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7 屋面工程与地下防水工程 主要内容:屋面防水工程及地下防水工程的施工。 学习要求: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7 屋面工程与地下防水工程 主要内容:屋面防水工程及地下防水工程的施工。 学习要求:"—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7 屋面工程与地下防水工程 主要内容:屋面防水工程及地下防水工程的施工。 学习要求:
掌握柔性防水屋面的构造及各构造层的作用;了解柔性防水屋面的概念及种类;掌握柔性防水屋面各构造层的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 了解刚性防水屋面的概念及刚性防水屋面的材料要求;掌握刚性防水屋面的构造及施工方法。 了解地下防水工程的施工方法,掌握地下防水工程的施工构造。

2 7.1 屋面防水工程 本 章 内 容 7.2 地下防水工程

3 7.1 屋面防水工程 屋面防水工程的分类 卷材防水屋面 柔性防水屋面 材料不同 涂膜防水屋面 刚性防水屋面

4 卷材防水屋面 1、卷材屋面构造 卷材屋面的防水层是用胶结剂或热熔法逐层粘贴卷材而成的。其一般构造层次见图7.1所示,施工时以设计为施工依据。 2、材料要求 (1)沥青 沥青具有不透水、不导电、耐酸、耐碱、耐腐蚀等特点,是屋面防水的理想材料。 沥青有石油沥青和焦油沥青两类,性能不同的沥青不得混合使用。石油沥青与焦油沥青的区别见表7.1所示。

5 石油沥青分为道路石油沥青、建筑石油沥青和普通石油沥青。建筑石油沥青主要用于屋面、地下防水和油毡制造。
(2)卷材 石油沥青油毡卷材 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 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 卷材存放: 防水卷材应贮存在阴凉通风的室内,严禁接近火源; 油毡必须直立堆放,高度不宜超过两层,不得横放、斜放; 应按标号、品种分类堆放。

6 3、卷材防水施工 1)、结构层要求 2)、找平层要求 3)、保温层要求 4)、防水层要求 5)、保护层要求

7 1)结构层要求 屋面结构层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分为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板和整体现浇细石混凝土板。
基层采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板时,要求板安置平稳,板端缝要密封处理,板端、板的侧缝应用细石混凝土灌缝密实,其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 板缝经调节后宽度仍大于40mm以上时,应在板下设吊模补放构造钢筋后,再浇细石混凝土。

8 2)找平层施工 强制性条文:“屋面(含天沟、檐沟)找平层的排水坡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找平层的作用是保证卷材铺贴平整、牢固;找平层必须清洁、干燥。 常用的找平层分为:水泥砂浆、细石混凝土、沥青砂浆找平层。 找平层的排水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9 技术要求:屋面板等基层应安装牢固,不得有松动现象。
(1)水泥砂浆找平层和细石混凝土找平层 厚度要求:与基层结构形式有关。 水泥砂浆找平层,基层是整体混凝土时,找平层的厚度为15~20mm; 基层是整体或板状材料保温层时,找平层的厚度为20~25mm; 基层是装配式混凝土板,松散材料作保温层时,找平层的厚度为20~30mm。 细石混凝土找平层,基层是松散材料保温层时,找平层的厚度为30~35mm。 技术要求:屋面板等基层应安装牢固,不得有松动现象。

10 (2)沥青砂浆找平层 厚度要求:与基层结构形式有关。
基层是整体混凝土时,找平层的厚度为15~20mm; 基层是装配式混凝土板,整体或板状材料保温层时,找平层的厚度为20~25mm。 技术要求:屋面板等基层应安装牢固,不得有松动之处,屋面应平整,清扫干净,沥青和砂的质量比为1∶8。沥青砂浆施工时要严格控制温度,见表7.2所示。

11 3)、保温层施工 强制性条文:“保温层的含水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保温层可分为松散材料保温层、板状保温层及整体现浇保温层三种。
松散材料保温层的施工要求: 基层应平整、干燥、干净;含水率应符合设计的要求; 松散保温材料应分层铺设并压实,压实的程度与厚度应经试验确定; 保温层材料施工完毕后,应及时进行找平层和防水层的施工; 雨季施工时,保温层应采取遮盖措施。

