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检验检疫业务统计制度培训 封面 讲稿 江苏检验检疫局 袁泽华 2005年1月.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检验检疫业务统计制度培训 封面 讲稿 江苏检验检疫局 袁泽华 2005年1月."—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检验检疫业务统计制度培训 封面 讲稿 江苏检验检疫局 袁泽华 2005年1月

2 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一、检验检疫业务统计管理体系 二、统计制度概述 三、检验检疫业务统计制度修改说明 四、检验检疫业务统计制度解释
检验检疫业务统计指标体系 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一、检验检疫业务统计管理体系   二、统计制度概述   三、检验检疫业务统计制度修改说明   四、检验检疫业务统计制度解释 作者 2002年10月

3 检验检疫业务统计指标体系 一、管理体系 一、检验检疫业务统计管理体系 作者 2002年10月

4 《出入境检验检疫业务统计制度》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旨在确保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全面性,更好地发挥统计的信息、咨询和监督职能。
检验检疫业务统计指标体系 国家局2000年11月二十七日发布《出入境检验检疫业务统计管理办法》并于当年12月1日起开始执行。旨在科学组织全国检验检疫业务统计工作,保证《业务统计制度》的有效实施, 《出入境检验检疫业务统计制度》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旨在确保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全面性,更好地发挥统计的信息、咨询和监督职能。 一、管理体系1 作者 2002年10月

5 检验检疫业务统计指标体系 国家局2002年6月二十日下发了《出入境检验检疫业务数据规范》。该规范有利于广大业务人员和统计人员正确理解和使用出入境货物检验检疫业务数据,规范业务原始数据的采集,确保统计数据源的质量,提高检验检疫业务信息规范化管理水平。 一、管理体系2 作者 2002年10月

6 2002年组织起草了《检验检疫业务统计指标体系》和《填表说明》。进行了培训,并下发部分直属局试运行。
国家局于2002年9月10日又下发了《出入境检验检疫业务统计规范》。该规范有利于系统地采集、整理、加工和使用统计数据和资料、进一步提高业务统计工作质量。 2002年组织起草了《检验检疫业务统计指标体系》和《填表说明》。进行了培训,并下发部分直属局试运行。 一、管理体系3 作者 2002年10月

7 2003年国家局组织起草了《检验检疫综合业务管理系统数据录入与统计查询指南》
检验检疫业务统计指标体系 一、管理体系3 2003年国家局组织起草了《检验检疫综合业务管理系统数据录入与统计查询指南》 作者 2002年10月

8 检验检疫业务统计管理体系图 业务统计管理办法 报表填制说明 统计指标体系及其解释 业务统计制度 货物检验检疫 业务统计规范 货物检验检疫
业务统计数据规范 数据录入与查询指南

9 检验检疫业务统计指标体系 二、统计制度的概念 二、统计制度概述 作者 2002年10月

10 统计调查制度。一般来说,统计制度就是指统计调查制度。
检验检疫业务统计指标体系  统计制度一般包括:  统计工作管理制度  统计调查制度。一般来说,统计制度就是指统计调查制度。 统计工作管理制度 作者 2002年10月

11 检验检疫业务统计指标体系  1、统计工作管理制度:   主要是从行政和业务管理方面规定统计工作的行为。包括统计的组织形式、统计机构的职责、统计人员的权利和义务、统计资料的管理和发布等。我们现行的业务统计管理办法就属于这一种。 统计工作管理制度 作者 2002年10月

12 检验检疫业务统计指标体系 2、统计调查制度:   统计调查制度由国家统计调查、部门统计调查、地方统计调查三部分组成。部门统计调查是为适应本部门业务、技术管理需要进行的专业性统计调查。这类统计调查制度由业务主管部门拟订。 统计调查制度 作者 2002年10月

13 统计调查制度按照调查方法和组织形式的不同分为: 全面定期统计报表制度。 抽样调查制度。 普查。 重点调查。 典型调查。
检验检疫业务统计指标体系  统计调查制度按照调查方法和组织形式的不同分为:  全面定期统计报表制度。  抽样调查制度。  普查。  重点调查。  典型调查。 统计调查制度 作者 2002年10月

14 检验检疫业务统计指标体系   统计报表是进行统计调查所经常使用的一种组织形式。统计报表有定期的和临时的,全面的和非全面的之分。主要的统计报表一般是采用全面的定期统计报表。为统一执行和实施全面定期统计报表而制定的相关规定,叫做定期统计报表制度,简称“统计报表制度”,也叫“统计制度”。 统计制度 作者 2002年10月

15 检验检疫业务统计指标体系  统计报表制度的内容:  1、表式。   表式是统计报表制度的主体,统计调查资料是通过这些表式的填报而取得的。表式的主要内容是:主栏项目,宾栏指标以及补充资料项目等。还有每张表的表名、表号、填报单位、报出日期、单位负责人和填报人的签名等。  统计报表制度内容 作者 2002年10月

