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七章 地图设计与制作 ி 本 章 要 点 1. 掌握地图编制的一般过程;普通地图 的设计原理;专题地图编制的方法。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七章 地图设计与制作 ி 本 章 要 点 1. 掌握地图编制的一般过程;普通地图 的设计原理;专题地图编制的方法。"—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七章 地图设计与制作 ி 本 章 要 点 1. 掌握地图编制的一般过程;普通地图 的设计原理;专题地图编制的方法。
第七章 地图设计与制作 ி 本 章 要 点 1. 掌握地图编制的一般过程;普通地图 的设计原理;专题地图编制的方法。 2. 认识现代地图制作的新方法。 3. 了解地图的常规制作方法。 4. 一般了解地图的 印制过程。

2 第一节 地图编制的一般过程 制作地图一般先经过外业测量,得到实测的原图(地形图),或根据已成地图和编图资料,通过内业编绘的方法制成编绘原图。然后经清绘、制板和印刷,复制出大量的地图。地图制作的主要过程有4个阶段(图7-1)。 图7―1地图制作的主要过程框图 地图设计 原图编绘 制印准备 地图印制

3 一、地图设计 地图设计又称为编辑准备,它是地图制作的龙头,是保证地图质量的首要环节。地图设计包括确定地图的基本规格、内容及详细程度、表示方法和编图工艺。地图的用途和要求是地图设计的主要依据。 地图设计通常包括下列内容: 1. 地图设计准备 2. 地图内容设计 3. 编写地图设计书 4. 地图设计阶段的最终成果是完成地图设计书。

4 1. 地图设计准备 编图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地图资料是制作新地图的基础,对编图的质量影响很大。编图资料主要有地图资料、影像资料、各种相关的统计数据资料和研究成果等。编图资料按照利用程度的不同,又分为基本资料、补充资料和参考资料。基本资料是编制地图的主要依据,利用率最高;补充和参考资料主要用来弥补基本资料的不足。 编图设计人员 应当根据制图的要求编写资料搜集目录清单,然后指派专人领取、搜集或购买所需资料并进行分类、编目建档。 编图资料的分析 资料搜集工作完成后,就要对资料进行分析和评价。首先应分析评价制图资料的政治性,即资料反映的观点、立场有无原则性错误;然后对资料的现势性、完备性、可靠性与精确性进行分析研究,并确定出资料利用的程度。

5 制图区域和制图对象的分析 地图是表现和传输制图区域特定地理要素的信息模型。由于制图区域和制图对象的千变万化,使得制图区域的特点和制图对象的分布规律各不相同。要使地图真实地模拟出客观实际,就必须深入地分析研究制图区域的地理特征和制图对象的分布特点。通过特征研究才能科学地选择信息,恰当的对制图对象进行分类、分级,有效地选择地图概括和表示方法,并最终设计出高质量的地图产品

6 2. 地图内容设计 地图数学基础设计 包括选择地图投影和确定比例尺等
地图数学基础设计 包括选择地图投影和确定比例尺等 投影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制图区域的地理位置、形状和大小,同时也要顾及到地图的用途。地图投影选定后,还要进一步确定地图上经纬线的密度,并依据地图投影公式计算经纬网交点坐标,或直接在地图投影坐标表中查取。 比例尺选择比例尺的选择不仅要考虑制图区域的形状、大小和地图内容精度的要求,而且还要顾及到地图幅面大小的限制。通常地图比例尺由下式算出: 式中,Dmax表示制图区域南北或东西实地长度的最大值;dmax表示地图幅面长或宽的较大值;[ ]表示取整。一般M要为10的整倍数。

7 比例尺确定后,就可以根据地图幅面的长宽选择纸张的规格。图集或插图多选用4开-64开幅面的纸张;挂图等多选用全开至数倍全开幅面的纸张拼接而成。
地图内容和形式的设计 地图内容的设计主要是根据地图的用途和要求,制图对象的特点和成图比例尺,确定地图上表示的内容和形式。即表示哪些内容,用什么方法表示,哪些内容用主图表示,哪些内容用附图表示,哪些内容用文字说明等。 符号是地图内容的图形表达,地图内容和形式的设计要达到协调完美,除了对表示方法有深刻的了解外,还要能熟练地设计和恰当运用各种符号。 概括指标的设计 地图概括指标的设计,主要是确定各要素的取舍指标和图形简化标准。如图上选取大于1cm长的河流;在全国政区图上只选取县级以上的居民点等。图形简化标准就是确定图形简化的原则和尺度,如规定内径小于0.5cm的弯曲海岸线进行舍弯取直,但有时为了保持要素的主要特征,对某些小的弯曲往往还要进行扩大表示。

8 地图图幅配置设计 图面配置设计是指把主图、附图、图表、图廓、图名、图例、比例尺及文字说明等,在地图上如何合理安排其位置和大小。配置原则是既要充分地利用地图幅面;又要使图面配置在科学性、艺术性和清晰性方面相互协调。 图面配置设计之后,还要通过试编样图,进一步检查验证设计思想的可行性。样图可选择典型地区按不同的设计方案编图,经综合评估后,选出最佳方案作为正式编图时的参考用图。 工艺方案设计 地图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各个环节都紧密关联,要顺利、高效地完成这项工作,就必须安排好地图编制各个环节的程序,完成这项工作就是工艺方案设计。它包括设计编绘原图的方法步骤,出版准备的各道工序等。一般都是采用框图形式加以说明。 3. 编写地图设计书 编写地图设计书(亦叫编图大纲)就是把地图设计思想具体化。设计书是地图生产过程中的指导性文件,其主要内容包括:编图目的任务,编图资料的分析、处理及应用,制图区域地理特征,地图幅面,地图内容及其图面表现形式,地图的数学基础,地图概括方法及指标,地图符号系统,地图配置方案,地图生产工艺流程及综合样图等。

