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1 1.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1 1."—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1 1

2 本 章 概 述 大学生随着知识的增长、视野的开阔、生活范围的扩展、思维方式的转变,开始把注意力由外部世界转向内心世界,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开始对人生的意义、人生的价值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理性探索和思考。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要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正确的教育与引导,把对人生的感性体验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建立起来。 2

3 本 章 概 述 人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每个人在人生的道路上都会经历各种困难和挫折,面对挫折有人会一蹶不振,有人会愈挫愈勇。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通过系统的人生观教育,可以引导青年学生积极地思考人生,科学地对待人生环境,创造幸福人生,实现人生价值。 3

4 基本问题及逻辑结构 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以及三者的关系; 对几种错误人生观的剖析以及为什么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人生观的基本内容 1 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以及三者的关系; 人生观的表现 2 对几种错误人生观的剖析以及为什么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人生价值 3 人生价值的理论结构及其内在关系; 人生价值评价 4 人生价值的评价,评价标准、原则和方法; 创造人生价值 5 营造和谐的人生环境,积极进行人生实践,努力创造人生价值。 4

5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大学生系统了解和掌握人生观、价值观的基本理论,深刻认识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和原则,引导大学生结合自身生活,思考当前大学生面对的深层次人生问题,抵制和反对各种错误人生观,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念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营造和维护和谐的人生环境,在积极推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 5

6 教学重点、难点 在人生观理论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引导大学生深刻理解人生观理论体系各构成部分。
本章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大学生理智地思考人生,正确地进行人生价值的选择和评价,积极地从事人生实践。 引导大学生正确理解人生价值的丰富内涵,合理进行人生价值评价。 6

7 教学思路 以大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方面遇到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为切入点,激发大学生学习本章的兴趣。在帮助大学生系统掌握人生观、价值观理论的基础上,就具体事例师生互动讨论。教师以深刻的人生观理论,启发大学生积极进行人生思考,准确把握对待人生问题的正确立场和基本观念,引导大学生正确分析人生环境,积极进行人生实践。 7

8 第一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8

9 第一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过去我想知道,现在也想知道,在生活中追求什么才是值得的,怎样理解生活,到哪里去寻求特殊的帮助。我认为每个人都有意或者无意地思考这些问题。我们都想使自己的生活有所成就,都想寻求幸福人生或美好生活。它不仅仅是哲学家、教育家及其他专家才感兴趣的事。 ——克里夫·贝克(加拿大著名教育家) 9

10 第一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主要内容 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 世界观与人生观。 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 二 三
第一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 世界观与人生观。 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主要内容 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 10 10

11 第一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一、世界观与人生观 11

12 1、人的本质 人生观源于人们对人生的思考,早在古希腊时期人们就开始思考人的本质问题了。 费尔巴哈认为“人是有意识、有理性的实体的东西”。
柏拉图定义为“陆栖两脚动物”;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是政治的动物”; 富兰克林认为“人是能制造劳动工具的动物”; 12

13 1、人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的动物,人的存在不仅仅是个体的存在,在一定意义上,人首先应该是社会的人。从人类的起源上看,劳动创造了人,而劳动本身即是一种社会性的人类活动;从人的现实存在角度看,人必须与他人、社会发生关系才能生存。因此,社会性是人存在的前提条件,从本质上讲,人实际上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13

14 2、人生的含义 不同的人对人生有不同的理解。
人生最痛苦的事百分之五,人生最幸福的事也百分之五,剩下的百分之九十是平淡,那么,为什么我们能忍受那5%的痛苦的事情,然后能熬过那百分之九十的平淡?那是因为我们总觉得那5%的幸福就在眼前。 ——白岩松 14

15 每一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不完满才是人生。
2、人生的含义 每一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不完满才是人生。 ——季羡林 15

16 2、人生的含义 人生就是人们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同时也改造和发展自身的生命历程。对人生历程中的基本问题的思考就形成了人生观的基本内容。 16

17 3、人生观的基本内涵 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基本看法。它决定着人生实践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17

18 3、人生观的基本内涵 1 人生目的 人为什么活着? 2 人生态度 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 3 人生价值 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18

19 4、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关系 世界观是人们对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世界观来源于人的生产和生活实践。
①世界观决定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 ②人生观又对世界观的巩固、发展和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19 19

20 二、追求崇高的人生目的 1、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 2、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 3、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标准。
一个人生命中的最大幸运,莫过于在他的人生中途,即在他年富力强时,发现了自己生命的使命。 2、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 3、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标准。 20

21 1、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 ——柳青 21

22 2、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面对崎岖不平的人生道路,正确的人生目的会使人迎难而上、积极进取,错误的人生目的则会使人悲观消沉、放纵人生甚至是厌世轻生。 22

23 3、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标准 价值 正确的人生目的会使人懂得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从而在工作中尽心、尽力、尽责;错误的人生目的则会使人把人生价值理解为向社会或他人进行索取,从而以追逐个人私利 。 23

24 3、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标准 案 例 百姓心中的丰碑——任长霞
案 例 百姓心中的丰碑——任长霞 一九六四年生于郑州,一九八三年年从河南省人民警察学校毕业,二○○一年调任登封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十大女杰、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等荣誉。一位到任仅三年的公安局长,因公殉职后,十四万群众自发为她送行。细雨绵绵,如泣如诉,灵堂已撤,诗墙依旧。尽管当初万人恸哭、挽幛如云的场景已经隐去,宽敞的嵩岳大街、少林大道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可隐约中,那悲痛凝重的氛围依然笼罩着这座著名的山城。 24 24

25 三、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1、人生态度 2、人生态度与人生观 3、端正人生态度 53 123 25 105

26 人生态度 1、人生态度 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愿。
包括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消极悲观的人生态度。 人生态度 26

27 1、人生态度 人的一生中都会遇到生死苦乐、旦夕祸福、成败得失等一系列人生矛盾和现象,如何面对这些矛盾、以一种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处理这些问题,将直接决定一个人人生成功与否。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态度,甚至同一个人在人生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其人生态度也会发生改变。影响人生态度的因素有许多,其中人生环境和个性差异是影响人生态度的主要因素。 27

28 1、人生态度 4 3 2 1 消极悲观人生的主要表现 看破红尘; 追求享乐; 狂妄自大; 批判一切。 28

29 2、人生态度与人生观 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人生可以没有很多东西,却唯独不能没有希望。希望对于人类生活具有重要价值,有希望之处,生命就生生不息。希望源于正确的人生观。一个人选择了正确的人生观,确立了积极的人生态度,人生就会充满希望。 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反映和表现。 29

