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五課 總體經濟政策 彰化高中 2011 陳秀媛.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五課 總體經濟政策 彰化高中 2011 陳秀媛."—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五課 總體經濟政策 彰化高中 陳秀媛

2 第一節 政府在總體經濟中的角色 大政府? 小政府? --必要之惡

3 〈一〉亞當‧斯密的見解... 《國富論》--政府只要負責三 個任務: 國防 司法 公共財* 做事最少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 政府的本分

4 財政收支→支應: 國防 司法 公共財 政府的 本分 發行貨幣(印鈔票) 此兩者非「財政政策」「貨幣政策」

5 「總體經濟政策」是-- 景氣波動時 政府「以影響經濟為目的」所採取的措施
「總體經濟政策」是-- 景氣波動時 政府「以影響經濟為目的」所採取的措施 財政政策〈第二節〉 增稅、減稅、公共支出、補貼--發消費券等 貨幣政策〈第四節〉 控制貨幣數量(增加或減少貨幣發行量)的政策

6 選擇性的財政政策-- ☆產業政策—廣義的「財政政策」 對特定產業課徵不同稅率或施予特別補貼
如臺灣過去的《獎勵投資條例》或現在的《促進產業升級條例》及2010.4通過的《產業創新條例》。 基本上都是對製造業的獎勵,特別是對高科技產業的稅率優惠

7 (二) 政府在經濟事務中 角色的演變 P.93

8 凱因斯學派 古典學派 最好的政府,是對市場經濟干預最少的政府…。 保護國家安全 從事公共 建設 維護社會秩序 推動經濟、社會發展
政府積極角色

9 1.古典學派 小政府主義 《國富論》 自由放任、無為而治 市場機制〈價格機制〉 自由主義思潮 ˙亞當‧斯密
「一隻看不見的手」(an invisible hand) 人性假設:理性+自利

10 2.凱因斯 學派 大政府主義 市場均衡,卻仍有大量失業現象--「失業均衡」 政府應該利用財政政策,積極影響經濟
時機--景氣過冷 or 過熱 時 1929年美國發生「經濟大恐慌」,失業率達25%。凱因斯主張,此時政府應該介入挽救市場泥沼。

11 3.兩者差異 p.94 ˙古典學派的「市場」 效率 公平 穩定 發展 最擅長「效率」 ˙古典學派強調 「誘因」,所以不認 為「貧富懸殊」是
嚴重的問題 --「公平分配」 ˙自由競爭的 「市場經濟」 經常有景氣循環 波動不穩定狀態 ˙ 凱因斯認為 政府應該致力 效率 公平 穩定 發展 穩定 發展

12 ☆該-相信市場,還是政府? 貨幣學派 理性預期學派 供給面經濟學派 1970年代的「停滯性膨脹」,讓凱因斯學派窮於應付
回歸*市場機能觀點再度成為主流.. 貨幣學派 理性預期學派 供給面經濟學派

13 *貨幣學派1970~ (芝加哥學派) 傅里曼(MiltonFriedman MiltonFriedman)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經濟循環主因:貨幣供給量不穩定所造成 "反對"國家政策干預經濟,因為經濟政策的效果未知,而不是政策無效。 「法則代替權謀」

14 *理性預期學派 1970~ 盧卡斯(Robert E.Lucas) 各種政策的採行 都將會因民眾的預期而失效, 所以主張政府應採行自由放任。
*理性預期學派 1970~ 盧卡斯(Robert E.Lucas) 各種政策的採行 都將會因民眾的預期而失效, 所以主張政府應採行自由放任。 1995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他改變了此前由凱恩斯主義經濟學一統天下的宏觀經濟學理論的基礎,提出宏觀經濟模型應該具有微觀基礎。