9 二、原图编绘 编 绘 前 的 准 备 编 绘 数 学 基 础 地 图 内 容 转 绘 各 要 素 的 编 绘 整 饰 与 审 校
编绘原图是原图编绘阶段的最终成果,它集中地体现新编地图的设计思想、主题内容及其表现形式。地图编绘既不是各种资料的拼凑,也不是资料图形的简单重绘,原图编绘是地图编绘最关键的阶段。编绘原图就是根据地图的用途、比例尺和制图区域的特点,将地图资料按编图规范要求,经综合取舍在制图底图上编绘的地图原稿。 原图编绘阶段的工作流程

10 1. 编绘前的准备工作 熟悉编图规范和编图计划 编图规范和编图设计书(编图大纲)是制作编绘原图的基本依据,在编图前应当熟悉它,其中各要素的综合原则是熟悉的重点,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和领会编辑意图。 熟悉编图资料 对编图资料进行必要的分析,了解资料图上的分类分级与新编地图要求之间的差别,掌握资料的使用特点等。 熟悉制图区域特点 为了在地图上更好地反映出地面各要素客观存在的规律性,制图者应当熟悉编图区域的地理特征、地理现象的分布规律和相互关系。 编图材料的准备 编图材料主要是指用于绘图或刻图的图版(裱糊好的图版)、聚酯薄膜或供刻图用的专用聚酯薄膜以及绘图和刻图的工具与颜料等。

11 2. 展绘地图的数学基础 展绘地图的数学基础是原图编绘的重要工序之一。主要工作包括展绘地图图廓点、经纬网、方里网和测量控制点等。常用的展点仪器有坐标展点仪和坐标格网尺。展点时,需依据新设计的地图投影公式计算各图廓点、经纬线交点坐标,然后选择合适的仪器进行展点。展点后,连接相同经度(纬度)点即得经线(纬线),同时,亦可绘出方里网和控制点等。 数学基础直接关系地图的精度和质量,因此展好的数学基础应严格进行校核。其精度要求是:内图廓边长误差≤±0.2mm,对角线误差≤±0.3mm,控制点、经纬网及方里网误差≤±0.1mm。

12 3. 转绘地图内容 将编图基本资料上的地图内容转绘到已展好数学基础的图板上,称为地图内容的转绘。 地图内容的转绘有多种方法,如照像转绘法、网格转绘法、缩放仪转绘法等,其中照像转绘是最常用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复制编图资料与新编地图投影相同的地图图形。其方法是用复照仪按新编图比例尺对资料图照像、晒蓝图,然后再将蓝图分块拼贴在已展绘好数学基础的图板上,得到编稿蓝图,其他补充资料,除了采用这种方法外,也可采用网格法等进行转绘。

13 4. 各要素的编绘 当地图内容的转绘完成后,即可按照编图设计书的要求,对各要素进行编绘。编绘的过程,就是对地图内容各要素进行合理的选取和概括,并在图板上对各要素采用能满足复照要求的颜色分别描绘的过程。 编绘原图是制作印刷原图的依据,是决定地图质量的关键,因此应满足以下要求: 地图内容要符合编图设计书的规定和要求;符号的形状和大小应符合图式规定,位置要精确;注记的字体、大小要规范,位置要恰当;线条描绘应清晰,图面要清洁;图面配置和图外整饰要合理。

14 5. 常见的几种传统编图方法 编稿法 就是按照规范和地图设计书的要求,在经过展点、拼贴、照像、晒蓝的底图上,用与印刷相近的颜色,对地图内容各要素进行制图综合,逐要素描绘制成编绘原图。再以此为依据,经过清绘制成出版原图。 连编带绘法 这种方法是将制作编绘原图和清绘出版原图两个工序合并成一个工序完成。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化了工序,缩短了成图时间,提高了成图的精度,降低了制图成本。但作业员必须具备编图和清绘两方面的能力。 连编带刻法 刻图法与连编带绘法基本相似,其主要差别在于刻图法是应用各种刻图工具在涂有刻图膜(化学遮光涂料)的聚酯薄膜片基上刻绘出各要素。刻图法不仅减少了制印工序,加快了成图速度,而且刻绘出的线划特别精细,提高了地图成图质量

15 三、制印准备 制印准备阶段的最终成果是完成出版原图——清绘(或刻绘)原图。出版原图(印刷原图)就是根据编图大纲和图式规范的要求,采用清绘或刻绘方法制成的复制地图的原图。制印准备是为大量复制地图而进行的一项过渡性工作。一般编绘原图的线划和符号质量达不到印刷出版要求,故需要将它清绘或刻绘制成出版原图,才能进行制版印刷。 出版原图的制作,一般是先把编绘原图或实测原图照像制成底片,然后将底片上的图形晒蓝于裱好的图板、聚酯片基或刻图膜上,经过清绘或刻图,并剪贴符号与注记,制成出版原图。 为了提高线划质量,减少绘图误差,便于地图清绘,对于内容复杂和难度较大的图幅,通常按成图比例尺放大清绘。制印时,再用照像方法缩至成图尺寸。

16 出版原图可用一版清绘或分版清绘。单色图和内容简单的多色地图,通常采用一版清绘,即将地图全部内容绘制在一个版面上;内容复杂的多色地图常采用分版清绘,即将地图内容各要素,根据印刷颜色及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分别绘于几块版面上(如水系篮版,等高线棕版,居民地、注记黑板等),制成几块分要素出版原图。 一版清绘在制版印刷时需将出版原图复照的底片翻制几张相同的底片,再在每张底片上进行分色分涂(涂去不需要的要素,留下需要的要素),得到分色底片。然后根据分色底片分别制版套印,这种方法多用于内容简单的多色地图。 分版清绘,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制印时分涂的工作量,这种方法常用于内容复杂的多色地图。制印多色地图时,还需要制作分色参考图,作为分版分涂的依据。分色参考图分为线划分色参考图和普染色分色参考图,通常是用出版原图按成图比例尺晒印的蓝图或复印图来制作。

17 四、地图印刷 地图印刷是利用出版原图进行制版印刷,以便获得大量的印刷地图。目前制印地图多采用平版印刷。其制印过程包括照像、翻版、分涂、制版、打样等过程。具体内容详见本章第四节。

