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开卷有益 成考语文复习.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开卷有益 成考语文复习."—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开卷有益 成考语文复习

2 一、试题梳理 (一)、以2012年试题为例,一共有5大板块: 考试内容 分值 24分 16分 25分 五、写作 60分
一、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 24分 二、社科或自然科学类阅读 16分 三、文学作品阅读 25分 四、古代诗文阅读鉴赏 五、写作 60分

3 (二)题型分解 一、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选择题) 1、字音 2、字形 3、正确使用词语 4、正确使用成语 5、病句 6、衔接

4 (二)题型分解 二、社科类或自然科学类阅读 (7---10)全部选择题 考点:1、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 2、理解文中重要的词语和句子

5 三、文学作品阅读 ( )全部主观题 考点:1、理解文中重要词、句;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3、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 现手法。

6 四、古代诗文阅读鉴赏 文言文考点:1、理解句子,把握文意 2、把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3、归纳内容要点,把握文章主旨
诗歌鉴赏考点:1、鉴赏古代诗歌的意象、语言和表现手法 2、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及作者的情感

7 五、写作(60分) 材料作文

8 分点复习 (一)语音 注意字音的干扰: 1. 多音字的不同读音:扁biǎn 扁担 扁豆 piān 扁舟 2. 字形的干扰
3. 特殊用字的读音:姓氏用字的读音 区 ōu 种 chónɡ令(狐) línɡ 地名用字的读音 蔚 yù 蔚县(河北省) 蚌 bènɡ 蚌埠(安徽省) 4. 生僻字的读音 :畀 bì 啻 chì 羼 chàn

9 2、注意字形的干扰 未/末 日/曰 喑/暗 茶/荼 舂/春 赢/羸 缀zhuì 掇duō 啜chuò
未/末 日/曰 喑/暗 茶/荼 舂/春 赢/羸 2、注意字形的干扰 缀zhuì 掇duō 啜chuò 菅jiān 管ɡuǎn (1). 字形差别细微的字 (2). 包含相同部件的字 (3). 容易按半边读错的字 谑xuè 濒bīn 瞠chēnɡ 掣chè 霁jì 菁jīnɡ 痤cuó 圄yǔ 迢tiáo

10 答题技巧 1、排除为主。 2、遇生判对。考试有时遇见一个或两个较为生僻而自己一点都不熟悉的注音,一般可将字视为正确的注音处理(此为取巧,不可视为规则)。 3、遇熟谨慎。越熟悉的越要小心 4、扩大组词。遇到多音字或形声字拿不准时,可多组词,唤醒记忆或增大甄别依据。 5、做后不改。十分的把握的当然不易做错。如果题中有几个是是而非的注音,做后不能轻易改动。因为第一语感常是正确直觉的反映,切不可犹豫不决,改来改去。

11 (二)字形

12 1 3 如何备考? 2 4 例如:奔驰 一张一弛 寒暄 喧哗 考查角度(一) 常见的音同形近字
音同形近字的辨析 注意 常见的音同形近字 例如:默守成规的默应为墨,以逸代劳的代应为待 2 考查角度(二) 音同义近字的辨析 常见的音同义近字 例如:鸠占鹊巢 容易误写为雀; 融会贯通容易误写为汇 3 考查角度(三) 形近字的辨析 常见的形近字 例如:赝品容易误写为膺;羸弱容易误写为嬴;戍卒容易误写为戌。 4 考查角度(四) 形、音、义相近字的辨析 注意 常用的形、音、义相近的字 例如:奔驰 一张一弛 寒暄 喧哗

13 金璧(碧)辉煌 大姆(拇)指 按步(部)就班 一愁(筹)莫展 义不容词(辞) 破斧(釜)沉舟 卑恭(躬)屈膝 貌和(合)神离
金璧(碧)辉煌 大姆(拇)指 按步(部)就班 一愁(筹)莫展 义不容词(辞) 破斧(釜)沉舟 卑恭(躬)屈膝 貌和(合)神离 迫不急(及)待 前据(倨)后恭 声名雀(鹊)起 事(适)得其反 (呕)沤心沥血 满脸(皱)绉纹 再接再(厉)励 纷至(沓)踏来 首曲(屈)一指 礼上(尚)往来

