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95年度 衛生署醫療政策重點 行政院衛生署 蔡素玲 副處長 94年11月24日.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95年度 衛生署醫療政策重點 行政院衛生署 蔡素玲 副處長 94年11月24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95年度 衛生署醫療政策重點 行政院衛生署 蔡素玲 副處長 94年11月24日

2 內容大綱 健康照護體系問題與檢討 健康照護體系發展方向策略 機構面 人力面 品質面 健康照護願景

3 健康照護體系 問題與檢討

4 健康照護體系的問題 人口老化及新興疾病衝擊健康照護體系 醫療單位轉診制度難以落實 注重治療、忽略預防 基層醫療萎縮、醫療服務過度專科化
民眾缺乏專責家庭醫師

5 人口老化及新興疾病衝擊 台灣地區自1994年即進入高齡化社會,人口老化的速度是歐美國家的2倍以上;2004年老年人口達9.48%,預計2020年將達到14%。 2003年SARS疫情衝擊凸顯醫療體系分工協調之問題。 快速的人口老化及新興疾病引發了新的醫療需求。

6 醫療單位難以落實轉診制度 各級醫療機構之功能未全發揮 具備重症難症醫療功能的醫院提供過多初級醫療照護,形成醫療資源的浪費。
加入社區醫療群之基層醫師僅佔18.41%,應擴大推廣,才能健全基層醫療,使民眾在基層獲得適當的照護,適度減少醫院的初級醫療或慢性病患者照護。

7 醫療單位難以落實轉診制度(續) 醫療院所間缺乏信任。 民眾對基層醫療缺乏信心。
基層醫療缺乏團隊整合,難以提供地區民眾整體性、協調性與持續性的醫療與預防保健服務。 醫師人力分佈: 比例成長情形:基層診所幾近停滯,醫學中心成長30%。

8 健康照護體系發展方向 以顧客(病人)為中心 以社區醫療為導向 以在地健康照護為模式 慢性疾病管理為優先 以病患為中心 在地健康照護

9 健康照護體系發展方向策略

10 醫療照護體系六大原則 安全的醫療 (Safety) 有效用的處置(Effective) 病人為中心(Patient-Centered)
避免過度或不足之醫療 病人為中心(Patient-Centered) 即時的服務(Timely) 有效率的服務(Efficient) 科學性地治療,避免浪費 平等地就醫(Equity) (Crossing the Quality Chasm—A New Health System for the 21st Century,2001)

11 全人健康照護原則 全人 品質 公平

12 病人為中心的服務品質 病人為中心 可近性 參與性 安全性 適當性 完整性 持續性 以病人為中心之評鑑,係評量醫院對病人照護的 可近性 安全性

13 以病人為中心之醫療體系架構 醫院 資訊公開 民眾教育 診所、醫療群 三級照護 地區醫院 功能 任務 二級照護 垂直合作
區域 醫療網 責任醫院 醫院 診所、醫療群 醫學 中心 功能 任務 二級照護 平行分工 (醫院之間) 垂直合作 (診所、醫療群與醫院) 民眾教育 醫病關係重塑 資訊公開 初級照護

14 醫療體系改革重點 機構面 人力面 品質面 發展社區醫療衛生體系 醫學教育改革 推動病人安全政策 配合二代健保提升品質 輔導醫院提升品質
加強醫學中心功能與使命 醫院評鑑制度改革

15 機構面—發展社區醫療衛生體系

16 發展社區醫療衛生體系 修訂醫療群訪查基準與評估指標,提 升社區醫療品質。 強化社區公衛群功能,加強傳染病防 治演練與疾病篩檢追蹤。
修訂醫療群訪查基準與評估指標,提 升社區醫療品質。 強化社區公衛群功能,加強傳染病防 治演練與疾病篩檢追蹤。 建立本土化雙向轉診模式,整合區域 醫療資源。 營造厝邊好醫師,社區好醫院的環境。

