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学习古诗方法 一、知诗人,解诗题。 二、抓字眼,明诗意。 三、想意境,悟诗情。 四、诵诗句,背诗文。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学习古诗方法 一、知诗人,解诗题。 二、抓字眼,明诗意。 三、想意境,悟诗情。 四、诵诗句,背诗文。"—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2 学习古诗方法 一、知诗人,解诗题。 二、抓字眼,明诗意。 三、想意境,悟诗情。 四、诵诗句,背诗文。

3 杜 甫 (712-770),字子美,籍贯巩县 (今属河南),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人称“诗圣” 。
杜 甫 ( ),字子美,籍贯巩县 (今属河南),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人称“诗圣” 。 其诗直接反映了唐朝“安史之乱”时期的社会现实,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人称“诗史”。因诗中常自称少陵野老,又做过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少陵、杜工部。 其代表作有:三吏 :《石壕吏》 《新安吏》 《潼关吏》 三别:《新婚别》 《无家别》 《垂老别》

4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 ( jì )北, 初闻涕(tì)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wū)峡, 便下襄 (xiānɡ)阳向洛阳。

5 诗 意 剑外忽然间传扬着收复蓟北的消息, 刚刚听到这个喜讯,泪水就洒满了衣裳。 再看看老伴和孩子,哪还有一丝的忧愁?
胡乱地卷起诗书,高兴得简直要发狂。 在大晴天里放声高歌,还要畅饮美酒, 趁着这春光的陪伴,我正好回到我的故乡。 放舟从巴峡东下,穿越巫峡, 顺流而下一过襄阳,便一直奔向故乡洛阳。

6 首联 捷报传来喜泪沾裳(盼望已久)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忽闻叛乱已平的捷报,急于奔回老家的喜悦之情. 颔联 妻子一扫往日愁云(欣喜若狂) 颈联 纵酒欢唱作伴还乡(多年愿望) 尾联 想象中飞驰到洛阳(归心似箭)

7 滁 州 西 涧 (唐) 韦应物

8 作者简介 唐朝诗人,长安人。在中唐前期,韦应物是个洁身自好的诗人,也是个关心民生疾苦的好官。在仕宦生涯中,他常处于进仕退隐的矛盾。他为中唐政治弊败而忧虑,为百姓生活贫困而内疚,有志改革而无力,思欲归隐而不能,进退两为难,只好不进不退,任其自然。《滁州西涧》就是抒发这样的矛盾无奈的处境和心情。

9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滁 州 西 涧 韦 应 物

10 【韵译】: 我怜爱生长在涧边的幽草, 涧上有黄鹂在深林中啼叫。 春潮伴着夜雨急急地涌来, 渡口无人船只随波浪横漂。

11 探究讨论 1、独怜是什么意思? 2、这首诗那句比较出名,为什么?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4、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所描绘的景象。

12 滁 州 西 涧 全诗表露了恬淡的胸襟和忧伤之情怀。 偏爱 独怜幽草涧边生, 写春景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滁 州 西 涧 创造恬淡幽静的意境,表现诗人要在急剧变化的潮流中寻求一点自由和安静。 全诗表露了恬淡的胸襟和忧伤之情怀。

13 约 客 ——赵师秀

14 作者简介 赵师秀(1170~1219):南宋诗人。字紫芝、灵芝,号灵秀,又号天乐。光宗绍熙元年(1190)进士,与徐照、徐玑、翁卷并称“永嘉四灵”,开创了“江湖派”一代诗风。

15 约 客 (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16 约 客 (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户外自然之景 (寂寞、单调) 室内人物之景
写出约客未至的心情:有急、有气、有失落、有无奈。

17 诗文赏析 前二句交待了当时的环境和时令。“黄梅”、“雨”、“池塘”、“蛙声”,写出了江南梅雨季节的夏夜之景:雨声不断,蛙声一片。读来使人如身临其境,仿佛细雨就在身边飘,蛙声就在身边叫。这看似表现得很“热闹”的环境,实际上诗人要反衬出它的“寂静”。 后二句点出了人物和事情。主人耐心地而又有几分焦急地等着,没事可干,“闲敲”棋子,静静地看着闪闪的灯花。第三句“有约不来过夜半”,用“有约”点出了诗人曾“约客”来访,“过夜半”说明了等待时间之久,本来期待的是约客的叩门声,但听到的却只是一阵阵的雨声和蛙声,比照之下更显示出作者焦躁的心情。第四句“闲敲棋子”是一个细节描写,诗人约客久候不到,灯芯很长,诗人百无聊赖之际,下意识地将黑白棋子在棋盘上轻轻敲打,而笃笃的敲棋声又将灯花都震落了。这种姿态貌似闲逸,其实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焦躁。