30 2、人生态度与人生观 他是一名军人,在一次军事行动中不幸失去了一只胳膊。作为一名有残疾的人,他没有像一般的残疾人那样在苦闷消沉中消磨生命,没有以功臣自居,静享国家的抚恤。他始终像肢体健全的军人一样,以牺牲奉献为天职,为了国家和人民而顽强地拼搏。 二○○三年,部队在淮河流域抗洪抢险,丁晓兵一只胳膊不能挖土,就扛包运土;不能打桩,就潜到水里垒围堰。其身如令,其势似锋,十八天时间,他在抗洪一线表现着他的人格官品。二十多年来,他把对党的忠诚、对国家的热爱、对部队的责任,全部倾注于他军人生涯中的每一个细节,付诸于部队生活中的每一个举动。贰佰八十四面奖牌、证书见证了他以残缺之躯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的不平凡历程。 案例 30

31 3、端正人生态度 ? 2005年7月的一个周末的晚上,丹凤街上的街边有一个特别的乞讨者。这是一名中年男子,衣着整洁,戴着眼镜,一身书卷气。与其他乞丐一样,他面前放着一只乞讨用的小碗,里面放着几枚硬币。他木然地看着人来人往,可没有人能想到,他曾是某名牌大学的博士! 博士的“简单生活” 31

32 3、端正人生态度 人 生 须 认 真 人 生 当 务 实 人 生 应 乐 观 人 生 要 进 取 32

33 3、端正人生态度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之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如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鲁迅 33

34 四、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 由于人们在现实社会关系中的地位不同,经济利益和政治立场不同,生活经历、人生境遇、认识水平不同,人们对人生的看法也不同,由此会形成不同的人生观。不同的人生观往往意味着不同的生活道路和生活方式,并赋予人生以不同的意义。 34

35 1、几种错误的人生观 拜金主义。 扭曲人生 享乐主义。 个人主义。 35

36 2、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① ② ③ 为人民服务是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要求。 为人民服务是现实社会经济基础的要求。
为人民服务是个体发展的内在要求。 36

37 第二节 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37

38 第二节 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像草一样活着,你尽管活着,每年还在成长,但是你毕竟是一棵草。你吸收雨露阳光,但是长不大。人们可以踩过你,但是人们不会因为你的痛苦而产生痛苦,人们不会因为你被踩了而来怜悯你,因为人们本身就没有看到你。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像树一样的成长,即使我们现在什么都不是,但是只要你有树的种子,即使被人踩到泥土中间,你依然能够吸收泥土的养分,自己成长起来。当你长成参天大树以后,遥远的地方,人们就能看到你,走近你,你能给人一片绿色,活着是美丽的风景,死了依然是栋梁之才。活着死了都有用,这就是我们每一个同学做人的标准和成长的标准。 38

39 第二节 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每一条河流都有自己不同的生命曲线,但是每一条河流都有自己的梦想,那就是奔向大海。我们的生命有的时候会是泥沙,你可能慢慢地就会像泥沙一样沉淀下去了,一旦你沉淀下去了,也许你不用再为了前进而努力了,但是你却永远见不到阳光了。所以我建议大家,不管你现在的生命是怎么样的,一定要有水的精神,像水一样不断地积蓄自己的力量,不断地冲破障碍。当你发现时机不到的时候,把自己的厚度给积累起来。当有一天时机来临的时候,你就能够奔腾人海,成就自己的生命! 39

40 第二节 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价 值 三、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 一、价值观和人生价值。 二、人生价值的标准和评价。
第二节 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一、价值观和人生价值。 二、人生价值的标准和评价。 价 值 三、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 四、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40

41 一、价值和人生价值 1、价值。 2、价值观。 3、人生价值。 4、人生的自我评价和社会价值的关系。 41 41

42 1、价值 价值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几乎每时每刻都会遇到的问题,如做事说话经常要考虑“有没有用”、“有没有利”、“值不值得”,这里的“用”、“利”、“值”就是一种价值判断。 在哲学中,价值是揭示客观事物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满足。 42

43 2、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什么是价值、怎样评判价值、如何创造价值等问题的根本观点。价值观的内容,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是光荣还是可耻的评价标准。 价值观 43

44 2、价值观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社会经济成分、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组织形式的多样化,所以社会上就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价值观。
特别保护利益 违背善良风俗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社会经济成分、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组织形式的多样化,所以社会上就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价值观。 44

45 3、人生价值 人生价值是指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 45

46 3、人生价值 自我价值是指个体的人生活动对于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人生的自我价值的一个最基本的表现就是,珍爱自己的生命,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能够自信、自尊、自豪地对待人生。 社会价值是指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衡量人生的社会价值的标准是个体对社会和他人所作的贡献。 46 46

47 3、人生价值 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我们的需要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得到满足,个人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和发展;同时,社会又是由个人组成的,个人是社会的细胞,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个人。正确理解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是理解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基础。 47

48 4、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 人生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个人在通过努力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也就意味着给社会减轻或解除了负担,为社会创造了一定的价值。另一方面,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基础。一个人只有通过融入社会,扮演社会角色,担负社会责任,为社会做贡献,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和升华自我价值。 48

49 二、人生价值的标准和评价 1、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 2、评价人生价值的原则。 人生价值 49

50 二、人生价值的标准和评价 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以及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两个方面。
社会性作为人的根本属性,决定了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人生价值的本质所在。 50

51 1、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 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你要欣赏自己的价值,就得给世界增添价值。 ——歌德
生命的意义不在于活得长久,而在于活得伟大,活得高贵,活得有气魄,活得有爱。 ——尼采 你要欣赏自己的价值,就得给世界增添价值。 ——歌德 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 ——爱因斯坦 51

52 1、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 案例 某重点大学的研究生,学习尖子,连研究生都是免试读上的。一九九六年在实习期间,操作计算机非法进入北京某证券公司营业部中心数据库,窃得多位股民的股票账号、资金,并破译了股民的交易密码,采取盗买、盗卖他人股票的方法,给股民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自首后,于一九九七年十二月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七年。 52

53 1、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 案例 吴文俊.一九一九年生于上海。一九四九年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获博士学位。一九五一年回国,吴文俊在数学上做出了许多重大的贡献: 拓扑学方面,在示性类、示嵌类等领域获得一系列成果,还得出了许多著名的公式,指导了这些理论和方法的广泛应用。他还在拓扑不变量、代数流形等问题上有创造性工作。一九五六年吴文俊因在拓扑学中的示性类和示嵌类方面的卓越成就获中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机器证明方面,从初等几何着手,在计算机上证明了一类高难度的定理,同时也发现了一些新定理,进一步探讨了微分几何的定理证明。提出了利用机器证明与发现几何定理的新方法。这项工作为数学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将对数学的革命产生深远的影响。一九七八年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 53

54 2、评价人生价值的原则 ②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①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 ④坚持动机与效果相统一。
③坚持完善自身与奉献社会相统一。 54