17 (區域、地區醫院、新制評鑑合格、優等醫院)
以社區為基礎之醫療體系 醫學中心 區域醫療照護醫院 (區域、地區醫院、新制評鑑合格、優等醫院) 社區醫療群 (家庭醫師) 醫療體系架構 衛生行政管理 中央 衛生署 健保局 疾管局 地方 縣市衛生局 健保分局 疾管分局 醫療功能 重難症醫療  醫學研究與教學 特殊與罕見疾病醫療 區域醫療  區域醫療(含一般和 特殊醫療體系) 推廣社區醫療體系 執業醫師之繼續教育 落實雙向轉診照會 社區共同照護  社區預防保健 急慢性疾病醫療 長期照護 社區健康營造 雙向轉診 教學經費、評鑑 醫師訓練、研究 個案管理 社區公衛群 (衛生所) 全國 區域 資訊平台

18 地區醫院與家庭醫師合作之聯合執業共同照護
提升社區醫療品質 雙向轉診 擴大推廣社區醫療群 老人整合性醫療照護服務 區域醫院 地區醫院 地區醫院與家庭醫師合作之聯合執業共同照護 社區 醫療 社區共同照護網絡 區域醫療資訊平台 醫學中心 家庭全方位照護 健康促進 醫療群24小時諮詢專線 醫療服務 地區醫院 健保局專線: 健康管理 區域醫院 健保局網頁: 疾病管理 長期照護及特殊醫療 民眾厝邊就醫 醫師聯合執業 醫療供給之協調管控

19 推廣建置社區醫療群 與社區公衛(防疫)群之情形
北區分局: 46個社區醫療群 5個社區公衛群 台北分局: 77個社區醫療群 5個社區公衛群 中區分局: 60個社區醫療群 4個社區公衛群 南區分局: 35個社區醫療群 3個社區公衛群 東區分局: 6個社區醫療群 高屏分局: 42個社區醫療群 3個社區公衛群 至94年10月底計266個社區醫療群及20個社區公衛群營運中

20 人力面—醫學教育改革

21 醫學教育改革 --醫學教育為提升醫療品質之基石-- 醫學院評鑑:教育部委託國家衛生研究院辦理 教學醫院評鑑改革:配合醫學院評鑑進行
評鑑基準將明訂教師於醫療服務、教學與研究等工作之比重。 改革方向以建立教學訓練計畫之評核為重點。 強調對實習醫學生及住院醫師臨床教學活動與訓練結果之評核。 醫學教育改革 將「以疾病治療為中心」的專科醫師訓練制度,推動為「以病人為中心」之一般醫學訓練制度。

22 一般醫學訓練 加強全人醫療理念、醫學倫理及實證醫學 使醫師能以「全人照顧」的角度來思考,提供「以病人為中心」的健康照護服務。

23 一般醫學訓練 一般醫學(primary care medicine)
一般醫學訓練,主要訓練醫師在健康照護系統從事第一線工作時,基於病人的最大利益,將可獲取的資源組織起來,為病人健康問題提供最初的照顧,並整合生物醫學、醫療心理學及社會科學來提供預防、診斷、治療、照顧、痛苦緩解。

24 一般醫學訓練計畫目標 加強全人醫療理念、醫學倫理及實證醫學等方面之教育與學習,以強化行醫的基本概念並培養應有的醫療態度,避免過度專科化訓練之弊病。 使醫師能以「全人照顧」的角度來思考,以有效治療疾病,提供「以病人為中心」的健康醫療服務。

25 一般醫學訓練分段實施 第一階段:畢業前一般醫學訓練(UGY) 第二階段: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PGY)

26 畢業前一般醫學訓練 訓練對象:實習醫學生 訓練時間:以一年為原則 94年6月起開始於19家教學醫院試辦 基本課程 核心課程
醫療倫理與法律、實證醫學、醫療品質、感染管控、病歷寫作、臨床溝通技巧(醫病關係) 核心課程 內科、外科、婦產科及小兒科、選修課程

27 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 訓練對象 各醫院招收之第一年住院醫師 訓練時間 3個月 訓練內容 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 社區醫學 基本訓練課程

28 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成果 92年度及93年度實際參與執行訓練醫院有115家。 92年度共有1,422人受訓學員完成訓練,領得結訓證明書。
93年度受訓學員數為1,314人,預計於94年 9月完成學習護照審核及發照。

29 醫師繼續教育 醫師執業,應每六年接受醫學課程、醫學倫理、醫療相關法規、醫療品質等繼續教育課程積分達180點以上,且其中醫學倫理、醫療相關法規、醫療品質之積分數,合計至少應達18點以上。

