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有关09广东高考化学备考的点滴思考 童建军 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有关09广东高考化学备考的点滴思考 童建军 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有关09广东高考化学备考的点滴思考 童建军 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

2 09年高考值得纪念 因为她是为数不多坚守X科命题的一块阵地 09年高考值得遗憾 因为我们的教学和备考将要再次面对挑战 09年高考值得庆幸 因为我们是阵地的最后坚守者和见证者

3 有关09高考化学命题思路的思考及对策 1.命题者不能回避的问题 2.09广东高考的命题思路的预测 (1)高考落榜生的问题
(2)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科平均分的协调问题 2.09广东高考的命题思路的预测 (1)难度会适中,基本上与07、08年持平 (2)题量、题型及赋分与08一致 (3)试题注重知识点涵盖面,注重基础和能力考查,突出实验考查,注重答题准确规范

4 有关09高考化学命题思路的思考及对策 3.09广东高考后期备考值得关注的问题 (1)从07试题的“易”中找出我们一轮复习忽视的问题
考纲中要求的基础知识是否落实到位;学生书写是否规范;文字表达是否符合学科特点等等 。 (2)从08试题的“难”中找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三年选择题中重现率较高的试题学生是否过关;非选择题中常考试题是否训练过;实验内容如何体现探究问题流程问题等等。

5 有关09高考化学命题思路的思考及对策 4.09广东高考后期备考的方向
*关注广东省教育考试院李佳老师在广东招生考试上的文章《2008年普通高考化学试题分析和评价报告》。 (1)(试卷)考查学科的主题内容,没有超出考试大纲的要求,考查主要的、重要的、较高层次的学科能力。 一定要把握好必考和选考的关系,在选择训练题时最好不要越界。

6 有关09高考化学命题思路的思考及对策 对化学理论及实验知识初步加工、再现和辨认的能力;就是将问题分解,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分析、综合、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就是科学探究的能力;就是运用图形表达解决问题成果的能力。 主要的、 重要的、 较高层次的

7 有关09高考化学命题思路的思考及对策 (2)(试题)注重体现基础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主干知识 试题的基础性 核心知识 考试说明
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 化学键; 物质的量及其它物理量;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电解质溶液; 氧化还原反应; 卤族元素; 碱金属; 氢、碳、氧、硅、氮、硫、氯及其化合物; 铝、铁、铜及其化合物; 同分异构体和同系物; 烃及烃的衍生物; 糖类、蛋白质;合成材料; 涉及物质的量的基本计算; 有关相对分子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溶液浓度计算; 化学基本仪器和基本操作; 常见气体的制备; 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 支持学科的脉络 考试说明 主干知识 核心知识 试题的基础性 理解(掌握)层次 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占21.2% 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占6.8% 有机化学基础占3.4% 化学实验占2.5% 化学计算占5.9%

8 有关09高考化学命题思路的思考及对策 试题的综合性 复习目标 不要忘记 清醒认识
关注化学知识与技能的综合,知识要求不高、不回避常见的考试内容,一道题中考查的面较广、较为灵活,要求对基础知识有全面的了解、有较高的统摄与综合能力,突出对学生学科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体现对学习过程与结果的关注,将化学实验的考查与其他化学知识、方法结合,实现学科内知识的综合考查。 试题的综合性 不要忘记 复习目标 清醒认识

9 有关09高考化学科考查内容的思考及对策 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试题所占比例较大 ,考查内容基本上是必修1、必修2和选修4中的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部分的复习一定要高度关注,争取按点过关!

10 有关09高考化学科考查内容的思考及对策

11 有关09高考化学科考查内容的思考及对策

12 有关09高考化学科考查内容的思考及对策 对策1.在第一轮全面复习结束后,一定要认真分析归纳大纲中要求的知识点,细化复习内容做到点点落实,避免复习的盲目性、随意性,反对不顾学情的一味照搬照抄。如某一个知识点(或专题)怎么讲,讲到什么程度,重点、难点、考点、热点、弱点在都要认真研究。 特点1.广东卷化学试题考点覆盖面广。必考内容涵盖必修1、必修2和选修4三个模块,共140分,考纲考点覆盖率约95%,选考内容包括物质结构与性质和有机化学基础,考纲考点覆盖率约60%以上。