55 2、评价人生价值的原则 不要因为我是飞鸟,就嘲笑走兽的目光短浅,每个人有不一样的环境和经历,只要发挥了自己的能力,他的一生就没有虚度。
比尔·盖茨是盏一千瓦的灯,我们无法与之相比,就让我们做一盏十瓦的灯,只要尽力,就会发出光和热,人生就会有意义。 55

56 2、评价人生价值的原则 在个人利益观念膨胀的市场经济时代,无私奉献的精神比物质贡献更为稀缺和宝贵。 56

57 2、评价人生价值的原则 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的大小主要是看他对社会和他人的贡献。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否认了人生的自我价值。社会是由个体组成的,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要促进个人的自我完善和全面发展。我们要在奉献社会的过程中,不断地丰富、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争取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57

58 2、评价人生价值的原则 巫马子问墨子:“你主张兼爱天下,并没有利于人;我主张不爱天下,也不曾害于人。我们两人的功效都没有看见,你为什么自以为是,而老是责难于我呢?” 墨子答道:“比如街上的房子失火了,一个邻居准备取水用来扑灭火灾,另一个邻居准备操起火把去助长火势,但是都还没有做到,你说这两个人谁好呢?” 巫马子回答:“当然是准备救火的邻居好,而那个想火上浇油的人不好。” 墨子微笑着说:“对啦,虽然他们两个人的功效都没有见到,但谁是谁非已得到判定,这就是我以为是,而你以为非的道理了。” 案例 58

59 三、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 社会条件。 个人条件。 59 59

60 1、人生价值实现的社会条件 ①实现人生价值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 社会条件 ②个体价值目标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 60

61 1、人生价值实现的社会条件 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核心价值体系 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61

62 2、人生价值实现的个人条件 实现人生价值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本领;立足于现实,坚守岗位做贡献;实现人生价值要有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62

63 2、人生价值实现的个人条件 ①实现人生价值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 ②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本领;
③立足现实,坚守岗位做贡献; ④实现人生价值要有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63

64 四、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1、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 2、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64

65 第三节 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65

66 第三节 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人生的经过,受环境万千现象变化的反映,于心灵的明镜上显种种光影,错综闪烁,光怪陆离,于心灵的圣钟里动种种音响,铿锵递转,激扬沉抑。 ——瞿秋白 66

67 第三节 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所谓人生环境,就是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所赖以展开的各种条件的总和。
第三节 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所谓人生环境,就是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所赖以展开的各种条件的总和。 环境对人生具有重要的影响,但这种影响不起决定性作用,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对待环境。正确对待人生环境,主要就是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个人与他人的和谐、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等。 67

68 第三节 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促进自我身心和谐 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 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促进个人与自然的和谐 68

69 一、促进自我身心和谐 有人说大学是人生最好的时期,也是最坏的时期;是信仰的时期,也是怀疑的时期;是充满希望的春天,也是令人失望的冬天;我们的前途有着一切,我们的前途什么也没有;我们正在直升天堂,我们也正在直堕地狱。这些曾经被人称之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今天可能正面临着学习、生活中的多重压力和挫折——成长的失落、社交的困惑、学业的压力、家境的困顿、就业的焦虑、情感的迷茫等多重心理困境。因此,有人把处于这种心理焦虑状况下的当代大学生戏谑地称之为“天之焦子”。下面让我们来探讨一下如何缓解这些压力和焦虑,保持自我身心的和谐。 69

70 一、促进自我身心和谐 1、科学的健康观念。 2、心理健康的标准。 3、大学生心理问题原因探析。 4、大学生保持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 70

71 1、科学的健康概念 健康,是指身心强健和体能充沛的一种状态。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没有衰弱的表现,而是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一种完好的状态。 ——世界卫生组织宪章 71

72 1、科学的健康概念 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 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顺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 72

73 心理疾病比起生理疾病为数更多、为害更烈。
1、科学的健康概念 心理疾病比起生理疾病为数更多、为害更烈。 ——西塞罗 73

74 2、心理健康的标准 标 准 一是能保持对学习较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是能保持正确的自我意识,接纳自我。
三是能协调与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 四是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 五是能保持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 六是能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七是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标 准 74

75 3、大学生心理问题原因探析 大学生处于特定的心理期,这是产生心理问题的内因。 社会环境的影响,这是产生心理问题的外因。 75

76 3、大学生心理问题原因探析 抽象逻辑思维迅速发展但易带主观片面性; 大学生处于特定的心理期,这是产生心理问题的内因。
情绪情感日益丰富但波动性较大; 自我意识增强但发展还不成熟; 独立性、闭锁性与依赖感、归属感同时存在。 76

77 3、大学生心理问题原因探析 时间危机 欲望膨胀 自我认同危机 自我空间压缩 选择的疲惫 意义的迷失 心理问题原因 77

78 4、大学生保持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 人生的道路是通过内心的体验来描绘的。所以,无论自己处于多么严酷的境遇之中,心境都不应被消极的情绪所侵染。
78

79 4、大学生保持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的世界碑、人生观、价值观,能够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从而为大学生的人生提供导向,也为其心理活动提供“定位系统”,为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奠定基础。 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合理调控情绪。 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人际交往。 79

80 4、大学生保持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 提高挫折适应能力。 恰当的自我定位。 做情绪的主人。 养成快乐习惯,做个乐观者。 途径和方法 80

81 ①提高挫折适应能力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孟 子 81

82 ②恰当的自我定位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正确认识自我,进行恰当的自我定位: 一是比较法,即从我与人的关系认识自我。
二是经验法,即从我与事的关系认识自我。 三是反省法,即从我与己的关系中认识自我。 82

83 ③做情绪的主人 回避法 转视法 自慰法 幽默法 宣泄法 补偿法 升华法 情绪 83

84 ④养成快乐习惯,做个乐观者 人类不是被问题本身所困扰,而是被他们对问题的看法所困扰。 84

85 ④养成快乐习惯,做个乐观者 案例 三个人和一只蜘蛛——乐观的人生更美好
雨后,一只蜘蛛艰难地向墙上已经支离破碎的网爬去,由于墙壁潮湿,它爬到一定的高度,就会掉下来,它一次次地向上爬,一次次地又掉下来…… 第一个人看到了,他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我的一生不正如这只蜘蛛吗?忙忙碌碌而无所得。”于是,他日渐消沉。 第二个人看到了,他说:这只蜘蛛真愚蠢,为什么不从旁边干燥的地方绕一下爬上去?我以后可不能像它那样愚蠢。于是,他变得聪明起来。 第三个人看到了,他立刻被蜘蛛屡败屡战的精神感动了。于是,他变得坚强起来。 案例 85