12 板状保温层的施工要求: 整体现浇保温层的施工要求: 基层应平整、干燥、干净; 板状保温材料应紧靠在需保温的基层表面上,并应铺平垫稳;
分层铺设的板块上下层接缝应相互错开,板间缝隙应采用同类材料填密实; 粘贴的板状保温材料应贴严、粘牢。 整体现浇保温层的施工要求: 沥青膨胀蛭石、沥青膨胀珍珠岩宜用机械搅拌,并应色泽一致无沥青团; 压实程度根据试验确定,其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表面应平整; 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应按配合比准确计量,发泡厚度均匀一致。

13 4)防水层施工 强制性条文:“卷材防水层不得有渗漏或积水现象。” 卷材防水层应采用沥青防水卷材、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或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
防水层施工前,应将油毡上滑石粉或云母粉刷干净,以增加油毡与沥青胶的粘结能力,并随时做好防火安全工作。

14 (1)沥青冷底子油 冷底子油为石油沥青加溶剂溶解而成。
第一种方法:将沥青加热熔化,使其脱水不再起泡为止。再将熔好的沥青倒入桶中冷却,待达到110~140°C时,将沥青成细流状慢慢注入一定量的溶剂中,并不停地搅拌,直至沥青完全加完、溶解均匀为止。 第二种方法:与上述方法一样将熔化沥青倒入桶或壶中,待冷却至110~140°C后,将溶剂按配合比要求分批注入沥青熔液中,边加边不停地搅拌,直至加完、溶解均匀为止。

15 (2)沥青胶结材料 (3)涂刷冷底子油 用一种或两种标号的沥青按一定配合比熔合,经熬制脱水后,可作为胶结材料。
为了提高沥青的耐热度、韧性、粘结力和抗老化性能,可在熔化后的沥青中掺入10%~15%的粉状填充材料,配制成沥青胶结材料。填充材料普遍采用石灰石粉、白云石粉、滑石粉、云母粉等。 (3)涂刷冷底子油 找平层表面要平整、干净,涂刷要薄而均匀,不得有空白、麻点、气泡。涂刷宜在铺油毡前1~2h进行,使油层干燥而不沾灰尘。

16 (4)卷材铺贴的一般要求 ① 卷材防水层施工应在屋面其他工程全部完工后进行。
② 铺贴多跨和有高低跨的房屋时,应按先高后低、先远后近的顺序进行。 ③ 在一个单跨房屋铺贴时,先铺贴排水比较集中的部位,按标高由低到高铺贴,坡与立面的卷材应由下向上铺贴,使卷材按流水方向搭接。

17 (4)卷材铺贴的一般要求 ④ 铺贴方向一般视屋面坡度而定,当坡度在3%以内时,卷材宜平行于屋脊方向铺贴;坡度在3%~15%时,卷材可根据当地情况决定平行或垂直于屋脊方向铺贴,以免卷材溜滑。 ⑤ 卷材平行于屋脊方向铺贴时,长边搭接不小于70mm;短边搭接,平屋面不应小于100mm,坡屋面不小于150mm,相邻两幅卷材短边接缝应错开不小于500mm;上下两层卷材应错开1/3或1/2幅度,见图7.2所示。

18 (4)卷材铺贴的一般要求 ⑥ 平行于屋脊的搭接缝,应顺流水方向搭接;垂直屋脊的搭接缝应顺主导风向搭接,见图7.3所示。
⑦ 上下两层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铺贴。 ⑧ 坡度超过25%的拱形屋面和天窗下的坡面上,应尽量避免短边搭接,如必须短边搭接时,搭接处应采取防止卷材下滑的措施。

19 (5)沥青胶的浇涂 沥青胶可用浇油法或涂刷法施工,浇涂的宽度要略大于油毡宽度,厚度控制在1~1.5mm。为使油毡不致歪斜,可先弹出墨线,按墨线推滚油毡。油毡一定要铺平压实,粘结紧密,赶出气泡后将边缘封严;如果发现气泡、空鼓,应当场割开放气,补胶修理。压贴油毡时沥青胶应挤出,并随时刮去。 空铺法铺贴油毡,是在找平层干燥有困难时或排气屋面的做法。空铺法贴第一层油毡时,不满涂浇沥青胶,见图7.4花撒法做法。

20 (6)排气槽与出气孔做法 排气槽与出气孔主要是使基层中多余的水分通过排气孔排除,避免影响油毡质量。在预制隔热层中做排气槽、孔,见图7.5所示。 排气槽孔一定要畅通,施工时注意不要将槽孔堵塞;填大孔径炉渣松散材料时,不宜太紧;砌砖出气孔时,灰浆不能堵住洞,出气口不能进水和漏水。

