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临床微生物室 在感染控制中的作用 长江大学临床学院检验科 艾 彪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临床微生物室 在感染控制中的作用 长江大学临床学院检验科 艾 彪"—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临床微生物室 在感染控制中的作用 长江大学临床学院检验科 艾 彪
临床微生物室 在感染控制中的作用 长江大学临床学院检验科 艾 彪

2 临床微生物室的主要作用和任务 研究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特征 提供快速、准确的病原学诊断 密切结合临床提出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
监测和预防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监测和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加强与临床联系

3 应加强对条件致病菌和耐药性细菌的检测和研究
掌握临床感染优势菌的构成和变迁的规律和趋势,不断提高诊断水平 要密切关注新出现的病原体,同时也不能放松对传统病原体的监测和研究。

4 医院感染的病原学特征 导致平常对正常宿主不致病的常居菌引起内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日益增多 正常菌群失调和耐药菌株出现 机体免疫功能低下
大量侵入性操作的应用

5 医院感染的病原学特征 1.病原体及其构成在变迁 30年代: 金葡,溶链 50年代: 金葡(产青霉素酶)
70年代: 耐氨基甙类GNB(肠道杆菌),MRSA 现 在: GNB(肠道杆菌,非发酵菌,其他) GPC(MRSA, VRE, PRSP,VRSA) 真菌(念珠菌,曲菌) 病毒(CMV) CA-MRSA进入医院?

6 医院感染的病原学特征 2.多为人体正常菌群:正常菌群易位、耐药基因转移、防御机制下降、生态失衡等导致致病性增加,引起感染。
3.多为多重耐药菌株:MRSA、MR-CoNS、VRE、ESBLs细菌、高产AmpC酶的肠杆菌科细菌、MDR非发酵革兰阴性菌。治疗困难,病死率高。 4.革兰阴性杆菌仍是医院感染最重要的致病菌:广泛存在于医院的环境中,住院病人的带菌率高。

7 医院感染的病原学特征 5.对外环境的特殊适应性: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与细菌生物膜形成有关。生物膜为复杂的三维结构,由细胞、细菌和胞外基质组成。植入导管后24小时即可形成生物膜,其结果:①细菌沉积和生长在生物膜内,随时释放细菌引起感染;②抗菌药物渗透障碍,以致生物膜内细菌暴露于亚抑菌浓度,促使耐药性产生;③提供细菌耐药因子交换的场所。

8 医院感染的病原学特征 6.病原体随基础病和感染部位而异 恶性肿瘤和其它免疫缺陷病:GNB;
心脏手术或人工瓣膜置换术后感染性心内膜 炎:SEP 50%、SAU 15-20%; 颅内手术或腰椎穿刺术后:PAE、葡萄球菌、不动杆菌属及肠杆菌科细菌

9 临床微生物室的主要作用和任务 研究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特征 密切结合临床提出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 提供快速、准确的病原学诊断
监测和预防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监测和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加强与临床联系 提供快速、准确的病原学诊断

10 MRSA?ESBL?VRE?PDR-AB?白念?曲霉?
用机关枪打鸟或用牛刀杀鸡的时代已经过去 抗感染需要:瞄准器、激光制导炸弹……

11 成功治疗感染症的决定因素 准确、快速的病原学诊断 医师判读病源菌培养结果 选择适当治疗方法

12 准确、快速病原学诊断的决定因素 二大因素 临床医务人员 标本接收 提高送检意识标本采集 储存 筛选 运送 处理 储存…… 分离鉴定……
临床微生物室人员 标本接收 储存 筛选 处理 分离鉴定……

13 在临床医生提供病人的临床诊断信息和 适当的临床标本,并尽可能获得流行病学 资料的情况下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必须尽可能缩短检验周期,改善工作流程和工作模式,尽快将有用的信息提供给临床

14 提高细菌阳性检出率 标本采集时间 标本采集方法 标本的质与量 标本的运送与保存 镜检筛选合格标本(退检制度) 高质量、多种分离培养基
培养环境 合理的收费制度