86 二、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 卡内基 一个人的成功,只有百分之十五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而百分之八十五则要靠人际关系和他做人处事的能力。 86

87 二、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 1、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应坚持的原则。 2、正确认识和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和谐 个人与他人 87 87

88 二、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 原则 平等 诚信 宽容 互助 88

89 二、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 ③正确处理好竞争和合作的关系。 ①正确认识竞争; ②正确认识合作; 89

90 和谐 三、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正确认识个体性和社会性的统一关系。 正确认识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的统一关系。
1 2 3 4 和谐 正确认识个体性和社会性的统一关系。 正确认识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的统一关系。 正确认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统一关系。 正确认识享受个人权利、自由与承担社会责任、义务的统一关系。 90 90

91 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1、正确认识人对自然的依存关系。 人与自然 2、合理规划人对自然的改造活动。 3、努力营造人与自然的和谐。 91

92 对和谐之美的追求是人类的本能。 ——马克思
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对和谐之美的追求是人类的本能。 ——马克思 92

93 本章小结 大学时代,是大学生形成系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通过系统地学习人生观、价值观理论,引导大学生结合个人经历和社会现实,深入思考“人生的目的和意义”问题;启发大学生深入领悟人生真谛、积极创造人生价值;培养大学生的和谐人格,推动大学生自觉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 93 93

94 本章基本概念 人生环境 人生价值 人生观 人生目的 人生态度 基本概念 94

95 复习思考题(1~5) 论述题 1、人生态度与人生目的是什么关系?如何端正人生态度?
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什么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大学生如何实现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 论述题 3、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认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95

96 复习思考题(1~5) 《心灵鸡汤》一书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早在四十四年前,十五岁的约翰·戈达德,就把自己的一生所要做的事情开列了一个清单,称之为“生命清单”。 “生命清单”每个条目都编了号,共一百二十七条。四十四年过去了,如今五十九岁的戈达德已经实现了一百零六个目标。他做了无数的远行和探险,成为电影制片人、作家和演说家,得到了许多荣誉,并被接纳为英国皇家地理学会的成员和纽约探险者俱乐部的成员。 列“生命清单”,是展示人生理想、目标,激发人生动力的有效途径。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为自己列出一份“生命清单”。 4、材料题 96

97 复习思考题(1~5) 一位大学生在写给老师的信中讲道:“初来大学时,由于对大学学习的特点一无所知,我常常感到茫然,不知道该学些什么,日子在空虚烦躁中度过,大二‘猛回头’,才发现错过很多,但依旧很盲目,就像‘无头苍蝇’碰到啥就学啥,大三了,我知道该学些什么了,奋斗目标也比较明确了,于是开始争分夺秒、废寝忘食地学,好把过去浪费的时间赶回来,学习很快有了进步,可好景不长,高度紧张甚至疯狂的学习使我患上了严重的神经衰弱,身心疲惫,失眠健忘,学习效率和质量可想而知,我这种状态,不要说将来走入社会,就是现在要顺利地完成学业也很困难,我心情极为烦闷。”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上述材料,思考如何保持自我身心和谐,充实、完满地度过大学生活。 5、材料题 97

98 谢谢大家 ! 98

99

100

101 第三专题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102 本专题的重要概念 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 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

103 一、关于“人生观” 两个问题: 1、为什么要谈“人生观” 2、何为“人生观”

104 1、为什么要谈“人生观” 人生是一个过程: 自然生命过程——由生到死的经过(活着) 社会生命过程——经过了什么(怎样活着)
如何超越生命本身的生物意义 因此,人生的意义更多的体现为社会生命过程。

105 2、何为“人生观” 世界观——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一定的世界观为理论基础所形成的关于人生的目的、意义、态度及价值的根本观点和看法,是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的指导和运用。

106 人生观从根本上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对待生活的态度以及对人生价值的评价,从而也就决定了每个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个体不同的人生历程和价值。

107 世界观和人生观紧密联系 一方面,世界观决定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观;
世界观与人生观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一方面,世界观决定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观; 另一方面,人生观又对世界观的巩固、发展和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108 1、人生观的三个方面体现 人生目的 人生态度 人生价值

109 ●人生目的 人为什么活着 ●人生价值 人活着有什么意义 ●人生态度 人应该怎样活着 影像资料

110 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关于人生意义的看法和评价标准。
人生价值: 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关于人生意义的看法和评价标准。 它回答“什么样的人生目的最值得追求”

111 大学生支教 我们需要徐本禹式的感动 2004年的“感动中国”见证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学生,见证了大山里的教师,同时也见证了一种让人泪流满面的感动。徐本禹的感动是一根火把点燃了一片希望,他的成就在于他尝试去开凿了一条大学生大山支教的新河渠,让所有的人了解到那些山村里孩子的境况:他们渴望读书,这种渴望在某种程度甚至高于那些在大城市的孩子。我们要完成他们的心愿,实现他们的渴望,而他们所需要的到底是什么呢?诚然,他们需要学习材料,需要营养品,需要火一般炙热的温暖,但他们更加需要的是去知道外面的世界,知道大山外的世界不一样。八年来,一批又一批的大学生,走出城市,走进大山,他们默默无闻,一直在沿着徐本禹曾经走过的路走下去。当一场教育在接力,我们会看到一种感动在延伸……

112 2004年,徐本禹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事迹流传开来,成了“名人”。
2005年8月,徐本禹两年的支教生涯即将结束之前,接替他的4名新志愿者已经赶到了大石小学。但徐本禹仍有些担心:“这4名志愿者离开后,接力棒还能不能传递下去?支教者的力量有限,需要社会力量、需要制度的支持。” 对于徐本禹的担心,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处长侯宝森给了明确的答复:“用制度延续爱心”。2003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悄然启动,5年来,已经选派5万多名应届高校毕业生在西部的500多个县的乡镇志愿服务。

113 越来越多的中国青年,投身到志愿服务的行列,在奉献中找到青春价值 。

114 二、关于“价值观” 三个问题: 1、价值 2、价值观 3、核心价值观

115 1、价值 从哲学上看,价值是一种关系,是客体固有属性与主体需要发生联系时所产生的,表达为:客体对于满足主体的需要有意义。
在一般意义上,价值是指人们对能够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属性及与自身关系的一种认定。

116 人生价值   人生价值就是作为客体的人生实践活动满足主体(社会、他人以及实践者自身)生存与发展需要的肯定关系。

117 人生价值就是作为客体的人生实践活动满 客 体 主 体 人生价值 社会、他人 社会价值 人生的实践活动 满足 需要 实践者自身 自我价值
  人生价值就是作为客体的人生实践活动满 足主体(社会、他人以及实践者自身)生存与发 展需要的肯定关系。   客 体 主 体 人生价值           社会、他人   社会价值 人生的实践活动 满足     需要           实践者自身    自我价值