18 如梦 令 李 清照

19 走近李清照 李清照(1084-1155),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 父亲李格非是苏轼的学生,夫赵明诚 是著名金石考据家。早年生活优越,
和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 整理。金兵入侵中原,流寓南方。明 诚病死,境遇孤苦。前期多写悠闲生 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感伤情调。李清 照是诗、词、散文皆有成就的宋代女 作家,但她最擅长的,成就最高的还 是词。她的词在两宋词坛上独树一帜, 被称为“李易安体”,把婉约词推向了高 峰。有《漱玉词》、《李清照集》。  

20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21 运用借代、拟人,写出暮春风雨后花叶的神采。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绿——叶 颜色 红——花 表现了词人在少女时代对美好事物的关切,以及对闺中生活的怀念。 肥——雨后的叶子因水 分充分而茂盛肥大。 瘦——雨后的花朵因不 堪雨打而凋谢稀少 情态 运用借代、拟人,写出暮春风雨后花叶的神采。

22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23 辛弃疾 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词人和爱国者,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与苏轼齐名,并称“苏辛”,历史上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为豪放派词人代表,风格沉郁顿挫,悲壮激烈,人称“词中之龙”。   辛弃疾具有一般作家所不具备的戎马生涯,他首先是一个爱国斗士,然后才是一个词人,因而他的爱国词最自然真切,辛弃疾一生力主抗战,抗金复国是其作品之主旋律,其中不乏英雄失路的悲叹与壮士闲置的愤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24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 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25 郁孤台下清江水, 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 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 山深闻鹧鸪。   郁孤台下这赣江的流水,   水中有多少行人的眼泪。   我举头眺望西北的长安,   可惜只见到无数的青山。   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挡住,   浩浩江水终于向东流去。   江边日晚我正满怀愁绪,   听到深山传来声声鹧鸪。

26  写作背景: 这首词为公元1176年,作者任江西提点刑狱,驻节赣州、途经造口时所作。当时辛弃疾南归十余年,在江西任刑法狱颂方面的官吏,经常巡回往复于湖南、江西等地。来到造口,俯瞰不舍昼夜流逝而去的江水,词人的思绪也似这江水般波澜起伏,绵延不绝,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27 表达诗人对北宋盛时的追念和对它的失去感到惋惜。
菩萨蛮 郁孤台下清江水, 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 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 山深闻鹧鸪。 表达诗人对北宋盛时的追念和对它的失去感到惋惜。 紧承上片,青山能遮住北望的视线,却挡不住军民收复失地的决心。 抒发了词人爱国伤时之情。

28 §词作赏析 “中间多少行人泪!” 返回 史实背景:宋高宗建炎三年至四年,金 兵南侵,分两路渡江。其中一路追隆佑太后
(哲宗皇后,高宗伯母),隆佑从南昌仓促 南逃,至造口,金兵虽未追上,可是他们沿 赣江南下,一路上抢掠杀戮,惨不忍睹。 返回

29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如何理解“无数山”的含义? 返回
长安:本是汉、唐建都之地,后代诗文常用于代表京都,此处指北宋京都汴梁及广大中原地区。 望:深刻表达了词人急切盼望北定中原的感情。 可怜:写出了词人极为愤慨惆怅之情。 如何理解“无数山”的含义? 峰峦重重的自然障碍。 暗示主和派在收复河山问题上形成的社会障碍。 返回

30 如何理解”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两句的意思? 从字面上来理解,满含人民血泪的江水滚滚 东流而去,是重重的青山所无法阻挡的;从更深 层次来理解,这两句诗含蓄地传达了词人抵抗外 敌,光复山河的坚定意志。 返回

31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天色渐渐暗了,黄昏悄然来临,深山中又传来鹧鸪鸣叫,声声悲鸣,吟唱出词人惊悸不安、忧心忡忡的复杂心情。“闻鹧鸪”,表示要像鹧鸪“但南不北”那样投奔南宋,留在南方,决不在北方向金人屈膝,坚定了自己的报国志向。 返回


Download ppt "学习古诗方法 一、知诗人,解诗题。 二、抓字眼,明诗意。 三、想意境,悟诗情。 四、诵诗句,背诗文。"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