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初探逻辑推理 提高思维水平 ——《逻辑和语文学习》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初探逻辑推理 提高思维水平 ——《逻辑和语文学习》"—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初探逻辑推理 提高思维水平 ——《逻辑和语文学习》
初探逻辑推理 提高思维水平 ——《逻辑和语文学习》 江陵二中 陈莉萍

2 故事导入: 有一个残暴的国王,统治着一个奇怪的国家。这个残暴的国王颁布了一条奇特的法令,所有从前线抓回来的俘虏都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你来这里做什么?如果答的是真话,就得用火烧死;如果回答的是假话,就得绞死。看起来,任何俘虏都难逃噩运。有一天,前线送来了一个俘虏,执法官按照惯例问他:你来这里干什么?聪明的俘虏回答:“我来这里是为了被绞死。”听了俘虏的回答,执法官顿时傻了眼,不知道如何是好。因为如果真的绞死这个俘虏,那么这个俘虏说的是真话,而说了真话是要被烧死的。可是如果把这个人烧死,那他答的就是假话,而说假话是要被绞死的。执法官不好处理,只好上报国王裁决。国王冥思苦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办法,最后只好把这个俘虏放了。

3 逻辑: 第一:指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第二:泛指思维的规律; 第三:指某种特殊的理论、观点和看问题的方法; 第四:特指一门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和方法的科学。

4 分析问题: 1.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谓语是主语陈述的内容。 2.新闻就是对多数人感兴趣而带有刺激性的事件的报道。 3.图书馆里有外国小说、古典小说和侦探小说等。 4.今天大扫除,女同学擦玻璃,团员扫地,班干部抹桌子。

5 明确: 1、2两句是关于给概念下定义的问题。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的本质属性和分子范围的思维形式。属性包括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所谓本质属性,是决定该对象之所以成为该对象并区别于其他对象的属性;所谓非本质属性,是对该对象不具有决定意义的属性。概念有内涵和外延,内涵是指一个概念所概括的思维对象本质特有的属性的总和,外延是指一个概念所概括的思维对象的数量或范围。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概念的两个逻辑特征,二者是相互依存的。这两个句子中,第1句属于循环定义的问题,第2句属于定义过宽的问题。 3、4两句属于概念的划分问题。

6 概念间的关系:

7 指出下列各组概念间的关系。 (1)A.看 B.瞧 (2)A.瞥 B.看 (3)A.瞥 B.仰视 (4)A.看 B.仰视 C.俯视
(全同关系) (包含关系) (交叉关系) (A与BC是包含关系,B与C是反对关系)

8 ①红豆生南国, ②春来发几枝? ③愿君多采撷, ④此物最相思! 思考:这些句子哪些是命题?

9 明确: 语句②是疑问句,它仅仅提出问题。 语句③是祈使句,它表达一种要求、愿望。 语句④是感叹句,它只是抒发情感。 这几类语句都没有直接描述事件,也就无所谓真假,因此它们不表达命题。语句①则不同,它作为陈述句,描述了红豆生长的客观情况。这个描述是符合事实的,因此它是一个真的陈述句,语句①有所描述并且可区分真假,它表达了命题。

10 1.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命题分析: 1.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2.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罗贯中《杨修之死》) 3.我们煤气厂今年夏天一定供好气。 4.你长得真有个性。

11 明确: 第1个句子中用反问句“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比陈述句的效果要强烈。 第2个句子连用同一个“梦”字,表达了不同的概念,巧妙揭示了事情的真相。意思是:丞相并不是在睡梦中,你才是在梦里啊。是说杨修明白曹操“梦中杀人”只是他的一个借口罢了,其实是他疑心太重,对自己身边的人也毫不松懈,正印证了“宁叫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这句话。