15 临床医务人员 应遵守病原学检查的基本原则,了解每种标本留取时的注意事项,及时、正确的采集、运送标本 应提供病人的临床诊断信息
主动与微生物室沟通,判断结果的意义

16 病原学检查的基本原则 1.及时采集微生物标本作病原学检查 2.在抗菌药物使用前采集标本 3.采样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临床医务人员 病原学检查的基本原则 1.及时采集微生物标本作病原学检查 2.在抗菌药物使用前采集标本 3.采样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4.棉拭子标本宜用运送培养基 5.混有正常菌群污染标本,不可置肉汤培养

17 病原学检查的基本原则 6.标本容器须灭菌处理,但不得使用消毒剂 7.送检标本应注明来源和检验目的
临床医务人员 病原学检查的基本原则 6.标本容器须灭菌处理,但不得使用消毒剂 7.送检标本应注明来源和检验目的 8.采样后立即送检,如不能及时送检应予冷藏保存(脑脊液除外)。厌氧培养标本需保持厌氧状态运送 9.标本中不可添加防腐剂

18 标本收集原则 可能致病源 –收集到越多越好 –保持其活性 可能污染菌 –非无菌部位 ‧避免污染:消毒 ‧减少增生:低温保存及使用输送培养基
临床医务人员 标本收集原则 可能致病源 –收集到越多越好 –保持其活性 可能污染菌 –非无菌部位 ‧避免污染:消毒 ‧减少增生:低温保存及使用输送培养基 –无菌部位 ‧避免污染:确实消毒

19 临床医务人员 血培养的最佳检出率  与以下几个关键问题有关: 采血时间 采血次数 采血量 使用含树脂培养瓶 采集部位 需氧和厌氧 无菌操作

20 临床医务人员 1. 最佳采血时间 应尽可能在患者寒颤或发热时(初),因为超过发热峰值后,病原菌的检出率会随之下降。 应在抗生素使用前抽血 

21 2. 采血次数 2-3套 三套 检出率96% 二套 检出率80% 一套 检出率65% 目前美国CLSI标准推荐
2. 采血次数 2-3套 检出率96% 检出率80% 检出率65% 目前美国CLSI标准推荐 三套 二套 一套 一套血培养:血培养瓶接种的是同一来源的标本(同一穿刺)20ml分别注入二个瓶子(需氧和厌氧各一瓶或二个需氧瓶)

22 2. 采血次数 绝不能只作一套血培养,阳性率低且培养结果很难做出临床解释
临床医务人员 2. 采血次数 绝不能只作一套血培养,阳性率低且培养结果很难做出临床解释 二套血培养的间隔时间不要超过5分钟(短暂菌血症),二套血培养必须注明采血时间 在采取血培养后的2-5天内,不需要重复采血培养

23 临床医务人员 2. 采血次数 例外  ★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人,通过血培养了解细菌或真菌是否清除可以评估和指导治疗。起始在一小时内采集3套,如24小时内全部阴性,则需连续3天抽血,每天一套共6瓶

24 3. 采血量 采血量是血培养得到最佳灵敏度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
临床医务人员 3. 采血量 采血量是血培养得到最佳灵敏度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 成人,每套至少10ml-20ml血;最好20-30ml(CLSI规定,血液与肉汤比例1:5-1:10) 婴幼儿,采血量不得超过患儿总血量的1%(一般1.5-3ml,血液与肉汤比例0.5:3)(儿童发生菌血症时血中浓度高于成人)

25 4. 使用含树脂培养瓶 可提高阳性率:对于所有患者提高18.3%;而对于已治疗患者提高35.4%。
临床医务人员 4. 使用含树脂培养瓶 可提高阳性率:对于所有患者提高18.3%;而对于已治疗患者提高35.4%。 美国,大约有30%-40%患者在最初血培养时,已开始抗感染治疗! 我国的情况更加严重(>70%)!! 提倡所有患者都用含树脂培养瓶

