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陽明山國家公園之長期生態研究-植被變遷與演替調查 內政部營建署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研究報告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陽明山國家公園之長期生態研究-植被變遷與演替調查 內政部營建署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研究報告"—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陽明山國家公園之長期生態研究-植被變遷與演替調查 內政部營建署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研究報告
組員:莊駿勝、王亭宜 指導教授:莊翰華

2 簡報大綱 第一章 陽明山國家公園之成立沿革 第二章 陽明山概況 第三章 陽明山產業變遷 第四章 陽明山造林史
第一章 陽明山國家公園之成立沿革 第二章 陽明山概況 第一節 地質地史 第二節 氣候環境 第三節 動植物資源 第三章 陽明山產業變遷 第四章 陽明山造林史 第五章 陽明山國家公園之植群變遷 第六章 結論及評述

3 第一章 陽明山國家公園之成立歷史沿革   陽明山國家公園之成立歷經日治時期的「大屯自然公園」(1937)、光復後的「陽明山管理局」(1949)及「陽明國家公園計畫」(1963),終於在一九八五年正式公告施行,將陽明山區劃為「陽明山國家公園」。   陽明山的植群變遷與產業的興衰息息相關,山藍、茶業、放牧、蓬萊米、柑橘、蔬菜與花卉等不同的產業,各自對陽明山區植群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其中對植群破壞最嚴重的應是清光緒年間至日治時期(1875∼1942)間最鼎盛的製茶葉,將原有植群全面伐除,開闢成茶園;而為了烘焙茶葉種植相思樹作為薪炭材,使今日陽明山區四處可見相思樹分布。造林亦是影響本區植群組成的因素。   本區劃為國家公園之後,人為開發大幅減少,雖然原始植群曾遭受大規模破壞,但從植群演替的觀點,植群遭受破壞的時間並不長久,如今破壞地已重新開始演替,將回復其應有森林極盛相。

4 第二章 陽明山概況 第一節 地質地史   陽明山為山岳群之總稱,位於台灣本島北方,台北盆地北部,行政區包括台北市士林、北投部份山區,及台北縣淡水、三芝、石門、金山、萬里等鄉鎮之山區,北為七星諸山,西為大屯山,紗帽山與五指山分插左右,淡水、基隆兩河迴流環繞,地形上可大致區別為火山、平原及丘陵三區,面積約成五比三比一。   陽明山總面積有11,455 公頃,大屯火山群為其主要地形特徵,大屯火山群全部面積達300 平方公里,大約由20 個左右的火山組成,以七星山海拔1,120 公尺為最高而且是時代最新的火山體。其次為竹子山(1,103 公尺),大屯山(1,087 公尺),座落於七星山以北。火山群內溫泉、噴氣孔、硫氣孔分布普遍,硫磺成分高,自古以來為重要礦區,特別是金山縱向斷層的東西側一帶最盛。山嶺東側坡度較緩,有許多小盆地,為人口集中處。

5 第二節 氣候環境   陽明山所在緯度為北緯25 度,係屬副熱帶氣候區。每年六、七、八為本區之夏季,每年十二、一、二為本區之冬季。因台灣東臨太平洋,西隔台灣海峽與亞洲大陸相鄰,同時受到全球最大海洋與陸地之影響,故氣候兼具有大陸及海洋之特性。夏季受西南季風影響,源自太平洋及赤道海洋之高溫重濕氣團影響,常為悶熱,多雲、午後間有雷陣雨之天氣。冬季受東北季風之影響,多為陰冷多雨之天氣。東北季風係源自亞洲大陸之極地大陸性氣團。 第三節 動植物資源   陽明山雖因地形陡峭及人為活動頻繁,較不利於大型哺乳動物活動,但複雜的林相仍然提供了許多中、小型野生動物理想的活動、覓食和棲息場所,共有31 種。鳥類的種類與數量相當豐富,約有122 種,蝶類種類多達168 餘種,以面天山、大屯山一帶最多,爬蟲類亦多達54 種。   植物資源根據資料顯示,截至民國89 年止,陽明山國家公園目前植物種類共有1﹐703 種,單子葉植物336 種、雙子葉植物796 種、裸子植 物2 種、蕨類植物175 種、苔蘚類植物123 種、藻類植物50 種菌類植物210 種、其他11 種。

6 第三章 陽明山產業變遷   歷經清朝時期、荷蘭治臺、日本治臺、國民政府等不同政權更迭與開發,使本區成為人文史蹟豐富的國家公園,在本區的產業活動不論農、林、礦、牧,都扮演過劃時代的興革,雖然這些產業隨著時間而式微,甚或消失,但這些開發活動在陽明山區對植群所造成的影響卻是永久的,因此產業活動的紀錄是瞭解陽明山區自然植被變異,不可或缺、不可忽視的因素。   李瑞宗教授曾經在民國86 年間舉行座談會,並將座談內容整理成「湖底座談會及竹子湖座談會」、「西北分區訪談記錄」、「東北分區訪談記錄」與「十八份、頂湖座談會及菁礐、山豬湖座談會」等四本訪談記錄,亦曾進行訪談並整理出版。