16 1)填报范围,即实施范围,它明确规定:每种统计报表由谁填报,即报告单位;各级主管部门和统计部门的综合范围,即汇总时应包括哪些单位。
检验检疫业务统计指标体系 2、填表说明:包括:  1)填报范围,即实施范围,它明确规定:每种统计报表由谁填报,即报告单位;各级主管部门和统计部门的综合范围,即汇总时应包括哪些单位。  2)指标解释。即对列入表式的统计指标的概念、计算方法、计算范围及其他有关问题的具体说明。 填表说明 作者 2002年10月

17 3)分类目录:即有关统计报表主栏中应该填报的有关项目一览表。 4)对其它有关事项的规定,如报送日期、受表机关和报送方式等。
检验检疫业务统计指标体系  3)分类目录:即有关统计报表主栏中应该填报的有关项目一览表。  4)对其它有关事项的规定,如报送日期、受表机关和报送方式等。 填表说明 作者 2002年10月

18 3、统计报表资料的来源。 1) 原始记录。 2) 统计台帐。
检验检疫业务统计指标体系  3、统计报表资料的来源。 1) 原始记录。 2) 统计台帐。 随着计算机及其网络的发展,统计报表也不断赋予新的内容。在统计报表制度中,除了要规定报表的有关内容外,还要对以表格形式出现的数据库及其有关字段进行解释和定义。 填表说明 作者 2002年10月

19 检验检疫业务统计指标体系 三、统计制度修改说明 三、统计制度修改说明 作者 2002年10月

20 检验检疫业务统计指标体系 (一)、修改目的   是使检验检疫业务统计更加适应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及《商检法》修正案实施后检验检疫业务改革、创新和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进一步满足各级领导和部门业务管理的新需要,为领导正确分析决策、制定政策、建立出入境货物风险预警机制提供比较准确及时的基本数据和分析资料。 一修改目的 作者 2002年10月

21 检验检疫业务统计指标体系 (二)、修改过程  为使修改后的统计制度能充分反映检验检疫业务工作实际,满足业务管理的需要,整个修改过程采取边修改边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形式,统计制度先后五易其稿,报表表式和内容调整了多次。修改过程中先后两次全面征求各业务司局和直属局意见,多次咨询检验检疫系统内有关业务和统计专家意见。整个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二修改过程 作者 2002年10月

22 检验检疫业务统计指标体系 1、着手完成修改稿、征求意见。   2003年11月,着手准备。委托厦门局在原统计制度基础上依据新的《商检法》和当时的商检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修改完成了业务统计制度的第一次修改稿,之后连同修改后的统计报表发各业务司局及直属局征求意见。 修改过程1 作者 2002年10月

23 检验检疫业务统计指标体系 2、第二次修改。   2004年8月-11月初根据初次征求意见结果和商检法实施条例修订情况对统计制度又进行了两次修改,之间多次征求系统内有关业务、统计方面专家意见。厦门局、广东局都提出了很好的修改意见和建议。 修改过程2 作者 2002年10月

24 检验检疫业务统计指标体系 3、基本定稿、再次征求意见。   11月14日-18日召集系统内部分统计和业务专家组成修改小组在北京对统计制度及其报表格式、内容进行集中修订,并再次征求各业务司局、直属局修改意见。 修改过程3 作者 2002年10月

25 检验检疫业务统计指标体系 4、最后定稿,修改完善统计程序。  11月下旬-12月中旬,在最后一次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业务统计制度及其报表作了进一步修改,同时组织软件开发人员和业务统计人员依据修改后的制度与报表对CIQ2000系统的统计程序进行修改和测试,并根据测试情况对制度及报表部分内容作了再次调整和完善。 修改过程4 作者 2002年10月

26 检验检疫业务统计指标体系  (三)主要修改内容 1、《统计制度》正文  结合统计管理办法和统计规范,从架构上重新进行了调整,理顺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删去了与统计管理办法重复的有关条款和一些明显属于统计管理办法的章节。确立《统计制度》为《统计报表制度》。 由原来的10章减少到6章。 明确了统计对象为法定检验检疫任务。 三修改内容 作者 2002年10月

27 依据《商检法》修正案及实施条例(草案)的精神,修改了检验检疫业务统计的范围。
检验检疫业务统计指标体系 依据《商检法》修正案及实施条例(草案)的精神,修改了检验检疫业务统计的范围。 将电子数据纳入业务统计原始资料的范围。 明确了单项统计的依据,对未纳入业务统计范围的其它业务活动可以实施单项统计。  修改内容 作者 2002年10月