30 品質面—推動病人安全政策 配合二代健保提升品質 輔導醫院提升品質 加強醫學中心功能與使命 醫院評鑑制度改革
品質面—推動病人安全政策 配合二代健保提升品質 輔導醫院提升品質 加強醫學中心功能與使命 醫院評鑑制度改革

31 21 世紀的醫療品質 Primum non nocere Above all do no harm 醫療首要是不傷害

32 推動病人安全政策 推廣全國病人安全通報,鼓勵專業人員自願通報 建置病安知識交流平台,快速傳播資訊分享經驗
制定口頭醫囑作業指引,強化醫事人員團隊溝通 民眾健康知識授能,引導參與醫療決策過程 設定醫院病安工作目標,辦理相關教育訓練 鼓勵進行病安研究發展,深植組織病安文化

33 TPR網址( website) : www.tpr.org.tw
全國性台灣病人安全通報系統(1) TPR網址( website) : 第三階段推廣期(95年) 3rd phase(2006) 全面開放通報 第二階段試辦期(94年) 2nd phase(2005) 逐步擴大試辦對象 評估試辦成效 通報制度法案研擬 出版通報刊物 第一階段測試期(93年) 1st phase(2004) 各國通報系統經驗蒐集、 資料庫及系統軟硬體規劃與建置、 介面測試

34 全國性台灣病人安全通報系統(2) 94年度 第一階段(1~6月)共26家醫院參與 第二階段(7月後)共161家醫院參與
94年1月~10月通報總件數共607件,每月通報件數平均60件,整體通報率仍偏低。

35 提供病人安全就醫環境 鼓勵專業人員踴躍通報 透過學習監測機制,減少醫療錯誤發生

36 二代健保規劃—提升醫療品質

37 健保改革核心價值 效率 公平 品質 一般民眾 醫療提供者 健保局 衛生署

38 健保改革規劃架構 提升品質 促進民眾健康 健保永續經營 平衡財務 擴大參與 規劃內容 二代健保規劃三大目標 全民健保總體目標 品質提升
社會參與 保險治理 財源籌措 資源配置 支付制度 品質提升 資訊提供 提升品質 擴大參與 平衡財務 促進民眾健康 健保永續經營 規劃內容 二代健保規劃三大目標 全民健保總體目標

39 規劃建議(一) 強化資訊提供以提升醫療品質 強化醫療品質 提供以民眾為需求 確保之組織功能再造 之醫療品質資訊
提出保險對象手冊等形式之全方位品質確保承諾 研發醫療品質管理策略並建立健保局組織內部競爭機制 建構全民健保資訊平台提升管理與決策效率 強化醫療品質 確保之組織功能再造 健保局 1.彙整、公布與提供「民眾就醫指引」 2.推動「醫院報告卡」制度並適度公布部分結果 3.蒐集民眾就醫經驗資料並設計參與醫療品質政策管道 提供以民眾為需求 之醫療品質資訊

40 規劃建議(二) 強化資訊提供以提升醫療品質 成立全民健保 協助醫療專業盡責 醫療品質專責單位 1.強化醫療專業組織功能以重造專業新倫理
衛生署 1.強化醫療專業組織功能以重造專業新倫理 2.檢討支付制度與配套措施以朝向醫療品質之提升 3.醫療專業應參與醫療品質指標與品質提升機制之訂定 1.強化公民參與醫療品質決策之能力與管道 2.監督健保局落實品質承諾 3.提供全民健保品質相關資訊 4.推動落實醫療資訊保護措施

41 輔導醫院提升品質 辦理社區醫療群6群訪查,修訂訪查基準與評估指標,以提升社區醫療品質 醫療發展基金獎勵 小型醫院醫療照護服務品質之提升
提供老人整合性醫療照護服務 與診所建立聯合執業模式 緊急醫療資源缺乏地區之改善 設立夜間或假日救護站 設立觀光地區急診醫療站 提升緊急醫療資源缺乏地區之醫院急診能力

42 小型醫院醫療照護服務品質之 提升 獎勵對象:登記一般病床開放數為99床以下之醫院 目的:醫療照護服務品質提升 提供老人整合性醫療照護服務
與診所建立聯合執業模式

43 提供老人整合性醫療照護服務 改善設備費用:每家醫院以獎勵新臺幣300萬元為限。
老人醫療照護服務:含實施老人周全性評估及促進老人急性住院功能,每家醫院以獎勵新臺幣300萬元為限。 每家醫院接受獎勵以2年為限。

