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大赤鼯鼠對林木的危害 地理94乙 黃兆毅490232429 巫宜娟490232053.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大赤鼯鼠對林木的危害 地理94乙 黃兆毅490232429 巫宜娟490232053."—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大赤鼯鼠對林木的危害 地理94乙 黃兆毅 巫宜娟

2 章節架構 一、研究動機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目的 四、研究區域 五、文獻回顧 六、討論 七、參考文獻

3 研究動機 1.本身對於大赤鼯鼠的好奇 2.大赤鼯鼠在生態圈中所扮演的角色不瞭解 3.大赤鼯鼠的保育以及危害的疑惑

4 研究目的 1.對大赤鼯鼠有概略認知 2.能瞭解大赤鼯鼠在生態系中扮演的角色 3.了解大赤鼯鼠是否真的會危害森林。

5 研究方法 1.研讀前人對於大赤鼯鼠的研究成果 2.以訪談獵人的方式,了解大赤鼯鼠的生活形態,補強文獻之不足。
3.整理有關於鼠類危害林木的實例及研究報告。

6 研究範圍 研究範圍為全臺灣,但因研究報告及訪談,並無法概括全台,因此主要研究點為福山實驗林、溪頭、南投縣仁愛鄉等地。

7 文獻回顧 1.臺灣的鼯鼠 2.大赤鼯鼠的生態 3.鼠類危害林木

8 討論 對於大赤鼯鼠以及鼠類危害林木的研究,做比對。

9 大赤鼯鼠

10 臺灣的鼯鼠 臺灣的鼯鼠可以分為三種: 大赤鼯鼠 白面鼯鼠 臺灣小鼯鼠

11 Petaurista petaurista grandis grabdis
鼯鼠亞科大鼯鼠屬大赤尾鼯鼠 型態特徵 頭軀幹長45~50公分,尾長46~49公分,體重約1.2公斤;頭圓,吻不突出,鬚黑,體背為紅褐色,間雜黑色毛,頭頂部具黑色毛,腹部淡黃褐色,尾與體背同色,末端黑褐色。飛膜由前肢擴展至後肢之髁關節。 生態習性: 臺灣特有亞種。夜行性,白天休憩於樹洞中,傍晚始外出活動覓食。植食性,喜食嫩葉、芽、種籽及果實。飛膜大,滑翔能力強。各海拔山區均有分布,但以中低海拔較常見,棲息地多為闊葉林及混生林。普遍分布於太平山、埔里、阿里山、瑞穗、花蓮等海拔100~2500公尺。

12 白面鼯鼠

13 Petaurista alborufus lena
鼯鼠亞科大鼯鼠屬臺灣白面鼯鼠 型態特徵: 頭軀幹長35~43公分,尾長44~48公分,:頭與體背面赤褐色,臉部及腹部呈白色,頭大,臉圓,眼大,吻不凸出。尾深褐色,先端黑色,飛膜由前之擴展至後肢之髁關節 生態習性: 臺灣特有亞種。夜行性,白天休憩於樹洞中,傍晚始外出活動覓食,具飛膜,善滑翔。各海拔山區均有分布,但以中高海拔較常見;棲地為針、闊葉林及混生林為主,雜食性,喜食嫩葉、芽、種籽及果實。

14 臺灣小鼯鼠

15 Belomys pearsoni kaleensis
鼯鼠亞科毛足小鼯鼠屬臺灣小鼯鼠 型態特徵: 頭軀幹長17~20公分,尾長約17公分;頸短,鬚發達,體上半部毛呈暗黃褐色,體下面及腹面則為淡黃褐色,尾較體短,毛長呈黃褐色,耳殼橢圓形,外緣各有一簇黑色長毛。 生態習性: 臺灣特有亞種。夜行性,活動時安靜輕巧,有良好之跳躍能力,植食性,喜食含糖分高之果實及嫩葉,由前至後肢膝關節長有小型飛膜,可做為滑翔工具,分布於台北、台中、南投、花蓮、台東海拔500~1000公尺地區之森林中東部較多。

16 參考書目 論文 郭其芊,1999,福山試驗林大赤鼯鼠之食性、活動範圍及活 動模式 李培芬,1983,大赤鼯鼠之生殖與生態研究
王立言,1987,溪頭地區大赤鼯鼠之行為與生態研究。


Download ppt "大赤鼯鼠對林木的危害 地理94乙 黃兆毅490232429 巫宜娟490232053."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