7 (一)山藍     山藍即今稱之馬藍,文獻中亦稱大菁、大青。北部藍業的發展可追溯至清朝嘉慶年間,有人自上海攜帶山藍的苗木在深坑一帶種植,因氣候適宜而大量繁殖,於是文山堡各地山腳一帶均普遍種植。 (二)茶   陽明山區最早引進茶種的紀錄是在1868 年,由士林街佃農葉庇祐從桃園引進茶苗,種植於坪頂。大屯山開發了許多茶園,約600∼900 公尺範圍內仍能看到茶樹、土壘、石壁、陷阱等遺跡。竹子湖居民亦指出,在今日大屯自然公園周圍以前也是茶園,今天也還能看到茶園的遺跡。 (三)牛群放牧   本區牛隻放牧自清朝即有紀錄,當時磺嘴山自菜公坑山間零星有牧場。大正12 年(1923)大屯山造林運動時刻意在大屯山、面天山保留一些放牧地,以維持畜牧業。昭和9年(1934),大嶺牧場設立,隸屬台北州農會,放牧面積及數量達到鼎盛。光復之後牧場之經營衰落,今日僅存擎天崗地區不足百隻的牛群了。

8 (四)蓬萊米     竹子湖是當時北部地區蓬萊米的種源,因蓬萊米是由日本引進。,而竹子湖溫度低與日本環境相近,因此在竹子湖培育蓬萊米並將生產的稻穀配給農民種植,因此當時竹子湖的稻田稱為「原種田」。由1895 至1922 歷經近30 年的長期試驗,日本引種稻米在台灣的培育終於成功,並於1926 年(昭和元年)5 月正式命名為「蓬萊米」。 (五)柑橘   柑橘也是陽明山區一項重要的產業。明治41 年(1908),日本政府於士林設置了園藝試驗所,當時試驗所專司試驗與推廣柑橘和其他梨、蘋果、桃、李、柿、葡萄、無花果等果樹之種植。大正元年(1912)園藝試驗分配柑橘樹苗給台北廳農會試種,至大正6 年(1917)開始在台北附近山坡地種植,大正14 年(1925)柑橘已成為台北市和七星郡最重要的果樹。 (六)高冷蔬菜及花卉   陽明山竹子湖地區的蔬菜生產亦始於日治時期。中日戰爭之後,日本買不起台灣外銷的蓬萊米,因而蓬萊米事業一度廢止,之後因台灣夏天缺乏蔬菜,於是日人開始推動蔬菜種植。當時鼓勵試作種類有高麗菜、豌豆、小黃瓜、白菜、番薯、日本大蔥等。繼高麗菜之後興起的是花卉。民國58 年竹子湖引進海芋,隨著花卉產業,接著出現的是餐廳,尤其在民國80 年代末期,竹子湖及周邊山區餐廳開始大量出現,提供野菜、山產等,而近年更開始結合花卉產業,開始朝向精緻化的休閒農業、農場、餐廳發展。

9 第四章 陽明山造林史   陽明山地區歷經清朝、日治時期與中華民國各個政權的轉移,管理單位也有所不同。清朝時期本區尚處於開發階段,並無造林資料,陽明山之造林始自日治時期的大屯山造林運動及裏大屯山造林運動。光復之後的造林資料難以尋獲,僅知有林務局羅東管理處及台北市政府曾進行造林。

10 附件:歷年造林統計表

11 第五章 陽明山公園之植群變遷   植群的變遷與人類文明的遷徙與發展息息相關。在荷蘭人統治時期,為了開發硫磺而鼓勵大陸移民來台,並派船接運。西元1661 年,鄭成功驅逐荷蘭人,實行屯墾制,此時陽明山區的平埔族群落間可能已有交通聯絡。清朝康熙末年,泉州、漳州人陸續進入士林、北投開墾;乾隆末年,漢人的拓墾足跡已從南方全面進入陽明山區中心地帶,隨著開墾行為帶來的植被變化也日漸明顯。   康熙、乾隆年有開發行為,但當時可能因交通不便,開發僅限於較低海拔地區,推測當時植被在大屯山、七星山區,其植群應仍維持較原始狀態、以楠木為優勢的植群;硫磺口周圍植被多為裸露地,以草本為主。   日人治台之後,開始對大屯山系進行有系統的調查,大橋準一郎(1935)提及大屯山彙之植生,指出在茶葉盛行期間,大屯山開發了許多茶園,隨著開發、用火,破壞了自然林相,使林相呈現二次演替甚至三次演替之植群,而在溪谷裡仍保持著原生林。臺灣植物同好會(1941)調查大屯火山彙之植物,指出大正13 年(1924)之前,大屯山、七星山一帶因為開墾、放牧或野火的關係,形成許多荒廢林野,因此才有之後的大屯山造林運動。由這兩段日治時期的文獻描述,可知日治時期的陽明山已遭受大面積地開發。光復之後,政局尚未穩定,本區之造林木曾遭受濫伐,而民國77年在七星山東北坡的火災則燒毀大面積造林地,如今是一片五節芒草生地,間雜著芒萁、栗蕨、野牡丹與枯立木的植物社會。紗帽山亦於民國70 年間發生火燒,如今在山頂也留下一片草生地。