44 與診所建立聯合執業模式 (一) 獎勵內容 聯合執業計畫執行中心、健康家戶資訊系統及24小時緊急電話服務專線之建置與維護費用。
家戶健康管理費。 診所醫師至小型醫院參與共同照護門診或病房巡診、個案研討、衛教宣導等津貼。

45 與診所建立聯合執業模式 (二) 每家醫院至少與3家診所合作。 每家醫院獎勵金額,以新臺幣300萬元為限。 每家醫院接受獎勵以2年為限。

46 地區醫院在聯合執業群的角色 與診所共同提供社區民眾基層醫療服務 成立聯合執業計畫執行中心 醫療資訊系統的運作
開放醫院資源設施,提供聯合執業群共同使用 提昇基層醫療照護品質

47 緊急醫療資源缺乏地區之改善 獎勵內容 房舍修繕費用︰以新臺幣50萬元為限。
醫護人員值班費 :每診次醫師一名,護理人員二名為上限。醫師每診次以新臺幣1萬元計;護理人員以新臺幣4千元計。 醫療支援行政管理費︰每診次新臺幣1千元。 急救相關醫療儀器設備補助費︰以新臺幣50萬元為限。

48 設立「夜間或假日救護站」模式 實施地區之特性:觀光風景地區假日遊客眾多,或交通動線易有重大交通事故發生,但僅有衛生所或診所於週一至五上班時間提供醫療服務如:台東縣濱海公路大武段。 實施方式:選擇中心點鄉鎮(各緊急醫療資源區乏之鄉鎮距該中心點之距離30分鐘車程以內)之衛生所為基地,由醫療院所之緊急醫療團隊,提供假日、夜間急診醫療。

49 設立「觀光地區急診醫療站」模式 實施地區之特性: (1)此種觀光區平日住民少,僅有假日湧入大量遊客。如:雲林縣古坑鄉。
(2)平日住民少,一年中僅有特殊季節為觀光旅遊旺季。如:合歡山雪季(每年1-2月)。 實施方式:協調觀光風景區提供急診醫療站之場地,由醫療團隊提供急診醫療。

50 提升「緊急醫療資源缺乏地區之醫院急診能力」模式
實施地區之特性:當地診所、衛生所醫療人力不足,該地區雖有醫院但醫院之急診能量不足或非急救責任醫院,且全年遊客絡繹不絕或鄰近工業區。如:雲林縣台西次區域、台北縣瑞芳鎮、屏東恆春等。 實施方式:由衛生局協調地區內或鄰近之一家醫院為基地,與其他醫療院所合作經營,提供緊急醫療團隊,加強該院之急重症醫療能力。

51 94年度獎勵地區 小型醫院醫療照護服務品質提升 老年人口(65歲以上)比率大於11%之縣市 緊急醫療資源缺乏地區之改善 六區(詳附表)

52 附表 區域 縣市 地區 獎勵項目 台北區 台北縣 瑞芳鎮 提升緊急醫療資源缺乏地區之醫院急診能力 北區 苗栗縣 泰安鄉 設立夜間或假日救護站
中區 南投縣 清境農場 設立觀光地區急診醫療站 南區 雲林縣 古坑鄉 高屏區 屏東縣 恆春與墾丁地區 東區 台東縣 大武縣

53 受理申請期限 小型醫院醫療照護服務品質提升 緊急醫療資源缺乏地區之改善 94年12月31日前
檢具相關文件,送由醫院所在地之衛生局初審後,層轉本署審核。 緊急醫療資源缺乏地區之改善 94年11月30日前

54 加強醫學中心功能與使命 導引醫學中心朝研究、教學、訓練發展 強化醫學中心創新研發、國際交流、難重症醫療、社會責任、政策配合等功能與使命

55 醫學中心評鑑改革方向 兼負六大任務—以品質、結果之監測為衡量方式。 建立醫學中心成效評估指標。 醫學中心評鑑—以品質為核心。
醫學中心總量管制制度。

56 醫院評鑑制度改革 77年度起依醫療法辦理醫院評鑑。
90年度順應國際趨勢,朝「以病人為中心」及「重視病人安全」的方向,並減少結構面,增加過程及結果面之標準,進行評鑑改革 。 92年度SARS疫情後,研發以品質為導向之新制醫院評鑑。