28 检验检疫业务统计指标体系 修改内容  根据检验检疫业务改革和发展的情况,调整和修改了部分业务统计项目、业务统计指标。对当前检验检疫各项业务的反映更接近业务发展的客观实际,如疫情统计增加了“种次”指标、卫生检疫增加了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统计指标等。 作者 2002年10月

29 将出入境货物检验检疫业务数据的统计时间从归档时间调整到检验检疫完成时间,使业务统计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得到提高。
检验检疫业务统计指标体系   将出入境货物检验检疫业务数据的统计时间从归档时间调整到检验检疫完成时间,使业务统计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得到提高。 明确了出、入境货物分别按离岸价格和到岸价格统计,避免了计价方式不一致造成的统计口径不一致的问题,也便于数据与海关对比。 修改内容 作者 2002年10月

30 检验检疫业务统计指标体系   按照海关统计口径,增加了贸易方式类别。贸易方式从原来的8种增加至21种,尤其是增加了有关保税区、出口加工区货物、退运货物方面的贸易方式,更加符合检验检疫监管的实际要求。也增加了与海关数据的可对比性。同时进一步明确了统计“货物”的含义是“出入境货物”。   修改内容 作者 2002年10月

31 检验检疫业务统计指标体系  2、统计报表方面  除木质包装检疫业务的报表外,所有业务报表都作了调整或重新设计,综合报表由16个增加至19个,专项报表由3个增加至12个。与原报表相比,新报表按照国家局业务司室的职能划分而设计,涵盖的检验检疫业务更加全面,内容安排也更为合理,体现了检验与检疫业务的深度融合,能更有效地反映检验检疫业务的发展状况和把关成效。 报表修改内容 作者 2002年10月

32 1)修改《出入境检验检疫业务总表》(表01A、表01B)
检验检疫业务统计指标体系   1)修改《出入境检验检疫业务总表》(表01A、表01B) 重新设计了表式和内容,将货物检验检疫、货物通关、发现动植物疫情、出入境人员查验、监测体检及预防接种、交通工具、集装箱检疫业务都包含在内,主要检验检疫业务情况可以一目了然。 报表修改内容1 作者 2002年10月

33 在业务量的计算方法上对国家局和直属局采取不同的计算条件,基本解决了口岸检疫、内地检验的进口货物在国家局汇总时重复统计的问题。
检验检疫业务统计指标体系 在业务量的计算方法上对国家局和直属局采取不同的计算条件,基本解决了口岸检疫、内地检验的进口货物在国家局汇总时重复统计的问题。 明确了出入境货物的范围,退运、过境、保税区进出区、出口加工区进出区、暂时出入境、展览品及其他非贸易性物品类的货物被剔除,货物检验检疫业务统计的范围更加合理。 报表修改内容 作者 2002年10月

34 2)修改《出入境检验检疫货物通关情况统计表》(表02A、02B)
检验检疫业务统计指标体系   2)修改《出入境检验检疫货物通关情况统计表》(表02A、02B)  分别按HS编码和国别(地区)分组,统计出入境货物检验检疫的通关规模。便于和海关比较,计算检验检疫的覆盖面和覆盖率(对国家局)。同时还可掌握检验检疫出入境货物在各国(地区)的分布情况。 报表修改内容2 作者 2002年10月

35 3)增加《出入境工业品检验检疫情况统计表》(表03)删去《商品检验情况统计表》(原表02)
检验检疫业务统计指标体系   3)增加《出入境工业品检验检疫情况统计表》(表03)删去《商品检验情况统计表》(原表02) 改变了原报表检验与检疫分离的情况,新表中工业品同时反映检验检疫情况。 各类商品按CIQ代码分类,工业品的分类中还列出了废物原料,有利于后续管理和分析。 报表修改内容3 作者 2002年10月

36 改变了原报表检验与检疫分离的情况,均同时反映检验检疫及货物不合格情况。
检验检疫业务统计指标体系   4)修改了《出入境动物及其产品检验检疫情况统计表》(表04)、《出入境植物及其产品检验检疫情况统计表》(表05)、《出入境食品及化妆品检验检疫情况统计表》 (表07) 改变了原报表检验与检疫分离的情况,均同时反映检验检疫及货物不合格情况。 动植物及其产品、食品及化妆品分类细化到品目,食品及化妆品还增加了数重量的统计,能更好地满足需要。 报表修改内容4 作者 2002年10月

37 5)新增《出入境动植物检疫疫情统计表》(表06)
检验检疫业务统计指标体系   5)新增《出入境动植物检疫疫情统计表》(表06) 将货物、木质包装、交通工具、集装箱、旅检、邮检等发现的动物检疫性疫情和植物检疫性疫情在一张表中列出,改变了过去疫情统计分散在不同报表,获取疫情信息不便的情况。 报表修改内容5 作者 2002年10月