13 有关09高考化学科考查内容的思考及对策 特点2.必考内容的不同知识板块在试卷中所占比例适当,与其在中学化学新课程体系中所处位置及所占课时相当。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试题所占比例较大,即使是在实验题、元素化合物题中,考查的还是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理解和应用。如2008年第23题以硅及其化合物为载体,考查的是质量守恒、电子得失守恒、水解平衡等基本原理。化学方程式书写是无机题的常见设问,这两年广东卷中要书写的化学方程式比较多,但几乎都不是直接来自教材,而是在具体的情景中整合新旧知识解决新问题,这也反映出基本概念和理论才是这类题目考查的最终落点。 对策2.备考中我们教师要认真研究考试说明中基本概念、基本理论部分,对考试说明中的“形成”、“本质”、“原因”、“原理”等字句认真琢磨仔细推敲,从微观本质上理解相关概念、原理的形成过程,而不仅仅是表面的结论和现成的规律。如盐类水解的过程应从离子反应的本质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必须能够从有效碰撞角度予以解释;常见电源的工作过程要基本清楚。

14 有关09高考化学科考查内容的思考及对策 特点3.学科主干知识突出,一些化学核心思想、核心观念成为考查的重点。
2007、2008选择题考点:原子结构、pH测定、微粒数计算、海水资源利用、氧化还原反应、硅及其化合物用途、生活中的有机物、实验绿色化、原电池工作原理、实验基本操作、离子反应方程式、金属腐蚀及防腐、分子化合价相对分子质量等概念、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热化学方程式与盖斯定律、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周期律、简单实验设计与评价、物质的分类、电解池工作原理、化学平衡、沉淀溶解平衡。考点重现率达到70%以上。 特点3.学科主干知识突出,一些化学核心思想、核心观念成为考查的重点。 归纳与辩证思想 守恒思想 平衡观点 实证观点 条件控制思想 绿色化学观点 2007、2008非选择题必做题考点:基本概念和理论——饱和溶液和溶解度;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还原反应;热化学方程式;盐的水解及其影响因素;浓度、温度、催化剂、接触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影响沉淀溶解平衡的因素;锌锰干电池工作原理;电解精炼铜原理;电化学腐蚀;原子利用率。无机物性质及应用——铵盐的性质;酸性氧化物的性质;铝、铁、铜、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酸雨的形成及其防治;化学实验——常见分离提纯方法;化学计算——质量百分含量计算;化学方程式计算;盖斯定律计算;转化率计算;化学平衡常数计算;反应速率定量计算;有机化学——苯、乙烯、乙醇、乙酸、酯的性质。

15 有关09高考化学科考查内容的思考及对策 对策3.备考后期的复习重点是知识的系统化、条理化、结构化和网络化,即将分散的知识点连成线、结成网,对热点和重点内容要精选试题,定量定时训练,通过评讲培养和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综合能力、迁移能力、运用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 结论: 09高考一定会如同07、08一样,重视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试题的开放性;重点考察主干知识,不强调知识覆盖面;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的试题各自特点鲜明,突出考察化学用语及语言表达能力;试题关注STSE(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体现学科的发展性和时代性,不回避传统题,稳中有变,推陈出新;试题会重视实验的探究性,注重对学科能力的考查,无机化工流程和表格、图象、数据分析、归纳成为热点。

16 有关09高考化学科热点试题的思考及对策 探究性实验题
解题思路 探究性实验题 先通过对比找出实验的不同之处(操作步骤、现象等),然后揭示实验现象的本质,再从本质上设计相应的实验来验证。 广东高考实验题多以实验设计、实验问题解决为中心,将信息获取、加工能力的考查作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试题中设置了以具体实验装置图、坐标图、生产工艺流程、数据、表格等形式的题干,题干中出现的是新问题情景,需要在考生读懂信息、重新整理信息的基础上答题,该类题目意在考查信息阅读、分析、整理、组合、应用的综合能力。高考探究性试题多数是对教材中的实验现象的异常或实验结论的准确与否或操作步骤是否合理,提出疑问或假设或猜想。通过资料或实验验证,证明疑问或假设或猜想的正确与否,此类试题一般都会有“曾相识”的感觉。 复习方向 “利用物质的鉴别及分离与提纯、物质的制备、物质组成测定、物质结构分析、环境污染的防治等化学具体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探究性实验的教学次数不一定很多,关键是要学生真正理解实验探究的各个环节,能最终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设计与实施”。