18 第二节 普通地图设计 普通地图是以同等详细程度表示地面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的地图,主要表示水系、地貌、土质植被、居民地、交通线、境界线和独立地物等地理要素。普通地图在经济建设、国防和科学文化教育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普通地图按其比例尺和表示内容的详细程度分为地形图和地理图两类。

19 一、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设计 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是具有统一规格,按照国家颁发的统一测制规范而制成的。它具有固定的比例尺系列和相应的图式图例,地图图式是由国家测绘主管部门颁布的,关于制作地图的符号图形、尺寸、颜色及其涵义和注记、图廓整饰等技术规定。 客观地反映制图区域的地理特点,是编绘地图内容的根本原则。而地形图的不同用途则是确定反映地理特点详细程度的主要依据。国家基本地形图比例尺系列,就是依据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军事和科学文化教育等方的不同需要而确定的。 由于现代地形图系列化、标准化的加强,所以地形图在数学基础、几何精度、表示内容及其详尽程度等方面,国家统一颁发了相应比例尺地形图的不同《规范》和《图式》规定。因此,各部门在设计和测制地形图时,都要遵循地形图的《规范》和《图式》规定,它是制作地形图的主要依据。

20 地形图在各个国家都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地图资料,都已在各自国家内部系列化、标准化,并在世界范围内趋向统一。目前,我国的地形图包括8种比例尺系列,局部地区还有1:2000、1:1000和1:500的大比例尺地方实测地形图 我国八种基本比例尺地形图 1:5千 1:1万 1:2.5万 1:5万 1:10万 1:25万 1:50万 1:100万 大比例尺地形图(1:5千—1:5万)一般采用实测或航测法成图,其他比例尺地形图则用较大比例尺地形图作为基本资料经室内编绘而成。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别采用两种地图投影。大于或等于1:50万比例尺地形图采用高斯一克吕格投影,1:100万比例尺地形图采用双标准纬线等角圆锥投影。

21 二、普通地理图的设计 地理图是侧重反映制图区域地理现象主要特征的普通地图。虽然地理图上描绘的内容与地形图相同,但地理图对内容和图形的概括综合程度比地形图大得多。地理图没有统一的地图投影和分幅编号系统,其图幅范围是依照实际制图区域来决定的。如按行政单元绘制的国家、省(区)、市、县地图;或按自然区划,如长江流域、青藏高原、华北平原……等编制的地图。由于制图区域大小不同,因此地理图的比例尺和图幅面积大小不一,没有统一的规定。

22 1.普通地理图的设计特点 普通地理图一般区域范围广,比例尺较小,对地理内容往往进行了大量的取舍和概括,所以地理图反映的是制图区域内地理事物的宏观特征,地理图的设计强调的是地理适应性和区域概括性。 由于地理图应用范围广,对地图的要求也不相同,因此,在符号和表示方法设计方面具有各自的相对独立性。即每一种图都有自己的符号系统、投影系统、分幅和比例尺及不同的图面配置。具有灵活多样的设计风格。由于地理图制图区域范围大,涉及资料多,精度各异,现势性不一。因此,设计时应精选制图资料,并确定其使用程度。 2.普通地理图的设计准备 在地理图设计之前,首先要深入领会和了解地图的用途和要求;分析和评价国内外同类优秀地图,吸取有益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对制图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确定出底图资料、补充资料和参考资料,并在研究制图区域地理特征的基础上,确定出内容要素表示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内容的表示方法等。 3.普通地理图的内容设计 在设计准备完成之后,就要具体地设计地图的开幅、比例尺、分幅;选择和设计地图投影;确定各要素取舍的指标;设计图式、图例;确定图面配置;制定成图工艺,进行样图试验,最后编写出普通地理图设计大纲。

23 4.普通地理图的编绘 地图编绘前,编辑人员应了解制图目的、用途,熟悉编图资料,领会地图设计大纲精神。编绘时,首先在裱好图纸的图板上展绘地图的数学基础(图廓点,经纬线交点、坐标网等);然后按成图比例尺把底图资料照像、晒蓝,并将蓝图拼贴到展绘好数学基础的裱板上。完成蓝图拼贴后,遵照地图设计大纲要求,对地图内容各要素按地图概括标准进行编绘。编图可采用编绘法或连编带绘、连编带刻法。为了处理好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保证成图质量,编绘作业的程序是先编水系,然后依次为居民点、交通线、境界线、等高线、土质植被和名称注记等。同一要素编绘时,应从主要的开始,按其重要性逐级编绘。普通地理图的编绘过程见图7—3。    糊表图版 基本资料照相 展绘数学图表 晒蓝图 蓝图拼接 图形转绘 各要素编绘 审校 编绘原图 图 普通地理图原图编绘过程

24 由于编绘法制作的原图线划质量和整饰很难达到出版印刷的要求,因此,还需要对其进行清绘处理制成印刷原图,才能用于制版印刷。而连编带绘法和连编带刻法制作的编绘原图则可直接用于制版印刷。

25 第三节 专题地图设计 一、专题地图设计的一般过程
专题地图的设计过程与普通地理图相似,包括地图设计、原图编绘和出版前准备三个阶段。 1.编辑准备 专题地图的种类繁多,形式各异,与普通地图相比,它的用途和使用对象有更强的针对性,要求更具体。因此,对编辑准备工作来说,首先应研究与所编地图有关的文件;明确编图目的、地图主题和读者对象。 在明确编制专题地图的任务后,首先拟订一个大体设计方案,并绘制图面配置略图,经审批同意后,即可正式着手工作。 在广泛收集编图所需要的各种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地分析、评价和处理。通过详细研究制图资料和地图内容特点,进行必要的试验,并对开始的设计方案进行补充、修改,制定出详细的编图大纲,用以指导具体的地图编绘工作。

26 编图设计大纲的主要内容有: (1)编图的目的、范围、用途和使用对象; (2)地图名称、图幅大小及图面配置; (3)地理底图和成图的比例尺、地图投影和经纬网格大小; (4)制图资料及使用说明; (5)制图区域的地理特点及要素的分布特征; (6)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图例符号设计和地图概括原则; (7)地图编绘程序、作业方法和制印工艺。