14 走头(投)无路 谈笑风声(生) 人情事(世)故  金榜提(题)名 做(坐)月子 世 外桃园(源 ) 伶牙利(俐)齿 渡(度)假村  防(妨)碍  幅(辐)射  一幅(副)对联 一股(鼓)作气 悬梁刺骨(股)

15 (三)正确使用词语 正确使用实词、虚词的考查,一直坚持“词不离句”的原则,注重引导考生把注意力放在读懂句意上,从所考词语与语境关联的角度去把握其意义和用法,而不是要求准确无误地记住每个词语的静态意义。 所选词语多是媒体上常用、生活中常见而又极易混淆的词语,具有典型性、生活性和时代性,所用语言材料绝大部分直接来自生活、社会的热点或重要内容。

16 A 在下面各句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 应该以实际运用能力来 我们的学习效果。
在下面各句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 应该以实际运用能力来 我们的学习效果。 ②老百姓说得好, 常年无灾情,不可一日不防备。 ③这小伙子整体素质的确不错, 诚实温和。 A.考查 宁可 品性 B.考察 宁愿 品性 C.考查 宁愿 品行 D.考察 宁可 品行 A ①“考察”和“考查”两词都可以指用一定的标准、手段了解和弄清事物的情况。但“考察”着重指观察、调查、研究,目的是取得材料,研究事物;而“考查”着重指依据一定的标准检查、衡量,目的是评定或审核。根据语境应选“考查”。 ② “宁可”与后面的“不可”正好搭配,而“宁愿”则不行。 ③“品行”多指外在,指一个人的品德和行为;“品性”多为内在,指个人的品格、习惯、性格。句中“诚实温和”指人的品格、性格,故选“品性”。

17 (四)正确使用成语

18 成语设误类型

19 一、望文生义   成语都有其固定的意思,其意义往往不是它的组成部分意义的简单总和,因此不能单从字面上理解其意义。使用时一定要弄清成语的确切含义,切忌望文生义 。 1、沈某说,唐氏三兄弟已经回上海了,如果他们抱成一团,那可真是三人成虎呀。   “三人成虎”比喻谣言传播多了,就会使人信以为真。这里是把它理解成了三个人团结就是了不得的力量,显然望文生义。

20 二、用错对象 有些成语使用有其特定的对象和范围,不能随意搬用。 1、我们这些十七八岁的中学生,正值豆蔻年华,要努力学习才是。
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年纪。

21 三、褒贬不分 有些成语有明显的褒贬之情,或赞颂、表扬,或贬斥、指责,如果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都是不恰当的。
  有些成语有明显的褒贬之情,或赞颂、表扬,或贬斥、指责,如果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都是不恰当的。 1、这些年轻的科学家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95年高考题)   “无所不为”意为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 干,用来形容科学家的勇气,自然不当。

22 四、谦敬误用 有些成语是谦辞,只能用于自己; 有些成语是敬辞,只能用于他人;如果辨别不准,就会导致谦敬错位。
有些成语是谦辞,只能用于自己; 有些成语是敬辞,只能用于他人;如果辨别不准,就会导致谦敬错位。 1、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显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 “蓬荜生辉”表示由于别人来到自己家里或是别人的字画挂在自己室内而使自己非常荣耀。用于谦辞,只能对己,这里犯了谦辞敬用的错误。

23 五、词义重复 1、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如果丈夫的收入低于妻子,一部分男性难免会感到自惭形秽,甚至无端地对自己进行心理折磨。
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 2、看到黄宏表演的小品,一向严肃的父亲也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指忍不住要发笑。 3、只有那个意外不期而遇的另一个郁霆,依旧留在心里,成为永远活在心里的梦想,关于爱情,关于生活。 没有约定而遇见。指意外碰见。

24 六、不合事理 1、几年前,我们在清华园相识;今天我们又在异地萍水相逢。
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 2、新兴商城才开张,鸿运百货大楼又敲响了锣鼓,两家商场形成了鼎足之势。 比喻三方面并立的局面。 3、我最近到了上海、北京,虽然只是浮光掠影地看看,但那里的变化,的确给我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 “浮光掠影”指印象不深,与后面的“极深刻的印象”矛盾。