17 有关09高考化学科热点试题的思考及对策 设问方式 复习对策
(1)要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明确探究过程的基本要素: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引导学生在理解探究过程的前提下自主地进行化学探究性学习; (2)掌握实验探究、观察、资料分析、调查活动等基本方法,有意识地从知识环节提出猜想和假设,明确探究的方向。 (3)指导学生掌握分析图象和数据的基本方法,能够利用图像和数据反映化学事实和化学规律,从本质的层面认识理解所学知识。 *实验的题目是什么?(注意书写时要将动词“探究”或“研究”放在在前,探究。。。) *实验(或操作)的目的是什么? *填充假设1或假设2(填充注意从是或有与不是或没有正反两方面,从单一到混合) *补充验证实验步骤或实验现象或实验结论或实验报告(注意步骤、现象、结论的区别,注意文字表达的学科性、规范性和简洁性) *操作(或方案)有什么优缺点? (注意从比较的层面分析,步骤的多少因素、产物的多少因素、加热或温度高低的因素、有害气体的因素等都需要考虑) *实验结果的原因分析(多数与平衡移动或电解质溶液理论有关)

18 有关09高考化学科热点试题的思考及对策 典型例题 解答注意点 (1)细心审题是关键:目的、原理要划出。
(2)认真分析是核心:分析原理;分析材料;分析变量;分析结果。 (3)正确表达是保障:表达过程中一定要按格式答题,同时要体现出科学、等量、单一变量与对照性等原则。

19 有关09高考化学科热点试题的思考及对策 流程类试题 考查内容 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原理在实际工业上是否可行)
化学平衡原理(生产过程要快,产率要高) 水解理论(产生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 物质制备和分离的知识(如何得到纯的产品) 绿色化学的观点(如何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反应物和反应物尽可能无毒无害无副作用,“三废”的处理) 经济的视角分析实际生产中的各种问题(如何控制成本低) 流程类试题一般分为两类:工艺流程和操作流程,是广东高考的特色试题,也是近三年重现率最高的题型。如2006年广东22(特殊阻燃材料Mg(OH)2的工艺流程)、2006年广东25(再生天然高分子资源纤维素的工艺流程)、2007年广东21(以氯化钠和硫酸铵为原料制备氯化铵及副产品硫酸钠的工艺流程)、2007年广东24(工业上以软锰矿为原料,利用硫酸亚铁制备高纯二氧化锰的工艺流程)、2008年广(19 对含有多种杂质的工业碳酸钠进行提纯)、2008年广东23(由石英砂制备高纯硅)。此类题型之所以受到青睐,一是能够充分体现考试说明“能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成果,用正确的化学术语及文字、图表、模型、图形等表达,并做出解释的能力”的考试要求,二是试题的考查覆盖面好、综合性强,能够将元素化合物、化学实验、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理论、氧化还原反应及有机化学等主干知识有机的融合。

20 有关09高考化学科热点试题的思考及对策 分析技巧 解答注意点 ①浏览全题,确定该流程的目的,看懂生产流程图;
②关注流程图以外的文字描述、表格信息、后续设问中的提示性信息,并在下一步分析和解题中随时进行联系和调用; ③解析流程图并思考从原料到产品依次进行了什么反应?利用了什么原理(氧化还原、溶解度、溶液中的平衡)?每一步操作进行到什么程度最佳?每一步除目标物质外还产生了什么杂质或副产物?杂质或副产物是怎样除去的? (1)注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反应物、产物的分子式书写要正确;化学方程式要配平,电极反应式和化学方程式一定要书写正确;等号或可逆符号不能少;沉淀、气体、固态、水溶液等符号要标明。 (2)注意评价或比较实验方案要全面:反应物种类多少、是否易得、是否对环境有污染;反应产物的种类多少,对目标产物的分离和提纯是否有影响;反应条件是否苛刻;仪器、设备是否要求高;工艺流程、实验步骤的多少。 (3)注意描述语言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从化学原理的角度、用化学语言作答;要抓住主要问题,针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要看清题目要求,按要求答题。