27 2. 原图编绘 在编绘专题内容之前,必须准备有地理基础内容的底图,然后将专题内容编绘于地理底图上。由于专题图内容的专业性很强,一般情况下专题地图还需要专业人员提供作者原图。这点是与普通地图编制不同的地方。制图编辑人员将专题内容编绘于地理基础底图上,或者将作者原图上内容按照制图要求,转绘到基础底图上,这就是专题地图的编绘原图。 3. 出版准备 常规专题地图编制工作中的出版准备与普通地理图的方法基本相同。主要是将编绘原图经清绘或刻绘工序,制成符合印刷要求的出版原图。同时还应提交供制版印刷用的分色参考样图。

28 二、专题地图的资料类型及处理方法 1. 专题地图的资料类型
专题地图的内容十分广泛,所以编绘专题地图的资料也很繁多,但概括起来,主要有地图资料、遥惑图像资料、统计与实测数据、文字资料等。 地图资料 普通地图、专题地图都可以作为新编专题地图的资料。普通地图常作为编绘专题地图的地理底图,普通地图上的某些要素也可以作为编制相关专题地图的基础资料。地图资料的比例尺一般应稍大或等于新编专题地图的比例尺,且新编图的地图投影和地理底图的地图投影尽可能一致或相似。 对于内容相同的专题地图,同类较大比例尺的专题地图可作为较小比例尺新编地图的基本资料。如中小比例尺地貌图、土壤图、植被图等可作为编制内容相同的较小比例尺相应地图的基本资料,或综合性较强的区划图的基本资料。 遥感图像资料 各种单色、彩色、多波段、多时相、高分辨率的航片、卫片都是编制专题地图的重要资料。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卫星遥感影像的分辨率越来越高(目前民用卫片的地面精度可达到1m),现势性也是其他资料所无法比拟的,因此,遥感资料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信息源。

29 统计与实测数据 各种经济统计资料,如产量、产值、人口统计数据等;各种调查和外业测绘资料;各种长期的观测资料,如气象台站、水文台站、地震观测台站等都是专题制图不可缺少的数据源。
文字资料 包括科研论文、研究报告、调查报告、相关论著、历史文献、政策法规等,是编制专题地图的重要参考文献。 2. 专题地图资料的加工处理 资料的分析和评价 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认真分析和评价,确定出资料的使用价值和程度,并从资料的现势性、完备性、精确性、可靠性、是否便于使用和定位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评价,使编辑人员对资料的使用做到心中有数。 资料的加工处理 编制专题地图的资料来源十分广泛,其分级分类指标、度量单位、统计口径等都有很大的差异性,需要把这些数据进行转换,变成新编地图所需要的数据格式称之为资料的加工处理。

30 由一种量度单位转换成另一种量度单位。如把“亩”换成“公顷” 。 数量指标的改变。如把总产值改为人均产值;把月产量改为年产量等。
资料处理通常有以下几种方式: 由一种量度单位转换成另一种量度单位。如把“亩”换成“公顷” 。 数量指标的改变。如把总产值改为人均产值;把月产量改为年产量等。 改变分类标准。如水浇地、旱地合成为耕地。 改变数量分级指标。如居民点按人口数分级的变化。 把各种数据资料换算成统一的度量系统,如长度、面积、重量、浓度、统一时间等。 计算制图对象数量的绝对指标或相对指标。如按行政单元计算人口总数或人口密度等。

31 三、专题地图的地理基础 地理基础——即专题地图的地理底图,它是专题地图的骨架,用来表示专题内容分布的地理位置及其与周围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之间的关系,也是转绘专题内容的控制和依据。 地理底图上各种地理要素的选取和表示程度,主要取决于专题地图的主题、用途、比例尺和制图区域的特点。如气候与道路网无关,因此,每天新闻联播后的天气预报图上,就不需要把道路网表示出来;平原地区的土地利用现状图,无需把地势表示出来;随着地图比例尺的缩小,地理底图内容也会相应的概括减少。 普通地图上的海岸线、主要的河流和湖泊、重要的居民点等,几乎是所有专题地图上都要保留的地理基础要素。 专题地图的底图一般分为两种,即工作底图和出版底图。工作底图的内容应当精确详细,能够满足专题内容的转绘和定位。相应比例尺的地形图或地理图都可以作为工作底图;出版底图是在工作底图的基础上编绘而成的,出版底图上的内容比较简略,主要保留与专题内容关系密切,便于确定其地理位置的一些要素。 地理底图内容主要起控制和陪衬作用,并反映专题要素和底图要素的关系。通常底图要素用浅淡颜色或单色表示,并置于地图的“底层”平面上。

32 四、专题地图内容的设计 1. 表示方法的选择 专题地图的内容十分复杂,几乎所有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都能编绘成专题地图。专题地图既能表示有形的事物,又能表示无形的现象;既能表示现在的各种事物,又能表示过去和将来的事物;既能表示出事物现象的数量、质量和空间分布特征,又能展现出事物内在的结构和动态变化规律。由于地图内容的千变万化,专题地图在展现专题内容时,就要采用各种不同的表示方法。由此,形成了每幅专题地图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和符号系统。 表示方法的选择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专题内容的形态和空间分布规律,制图资料和数据的详细程度,地图的比例尺和用途,以及制图区域的特点等都会对表示方法选择产生影响。但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专题内容的形态和空间分布规律。

33 2. 图例符号设计 在地图上,各种地理事物的信息特征都是用符号表达的,它是对客观世界综合简化了的抽象信息模型。地图符号中所包含的各种信息,只有通过图例才能解译出来,才能被人们所理解。通过地图来了解客观世界,就必须先掌握地图图例的内涵。所以,地图例是人们在地图上探索客观世界的一把钥匙。 图例是编图的依据和用图的参考,所以在设计图例符号时,应满足以下要求: (1)图例必须完备,要包括地图上采用的全部符号系统,且符号先后顺序要有逻辑连贯性; (2)图例中符号的形状、尺寸,颜色应与其所代表的相应地图内容一致。其中,普染色面状符号在图例中常用小矩形色斑表示; (3)图例符号的设计要体现出艺术性、系统性,易读性,并且容易制作。