21 ① 冷粘法 (7)防水层施工方法 ② 热熔法 ③ 自粘法

22 5)保护层、隔热层施工 (1)绿豆砂保护层的施工
绿豆砂粒径3~5mm,呈圆形的均匀颗粒,色浅,耐风化,经过筛洗。绿豆砂在铺撒前应在锅内或钢板上加热至100°C。在油毡面上涂2~3mm厚的热沥青胶,立即趁热将预热过的绿豆砂均匀地撒在沥青胶上,边撒边推铺绿豆砂,使一半左右粒径嵌入沥青胶中,扫除多余绿豆砂,不应露底油毡、沥青胶。

23 (2)板块保护隔热层施工 强制性条文:“架空隔热制品的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严禁有断裂的露筋等缺陷。”
架空隔热层的高度应按照屋面宽度或坡度大小的变化确定,一般为100~300mm。架空隔热制品支座底面的卷材、涂膜防水层上应采取加强措施,操作时不得损坏已经完工的防水层。施工见图7.6所示。

24 涂膜防水屋面   涂膜防水屋面是在钢筋混凝土装配式结构的屋盖体系中,板缝采用油膏嵌缝,板面压光具有一定的防水能力,通过涂布一定厚度高聚物改性沥青、合成高分子材料,经常温交联固化形成具有一定弹性的胶状涂膜,达到防水的目的。   涂膜防水屋面构造见图7.13所示。

25 1、材料要求 涂料有厚质涂料和薄质涂料之分。 厚质涂料有:石灰乳化沥青防水涂料、膨润土乳化沥青涂料、石棉沥青防水涂料、粘土乳化沥青涂料等。
薄质涂料分三大类:沥青基橡胶防水涂料、化工副产品防水涂料、合成树脂防水涂料。 同时又分为溶剂型和乳液型两种类型。 溶剂型涂料是高分子材料溶解于溶剂中形成的溶液。 乳液型涂料是以水作为分散介质,是高分子材料以极微小的颗粒稳定悬浮于水中,形成的乳液,水分蒸发后成膜。

26 2、基层施工 涂膜防水屋面结构层、找平层与卷材防水屋面基本相同。屋面的板缝施工应满足下列要求: ① 清理板缝浮灰时,板缝必须干燥;
  涂膜防水屋面结构层、找平层与卷材防水屋面基本相同。屋面的板缝施工应满足下列要求: ① 清理板缝浮灰时,板缝必须干燥; ② 非保温屋面的板缝上应预留凹槽,并嵌填密实材料; ③ 板缝应用细石混凝土浇捣密实; ④ 抹找平层时,分格缝与板端缝对齐、均匀顺直,并嵌填密封材料; ⑤ 涂层施工时,板端缝部位空铺的附加层,每边距板缝边缘不得小于80mm。

27 3、涂膜防水层施工 强制性条文:“涂膜防水层不得有渗漏或积水现象。”
施工验收规范规定:涂膜防水应根据防水涂料的品种分层分遍涂布,不得一次涂成;应待先涂的涂层干燥成膜后,方可涂后一遍涂料;需铺设胎体增强材料时,屋面坡度小于15%可平行屋脊铺设,屋面坡度大于15%时应垂直屋脊铺设;胎体长边搭接宽度不应小于50mm,短边搭接宽度不应小于70mm;采用两层胎体增强材料时,上下层不得相互垂直铺设,搭接缝应错开,其间距不应小于幅宽的1/3。

28 涂膜防水层的厚度: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在屋面防水等级为Ⅱ级时不应小于3mm;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在屋面防水等级为Ⅲ级时不应小于1
涂膜防水层的厚度: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在屋面防水等级为Ⅱ级时不应小于3mm;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在屋面防水等级为Ⅲ级时不应小于1.5mm。 施工要点:防水涂膜应分层分遍涂布,第一层一般不需要刷冷底子油。待先涂的涂层干燥成膜后,方可涂布后一遍涂料。在板端、板缝、檐口与屋面板交接处,先干铺一层宽度为150~300mm塑料薄膜缓冲层。铺贴玻璃丝布或毡片应采用搭接法,长边搭接宽度不小于70mm,短边搭接宽度不小于100mm,上下两层及相邻两幅的搭接缝应错开1/3幅宽,但上下两层不得互相垂直铺贴。