57 新制醫院評鑑之思維 打破病床規模、科別設置之醫療品質分級迷思 以社區民眾的健康需求為導向 鼓勵發展不同類型之特殊功能醫院
透過瞭解病人整體照護過程以及醫院的宗旨來作評鑑,以醫療品質及醫療服務的成效為評核的標的

58 醫院組織環境 醫療 專業 護理 醫事 醫療照護的目標 病人健康的改善及康復過程 醫院評鑑

59 醫療品質 ( Quality of Care ) 以最適的成本,達到適當的健康狀態。 結構 過程 結果 (structure)
(process) 結果 (outcome) 回饋 (Feedback) S-P-O模式:結構(Structure)、過程(Process)、結果(Outcome)回饋模式 以最適的成本,達到適當的健康狀態。 ( Donabedian ,1982 )

60 新制醫院評鑑之核心價值 (Customer ; Community ; Contribution)
建立安全、有效、以病人為中心、適時、效率、公正優質的評鑑機制 透過各職類的人員團隊醫療之運作,提供符合社區民眾健康需求的醫療服務 鼓勵醫院發展特色及專長、追求卓越

61 新制醫院評鑑基準內容之調整 加強過程及結果面之評核 醫療機構設置標準刻正重新規範醫院設立之基本結構,評鑑基準將減少結構面之要求。
醫院評鑑新制基準將以過程面與結果面之評核為重點,以疾病的醫療處置過程來作評鑑,確實瞭解醫院的醫療作業、品質及服務,亦能避免醫院評鑑資料申報不實的情況。

62 新制醫院評鑑基準之修訂 第一章 醫院經營策略與領導統御及在社區上 的角色 第二章 醫院經營管理之合理性 第三章 病人權利及病人安全
第一章 醫院經營策略與領導統御及在社區上 的角色 第二章 醫院經營管理之合理性 第三章 病人權利及病人安全 第四章 提供完備之診療體制及各部門之管理 第五章 適當的醫療作業(病房醫療作業評估) 第六章 提供適切之護理照護(含病房護理作業評估) 第七章 舒適的醫療照護環境及醫療服務 第八章 人力素質提升及品質促進

63 評鑑新制與舊制基準內容比較 94年新制 醫院評鑑 原地區與區域醫院評鑑基準 新制重點 差異說明
第一章醫院經營策略與 領導統御及在社 區上的角色 1.醫院之宗旨 2.醫院院長、副院長之領導 3.與社區之互動 第二章醫院經營管理之 合理性 原醫院管理 1.重視醫院財務結構 2.新增外包業務管理 3.重視醫療糾紛處理 第三章病人權利與病人 安全 包含原感染管制作業品質及病人用藥安全之項目 1.尊重病人權利及建立良好醫病關係 2.確保病人安全之體制及環境 3.醫療不良事件之處理 第四章提供完備之診療 體制及部門管理 原外科系、內科系、放射、檢驗、藥事、急診、精神醫療品質作業 1.強調醫療作業之整合及團隊醫療之運作 2.實施有效的身心復健 3.重視病人生活品質與安寧緩和醫療 第五章適當的醫療作業 (病房醫療作業 評估)

64 評鑑新制與舊制基準內容比較(續) 94年醫院評鑑新制 原地區與區域醫院評鑑基準 新制重點差異說明
第六章提供適切之護理   照護(含病房護理   作業評估) 原護理作業品質 1.對行動限制(隔離、約束)之照護 2.營養管理及飲食指導 3.實施適當的復健服務 4. 病人死亡之處理 第七章舒適的醫療照護   環境及醫療服務 部分項目散見於醫院管理組 強調病人意見處理與隱私權之保障 提供醫療諮詢服務 尊重病人或家屬意見 第八章人力素質提升及   品質促進 原項目散見於各組 重視人力素質提升 重視醫療品質之促進

65 新制醫院評鑑技術之改善 分組 實地評鑑將簡化為三類進行評鑑,由醫療,護理,管理負責八大領域之評鑑,打破過去分組過細,過份強調專業之色彩,而以病人就醫之流程,以病人為中心的思維進入醫院各部門作評核。 強調醫院自評 新制醫院評鑑作業將強調醫院自評,自評表傳達了醫院的現況及優缺點,委員依醫院自評結果來查核,可給予醫院適當之肯定與改善建議。

