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專題製作與報告寫作 澎湖科技大學 資訊管理系 陳建亮 助理教授.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專題製作與報告寫作 澎湖科技大學 資訊管理系 陳建亮 助理教授."—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專題製作與報告寫作 澎湖科技大學 資訊管理系 陳建亮 助理教授

2 科學研究 科學研究的意義 科學是一種探索的方法,是一種學習瞭解我們週遭事務的方法 科學是「有系統、有組織的正確知識」
科學是「以有系統的實證性研究方法所獲得之有組織、有系統且正確的知識」

3 科學研究的步驟 步 驟 說 明 觀察體會 提出研究命題 建立假設 資料蒐集 分析資料 堆導結論 1.觀察事實及所發生的現象
步 驟 說 明 1.觀察事實及所發生的現象 5.蒐集所得的初級或次級資料往往是毫無系統性可言,無法直接用 來驗證假設,使用適當方法去分析,並檢定其統計上之 顯著性。 2.依現有的原理、原則,提出研究命題(proposition), 研究命題之 推導,可以是以往研究的暗示,也可以是由一個或多個現有理論 的推導而得。 3.在客觀而且可運作的原則下,提出一個可驗證的假設(hypothesis), 即是對待解決的問題提出一個假設性的答案。 6.科學研究的結論必須要根據證據(資料)而不能憑空想像。對分析所 得的結果和假設相比較,是否證實了提出的假設、或者驗證了前人 的研究結論,根據資料客觀地提出結論。 4.建立假設後,便可以蒐集實證性資料(data),以便根據事實驗證假 設真偽。為了有效驗證假設,資料必須直接與假設有關者。 觀察體會

4 科學研究的目的 知識的:為滿足求知慾而做的研究 實用的:為尋求提高工作效率而做的研究 基礎研究 應用研究
為了建立理論或學說所做的研究,其主要的目的是用科學的研究方法求取知識 應用研究 解決現實中所發生的問題為出發點,主要的目的是較實用的,例如為解決經營管理問題或是為提高工作效率而做的研究。 實用的:為尋求提高工作效率而做的研究 效率(Effectiveness): Do things right. 效能(Efficiency): Do the right things right.

5 (degree of understanding)
科學研究的目的 控制 (control) 報導 (reporting) 敘述 (description) 預測 (prediction) 解釋 (explanation) 最高 (highest) 理解的程度 (degree of understanding) 最低 (lowest) 科學的努力程度

6 實務專題具體目標 增進學生的專業能力 培養群體合作解決問題之精神 培養獨立思考、研究及創造之能力 訓練處理專門性問題的邏輯思考能力
驗證及應用所學之專業知識 培養實務能力,符合產業界之所需 培養研究報告寫作與臨場報告能力 訓練整理資料能力。

7 專題製作程序 專題製作程序可分成下列四個步驟進行: 題目選定 學生分組 指導與研討 成果評量

8 題目選定 可能的題目來源 相關學科的論文和書籍 一般的報章雜誌 觀察 學術問題研討

9 題目選定 選擇題目的判定原則 有興趣 有意義 有價值 具創新性 具可行性

10 題目選定 避免不當的題目 尚在討論,未有結論者:不穩定或無法解決 中立性:局限於某種狀況,無法發揮 資料太少:孤例、孤證,無法客觀
缺乏興趣或熱誠 已有人為完成 換湯不換藥(將既有的改換) 題目太大 枝節末流,微不足道 無中生有、無法驗證

11 專題性質 實作性專題 偏重實作技巧的磨練,成果有時可以實體成品展現,如化學實驗 有時則以現象或問題調查形成之數據結果表示,如行銷研究調查

12 專題性質 非實作性專題 指除了實作性專題外,其他有關理論的推導與驗證及系統模擬應用發展等專題。
此一方面專題顯然較偏向於利用圖書館資料進行紙上作業及學術討論,並以書面報告為主要研究成果