38 6)新增《卫生检疫监督业务统计表》(表08A、08B) 从卫生检疫和卫生监督两个侧面反映国境卫生检疫业务,弥补了旧报表中这方面的数据空白。
检验检疫业务统计指标体系   6)新增《卫生检疫监督业务统计表》(表08A、08B)  从卫生检疫和卫生监督两个侧面反映国境卫生检疫业务,弥补了旧报表中这方面的数据空白。 报表修改内容6 作者 2002年10月

39 7)修改了《出入境人员健康检查及预防接种统计表》(表09)
检验检疫业务统计指标体系   7)修改了《出入境人员健康检查及预防接种统计表》(表09) 将报表名称从“监测体检”改为“健康检查”,更符合报表的实际内容,也符合有关法律条文的规定。 对预防接种的疾病种类作了细化。增加了乙肝、乙脑、麻风腮、白百破等。 增加了对国际旅行健康证的统计。 报表修改内容7 作者 2002年10月

40 8)修改《出入境交通工具检疫情况统计表》(表10)、《出入境集装箱检疫情况统计表》(表11)
检验检疫业务统计指标体系   8)修改《出入境交通工具检疫情况统计表》(表10)、《出入境集装箱检疫情况统计表》(表11) 完善了疫情检出情况统计。 将旧表中的“卫生除害处理”分离为“卫生处理”和“除害处理”,更符合业务管理实际。 报表修改内容8 作者 2002年10月

41 9)修改了《鉴定业务情况统计表》(表12)、《外商投资财产价值鉴定情况统计表》(表13)
检验检疫业务统计指标体系   9)修改了《鉴定业务情况统计表》(表12)、《外商投资财产价值鉴定情况统计表》(表13) 细化了适载鉴定业务。 重新定义了外商投资财产价值鉴定的总升降值金额、总升降值率指标,增加了总升值率、总降值率指标。 报表修改内容9 作者 2002年10月

42 10)修改了《签发检验检疫证单情况统计表》(表14) 增加了签发通关单的统计。
检验检疫业务统计指标体系 报表修改内容10   10)修改了《签发检验检疫证单情况统计表》(表14) 增加了签发通关单的统计。 作者 2002年10月

43 检验检疫业务统计指标体系   11)增加了9个专项报表  新增了有关出入境农产品、入境肉类、水果、废物原料等敏感商品(3个表,分别按品名、机构、国别地区反映)以及原产地证签证(5个,2个GSP,3个CO表)方面的专项报表共9个,全部采用计算机自动生成报表。能满足各方面的需要,方便了相关业务管理,减轻了基层的负担。 报表修改内容11 作者 2002年10月

44 检验检疫业务统计指标体系 制度解释 四、检验检疫业务统计制度解释 作者 2002年10月

45 《出入境检验检疫业务统计制度》 结 构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业务统计范围 第三章 业务统计项目 第四章 业务统计指标 第五章 业务统计报表
检验检疫业务统计指标体系   《出入境检验检疫业务统计制度》        结 构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业务统计范围 第三章 业务统计项目 第四章 业务统计指标 第五章 业务统计报表 第六章 附则 制度结构 作者 2002年10月

46 检验检疫业务统计指标体系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科学、有效地组织出入境检验检疫业务统计工作,确保检验检疫业务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全面性,充分发挥检验检疫业务统计的信息、咨询和监督作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检验检疫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制度。 阐明制定本制度的目的(宗旨)和依据。 制度1条 作者 2002年10月

47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依法实施的检验检疫业务的统计工作。
检验检疫业务统计指标体系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依法实施的检验检疫业务的统计工作。  阐述了本制度的适用范围是“法定检验检疫” ,即行政执法任务的统计工作。而一些非法定检验检疫工作,如委托检验、鉴定等技术服务工作不适用本制度。 制度2条 作者 2002年10月

48 明确了统计的原始资料来源和依据,同时将“电子数据”也列入统计的资料来源。
检验检疫业务统计指标体系   第三条 出入境检验检疫业务统计的原始资料,包括检验检疫报检单、申报单以及检验检疫机构所要求的各类随附单证;检验、检疫、鉴定、监督管理和签证等各类检验检疫业务活动的原始记录及相关电子数据。  明确了统计的原始资料来源和依据,同时将“电子数据”也列入统计的资料来源。 制度3条 作者 2002年10月

49 指总局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统计项目、指标、报表。同时说明统计项目、指标、报表在一定时间内是可以调整的。
检验检疫业务统计指标体系   第四条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可以根据检验检疫业务管理的需要,制定和调整出入境检验检疫业务的统计项目、统计指标和统计报表。  指总局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统计项目、指标、报表。同时说明统计项目、指标、报表在一定时间内是可以调整的。 制度4条 作者 2002年10月

