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云南大学经济学院 张 林.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云南大学经济学院 张 林."—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云南大学经济学院 张 林

2 第一章 导论 一、课程说明 经济学基础理论(使用微观经济学工具,分析开放宏观经济中的商品、要素流动) 研究内容:
国际贸易纯理论(解释国际贸易的成因和影响) 国际贸易政策(限制进口的政策和鼓励出口的政策) 国际贸易制度(主要是WTO)

3 二、基本概念 国际贸易差额(balance of trade) 国际贸易结构 贸易依存度 顺差(出口>进口,出超) 逆差(出口<进口,入超)
贸易平衡(出口=进口) 国际贸易结构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 国际贸易地区结构 贸易依存度 2004、2005年 中国的贸易收支 2005年中国主要进出口商品 2004年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 接近70%

4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分工 世界市场 国际贸易的形成 国际价值 二、列宁的国际贸易理论
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国际贸易

5 三、马克思主义国际贸易理论的当代发展 弗兰克《白银资本》 沃勒斯坦

6 第三章 比较成本说 与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第一节 绝对成本说
从本章开始进入国际贸易纯理论,首先解决国际贸易的成因及其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三、四、五、六章),然后分析国民经济的变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第七章) 第一节 绝对成本说 绝对成本说(Theory of absolute cost) 对国际贸易成因的第一个理论解释 由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

7 不存在绝对成本差异的国家之间就不能开展贸易吗?
绝对成本说的图例 以劳动计算的单位生产成本 英国 葡萄牙 4 8 6 3 不存在绝对成本差异的国家之间就不能开展贸易吗? 各国专业化地生产绝对成本低的产品,用以交换别国绝对成本低的产品 以国际分工为基础的 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的成因在于两国绝对成本的差异

8 第二节 比较成本说 李嘉图(David Ricardo),1817 背景 损害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要求自由贸易 小麦价格上涨 谷物法
小麦种植面积扩大,牧草减少,羊毛价格上涨 要求自由贸易 小麦价格上涨 谷物法 工人工资提高 食品支出增加,工业品支出减少 别国报复,工业品出口减少

9 李嘉图模型的图例 假定: 两个国家、两种商品、一种要素、劳动生产率不变、充分就业、完全竞争、要素不能国际流动、物物交换、没有技术进步、没有运输成本 以劳动计算的单位生产成本 英国 葡萄牙 4 8 6 10 英国生产两种商品的绝对成本都比葡萄牙低,能否开展国际贸易?

10 国际贸易的必要条件: 比较(相对)成本差异
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 国际贸易的充分条件: 国际交换比率介于两国国内交换比率之间,且不等于任何一国国内的交换比率 有利可图 缺陷:比较成本存在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11 第三节 基于比较成本说的 古典国际贸易模型 一、分析工具 (一)生产可能性曲线 一国生产要素得到充分利用情况下,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组合的连线
模型的作用:解决贸易的成因和影响(价格、生产、消费、福利) Y 一、分析工具 (一)生产可能性曲线 一国生产要素得到充分利用情况下,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组合的连线 A(0,100) C(X1,Y1) B(100,0) O X

12 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性质 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等于边际机会成本 为获得一种收益而放弃的另一种收益
Y 为获得一种收益而放弃的另一种收益 A 5 B 4 O X 3 4 最大产量组合不等于最佳产量组合,确定最佳产量,要引入无差异曲线

13 (二)无差异曲线 能为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满足的不同商品组合的连线 UA=UB 无差异曲线的性质: 无数条无差异曲线 离原点越远,效用水平越大
Y UA=UB 无差异曲线的性质: 无数条无差异曲线 离原点越远,效用水平越大 不相交 凸向原点 负斜率 A(10,40) B(25,15) X O

14 生产可能性曲线与无差异曲线相结合:均衡(最佳)产量和消费量
Y U2 U1 U0 不可能 尽管产量最大,但效用小于E B C A 均衡点: 产量最大,效用最大 无效率 E X O

15 (三)交换比率(相对价格、贸易条件) ★两种商品的交换比率就是图中直线的斜率。
Y ★两种商品的交换比率就是图中直线的斜率。 ★交换比率线重要的是斜率,而不是位置。比如AB与DE的位置不同,但斜率相同,表示同样的交换比率 1X = 2Y D C 3X = 3Y B X O A E 1X = 1Y