13 學生分組 分組人數 並無一定限制,大致上以3-6人為原則 題目若較大或較深,需要較多的人數編組
學生普遍程度較高,編組人數可以較少,否則可以較多

14 學生分組 分組方式 由學生依喜好興趣及性向自行編組 教師視學生程度不同協調出互補所長的編組
例如,當進行一項市場調查專題時,專長於電腦打字、繪圖、寫作及行銷的組合就比同具行銷專長的組合為佳。 為避免專題工作分配不均現象發生,教師可在分組時要求學生提出工作分配狀況表,並做必要的檢視與調整。

15 指導與研討 指導: 進一步將專題主題構想進行條列分項 依照主題條列分項,指導學生尋找相關資料 擬訂預計之工作進度表 繪製專題製作流程圖

16 指導與研討 研討: 定期研討有指導教師參與 定期研討無指導教師參與 不定期研討有指導教師參與 不定期研討無指導教師參與

17 成果評量 評量項目 平時考核 成品驗收 書面報告 口頭報告

18 報告寫作 好的研究報告之評量準則 有明確的研究設計:題目具重要性、文獻探討合宜、適當的研究方法、具有可行性、研究成果對理論建構或實際應用有幫助。 良好寫作技巧:文句表達簡明扼要、段落安排恰當、章節發展環環相扣 論文寫作格式正確 資料蒐集、引用具有有效性(深度、廣度) 論述具有合理性 題目與內容的搭配具適切性 自評研究限制與不足處,提供未來發展的前瞻性

19 報告寫作 論文或報告概分如下: 學期報告/讀書報告(term paper/course paper)
專題製作與研究報告(research paper) 專門性的學術論文(monograph) 學位(博、碩士)論文(thesis & dissertation)

20 研究計劃書與研究論文之架構 研究計劃書之架構 研究論文之架構 封面頁 摘要 問題陳述 問題的重要性 研究目的 文獻探討 研究假設 研究設計
資料分析 資料分析的預期結果 研究排程 研究預算 參考文獻 研究論文之架構 封面頁 摘要 問題陳述 問題的重要性 研究目的 文獻探討 研究假設 研究設計 資料分析 分析結果與解釋 結果討論 研究貢獻 研究限制 參考文獻

21 研究計劃書的種類 計劃書形式 計劃書包含的項目 學期報告 碩士論文 博士論文 1. 摘要 ◎ 2. 問題定義 3. 研究目的 4. 文獻探討
5. 研究的重要性或利益 6. 研究設計 7. 資料分析 8. 資料分析的預期結果 9. 排程 10. 設備及特殊資源 11. 參考文獻 12. 附錄 13. 衡量工具 資料來源:Cooper & Emory (1995), “ Business Research Methods”, 5th edition,p.82.

22 研究排程 圖 4-4 預定進度甘特圖範例 月 次 工作項目 第 1 月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準備工作
月 次 工作項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準備工作 2.蒐集相關文獻 3.進行專家訪談 4.建立本研究之理論架構 及發展研究假設 5.綜合訪談結果、發展問卷 6.進行問卷調查 7.進行資料處理及分析 8.彙整研究結果 9.結論及建議 圖 4-4 預定進度甘特圖範例

23 預算表範例 直接費用 金額 人事支出 主持人 (12個月,每月$10000元) 研究助理(12個月,每月$6000元) $120,000
72,000 小計: 192,000 其他支出 差旅費 臨時工資 文具費 影印費 圖書購置費 電腦處理費 50,000 30,000 40,000 10,000 小計: 210,000 總計:直接費用 行政管理費(直接費用的5%) 總經費 402,000 20,100 $422,100

24 論文與實務專題報告程序之異同 項目 說明 論文 內容
需要發展出一套理論或模式,並將其試驗性結果表示出來,可能的話還要做多方面比較,以顯示理論或模式的優越性。因此,論文的整體結構較嚴謹。 程序 以個人為主,在整理完初步資料提出論文提要(proposal)之後即可進行論文後續工作,直到論文完成為止。 實務專題 實務專題以一問題或現象進行研究,不特別強調理論或模式的發展,只需將合理的研究方法列出,能夠解決問題並適度表達出心得即可。 實務專題報告則以分組分工方式進行指定或商定題目,不需論文提要,但可依專題進行過程需要規定繳交一次或多次的期初或期中報告,以方便控制工作進度。