21 有关09高考化学科热点试题的思考及对策 典型例题

22 有关09高考化学科热点试题的思考及对策 规律总结类试题 预测 对策 09年这类试题依然还会成为热点主流试题。
在化学中,有一类问题常涉及某一物质在变化过程中,由于相关物理量的变化引起该体系中沉淀的多少、溶液的导电能力、溶液的pH或体系中其它相关物理量的变化,这些大都可以建立函数关系来定量的描述或确定变化趋势来定性地表示,它们都可以在坐标图上精确地描述其变化轨迹或粗略地描述其变化趋势,根据这些变化可以预知某物质处在相关量时该体系的某些物理量。从数据、表格、图象中找出内在的化学规律是理科素养的一种最具体的体现。因此有关数据、表格、图象的分析在广东高考化学试卷中也占较大比例,2007年试题中需要认真观察分析的表格、图形数量为9个,2008年试题中有13个。2008年涉及表格的试题有20题、21题、22题、24题、26题、27题,2008年涉及曲线图的试题有9题(浓度与时间变化图)、18题(电导率关系曲线)、19题(溶解度曲线)、20题(产物的质量与时间的变化曲线)。 对策 要让学生在实验课上多亲自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多动手实验,并做到实验前进行实验预习和认真填写实验报告的好习惯,对实验中获得的数据能正确进行分析,并寻找出规律。对异常数据进行探究,或进行剔除或发现真知。另外在复习过程中可通过做一些定量实验来提高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切忌为了赶复习进度和完成教学任务,对实验分析只是纸上谈兵。

23 有关09高考化学科热点试题的思考及对策 分析坐标图的要领 ①理解横、纵坐标的含义; ②理解曲线本身的含义; ③理解起点、终点、转折点的意义;
典型例题 ①理解横、纵坐标的含义; ②理解曲线本身的含义; ③理解起点、终点、转折点的意义; ④理解曲线变化趋势的意义; ⑤理解曲线以外区域或某一点的意义。

24 (09广一模16) 常温下二价锌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式与pH的关系如图,纵坐标为Zn2+或Zn(OH)42-物质的量浓度的对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H<12的溶液中不存在Zn(OH)42- B.如果溶液中c(Zn2+)=0.1 mol·L-1 ,则c(H+)≥1×10-6 mol·L-1 C.控制pH在8~12可以分离出溶液中的锌离子 D.Zn(OH)2(s) Zn2+(aq)+ 2OH-(aq)的平衡常数为1×10-10

25 有关09高考化学科热点试题的思考及对策 分析表格数据的方法 ①审读题干,弄清目的; ②找出自变量、因变量; ③分析归纳单一自变量的影响结果;
典型例题 ①审读题干,弄清目的; ②找出自变量、因变量; ③分析归纳单一自变量的影响结果; ④对比或综合多个自变量的影响结果; ⑤归纳要有层次性:有无影响→影响有无规律→规律有无单调性→单调性能否定量化; ⑥切忌断章取义。

26 已知我国规定“固体废弃物浸出标准值含铬不得超过10 mg·L-1”。分析图表,可得出多个结论:
(09广一模24—3)铬冶炼工业的废渣粉碎后掺入煤矸石经过高温处理可以制砖,为了探究其中的铬元素在使用过程中是否会重新污染环境,研究组在一定条件下浸溶砖样,检测浸出液中Cr元素浓度,结果如图: 已知我国规定“固体废弃物浸出标准值含铬不得超过10 mg·L-1”。分析图表,可得出多个结论: ① 实验取用的砖样是否符合上述标准: 。 ② 还能得出的其它结论是(写出2条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识图能力 控制变量的思想 制砖时含铬废渣掺入的比例 用蒸馏水浸溶 用稀硫酸浸溶 冻融后用蒸馏水浸溶 曝晒后用蒸馏水溶 因变量 浸出液中Cr元素浓度 变量

27 有关09高考化学科热点试题的思考及对策 09广东考试说明的(2+3)变点
体会 2009年高考化学《考试大纲》和2008年比较,整体变化不大,增加的内容在具体条目的要求上表达得更加清楚,更加重视了知识的完整性,对考生的理解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8 有关09高考化学科热点试题的思考及对策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典型例题 (1)溶液中产生沉淀的条件,溶液中离子的浓度熵一定要大于溶度积;
(2)离子浓度小于等于1×10—5mol/L可认为沉淀完全,但溶液中依然存在离子; (3)注意产生沉淀和沉淀完全时离子浓度的计算点选择的不同; (4)沉淀转化的本质是离子的反应向着离子浓度更小的方向进行,对于组成类型相同的沉淀转化可直接用溶度积的大小比较,若组成类型不同的沉淀转化应先要依据计算沉淀离子的浓度大小,在判断转化的方向; (5)注意结合图像认识溶度积及水的离子积常数的概念; (6)要正确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电离常数、水的离子积常数、溶度积是温度函数的含义及运用。