15 ▽當課稅幅度不斷加大時,歲收收入先增加、後減少
*供給面經濟學派 1970~ 雷根經濟學派 ▽當課稅幅度不斷加大時,歲收收入先增加、後減少 課稅 幅度 稅收 拉弗曲線 拉弗爾(A. B. Laffer) 解決停滯性通貨膨唯一方法即是「提高生產力」 →提高生產力的不二法則是「降低稅率」→可以增加儲蓄、促進投資、失業減少、提高產出、所得增加, 最後稅收反而增加, 政府赤字降低 政府應減少管制、減少支出。

16 第二節  財政政策

17 (一)財政政策的意義與實施 政府年度財政收支,稱為「歲入」、「歲出」。 「財政政策」
利用改變政府財政「收入」與「支出」,來影響總體經濟表現的政策;包括稅收的增加、減少,以及政府的支出與補貼。 政府年度財政收支,稱為「歲入」、「歲出」。

18 政府歲入 1.課稅: 所得稅、營業稅、貨物稅、關稅等 2.公營事業的盈餘繳庫 3.其他
非財政政策 1.課稅: 所得稅、營業稅、貨物稅、關稅等 2.公營事業的盈餘繳庫 3.其他 規費與罰款收入、財產收入、專賣收入、非實質收入(發行公債、發行貨幣...)等

19 財政收入五大來源 ˙歲入:一個會計年度之一切收入。但不包括債務之舉借及以前年度會計賸餘之移用。(預算法第6條)

20 ˙預算 → ㄧ年 → 決算 ˙總預算案應於會計年度開始(1月1日)前一個月由立法院決議 立法院 行政院財政部 監察院 歲入 審計部
˙預算 → ㄧ年 → 決算 行政院財政部 歲入 監察院 審計部 立法院 行政院主計處 歲出 ˙立法院對於行政院所提預算案,不得為增加支出之提議

21 稅的分類-之1 所得稅 財產稅 消費稅 流通稅 遺產、贈與稅 綜合所得稅、營利事業所得稅 土地稅、房屋稅、礦區稅、汽機車使用牌照稅
關稅、貨物稅、營業稅、娛樂稅、菸酒稅 流通稅 證券交易稅、印花稅、契稅、期貨交易稅 遺產、贈與稅 遺產稅、贈與稅

22 稅的分類-之2 所得稅(综所稅、營所稅)、遺產及贈與稅、關稅、營業稅、貨物稅、菸酒稅、證券交易稅、期貨交易稅、礦區稅
國稅 9種 直轄市及縣(市)稅 7種 所得稅(综所稅、營所稅)、遺產及贈與稅、關稅、營業稅、貨物稅、菸酒稅、證券交易稅、期貨交易稅、礦區稅 土地稅(地價稅、田賦、土地增值稅)、房屋稅、使用牌照稅、契稅、印花稅、娛樂稅、特別稅課

23 ˙歲入、歲出之差短,以公債、賒借或以前年度歲計賸餘撥補之。
直接稅 47.4% 間接稅 26.7%

24 經常門 金額 資 本門 ˙財政支出 9大項 ˙歲出:謂一個會計年度之一切支出。但不包括債務之償還。(預算法第6條)

25 16.1% 財政支出九大項 20% 10.4% 12.4%

26 歲出政事別九大項 稱移轉性支付 transfer payments 社會福利的支出 →無償的支出
19.6% 歲出政事別九大項 社會福利的支出 →無償的支出 稱移轉性支付 transfer payments 6.2% 0.4% 7.6% ˙與「移轉性支付」相對的概念是「購買性支付」,例如「一般政務」、「國防」... 7.4%

27 有效需求理論:〈凱因斯〉 〈二〉財政政策的效果 p.98 目的:抑制經濟循環的波動 「穩定政策」 「反循環政策」 物價水準 GDP AD2
Q1 Q2 GDP

