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腧穴的强身保健法 福建省人民医院 针灸康复科 林源主任医师.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腧穴的强身保健法 福建省人民医院 针灸康复科 林源主任医师."—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腧穴的强身保健法 福建省人民医院 针灸康复科 林源主任医师

2 关于“穴位” 穴位的由来 什么是穴位? 人体有多少个穴位?

3 穴位的由来 “反应点” 以痛为腧 定位、定名 归经 穴位即腧穴,是人们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发现的用于治病的部位。
追溯腧穴的起源,始于“反应点”。当人们患病时,有时会在某些相关部位出现自发痛或其他不适,会自然地用手去抚摸、叩打、按压这些部位以减轻病痛,或由别人帮助抚、叩、按,在抚、叩、按时发现压痛点。久而久之,逐渐在人体发现一些能反映病痛或治疗疾病的特殊点。经过长期积累经验,最后形成穴位的概念。 “反应点” 以痛为腧 定位、定名 归经

4 什么是穴位?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是针灸治疗疾病的刺激点与反应点。腧与“输’通,有转输、输注的含义;“穴”即孔隙。所以,腧穴的本义即是指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转输或输注于体表的分肉腠理和骨节交会的特定的孔隙。分为经穴、经外奇穴和阿是穴、耳穴四类。功能输注脏腑经络气血,沟通体表与体内脏腑的联系。

5 人体有多少个穴位? 历史上不同时期的穴位数是不一样的: 最早《内经》当中记载穴位名约160个
宋代王惟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记载,共有354个穴位 清代李学川的《针灸逢源》定经穴361个 目前国家标准经穴显示:人体周身409个穴位名,830个穴位,有60个单穴,770个多穴。

6 腧穴的作用 远治作用 特殊治疗 作用 近治作用

7 近治作用 是指腧穴具有治疗其所在部位局部及邻近组织、器官病证的作用。如眼眶周围的睛明、承泣、攒竹、瞳子髎等经穴均能治疗眼疾,胃脘部周围的中脘、建里、梁门等经穴均能治疗胃痛,膝关节周围的鹤顶、膝眼等均能治疗膝关节疼痛。阿是穴均可治疗所在部位局部的病痛等。

8 远治作用 指腧穴具有治疗其远隔部位的脏腑、组织、器官病证的作用,尤其是十二经脉中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经穴——五腧穴,远治作用尤为突出。如合谷穴,不仅能治疗手部的局部病证,还能治疗颈部和头面部病证。

9 特殊治疗 作用 腧穴具有双向的良性调整作用和相对的特异治疗作用。如腹泻时针天枢可止泻,便秘时针天枢可通便。内关可治疗心动过缓,又可治疗心动过速。腧穴治疗作用还有特异性。如大椎穴退热,至阴穴矫正胎位,阑尾穴治疗阑尾炎等。

10 保健灸法 保健灸法是利用艾叶或艾绒制成的艾条或艾炷,在人体的特定穴位上施灸,以达到和气血、通经络、养脏腑、祛疾病、强身体、益寿延年的目的。保健灸法常用的有温和灸、隔姜灸、隔盐灸、隔附子饼灸。施灸前要准备好艾条或数枚艾炷,艾炷就是将艾绒用手搓捏成大小不等的圆锥形,小的如麦粒,大的如蚕豆大。常用的保健灸法有温和灸、隔姜灸、隔盐灸、隔附子饼灸。

11 隔盐灸是用干燥的食盐填敷于脐部,或于盐上再置一薄姜片,然后放上艾炷并点燃,当一个艾炷燃烧完后再用镊子挟去,换上另外一个艾炷并点燃,每次3至5壮。
温和灸的方法是手持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施灸,距皮肤约2~3cm。灸至局部皮肤发红并有温热的感觉,时间大约 10-15分钟。

12 隔姜灸是将鲜姜切成厚约0.2~0.3cm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置于穴位上,然后放上艾炷并点燃施灸,每次3至5壮。

13 常用灸法操作

14 我科特色疗法——“三伏灸” 是根据祖国医学“发作治标”、“平时治本”和“冬病夏治”的原则,采用三伏天隔姜灸后,敷贴“三伏药膏”以达到扶正固本,增强机体抗病能力,预防治疗疾病的疗法。根据“天人合一”的理论,“春夏养阳”的原则,通过利用一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人体内阳气也相对充沛的时期,以辛温、走窜、通络的药物敷贴相关穴位,以达到冬病夏治的目的。我院是福建省首家开展此疗法的医院,每年有6000余人次接受此疗法,总有效率达90%。 主要适应症:1.呼吸系统疾病,好发于冬季者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2.免疫力低下,冬季易感冒者;3.虚寒性疾病:如胃脘痛、泄泻、疮疡久溃不敛、月经不调者。4.中气不足,脏腑下垂疾病:如子宫脱垂、胃下垂、脱肛、肾下垂、习惯性流产者。5.感受风寒湿之邪所致关节炎,腰腿痛(痹证)。