25 七、轻重失当 例1、考前每个考生都应充分做好复习准备,否 则,上了考场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就会影响正常 水平的发挥。
有些成语词义较重,有些成语词义较轻,这就要求 根据特定的语境选用轻重适度的成语,以避免大词小用 或小词大用。 例1、考前每个考生都应充分做好复习准备,否 则,上了考场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就会影响正常 水平的发挥。 “三长两短”,指意外的灾祸或事故,也特指死亡,程度很重,不适于用于本句。

26 八、形近混淆 1、李强刚考上大学就小看我们,过两年,更把我们看得一文不名了 。2005年浙江卷
有些成语由于字音、字形或词义相近,使用时极易混淆,设题者专门找一些极为相近的成语来迷惑大家,因而必须区别近义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1、李强刚考上大学就小看我们,过两年,更把我们看得一文不名了 。2005年浙江卷 一文不名:意即一文钱也没有,形容非常贫穷。名:占有。一文不值:又作“一钱不值”,一个钱也不值,形容毫无价值两个成语字面上虽只一字之差,但意义大相径庭。

27 九、忽视习惯 据介绍,这位盲人并非走后门照顾来的,她在美国女子1500米奥运选拔赛中名列第三,许多明眼运动员只能望其项背。(《意林》2004年第11期第60页)  其用法是多用于否定句中。句中要表示的意思是许多明眼运动员比不上她,所以应改为“许多明眼运动员难以(或“不能”)望其项背”。 注意:善罢甘休、同日而语、无时无刻、一概而 论、等量齐观等也习惯用语否定句中。

28 十、不合语法 每个成语由于自身词义和词性的不同,在句中的语法功能也不同,如果把握不准,就容易造成功能混乱的错误。
1、每天早晨,他都要一个人跑到花园里,指手画脚地练动作,抑扬顿挫地背台词。(01春季)  “指手画脚”是一个动词性成语,在句中应充当谓语,而该句由于对它的语法功能把握不准,误把它当作形容词性短语充当了状语。

29 (五)病句

30 《考试大纲》要求: 语序不当 辨析病句【选择题】 搭配不当 成分残缺 或赘余 结构混乱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30

31 【一、语序不当】 1、多层定语的语序不当 2、多层状语的语序不当 3、定语和状语的位置错位 4、虚词位置不当(关联词) 5、主客倒置
6、并列成分语序不当 2017/3/14 31

32 1、多层定语的语序不当 我们学校的一个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数学女教师。 教师、 ①表领属和时间处所
2017/3/14 1、多层定语的语序不当 教师、 一个、我们学校的、优秀的、女、数学、有二十多年教学经验的。 ①表领属和时间处所 ②表指称或数量短语 ③动词或动词短语 ④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 ⑤名词或名词短语(带“的”要放在不带“的”前) 我们学校的一个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数学女教师。 2017/3/14 32

33 2、多层状语的语序不当 那位失主、点了一首歌、 再一次、为小王、在电视台、为表谢意、诚挚地、昨天。
2017/3/14 2、多层状语的语序不当 那位失主、点了一首歌、 再一次、为小王、在电视台、为表谢意、诚挚地、昨天。 ①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 ②表时间名词或介宾短语 ③表处所名词或介宾短语 ④副词(表范围频率等) ⑤形容词或动词(表情态) ⑥表对象的介宾短语 那位失主为表谢意昨天在电视台再一次诚挚地为小王点了一首歌。 2017/3/14 33

34 3、定语和状语的位置错位 请柬的封套上古色古香地印着青铜器,上面整齐地排列着身披铠甲、手持盾牌的秦军战士。 2017/3/14 34

35 4、虚词位置不当(关联词) 主语一致,关联词在主语之后 主语不一致,关联词在主语之前
2017/3/14 最常见的考查关联词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不但(仅)……而且” 1、重庆长安汽车公司的群众文艺活动搞得好,职工们一方面利用班前班后, 开展活动,另一方面,公司和车间领导也很重视,并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 2、西药能治的炎症,中药也能治,不仅中药能与一般抗菌素媲美,而且副作用少,成本也较低。 2017/3/14 35