66 新制醫院評鑑技術之改善(續) 強調以病人為中心之持續改善
新制醫院評鑑強調以病人為中心之概念與持續性改善機制之結合與落實。從問題或缺失發現→擬定改善計畫→計畫執行→確認改善成效→檢討修正→再執行,確保醫院自主性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並改善流程,以提升醫療品質與病人照顧成果。

67 新制醫院評鑑技術之改善(續) 透過與院方人員之訪談,深入瞭解受評醫院,並提供建議
現行評鑑礙於時間因素,未能與院方人員進行較為深入之訪談,以更加瞭解醫院經營管理現況及面臨問題。新制評鑑於實地評鑑流程中規劃訪談時間(隨受評醫院規模及實際需要調整時間),期能深入瞭解受評醫院,提供更加符合醫院實際需要之建議。

68 新制醫院評鑑評量機制之改善 評量結構依五項式評量(A-E所代表的是達成度),若不適用,則以N.A (Not Applicable)表示
D.一般水準以下/略欠適當 E. 不適當

69 新制醫院評鑑評量機制之改善(續) 必要項目
該評量項目非常重要,如涉及病人安全等,在整體考量下若未達到合格標準C(一般水準)以上,有影響病人醫療安全、病人權益及醫療品質之虞的評分項目,則設定為必要項目。 新制醫院評鑑基準中必要項目總共22項 若必要項目未達 C(即一般水準) ,則該章成績視為不合格

70 新制醫院評鑑評量機制之改善(續) 必要項目(續) 病人安全-13項 病人權利-5項 醫療品質-4項 法規-7項
因部分必要項目同時屬於其中任2分類,故大於必要項目總項數(22項)。

71 新制醫院評鑑評量機制之改善(續) 可選項目 新制醫院評鑑基準可考量個別醫院之下列情形,選出項目予以適用 新制醫院評鑑基準中可選項目總共69項
醫療機構設置標準之規定(床數、醫院或綜合醫院或專科醫院) 功能(登記之設置科別、及提供之實質服務內容) 醫院之理念(一般醫療服務或特殊醫療服務) 新制醫院評鑑基準中可選項目總共69項 評鑑委員可視實際情況選擇不予評分

72 整體項目 評分項目 必要項目 可選項目 第一章 39 1 第二章 82 2 第三章 57 8 5 第四章 91 40 第五章 55 12
1 第二章 82 2 第三章 57 8 5 第四章 91 40 第五章 55 12 第六章 98 11 第七章 60 第八章 66 合計 548 22 69

73 新制醫院評鑑評定結果 依品質區分為「新制評鑑優等 」、「新制評鑑合格」 ,其分類依符合評鑑基準項目之比例暫時區分。新制醫院評鑑未達合格基準暫以原地區醫院評鑑基準辦理複評。 新制醫院評鑑基準共分八大章,若符合下列情況之一,則該章視為不合格: 1.單章之細項合格比例未達80%以上。 2.有任一必要項目未達C(含)基準。

74 新制醫院評鑑評定結果(續) 評定類別 合格分數 八大章每章之細項合格比例均達100%且必要項目皆達B標準以上者。 新制評鑑優等
新制評鑑合格 八大章每章之細項合格比例均達80%以上且必要項目皆合格者。 備註:評定結果未達合格基準者 1.不合格總章數在四大章(含)以內者:需進行「重點複查」,並於限期內針對不合格章節中未達一般水準之項目(包含必要項目)作訪查。重點複查後達到合格基準者,則可評定為「新制評鑑合格」。 2.不合格總章數在五大章以上者或重點複查後未達合格基準者:需進行「複評」,以「地區醫院評鑑基準」進行查核。

75 新制醫院評鑑結果意見之回饋 評定結果為D.E之項目,評鑑委員應回饋意見表供醫院改 善參考。 第一章 醫院經營策略與領導統御及在社區上的角色
第一章 醫院經營策略與領導統御及在社區上的角色 評定結果 回饋意見 醫院宗旨、任務、目標及策略方針能有效地傳達給院內的員工、社區以及病人 D 被抽問之員工大多未能了解醫院之宗旨,任務及策略方針 部門內及部門之間有適當的資訊傳達及協調溝通 未定期召開跨部門溝通聯繫會議,會議紀錄不完整且未可查