16 国内均衡时,生产可能性曲线与交换比率线重合,实现完全专业化生产
二、贸易前均衡 开展国际贸易前,一国国内的生产和消费状况 Y 国内均衡时,生产可能性曲线与交换比率线重合,实现完全专业化生产 T 交换比率线 交换比率为1X = 2Y B X价格下跌,比如: 1X = 1.5Y X产量扩大 O X A 生产可能性曲线 边际机会成本为1X = 1Y

17 根据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 判断一国的比较优势
Y 1X = 1Y 相对于B国而言,X成本更低 Y 1X = 3Y 相对于A国而言,X成本更高,Y成本更低 B1 B X O O X A A1 A国 B国

18 三、古典国际贸易模型(一种要素) A国 B国 国际市场上X价格下跌,Y价格下跌,最终形成一个均衡价格,设为T(1X = 2Y)
C A国 A B国 T X O X O B D 1X = 1Y 国际市场上X价格下跌,Y价格下跌,最终形成一个均衡价格,设为T(1X = 2Y)

19 国际贸易的影响 B国X产品: 生产0,消费OX1(进口) B国Y产品: 消费:消费组合位于位置更高的无差异曲线上,福利提高
生产OC,消费OY1,剩余Y1C(出口) 消费:消费组合位于位置更高的无差异曲线上,福利提高 Y Y C T A J Y0 Y1 M U1 F E U1 U0 U0 T X O X O X0 B X1 D 价格:X产品(有比较优势)相对与国内价格提高 A国X产品: 生产OB,消费OX0,剩余X0B(出口) A国Y产品: 生产:0,消费:OY0(进口) 生产:X产品产量扩大(完全专业化)

20 第四章 相互需求原理 T 解决国际交换比率如何确定、如何变动的问题 一、贸易条件 出口商品价格指数 PX = PM 进口商品价格指数 T T
:贸易条件改善,每单位出口商品能交换更多的进口商品 T :贸易条件恶化,每单位出口商品能交换的进口商品减少

21 贸易条件的变化 B国的贸易条件改善 A国的贸易条件改善 Y T3 Y T0 T1 Y3 T2 T2 T1 T3 Y2 Y0 Y1 T0 Y0
X X O O X0 X0 X1 X2 X3 B国的贸易条件改善 A国的贸易条件改善

22 提供曲线的推导 提供曲线 提供曲线上的每一个点都对应着一国在一定的国际交换比率下进出口的均衡数量
T2 Y U2 G U1 提供曲线 U0 F Y2 E T1 L A M B T0 Y1 T0 N C T1 Y0 X X X2 X1 X0 O T2 提供曲线上的每一个点都对应着一国在一定的国际交换比率下进出口的均衡数量 T0:出口LA(= OX0),进口EL(= OY0) T1:出口MB(= OX1),进口FM(= OY1) T2:出口NC(= OX2),进口GN(= OY2)

23 出口量大幅度减少,但换回的进口商品并未减少多少
国际贸易的一般均衡 T1 Y A1 A T 均衡的国际交换比率 Y0 B Y1 A国贸易条件改善(设B国不变) A国提供曲线左移 X O X1 X0 出口量大幅度减少,但换回的进口商品并未减少多少

24 第五章 要素禀赋论及其拓展 解决李嘉图留下的问题:比较成本差异的原因
由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故称“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简称“H-O模型”;又称要素禀赋论 对国际贸易有很强的解释力,至今仍是国际贸易的主流理论

25 第一节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一、假定前提 二、概念 1.两个国家、两种商品、两种要素(L和K),称2× 2×2模型
2.要素禀赋不变,国内可自由流动,国家间不流动 3.两国生产技术水平相同(生产函数相同,两国同种产品要素密集度相同) 4.规模报酬不变,消费偏好相同,完全竞争,自由贸易 二、概念 要素密集度:产品生产中投入不同要素的比例。设X为劳动密集型产品,Y为资本密集型产品 要素丰裕度:国家的要素禀赋状况。设A国劳动丰裕,B国资本丰裕

26 三、赫克歇尔—俄林定理 一国将专业化地生产并出口较密集地使用本国相对丰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进口较密集地使用本国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的产品
两国要素禀赋不同,导致两国要素价格不同 要素价格差异导致生产成本差异 生产成本差异导致同种产品在两国的价格差异 同种产品在不同国家价格的差异导致国际贸易发生 两国要素密集度和要素丰 裕度的差异形成了不同产 品的比较优势