15 常用保 灸法

16 足三里 保健灸 足三里位于膝下3寸,胫骨前嵴旁开1横指。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的合穴,该穴具有培补后天之本、调理脾胃、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功效,历代医家均把足三里作为保健灸中的要穴,有“长寿之灸”的美称。适用于3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30岁以前的人不宜应用,多用艾条温和灸。

17 三阴交 保健灸 位于内踝尖上三寸,胫骨后缘。此穴为足三阴经之交会穴,从经脉络属来看,与泌尿生殖系统有密切关系。青年灸三阴交可促进泌尿生殖系统的健康发育,预防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发生。妇女在生理上有经、带、胎、产的生理特点,在病理上有月经病、带下病、胎前病、产后病,这些与肝脾肾三脏及冲任带三脉密切相关,而三阴交正是具有健脾统血、益肾柔肝、调整冲任、固经止带作用。妇女常灸此穴可保持其生理功能正常,预防妇科病的发生。因此是青年及妇女的保健要穴。常用艾条温和灸。

18 涌 泉 保健灸 涌泉穴位于足底前1/3与中后2/3交界处。有通关开窍、回阳固脱、补肾益聪、舒肝调气的作用。宜用温和灸。

19 大 椎 保健灸 大椎穴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属督脉,总督一身阳气与手足六阳经相交,故此处阳气最盛。大椎保健灸可振奋人体之阳气,增强抵抗力,运用于阳气不足、形寒肢冷之人的预防保健。采用温和灸或隔姜灸。

20 中 脘 保健灸 位于脐上4寸。常灸此穴可调理脾胃,增进食欲,促进消化吸收,对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等中焦虚寒证有很好的疗效。常用温和灸、隔姜灸。

21 神 阙 保健灸 神阙位于肚脐中央,是任脉穴,具有温肾补肾、健脾和胃的功能。常用于健康人的养生保健,对于平素体质虚弱、脾肾阳虚的人则更为适宜。常用隔盐灸或隔姜灸。 关元

22 气 海 保健灸 气海位于脐下1.5寸,有温补元气、益肾纳气的养生保健作用。气海保健灸对中年以后的男子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常用方法有温和灸、隔姜灸、隔盐灸。

23 关 元 保健灸 位于脐下3寸,又名丹田。本穴有很强的培肾固本、回阳救逆的作用,是全身强壮穴之一。施灸有强身健体、益寿延年的功效。对身体虚弱、少气发力、畏寒肢冷、精神不振、小腹虚寒以及元气不足的中老年人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常用方法有温和灸、隔姜灸、隔盐灸。

24 常用穴位 足三里 位于内踝尖上三寸,胫骨后缘。为足三阴经之交会穴,与泌尿生殖系统关系密切。灸三阴交可促进泌尿生殖系统的健康发育,预防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发生。妇女常灸此穴可保持其生理功能正常,预防妇科病的发生。因此是青年及妇女的保健要穴。常用艾条温和灸。 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属督脉,总督一身阳气与手足六阳经相交,故此处阳气最盛。大椎保健灸可振奋人体之阳气,增强抵抗力,运用于阳气不足、形寒肢冷之人的预防保健。采用温和灸或隔姜灸。 足三里位于膝下3寸,胫骨前嵴旁开1横指。该穴具有培补后天之本、调理脾胃、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功效,为保健灸中的要穴,有“长寿之灸”的美称。适用于3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30岁以前的人不宜应用,多用艾条温和灸。 三阴交 位于足底前1/3与中后2/3交界处。有通关开窍、回阳固脱、补肾益聪、舒肝调气的作用。宜用温和灸。 涌 泉 大 椎

25 位于脐下3寸,又名丹田,是全身强壮穴之一。对身体虚弱、少气乏力、畏寒肢冷、精神不振、小腹虚寒以及元气不足的中老年人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中脘 神阙 气海 位于脐下3寸,又名丹田,是全身强壮穴之一。对身体虚弱、少气乏力、畏寒肢冷、精神不振、小腹虚寒以及元气不足的中老年人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位于脐上4寸。常灸此穴可调理脾胃,增进食欲,促进消化吸收,对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等中焦虚寒证有很好的疗效。常用温和灸、隔姜灸。 气海位于脐下1.5寸,有温补元气、益肾纳气的养生保健作用。气海保健灸对中年以后的男子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常用方法有温和灸、隔姜灸、隔盐灸。 神阙位于肚脐中央,是任脉穴,具有温肾补肾、健脾和胃的功能。常用于健康人的养生保健,对于平素体质虚弱、脾肾阳虚的人则更为适宜。常用隔盐灸或隔姜灸。 关元