29 有关09高考化学科应试能力的思考及对策 08高考学生答题存在的问题
(1)基础知识有缺陷,化学式、方程式书写不规范。如化学式字母大小写错误、有机物结构简式只写碳架不写氢;反应条件没有注明、未配平;热化学方程式漏写物质状态;有机反应写成了“=”;沉淀与气体符号漏写,特别是生成物中小分子容易漏掉。 (2)知识体系不够完整,审题能力差,阅读理解题意不清,不能正确把握实验目的、原理,对重要提示不敏感,难以发现突破口。 (3)考生的数据运算能力较差,看不懂图、表、数据所表达的化学意义及规律,不能依据流程的变化判断反应的进行即物质的转化,答非所问,不按要求答题。如计算过程不带单位、计算结果无计量单位、名称与符号错写等。 (4)不自信,面对陌生题境胆怯,没有足够的耐心研读题目。解决操作细节问题难与具体情景结合,出现违背科学性或违背常理的解答。 (5)语言表达能力问题较严重,条理不清,关键性的文字说明没有,表达不准确、不全面,甚至答非所问。如没有表述“各取少量”、“加水溶解”、“加试剂,说操作”等。化学学科的表达能力主要包括文字表达及专业语言表达两个方面。非选择题的答题方式主要是填空,虽然答题要求也只是结论性的,但要能在填空时有效得分,必须既要懂得命题人的思路(知道答什么),又要揣摸命题人意图(怎样答才完美)。 (6)对实验装置的观察能力、实验现象和实验过程的分析能力、说明能力有欠缺,特别是实验设计能力、优化能力不足。

30 有关09高考化学科应试能力的思考及对策 备考对策 (1)解题格式力求规范,书写工整清晰;
(2)强化对化学式、离子方程式、有机物结构简式、结构式、有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等的训练; (3)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力求思路完整,体现过程,计算力求结果准确; (4)针对解题错误、习惯性错误查找原因,及时改正; (5)针对学生运算能力差,强化物质的量与微粒数的计算、化合物中元素质量百分含量计算、运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转化率和平衡常数计算、物质的量浓度计算、溶度积的简单计算、PH计算的检测与训练,培养心算与口算能力; (6)针对表达能力差,强化常见问题如气密性检查、PH试纸的使用、沉淀的洗涤、过量的判断、仪器(沉淀)洗涤干净的标志、分液漏斗的放液、萃取剂的选择、常见阴阳离子检验、气体验纯、滴定管的排空、气体的收集、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和结论的描述等简答能力的训练,力求答题学科化、规范化。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教材上的概念、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的阅读理解及模仿,特别是某些关键字的理解及运用。 (7)针对识图绘图能力差,强化学生对教材中的某些实验数据、图表的认识和理解,选择相类似问题强化训练。

31 有关09高考化学科应试能力的思考及对策 后期高考备考的立足点
(1)课标、教材在变,化学的基本原理没有变。——研究考试说明,关注三种版本的教材,强化主干知识和核心知识的复习到位。研读《考试大纲》、《普通高中化学课程课标》、《教材》、复习使用教辅材料,删去考纲中不存在内容的复习,同时告知学生不必教辅材料中一些过时习题,加强复习针对性,减少学生无效复习。 (2)载体、情境在变,考查的知识点没有变。——试题的素材可能超出教材的范围,试题的命题意图不会超出考出考试说明的范围和要求,“情景、材料、信息越新考查的知识、能力、方法越基础”。加强学生化学实验的逻辑性和思维严密性培养,让学生学会实验的前、后处理方法。对化工框图试题和探究试题分析时,注重联系化学反应原理和实验基本操作(分离与提纯)。复习中应注重探究实验的设计方式(比如对照实验的设计方法,如何控制变量和因变量),注重实验现象和结论的因果关系。逐步掌握探究物质性质的一般实验设计方式,并能用化学用语正确描述实验现象和结论。