27 贸易影响与贸易获益 投入两种生产要素时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由于要素边际替代率递减,使边际机会成本递增,故生产可能性曲线凹向原点
Y 由于要素边际替代率递减,使边际机会成本递增,故生产可能性曲线凹向原点 U 其斜率就是E点的斜率,即E点的边际机会成本。国内均衡时等于国内价格比率 E 国内均衡时最佳的产量组合与消费组合 Y0 T O X X0

28 贸易影响(一):价格 A国 贸易前国内的均衡,T为国内交换比率
Y 开展贸易后,该国出口X产品,使国内X产品的供给减少,导致X价格上升。该国进口Y产品,使Y供给增加,价格下跌。 E T 价格比率线斜率增大,变为T1。设其为国际交换比率 O X T1 A国

29 贸易影响(二):生产 由于国际市场X产品价格高于国内,该国X产量增加。要增加X的生产,必须减少Y的生产。生产组合移动到S
E Y0 由于S点上国际交换比率(T1的斜率)与国内边际机会成本相等。该国的X产量不再增加。因而在边际机会成本递增时,不会出现生产的完全专业化。 S T Y1 O X X0 X1 T1 A国

30 贸易影响(三):消费 贸易后,该国消费者可以按国际市场价格T1消费产品,相当于预算约束发生了变化。无差异曲线外移至U1。消费组合移动到C。U1的位置高于U0,故消费者获得更大的效用满足,福利改善。 Y C U1 E U0 T S O X T1 A国

31 贸易均衡 Y产品: 生产OY1,消费OY2,差额为Y1Y2:进口 X产品: 生产OX1,消费OX2,余额为X2X1:出口 Y Y2 C U1
E U0 X产品: 生产OX1,消费OX2,余额为X2X1:出口 T S Y1 O X X2 X1 T1

32 贸易获益 贸易使一国消费者福利改善,但对生产者则有不同的影响 △HGP1: 贸易后出口产业生产者的生产者剩余 差额:P1GEP0
PX △HGP1: 贸易后出口产业生产者的生产者剩余 出口 SX F G P1 差额:P1GEP0 贸易使出口产业生产者受益 P0 E H △HEP0: 贸易前出口产业生产者的生产者剩余 DX O QX Q0 出口产业生产者

33 对进口竞争产业生产者的影响 △P0EK: 贸易前的生产者剩余 差额:P0EFP1 贸易使进口竞争行业 生产者受损 △P1FK:
PY △P0EK: 贸易前的生产者剩余 SY P0 E 差额:P0EFP1 贸易使进口竞争行业 生产者受损 P1 F H K DY 进口 O QY △P1FK: 贸易后的生产者剩余

34 第二节 对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实证检验 一、“里昂惕夫之谜” 二、对“谜”的解释
第二节 对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实证检验 一、“里昂惕夫之谜” 里昂惕夫经过统计分析,发现资本丰裕的美国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比重更大,进口的资本密集型产品比重更大。违背了H-O模型的结论。 二、对“谜”的解释 要素密集度逆转 贸易壁垒 人力资本 自然资源 H-O模型并没有错

35 第三节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拓展 一、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
国际贸易会影响商品的价格、生产和消费,对要素报酬和价格是否会有影响?以H-O模型为基础,解决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问题。 一、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 要素报酬的决定: 生产要素报酬 = 产品价格(P)×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品(MP) 边际产品价值(VMP) W = P×MPL R = P×MPK

36 短期:生产要素不流动 由于要素不流动,国际贸易只影响商品价格 出口产品(X)价格上涨 W = PX×MPL W提高
出口行业所有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报酬都提高 R = PX×MPK R提高 进口产品(Y)价格下跌 W = PY×MPL W减少 进口竞争行业所有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报酬都减少 R = PY×MPK R减少

37 长期:由于要素可自由流动,国际贸易不仅影响商品价格,也影响要素的边际产品
劳动生产率提高,资本生产率下降 劳动密集行的出口行业报酬提高 进口竞争行业流出的资本比劳动多 资本密集型的进口竞争行业的要素向出口行业流动 资本相对过剩,价格降低 劳动相对稀缺,价格提高 各行业投入更多资本,资本/劳动比率提高 劳动的边际产品增加,资本的边际产品减少 出口行业需要的劳动比资本多