50 第二章 业务统计范围 第五条 出入境检验检疫业务统计的范围包括: (一)出入境货物检验检疫业务;
检验检疫业务统计指标体系 第二章 业务统计范围 第五条 出入境检验检疫业务统计的范围包括: (一)出入境货物检验检疫业务; (二)出入境动植物性包装物、铺垫材料检疫业务;(三)法定检验鉴定业务; (四)出入境交通运输工具、集装箱检疫业务; (五)出入境人员检疫查验、传染病监测、卫生监督业务; (六)出入境邮包、旅客携带物、特殊物品检疫业务; (七)产地证签证业务。 制度5条 作者 2002年10月

51 第六条 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实施的未列入检验检疫业务统计范围的其它业务活动,根据实际业务需求由本部门自行单项统计,并报统计主管部门备案。
检验检疫业务统计指标体系 第六条 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实施的未列入检验检疫业务统计范围的其它业务活动,根据实际业务需求由本部门自行单项统计,并报统计主管部门备案。 如退运的出口货物、退运的进口货物、暂时进出口货物、过境货物、转口货物不纳入出入境货物统计,而应实行专项统计;又如流通领域抽查、表外商品抽查、实验室专项检测等等业务。 制度6条 作者 2002年10月

52 第三章 业务统计项目 第七条 出入境货物检验检疫业务统计的基本项目包括:
检验检疫业务统计指标体系 第三章 业务统计项目 第七条 出入境货物检验检疫业务统计的基本项目包括: 出入境货物名称;数(重)量;货值;报检人;收发货人;生产企业;贸易方式;运输方式;包装物或装载容器类型及数量;报检类别;检验检疫类别;检验检疫方式;检验监管模式;检验检疫依据;检验检疫项目;检验检疫结果;查验结果;检验检疫机构;检验检疫不合格内容;不合格原因;不合格或带有疫情数(重)量及其货值;疫情级别;检验检疫不合格处理方式;签发证单。 出境货物的国内原产地、启运口岸、到达口岸、输往国家(地区);入境货物的原产国家(地区)、贸易国家(地区)、启运国家(地区)、启运口岸、经停口岸、入境口岸、国内目的地。 制度7条 作者 2002年10月

53 检验检疫业务统计指标体系 第八条 货物统计遵循以下原则: (一)统计数据采集时间:报检数据按受理报检时间统计;检验检疫数据按检验检疫完成时间统计;通关量的数据按签发通关单的时间统计;签证数据按归档时间统计。 制度8条 作者 2002年10月

54 (二)出入境货物名称按照《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简称HS编码)和《出入境货物检验检疫分类代码》(简称CIQ代码)分类统计。
检验检疫业务统计指标体系 (二)出入境货物名称按照《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简称HS编码)和《出入境货物检验检疫分类代码》(简称CIQ代码)分类统计。 (三)货物数(重)量:指报检、检验检疫评定、签证或通关的货物数量或净重量,使用HS编码规定的第一计量单位统计。 制度8条 作者 2002年10月

55 (五)货物生产企业采用全国组织机构代码。
检验检疫业务统计指标体系 (四)入境货物货值按到岸价格(CIF)统计,出境货物货值按离岸价格(FOB)统计,并以美元计值。货值以美元以外的其它货币申报的,按国家外汇管理部门制定的各种货币对美元的当日折算率折算为美元。 (五)货物生产企业采用全国组织机构代码。 制度8条 作者 2002年10月

56 检验检疫业务统计指标体系 (六)贸易方式分为一般贸易;来料加工;进料加工;易货贸易;补偿贸易;边境贸易;无偿援助或捐赠物资;外商投资;其他贸易性货物;样品;对外承包工程进出口货物;暂时进出口留购货物;保税区进出境仓储、转口货物;出口加工区进出境货物;退运货物;过境货物;保税区进出区货物;出口加工区进出区货物;暂时进出口货物;展览品;其他非贸易性物品。 制度8条 作者 2002年10月

57 (七)签发证单以“份”为单位进行统计,一批货物签发多种检验检疫证单时,按实际签发证单的类别和份数分别统计。
检验检疫业务统计指标体系 制度8条 (七)签发证单以“份”为单位进行统计,一批货物签发多种检验检疫证单时,按实际签发证单的类别和份数分别统计。 作者 2002年10月

58 第九条 动植物性包装物、铺垫材料检疫业务统计包括:
检验检疫业务统计指标体系 第九条 动植物性包装物、铺垫材料检疫业务统计包括: (一)出境木质包装统计的基本项目为输往国别(地区)、木质包装种类、件数、被包装铺垫货物货值、出口企业、检疫处理方法、检疫处理单位; (二)入境木质包装统计的基本项目为输出国别(地区)、发货港、申报包装种类、件数、被包装铺垫货物货值、随附证书或声明、查验结果、疫情种类、疫情截获时间、检疫处理方法。 制度9条 作者 2002年10月