25 專題書面報告格式 將實務專題研究之成果呈現給有興趣的讀者閱讀,使報告能達到訊息傳達的目的 報告必須具有下列特性: 連續性 完整性 正確性
簡潔性 可讀性 應用性

26 書面報告格式項目說明 項目 項目說明 篇首 書背 封面(實料專題標題頁) 摘要(abstract) 目錄 圖目錄、表目錄 正文 緒論
報告本體 結論 參考性資料 (順序可更換) 參考書目 附錄 索引

27 封面格式 ○ ○ ○ ○ ○ ○大學○ ○ ○ ○系 實務專題期中(學期)報告 實務專題題目 姓名 學號 指導老師 姓名職稱
姓名     學號 指導老師    姓名職稱 中華民國○ ○年○月○日

28 摘要 完整且平均包含所有觀念 問題之簡要陳述 問題解決所用研究方法的扼要說明 問題解決過程 所得結果

29 緒論 對研究背景、問題陳述、動機、研究目的、研究過程等做一概略性介紹,使讀者能大致瞭解整篇報告的架構與內容。 應該注意到幾個重要目的:
以合適的文字敘述,有系統性的提出問題 讓讀者瞭解整篇專題研究的概況及重點所在 將研究目的明確指出 說明整個專題進行方式、分組分工情形、進度 狀況

30 緒論 研究背景(問題陳述) 研究動機(問題重要性與可能解決方案) 研究目的 研究範圍 介紹研究主題所在的環境特質或歷史沿革
介紹所面臨的關鍵問題 對問題作明確的操作性定義 研究動機(問題重要性與可能解決方案) 突顯研究主題的重要性 傳統的解決方法 仍存在的問題 可用以解決問題的新方法或概念 研究目的 希望以新方法解決那些問題,得到那些成果 研究範圍

31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的意義 瞭解前人的觀點是否有再商確的必要 瞭解前人的的成果是否值得參考引用 瞭解先前的研究限制是否也是自己的問題
瞭解本研究的方法是否優於過往 省察自己的研究能力、背景知識是否不足 建立初步的參可書目

32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的來源 期刊目錄或彙報 專業性索引與目錄 博碩士論文目錄 研究報告或專論 政府機關及學術團體所出版的書籍目錄
專業基本參考書目 專業百科全書 各種雜誌及報紙

33 研究設計 研究設計可說是研究者進行研究時的地圖,一個研究行動方向的大綱指引 依性質分類: 依方法分類: 探索性研究、敘述性研究、因果性研究
量化研究方法、質化研究方法、人工科學方法、作業研究方法

34 研究設計 探索性研究 (Exploratory Research) 是一種對新的主題或現象進行初次摸索工作
由於研究主題很新,研究者可能對範圍與概念不甚清楚,且可能以往都沒有人研究過 而研究者進行此項研究,主要是要對該主題進行初步的認識,進而歸納出通則,甚至進一步發展成為理論。

35 研究設計 探索性研究方法可分為以下幾類: 觀察法 經驗調查法 次級資料分析 個案研究法 定性分析的先導研究

36 研究設計 敘述性研究(Descriptive Research) 最主要的目的在敘述一個整體的現象或特色
用以描述某特定群體在各研究變數及因素方面之特質 藉由和母體具有同一特質的特定群體去推斷母體 進行某種預測,如藉由未來五年預測的營業額來預測以後大概需要招募多少業務代表

37 研究設計 敘述性研究的種類 橫斷面研究 趨勢研究 以研究的時程來分 縱斷面研究 世代研究 小樣本多次訪問研究

38 研究設計 因果性研究 (Causal Research) 因果性研究的主要目標是要辨認變項之間的因果關係 因果關係: 相關與因果關係:
如果A是造成B的原因,或者是說A迫使B發生。那麼A就是因,B就是果。 相關與因果關係: 在統計上的相關並不是判定因果關係的標準。確立兩個變項間有關係存在,是證實因果關係的必要條件,但並不是充份條件。