38 续 出口行业 W = PX×MPL PX上涨,MPL增加 W提高 R = PX×MPK PX上涨,MPK减少 R? 进口竞争行业
出口行业密集使用的要素报酬会提高 出口行业 W = PX×MPL PX上涨,MPL增加 W提高 R = PX×MPK PX上涨,MPK减少 R? 进口竞争行业 W = PY×MPL PY下跌,MPL增加 W? R = PY×MPK PY下跌,MPK减少 R下降 进口竞争行业密集使用的要素 报酬会下降

39 续 贸易前国内均衡状态下,劳动市场是均衡的 WX = WY,RX = RY 贸易后要素市场也将形成均衡 WX上涨,WY也会上涨;
长期来看,开展国际贸易后,出口产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报酬会提高;进口产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报酬会减少。无论这些要素在哪个行业中使用都是如此。——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

40 (二)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说明国家间商品贸易对两国生产要素价格的影响 B国贸易前 A国贸易前 贸易后 W高 W低 贸易后 W提高 W降低
R低 R高 R提高 R降低

41 第六章 新国际贸易理论 当代国际贸易的变化 产业内贸易迅速增长 要素禀赋相同或相似的产品之间的贸易 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迅速增长
H-O模型无法解释 放宽H-O模型的假定,产生了新贸易理论

42 新贸易理论的共同特征 不完全竞争 差异产品(产业内贸易) 垄断力(价格差别) 规模经济 内部规模经济(企业) 外部规模经济(行业)

43 产业内贸易与产业间贸易 本 国 (资本充裕) 制成品 粮食 产业间贸易 产业内贸易 外 国 (劳动充裕)

44 外部规模经济引发的国际贸易 一、存在外部规模经济时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国际贸易
P P,C MC1 S1 AC1 P1 D1 Q q O O q1 Q1 贸易前,行业供求(S1,D1)决定了市场均衡价格(P1)。企业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分别为MC1和AC1。

45 续 国际贸易的成因在于外部规模经济导致的价格变动 企业产量不变 行业规模扩大,供给增加到S2 企业平均成本下降
P P,C MC1 MC2 S1 S2 AC1 AC2 P1 P2 D2 D1 Q q O O q1 Q1 Q2 同时市场价格下跌,贸易得以发生 国外需求增加,需求曲线移动 国际市场价格确定在P2

46 二、存在外部规模经济的国际贸易均衡:坎姆模型
Y 规模报酬递增的生产可能性曲线:边际机会成本递减 设两国生产规模发生变化,生产组合各自移动到J和H,按照与贸易前相同的交换比率(T1)开展贸易 H U1 U E1 E 设X和Y为同一产业 内的两种产品 T1 J T X O T2 设两国其他条件相同,贸易前均衡点为E 贸易的发生是因为行业规模扩大后,X产品形成了价格优势(T2与T1对比)

47 内部规模经济引发的国际贸易:不完全竞争市场
P,C 无垄断利润 由于规模经济使平均成本下降,企业 开展贸易。面对国际市场需求 需求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右移,但斜率更小(弹性更大) E P1 P2 AC AC2 D2 MC D1 Q O Q1 Q2 短期内价格(P2)高于平均成本(AC2),企业获得垄断利润 MR2 设边际成本不变 MR1

48 长期均衡 规模经济导致产品价格下降,从而产生了贸易。贸易后消费者剩余增加(福利改善),生产专业化程度提高 短期垄断利润 新企业进入该行业
P,C 行业规模扩大使平均成本下降。竞争使垄断利润消失 P2 AC2 对该企业产品的需求减少 P3 AC MC D2 D3 Q O Q2 MR2 Q3 MR3

49 二、克鲁格曼模型 三组关系: 厂商数量(n)与厂商平均成本的关系:厂商数量越多,单个厂商的产出越少,因而平均成本越高。
厂商数与厂商价格的关系:厂商数量越多,竞争越激烈,价格越低。 当价格高于平均成本时(有垄断利润),其他厂商会进入该行业,反之,价格低于平均成本时(垄断利润为负),厂商会退出该行业。 将厂商数与平均成本的关系反映在图形中即为CC曲线(同向变动);厂商数与价格的关系反映在图形中即为PP曲线(反向变动)。长期来看,行业的厂商数由两条曲线的交点来决定