36 5、主客倒置(重点是“对”“对于”的使用)
2017/3/14 5、主客倒置(重点是“对”“对于”的使用) 例1:成熟的苹果下坠,是由于它对地球的引力作用。 例2:三年前,电脑上网对人们还是很陌生的。 2017/3/14 36

37 6、并列成分语序不当(重点) 例1:他的讲话,催人进取,促人猛省,引人深思。 例2:我们要坚决贯彻,深刻领会党的18大精神。
句子出现的并列成分,无论是主干还是修饰成分,都应该注意分析它们之间的逻辑顺序,如先后、轻重、浅深、缓急,大小、因果等。 例1:他的讲话,催人进取,促人猛省,引人深思。 例2:我们要坚决贯彻,深刻领会党的18大精神。 例3:我们听取并讨论了王校长的报告。 2017/3/14 37

38 [二、搭配不当] 1、主干之间的搭配 2、修饰成分与中心语之间的搭配 3、一面与两面的搭配 ①主语与谓语之间的搭配 ②主语与宾语之间的搭配
③ 谓语与宾语之间的搭配(动宾搭配) 2、修饰成分与中心语之间的搭配 3、一面与两面的搭配 2017/3/14 38

39 1.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面与两面(能否,与否,是否)的关系搭配 1.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 2 .天安门广场等七个红色旅游景点是否收门票的问题,国家旅游局新闻发言人已在记者招待会上予以否认。 3.21世纪的中国有没有希望,关键在于既要坚定地继承和发掘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要广泛地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文化。 4 .说句实话,当时对自己的稿子能否被刊用,没抱太大的希望,因为那时经常在该报发表文章的都是一些大家。 2017/3/14 39

40 【三、成分残缺或赘余】 1、成分残缺: ①主语(介宾短语开头) ②谓语(宾语对应的动词缺失) ③宾语(及物动词后缺宾语中心语)
2、成分赘余(重复、多余)

41 常见重复情况整理 日本战犯和中国汉奸 道路和交通设施 誉为是 中、港、台 破天荒的第一次 第一部处女作 …的对象,主要是面对…
2017/3/14 常见重复情况整理 日本战犯和中国汉奸 道路和交通设施 誉为是 中、港、台 破天荒的第一次 第一部处女作 …的对象,主要是面对… 翻开科学史的记录 忍俊不禁地笑了 在思想上自觉 不良的坏风气 由于…咎由自取 目前的当务之急 责无旁贷的职责 正方兴未艾 介绍自己的藏品如数家珍 致使人民生灵涂炭 2017/3/14 41

42 四、结构混乱(主要是指句式杂糅) 句式杂糅是指在表达句意时用两种不同的句式来表达同一个意思,或者将两个分开的语句强糅在一个句子中的病句。
四、结构混乱(主要是指句式杂糅) 句式杂糅是指在表达句意时用两种不同的句式来表达同一个意思,或者将两个分开的语句强糅在一个句子中的病句。 例1:有些工厂本着自力更生和争取外援相结合为原则,调整了生产计划。 ①本着自力更生和争取外援相结合的原则 ②以自力更生和争取外援相结合为原则 例2:中国古老的智慧、经典的知识尽管难以具有实际的功效,但它有着益人心智、怡人性情、改变气质、滋养人生的价值同样不可小视。 ①但它有着益人心智、怡人性情、改变气质、滋养人生的价值 ②这种价值同样不可小视。 2017/3/14 42

43 注意如下错例 本着……为原则 是为了……为目的的 对于……问题上 原因是……造成的 是出于……决定的 ①本着……的原则 ②以……为原则
①是以……为目的的 ②是为了…… 是为了……为目的的 ①对于……问题 ②在……问题上 对于……问题上 ①原因是…… ②是……造成的 原因是……造成的 ①是出于…… ②由……决定的 是出于……决定的 2017/3/14 43

44 是因为……的原因 关键在于……是十分重要的 成分是……配制而成的 是由于……的结果 成员(分)有……组成 ①是因为…… ②是……的原因
①关键在于…… ②……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在于……是十分重要的 ①成分是…… ②是……配制而成的 成分是……配制而成的  ①是由于…… ②是……的结果 是由于……的结果 ①有…… ②由……组成 成员(分)有……组成 2017/3/14 44