39 研究設計 因果性研究 (Causal Research)
必要條件:是指產生效應必須要有的條件,即 X 一定要出現,Y才會出現;但 X 出現,Y不一定會出現。 EX.女性是懷孕的必要條件,因為一定是要女性才能懷孕。 充份條件:指如果某一條件出現,可以產生預期的效應,即X發生Y發生,但X未發生Y也會發生。 EX.缺考是讓某一科當掉的充份條件,也可以用其他方法讓一門課當掉。而充份且必要條件則是若且唯若X出現時,Y才能出現。

40 三種研究設計之比較 研究設計 研究目的 研究特色 研究問題實例 探索性研究 探討問題或變數 之細節或考慮之 相關變數。
1.缺乏先前知識可以引用。 2.研究缺乏結構性。 3.定性方式之觀察研究。 4.研究方法與過程有彈性。 5.屬集約性研究。 1.顧客不滿意的來源為 何? 2.成功的行銷經理人平常 在做什麼休閒活動。 描述性研究 探討變數與變數 之相互關係。 1.通常以調查之方法進行。 2.詳細探討既存資料與現象,並探討變 數間之相互關係。 3.屬粗放性研究。 4.資料之數量較多。 5.尋找趨勢。 1.那種身份及生活型態的 人購買本公司之產品。 2.品牌形象與顧客忠誠度 之關係。 因果性研究 間之因果關係。 1.通常以實驗設計之方法進行。 2.實驗之過程追求嚴謹。 3.尋找導致某事件之充分與必要條件。 4.重視實驗組與控制組之比對。 5.強調變數與變數間之交互作用。 6.探究共變律、時間律及排他律之符合 程度。 1.醫院服務人員多寡與收 入有何關係? 2.增加員工福利會提高獲 利能力嗎?

41 三種研究設計之關係 探索性研究 敘述性研究 因果性研究

42 研究設計 量化研究設計 方法:社會調查法、次級資料分析、實驗設計、準實驗設計 量化研究特別重視理論解釋中之邏輯嚴謹及前後一貫之推論
在推論及檢定假設中要避免有前後矛盾及邏輯錯誤的地方。 量化研究特別重視精確的變數操作性定義與衡量,在進行變數之衡量時,要特別強調客觀、嚴謹及多重一致性 方法:社會調查法、次級資料分析、實驗設計、準實驗設計

43 研究設計 質性研究設計 方法:訪談法、觀察法、文獻法、紮根理論法、焦點群體討論法 質化研究的重點在於建構社會之真相及探討其文化層面之意涵
質性研究是一種自然探究的研究方法 主張從自然觀察的行為中收集所需資料,並由收集之資料進行深入分析去探究事件發生之原因,以及特定現象背後所蘊藏之意義。 方法:訪談法、觀察法、文獻法、紮根理論法、焦點群體討論法

44 研究設計 人工科學研究設計 方法:系統發展方法
是從工程、管理、設計、法律、商學與醫學領域引發出來的關於人造物的科學,目的在研究如何設計、製造物品滿足所設定的特質、目標或功能 人工科學所關心的是人造產物,泛指一切人為物品或組織。 探討How things ought to be, (這些東西應該是怎樣)而不是 What things are (這些東西是什麼)。 基本研究由三個構面形成:物品所處的外在環境,內在結構,以及其間的交互關係。 方法:系統發展方法

45 研究設計 作業研究設計 方法:線性規劃、整數規劃、動態規劃、非線性規劃、決策理論與賽局、專案排程、存貨模型、佇列模型、馬可夫決策程序
屬於在人工科學所宣示的研究範疇中的一個重要領域 探討在特定外在限制條件下,如何設計、製造物品以滿足所設定的特質、目標或功能的重要理論與技術基礎 其目的是在面對問題時能提供決策制訂的輔助,通常是在一些條件的限制下,尋找方法來達成某項明確的任務,以求取最大的利益或者最節省資源 方法:線性規劃、整數規劃、動態規劃、非線性規劃、決策理論與賽局、專案排程、存貨模型、佇列模型、馬可夫決策程序

46 研究的執行階段 量化研究設計(以調查法為例) 建立研究架構及研究假設 決定研判假設所需的資料及來源(決定母體)
資料蒐集規劃(問卷設計、抽樣方法、樣本數) 蒐集資料(問卷回收與催收) 資料的整理、分析與研判(資料輸入、敘述統計、信效度分析、假設檢定) 提出研究報告