50 续 均衡 亏损,原有企业退出,N减少 存在论断利润,新企业进入,N增加 P,C CC AC2 P1 E AC1 P2 PP N O N1

51 贸易均衡 规模经济使平均成本降低,具备价格优势,出口 平均成本降低使CC线右移,新企业进入,N增加。 规模经济导致的价格 下跌产生了贸易,
P,C CC1 平均成本降低使CC线右移,新企业进入,N增加。 CC2 E1 P1 E2 P2 规模经济导致的价格 下跌产生了贸易, 消费者福利改善, 生产者专业化程度 提高,市场规模扩大 ,消费者的选择增加 PP N O N1 N2 竞争加剧使价格进一步下跌

52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国际技术转移) t 贸易由于两国技术水平的差异而 美国: 发生,解释了不同国家在不同时期 的产业内贸易 德国: 中国:
出口 O t 进口 贸易由于两国技术水平的差异而 发生,解释了不同国家在不同时期 的产业内贸易 美国: 德国: 中国:

53 第七章 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解决一国国民经济变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问题 增长的源泉 增长的表现 生产要素的增加和技术进步 GDP的提高 Y
A1 A O X B B1

54 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 进口替代型增长 出口扩张型增长 平衡增长 不平衡增长 Y Y 斜率相等 F A1 C E1 A A E X X O B
G D 平衡增长 不平衡增长

55 贸易量变化不影响国际交换比率(贸易条件)
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贸易条件不变,进出口同比例变化 小国的增长与贸易 Y Y L C U1 L U1 M N C F F A U0 A U0 T N M H G H G T X X O B D O B D T T 进口替代型增长 出口扩张型增长

56 雷布钦斯基定理 X产品成本降低幅度大于Y,X产量增加直到交换比率等于边际机会成本(T的斜率)。Y产量比增长前绝对减少。 Y C A Y1
O X1 B D X2 T T

57 大国增长与贸易 大国进口替代型增长 福利改善。HJ>GF,由于Y国际市场价格下跌,贸易条件改善,该国一定量的出口商品可以交换更多进口商品。
C H U1 U2 相对于小国增长(贸易条件不变),大国福利提高幅度更大(U1高于U2) J K G A U0 F E T2 大国进口减少,Y国际市场价格下跌,贸易条件变化 T1 T0 X O B D

58 大国出口扩张型增长 福利改善。JK>FE,该国要用更多的出口商品才能换回一定量的进口商品,贸易条件恶化 Y
与小国相比,大国出口扩张型增长后福利提高的程度较小 U2 H C U1 K G J A U0 F E T1 T2 T0 X O B D 大国X出口增加,使国际市场X价格下跌,贸易条件变化

59 增长后更多的出口商品只能换回更少的进口商品 贫困化增长的重要条件:出口商品国际市场需求弹性小
大国出口扩张型增长的特例:贫困化增长 Y 由于贸易条件急剧恶化,增长后的福利水平比增长前反而下降 U0 增长后更多的出口商品只能换回更少的进口商品 U1 C A T1 X O B D T 贫困化增长的重要条件:出口商品国际市场需求弹性小

60 第八章 保护贸易理论与政策 既然自由贸易能为两国带来利益,为什么还会存在各种贸易保护措施? 一、重商主义的政策主张
任何国家金银储量都是有限的,只有靠出口赚取别国金银才能增加本国财富 只有金银才是财富 同时要限制或禁止本国购买别国商品支出本国金银 限制或禁止进口, 同时鼓励出口

61 二、李斯特的保护贸易学说 “财富的生产力比之财富本身,不晓得要重要多少倍” 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要有不同的贸易政策

62 三、凯恩斯主义的保护贸易理论 (新重商主义)
总需求: C + I + G + X 总供给: C + S + T + M 消费 投资 政府支出 出口 消费 储蓄 政府收入 进口 总需求方程: Y = C + I + G +(X-M) 净出口

63 外贸乘数 消费函数: C=Ca+bY 不考虑Ca、I和G Y=bY+(X-M) Y-bY=(X-M) 1 1-b Y= (X-M) 1
代入总需求方程 Y=Ca+bY+I+G+(X-M) 自发消费 引致消费 不考虑Ca、I和G Y=bY+(X-M) 边际消费倾向 × 收入 Y-bY=(X-M) 1 1-b Y= (X-M) 1 1-b =k,有Y=k(X-M) 要增加Y,就要扩大(X-M),即增加出口,减少进口。通过鼓励出口、限制进口的措施使Y成k倍增加