28 有效需求→G GDP=C+I+G+(X-M)。 C、I不足,可增加G,維持GDP不變,讓經濟不發生衰退。 - M - M X C I G G

29 *臺灣最常見的兩種財政政策 增加公共支出 減稅 皆為 擴張性 財政政策 1970年代的十大建設 2008年的消費券 主要透過產業政策:
1.出口廠商退稅優惠、 2.特定產業租稅優惠(促進產業升級條例)、降低營業稅〈25%→20%→17%) 皆為 擴張性 財政政策

30 擴張性的財政政策 政府增加購買支出,促使AD線右移,形成新的平衡點,使GDP由Q0增加到Q1 AD線的右移,伴隨著物價上漲 總合供給
AS0 總合供給 P1 AD1 總合需求 AD0

31 緊縮性的財政政策 政府減少購買支出,促使AD線左移,形成新的平衡點,使GDP由Q1減少到Q0,物價將下跌至P0
當物價水準過高,可利用緊縮性的財政政策讓物價下跌 AS0 總合供給 P1 總合需求 AD1 AD0

32 凱因斯學派與古典學派的爭論 古典學派: 此平衡點之狀態已為市場均衡 凱因斯學派: 政府應增加有效需求,讓AD右移,達到充分就業。
AS0 凱因斯學派: 此平衡點之狀態為失業均衡,需政府介入。 AD1 AD0 充分就業產出

33 Cost-Benefit Analysis
成本效益分析p.99 Cost-Benefit Analysis 效益 成本 ˙預算法第34條: 重要公共工程建設及重大施政計畫,應先行製作選擇方案及替代方案之成本效益分析報告,並提供財源籌措及資金運用之說明,始得編列概算及預算案,並送立法院備查。

34 Cost-Benefit Analysis
成本效益分析p.99 Cost-Benefit Analysis 公共投資通常不像私人投資,可以透過市場的盈虧斷定其成敗。 市場:自動成本效益比較--民間投資都會做盈虧分析以取捨(自動留下好的、丟掉壞的) 公共工程對社會的效益是否超過成本,就需要事前的「成本效益分析」

35 公共投資特性 公共投資的成本估量 ☆朱大班的最後評論 通常為不是可上市的商品,例如開放性的公園 具有政策任務,如電力、自來水
可具體計算的:建築成本 無法輕易計算的:機會成本 ☆朱大班的最後評論

36 第三節  貨幣與銀行

37 貨幣制度的演進 --商品貨幣本位制度 缺點:
1.商品貨幣本身的供需變動會造成貨幣價值的變動:1870年世界白銀產量暴增,造成銀幣幣値下跌、物價飛騰,銀本位制度因此崩潰 2.交易數量受限制:貨幣數量完全由金or銀的產量所限制,整體的交易數量也因受到限制而無法擴充

38 貨幣制度的演進 --商品貨幣本位制度 缺點 3. 劣幣驅逐良幣現象:通行的貨幣容易發現良莠不齊的現象,交易時還要檢查貨幣的品質
4.大規模攜帶不方便

39 貨幣制度的演進 --信用貨幣本位制度 不可兌換紙幣(法定貨幣) 銀行貨幣(支票存款)
此種制度為了加強民眾對紙幣的信心,都有準備資產(包括黃金、白銀),已表示政府不會氾濫發行

40 通貨膨脹的風險。宋朝人發明最早的紙幣「交子」,雖然對人類文明有貢獻,卻也造成人類歷史上最早的通貨膨脹。
貨幣制度的演進 --信用貨幣本位制度 通貨膨脹的風險。宋朝人發明最早的紙幣「交子」,雖然對人類文明有貢獻,卻也造成人類歷史上最早的通貨膨脹。 不論紙幣或硬幣,它本身的貨品價值都遠遠低於它們的面值。

41 一、貨幣的意義 –1.以功能的角度定義 計價的單位 交易的媒介 貨幣的 功能 價值的儲存 延期支付的標準 債權人 債務人

42 1.以功能的角度定義「貨幣」 〈1〉交易的媒介(medium of exchange):
本身沒有用(不能吃、不能穿),但能使「交換」較有效率 〈2〉價值的標準(standard of value):使市場上各種財貨勞務有衡量價值的共同尺度, 商品的貨幣價值稱為「價格」,可簡化財貨交換的方式