29 铺加衬布前,应先浇胶料并刮刷均匀,然后立即铺加衬布,再在上面浇胶料刮刷均匀,纤维不露白,用辊子滚压实,排尽布下空气。
必须待上道涂层干燥后方可进行后道涂料施工,干燥时间视当地温度和湿度而定,一般为4~24h。 涂膜防水屋面应设涂层保护层。

30 刚性防水屋面   刚性防水屋面是用细石混凝土、块体材料或补偿收缩混凝土等材料作屋面防水层,依靠混凝土密实并采取一定的构造措施,以达到防水的目的。 1、细石混凝土材料要求 细石混凝土不得使用火山灰质水泥;砂采用粒径0.3~0.5mm的中粗砂,粗骨料含泥量不应大于1%;细骨料含泥量不应大于2%;水采用自来水或可饮用的天然水;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C20,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不少于330kg,水灰比不应大于0.55;含砂率宜为35%~40%;灰砂比宜为1∶2~1∶2.5。

31 2、构造要求 如图7.7所示 3、细石混凝土防水层施工 强制性条文:“细石混凝土防水层不得有渗漏或者积水现象。” (1)分格缝留置
2、构造要求 如图7.7所示 3、细石混凝土防水层施工 强制性条文:“细石混凝土防水层不得有渗漏或者积水现象。” (1)分格缝留置   分格缝又称分仓缝,应按设计要求设置,如设计无明确规定,留设原则为:分格缝应设在屋面板的支承端、屋面转折处、防水层与突出层面结构的交接处,其纵横间距不宜大于6m。一般为一间一分格,分格面积不超过20m2;分格缝上口宽为30mm,下口宽为20mm,应嵌填密封材料。

32 (2)防水层细石混凝土浇捣 在混凝土浇捣前,应清除隔离层表面浮渣、杂物,先在隔离层上刷水泥浆一道,使防水层与隔离层紧密结合,随即浇筑细石混凝土。 混凝土的浇捣按先远后近、先高后低的原则进行。 施工时,一个分格缝范围内的混凝土必须一次浇完,不得留施工缝;分格缝做成直立反边(图7.8),并与板一次浇筑成型。

33 (3) 分格缝及其他细部做法 分格缝的盖缝式做法及贴缝式做法见图7.9、图7.10所示。 檐口节点见图7.11所示。 屋面穿管节点见图7.12所示。

34 (4) 密封材料嵌缝 强制性条文:“密封材料嵌缝必须密实、连续、饱满、粘结牢固,无气泡、开裂、脱落等缺陷。” 密封防水部位的基层应牢固,表面应平整、密实,不得有蜂窝、麻面、起皮和起砂现象;嵌填密封材料的基层应干净、干燥。 密封防水处理的基层,应涂刷与密封材料相配套的基层处理剂,处理剂应配比准确,搅拌均匀。

35 4、隔离层施工   为了减小结构变形对防水层的不利影响,可将防水层和结构层完全脱离,在结构层和防水层之间增加一层厚度为10~20mm的粘土砂浆,或铺贴卷材隔离层。

36 (1)粘土砂浆隔离层施工   将石灰膏∶砂∶粘土=1∶2.4∶3.6材料均匀拌和,铺抹厚度为10~20mm,压平抹光,待砂浆基本干燥后,进行防水层施工。 (2)卷材隔离层施工   用1∶3水泥砂浆找平结构层,在干燥的找平层上铺一层干细砂后,再在其上铺一层卷材隔离层,搭接缝用热沥青玛 。

37 地下防水工程 ① 防水混凝土结构防水 ② 水泥砂浆 结构 防水 地下防水施工方法 ③ 卷材 防水层 施工 ④ 地下防水工程 防渗

38 防水混凝土结构施工 强制性条文:“防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渗压力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防水混凝土的变形缝、施工缝、后浇带、穿墙管道、埋设件等设置和构造,均须符合设计要求,严禁有渗漏。” 防水混凝土结构是依靠混凝土材料本身的密实性而具有防水能力的整体式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结构。它既是承重结构、围护结构,又满足抗渗、耐腐和耐侵蚀结构要求。