64 新贸易保护主义 战略性贸易政策 囚徒困境 囚徒B 招供 不招供 囚徒A 招供 5,5 1,10 不招供 10,1 0,0 纳什均衡

65 战略性贸易政策 空客 政府可以采取措施帮助本国企业获得战略性优势 生产 不生产 波音 生产 -5,-5 100,0 不生产 0,100
-5,20 100,0 不生产 0,125 0,0

66 保护贸易的其他理由 保护幼稚工业 促进资本形成和产业多元化 改善贸易条件和国际收支 增加就业、维持高工资 推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
应保护那些将来平均成本不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的工业 保护的成本应低于将来该产业产生的收益 该产业必须是可自由进入的产业 促进资本形成和产业多元化 改善贸易条件和国际收支 增加就业、维持高工资 推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

67 第九章 管理贸易理论和政策 数量限制 限制进口 关税 价格限制 经营及采购控制 非关税壁垒 金融控制 技术性壁垒 出口信贷 鼓励出口
出口信贷国家担保 出口补贴 倾销

68 最终产品名义关税率一定时,对所需原材料或中间产品 征收的名义关税率越低,对最终产品的保护程度越高。
基本概念(P.113~116) 有效保护率(ERP) 国内增值(V ’)-国外增值(V) ERP= 国外增值(V) 国内增值(V ’)=(进口最终产品价格+关税)-进口原材料价格 国外增值(V)= 国外最终产品价格-国外原材料价格 最终产品名义关税率一定时,对所需原材料或中间产品 征收的名义关税率越低,对最终产品的保护程度越高。

69 关税的经济效应 解决征收关税后对一国进口产品价格、进口产品生产者、消费者、政府和总福利的影响问题 1.小国局部均衡效应

70 税前消费者剩余△AFPW,税后为△AGPt。③消费者剩余损失a+b+c+d
税前生产者剩余△PWCB,税后为△PtHB。④生产者剩余增加a 进口量为Q3Q4,单位关税为PWPt。⑤政府关税收入为c PY S A 损失:a+b+c+d(消费者) 获益:a(生产者)+c(政府) ⑥净福利:-(b+d)(损失) H G P t ②税后进口量减少 a c b d F P w C e ①税后价格提高 B D 税后进口价格 O QY Q1 Q3 Q4 Q2 国际市场价格 税前进口量

71 2.大国的局部均衡分析 该国福利损失为b+d,此时需要将其与f 对比,才能判断净福利变化 t
由于征收关税,国内消费者和生产者无法获得国际市场价格下降带来的利益,因而其福利变化只能与自由贸易时的价格PW相比。此时,消费者剩余损失a+b+c+d,生产者剩余增加a。 Pt1:税后国内价格相应降低 PY S 该国福利损失为b+d,此时需要将其与f 对比,才能判断净福利变化 t Pt Pt1 a c b d Pw f PW1 D O QY Q1 Q3 Q4 Q4 该国按照新的国际市场价格进口商品,政府关税收入为c+f PW1:大国进口减少,国际市场价格下跌

72 关税对一些美国产品的福利影响(百万美元)
橡胶鞋 41.9 -272.2 188.4 44.1 39.7 女鞋 10.0 -325.1 253.4 54.6 17.1 瓷砖 19.1 -90.0 77.6 2.4 箱包 16.3 -186.3 139.8 36.4 10.1 皮手套 15.3 -28.1 15.0 10.8 2.2 瓷器 14.2 -43.8 33.3 9.2 1.3 陶器 9.4 -34.7 33.7 0.8 0.2 坤包 12.5 -134.4 103.4 25.7 5.3 人造珠宝 9.9 -86.7 59.5 20.7 6.5 玻璃器皿 12.9 -185.8 99.0 77.2 9.6 自行车 11.0 -38.1 26.4 1.7 产品 关税(%) 消费者成本 关税收入 生产者收益 净成本

73 非关税壁垒 全球配额 国别或地区配额 绝对配额 进口配额 进口商配额 数量限制 关税配额 进口许可证 “自愿”出口限制

74 对价格、生产者剩余、消费者剩余的影响与关税的影响相同
进口配额(许可证)的经济效应 对价格、生产者剩余、消费者剩余的影响与关税的影响相同 P c的归属: 1.免费发放配额:成为进口商利润 2.私下发放配额:分解为官员的租金和进口商利润 3.拍卖(许可证):分解为政府收入和进口商利润 S PQ a b c d PW 实施配额管理,只允许进口Q3Q4 D Q O Q1 Q3 Q4 Q2 Q1Q2:自由贸易时的进口量