47 研究的執行階段 質性研究設計(紮根理論) 資料的蒐集:資料的來源可以是訪談、參與觀察、或是田野觀察所得到的資料 資料的分析:
開放性譯碼:藉著仔細檢驗,為現象命名或加以分類成為「範疇」的分析工作 主軸譯碼:藉這譯碼典範,聯繫範疇與其副範疇,而把資料做重新的整合,並集中發展主要範疇 擇性譯碼:透過理論性思考、譯碼,以及摘記的過程中發現核心範疇,並發展核心範疇 摘記的撰寫及圖表的繪製 建立因果關係之命題

48 研究的執行階段 人工科學研究階段 分析 設計 實施 可行性分析 需求分析 系統分析 概念性設計 細部設計 系統實做與單元測試 整合測試
安裝與系統測試 教育訓練

49 研究的執行階段 作業研究階段 問題的定義:目標的陳述、可能決策的範圍、條件的限制。
收集資料:根據問題的需要收集相關資料,作為下一階段建立模型的依據。 數學模型的建構:量化的目標評估方式、量化的決策變數、量化的條件限制陳述。 問題模型的分析與解答:使用最佳化(optimization)演算法,或者優化(heuristics)演算法。 模型有效度的評估:使用過去的數據或模擬測試來推測模型的有效度。 結果的實際操作:將作業研究所求得的結果交由實際操作人員執行

50 結論 簡述研究問題、假設以及研究目的的回答 留給讀者完整、確切結果的正面印象
結論是研究者個人之意見,為避免有不正確結論產生,應根據事實,以邏輯方法導出,並指出容易導致錯誤推論之所在。 在做結論時最常用之方法有二: 將最重要者列在最前面 另一為根據研究報告中之順序一一加以陳述 通常會提到研究建議,可能是在專題過程中發現新的問題,值得後續研究者參考研究,或者是發現應用的理論與研究方法並不適合,使結果不能支持假設,這些建議皆可做為後續研究參考,均應具體陳述出來。 結論應簡短、明確、有力。

51 參考性資料 各類資料項目順序及格式 書籍 期刊報章論文 會議論文集 學位論文

52 參考性資料 書籍 格式如下,項目如無,可從略 範例:
著者姓名,合著名,合著名,譯者,書名,出版者(或著者編者發行),出版地,出版年月,再版版次,頁次 範例: 陳文哲、劉樹童,《工廠佈置與物料搬運》,中興管理顧問公司,台北,民國84年元月,第六版,第 頁。 王貳瑞、王旺來,《工業管理》,全華科技圖書出版社,台北,民國85年12月,初版,第219頁。

53 參考性資料 期刊報章論文 格式如下: 範例: 著者姓名,合著名,篇名,叢刊名及刊期,卷,期,叢刊發行,發行年月,頁次
林紹威,〈台灣民營電信業發展介紹〉,《資訊經理人》,民國86年7月,第31-34頁。 Swanson, Don, “Dialogue with A Catalogue”, Library Quarterly, December 1963, 34, pp 萬以寧,〈決策的智慧〉,《能力誌》,民國87年6月,第508期,第66-67頁。

54 參考性資料 會議論文集 格式如下: 範例: 著者姓名,篇名, 論文集名稱(會議名稱) ,會議地名、國名,發行年月,頁次
陳啟民,〈中南美洲水產養殖現況及產銷問題〉,國際技術合作研究會報,台北,86年6月,第35-42頁。

55 參考性資料 學位論文 格式如下: 範例: 著者姓名,「篇名」, 畢業學校,論文學位,畢業年月
吳思華、楊晉山,「資訊不對稱與企業策略」,國立政治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82年。

56 附錄 支持論點的各種表格。 與論文有關的各項測驗、文件等。 所使用資料的原始資料。 論文中曾提及,但需要更詳細說明的資料。
繁鎖而冗長之定理證明。

57 The End !


Download ppt "專題製作與報告寫作 澎湖科技大學 資訊管理系 陳建亮 助理教授."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