43 以功能的角度定義「貨幣」 〈3〉價值儲存(store of value):
比實物(如雞蛋)儲存耐久、方便、流動性大(雞蛋有人不接受、若給$則一定接受) 〈4〉支付債務(payment of debt): 分期付款、借貸...都是以貨幣作為延期支付的標準工具(方便於計算雙方都能接受的利息,對借貸雙方都有利),推動了買賣間「信用」,有利於社會經濟發展

44 2.以流動性高低定義「貨幣」P.102 狹義貨幣:M1 廣義貨幣:M2 準貨幣
M1A=通貨淨額($現鈔)+支票存款及活期存款(最狹義的貨幣定義) M1B=M1A+活期儲蓄存款 (最常用的貨幣定義) 廣義貨幣:M2 M2 =M1B+定期存款+外匯存款+郵政儲金 準貨幣

45 流動性高低 M2 M1 M2: M1B: M1B ┼ 定存 M1A ┼ M1A: 通貨淨額 ┼ 支票與活期存款 活期儲蓄存款 郵政儲金
低← 貨幣的流通性 →高 M2 M1 M2: M1B ┼ 定存 ┼ 外匯存款 ┼ 郵政儲金 M1B: M1A ┼ 活期儲蓄存款 M1A: 通貨淨額 ┼ 支票與活期存款 自然人存在銀行中  利息較高 你手中所持有的新台幣 〈僅約占M1B的10%〉

46 商業上,當金額太大筆或距離太遠無法用現金交易,於是產生了銀行。 以銀行存款為媒介來完成交易,因此銀行存款和新臺幣一樣同為貨幣。
*銀行存款也是貨幣的一種 ∵交易媒介就是貨幣 商業上,當金額太大筆或距離太遠無法用現金交易,於是產生了銀行。 以銀行存款為媒介來完成交易,因此銀行存款和新臺幣一樣同為貨幣。

47 Q:社會大眾手中持有的通貨淨額,占M1B的比例,從1960年40%逐年下降,2002年以後,已經低於10% ......Why?
思考一下... Q:社會大眾手中持有的通貨淨額,占M1B的比例,從1960年40%逐年下降,2002年以後,已經低於10% Why?

48 二、銀行 –P.104 放款 存款 BANK 賺取利差 資金需求者 資金供給者(儲蓄者、 家庭) (企業、借款者) 平均2.2 存款利息
還款利息 平均4.4 資金供給者(儲蓄者、 家庭) 賺取利差 資金需求者 (企業、借款者)

49 銀行功能...... 居於資金的供給者與需求者之間 以受信、授信為手段, 調節資金流通的營利事業組織

50 1.受信業務: 指銀行基於本身之信用而經營的業務 包 括:存款*、匯兌、代理收付款項
1.受信業務: 指銀行基於本身之信用而經營的業務 包 括:存款*、匯兌、代理收付款項 2.授信業務: 指銀行基於他人之信用而辦理的業務 包括~~ 放款 貼現 投資 〈*郵局不能做這種業務〉

51 ☆補充: 股票(含基金-中介機構) 債券:公司債、公債 △圖 我國國內金融體系示意圖 短期票券(一年以下-短期資金募集) 金 融
貨幣市場 (票券市場) 短期票券(一年以下-短期資金募集) 股票(含基金-中介機構) 中長期資金募集 資本市場 (證券市場) 債券:公司債、公債 中央銀行 金融 中介機構 一般銀行 其他:*郵政儲金、保險公司、 信託投資公司..等 △圖 我國國內金融體系示意圖

52 存款* 支票存款〈甲存〉: 不付利息,流動性大 活期存款〈乙存〉 : 利息低,流動性大 儲蓄存款: 自然人才能開戶,利息較高, 流動性較低
定期存款:利息最高,流動性最低