45 五、表意不明 如果句中出现指代词(包括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就要注意辨析该代词指代的内容是否明确!
表意不明在高考中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指代不明,二是歧义句。 1、指代不明 如果句中出现指代词(包括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就要注意辨析该代词指代的内容是否明确! 例1:小李说王主任是靠关系来到广告部的,在场的人没有不对此感到气愤的。 例2:昨晚,班主任找班长谈班里迟到现象很严重的问题,为这事他伤透了脑筋。 2017/3/14 45

46 2、歧义句 歧义句是指在句中由于断句、同一词的不同理解而造成句子意思变化的病句。
例1:后勤主任不无骄傲地说,新教师宿舍已经建好了,下个月就可以入住。 例2:天眼看就快黑了,自行车还没修好,修车的急坏了。 2017/3/14 46

47 六、不合逻辑 不合逻辑是指句中所讲意思前后出现矛盾抵触,照应不周而构成病句。有以下三种情况: ①自相矛盾或照应不周(包括强加因果)
②否定不当(注意否定层次) ③下降不能用倍数 【2007广东】B.工厂实行了生产责任制以后,效率有了显著的提高,每月废品由原先一千只下降到一百只,废品率下降了九倍。 【2007江西】C.南昌至上海、杭州的火车动车组票价分别为228元、179元,而对应的普通列车硬座票价为106元、81元,相比之下,普通列车硬座票价要低一倍多。 2017/3/14 47

48 (六)衔接题 1、话题要保持统一 2、语境要保持和谐 3、结构要保持一致

49 (七)社科文阅读 对命题者制造干扰项的伎俩有一定的了解,从而将那些干扰项剔除出去,通常命题者都会采用如下方法制造干扰:
1、背离原文,歪曲观点:选项中所说的观点与原文不一致,错项故意更换个别关键字词,造成一字或一词之差,从而背离原文的意思,或直接歪曲作者的观点。 2、置肯定为否定,置否定为肯定:原文已明确否定了某一观点选项却予以肯定,或原文已明确肯定了的观点选项却予以否定。即变肯定为否定,或变否定为肯定。

50 3、主次不分,本末倒置:就是将原文中所说的主要的问题说成次要的问题,或将次要的问题说成主要的问题,倒置其关系。
4、过于武断,夸大其辞:将原文对某一个方面的判断扩大成对整体的判断,故意扩大判断对象的范围,夸大其辞,或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说成一定会发生,过于主观武断。 5、节外生枝,无中生有:原文中本未说到某种观点或态度,而选项却脱离原文无端的毫无根据的生出一个观点或态度,选项的判断在原文中完全找不到根据。

51 6、东拉西扯,张冠李戴:将原文中“张”的观点态度说成是“李”的观点态度,或将“李”的观点态度说成是“张”的观点态度,东拉西扯,混乱不清。
7、不明事理,偷换概念:不明白原文所阐释的道理,将原文中阐释的某一概念换成另一概念,也就是原文说的是甲事物怎么样,而选项说成是乙事物怎么样,义理混淆不清。 8、不明关系,强拉因果:将毫无因果关系的两个事物强拉到一起,并强加因果关系,或将有因果关系的两个事物的因果关系颠倒,因说成果,果说成因。

52 (八)现代文阅读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53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54 十一、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二、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十三、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55 答题模式 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4、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5、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6、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7、夸张:突出了……的本质特征 8、对偶:句式整齐有节奏。

56 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段意的归纳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57 (九)古诗鉴赏 寻找突破口,读懂诗情

58 寻找初体验 思考: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你品读到的诗人情感是什么?依据是什么?)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溪桥晚兴 郑协
寂寞亭基野渡边,春流平岸草芊芊。 一川晚照人闲立,满袖杨花听杜鹃。 [注]①郑协:南宋遗民。②芊芊:草木茂盛。 思考: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你品读到的诗人情感是什么?依据是什么?)