59 检验检疫业务统计指标体系 第十条 法定检验鉴定业务统计包括: (一)出境货物运输包装容器鉴定业务统计的基本项目为:报检人、使用单位、生产单位、包装容器类型及数量、报检类别(申请项目)、拟装货物形态、出运方式、发往国别(地区)、原材料产地、危规编号、检验鉴定结果、检验检疫机构、签发证单。 制度10条 作者 2002年10月

60 检验检疫业务统计指标体系 (二)出入境法检货物重量鉴定业务统计的基本项目为报检人、货物种类、贸易国别(地区)、运抵/原产国别(地区)、启运口岸、经停口岸、到达口岸/入境口岸、发票重量、鉴定重量、鉴重方式、提赔重量、提赔金额、签发证单。 制度10条 作者 2002年10月

61 检验检疫业务统计指标体系 (三)外商投资财产鉴定业务统计的基本项目为报检人、投资企业类型、原产国别(地区)、投资国别(地区)、货物名称及数量、投资行业类别、鉴定目的、鉴定内容、申报价值、鉴定价值、签发证单。 制度10条 作者 2002年10月

62 (四)残损鉴定业务统计的基本项目为报检人、货物名称、启运港、目的港、运输工具名称、鉴定项目、致损原因、残损金额、提赔金额、签发证单。
检验检疫业务统计指标体系 (四)残损鉴定业务统计的基本项目为报检人、货物名称、启运港、目的港、运输工具名称、鉴定项目、致损原因、残损金额、提赔金额、签发证单。 制度10条 作者 2002年10月

63 检验检疫业务统计指标体系 (五)装运出口易腐烂变质食品、冷冻品的集装箱和船舱、飞机、车辆等运输工具适载检验业务统计的基本项目为报检人、交通运输工具名称、集装箱规格、数量、拟装货物名称、检验项目、检验结果、不合格处理方式、签发证单。 制度10条 作者 2002年10月

64 检验检疫业务统计指标体系 第十一条 出入境交通运输工具、集装箱检疫业务统计的基本项目包括:交通运输工具名称、集装箱种类、集装箱规格、数量、国别(地区)、国内(外)口岸、检疫方式、检疫结果、疫情种类、处理方式、签发证单。 制度11条 作者 2002年10月

65 检验检疫业务统计指标体系 第十二条 出入境人员检疫业务统计的基本项目包括:出入境口岸、出入境人员类别、出入境人员国籍、国别(地区)、验证结果、查验结果、染疫情况、处理方式、签发证单。 制度12条 作者 2002年10月

66 第十三条 传染病监测业务统计的基本项目包括:监测对象、监测疫病种类、健康检查结果、染疫情况、处理方式、预防接种类型、签发证单。
检验检疫业务统计指标体系 第十三条 传染病监测业务统计的基本项目包括:监测对象、监测疫病种类、健康检查结果、染疫情况、处理方式、预防接种类型、签发证单。 制度13条 作者 2002年10月

67 检验检疫业务统计指标体系 第十四条 卫生监督业务统计的基本项目包括:监督对象、监督内容、监督形式、监督结果、发现医学媒介生物种类和数量、处理方式、口岸从业人员类别、从业人员染疫情况、签发证单。 制度14条 作者 2002年10月

68 第十五条 邮寄物品及携带或托运行李物品的检疫业务统计的基本项目包括:物品类别、数(重)量、价值、用途、检疫内容、处理方式。
检验检疫业务统计指标体系 第十五条 邮寄物品及携带或托运行李物品的检疫业务统计的基本项目包括:物品类别、数(重)量、价值、用途、检疫内容、处理方式。 制度15条 作者 2002年10月

69 第十六条 特殊物品检疫业务统计的基本项目包括:物品类别、数(重)量、国家(地区)、来源、用途、检疫结果、处理方式。
检验检疫业务统计指标体系 制度16条 第十六条 特殊物品检疫业务统计的基本项目包括:物品类别、数(重)量、国家(地区)、来源、用途、检疫结果、处理方式。 作者 2002年10月

70 第十七条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统计的基本项目包括:检疫对象、病原体、诱发因素、感染人群、症状、诊断结果、处理方法。
检验检疫业务统计指标体系 制度17条 第十七条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统计的基本项目包括:检疫对象、病原体、诱发因素、感染人群、症状、诊断结果、处理方法。 作者 2002年10月

71 第十八条 产地证签证业务统计的基本项目包括:证单种类、货物名称、数重量、货值、贸易方式、给惠国或贸易国、原产地、签证机构。
检验检疫业务统计指标体系 第十八条 产地证签证业务统计的基本项目包括:证单种类、货物名称、数重量、货值、贸易方式、给惠国或贸易国、原产地、签证机构。 应增加原产地标准、企业性质。 制度18条 作者 2002年10月