26 临床医务人员 5. 采血部位 采静脉血而不是动脉血 采静脉留置导管或留置管口的血培养会伴有高的污染率

27 6. 需氧和厌氧 对常规血培养,建议采需氧和厌氧的一套血培养瓶,先注入需氧瓶,再注入厌氧瓶 当采血量不能满足推荐的血量时,需氧培养优先
临床医务人员 6. 需氧和厌氧 对常规血培养,建议采需氧和厌氧的一套血培养瓶,先注入需氧瓶,再注入厌氧瓶 当采血量不能满足推荐的血量时,需氧培养优先 儿童只采需氧瓶

28 临床医务人员 7. 无菌操作 手卫生  快速手消毒剂  戴手套

29 临床医务人员 7. 无菌操作 皮肤消毒程序:  70%酒精消毒并干燥→碘酊30秒或碘伏1.5-2分钟(从穿刺点向外心1.5-2cm直径画圈)→70%酒精脱碘。 洗必泰的作用和作用时间与碘酊一样,无过敏反应,不必擦去,但不能用于<2个月的婴儿。

30 7. 无菌操作 不允许在消毒后按压静脉,除非带有无菌手套 采血后接种到血培养瓶时不需换针头,因为无明显的污染率差异,且易发生针刺伤
临床医务人员 7. 无菌操作 不允许在消毒后按压静脉,除非带有无菌手套 采血后接种到血培养瓶时不需换针头,因为无明显的污染率差异,且易发生针刺伤

31 临床医务人员 7. 无菌操作 培养瓶的接种程序  70%酒精消毒瓶塞60秒→在血液注入瓶之前,用无菌纱布或棉签清除塞子表面剩余的酒精,然后注入血液→轻轻颠倒混匀,以防血液凝固。

32 8. 标本的运送 血培养瓶在采血接种后必须马上送检 血培养瓶在采血接种后在室温中不得超过数小时 血培养瓶不得在采血接种后放入冰箱或冷冻
临床医务人员 8. 标本的运送 血培养瓶在采血接种后必须马上送检 血培养瓶在采血接种后在室温中不得超过数小时 血培养瓶不得在采血接种后放入冰箱或冷冻

33 9. 血培养标本的拒收 标签错误或在血培养瓶上未贴标签 破损的或渗漏的血培养瓶 血液凝固的血培养瓶 含有抗凝剂(除了SPS)的血培养瓶
临床医务人员 9. 血培养标本的拒收 标签错误或在血培养瓶上未贴标签 破损的或渗漏的血培养瓶 血液凝固的血培养瓶 含有抗凝剂(除了SPS)的血培养瓶

34 11. 婴幼儿的血培养 不必像成年患者一样采取2至3套血培养瓶 一些研究建议只采取一瓶需氧瓶进行培养
临床医务人员 11. 婴幼儿的血培养 不必像成年患者一样采取2至3套血培养瓶 一些研究建议只采取一瓶需氧瓶进行培养 对于婴幼儿患者,采血量不超过患者总血量的1%

35 血培养采检建议 急性高烧 – 10分钟内,由不同的部位抽取2套的标本 非急性高烧疾病
临床医务人员 血培养采检建议 急性高烧 – 10分钟内,由不同的部位抽取2套的标本 非急性高烧疾病 – 24小时内,由不同的部位抽取2-3套的标本(间隔不小于3小时) 急性心内膜炎 – 1-2小时内,由三个不同的部位抽取3套的标本

36 血培养采检建议 亚急性心内膜炎 – 24小时内,由三个不同的部位抽取3套的标本,每套间隔≧1小时,
临床医务人员 血培养采检建议 亚急性心内膜炎 – 24小时内,由三个不同的部位抽取3套的标本,每套间隔≧1小时, 当培养24小时后,若为阴性培养,应再送2-3套 发热待查 – 由不同的部位抽取2-3套的标本,每套间隔≧1小时,当培养24至48小时后,若为阴性培养,应再送2-3套 针对小儿病患,应立即采血 2003 Manu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 8th Edition