75 进口配额现状 中国目前实施配额管理的产品 自愿出口限制(VER) 中国遭遇的“自愿”出口限制

76 鼓励出口的政策措施 出口补贴 世界各国的出口补贴 出口补贴 直接补贴 间接补贴 中国的出口退税 出口退税办法

77 倾销 经济效应 倾销意味着垄断企业实施价格歧视 国外市场需求比国内更富有弹性 P,C 国内市场价格PD高于国外市场价格PF
设国内外边际成本相等 PD PF MC MC DF MRF DD MRD Q Q O 国内市场 国外市场

78 中国与反倾销 中国彩电被美征收反倾销关税 中国遭受反倾销最新案例 市场经济地位问题 中国运用反倾销

79 中国外贸改革的方向 《十一五规划纲要》

80 关税同盟:成员国免税,对非成员国统一关税
第十章 经济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 经济一体化的形式 WTO定义 特惠关税区:成员国相互降低关税 自由贸易区:成员国之间商品贸易免税, 对非成员国各自征收关税 关税同盟:成员国免税,对非成员国统一关税 共同市场:成员国间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 经济同盟:统一的社会经济政策,统一的货币,超国家的 政治机构 完全经济一体化:?

81 关税同盟理论 贸易创造 下跌 建立一体化组织后,由于关税取消,原本被关税阻隔的贸易得以产生 取消关税后,国外产品进口,使国内供给增加到S1
P 消费者剩余增加P0EFP1 S S1 E P0 生产者剩余损失P0EGP1 下跌 F P1 净福利增加EFG G 进口量 D O Q Q2 Q0 Q1

82 贸易转移 一体化后,原来与非成员国的 贸易转移到成员国之间进行
设有A、B、C三国,其价格水平分别为PA、PB、PC。一体化前,A对B和C的产品都征收单位金额为T的关税。由于PC+T<PB+T,A国从C国进口 一体化后,原来与非成员国的 贸易转移到成员国之间进行 P 生产者剩余减少h A与B一体化后,A对B免税,由于PB<PC+T,A从B进口 S 一体化后消费者剩余增加h+c+a+d PA 关税损失a+b PC+T h c a d PB 净福利:(c+d)-b b PC D Q3Q4:一体化后从B进口的数量 Q O Q3 Q1 Q2 Q4 Q1Q2:一体化前进口量

83 欧洲的经济一体化

84 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与中欧经贸关系 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 中欧经贸合作

85 中国参与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 上海合作组织

86 CEPA APEC

87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 东盟(ASEAN)

88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

89 云南天然是中心 云南与CAFTA

90

91 中国与其他国家建立自由贸易区动态 中国与智利:2004年12月举行第一轮谈判。05年9月称取得重大突破。11月18日签署FTA协定,从2006年7月1日开始,全面启动货物贸易的关税减让进程。其中,占两国税目总数97%的产品将于10年内分阶段降为零关税。 04年6月,同意启动中国与南部非洲关税同盟(SACU,南非、纳米比亚、博茨瓦纳、莱索托、斯威士兰)FTA谈判。 中国与海湾六国: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科威特、阿曼、塔卡尔和巴林。05年4月第一轮谈判 。计划在06年签署FTA 中国与巴基斯坦:05年2月同意尽快在特惠贸易协议下确定零关税产品,为FTA做准备。4月,两国同意自2006年1月1日起开始降低双方贸易产品关税,并在2008年1月1日前消除2246种贸易产品关税。8月,宣布有望一年内结束FTA谈判

92 中国与韩国:05年3月就“启动中韩FTA可行性和政策提案民间共同研究”达成协议
中国与印度:05年4月启动中印区域贸易安排可行性研究 中国与冰岛:05年5月同意就两国间签署自由贸易协议进行可行性研究。 中国与澳大利亚:05年5月正式启动谈判。11月,第三轮结束,完成第一阶段 中国与新西兰:04年12月启动谈判,05年7月第四轮。12月1日称第五轮取得进展。温家宝06年4月10日在新西兰访问期间表示,中国和新西兰自由贸易协定(FTA)将在两年内达成,这将是中国与发达国家签订的第一个自贸协定。

93 第十二章 世界贸易组织 概述(p.184~194) “多哈回合” 中国与WTO


Download ppt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云南大学经济学院 张 林."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