爭

25 補充:馬克思(Karl Max) 德國猶太人,是近代共產主義的精神領袖。最廣為人知的理論是1.唯物史觀
2.階級鬥爭論(影響社會學中衝突論)。 3.剩餘價值說 代表作品:【資本論】第一卷

26 2.國際社會階層化 (1)殖民主義是造成近代社會階層化的重要原因,它表現在國際社會上,而形成所謂國際社會階層化的現象。
舉例:母國V.S.殖民地的差別;已開發國家V.S.開發中國家;富國V.S.窮國;核心國家、邊陲國家及半邊陲國家; 第一、第二及第三世界國家。 影響:殖民地的社會階層化現象,延續至獨立建國。 產業形成經濟秩序、政治權力形成政治秩序、殖民政策形成社會秩序等。 第一世界:資本主義國家; 第二世界:共產主義國家; 第三世界:非洲等落後國家。

27 二、個人條件與努力: 功能論的觀點:每個人的天份與能力不同,階層體系的存在是必要也是合宜的。

28 三、社會結構: (一)衝突論的觀點:認為整個社會結構本身就是不公平的。因為社會上有權勢的人,會利用現有的優勢與資源,制定對自己有利的制度,以確保本身的利益。 (二)社會結構的定義: 1.廣義:包括政治、經濟、教育等制度 2.狹義:則是指社會角色地位與互動的模式,例如父母與子女間的互動方式。

29 1.性別:傳統性別角色的社會結構對於女性形成的期望,反而限制女性可能的發展。
(三)舉例說明: 1.性別:傳統性別角色的社會結構對於女性形成的期望,反而限制女性可能的發展。 圖檔來源:南一出版社選修上冊

30

31 2.族群:美國早期的「祖父條款」、隔離政策,在1964年民權法案通過後,黑白族群的差距,仍存在於社會中。
3.城鄉差距:城市的經濟產業發達,工作機會較多,政府也投入較多的公共建設。醫療資源也較充沛,居民存活率較高。

32 肆、社會流動

33 一、社會流動的基本概念

34 社會流動 中下階層 上流 中產階級 社會 社會階層: 根據政治地位、經濟地位、社會地位劃分階層。(與職業最相關) 社會流動的方式:
(1)水平流動 (2)垂直流動: 向上流動、向下流動 (3) 代間流動(父子間) 代內流動(生涯流動) 先賦地位 成就地位 上流 社會 中產階級 中下階層

35 二、社會流動的因素 社 會 流 動 的 因 素 社會因素 1.社會結構 2.工業發展與經濟結構 3.人口變動 個人因素 1.教育成就
2.成就動機 3.家庭背景 其他因素 婚姻、個人特殊才能

36 臺灣社會流動的概況 農業社會發展到工業社會的社會流動 政治民主與社會開放的社會流動 新興科技與後工業社會的社會流動 全球化與人口流動所造成的社會流動

37 (一)台灣社會流動的歷史發展: 時間 社會、經濟的發展 對社會流動的影響 1950~1969
農業發展奠定工業 發展基礎,農村剩 餘人口投入工商業。 教育普及 都市化,促進社會 流動 中下階層子女透過 教育向上流動。 1970~1989 外銷導向的經貿發展, 中小企業及協力廠商 提供更多就業機會。 水平及向上流動的現 象逐漸增多。 1990以後 政治解嚴及新興高 科技產業興起。 產業外移及新移民 加入 塑造「政治菁英」 及「科技新貴」。 社會流動與人口流 動,表現出複雜性 及多樣性。

38 補充:台灣的社會流動【南一版】 1.教育是個人在台灣社會向上流動的重要因素。 2.製造工人向上流動成為小型工廠老闆。
3.性別對於社會流動所產生的不利影響較為減緩。

39 補充:衡量所得分配情形的三種指標 (一)羅倫斯曲線(Lorez curve): (二)吉尼係數: B÷(A +B) 數值愈小 財富愈平均

40 動動腦:哪一張圖貧富差距較大? 約 5%的家戶擁有50%的財富 貧富差距大

41 采妍老師碎碎念 作業:完成學習手冊L2 小考:L2


Download ppt "公民與社會選修上冊 第二課 社會階層化與社會流動"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