37 解释血培养“阳性”结果 败血症: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培养前的可能性 危险因素 人工装置 临床证据 培养后的可能性 # 阳性 / # 培养
不太可能 不肯定 很可能 棒状杆菌属 非-炭疽杆菌 痤疮丙酸杆菌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金葡菌 肺炎链球菌 肠杆菌科细菌 铜绿假单胞菌 白色念珠菌 Source: Kim SD, et al: Infect Control Hosp Epidemiol 2000;21:213-7 培养前的可能性 危险因素 人工装置 临床证据 培养后的可能性 # 阳性 / # 培养 比较耐药谱 比较基因型 The presence of some organisms, such as Propionibacterium acnes, in blood culture is unlikely to indicates true bacteremia, unless the patient is at special risk. The presence of some organisms, such as Staphylococcus aureus, should be assumed to indicate true bacteremia unless proven otherwise. Identification of coagulase-negative staphylococci in blood is one of the major reasons for vancomycin use in the United States, but most often these organisms are contaminants. The first step to interpret blood culture results when coagulase-negative staphylococci are identified is to assess the pre-test probability of true bacteremia. Some patients, including those with endovascular implants and other prosthetic devices, are at increased risk for coagulase-negative staphylococcal bacteremia. Likewise, neutropenic patients are at increased risk. Vascular catheters also increase the risk, but most coagulase-negative cultures in catheterized patients without other risk factors are contaminants. In patients who are critically ill, treatment is usually indicated until true bacteremia is excluded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Additional information can help assess the post-test probability of true bacteremia. If more than one specimen is growing coagulase-negative staphylococci, then true bacteremia is more likely than when a single specimen is positive. If more than one culture is positive, comparing the antibiograms can help determine if they are similar (more likely to represent true bacteremia) or different (less likely). The best method for assessing true bacteremia is to compare genotypes of the suspect strains. This method is not widely available and results are usually not timely enough to guide therapy.

38 血培养分离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NS):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血培养分离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NS): 1.首先评估败血症的可能性; 2.血管内移植物或其他人工装置; 3.粒细胞缺乏; 4.如无上述危险因素培养出的CoNS多为污染; 5.双份标本分离出CoNS,败血症的可能性高于单份培养: • 比较耐药谱 • 比较基因型

39 排名前10位的临床致病菌

40 我国痰细菌培养现状 临床医务人员 苛养菌检出率极低 结果重复性差 标本送检率低 报告速度慢 药敏结果与治疗 反应存在差距 感染菌与污染
菌不易区分 药敏结果与治疗 反应存在差距

41 提高痰培养阳性率 痰标本的正确采集(包括导痰) 痰标本及时运送和处理的重要性 痰标本的洗涤与匀化
临床医务人员 提高痰培养阳性率 痰标本的正确采集(包括导痰) 痰标本及时运送和处理的重要性 痰标本的洗涤与匀化 痰涂片:质量评估(细胞学筛选)和细菌、真菌初步报告 接种平板:质量与质控,血、巧克力、麦康凯,选择性 培养环境:CO2

42 咳痰标本留取原则 在抗生素应用前采集痰标本; 标本采集后1~2h内必须立即进行实验室处理; 取标本前应摘去牙托,清洁口腔如刷牙和漱口;
临床医务人员 咳痰标本留取原则 在抗生素应用前采集痰标本; 标本采集后1~2h内必须立即进行实验室处理; 取标本前应摘去牙托,清洁口腔如刷牙和漱口; 深咳,采集标本过程中要有专业的医务人员指导; 无痰可用3%~5%NaCl 5ml雾吸约5min导痰;

43 咳痰标本留取原则 也可用物理疗法、体位引流、鼻导管抽吸等法取痰;
临床医务人员 咳痰标本留取原则 也可用物理疗法、体位引流、鼻导管抽吸等法取痰; 对于细菌性肺炎,痰标本送检每天1次,连续2~3天。不建议24h内多次采集,除非痰液外观性状出现改变; 怀疑分枝杆菌感染者,应连续收集3天清晨痰液送检