26

27 常用按摩手法 推法 摩法 擦法 揉法 按法 点法 捏法

28 推法 摩法 擦法 用掌或其他一些部位着力于治疗部位上,进行单方向的直线推动。
以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指面或以掌附着在治疗部位上,做环形而有节律的抚摩称为摩法。以指着力的称为指摩法,以掌着力的称为掌摩法。 擦法 用掌、大鱼际或小鱼际着力于施治的部位,往返直线快速擦动。以掌着力的擦法称为掌擦法,以大鱼际着力的擦法称为鱼际擦法,以小鱼际着力的擦法称为侧擦法。

29 揉法 用掌、大鱼际、掌根、指端或前臂的尺侧着力于一定部位,做轻柔缓和的环旋活动。用手掌着力的揉法为掌揉法,用大鱼际着力的揉法为鱼际揉法,用掌根着力的揉法称为掌根揉法,用指端或螺纹面着力的称为指揉法,用前臂尺侧着力的揉法称为前臂揉法。 按法 以掌着力于一定部位,垂直向下按压。按压时应逐渐用力,作用于背部时,特别强调一定要在呼气末瞬间用力。

30 点法 以指端着力按压人体的穴位,即为点法,也称点穴。点法可在瞬间内用力点其一穴位,也可逐渐用力点按人体某些穴位。施用点法时,应注意保护自己的手指,避免过伸过屈而造成损伤。 捏法 主要用于督脉,分三指捏、两指捏。三指捏法:两手腕关节略背伸,拇指横抵于皮肤,食中二指置于拇指前方皮肤处,以三指捏拿肌肤,两手边捏边交替前进。二指捏法:两手腕关节略尺偏,食指中节桡侧横抵于皮肤,拇指置于食指前方皮肤处,以拇食二指捏拿肌肤,边捏边交替前进。捏法作用于背部督脉称为捏脊,不仅可用于儿童,成人也可应用,有很好的调理胃肠作用,促进消化吸收,提高人体抵抗力,并对失眠有一定效果。捏脊常自下至上从骶管裂孔至颈部大椎穴,一般捏3至5遍,以皮肤微微发红为度。常捏三下,向上提一下,称为捏三提一。

31 常用按摩手法

32 养生保健

33 面部 ①浴面养颜:以两手轻轻的在面部做洗脸的动作,顺序为口角→鼻旁→前额→太阳→面颊→口角。如此反复操作10次。

34 面部 ②叩齿固肾:口微闭,上下牙齿轻扣30至50次,以达健齿固肾的作用。
③运目养神:两目微闭,眼球顺时针转动10至20次,然后闭目休息片刻,再睁眼远眺。

35 颈项部 ①归挤项筋:放松坐于凳上,两手交叉叩住置于颈后,以掌根着力,自两侧向中央归挤,以使颈部肌肉放松。从上到下,反复操作10次,用力要深沉。

36 颈项部 ②点揉风池:以两手的食中二指分别点揉两侧风池穴,点揉的力量应向内上方,以局部有致痛感为最好。

37 腰腹部 ①轻叩命门:以两手半握拳,以拳眼处轻叩两侧肾俞及命门穴,叩打时力量要轻,并交替进行。

38 腰腹部 ②摩腹助运:以掌摩法作用于腹部,摩腹的顺序为:右上腹→左腹→脐→小腹→右下腹→右上腹→左上腹→左下腹。本法可调解胃肠功能,促进胃肠蠕动和肠道吸收与排泄。

39 下肢部 ①推擦涌泉:以两掌或两手拇指推擦两足底的涌泉穴,使得足底有温热的感觉,每侧大约5分钟。涌泉能滋阴补肾、调养五脏六腑,引上焦之热下移,活跃肾经内气,强身壮体,益智防衰。

40 下肢部 ②按揉足三里:足三里是重要的保健穴,能健脾和胃,调补气血。治疗一切胃肠等消化系统疾患和下肢疼痛、瘫痪、麻木等。民谚有“击打足三里,胜吃老母鸡”的说法。经常推擦或击打足三里能补虚健体,起到防衰抗老的作用。方法是用同侧手拇指或中指左右旋揉足三里各100次,或用两掌根分别击打左右侧足三里各36-72次。每天或隔天1次,选择推揉或直接击打都行,但贵在坚持。

41 下肢部

42 谢谢!


Download ppt "腧穴的强身保健法 福建省人民医院 针灸康复科 林源主任医师."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