39 浇筑防水混凝土结构常采用普通防水混凝土和外加剂防水混凝土。
普通防水混凝土是在普通混凝土骨料级配的基础上,调整配合比,控制水灰比、水泥用量、灰砂比和坍落度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从而抑制混凝土中的孔隙,达到防水的目的。 外加剂防水混凝土是加入适量外加剂(减水剂、防水剂),改善混凝土内部组织结构,增加混凝土的密实性,提高混凝土的抗渗能力。

40 (1)防水混凝土材料要求 (2)防水混凝土配合比
  采用的水泥强度等级不应低于32.5级;砂宜用中砂,含泥量不得大于30%,泥块含量不得大于1.0%;石子的粒径宜为5~40mm,含泥量不得大于1.0%,泥块含量不得大于0.5%;用水采用一般饮用水或天然洁净水;外加剂的技术性能,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一等品及以上的质量要求。 (2)防水混凝土配合比 防水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水泥用量不少于300kg/m3,水灰比不宜大于0.55,砂率宜为35%~40%,灰砂比宜为1∶2~1∶2.5,混凝土的坍落度不宜大于50mm。

41 (3)防水混凝土的施工要点 ① 支模模板严密不漏浆,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固定模板的铁件不能穿过防水混凝土,结构用钢筋不得触击模板,避免形成渗水路径。 ② 搅拌符合一般普通混凝土搅拌原则。防水混凝土必须用机械充分均匀拌和,不得用人工搅拌,搅拌时间比普通混凝土搅拌时间略长,一般为120s。 ③ 运输运输中防止漏浆和离析泌水现象,如果发生泌水离析,应在浇筑前进行二次拌和。

42 ④ 浇筑、振捣浇筑前应清理模板内的杂质、积水,模板应湿水。
⑤ 施工缝的要求施工缝是防水较薄弱的部位,应不留或少留施工缝。施工缝的做法见图7.14所示。 ⑥ 养护与拆模养护对防水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影响很大,特别是早期湿润养护更为重要,如果早期失水,将导致防水混凝土的抗渗性大幅度降低。

43 7.2.2 水泥砂浆防水层施工 强制性条文:“水泥砂浆防水层各层之间必须结合牢固,无空鼓现象。”
水泥砂浆防水层施工 强制性条文:“水泥砂浆防水层各层之间必须结合牢固,无空鼓现象。” 水泥砂浆防水层是在混凝土或砌砖的基层上用多层抹面的水泥砂浆等构成的防水层,它是利用抹压均匀、密实,并交替施工构成坚硬封闭的整体,具有较高的抗渗能力(2.5~3.0MPa,30d无渗漏),以达到阻止压力水的渗透作用。 适用于承受一定静水压力的地下和地上钢筋混凝土、混凝土和砖石砌体等防水工程。

44 (1)水泥砂浆防水层材料要求   防水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不少于300kg,水灰比不宜大于0.55,砂率宜为35%~40%,灰砂比宜为1∶2~1∶2.5,混凝土的坍落度不宜大于50mm。 (2)水泥砂浆防水层基层要求   水泥砂浆铺抹前,基层的混凝土和砌筑砂浆强度不低于设计值的80%;基层表面应坚实、平整、粗糙、洁净,并充分湿润,无积水;基层表面的孔洞、缝隙应用与防水层相同的砂浆填塞抹平。

45 (3)水泥砂浆防水层施工要点 ① 基层的处理     基层处理包括清理、浇水、刷洗、补平等工序,应使基层表面保持湿润、清洁、平整、坚实、粗糙。 ② 灰浆的配合比和拌制 与基层结合的第一层水泥浆是用水泥和水拌和而成,水灰比为0.55~0.60;其他层水泥浆的水灰比为0.37~0.40;水泥砂浆由水泥、砂、水拌和而成,水灰比为0.40~0.50,灰砂比为1.5~2.0。

46 ③ 防水层施工 水泥砂浆防水层,在迎水面基层的防水层一般采用“五层抹面法”;背水面基层的防水层一般采用“四层抹面法”。 防水层的施工缝需留斜坡阶梯形槎;一般留在地面上,具体要求见图7.15所示。 ④ 防水层的养护 水泥砂浆防水层施工完毕后应立即进行养护,对于地上防水部分应浇水养护,地下潮湿部位不必浇水养护。

47 卷材防水层施工 卷材防水层应采用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所选用的基层处理剂、胶粘剂、密封材料等配套材料,均应与铺贴卷材材性相容。卷材防水层应在地下工程主体迎水面铺贴。 卷材防水层是依靠结构的刚度由多层卷材铺贴而成的,要求结构层坚固、形式简单,粘贴卷材的基层面要平整干燥。