44 咳痰与下呼吸道标本 咳痰 下呼吸道标本 方便 + — 风险 无或少 大 敏感性 +~++ 防污染 - 成本 低 高 指导用药 ++~+++
临床医务人员 咳痰与下呼吸道标本 咳痰 下呼吸道标本 方便 风险 无或少 敏感性 +~++ 防污染 成本 指导用药 ++~+++

45 下呼吸道标本采样方法 经气管插管吸引物(TTA) 经胸壁针刺吸引物(TNA) 防污染支气管肺泡灌洗(BAL) 防污染毛刷(PSB)
临床医务人员 下呼吸道标本采样方法 经气管插管吸引物(TTA) 经胸壁针刺吸引物(TNA) 防污染支气管肺泡灌洗(BAL) 防污染毛刷(PSB) 开胸肺活检(OLB)组织标本 经人工气道采样的下呼吸道标本

46 临床医务人员 痰标本留取方法 1、咳痰:清水反复漱口后用力咳嗽,从呼吸道深部咳出新鲜痰液于无菌容器送检。痰量极少者可用45℃ 10%氯化钠溶液雾化吸入导痰。 2、对咳嗽乏力或昏迷病人,可用吸痰管经鼻腔或口腔抵达气管腔内吸引痰液。用纤维支气管镜可直接在病灶部位采集高浓度的感染病原菌,但不能完全避免咽喉部正常菌群污染。

47 痰标本留取方法 3、双侧肺部感染伴人工气道如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患者,可用吸痰管经人工气道估插至叶支气管水平吸引痰液。
临床医务人员 痰标本留取方法 3、双侧肺部感染伴人工气道如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患者,可用吸痰管经人工气道估插至叶支气管水平吸引痰液。 4、对重症、难治,或伴免疫抑制,或疑似厌氧菌引起的医院内肺部感染,可采用环甲膜穿刺经气管吸引(TTA)、经胸壁穿刺肺吸引(LA)、经纤维支气管镜或人工气道作防污染双套管毛刷(PSB)或防污染支气管肺泡灌洗(BAL)采集无口咽部菌群污染的痰液,进行精确的感染病原学诊断。

48 痰标本的储存与运送 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链球菌对干燥、寒冷的抵抗力均较弱,在标本离开机体后的外界复杂的环境中,存活率十分低
临床医务人员 痰标本的储存与运送 担搁接种可影响培养结果 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链球菌对干燥、寒冷的抵抗力均较弱,在标本离开机体后的外界复杂的环境中,存活率十分低 不能及时运送接种时,应暂存于4℃冰箱

49 合格的咳痰标本判断标准 痰涂片鳞状上皮细胞<10/L和WBC>25/L。
临床医务人员 合格的咳痰标本判断标准 痰涂片鳞状上皮细胞<10/L和WBC>25/L。 如果低倍视野下鳞状上皮细胞大于10个,应不做或仅在特殊要求时做培养。 如做培养,报告中注明“镜检结果表明标本口咽分泌物污染明显”。

50 肺部细菌性感染病原诊断:确定意义 ② 纤支镜或人工气道吸引标本 细菌>105cfu/ml(2+)
临床医务人员 肺部细菌性感染病原诊断:确定意义 ① 血或胸液培养到病原菌 ② 纤支镜或人工气道吸引标本 细菌>105cfu/ml(2+) BALF:细菌≥104cfu/ml(1-2+) PSB、PBALF:细菌>103cfu/ml(1+)

51 肺部细菌性感染病原诊断:有意义 ① 合格痰标本培养致病或条件致病菌≥3+ ② 少量生长,但与镜检结果一致 (肺球、流感、卡他莫拉菌)
临床医务人员 肺部细菌性感染病原诊断:有意义 ① 合格痰标本培养致病或条件致病菌≥3+ ② 少量生长,但与镜检结果一致 (肺球、流感、卡他莫拉菌) ③ 入院3天内多次培养到相同细菌