34 3. 作者原图设计 由于专题地图内容非常广泛,所以其编制离不开专业人员的参与。当制图人员完成地图设计大纲后,专业人员依据地图设计大纲的要求,将专题内容编绘到工作底图上,这种编稿图称为作者原图。专业人员编绘的作者原图一般绘制质量不高,还需要制图人员进行加工处理,将作者原图的内容转绘到编绘原图上,最后完成编绘原图工作。 对作者原图的主要要求有如下几点: (1)作者原图使用的地理底图、内容、比例尺、投影、区域范围等应与编绘原图相适应。 (2)编绘专题内容的制图资料应翔实可靠; (3)作者原图上的符号图形和规格应与编绘原图相一致,但符号可简化; (4)作者原图的色彩整饰尽可能与编绘原图一致; (5)符号定位要尽量精确。

35 4. 图面配置设计 一幅地图的平面构成包括:内容有主图、附图、附表、图名、图例及各种文字说明等。在有限的图面内,合理恰当地安排地图平面构成的内容位置和大小称为地图图面配置设计。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图面配置与整饰都有统一的规范要求,而专题地图的图面配置与整饰则没有固定模式,因图而异,往往由编制者自行设计。 图面配置合理,就能充分地利用地图幅面,丰富地图的内容,增强地图的信息量和表现力。反之,就会影响地图的主要功能,降低地图的清晰性和易读性。因此,编辑人员应当高度重视地图图面的设计。 图面配置设计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主图与四邻的关系 一幅地图除了突出显示制图区域外,还应当反映出该区域与四邻之间的联系。如河北省地图,除了利用色彩突出表示主题内容外,还以浅淡的颜色显示了北京、天津、辽宁、内蒙、山西、河南、山东和渤海等部分区域。这对于了解河北省的空间位置,进一步理解地图内容是很有帮助的。主图的方向 地图主图的方向一般是上北下南,但如果遇到制图区域的形状斜向延伸过长时,考虑到地图幅面的限制,主图的方向可作适当偏离,但必须在图中绘制明

36 主图的方向 地图主图的方向一般是上北下南,但如果遇到制图区域的形状斜向延伸过长时,考虑到地图幅面的限制,主图的方向可作适当偏离,但必须在图中绘制明确的指北方向线。移图和破图廓 为了节约纸张,扩大主图的比例尺和充分利用地图版面,对一些形状特殊的制图区域,可采用将主图的边缘局部区域移至图幅空白处(图7―4),或使局部轮廓破图框(图7―5)。移图部分的比例尺、地图投影等应与原图一致,且二者之间的位置关系要十分明晰。另外,破图廓的地方也不易过多 图7-4 移图的处理 图7-5 破图廓的处理

37 图名 图名能反映一幅地图的中心内容,应放在醒目的位置上,如图幅上中位置常在北图廓线上方,亦可在其下方,或位于图廓内的左上方或右上方。
图例、比例尺 图例一般安排在图幅的左下方或右下方;比例尺大多采用数字比例尺和直线比例尺两种形式表达,一般安排在图名或图例的下方。 附图、附表 附图和附表用以补充主题内容,或扩大显示主图中的某些重要部分。附图和附表的位置安排要合理,与主图的配合要协调,往往配设在面积较大的非制图区处,但不能影响制图区内容的表达。

38 5. 地图的色彩与网纹设计 色彩对提高地图的表现力、清晰度和层次结构具有明显的作用,在地图上利用色彩很容易区别出事物的质量和数量特征,也有利于事物的分类分级,并能增强地图的美感和艺术性;网纹在地图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黑白地图中,网纹的功能更大,它能代替颜色的许多基本功能;网纹与彩色相结合,可以大大提高彩色地图的表现能力,所以色彩和网纹的设计也是专题地图的重要内容之一。 地图的设色与绘画不同,它与专题内容的表示方法有关。如呈面状分布的现象,在每一个面域内颜色都被视为是一致的、均匀布满的。因此,在此范围内所设计的颜色都应是均匀一致的。 专题地图上要素的类别是通过色相来区分的。每一类别设一主导色,如土地利用现状图中的耕地用黄色表示,林地用绿色表示,果园用粉红色表示等;而耕地中的水地用黄色表示,早地用浅黄色表示等。 表示专题要素的数量变化时,对于连续渐变的数量分布可用同一色相亮度的变化来表示,如利用分层设色表示地势的变化;对相对不连续或是突变的数量分布,可用色相的变化来表示,如农作物亩产分布图、人口密度分布图等。

39 色彩的感觉和象征性是人们长期生活习惯的产物。利用色彩的感觉和象征性对专题内容进行设色,会收到很好的设计效果。
总之,为使专题地图设色达到协调、美观、经济使用的目的,编辑设计人员对色彩运用应有深入理解、敏锐的感觉和丰富的想象力;能针对不同的专题内容和用图对象,选择合适的色彩,以提高地图的表现力。

40 第四节 地图的制版印刷 地图的制版印刷是地图制图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地图制图各工序共同劳动成果的集中体现,也是大量复制地图的最主要的方法。
根据印刷版上印刷要素的(图形部分)和空白要素(非图形部分)相互位置而划分为凸版印刷、凹版印刷和平版印刷等三类。根据印版与承印物的关系,前两种印刷方法因印版与承印物直接接触而称为“直接印刷” ;平版印刷在印刷时,先将印版上的印刷要素压印到一个有弹性的表面(如橡皮辊),然后再将图形转印到承印物上,称之为“间接印刷” ,也称“胶印” 。 从制印角度划分地图可分为单色图和多色图两类。从制印特点看,地图内容的显示方式主要为线划色、普染色和晕渲色(连续调要素),称为地图制印内容的三要素。 地图制印主要采用平版胶印印刷,其主要的过程是:原图验收→工艺设计→复照→翻版→修版分涂→胶片套拷→晒版打样→打样→审校修改→晒印刷版→印刷→分级包装。从原图验收到印刷成图,其过程复杂,且每一工序的方法也呈多样.