59 读懂诗情的突破口: 一读诗题 二读注释 三读关键词: 情感词、意象词、修饰词 溪桥晚兴 郑协 寂寞亭基野渡边, 春流平岸草芊芊。
一川晚照人闲立, 满袖杨花听杜鹃。 [注]①郑协:南宋遗民。②芊芊:草木茂盛。 读懂诗情的突破口: 一读诗题 知门别类,把握情感方向 二读注释 知人论世,感知情感基点 三读关键词: 情感词、意象词、修饰词 知情达意,揣测情感内容 【参考答案】本诗表面上表现了诗人悠闲、恬淡、无所事事,闲立观赏一川晚照的情景,其实是写其内心无比的凄凉、孤独和怅惘,亭基寂寞,野渡无人,落日晚照,杜鹃啼血,再加上诗人特殊的身份——南宋遗民,因而故国之思、亡国之痛自不待言。

60 突破口一:诗题 山水田园类:通过描写山水田园风光来传情明志,或表达对自然山水的热爱,或流露对官场仕途的厌恶,或抒发对隐逸自由生活的向往,或排遣贬谪不得志的愁苦,或寄托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怀。 离别类:离愁别恨。或是依恋伤感,或是安慰祝愿,或是别后思念。 羁旅类:身在旅途的孤独飘泊艰辛之感,心在家乡的担忧思念牵挂之情。 怀古类:缅怀古人之情,昔盛今衰之叹,建功立业之志,壮志未酬之感。 边塞类:有对战争的责怨、对和平的向往,有思乡思人的愁苦,有壮志未酬的郁闷,有杀敌报国的壮志雄心,有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 咏物类:大都运用象征或托物言志的手法,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或品质,表达诗人或喜或悲、或褒或贬等各种思想情感。 爱情类:多表达对美好爱情的赞美之情,也有失恋的痛苦和哀怨。

61 突破口二:注释 注释有三类: 一类是对作者生平的简介或者创作背景的补充, 一类是对诗歌中出现的典故的解释, 一类是对难解字词的解释。
尤其是前面两类,对于我们准确读懂诗情,甚至是准确答题都是很重要的。

62 突破口三:关键词 情感词:情感词直接表露情感,如“悲”、“愁”、“孤”、“喜”、“闲”、“病”之类。
意象词:意象的特殊内涵与诗歌的传情达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修饰词:形容词、动词 、副词等,尤其是形容词。如冷暖色调形容词多能表现悲喜心情 。 典故词:诗人往往借用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63 (十)考场快速作文 1、审题:抓关键句,关键词 2、构思:凤头猪肚豹尾 凤头:开门见山式或修辞方法式(注意点题)
猪肚:2则材料,一详一略(注意过度衔接) 豹尾:议论抒情式或修辞方法式(注意照应开头,点明中心)

64 坦然面对失去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在人生征途中,因种种原因,有许多人会出乎意料地遭遇失去——失去财物,失去既得利益,失去肢体健康健全,失去升学、就业、晋级、发财的机会……万一遭遇失去,我们该如何面对?   面对失去,应坦然视之。据史书记述:汉桓灵间,太原孟敏行途中不慎失手打碎瓦甑,掉头不顾,径然前行。名士郭泰见而奇之,随尾问其故,孟曰:“瓦甑已破,不复能用,顾之何益?”孟敏在瓦甑破碎后那种“掉头不顾”的态度,值得我们仿效。那珍爱的东西、那美好的梦境,一旦失去了,就平静地让它失去!如果沉浸于对失去的惋惜中,悔恨中,痛苦中,那么,不仅会损害自身的健康,而且会失去前行的勇气和动能。

65  面对失去,应自信自强。陆游曾题:“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遭遇失败,陷入困境时,我们应有李太白的自信;错失良机,前途茫然时,我们应有重新开创的决心。古往今来,许多有志之士遭遇失去、身处困境却努力自强,他们终于活出卓越的人生。报载:岭西矿女工白素珍下岗失业后,不抱怨,不消沉,先是替别人打工,之后抓住外贸公司策划柳编工艺品的机遇,借助父亲会柳编的手艺,创立了小小的柳编厂,经过一番努力,其产品远销美国、日本、德国、意大利和法国,创出了一个年外销数十万元、且拥有专利产品的私营企业,而且还为近百名下岗女工创造了就业岗位。白素珍下岗不失志、创业成老板的事迹表明:自信自强,有可能失一得百。 暴风雨过后,彩虹分外绚丽!愿以此与失去者共勉!


Download ppt "开卷有益 成考语文复习."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