52 尿液标本采集原则 尿液通常是无菌的或一过性有少量微生物,但是尿道内或尿道周围皮肤的菌群会污染尿液标本,从而可能导致错误的培养结果。
临床医务人员 尿液标本采集原则 尿液通常是无菌的或一过性有少量微生物,但是尿道内或尿道周围皮肤的菌群会污染尿液标本,从而可能导致错误的培养结果。 诊断症状明显的病人(如尿急、尿频、尿痛),一份标本就已足够,治疗48-72小时后再采集第二份标本。对于症状不明显的病人,需采集2-3份标本。怀疑肾结核时,应连续3天采集晨尿。

53 尿液标本采集原则 多次收集或24小时尿不能用作培养。 申请单上必须注明病人症状是否明显,这对于定量培养分析非常重要,尤其只有少量尿液标本。
临床医务人员 尿液标本采集原则 多次收集或24小时尿不能用作培养。 申请单上必须注明病人症状是否明显,这对于定量培养分析非常重要,尤其只有少量尿液标本。 室温都有利于病原菌和污染菌会生长繁殖,因此若30min内不能及时培养尿液则必须冷藏,但也不能超过24小时。

54 尿液标本采集方法 中段尿 导尿管导尿 经耻骨上皮肤穿刺采集膀胱内尿液 送检标本以晨起第一次尿液为佳
临床医务人员 尿液标本采集方法 中段尿 导尿管导尿 经耻骨上皮肤穿刺采集膀胱内尿液 送检标本以晨起第一次尿液为佳 不能立即送检者,可暂存4℃冰箱<6h

55 皮肤及软组织伤口标本 1、无菌生理盐水擦洗病灶表面后,用棉拭子采取病灶深部的脓液和分泌物,置运送培养基内送检。
临床医务人员 皮肤及软组织伤口标本 1、无菌生理盐水擦洗病灶表面后,用棉拭子采取病灶深部的脓液和分泌物,置运送培养基内送检。 2、对未溃破的脓肿宜用碘酒、酒精消毒皮肤后,以无菌注射器抽取脓液送检;也可于切开排脓时用无菌棉拭采样。 3、采样前病灶局部应避免用抗菌药物或消毒剂。 4、最好以针筒直接由病灶处抽取标本

56 微生物检查的标本储存 储存环境 标本来源 4 ℃冰箱 尿液、痰液、粪便、血清学检查、结核菌培养、病毒培养 35℃温箱
临床医务人员 微生物检查的标本储存 储存环境 标本来源 4 ℃冰箱 尿液、痰液、粪便、血清学检查、结核菌培养、病毒培养 35℃温箱 阿米巴、脑脊髓液细菌培养标本 室温 耳朵、眼睛、鼻腔、咽喉、血管导管、组织、体液、生殖泌尿道、厌氧菌培养标本、血培养瓶 指甲,头发,皮肤刮取物真菌培养标本、冷凝集试验血清

57 正确的微生物标本采集和运送 才能做到 提高培养阳性率 准确的病原学诊断 针对性病原学治疗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58 正确的微生物标本采集和运送 我们努力的方向 良性循环 实验室 高质量的鉴定 得出 好的结果 临床提供 合格的标本 临床 合理治疗 病人受益
控制感染症

59 临床微生物室人员 对临床医护人员进行采集和运送微生物标本的知识与操作培训 对标本进行评价,对于一些不恰当的标本应该重新收集
不断提高分离鉴定和药敏水平,及时报告结果

60 一般程序 标本 临床微生物室人员 直接涂片,染色镜检 分离培养 增菌培养 需氧培养 二氧化碳培养 厌氧培养 观察菌落形态
直接涂片,染色镜检 分离培养 增菌培养 需氧培养 二氧化碳培养 厌氧培养 观察菌落形态 单个菌落 涂片、染色镜检 血清学鉴定 生化鉴定 药敏试验 确定致病菌发出报告