118   人生价值的特征 客观性 创造性 社会性 张海迪 翅膀断了 心也要飞翔 张海迪 影像资料

119 人生价值的基本内容 自我价值就是 个人通过努力 满足自己物质 精神方面的需要。 社会价值就是 个体的人生对于 社会和群体的意义。

120 价值观——关于什么是价值、怎样评判价值、如何创造价值等问题的根本观点。
2、价值观 价值观——关于什么是价值、怎样评判价值、如何创造价值等问题的根本观点。 价值观集中反映一定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代表人们对生活现实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理想追求。

121 3、社会核心价值观 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社会 的价值观念系统十分复杂,但是,任何一个社会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上,都会形成于其根本制度和要求相适应的、主导全社会思想和行为的价值体系,即社会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每个成员价值观的形成都具有深刻的影响。

122 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迷失,是中国社会面临的最严重问题之一。缺少了社会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没了“主心骨”。

123 关于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思考 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一,什么是社会价值观?社会价值观如何变迁? 二,什么是社会核心价值观?
三,社会核心价值观是如何迷失的,又是如何建构的?

124 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迷失,是中国社会面临的最严重问题之一。缺少了社会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没了“主心骨”。

125 一、什么是社会价值观?社会价值观如何变迁?
1.社会价值观   与动物不同,人类拥有“观念”。人类的“观念”有无限多,而价值观不是一般的观念,它是关于是非曲直的观念――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正因为有了它,人类才能分辨生活的甜酸苦辣,才能懂得耻辱和光荣,才有了关于光明的梦想。

126 一、什么是社会价值观?社会价值观如何变迁?
社会关系 社会价值观------人们关于社会关系的“是非曲直”的判断 它集中体现为社会“纲常”或“社会行为准则”――埋藏在我们意识深处。

127 一、什么是社会价值观?社会价值观如何变迁?
现代社会的核心价值观------能给“现代民族国家”带来和谐社会关系的那些是非曲直观念,关系到社会凝聚的价值观称为“现代社会的核心价值观”。

128 一、什么是社会价值观?社会价值观如何变迁?
“社会行为准则”由人们对社会关系的认识而来。与社会客观条件有关系,与本地的文化传统也有关系,从而在不同民族之间有很强的相对性。所谓“人类的普适价值”,大多承载着某些强大富裕社会的政治和文化偏见。

129 一、什么是社会价值观?社会价值观如何变迁?
尽管不同文明体系社会的是非观是相对的,但是,任何一个价值观只有两个方向――是与非。 向着是或向着非一端的变化趋向可称为价值观的“导向”,价值导向的终极标准也只有“是”和“非”两头。不可能“似是而非”。 当然,是非观念可能会变化,今是而昨非,但依然还有是与非,只不过是以一种是非观取代了另一种而已。

130 一、什么是社会价值观?社会价值观如何变迁?
2.社会价值观的作用与变迁 社会行为准则的前提是界定身份,即确定“我(们)是谁”。 社会身份界定清晰,价值观就比较稳固,就能润滑社会关系。与身份相关的行为准则则得到公认,各安其位,方能各司其职,社会方能和谐。

131 一、什么是社会价值观?社会价值观如何变迁?
相反,当自我社会身份定位出现混乱,则价值观就不稳固,行为纲常随之紊乱,社会关系中的矛盾被催化。 比如,男人同时认为自己是女人,教师同时自认是赚钱机器,官员同时自认是商人,商人同时自认是官员,则各自的行为准则就会混淆紊乱,导致怪异行为:掌握公权的官员挖空心思去赚钱,官场纲常就崩溃,官员的行为就似强盗了。老百姓视官员为强盗,社会就可能烽烟四起。

132 一、什么是社会价值观?社会价值观如何变迁?
既然价值观是人们关于社会关系的是非判断,价值观变迁的主要动力就是社会关系的变迁。倘若社会关系变动不拘,人们对自己身份的界定就变动不拘,人们内心深处与身份相关的行为准则也就不稳定。在一个高速变迁的社会,社会关系不可能稳定,价值观也不可能稳定。

133 一、什么是社会价值观?社会价值观如何变迁?
绝大部分价值观的变迁是被动的,会跟随、反映、并润滑社会关系的变迁。大部分价值观的变迁只会让一部分人“不大适应”,却不会引发社会动荡。比如,当家庭由三世同堂变成核心型的小家庭,再变成“丁克家庭,原有“家庭伦理”相应地逐步解体是当然的。

134 一、什么是社会价值观?社会价值观如何变迁?
如果社会结构变迁太快,社会关系变迁太快,就会造成同一时代里不同年龄人之间的价值观出现“代沟”。当权的长者跟不上社会关系变迁的实际,强行灌输保守的价值观,会招致年轻人的逆反心理。同样,年轻人不懂得尊重传统价值观,浅薄地嘲弄那些光荣时代确立的价值观,也会招致长者的激烈反应。

135 一、什么是社会价值观?社会价值观如何变迁?
3.社会价值观的种类 价值观分为两大类,即“核心价值观”和“非核心价值观”。 反映基本的、需要长期稳定的社会关系的价值观就是核心价值观。或者说,能维持社会基本团结的价值观就是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以外的对社会关系的是非判断,都是非核心价值观。 在一个社会里,多元的非核心价值观能增进社会活力,统一的核心价值观能阻止社会分裂。

136 一、什么是社会价值观?社会价值观如何变迁?
基本的社会关系“应当”比较稳定,社会核心价值观也“应当”比较稳定。基本的社会关系没有变,核心价值观变了,可以使基本的社会关系发生“不应当的”紊乱。 在任何时代,人际关系出现急剧恶化都是“不应当的”,而普适道德观迷失后就会发生。这说明,与非核心价值观的被动变迁不同,核心价值观的变迁是主动的,有其自身的变化逻辑,相对独立于社会关系的变迁。  

137 二.核心价值观体系及其层次 在社会关系高速变化的时代,在泛泛的“价值多元化”口号流行的时代,区分核心与非核心价值观非常重要。社会团结依赖道义做基础,核心价值观构成社会团结的道义基础。 我们宽容非核心价值观的变迁,但对挑战核心价值观的企图,却要旗帜鲜明地进行争论。

138 二.核心价值观体系及其层次 “基本的社会关系”是社会构成的骨架。骨架散了,“社会”就崩溃了。
 二.核心价值观体系及其层次    “基本的社会关系”是社会构成的骨架。骨架散了,“社会”就崩溃了。 现代社会的骨架由七大类关系构成: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个人与自然的关系,个人与群体的关系,群体与社会的关系,人民与政府的关系,人民与民族国家的关系,以及民族国家与国际体系的关系。 对应这七大类基本社会关系的是非判断就是“核心价值观”。