72 检验检疫业务统计指标体系 第四章 业务统计指标 第十九条 出入境货物检验检疫统计指标分为基本统计指标和反映检验检疫任务及规模、检验检疫不合格或疫情情况、检验检疫签证通关情况、民用商品入境验证情况的统计指标。 制度19条 作者 2002年10月

73 检验检疫业务统计指标体系 制度19条 (一)出入境货物检验检疫的基本统计指标包括:检验检疫批次、货值、数重量。(二)反映出入境货物检验检疫任务及规模的统计指标包括:货物报检量;检验检疫业务量;出境货物验证业务量;出境货物查验业务量。 作者 2002年10月

74 (四)反映出入境货物检验检疫签证通关情况的统计指标包括:经检验检疫通关量、出境货物产地通关额、入境货物目的地通关额。
检验检疫业务统计指标体系 (三)反映出入境货物检验检疫不合格或疫情情况的统计指标包括:检验检疫不合格量与不合格率;出境货物查验不合格量与不合格率;动植物病虫害检出量;入境货物检验不合格提赔额。 (四)反映出入境货物检验检疫签证通关情况的统计指标包括:经检验检疫通关量、出境货物产地通关额、入境货物目的地通关额。 制度19条 作者 2002年10月

75 (五)反映民用商品入境验证业务的统计指标包括:入境验证量、入境验证不合格量。
检验检疫业务统计指标体系 制度19条 (五)反映民用商品入境验证业务的统计指标包括:入境验证量、入境验证不合格量。 作者 2002年10月

76 第二十条 出入境动植物性包装物、铺垫材料检疫业务统计指标包括:受理报检业务量、检疫业务量、发现问题量、动植物病虫害检出量、检疫处理业务量。
检验检疫业务统计指标体系 制度20条 第二十条 出入境动植物性包装物、铺垫材料检疫业务统计指标包括:受理报检业务量、检疫业务量、发现问题量、动植物病虫害检出量、检疫处理业务量。 作者 2002年10月

77 第二十一条 出境货物运输包装容器鉴定业务统计指标包括:性能鉴定业务量、使用鉴定业务量。
检验检疫业务统计指标体系 制度21条 第二十一条 出境货物运输包装容器鉴定业务统计指标包括:性能鉴定业务量、使用鉴定业务量。 作者 2002年10月

78 第二十二条 出入境法检货物重量鉴定业务统计指标指重量鉴定业务量。
检验检疫业务统计指标体系 制度22条 第二十二条 出入境法检货物重量鉴定业务统计指标指重量鉴定业务量。 作者 2002年10月

79 第二十三条 外商投资财产鉴定业务统计指标包括:价值鉴定申报量、价值鉴定认定金额、升降值率。
检验检疫业务统计指标体系 制度23条 第二十三条 外商投资财产鉴定业务统计指标包括:价值鉴定申报量、价值鉴定认定金额、升降值率。 作者 2002年10月

80 第二十四条 残损鉴定业务统计指标包括:残损鉴定业务量、残损金额、提赔金额。
检验检疫业务统计指标体系 制度24条 第二十四条 残损鉴定业务统计指标包括:残损鉴定业务量、残损金额、提赔金额。 作者 2002年10月

81 第二十五条 装运出口易腐烂变质食品、冷冻品的集装箱和船舱、飞机、车辆等运输工具适载检验业务统计指标指运载工具适载检验业务量。
检验检疫业务统计指标体系 制度25条 第二十五条 装运出口易腐烂变质食品、冷冻品的集装箱和船舱、飞机、车辆等运输工具适载检验业务统计指标指运载工具适载检验业务量。 作者 2002年10月

82 检验检疫业务统计指标体系 第二十六条 出入境交通运输工具、集装箱检疫业务统计指标包括:出入境交通运输工具或集装箱报检数量、检疫数量、查验数量、来自疫区数量、检出动植物病虫害或医学媒介生物的交通工具或集装箱数量、检出禁止进境物的交通工具或集装箱数量、动植物病虫害或医学媒介生物检出量、实施卫生除害处理的交通工具或集装箱数量。 制度26条 作者 2002年10月

83 第二十七条 出入境人员检疫业务统计指标包括:出入境人员检疫查验数、验证人数、染疫病例数。
检验检疫业务统计指标体系 制度27条 第二十七条 出入境人员检疫业务统计指标包括:出入境人员检疫查验数、验证人数、染疫病例数。 作者 2002年10月

84 第二十八条 传染病监测业务统计指标包括:健康检查人数、检出病例人数、预防接种人数、签发证书份数。
检验检疫业务统计指标体系 制度28条 第二十八条 传染病监测业务统计指标包括:健康检查人数、检出病例人数、预防接种人数、签发证书份数。 作者 2002年10月