61 加强管理,缩短检验结果报告时间 “报告时间”是微生物检验生存的重要决定因素 临床微生物室人员 24小时值班、保证周末有足够工作人员
安排专人,微生物标本及时涂片、接种、培养 选择多种、高质量培养基,选择培养基、显色培养基 引进基本设备:CO2培养箱、血培养仪、结核菌培养 提高技术,注意划线接种技巧,减少菌落纯分 采用先进的鉴定和药敏设备、试剂,减少补充试验 调整报告单发放时间:9AM(外科8AM)和4PM前 学会使用电话报告:如血培养、痰涂片、抗酸杆菌等 建立院内网络的微生物报告体系,促进分级报告制度

62 特殊和危重病例的快速结果 当天涂片报告 次日初步培养结果:有无细菌生长,大致细菌种类和浓度 24~48h药敏结果(可能尚无细菌鉴定)
临床微生物室人员 特殊和危重病例的快速结果 当天涂片报告 次日初步培养结果:有无细菌生长,大致细菌种类和浓度 24~48h药敏结果(可能尚无细菌鉴定) 缩短时间方法:减少不必要的菌落纯分,快速鉴定和药敏,改进报告形式与发送方式

63 定期更新和评估检验方法值得关注的一部分项目
临床微生物室人员 定期更新和评估检验方法值得关注的一部分项目 呼吸道非典型病原体的血清学方法 痰涂片荧光法检测分支杆菌 非结核分枝杆菌的培养与药敏 尿抗原检测快速诊断军团菌感染 抗生素相关腹泻病原体(主要是艰难梭菌)检测 建立念珠菌快速培养和药敏试验

64 临床微生物室的主要作用和任务 密切结合临床提出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 研究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特征 提供快速、准确的病原学诊断
监测和预防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监测和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加强与临床联系 密切结合临床提出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

65 应当掌握抗微生物药物和细菌耐药性的最新进展 对分离的病原体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与分析
临床微生物室人员 应当掌握抗微生物药物和细菌耐药性的最新进展 对分离的病原体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与分析 参与对病人治疗方案的制定,充分了解病人的病情与机体状况,并充分考虑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PK/PD)的参数,提出合理用药的建议

66 临床微生物室的主要作用和任务 研究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特征 提供快速、准确的病原学诊断 密切结合临床提出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
监测和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加强与临床联系 监测和预防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67 定期和不定期的作细菌耐药趋势及病原学报告 应定期(每半年一次)作出细菌敏感类型的总结,指导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临床微生物室人员 定期和不定期的作细菌耐药趋势及病原学报告 应定期(每半年一次)作出细菌敏感类型的总结,指导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可对本单位列入前三名的病原菌的分类和耐药趋势作追踪调查, 并不定期作出报告。

68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中规定 要求抗菌药物应用以病原学监测为基础。
三级医院必须建立符合标准的临床微生物实验室,配备相应设备及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病原微生物培养、分离、鉴定及细菌药敏试验工作。 二级医院要创造条件,逐步完善。 不具备条件的二级医院应依托邻近医院实验室开展临床微生物监测,根据监测结果选择敏感抗菌药物。

69 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的意义 可预测抗菌药物治疗的效果; 指导临床医生选择使用抗菌药物; 提供所选择药物的依据;
监测耐药性,控制和预防耐药菌感染的发生和流行。

70 需要特殊药敏试验检测的耐药细菌 耐甲氧西林的金葡菌 高水平抵抗氨基糖甙类的肠球菌菌株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AmpC酶的革兰阴性杆菌

71 需特别加强监测的几种细菌耐药性 MRSA 、MRSE (MRCONS)、PRP(耐青的
肺炎球菌)、VRE(耐万古的肠球菌)、VRSA(耐万古的金葡菌) 耐氨苄青的流感嗜血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AmpC酶革兰阴性杆菌 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孢菌、不动杆菌

72 药敏统计的项目包括 1.各类培养方法、各类标本的细菌分离率 2.各医院、各科室耐药菌分离率 ⑴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MRSA、MRSE)
⑵对万古霉素敏感性降低的葡萄球菌 ⑶耐青霉素的肺炎球菌(PRP) ⑷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⑸耐氨苄西林的流感嗜血杆菌