139 二.核心价值观体系及其层次 对应“基本社会关系”的种类,核心价值观自成一个七层的同心圆体系,自内而外包含七大类核心价值观:(1)道德观,(2)自然观,(3)群体观,(4)社会观,(5)政治观,(6)民族观,(7)国际观。其中,最外层是国际观,内核是人类的普适道德观。

140

141 二.核心价值观体系及其层次 1、第一层:个人与他人的关系——道德观
  在社会里,最基本的行为准则是六条,区分“人”与“动物”的“普适道德”。既然我们是“人”,就不能认同: (1)杀人(2)抢劫(3)偷窃 (4)欺骗(5)遗弃(6)滥淫 没有这六条,就谈不上人类社会的“文明”

142 二.核心价值观体系及其层次 人们对普适道德观有分歧吗?一般而言,人类在普适道德领域里基本没有分歧。
不过,近代市场体系确立以来流行的“物质主义”——个人的物质利益享受至上,以及“理性主义”——盘算利益得失是个人行为的至上准则。这两条往往是道德和宗教界的批评对象。其实,在任何时代,追求物质享受都是人的本能。但它也只是人类本能,而不是价值观。

143 二.核心价值观体系及其层次 价值观不是本能,而是精英们制造的关于“社会”关系的观念,要求在获取个人利益的同时不能不择手段,不能伤害“社会”中他人的利益。 本能以利己为要,而社会价值观在本质上是利他的。 维系人类社会,靠的是人类成千上万年痛苦经验积淀出的普适道德规则,亦称“正义”或“基本法”。这正义观是深深种植在人类心灵里的。正是这种“人性”使人类脱离动物界。

144 二.核心价值观体系及其层次 当某些社会精英把“人类社会”的法则简化为市场法则,甚至简化为动物界法则(丛林法则),就是不把自己看作“人”,而自认是动物王国里的一员,赞美弱肉强食自然法则下的“自由”及“理性”,心灵里的“普适道德”就迷失,这个社会就有堕入动物界的危险。

145 二.核心价值观体系及其层次 人类对待自然的观念,深刻地影响着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观念,影响各种社会观念。 2、第二层:个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观
大自然中的山川、平原、海洋、空气、动植物——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条件,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人与自然的关系就被归为社会关系。 人类对待自然的观念,深刻地影响着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观念,影响各种社会观念。

146 二.核心价值观体系及其层次 3、第三层:个人与群体的关系——群体观 从生物学的角度看,对于任何一种生物来说,群体的存在是个体生存的先决条件。
人是属于社会的,个人的价值是由群体赋予的,也是自群体中因出类拔萃而获得的。没有群体认同的个体,虽然自由,却是社会垃圾,也是社会碎片化的原因。所以,个体的自由和创造力不是在伤害群体中体现,而体现在为群体的生存和发展做贡献。这种群体观有相当的普适性,也体现在各种成体系的宗教观里。

147 二.核心价值观体系及其层次 在群体观上,中国出现了重大分歧。到底是群体在先,还是个人在先?群体观被中国很多的“精英”倒着讲:雷锋不代表“人性”,而反雷锋;见死不救,是“人性”。像这样的“价值多元化”、个人至上,是反社会的,不会让中国的社会和谐有序。

148 二.核心价值观体系及其层次 所有发展中国家的群体价值观都不如现代发达国家稳固。在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是个强化群体意识的过程。日本、新加坡、韩国在亚洲率先由发展中社会进入世界的发达社会行列,是加强和扩展了群体价值观的结果。在现代中国,“社会主义”是强化群体意识的核心价值符号。

149 二.核心价值观体系及其层次 4、第四层:群体与社会的关系——社会观
在现代市场社会,市场竞争是以群体为单位的,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是竞争关系。村与村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每一个群体与另一个群体,都存在竞争关系。群体间的优胜劣汰是“自然”法则。然而,人类社会并不处在完全自然的状态中。大同世界,人皆兄弟,是人类进步的希望。群体竞争的自由是受限制的,受更大群体利益的限制。

150 二.核心价值观体系及其层次 近代以来,我们的群体价值边界一直在扩展之中:小集体之上还有大集体,还有中华民族;中华民族之外还有国际社会。换言之,由家族认同而村落认同,由村落认同而乡镇认同,由乡镇认同而县市认同,由县市认同而省份和国家认同,这是靠不断扩展边界而进步的“现代”群体价值观。

151 二.核心价值观体系及其层次 我们称这种现代观念为“公民”意识。因为“我是公民”,所以不能伤害社会整体利益。
近代以来,交通运输通讯工具发达了,地球缩小了,国际竞争以“民族国家”为基本单位。所以,全民族的社会整体利益至上,不能被危害。正是在这个核心价值观基础上,各地各单位的人民必须遵守全国统一的法律和政令。

152 二.核心价值观体系及其层次 群体间的市场竞争,可能引发阶级斗争和利益集团的斗争,从而损害社会整体利益。因此,对市场机制的尊重,要以尊重“社会整体利益”为前提,以服从关于保护社会整体利益的强制性规范为前提。在现代中国,(全国范围的)“社会主义”是强化社会整体意识的核心价值符号。

153 二.核心价值观体系及其层次 群体的集合就是人民,人民组成社会,社会是由政府统一管理的。人民与政府的关系应当如何?这是个政治价值观的问题。
5、第五层:人民与政府的关系——政治观 群体的集合就是人民,人民组成社会,社会是由政府统一管理的。人民与政府的关系应当如何?这是个政治价值观的问题。 一切出色的文明都以一个独特的政治文明为核心。政治文明凝聚在政治制度中。政治制度有社会结构和政治价值观两个来源。社会结构不同,各国的政治体制就不同,

154 二.核心价值观体系及其层次 有些政治体制貌似相同而实际不同。
叶利钦时代的俄国,虽然进口了自由民主制,但实际运作上更像哥伦比亚,甚至西西里的黑手党。 日本表面上奉行自由民主制,但其实际运作却与西方大相径庭:半数日本议员出身政治世家,部长的儿子是部长,部长的孙子也是部长,部长的重孙还是部长;日本的“首席部长”(首相),实际出自700个左右自民党党员的选票,其中的掌控者不过寥寥数人。

155 二.核心价值观体系及其层次 为什么有些国家的精英非要硬性抄袭与自己社会结构不相匹配的政治制度?原因在于政治价值观。
政治价值观可以独立于社会结构而存在,是可以被精英们信奉、宣扬而流行的。政治价值观集中体现为如何看待人民与政府的关系,特别是关于应当如何遴选政府官员,以及应当如何约束政府的观念。 倘若精英们认同的政治价值观过于“西方”,致使流行的政治价值观与中国实际的社会条件不兼容,就会撬动和扭曲人民与政府的关系,中国社会也就不可能和谐。

