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遺物 -吳晟.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遺物 -吳晟."—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遺物 -吳晟

2 田埂上的詩人 作家: 吳晟 本名: 吳勝雄 性別: 男 籍貫:彰化縣溪州鄉圳察村 出生日期: 1944年9月8日
學經歷: 屏東農專畜牧科畢業 吳晟的故鄉彰化溪州是一個很偏僻的農村,20世紀40年代,台灣農村的物質生活都相當匱乏。不過,由於吳晟的父親在日治時代當過警察和老師,抗戰結束後又在農會上班,每個月有固定薪資,而吳晟的母親又強壯能幹,所以,吳家不僅重視教育,生活也比一般農家好。吳晟小時候,一般農村人家都吃蕃薯籤配蘿蔔乾,吳家卻總是吃白米飯,而且每天都有魚、肉和蛋。吳晟能夠體會一般同學生活上的困苦,常常在每天黃昏,附近的孩子們端著飯碗一起吃飯的時刻,拿白飯去和人家換蕃薯籤飯吃。吳晟嘴裡說的理由是──我愛吃蕃薯籤。心裡更深的念頭卻是──他們都沒有白飯可以吃啊。在學校裡吃飯盒,當吳晟看到有些家境比較貧窮的同學,一個大大的便當裡只有蕃薯籤和空心菜的時候,就會跟他說:「你有空心菜?給我一點,我喜歡吃。那,我的荷包蛋給你。」這種對人的同情與關懷,一直陪伴著吳晟成長,也深深表現在他的作品中。

3 簡介 曾任彰化縣溪州國中教師、靜宜大學中文系兼任講師,1980年應邀赴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訪問。 現已退休,專事寫作。
文學風格: 詩、散文為主。

4 簡介 他對大地鄉土的認同,是以精神的關懷,和身體力行,雙重投入,筆觸堅實而富於感情,以大自然和現實社會為文學的依歸,真摯動人。
以鄉土的語言,寫作鄉土的人、事、物,傳達濃厚的鄉土情懷。 文學成就: 曾獲優秀青年詩人獎、中國現代詩獎。

5 著作 以及尚未結集出版的 《晚年冥想》 《My Village》

6 文學作品集 詩集 散文集 《飄搖裡》 《泥土》 《吾鄉印象》 《向孩子說》 農婦 店仔頭 無悔 不如相忘

7 進入<遺物>本文

8 臺灣鄉間一般住家的廳堂,都會供奉神座,並設有祖先的靈牌位,逢年過節燒香祀拜,即俗謂拜公媽。祖先靈牌位旁,通常還掛著一、二幀去世不久的先人遺像。
按照這樣普遍的習俗,父親去世,家人選一張父親生前的相片加以放大,裝在相框,祭奠出殯後,本該懸掛在廳堂靈位旁。母親卻將相框收進房間內。 我曾向母親提議,為何不將父親的遺像掛在廳堂,母親默不作聲,不予理會。

9 隔了數年,返鄉教書之初,偶然拉開母親的抽屜尋找東西,發現父親的遺照已經泛黃,再次提議母親拿去照相館重新修飾、放大,並懸掛在廳堂。母親淡淡的說:真正會想念的,不必看到相片也會想念;不認得的,只看相片也無用。 我一直不能理解母親的心情。而今歷經更多人世滄桑、人情冷暖,才逐漸有些微體會。

10 就如我對祖父母沒有任何印象,因而逢年祭拜祖先時,只有虔敬之心,卻喚不起思念之情,也無悲傷之意,當我帶領子女祭拜父親,他們對阿公又有多少如我這般深刻的追念呢?
父親只是為窮困生活奔波一生的鄉野村民,既無顯赫家世可以留傳,也無輝煌傳奇可供談論。但對我而言,卻有無數值得懷念的事跡,尤其是我們現在居住的家園,是父親和母親壯年時辛苦建造而成,處處和父親有牽連,更容易隨時觸動深深的想念。

11 平日我常不自覺的向子女提起父親生前一些言行作為,以及如何教導我。不過,我是感觸良深,而子女似無多少感動。連我自己的子女,對阿公都感覺那麼遙遠,何況是往後的子孫呢?父親的事跡,必然只在我們這一代的親人還偶然會提起吧?那麼,父親的遺像即使掛在廳堂,又能留存多久呢?

12 然而,父親的每一樣遺物,畢竟都連繫著我許許多多的回憶啊!
父親去世之時,我剛就讀專科一年級,年輕得只顧編織自已的夢想世界,不懂得將父親的遺物好好整理、保存、留供紀念,以致大都已散失,每一思及時常深感懊悔。其實,父親的生活刻苦簡樸,遺留的不過是些日常用品,就算保存了下來,又能留存多久年月呢? 然而,父親的每一樣遺物,畢竟都連繫著我許許多多的回憶啊!

13 父親生前任職於本鄉農會,從我家到街上農會辦公廳,約四、五公里遠,父親每天騎著一部二八寸高的腳踏車上下班,騎了二十多年,那時機車已逐漸流行,不少親友都勸父親年歲大了不必再那麼辛苦,建議父親改騎機車,比較輕鬆方便。幾經親友好意慫恿,便和同事一起辦理分期付款購買了一部小型機車,不料改騎機車才二個多月,便發生車禍。 父親既因騎機車發生車禍而喪生,機車是母親難以釋懷的夢魘,當然不可能再將機車牽回家,立即轉售給機車行。這是父親的遺物中,最先失去的吧!