73 ⑹产超广谱酶的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 ⑺高产Ampc酶的阴沟杆菌、产气肠杆菌、弗劳地枸橼酸杆菌 ⑻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 3.各类细菌的比例及排位 4.真菌的分离率 5.各细菌对各类药物敏感或耐药比例 6.药物选择参考

74 我院部分细菌耐药统计表 埃 希 菌 属 克 雷 伯 铜 绿 假 单 胞 氨苄西林 44 95.4 21 100 \ 头孢噻肟 41 60.9
株数 R% 氨苄西林 44 95.4 21 100 \ 头孢噻肟 41 60.9 19 42.1 5 80 头孢他啶 43 58.1 18 44.4 6 66.7 头孢吡肟 37 48.6 22 36.4 泰能 环丙沙星 47.7 27.3 左氧氟沙星 46.5 16.7 氨曲南 36 63.8 呋喃妥因 4 25 3 33.3

75 临床微生物室的主要作用和任务 监测和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研究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特征 提供快速、准确的病原学诊断
密切结合临床提出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 监测和预防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加强与临床联系 监测和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76 感染监测与微生物检验的关系 传染源的调查 传播途径的追踪 易感人群的管理

77 参与医院感染监测 及时正确的病原学报告; 流行预报; 实验室记录。
病原学报告:当引起医院感染的病原体初步分离、鉴定后,应该给临床医生或感染控制人员一个恰当的报告。

78 流行预报 临床微生物室发现某病区同时或在较短时间内有同种菌感染达3例以上时应及时通知感染科,并协助进行病原学检测与保留菌株做同源性鉴定。

79 实验室记录 实验室记录是感染监测的重要工具。 实验室记录应包括: 标本的来源、收集时间、病人的确诊、病房和病原体的鉴定结果以及药敏试验等。
记录保存的时间一般认为至少应保存18个月。

80 对可疑传染源和传播媒介采样标本的检验by Guild Design Inc.
暴发流行时实验室面临的任务 1 2 3 检验 鉴定 分型 对可疑传染源和传播媒介采样标本的检验by Guild Design Inc. 鉴定病原体的种类 对细菌进行分型

81 细菌分型 菌种的保存

82 细菌分型 为了追踪感染来源与途径,确定感染的散发或爆发,常需对所分离的细菌进行分型。
依据细菌的表型特征分型:抗生素或重金属离子耐性分型、生化分型、血清分型、噬菌体分型和细菌素分型。 依据细菌基因特征分型:分子生物学分型方法,如质粒分析和核酸的同源性分析,酶产物或标记蛋白可用于对许多细菌进行分型。

83 菌种的保存 实验室必须保存一定的与医院感染有关的菌种,一直保存到确定是否有被上面所列举的这些方法进一步分析的必要为止。
实验室应继续培养且保留分离到的在流行病学上有重要意义的菌株。 另外还应建立一个菌种库及查阅和分析系统。

84 临床微生物室的主要作用和任务 研究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特征 提供快速、准确的病原学诊断 密切结合临床提出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
监测和预防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监测和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加强与临床联系

85 微生物室一定要让临床了解国际上微生物检验技术的进展,及时改变以往的陈旧知识
转变临床医师和大众的有关观念,最大程度满足临床诊断、治疗需要 可采用多种方法如讲座、座谈讨论会、简讯、墙报园地甚至参与查房等形式。

86 对于可疑的培养结果要主动与临床沟通,排除污染菌的可能,指导临床正确用药

87 临床微生物室 现状 感染性疾病 现状

88 我国的微生物室与检验科的规模比较 1:20 检验科 微生物室

89 我国病原学诊断与抗菌药物花费比较 1:100 病原学诊断花费 抗菌药物花费

90 谢谢!


Download ppt "临床微生物室 在感染控制中的作用 长江大学临床学院检验科 艾 彪"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