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11章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 11.1各类高效液相色谱法 11.2 高效液相色谱仪 高效液相色谱的特点与仪器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11章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 11.1各类高效液相色谱法 11.2 高效液相色谱仪 高效液相色谱的特点与仪器"—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11章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 11.1各类高效液相色谱法 11.2 高效液相色谱仪 高效液相色谱的特点与仪器
第11章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 高效液相色谱的特点与仪器 (feature and instrument of HPLC) 11.1各类高效液相色谱法 11.2 高效液相色谱仪 2017/3/12

2 § 各类高效液相色谱法 一、液固吸附色谱分析法(LSC) 二、液液分配色谱分析法(LLC) 三、化学键合相色谱分析法(BPC)

3 一、液固吸附色谱分析法(LSC) 流动相为液体,固定相为固体吸附剂 1.分离机制:利用溶质分子占据固定相表面吸附活性中心能力的差异。
分离前提:K不等或k不等

4 2. 固定相:与LC比,固定相粒径不同(<10μm)
(1)硅胶 表孔硅胶(薄壳硅胶) 全多孔硅胶 无定形 YWG 5~6μm 5×104 球形 YQG 3~4μm 8×108 堆积硅珠 YQG 3~4 μm 8×108 理想 原理:吸附 特点:峰易拖尾 适用:分离极性化合物 (2)高分子多孔小球:YSG 原理:吸附+分配 蒹小孔凝胶作用 特点:柱选择性好,峰形好,柱效低 适用:分离弱极性化合物

5 3.流动相:底剂(烷烃)+ 有机极性调节剂 例: 正己烷或庚烷 + 氯仿- - - 4.影响k的因素:与固定相性质和流动相性质有关 溶质分子极性↑,洗脱能力↓,k↑,tR↑ 溶剂系统极性↑,洗脱能力↑,k↓, tR↓ 注:调节溶剂极性,可以控制组分的保留时间 5.出柱顺序:强极性组分后出柱,弱极性组分先出柱 6.硅胶吸水量↑,LSC→LLC 硅胶含水量较小 吸附色谱 硅胶极性较大 硅胶含水量>17% 分配色谱 硅胶失活→载体 吸附的水→固定液

6 二、液液分配色谱分析法(LLC) 1.分离机制:利用组分在两相中溶解度的差异 2.固定相:载体+固定液(物理或机械涂渍法)
缺点:系统内部压力大,易流失,不实用 固定液——极性→NLLC 固定液——非极性→RLLC 3.正相色谱——固定液极性 > 流动相极性(NLLC) 极性小的组分先出柱,极性大的组分后出柱 适于分离极性组分 反相色谱——固定液极性 < 流动相极性(RLLC) 极性大的组分先出柱,极性小的组分后出柱 适于分离非极性组分

7 三、化学键合相色谱法(BPC) (一)化学键合相 (二)反相键合相色谱 (三)正相键合相色谱 (四)离子对色谱和离子抑制色谱

8 (一)化学键合相 利用化学反应将固定液的官能团键合在载体表面 1.分离机制:分配 + 吸附(以LLC为基础) 2.特点: (1)不易流失
(2)热稳定性好 (3)化学性能好 (4)载样量大 (5)适于梯度洗脱阿

9 (二)反相键合相色谱 1.分离机制:疏溶剂理论 正相——流动相与溶质排斥力强,作用时间↑ k↑,组分tR↑
反相——流动相与溶质排斥力弱,作用时间↓ k↓,组分tR↓ 2.固定相:极性小的烷基键合相 C8柱,C18柱(ODS柱——HPLC约80%问题) 3.流动相:极性大的甲醇-水或乙腈-水 流动相极性 > 固定相极性 底剂 + 有机调节剂(极性调节剂) 例:水 + 甲醇,乙腈,THF

10 4.流动相极性与k的关系: 流动相极性↑,洗脱能力↓,k↑,组分tR↑ 5.出柱顺序:极性大的组分先出柱 极性小的组分后出柱 6.适用:非极性~中等极性组分(HPLC80%问题)

11 (三)正相键合相色谱 1.分离机制:溶质分子与固定相之间定向作 用力、诱导力、或氢键作用力 2.固定相:极性大的氰基或氨基键合相
3.流动相:极性小(同LSC) 底剂 + 有机极性调节剂 例:正己烷 + 氯仿-甲醇,氯仿-乙醇