48 1、卷材防水层的铺贴方式 地下防水工程一般把卷材防水层设在建筑结构的外侧,称为外防水;受压力水的作用紧压在结构上,防水效果好。
外防水有两种施工方法: 外防外贴法 外防内贴法

49 (1)外防外贴法施工 外贴法(图7.16)是将立面卷材防水层直接铺设在需防水结构的外墙外表面。适用于防水结构层高大于3m的地下结构防水工程。 (2)外防内贴法施工 外防内贴法(图7.17)是浇筑混凝土垫层后,在垫层上将永久保护墙全部砌好,将卷材防水层铺贴在永久保护墙和垫层上。适用于防水结构层高小于3m的地下结构防水工程。

50 2、卷材防水层的铺设工艺 墙上卷材应垂直方向铺贴,相邻卷材搭接宽度应不小于100mm,上下层卷材的接缝应相互错开1/3~1/2卷材宽度。
卷材防水层粘贴工艺分冷粘法铺贴卷材和热熔法铺贴卷材。

51 7.2.4 地下防水工程渗漏及防止方法 1、孔洞堵漏 (1) 直接堵漏法
地下防水工程渗漏及防止方法 1、孔洞堵漏 (1) 直接堵漏法 孔洞较小,水压不太大时,可用直接堵漏法。将孔洞凿成凹槽并冲洗干净,用配合比为1∶0.6的水泥胶浆塞入孔洞,迅速用力向槽壁四周挤压密实。堵塞后,检查是否漏水,确定无渗漏后,做防水层。

52 (2) 下管堵漏法  孔洞较大,水压较大时,可采用下管堵漏法。该办法分两步完成,首先凿洞、冲洗干净,插入一根胶管,用促凝剂水泥胶浆堵塞胶管外空隙,使水通过胶管排出;当胶浆开始凝固时,立即用力在孔洞四周压实,检查无渗水时,抹上防水层的第一、二层;待防水层有一定强度后将管拔出,按直接堵塞法将管孔堵塞,最后抹防水层的第三、四层。

53 (3) 木楔子堵塞法  用于孔洞不大,水压很大的情况。用胶浆把一铁管稳牢于漏水处剔成的孔洞内,铁管顶端比基层面低20mm,管四周空隙用砂浆、素灰抹好;待砂浆有一定强度后,把一浸过沥青的木楔打入管内,管顶处再抹素灰、砂浆等,经24h后,检查无渗漏时,随同其他部位一起做好防水层。见图7.19所示。

54 2、裂缝堵漏 (1)下线法 水压较大,缝隙不大时,采用下线法施工。操作时,在缝内先放一线,缝长时分段下线,线间中断20~30mm,然后用胶浆压紧,从分段处抽线,形成小孔排水;待胶浆有强度后,用胶浆包住钉子塞住抽线时留下的小孔,再抽出钉子,由钉子孔排水,最后将钉子孔堵住做防水层。

55 (2)半圆铁片堵漏法 水压较大,裂缝较大时,可将渗漏处剔成八字槽,用半圆铁片放于槽底;铁片上有小孔插入胶管,铁片用胶浆压住,水便由胶管排出。当胶浆有一定强度时,转动胶管并抽出,再将胶管形成的孔堵住。

56 3、灌浆堵漏 (1)材料 灌浆一般用净水泥浆、水泥水玻璃浆液、丙凝、氰凝等材料。 (2)灌浆堵漏施工
  灌浆一般用净水泥浆、水泥水玻璃浆液、丙凝、氰凝等材料。 (2)灌浆堵漏施工   将松散的部分剔除,合理地布置灌浆孔,埋设灌浆口;注浆后,待其他孔洞冒浆时,将其他孔洞用胶浆全部封闭。再使胶浆沿内部孔道入内,直至不能再灌入为止。最后封闭灌浆孔。

57 本章结束

58

59 表7.1 石油沥青与焦油沥青的区别 项目 石油沥青 焦油沥青 相对密度 近于1.0 1.20~1.35 燃烧 烟少,无色,有松香味,无毒
表7.1 石油沥青与焦油沥青的区别 项目 石油沥青 焦油沥青 相对密度 近于1.0 1.20~1.35 燃烧 烟少,无色,有松香味,无毒 烟多,黄色,臭味大,有毒 锤击 韧性好 韧性差,较脆 颜色 呈辉亮褐色 浓黑色 溶解 易溶于煤油或汽油中,呈棕色 难溶于煤油、汽油中,溶液呈黄绿色