85 检验检疫业务统计指标体系 制度29条 第二十九条 卫生监督业务统计指标包括:发现医学媒介生物数量、签发证书份数、卫生处理次数、卫生处理业务量、口岸从业人员体检数、口岸从业人员体检发现病例数、发放从业人员健康证数。 作者 2002年10月

86 第三十条 邮寄物检疫业务统计指标包括:邮寄物的检疫量、邮寄物中检出应申报而未申报量。
检验检疫业务统计指标体系 制度30条 第三十条 邮寄物检疫业务统计指标包括:邮寄物的检疫量、邮寄物中检出应申报而未申报量。 作者 2002年10月

87 第三十一条 旅客携带物检疫业务统计指标包括:检疫放行物品的批次、截留销毁物品的批次、伴侣动物的检疫监管批次、特殊物品检出批次。
检验检疫业务统计指标体系 制度31条 第三十一条 旅客携带物检疫业务统计指标包括:检疫放行物品的批次、截留销毁物品的批次、伴侣动物的检疫监管批次、特殊物品检出批次。 作者 2002年10月

88 第三十二条 出入境特殊物品检疫业务统计指标包括:出入境特殊物品检疫业务量、发现问题的特殊物品的检疫量。
检验检疫业务统计指标体系 制度32条 第三十二条 出入境特殊物品检疫业务统计指标包括:出入境特殊物品检疫业务量、发现问题的特殊物品的检疫量。 作者 2002年10月

89 第三十三条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统计指标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起数。
检验检疫业务统计指标体系 制度33条 第三十三条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统计指标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起数。 作者 2002年10月

90 第三十四条 签证业务统计指标包括:产地证签证量、检验检疫业务签证量。
检验检疫业务统计指标体系 制度34条 第三十四条 签证业务统计指标包括:产地证签证量、检验检疫业务签证量。 作者 2002年10月

91 第三十五条 出入境检验检疫业务统计报表包括:
检验检疫业务统计指标体系 第五章 业务统计报表  第三十五条 出入境检验检疫业务统计报表包括: 表01A 出入境检验检疫业务总表A 表01B 出入境检验检疫业务总表B 表02A 出入境检验检疫货物通关情况统计表A 表02B 出入境检验检疫货物通关情况统计表B 表03 出入境工业品检验检疫情况统计表 制度35条 作者 2002年10月

92 表08A 卫生检疫监督业务统计表A(检疫部分) 表08B 卫生检疫监督业务统计表B(监督部分) 表09 出入境人员健康检查及预防接种统计表
检验检疫业务统计指标体系 表04 出入境动物及其产品检验检疫情况统计表 表05 出入境植物及其产品检验检疫情况统计表 表06 出入境动植物检疫疫情统计表 表07 出入境食品及化妆品检验检疫情况统计表 表08A 卫生检疫监督业务统计表A(检疫部分) 表08B 卫生检疫监督业务统计表B(监督部分) 表09 出入境人员健康检查及预防接种统计表 表10 出入境交通工具检疫情况统计表 表11 出入境集装箱检疫情况统计表 制度35条 作者 2002年10月

93 上述报表实行月报制度,按公历月汇总编制。
检验检疫业务统计指标体系 表12 鉴定业务情况统计表 表13 外商投资财产价值鉴定情况统计表 表14 签发检验检疫证单情况统计表 表15A 产地证签证情况统计表A 表15B 产地证签证情况统计表B 上述报表实行月报制度,按公历月汇总编制。 制度35条 作者 2002年10月

94 第三十六条 统计项目的分类及说明详见《出入境检验检疫业务统计数据规范》。
检验检疫业务统计指标体系 第六章 附则 制度36条 第三十六条 统计项目的分类及说明详见《出入境检验检疫业务统计数据规范》。 作者 2002年10月

95 第三十七条 统计指标解释详见《检验检疫业务统计指标体系》。
制度37条 第三十七条 统计指标解释详见《检验检疫业务统计指标体系》。 作者 2002年10月

96 第三十八条 本制度由国家质检总局负责解释。
检验检疫业务统计指标体系 制度38条 第三十八条 本制度由国家质检总局负责解释。 作者 2002年10月

97 第三十九条 本制度自2005年2月1日起施行,2001年1月1日公布施行的《出入境检验检疫业务统计制度》同时废止。
检验检疫业务统计指标体系 制度39条 第三十九条 本制度自2005年2月1日起施行,2001年1月1日公布施行的《出入境检验检疫业务统计制度》同时废止。 作者 2002年10月

98 结束 谢 谢!


Download ppt "检验检疫业务统计制度培训 封面 讲稿 江苏检验检疫局 袁泽华 2005年1月."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