14 我和妻返鄉教書之後,母親非常堅持不允准我們騎機車,很多年時間,我們只得騎腳踏車上下班,雖然很不方便,卻不敢違逆。
父親騎了二、三十年的那部腳踏車,已頗為老舊,但仍結實好騎,這是陪伴父親走過後半生鄉間艱辛道路的工具,我們都很珍惜而善加保養,只可惜隔了二年,弟弟上了高中後,寄宿在外,將這部腳踏車帶去,只騎了幾個月便遭竊遺失,我們都惋惜不已,有很深的失落之感,大大責備弟弟不小心。

15 在各項物質那樣匱乏的年代裏,父親因在農會上班,倒是也有幾件較體面的西裝、襯衫,但都不適合我們穿,放置了一、二年後,大嫂便清理出來,一部分送給其他親戚,大部分送給六叔。
六叔家境較困苦,父親生前本就很照顧他,他們親兄弟感情一向很好,體型也差不多,而且六叔長年出外做油漆工,經常在城市和鄉間來來去去,有必要多幾件耐穿而稍微過得去的衣物,因此,父親大部分的衣服送給六叔,是最適當吧!

16 父親的遺物,大都是因為我們的疏失,或重新整修住家而在無意中遺失,唯有父親的衣物,是經考慮後才拿去送人的。 不過,另有幾件父親在日據時代當警察時留下來的制服,母親說那是質料特別好的呢絨,捨不得送人,便修改為較小的外套,讓弟弟穿,弟弟也很喜歡,一到秋冬季節,幾乎天天不離身,但因寄宿在外搬來搬去,待我們發覺這幾件外套竟然不見,已不知遺失多少時日了。

17 一般鄉間農民,一生中大都很少照過相,但父親算是「有出社會」的地方人士,因此留下了一些相片,我們一一收集起來,貼在一本相簿裏,偶爾拿出來端詳一番,從每一張相片的背景,揣想父親當年的社會活動、生活情況;從每一張相片的神態,懷想父親當年的音容言行。我們兄弟姊妹一致認為,父親年輕時候的相片,真是英姿煥發,非常好看,中年時期的相片,則一如平日實際生活中那般耿直而有威儀,又自然流露出無比的可親。

18 只是這些相片因年代久遠,都已泛黃、泛白而顯得模糊。而且,兄弟姊妹都長年定居在外,只我留在家裏,很少有機會一起翻看並談論這些相片。偶有閒暇也曾多次找出來,一面指給子女看,一面講述父親生前的言行事蹟,子女常會一知半解地追問一些問題。我儘管刻意以輕鬆的態度口氣來談,談著談著,總會忍不住湧起難以掩飾的深深感傷。如今連我也久已不常拿出這些相片來看了。

19 數年前,替父親「撿金」——即挖開父親墳墓,撿出遺骨裝進「金斗甕」,供入靈骨塔內。因遺骨還有些潮濕,需曝曬乾後才能處理,為了防止野狗咬走,連續數日,我在墳場顧守著這些遺骨,思潮翻湧,感慨至深。

20 其實,保留這些遺骨有何意義?年代變遷,還不是散失無蹤?如母親所說:真正會想念的,不必看到相片也會時常想念;不認得的,只看相片也無用。然而,父親的遺物,縱然只是些日常用品,畢竟都連繫著我深深的追念,明知不可能留存久遠,總是不忍輕易拋棄;一旦散失,回想起來總是深感惋惜啊!

21 文章賞析 全篇以父親的遺物為主題貫穿全文,以父親的遺像為 開頭,一點一滴敘述著關於父親的過去,及父親的遺物。不
  全篇以父親的遺物為主題貫穿全文,以父親的遺像為 開頭,一點一滴敘述著關於父親的過去,及父親的遺物。不 同於朱自清的背影渲染氛圍,吳晟用的是他擅長的日常語言, 自記憶中擷取父親的行事為人,一斧一鑿為父親塑像,簡潔、 素樸,厭棄繁複辭藻的修飾、隱喻的曖昧烘托,素顏相向, 猶如農人耕作,禁絕體力浪費,每一鋤揮下,都在大地上做 功。   運用最簡單樸實的語言,描繪出最真摯動人的故事。 這也是吳晟它獨特之處

22 問題與討論 此篇文章主旨為何? 為什麼母親要把父親的遺像收起來? 你關懷家中的長輩嗎?平常有什麼樣的行動?
當你即將離開人世時,你最想留下來的唯一一樣東西是什麼? 你最珍惜的東西是什麼? 省察自己對父母、祖父母的關心程度

23 延伸閱讀 《負荷》 《吾鄉印象》「泥土篇」 只能為你寫一首詩

24 白海豚 (媽祖魚)

25 搶救白海豚倒數一周 吳晟作詩環團籲認股 搶救白海豚棲地,環保團體發起全民認股買地,不過距離送件期限只剩下一周,距離目標兩百萬股還有一段距離,今天台灣鄉土詩人「吳晟」特別站出來,呼籲民眾認股,同時發表作品「只能為你寫一首詩」,表達搶救濕地的心聲,「吳晟」一家人也認了八千股,希望集眾人力量,搶救瀕臨絕種的中華白海豚。 資料來源: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公視新聞

26  一、活動宗旨:結合彰化海岸國家濕地與台灣白海豚重要棲息
地之劃設,推廣世界遺產價值自然景觀旅遊、 保護海岸與環境教育,邀請全國愛好運動跑友 及愛好海岸美景的朋友們,參與 守護海岸活動, 提倡身心健康,促進地方觀光發展。 二、主辦單位: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台灣媽祖魚保育 聯盟、 二林扶輪社、台灣生態學會、台南環境保護聯盟。 三、活動組別:(1)2公里潮間帶樂活路跑賽      (2)21公里海岸半程馬拉松路跑賽

27 作文題目 禮物

28 資料來源 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 台灣生態學會


Download ppt "遺物 -吳晟."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