60 表7.2 沥青砂浆施工温度 室外温度(°C) 沥青砂浆施工温度(°C) 拌制 铺设 滚压完毕 +5以上 140~170 90~120 60
表7.2 沥青砂浆施工温度 室外温度(°C) 沥青砂浆施工温度(°C) 拌制 铺设 滚压完毕 +5以上 140~170 90~120 60 +5~-10 160~180 110~130 40

61

62

63

64

65 冷粘法铺贴卷材 施工验收规范规定: 胶粘剂涂刷应均匀,不露底,不堆积。根据胶粘剂的性能,应控制胶粘剂涂刷与卷材铺贴的间隔时间。铺贴的卷材下面的空气应排尽,并辊压粘结牢固。铺贴卷材应平整顺直,搭接尺寸准确,不得扭曲、皱折。接缝口应用密封材料封严,宽度不应小于10mm。

66 施工要点: 在构造节点部位及周边200mm范围内,均匀涂刷一层不小于1mm厚度的弹性沥青胶粘剂,随即粘贴一层聚酯纤维无纺布,并在布上涂一层1mm厚度的胶粘剂。基层胶粘剂的涂刷可用胶皮刮板进行,要求涂刷均匀,不漏底、不堆积,厚度约为0.5mm。胶粘剂涂刷后,掌握好时间,由两人操作,其中一人推赶卷材,确保卷材下无空气,粘贴牢固。卷材铺贴应做到平整顺直,搭接尺寸准确,不得扭曲、皱折。搭接部位的接缝应满涂胶粘剂,用溢出的胶粘剂刮平封口。接缝口应用密封材料封严,宽度不小于10mm。

67 热熔法铺贴卷材 施工验收规范规定: 火焰加热器加热卷材应均匀,不得过分加热或烧穿卷材,厚度小于3mm的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严禁采用热熔法施工;卷材表面热熔后应立即滚铺卷材,卷材下面的空气应排尽,并辊压粘结牢固,不得空鼓;卷材接缝部位必须溢出热熔的改性沥青胶;铺贴的卷材应平整顺直,搭接尺寸准确,不得扭曲、皱折。

68 施工要点: 清理基层上的杂质,涂刷基层处理剂,要求涂刷均匀,厚薄一致,待干燥后,按设计节点构造做好处理,按规范要求排布卷材定位、画线,弹出基线;热熔时,应将卷材沥青膜底面向下,对正粉线,用火焰喷枪对准卷材与基层的结合面,同时加热卷材与基层,喷枪距加热面50~100mm,当烘烤到沥青熔化,卷材表面熔融至光亮黑色,应立即滚铺卷材,并用胶皮压辊辊压密实,排除卷材下的空气,粘贴牢固。

69 自粘法铺贴卷材 施工验收规范规定: 铺贴卷材前基层表面应均匀涂刷基层处理剂,干燥后应及时铺贴卷材;铺贴卷材时,应将自粘胶底面的隔离纸全部撕净;卷材下面的空气应排尽,并辊压粘结牢固;铺贴的卷材应平整顺直,搭接尺寸准确,不得扭曲、皱折,搭接部位宜采用热风加热,随即粘贴牢固;接缝口应用密封材料封严,宽度不小于10mm。

70 施工要点: 清理基层,涂刷基层处理剂,节点除加增强处理、定位、弹线工序外均同冷粘法和热熔法铺贴卷材;铺贴卷材一般三人操作;铺贴时,应按基线的位置,缓缓剥开卷材背面的防粘隔离纸,将卷材直接粘贴于基层上,随撕隔离纸,随即将卷材向前滚铺;卷材搭接部位宜用热风枪加热,加热后粘贴牢固,溢出的自粘胶刮平封口;大面积卷材铺贴完毕,所有卷材接缝处应用密封膏封严,宽度不应小于10mm;铺贴立面、大坡度卷材时,应采取加热后粘贴牢固;采用浅色涂料作保护层时,应待卷材铺贴完成,并经检验合格,清扫干净后涂刷。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Download ppt "7 屋面工程与地下防水工程 主要内容:屋面防水工程及地下防水工程的施工。 学习要求:"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