12 第3个句子在书面语里表示了两个命题,一个命题是供应好的煤气,一个命题是要把供气工作做好。这样的句子表示了哪个命题,是由上下文决定的。知道了句子和命题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使用命题时就应当注意一个句子是不是同时表示了两个命题,上下文是不是能够清除其中的一个命题,从而避免歧义。 第4个句子显然除了字面的意思之外有还潜台词。潜台词就是深藏在话语中的真正含意。这句话真正的意思是“你长得一点也不好看”。可见我们在阅读文章或听别人说话的时候,还要注意各种言外之意。

13 1.中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 (中国就在世界上,怎么能说“世界上没有”呢?) 2.工人师傅张大爷是苦水里长大的穷孩子。 (“张大爷”怎么会是“穷孩子”呢?) 3.他是众多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死难者”与“幸免者”不能同存) 4.你完成今天的作业了吗? (隐含的意思是你平时经常没及时完成作业)

14 推理: 1000多年前的魏晋年间,有个聪明的孩子,名叫王戎。7岁那年的一天,他和同伴到野外“踏青”,忽见山间路边有棵野生李树,果实累累,几乎压断树枝,其他孩子都争相采摘,只有王戎不动。别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他说:“这李树生在路边而多果,此李必苦。”大家摘李品尝,果然味苦难食。对此,大家佩服不已。这就是我国人民千百年来流传的“路边李苦”的故事。   王戎还没品尝李果,为什么就可以断言“此李必苦”?这里就包含了一个典型的“三段论”,试写出具体的推理过程。

15 明确: 王戎是首先假设,如果路边李子是不苦的,那么,过路行人早就摘光了,李树不可能多果(大前提)。实际情况又是怎样呢?现在,李树多果(小前提),所以,李子一定是苦的(结论)。

16 1.思考课前所讲的《俘虏必死》的故事,分析其中的推理过程。
2.《猫肉三斤》的故事:一天,阿凡提从市场上买回三斤肉,吩咐妻子说:“今晚上你包顿水饺,咱们美美地吃一顿。”阿凡提的妻子把肉炒了炒,自己全吃了,到了晚上,给阿凡提端去了一碗白皮面。阿凡提问道:“饺子呢?”他妻子骗他说:“当我切好了肉,动手揉面时,猫偷偷地把肉全吃掉啦。”阿凡提把猫捉来,放在秤盘上一称,刚好三斤。阿凡提便问妻子道:“妻呀,你瞧!如果这是猫的话,那么肉呢?如果这是肉的话,猫又哪去啦?”分析其中的推理过程。

17 明确: 这两个故事都各自包含了一个“二难推理”。 《俘虏必死》的推理过程:绞死——真话——烧死——(绞死成)假话——(假话应当)绞死——(绞死变)真话。 《猫肉三斤》推理过程是:如果秤盘上是猫的话,那么肉就没有了;如果秤盘上是肉的话,那么猫就没有了;秤盘上或是猫,或是肉:总之,不是肉没有了,就是猫没有了。事实上,猫不是在这吗?那么肉呢?

18 逻辑规律: 1.《晏子使楚》:晏子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lǚ),张袂(mèi)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 (违反同一律) 2.这座山从来没有人上去过,上去的人也从来没有下来过。 (违反矛盾律) 3.编辑同志,您说我的作品不够成熟,显得幼稚,那您就把它当作儿童文学发表吧。 (违反同一律) 4.说世界上有鬼,这不对,这是迷信;但要说世界上没鬼,也未免武断,因为有些现象还真不好解释。 (违反排中律)

19 小结: 初探逻辑推理 提高思维水平 概念:全同关系、包含关系、交叉关系、矛盾关系、 反对关系。 命题:多义句、潜台词
初探逻辑推理 提高思维水平 概念:全同关系、包含关系、交叉关系、矛盾关系、 反对关系。 命题:多义句、潜台词 推理:三段论推理、二难推理 逻辑基本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

20 再 见 !


Download ppt "初探逻辑推理 提高思维水平 ——《逻辑和语文学习》"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