156 二.核心价值观体系及其层次 而今,流行于全球的政治价值观是选举,是直选,是多数决,是人民组成阶级和利益集团,由集团的代表争夺政府权力,通过占有政府权力来保卫和促进本集团的利益。于是,政治成为政府权力的拍卖场,相对势大者赢。在许多发展中国家,这种政治价值观变成了人民与人民、人民与政府激烈冲突的催化剂。

157 二.核心价值观体系及其层次 而今,流行于全球的政治价值观是选举,是直选,是多数决,是人民组成阶级和利益集团,由集团的代表争夺政府权力,通过占有政府权力来保卫和促进本集团的利益。于是,政治成为政府权力的拍卖场,相对势大者赢。在许多发展中国家,这种政治价值观变成了人民与人民、人民与政府激烈冲突的催化剂。

158 二.核心价值观体系及其层次 在历史上,别国靠两党或多党竞争解决了阶级战争;在中国,两个党或多个党却制造了战争,制造了所有人与所有人之间的混战。 中国因拥有自己独特的核心政治价值观而拥有独特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文明,从而能自立于世界文明之林。在历史上,中国靠儒家精英集团来领导;在今天,中国由一支称为“共产党”的“先锋队” 来领导。两者之间显示着社会结构和政治价值的传承,异曲同工。

159 二.核心价值观体系及其层次 在历史上,别国靠两党或多党竞争解决了阶级战争;在中国,两个党或多个党却制造了战争,制造了所有人与所有人之间的混战。 中国因拥有自己独特的核心政治价值观而拥有独特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文明,从而能自立于世界文明之林。在历史上,中国靠儒家精英集团来领导;在今天,中国由一支称为“共产党”的“先锋队” 来领导。两者之间显示着社会结构和政治价值的传承,异曲同工。

160 二.核心价值观体系及其层次 不可否认,历史上,儒家精英集团屡屡出现退化;今天,中国共产党也出现了退化迹象。但同样不可否认,在历史上,西方民主曾经堕落为希特勒统治;今天,西方民主再次遭遇严重的“合法性”危机,人民对政治失望、无助、乃至冷漠――2006年美国中期选举的投票率才20%左右。今天,在广大发展中地区,西方式的选举民主也在四处遭遇“合法性”危机:街头政治与票箱政治齐飞共舞;社会被急欲绑“票”的政客挑动得四分五裂。

161 二.核心价值观体系及其层次 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觉,首先是对本民族政治文明的自觉。如果中华民族不拥有自己民族的政治价值观,就不可能拥有适应自己独特社会结构的杰出政治文明,就会播种“龙种”而收获“跳蚤”。

162 二.核心价值观体系及其层次 6、第六层:人民与民族国家之间的关系——民族观 个人、群体、社会,都存在于民族国家之中。世界范围的竞争,是以民族国家为单位的,过去是这样,现在更是。世界市场将当今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加剧了世界范围的竞争和冲突,导致民族国家的快速兴衰,也导致庞大国家的天然竞争优势。为了避免被淘汰的前景,欧洲大陆过了气的强国联合起来,试图建立一个庞大的欧罗巴合众国。世界各大区域的中小国家之间也盛行区域合作。

163 二.核心价值观体系及其层次 民族国家是以“现代民族”为基础的国家。“现代民族”是个政治概念,指的是国家行政疆界内的所有人民,比如,美利坚民族、中华民族。 “传统民族”,指的是现代民族内部依照宗教、人种、语言、文化、天然地理界限等划分的民族。 中华民族在20世纪靠浴血奋战才建立起了自己的现代民族国家,建成了本民族终极的安全保障。所以,爱国主义就是爱我们中国,民族主义就是在与其他民族国家的关系里,视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至上。只要自认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爱国主义是天经地义的核心价值观。

164 二.核心价值观体系及其层次 7、第七层:民族国家与国际体系的关系——国际观
 国际体系是由民族国家构成的。因为国际体系处于“无政府”状态,没有统一的世界政府,各国都依赖本国的武装力量自保安全,所以,通行于“国际社会”的基本法则是“弱肉强食”。因为被欺压的民族会反抗,甚至联合起来反抗,弱肉强食是需要结盟的,没有任何强大的民族国家有能力单独主宰整个世界。于是,在国际体系里,一方是压迫者,另一方是被压迫者,当然还有地位模糊的中介群,是压迫和抵抗压迫的中介和中间地带。

165 二.核心价值观体系及其层次 由于被压迫者也有国防兵器,会给赤裸裸的压迫和掠夺带来代价,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便成为国际财富交流的最正常形式。貌似公平的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体系,其实并不“公平”,大多掺杂着强国集团的政治和军事压迫。

166 二.核心价值观体系及其层次 文化血缘可以成为利益纽带,对国际关系体系的是非判断则构成结盟的纽带。然而,世界体系里结盟的基础是利益,不是文化或“文明”。压迫者对国际关系的压迫有一套辩护词,被压迫者对反抗压迫也有一套辩护词。认同压迫者的说辞,当然有可能成为压迫者的朋友。但能否成为盟友,并不主要取决于对国际体系的认识,而主要取决于利益,取决于你的国家是否被压迫和被掠夺。

167 二.核心价值观体系及其层次 最悲惨的国家是,一方面流行认同压迫者的国际观,另一方面自己就是被压迫者,不得不反抗压迫。
伊拉克并不反感美国,是美国在冷战末期在中东的主要盟国。在美国入侵前夜,伊拉克电视台播放的是好莱坞电影。因为石油和地缘优势,伊拉克又不得不被压迫,也不得不反抗。但被压迫的伊拉克政治和军事领袖们,并没有抵抗美国压迫的意识和意志,却有变成美国盟友的梦。意识混乱,内部就分崩离析,就软弱,就“招”抢,“招”打。

168 二.核心价值观体系及其层次  由于上述道理,一个国家的人民,特别是这个国家的精英,需要有对国际关系的清醒认识。当今国际体系的本质到底是“相互依存”还是“压迫与被压迫”?我们自己是不是被压迫民族?我们要认同压迫民族的国际主义,还是被压迫民族的国际主义?

169 二.核心价值观体系及其层次 对七层社会关系的是非判断构成了七大类现代社会的核心价值观:道德观,自然观,群体观,社会观,政治观,民族观,国际观。 如前所述,在核心价值观的所有层次,在今天的中国都存在着截然不同的看法,这种情形就是“核心价值观的迷失”。

170 三.核心价值观体系层次间的相互关系 议论价值观,大家容易集中着眼于“普适道德”观念的缺失。普适道德是人类最核心的价值观,是“人”皆有之,维系着人类“社会”,怎么会“迷失”? 在世纪之交,向来淳朴的俄罗斯公民们似乎突然丧失了道德意识。在短短十几年内,俄国遍布杀人越货的匪徒,无人敢管。 笃信伊斯兰教的伊拉克公民原本安分守法,现而今“民主”了,伊拉克社会却突然盛行暴戾之风,所有人偷窃和抢劫所有人,甚至稍有不合就相互杀戮。同为一代人,普适道德怎会骤然“迷失”?