41 一、对印刷原图及分色参考样图的要求 印刷原图是地图制印的原始依据,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大批成图的质量,而且还对生产的周期和成本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对印刷原图的质量必须严格要求。 1.对原图材料的要求 清绘原图所用的绘图纸应洁白平整。裱糊的图板,纸面应无疙瘩、砂粒和霉点。聚酯片基其厚度应均匀一致,且尺寸稳定性符合误差要求。所晒蓝图线划应清晰。刻图膜层应有足够的挡光性能,密度较好,而刻出的线划与符号应光洁通透。 对绘制各种规矩线的质量要求 规矩线包括用于检查图廓尺寸的角线、用于套晒和打样套印的十字线、用于拼接图幅的拼接线以及丁字线、色标线、境界色带和其他的红线等。各种规矩线不能跑线,要严格按蓝图或铅笔底线居中绘出,且为直线,不能过粗,不能有弯曲或成双线 3.对图幅线划尺寸的精度要求 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图廓边长误差不应超过±0.2mm,对角线误差不应超过±0.3mm;分版清绘或刻绘的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各版之间相应的边长误差不得超过±0.2mm,相应的对角线误差不得超过±0.3mm;需拼接的地图应保证拼口处相邻图幅的拼接精度。

42 4.对线划要素绘制质量的要求 线划要素的设色和分版原则上要尽量为制印提供方便。线划与线划之间应保持一定间距,按成图尺寸,其间距不应小于0.2mm。清绘的线划应光洁实在,墨色浓黑饱满,图面整洁。刻绘的线划、符号应光洁通透,粗细变化自然。 5.对注记的质量要求 各种注记应字迹浓黑清晰,不发灰、不发黄、不发虚,字体不变形。注记与符号不能相互压叠,且其四周空白不小于0.2mm,便于修涂。拼接图拼口两边3mm内不得排放注记和符号,以免裁切时被切断。 6.对分色参考样图的要求 分色参考样图是地图分涂修版的依据,它包括线划要素分色样图和普染要素分色样图。参考样图所用颜料要区分明显,以易于判别为宜。普染色分色样图还要求颜料要有足够的透明度,以便能清楚地看见作为设色范围线的线划要素。

43 二、地图制印工艺设计 地图制印工艺设计是工艺设计人员根据各种类型地图原图的情况和编辑计划的要求,对原图进行分析研究后制定出具体的工艺设计和作业流程。它是一项指导性很强的技术工作,对地图制印质量和经济效益起着关键作用。 1.地图制印工艺设计的内容及原则 地图制印工艺设计的内容主要有:制印规格的设计,地图设色表的设计,制印工艺方案框图与技术方法说明,作业量统计等。 地图制印工艺设计应坚持多快好省的原则。设计时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地图的类型,印刷原图的类型,现有的印刷设备,现有的技术水平,制印所需的材料规格,出版的要求,节约要求,制印中最大的节约就是减少套印次数。

44 ♦每幅地图的图幅尺寸应在全开或对开规格范围内 ♦纸张在印刷前,要进行光边处理
2. 地图制印的规格设计 地图制印规格设计的目的是使图幅位置在印刷纸张上得到合理的安排。应按以下原则进行规格设计: ♦每幅地图的图幅尺寸应在全开或对开规格范围内 ♦纸张在印刷前,要进行光边处理 ♦ 预留对开机的咬口尺寸12mm,(全开机的咬口尺寸为18mm) ♦ 印刷时要有各种规矩线和色标,图集(册)装订时留 3—5mm的订口 ♦多幅拼版时,要设计出准确的拼版版式; ♦折页装订的图集(册),排版时必须依装订时的折页方法及贴数按次序排版。

45 目前我国专题地图常采用专色印刷和四色印刷两种制印方案,并多用四色平版胶印
3. 制定制印设色表 制定制印设色表,要以色彩学的基本理论为指导,通过实验加以分析比较,选择并制定出符合某一图种色彩要求的制印设色表。制定制印设色表要对各要素的色彩作出具体规定,详细标明每种要素所需叠印的网线线数、比例及角度。 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设色在规范中有明确的规定,不需另行设计。目前我国的地形图均有统一的规范图式规定,采用四色印刷,并有固定的、统一的色标。其中;黑色:表示数学要素,社会经济要素及有关的注记和图表;蓝色:表示河、海、湖、渠、雪山的符号及注记;棕色:表示地貌及其注记、公路内部的套色及有关图表;绿色:表示森林、幼林、果园、竹林、灌木林等植被。 目前我国专题地图常采用专色印刷和四色印刷两种制印方案,并多用四色平版胶印

46 机印刷。专色印刷除黄、品红(红)、青(蓝)、黑四色外,其余间色或复色皆用专色油墨印刷,一幅图多采用4色、8色或12色制印,每一色有一张印刷版,在四色印刷机上印刷1次、2次或3次即可。四色印刷最终只有四块印刷版,除黄、品红、青、黑四色外,其余间色、复色都由三原色和黑色套印得到。如绿色就是由黄色和青色套印得到。四色印刷仅用四种颜色油墨,并只在四色印刷机上印刷一次即成,可得到许多种颜色,较经济,但一些颜色不如专色效果好(如绿色、棕色等)。 4. 作业流程设计 设计作业流程就是具体确定从地图原图开始直制出彩色打样图为止的各个作业过程。作业流程通常用流程表(也叫方框图)表示,同时辅以必要的文字说明。

47 三、地图制版 1.照像 照像的主要任务是利用复照仪,将印刷原图按成图尺寸复照,制成线划处透明的底片(阴版)。为翻版或直接制成印刷版印刷服务。地图的照像方法有:湿版照像、干片照像。对连续调原稿或彩色原稿,还需进行网目照相和分色照像。凡是裱版清绘的原图,必须经过照像,为下一步制版提供过渡版。如果原图是采用刻图或聚酯薄膜清绘并剪贴透明注记和符号的,则可省去照相的工序。照像可分为复照准备工作、曝光、显影、定影和水洗等几个过程。