53 *存款準備 P.104 1.十足準備制: 銀行接受存款後,如將存款全部留存等待存款人提領,稱為十足準備制 2.部分準備制:
☆到這種銀行存款沒有利息,反而要付保管費 2.部分準備制: 銀行僅需將部份現金留存,準備存款人提領,其餘的可以放貸出去,賺取利息,或進行投資。

54 法定存款準備率 (required reserves ration)
為保障存款戶的權益,央行依法要求銀行依各種存款,保留一部分作為付現的準備 比率〈以台灣為例〉: 支票存款10.75%,定期存款5% P.105

55 二、銀行--中央銀行 1.政府的銀行:隸屬行政院,代理國庫,不以營利為目的
2.銀行中的銀行:業務活動以一般銀行為對象,是貨幣市場的最後貸款者

56 二、銀行-- 中央銀行 3.推行貨幣政策: 世界各國大多採「部分準備」,以表示政府不會氾濫發行 調節國際收支 維護金融穩定-金融業務檢查
二、銀行-- 中央銀行 3.推行貨幣政策: *統一發行貨幣 準備資產--包括黃金、白銀、外匯、及可兌換外匯的物質。 世界各國大多採「部分準備」,以表示政府不會氾濫發行 〈1〉經營外匯準備, 調節國際收支 〈2〉監督全國銀行 維護金融穩定-金融業務檢查

57 第四節 貨幣政策 與 利率的決定 P.106

58 一、貨幣政策 1.公開市場操作 最常用 2.調整重貼現率 中央銀行 3.調整法定準備率 最有力量 4.道德勸說〈略〉
※央行透過控制通貨與存款貨幣來影響經濟運作 1.公開市場操作 中央銀行 最常用 2.調整重貼現率 3.調整法定準備率 最有力量 4.道德勸說〈略〉

59 1、公開市場操作 賣出債、劵 吸收貨幣 金融 貨幣過多時 中央銀行 贖回債、劵 釋出貨幣 貨幣不足時

60 1.公開市場操作 央行公開買賣政府國庫券、公債的政策 最常見的貨幣政策 買賣公債如何改變貨幣供給量
--央行「賣出」公債,此時社會大眾可以拿現鈔或到銀行取出存款,交給央行,「買入」公債。因為新臺幣回到央行,這樣貨幣流通量就減少了。

61 ☆補充:金 融 市 場 貨幣市場 資本市場 外匯市場 衍生性金融商品市場 短期票券(一年以下-短期資金募集) 股票債券 基金 (票券市場)
(證券市場) 外匯市場 衍生性金融商品市場 短期票券(一年以下-短期資金募集) 股票債券 基金 公債 國庫券

62 重貼現:是一般銀行將企業向它貼現的商業本票,再向央行貼現,故稱為「重貼現」或「再貼現」。
2.調整重貼現率 貼現:企業拿商業本票向一般銀行借錢 重貼現:是一般銀行將企業向它貼現的商業本票,再向央行貼現,故稱為「重貼現」或「再貼現」。 貼現率、重貼現率相當於利息

63 貼現與商業本票 P.107 商業本票 由企業發行,由企業「本身」為付款人的定期票據 貼現
拿未來才能兌現的商業票據,先向銀行換取現金的行為--其實它就是一張「借據」 如上面寫著:「憑票在一年後向本公司領取10萬元。甲公司發行,2011年1月1日」甲公司拿這張商業本票去向以銀行借現金,稱為貼現

64 甲公司經營事業的期間需要現金週轉,所以向銀行借了9萬,並保證未來甲公司能夠賺到10萬還給銀行。
甲公司利用 商業本票 憑票在一年後向本公司領取10萬元。 甲公司發行,2007年1月1日 甲公司經營事業的期間需要現金週轉,所以向銀行借了9萬,並保證未來甲公司能夠賺到10萬還給銀行。 貼現 貼現率為10% 甲公司收到9萬元=10萬×(1-10%) (現金流入市場) 若銀行再拿商業本票去找中央銀行貼現,則這時候就稱為重貼現。

