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哈伯望遠鏡.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哈伯望遠鏡."—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哈伯望遠鏡

2 火星與地球的比較 質量比 體積比 密度比 平均溫度

3 宇 宙 的 誕 生 人 們 很 自 然 的 推 測 , 如 時 間 倒 轉 , 多 久 之 前 , 所 有 的 星 系 曾 聚 集 在 一 起 ? 假 設 膨 脹 的 速 度 一 直 沒 有 改 變 , 那 到 底 現 宇 宙 是 在 多 久 前 誕 生 的 呢 ? 根 據 現 存 的 計 算 , 我 們 的 宇 宙 大 約 誕 生 於 一 百 五 十 億 年 前 。

4 恆星之死與生命的起源 1.大霹靂十億年後, 宇宙主要元素仍為 氫與氦。 2.形成恆星之後,恆 星的內部發生核融 合反應,形成碳、 氧、鐵….元素。 3.恆星死亡後,將物質散佈到太空中,形成碳、氧、鐵….元 素含量比較豐富的星雲。 4.星雲有可能再形成恆星,才能形成如地球一般有許多元素, 才有生命演化的可能。

5 宇宙的歷史-大霹靂爆炸 一百多億年前 原始火球 「大霹靂」爆炸 不斷膨脹 現今宇宙 ◎ 宇宙的年齡  由觀測宇宙的大小推算 仍繼續膨脹中

6 宇宙的組織 星雲 漂浮的氣體雲、恆星爆炸殘骸 宇宙 星系 星團 本身不發光 大集團 恆星群 行星 衛星 恆星 繞太陽 繞行星
500 億個星系 恆星 繞太陽 繞行星 本身發光的 (氣體燃燒聚集) 小行星 彗星

7 (1)1A.U.(Average Unit)地球到太陽的平均距離
1天文單位=1.5*1011(m) (2)1L.Y.(Light Year) 光一年所走的距離 1光年=365.25*(24*60*60)*(3*108)(m) =9.5*1015(m) 距離單位 光每秒走3*108(m) 相當於地球7.5圈喔 常見恆星的距離 北極星:800光年 織女星:26光年 牛郎星:17光年 天狼星:8.7光年………最亮的 仳鄰星:4.3光年………最近太陽系的

8 我們身處的銀河系 (上圖黑點是太陽的位置)
1.為星系之一,直徑大約為十萬光年的圓盤。 2.銀河系由千千萬萬的恆星、星雲與星團組成的 (銀河系約有2000億顆恆星) 3.圓盤外形如荷包蛋,中央較厚,四周纏繞著四隻旋臂。 4.太陽系位於銀河系的一隻旋臂上,大約處於離銀河系外邊緣三分之一 的位置上。 (上圖黑點是太陽的位置)

9 我們身處的銀河系

10 我們身處的銀河系

11 太陽系的介紹 約在46億年前 太 陽 系 開 始 形 成 , 從 一 團 氣 體 和 塵 埃 的 旋 轉 雲 中 形 成 太
陽 及 九 大 行 星 。 有 些 科 學 家 相 信 , 這 團 雲 氣 的 中 心 冷 卻 收 縮 形 成 太 陽 , 重 力 再 從 剩 下 的 雲 氣 中 拉 出 行 星 。 其 餘 的 科 學 家 則 認 為 , 塵 埃 先 形 成 小 行 星 , 再 聚 合 成 太 陽 和 行 星 。

12 太陽系的歷史 1.約四十六億年前形成。 2.太陽輻射與太陽風將輕 的物質,吹至外圍。  類木行星  無岩石外殼  體積龐大  平均密度小(似水) 3.重的物質則留在內圈。  類地行星  有岩石外殼  體積較小  平均密度大(D=5) (內部是鐵、鎳等重元素) (岩石地殼密度D=23)

13 太陽 太陽黑子活動

14 太陽系的九大行星

15 類木行星 類地行星 3 太陽系的類地與類木行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1.太陽系中最遠的冥王星,不屬於類地、類木行星之中 2.地球是靠近太陽的第三顆行星,水星最近 3.冥王星質量、體積最小,木星質量、體積最大

16 類地行星 (一)類地行星的形成 (二)內部結構

17 類木行星的內部結構

18 九 大 行 星 由 內 向 外 依 序 為 : 水 星 、 金 星 、 地 球 、 火 星 , 木 星 、 土 星 、 天 王 星 、 海 王 星 、冥王星 。 九 大 行 星 可 分 為 兩 大 類 : (一) 細 小 的 行 星 如 水 星 、 金 星 、 地 球 、 火 星 , 主 要 由 岩 石 物 質 構 成 。 (二) 巨 大 的 行 星 如 木 星 、 土 星 、 天 王 星 、 海 王 星 , 主 要 是 由 氣 體 構 成 。

19 地球的基本資料 與 太陽的平均距離 1 AU 150,000,000 km 半徑(km) 6,380 質量(kg) 5.976*1024 kg 密度(g/cm3) 5.497 表面溫度(℃) -50 至50 公轉週期 days 自轉週期 24 hours

20 九大行星的比較 ─ 九大行星可分為兩大族群,比較表如下 :
成員 組成成分 質量 體積 密度 公轉 週期 衛星數 類地行星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岩石、金屬 4-5 類木行星 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 星 氣體、冰 1-2

21 九大行星的比較 ─(各項特質之最)比較表如下 :
距離太陽 ==> 最近: ; 最遠: 。 質量 ==> 最小: ;最大:木星。 體積 ==> 最小: ;最大: 。 密度 ==> 最小: ;最大: 。 衛星 ==> 沒有:水星、金星;最多:天王星 最大的衛星:木星的衛星蓋尼米德(Ganymede)。 有光環的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 、海王星。 水星 冥王星 冥王星 木星 冥王星 土星 地球

22 地球的內部構造成因 地球形成初期,內部放射性物質放出大量熱能,使地球形成熔融狀態,其漸冷卻時,重的物質下沉。  地核:鐵、鎳金屬(最重,核心)  地函:次重物質(厚約3000公里)  地殼:含矽、鋁氧化物(較輕,表層)

23 地球內部構造圖

24 地球內部構造圖 3000Km

25 地球內部構造圖 3000Km 地球半徑約6400公里 太陽約在四十六億年前形成,…地球也在那時形成  地球的年齡 四十六億年

26 地球大氣的演變階段 階 段 主成分 變化原因 一 氫、氦、甲烷、氨 (太陽系星雲的主成分) 氫、氦逸入太空(輕) 二 水氣、氮、二氧化碳
隕石撞擊、火山噴發、熔岩 氮、二氧化碳 海洋形成,二氧化碳和鈣形成石灰岩,減少了二氧化碳 氮、氧 生命形成,光合作用將二氧化碳轉成氧,氧含量增加 ◎ 地球形成時,已經具有原始成分的大氣(已有大氣層)

27 生命如何在地球上發生? ◎ 米勒實驗的啟示 將水、氫氣、氨、 甲烷放在一密閉容器 中,一星期 之後, 容器中竟然開始出現 有機物質。

28 地球生命的演化過程 前寒武時期 古生代 中生代 新生代 46億 35億 6億 4億 2億 6500萬 200 多萬 藍綠藻 多細胞 生物
多細胞 生物 生物 登陸 恐龍 出現 恐龍 滅絕 原始人 藻類光合作用 隕石 撞擊說 CO2 減少 O2 增加 (臭氧層形成)

29 恐龍的滅絕-大隕石撞擊說


Download ppt "哈伯望遠鏡."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