12 民國74 年(1984)陽明山國家公園成立之後,在陽管處的經營之下對陽明山區進行詳盡的調查,將本區植群區分為水生植物群落、草生植物群落、森林植物群落。本區劃為國家公園之後,人為開發受限,但也不在進行造林。日據時期的造林地在遭受光復初期的濫伐之後,在自然演替的狀態下,開始被取代,恢復成以紅楠、香楠、昆欄樹為主的植物社會,但在大屯山、小觀音山、竹子山及七星山接近山頂之處,尚可見到日據時期的造林,以柳杉為主,臺灣肖楠僅在七星山殘存數株。另據竹子湖當地住民的說明,如今竹子湖地區所見之柳杉造林地及桂竹族群,多是日治時代私人之造林,可說是現今保存最完整的造林地。草原植物社會以竹子山至大屯山及小觀音山至七星山一帶稜線為主,雖曾於日治時期造林,但由於東北季風盛行、土壤貧瘠,使造林木死亡,恢復成草生地,推測這是本區之地形極盛相或土壤極盛相(徐國士,1986)。擎天崗一帶除少許牛隻之外已不在放牧,可能將回復以五節芒、假鈴木為優勢之植物社會。製茶業衰落之後,茶園廢棄後經次生演替而恢復,如今大屯山之茶園已成為尖葉槭、昆欄樹、紅楠、大葉楠、長梗紫苧麻、楓香及殘留柳杉、黑松造林木之植物社會,只留下些許當日茶園遺跡,埋沒於山野之間。

13 第六章 結論及評述 (一)結論   由一連串清朝、日治時期乃至於中華民國時期,關於陽明山區植群的紀錄,以及人文產業的變遷,可以推測,在清康熙之前的北臺灣山區因平埔族原住民盤據,無法進入,此時不論是植物調查、或開發行為皆難以進入,此時山區(大屯山、七星山、竹子山等)植群仍保留原始風貌。清康熙末年,泉州、漳州人陸續進入士林、北投開墾;乾隆末年,漢人的拓墾足跡已從南方全面進入陽明山區中心地帶,隨著開墾行為帶來的植被變化也日漸明顯。日治時期開始進行大屯山造林運動及大屯山造林運動,除在開墾或野火所導致植群破壞之處進行造林,在山頂草生地亦進行造林,此時之造林方式並未全面整地,而是保留原有天然林,並在其中進行造林以形成混和林方式進行,但臺灣光復之後,因初期政權不穩定,本區之造林木曾遭到濫伐。陽明山國家公園成立之後,本區植群受到保護,人為干擾減少,植群已經開始進入次生演替,而台北市政府同時也保有部分保安林,同時在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的經營之下,進行許多研究計畫,將本區之植群區分為水生植群、草原植群及森林植群等,並推測出陽明山之植群演替序列,指出未來若不受干擾將往楠木類之原始植群演進。

14 (二)評述   國家公園設置的目標在於透過有效的經營管理與保育措施,以維護國家公園特殊的自然環境與生物多樣性。因此,管理單位明確地掌握與瞭解園區內環境與生物多樣性之狀況與變化,針對可能威脅園區內環境與生物多樣性健全之因素,加以妥善地因應與處理,同時監測與評估經營管理的成效,對於達成國家公園設置的目標至為重要。   而台灣在歷史舞台,曾遭不同民族治理,有些為利用資源而占據,有些則為殖民拓墾而開發,因此不同時空背景,對這塊土地的利用也將有所不同,如同陽明山一般,從最初自然的原生林地、火山群,轉成稻米、茶園種植核心地區,至今已成為溫泉觀光勝地,高冷蔬菜產業、鮮豔花卉商機所在。   因此對於陽明山由古至今開發背景來評論,對於陽明山未來開發提出以下看法:  短期 在遭受野火焚毀的七星山造林地以陽明山原生樹種造林。 將陽明山區現有之造林地一一清查其面積、樹種、演替現況等,列出陽明山國家公園範圍內之人工林清冊,以為將來長期生態調查之基本資料。 長期 對陽明山國家公園內之人工林進行長期監測,觀察其演替成為天然林之過程。 有效監控周圍觀光產業帶來環境負面議題,改善並積極保有原有生態。

15 END


Download ppt "陽明山國家公園之長期生態研究-植被變遷與演替調查 內政部營建署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研究報告"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