48 2. 翻版 多色地图的常规印刷每一色相需制一块底版。翻版是将复照的底片或刻绘的原图翻制出若干张大小相同的底版,以供分色分涂用。制印中广泛采用即涂型的明胶翻版法和聚乙烯醇撕膜翻版法以及预制型的重氮感光撕膜翻版法。明胶翻版法采用的感光液主要由明胶、重铬酸铵和水组成。这种铬胶感光层在光的作用下发生“硬化”,未受光的部分被水溶解掉;受光部分不溶解于水,但能吸水膨胀;利用膨胀的胶层吸收染料的性能,就能显出受光部分的图像来。染色液用“直接黑”配置的,用于线划分涂修版。聚乙烯醇撕膜翻版法,所用的感光液主要由聚乙烯醇、重铬酸铵和水组成,其原理和操作与明胶翻版法相同,该工艺方法用于普染色的制作。预制型的重氮感光撕膜翻版法采用的感光层为以重氮盐为感光剂的光分解型感光树脂,这种工艺方法用于普染色的制作,操作简便,质量较好。

49 3. 分涂修版 分涂就是依分要素彩色样图,用分涂液涂盖掉其他要素,仅留该底版要素。分涂修版包括线划底版分涂和普染色底版制作,这是地图生产不同于其他彩色影像印刷的工艺特点。前者是在一块多要素的阴象底版上,据分色参考样,只保留一种颜色的要素,而用红色氧化铁修版液,将其他颜色的要素涂去。如水系版,仅留水系要素,而将居民地、交通线等要素全部涂掉。后者通常采用撕膜版法,即根据普染要素的分色参考图和工艺设计方案,将所需部位的挡光膜揭下来而变为透明,版面上不需 4. 胶片套拷 胶片套拷是指线划色底片的拷贝、普染色底片的加网以及同种色的线划色版与普染色版套合拷贝。普染色底片要衬以网线胶片,使之成为由不同颜色密集而均匀的线条或点子组成。网线胶片的线数、比例、角度往往决定着普染色的效果。网线线数是指单位长度内线条的根数,其长度单位采用厘米或英寸,线数愈多,则呈现于图面上的平色效果愈好。网线比例是指在布满网线的任意面积内,网线本身所占面积的比例。通常以百分比来表示。

50 4. 胶片套拷 胶片套拷是指线划色底片的拷贝、普染色底片的加网以及同种色的线划色版与普染色版套合拷贝。普染色底片要衬以网线胶片,使之成为由不同颜色密集而均匀的线条或点子组成。网线胶片的线数、比例、角度往往决定着普染色的效果。网线线数是指单位长度内线条的根数,其长度单位采用厘米或英寸,线数愈多,则呈现于图面上的平色效果愈好。网线比例是指在布满网线的任意面积内,网线本身所占面积的比例。通常以百分比来表示。 5. 晒打样版 晒版是指将经复照、翻版、分涂、套拷后的底版以及在聚酯薄膜上绘制或在刻图片上刻绘的原图晒制在印版上,用于打样。通常有蛋白版、平凹版和预制感光版(PS版),其中后两者常用。平凹版为阳象制版版材,利用阳像底片、涂布铬聚乙烯醇(或铬树胶)感光层晒制,上覆阳像底片的金属版感光层感光后,非印刷要素感光硬化,而未感光的印刷要素处溶于水可去掉,露出的金属部分经酸蚀处理稍为凹下,成为印刷要素。该法适合于印数较大的地图。预制感光版(PS版)为铝版材,其感光层是预制好的,也为阳像制版法采用,该版材操作简便,质量稳定,耐印力高,PS版在印刷行业被广泛使用。

51 6. 打样 打样目的是为检查制版中的错误和精度;检查制印工艺设计的效果;供领导部门和客户审查;为印刷内容和色彩提供依据。为保证最佳印刷效果,打样时要做到:采用与印刷版相同的版材和晒版工艺;采用与正式印刷相同的纸张、油墨和相同的色序。

52 四、地图印刷 1. 晒印刷版 晒印刷版的任务就是把底片上的图形晒制到可供印刷的金属版材(如锌、铅、铝等版材)上,制成印刷用金属版。目前多用平版印刷,即印刷要素和非印刷要素在版材同一平面上。制版时,用化学物理法,使版材上的印刷要素油(墨)排水,而非印刷要素亲水排油(墨)。这样,印刷时水浸在非印刷要素处,油墨浸在印刷要素处,则能印出彩色地图。晒印刷版与晒打样版相同。PS版一般耐印力在10万印张左右。

53 2. 印刷 图7―6是一般胶印机印刷的原理示意图。 地图印刷通常采用平版胶印印刷 水辊 地图制印 墨辊 地图制印 印辊 地图制印
橡皮辊 印品辊 胶印机一般都有输纸部分、印刷部分、收纸部分、输水部分、输墨部分和传动部分等组成。

54 3.成图的检验和分级 地图印刷后,要按照质量标准对印刷成图进行逐张检验。地图印刷产品采用正品、副品二级评定制。在检验时要对检验的成品按照规定的质量等级进行分类。然后按规定的成图尺寸进行裁切。

55 第五节 地图制作新技术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完全改变了传统的地图制图系统。从20世纪50年代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形成和发展,到70年代人造卫星升空和90年代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广泛应用,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观察认知地球的模式。遥感技术的进步,使人们已经达到实时获取多维空间信息的水平。GPS、RS和GIS的集成,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空间信息认知的方法。随着空间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地图制图技术已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计算机制图编辑设计与自动制版印刷一体化生产体系,基本上解决了各类地图的自动编绘与快速成图的方法。实现了从传统手工制图到全数字化地图制图的转变,并出现了多媒体电子地图、三维虚拟电子地图与网络地图等新形式。计算机制图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的结合,使得地图作为空间信息的载体,在图形表达形式,以及信息传输、存储、转换和显示等方面表现出了巨大的优势,已经成为分析评价、预测决策、规划管理的重要手段。在不同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56 一、计算机地图制图系统 长期以来,地图都是靠手工方法制作。航空摄影测量的发展,只减轻了野外的测图工作,但是地图的绘制还是靠手工。刻图法诞生后,虽缩短了成图周期,可是建立图形的方法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依然是手工作业。1958年,世界上第一台数控绘图机问世,第一次从计算机控制的绘图机笔下绘出了地图,从此计算机地图制图便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此部分内容将在第八章详述。 计算机地图制图具有许多优点: (1)地图可以分要素用数码形式存储在磁带和磁盘中,不但节省了大量地图的存储空间,而且便于随时提取、更新、处理和应用; (2)地图内容转绘、地图投影绘制及转换、比例尺变换等各项编绘技术都能采用数字处理方法,这比手工制图法容易得多; (3)手工作业很难解决曲线内插,主体图形的表示和许多比较复杂的专题图表,运用数学方法都可方便解决,并能用计算机实现; (4)可以绘制各类型地图。如立体图、晕渲图、组合符号图、地形图、透视图等。