76 新制醫院評鑑實地評鑑作業之改善 規模床數 委員人數 醫療 護理 管理 總計 評鑑天數 99床以下 2名* 6名* 1天 100-249床
(急性病床數) 委員人數 醫療 護理 管理 總計 評鑑天數 99床以下 2名* 6名* 1天 非教學 2名 6名 1.5天 250床以上 2天 *:為確保評鑑公平性,於新制委員檢討會議(93年10月09-10日)中比照其他   規模醫院修正為各2名委員參與實地評鑑作業。 *:急性病床包含急性一般病床+急性精神病床

77 新制醫院評鑑辦理情形 94年度適用對象:急性病床250床以上 申請家數:17家 實地評鑑作業:8月~10月 目前正進行評鑑基準之檢討
95年度擴大實施至100床以上醫院

78 醫院評鑑改革時程一覽表(草案) 90 年 91 92 93 94 95 96 評鑑等級 (現制) 醫學中心 內容1修訂 試評 暫緩2
正式施行 新制修訂 新制試評 新制全面施行 區域醫院 新制 修訂 (委員儲訓) 新制3 施行 新制4 地區醫院 註1:將「以病人為中心」概念納入評鑑基準之修訂,並加強實地評鑑時間,以加強 實地 評鑑的查核 註2:以病人為中心之醫學中心評鑑基準,因SARS來襲重新檢討暫緩實施。 註3:94年新制醫院評鑑對象為250床以上之醫院。 註4:95年新制醫院評鑑對象為100床以上之醫院

79 健康照護願景 全人、品質、公平之醫療服務 厝邊好醫師、社區好醫院 厝邊就醫、在地照顧 健康台灣-許給全民健康安全的人生 健康台灣 厝邊好醫師

80 謝謝聆聽! 敬請指教!

81 健康照護體系重要策略 全人健康照護計畫 落實雙向轉診制度 醫院評鑑評鑑改革 醫學教育改革

82 全人健康照護計畫 體系面 機構面 人力面 健全一般醫療體系 公立資源整合再造 健全緊急醫療體系 強化特殊照護體系 推展病人安全作業
監督醫療機構作業 加強品質服務事項 醫事人力繼續教育 推展全人照護訓練 健全公費醫師培訓 強化護理人力功能 推展國際衛生交流

83 全面提升醫療照護品質(3/6) 推廣新制醫院評鑑制度 打破病床規模、科別設置之醫療品質分級迷思
建立安全、有效、以病人為中心、適時、效率、公正優質的評鑑機制 以社區民眾的健康需求為導向 鼓勵發展不同類型之特殊功能醫院 強調病人照護過程品質及醫療服務成效 95年度擴大實施至100床以上醫院

84 全面提升醫療照護品質(4/6) 醫學中心六大任務 提供重症、難症醫療服務 提升區域醫療水準 落實醫學教育任務 配合衛生醫療政策
帶動醫療健康產業發展 參與國際衛生活動

85 全面提升醫療照護品質(6/6) 教學醫院評鑑改革規劃 評鑑基準將明訂教師於醫療服務、教學與研究等工作之比重。
改革方向以建立教學訓練計畫之評核為重點。 強調對實習醫學生及住院醫師臨床教學活動與訓練結果之評核。

86 新制醫院評鑑之基本思維 Customer ; Community ; Contribution
打破病床規模、科別設置之醫療品質分級迷思 --強調團隊醫療之運作 --朝向系統性「以病人為中心」的評核目標 以社區民眾的健康需求為導向 --鼓勵發展不同類型之特殊功能醫院 以醫療品質及醫療服務的成效為評核的標的 --對評鑑的過程與方式加以檢討改進 醫院評鑑結果分類調整

87 新制醫院評鑑基準內容之調整 加強過程及結果面之評核 醫療機構設置標準刻正重新規範醫院設立之基本結構,評鑑基準將減少結構面之要求。
醫院評鑑新制基準將以過程面與結果面之評核為重點,以疾病的醫療處置過程來作評鑑,確實瞭解醫院的醫療作業、品質及服務,亦能避免醫院評鑑資料申報不實的情況。


Download ppt "95年度 衛生署醫療政策重點 行政院衛生署 蔡素玲 副處長 94年11月24日."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