65 3、調整法定存款準備率 貨 幣 供 給 額 增 加 銀行的存款 準備金下降 貨幣 供給額減少 中央銀行 法定準備率 銀行的存款 準備金上升
可貸放金額 存款準備金 中央銀行 法定準備率 調降 銀行的存款 準備金上升 調昇 貨幣 供給額減少 可貸放金額 存款準備金

66 ☆存款貨幣創造~~ 一般大眾 放款64萬 透過不斷放款增加貨幣供給 流通的貨幣總量 C 銀 行 存款100萬 A 銀 行 總計 C B A
存入64萬 往來資金 A 總計 C B A 貸款 存款準備20% 存款 銀行 放款80萬 100萬 20萬 80萬 Y 80萬 16萬 64萬 64萬 12.8萬 51.2萬 X 244萬 48.8萬 195.2萬 放款64萬 B 存入80萬 往來資金 透過不斷放款增加貨幣供給 流通的貨幣總量

67 *存款貨幣的創造 引申性存款:一般銀行根據原始存款主動辦理放款、授信過程中,創造出來的存款 存款貨幣的創造= 貨幣基數×法定準備率的倒數
→100萬+80萬+64萬+... =100萬×1/20%=500萬〈5倍〉

68 ∵利率越高→持有貨幣的機會成本越高 ∴貨幣需求曲線MD是負斜率 二、貨幣的供需與利率的決定 P.108 利率 是貨幣的 價格 MD 利率
利率 貨幣數量 利率 是貨幣的 價格 MD

69 貨幣的供給線Ms是垂直線 ∵央行供給貨幣的成本微不足道 ∴供給線呈現垂直(money supply)如圖... 由中央銀行決定供給數量 M0
貨幣數量 M M0 △圖 貨幣市場的供給 利率i Ms

70 二、貨幣的供需與利率 - 中央銀行的貨幣供給 MS1 中央銀行可以提高貨幣供給量來影響利率下降 利率 貨幣數量 MD MS2 i1 i2

71 放鬆銀根 緊縮銀根 央行「增加」貨幣供給量的三政策是: 降低存款的法定準備率 降低重貼現率 買入公債(公開市場操作)
央行「減少」貨幣供給量的三政策是: 提高法定準備率 提高重貼現率 賣出公債(公開市場操作) 放鬆銀根 緊縮銀根

72 3.投資增加,則會使產出(GDP)增加、失業減少。
貨幣供需與利率的決定 貨幣政策如何產生總體經濟效果 三個過程:P.108 1.貨幣供給增加,促使利率下降 2.利率下降,導致投資增加 3.投資增加,則會使產出(GDP)增加、失業減少。

73 ☆圖解:擴張性的貨幣政策 中央銀行增加貨幣供給,促使AD線右移,形成新的平衡點,使GDP由Q0增加到Q1 AD線的右移,伴隨著物價上漲
總合供給 AS0 P1 AD1 總合需求 AD0

74 現任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 《全球金融》雜誌以控制通膨為央行總裁評比的重要標準,彭淮南一九九八年上任央行總裁,到二○○七年,台灣通貨膨脹率在這十年間扣掉○一到○三年的負成長,平均只有一.三五%,在亞洲四小龍中,和韓國、香港、新加坡比較也是最低。 《全球金融》雜誌每年評比全球央行總裁,分A、B、C、D四級。 彭在二○○○年、二○○五至○九年共六次獲得A級評價

75 P.110 M1A M1B 9% 5% 62% M2 31% 69% 通貨淨額608,205 支票存款315,679 活存1600,804
活儲存4,028,144 準貨幣14,881,142 M1A 24% 13% 63% - M1B 9% 5% 62% M2 31% 69%


Download ppt "第五課 總體經濟政策 彰化高中 2011 陳秀媛."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