57 我国制图自动化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80年代逐步推广应用。目前自动编绘各种统计地图、土地利用图、土壤图、交通图、海图等问题已基本解决,能够用于正常生产地形图自动制图系统也已投入使用。
我国计算机制图技术研究,虽然时间较短,但取得了明显进展。自行研制的数字化仪和数控绘图机已经开始生产。电子分色扫描数字化仪和扫描绘图机已经研究成功。自动绘图基本软件的研制和自动化制图实验已取得了初步成果,其中利用统计资料自动制图的软件已经建立并开始使用,建成了部分专题数据库和正在着手研制综合数据库。我国计算机地图制图正在蓬勃发展。 计算机地图制图系统和传统地图制图相比,在地图制作过程,工艺方案、制图精度、成图周期等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变革。 传统地图制作过程由编辑准备—原图编绘—制印准备—地图制印四个阶段构成;而机助制图系统由编辑准备—数据获取—数据处理—图形输出(地图制印)四个阶段构成。 编辑准备和传统地图编制的地图设计阶段相似,其最终成果要完成地图编制大纲。

58 数据获取 常以纸质地图、遥感影像资料,实测数字地图和地图数据库等为数据源。纸质地图可通过手扶跟踪数字化仪,对地图线划进行跟踪数字化,得到原始数据;亦可利用扫描仪对纸质地图进行扫描数字化,得到栅格数据;然后在屏幕上再进行数字化,得到原始矢量数据,此方法目前较为常用。遥或影像资料(航空像片、卫星像片等)可通过扫描仪进行扫描获原始数据,再经图像纠正、投影转换、数据格式转换、图像解释等过程,获得矢量数据。实测数字地图是利用全站仪等仪器进行实地测量,获得实地的地图数据,可供计算机地图制图直接使用。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和GIS数据库也可直接调用,用来进行地图制图。 数据处理和编辑 主要包括原始矢量数据处理和原始像素数据处理。原始矢量数据处理要进行数据预处理(误差纠正)、投影变换处理、拼接裁剪处理(数学方法的数据拼接与裁剪)和符号化处理(原始矢量数据转换为矢量图形数据)。原始像素数据处理包括数据本身处理和像素数据相互转换处理。本身处理主要指同类数据的处理。像素数据转换处理主要指图像变换和图像识别。前者指一类图像变换为另一类图像的过程。图像识别是指对识别对象属性、位置、相互关系等的分析提取。上述任务皆可通过计算机软件来实现。常用的地图软件有:地图设计软件、图像处理软件、图文编排软件、印前分色软件、彩色管理软件等。

59 图形输出 包括屏幕显示输出,磁盘、光盘存贮,彩色喷墨打印机样图输出、校样(线划、颜色、注记校对),四色(黄、品红、青、黑)分色胶片输出,彩色喷墨打印机成图输出(当地图用量较少时即为最终地图成品)。
如要获得大量纸质复制地图,则需进行制版印刷。和传统地图制印相比,计算机地图制印工艺省掉了印刷原图制作工序。四色分色胶片即为印刷原图,其可用来在自动制版机上快速制成印刷金属版,然后在四色平版印刷机印刷成品地图。一种计算机直接制版系统,可将计算机编辑处理的地图数据直接输出到印刷版上,省掉了胶片输出过程,精度和效率更高,代表着将来的发展方向之一。

60 二、多媒体电子地图制作 多媒体电子地图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个新的地图品种。多媒体电子地图的产生,使得地图制图发生了彻底的、革命性的变革。传统的地图编绘、清绘、制版、印刷的生产工艺流程已逐渐被计算机地图编辑设计与制印一体化所取代。从而实现了从传统手工制图到数字化、自动化制图与自动制版印刷的根本性转变。 多媒体电子地图是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屏幕地图。与常规地图相比,它具有闪烁、渐变、音频、动画等动态特性。其以数据形式存储和传输信息,为地图编辑和读图提供了良好的交互空间,使制图过程与读图过程交互融为一体。它分要素的多层次数据结构不仅突破了常规纸质地图载负量的局限性,而且通过不同图层空间数据的叠加分析,产生出更有价值的再生信息,大大提高了多媒体电子地图的利用价值。其无级缩放功能也克服了纸质地图固定比例尺的限制,使读者能从宏观到微观,从全局到局部随意浏览。多媒体电子地图的立体化、动态化与多媒体和遥感影像的结合使读者如临其景。多媒体电子地图以其先进的地图语言、图形、图像、图表、文字、音频、动画等综合表现形式,成为地图的一种全新的展示形式。

61 多媒体电子地图制图系统由相应的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其生产流程一般由编辑准备、数据获取、数据处理和产品输出四个步骤。其框图如图7—7:
多媒体电子地图亦可输出4色分色胶片出版原图,经制版印刷得到文本型彩色地图。

62 复 习 参 考 题 1.简述传统地图编制的一般过程。 2.地图印刷常经过哪些程序? 3.普通地图设计的特点是什么?
4.简述专题地图设计的一般过程。 5.专题地图的地理底图设计对专题地图编制有何重要意义? 6.计算机地图制作相对于传统地图编制有哪些重大变革? 7.简述计算机地图制作的简要过程。 8.多媒体电子地图制作和传统地图编制有哪些区别?


Download ppt "第七章 地图设计与制作 ி 本 章 要 点 1. 掌握地图编制的一般过程;普通地图 的设计原理;专题地图编制的方法。"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