12 4.流动相极性与k的关系: 流动相极性↑,洗脱能力↑,组分tR↓,k↓ 5.出柱顺序: 结构相近组分,极性小的组分先出柱 极性大的组分后出柱 6.适用: 氰基键合相与硅胶的柱选择性相似(极性稍小) 分离物质也相似 氨基键合相与硅胶性质差别大,碱性 分析极性大物质、糖类等

13 (四)离子对色谱和离子抑制色谱 1.反相离子对色谱法 2.反相离子抑制色谱

14 1.反相离子对色谱法(IPC或PIC) 反相色谱中,在极性流动相中加入离子对试剂,使被测组分与其中的反离子形成中性离子对,增加k和tR,以改善分离。 (1)离子对试剂:烷基磺酸钠→分析碱 四丁基季胺盐→分析酸 (2)影响k的因素 a.与m的极性有关(同反相色谱) b.与R的链长有关:R↑长,极性↓小,tR↑,k↑ (3)适用:较强的有机酸、碱

15 2.反相离子抑制色谱 在反相色谱中,通过加入缓冲溶液调节流动相pH值,抑制组分解离,增加其k和tR,以达到改善分离的目的。
(1)离子抑制剂:弱酸、弱碱性物质 pH一定的缓冲溶液 (2)k的影响因素:与流动相极性有关,还与pH值有关 选择流动相:应同时考虑极性及pH值 酸性物质——加入酸HAc tR↑,k↑ 碱性物质——加入碱NH3·H2O tR↑,k↑ 调节pH范围:3.0~8.0 pH> 破坏键合相与载体的结合 pH< 腐蚀柱子 (3)适用:极弱酸碱物质 pH=3~7弱酸;pH=7~8弱碱;两性化合物

16 §11.2 高效液相色谱仪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 2017/3/12

17 2017/3/12

18 2017/3/12

19 2017/3/12

20 一、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特点 feature of HPLC
特点:高压、高效、高速 高沸点、热不稳定有机及生化试样的高效分离分析方法。 2017/3/12

21 二、流程及主要部件 process and main assembly of HPLC
1.流程 2017/3/12

22 2.主要部件 (动画) (1) 高压输液泵 主要部件之一,压力:150~350×105 Pa。
为了获得高柱效而使用粒度很小的固定相(<10μm),液体的流动相高速通过时,将产生很高的压力,因此高压、高速是高效液相色谱的特点之一。 应具有压力平稳、脉冲小、流量稳定可调、耐腐蚀等特性。 (动画) 2017/3/12

23 (2)梯度淋洗装置 外梯度: 利用两台高压输液泵,将两种不同极性的溶剂按一定的比例送入梯度混合室,混合后进入色谱柱。 内梯度:
一台高压泵,通过比例调节阀,将两种或多种不同极性的溶剂按一定的比例抽入高压泵中混合。 2017/3/12

24 (3) 进样装置 流路中为高压力工作状态,通常使用耐高压的六通阀进样装置,其结构如图所示: 2017/3/12

25 (4) 高效分离柱 柱体为直型不锈钢管,内径1~6 mm,柱长5~40 cm。发展趋势是减小填料粒度和柱径以提高柱效。 2017/3/12

26 (5) 液相色谱检测器 a. 紫外检测器 应用最广,对大部分有机化合物有响应。 特点: 灵敏度高; 线形范围高;
流通池可做的很小(1mm×10mm,容积8μL); 对流动相的流速和温度变化不敏感; 波长可选,易于操作; 可用于梯度洗脱。 2017/3/12

27 b. 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紫外检测器的重要进展;
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1024个二极管阵列,各检测特定波长,计算机快速处理,三维立体谱图,如图所示。 2017/3/12

28 2017/3/12

29 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2017/3/12

30 c. 示差折光检测器 (differential refractive index detector)
除紫外检测器之外应用最多的检测器; 可连续检测参比池和样品池中流动相之间的折光指数差值。差值与浓度呈正比; 通用型检测器(每种物质具有不同的折光指数); 灵敏度低、对温度敏感、不能用于梯度洗脱; 偏转式、反射式和干涉型三种; 2017/3/12

31 示差折光检测器 2017/3/12

32 d. 荧光检测器 (fluorescence detector)
高灵敏度、高选择性; 对多环芳烃,维生素B、黄曲霉素、卟啉类化合物、农药、药物、氨基酸、甾类化合物等有响应; 2017/3/12


Download ppt "第11章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 11.1各类高效液相色谱法 11.2 高效液相色谱仪 高效液相色谱的特点与仪器"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