171 三.核心价值观体系层次间的相互关系 价值观当然受社会关系的制约,反映社会关系的变迁。社会关系变了,价值观也会发生变化。南斯拉夫的民族国家都垮了,南斯拉夫的民族观就没了载体。然而,与一般价值观不同,核心价值观有其独立的一面,有其自身的变化逻辑。倘若不应当变化的核心价值观出现了变化,我们就要考察核心价值观变化的内在逻辑,这种逻辑对于社会关系的变迁有相当的独立性,而且是社会关系变迁的杠杆。核心价值观变了,政策就变了;政策变了,社会就变了。换言之,先有南斯拉夫民族观的崩溃,后有南斯拉夫民族国家的崩溃。

172 三.核心价值观体系层次间的相互关系 运用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分层,我们可以分辨核心价值观变迁的逻辑,即独立于社会关系变迁的逻辑机制,从而解释普适道德的“骤然迷失”。 结论是:外层价值观的迷失会触发内层价值观的迷失,直至触发位于最内层的普适道德观的迷失。换句话说,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崩溃往往始于最外层,即国际观的崩溃。

173 三.核心价值观体系层次间的相互关系 国际观、民族观、政治观、社会观、群体观、自然观、道德观,就是这样层层相关,构筑了我们“现代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道德观是普适的,最为坚固;自然观基本上是普适的,坚固程度次之;群体观和社会观的普适性依次递减,坚固程度也依次递减;

174 政治观是普适性的分水岭,人们在政治观上的显著区别已经说明其非普适性,尽管政治观的坚固程度相对较低,却是有关社会统一的核心观念基础;
三.核心价值观体系层次间的相互关系 政治观是普适性的分水岭,人们在政治观上的显著区别已经说明其非普适性,尽管政治观的坚固程度相对较低,却是有关社会统一的核心观念基础;

175 三.核心价值观体系层次间的相互关系 民族观当然依民族不同而各自独立,“现代民族”的历史并不悠久,长者二三百年,短者二三十年,民族观不是坚固的观念,却是现代民族国家赖以生存的关键;

176 国际观被明显分割成“阵营”,不可能普适,因为各国在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的地位不同,国际观的坚固程度最低,却是核心价值观体系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
三.核心价值观体系层次间的相互关系 国际观被明显分割成“阵营”,不可能普适,因为各国在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的地位不同,国际观的坚固程度最低,却是核心价值观体系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

177 三.核心价值观体系层次间的相互关系 综合而论:核心价值观的崩溃是自外而内,由易到难的,越往里越难崩溃。在这个体系里,政治观是普适性的“拐点”,也是坚固程度的拐点。倘若我们看到了政治价值观的多元化,那时,核心价值观体系已经处在风雨飘摇之中了。倘若我们看到了最内层的价值观开始崩溃,那时,这个社会的价值观体系肯定处在全面的混乱(多元化)和崩溃之中。

178 三.核心价值观体系层次间的相互关系 因此,攻击一个强大的国家,攻击其核心价值体系是最廉价的进攻手段,能收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有效的攻击往往从最薄弱、有争议的外层开始。被攻击方的核心价值体系是自外而内崩溃的,直至垮到最内层。 苏联的瓦解,以及瓦解之后的情形,给这个逻辑提供了生动的案例。

179 三.核心价值观体系层次间的相互关系 中国核心价值观的迷失,也是从“国际观”的变化开始的,同样,我们要重建社会核心价值观,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从国际观着手,重新审视本国的战略方向,将那偏向“事秦谨,与诸侯信”的连横,逐渐调整为倾向制衡霸权的合纵。

180 坚决和不懈地维护代表核心价值观的符号 在七层核心价值观里,每一层都有历史的和当今还活着的社会榜样。这七大类符号是主流价值观的旗帜和号角。金字塔是埃及政体的象征符号,遍布全国的孔庙是传统中国政体的象征,天主教为殉道者们封圣,庄严的华盛顿纪念塔和杰佛逊纪念堂稳固地耸立在美国首都的中心。当列宁和斯大林被妖魔化了,前苏联的价值观体系必定是无以为继的。

181 坚决和不懈地维护代表核心价值观的符号 当一些知识精英开始丑化我们民族的精神楷模,就是在挑战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当台上的“劳动模范”被赚大钱的商人替代,我们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就开始裂解。当鹤岗市为保护国家财产而致残的方玉荣女士被社会长年忽视,生活陷入困窘,我们就不难知道,为什么在常州——苏南一个拥有深厚社会主义传统的城市,上百市民会“围观”小偷殴打“多管闲事”抓小偷的老人,直至老人被打死都无人出手救援。

182 坚决和不懈地维护代表核心价值观的符号 核心价值观是依赖一些符号才能被社会传承的。那些符号背后的故事,当然有事实根据,也包含了浪漫的想象。那些故事比事实更壮丽,更动人,是我们人类和民族的精神遗产,是学校里人文教育的核心。人们由此懂得,当他们为做人的尊严,为科学的探索,为社区的利益,为社会的团结,为政治的正义,为祖国的安全,为世界的公正而奋斗的时候,即使牺牲了,也会博得永恒的纪念,为世世代代的同胞树立榜样。

183 坚决和不懈地维护代表核心价值观的符号 在今天的中国,个别学者拿着所谓“理性”标杆去批判所有导致中国今天制度的社会运动,特别是爱国主义运动,贬低中国20世纪社会革命所取得的成就。这样的思想,成了2006年新版上海中学历史教科书的指南,却没有主流媒体刊载批评的立场。

184 坚决和不懈地维护代表核心价值观的符号 没有昨天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被阉割了精神的“理性”,会让孩子们成为没有血性的行尸走肉。没有“精神”,中华民族是不可能世世代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

185 坚决和不懈地维护代表核心价值观的符号 这精神的骨架,就是我们的核心价值体系。维系和巩固这一价值体系,有赖于我们细心地呵护承载这一体系的典型符号――从《义勇军进行曲》,到狼牙山五壮士,到八女投江,到黄继光,到埋葬在坦赞铁路边的中国工程技术人员的尸骨——这些符号是我们国际观和民族观的载体和基石。正是这些处在核心价值观体系外层的基石,构筑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现代“精神长城”。


Download ppt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1 1."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