32 有关09高考化学科应试能力的思考及对策 (3)理念、观念在变,考试的形式没有变。——题型可能会新课程化,但考查的内容不会超出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在复习备考中要认真对待“往届高考题”,要能选择高考题中精华部分进行重组、变形和创新改编。但改编典型高考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根据当年考试大纲要求,降低知识难度,提高能力要求;删去教材和考试说明已不作要求的知识点或材料,适当在原高考题基础上补充新材料,重新整合试题;降低纯数据运算要求,在改变试题时要对数据进行简化。备考阶段精选往年的经典高考试题,对落实基础与技能较为有效。 (4)考试的形式没有变,命题人员在变。——预测方向可以,但不要猜题,备考思路正确,答题才有熟悉感,得分困难,丢分容易,少(不)丢分就是得分。广东卷试题中对信息提取和加工能力的考查力度逐年加大,试卷的阅读量非常大,相当多的学生因为来不及看题而放弃了一些试题。从一些渠道反馈的信息推测,2009年高考对学生的阅读速度和提取信息的准确度仍会保持较高的要求。广东高考试卷的命制总体水平在2008年达到一个相对而言比较让人满意的水平,预测2009年难度会会保持在今年的水平。 (5)阅卷的形式没有变,阅卷的标准可能变。——高考阅卷标准是严格的,阅卷过程是人性化的,阅卷要求给分有据,扣分有理。高考试题简单未必是好事,试题难未必是坏事,按点扣分防不胜防,按点给分规范定能得分。所以规范问题怎么强调也不过分,要研究规范的内容、如何练习规范。

33 有关09高考化学科应试能力的思考及对策 后期备考的建议 回归基础抓教材 回归基础抓题型
教材是考生获取知识和方法的最原始载体,考生一年来的练习、考试题和将要做的高考题,都是改变情景和知识的呈现形式,变换命题方式,但考查的知识和方法没有变化,尽管解题过程需要各种能力,但是许多试题的答案就是教材中原文(概念、用语、原理、公式等)。熟练地建立学科知识体系,是所有基础的关键。建议依据学科《考试大纲》的知识点逐个落实到教材中,将所有内容重温一篇,尤其是在平时考试中出现频率不高,但《考试大纲》有要求的知识点,防止在高考试题中的解答过程出现知识盲点,影响高考临场发挥。 高考命题各学科题型相对稳定,题型是考查知识和能力的载体。高考命题始终坚持“重点知识重点考,重点知识不回避,重点知识变换方式考。”各学科重点知识和能力的确定要依据《考试大纲》如化学学科中的知识要求为“理解”或“掌握”、“综合运用”等知识内容(一共有52个考点)和四种能力要求(14条)。化学学科主要做好“注重理论概念知识,突出流程、图表、探究、数据类题型,突破实验设计与评价题型”。

34 有关09高考化学科应试能力的思考及对策 强化基础≠重复旧知识 回归基础抓盲点
有些教师误认为抓基础就是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回忆、再现,所以,往往把复习搞成了简单重复,温故有余,知新不足。采取利用旧知识创设新情境,不但对知识进行回忆,而且更重要的是对知识进行了灵活应用。在复习基础知识,特别是复习基本概念和理论时,一定要注重联系实际,多举具体实例进行应用,切忌干巴地复习概念和理论。全面复习是夯实基础的重点要求,所谓“全面复习”是对考纲中规定的所有考点都要进行全面细致的复习,不能有任何遗漏,因为任何一个考点都有可能考到。但是,全面复习不等于对所有知识点平均使用力量,采取“眉毛胡子一把抓”。总的来说,在后面的复习中就是要精细化学习,每一个得分的机会也不能放弃,尽量一个无谓的失误都不要出现。“保证把会做的题得全分”是我们的最后这个阶段的最高追求。 每一个教师应该知道自己的学生在哪些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建议每一个考生先用笔写出自己的知识内容在哪些方面不足,哪些学科方法不熟练,什么样的题目不会做。然后对照历次考试中出错的题目,看自己归纳出的不足在考试中主要错误原因是什么。最后将高三年级所有的训练题中的出现错误的试题重做一篇,并将做错的试题所涉及的知识内容对照课本重新温习一篇,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请老师指导。

35 结束语 09高考一定是在稳定继承的前提下有所改变,但命题的风格、难度一定会有所控制。我们只要以考试说明为依据,就会取得我们应该得到的成绩。 祝2009年高考备考取得辉煌成绩!

36 (4)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
(8)了解化学键的定义。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 (2)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6)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 (7)理解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金属腐蚀的危害,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 (6)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以及盐类水解的应用。

37 (1)在白瓷板(表面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将被测液滴到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2)排除因盐酸的加入,稀释氢氧化钠溶液而引起pH减小


Download ppt "有关09广东高考化学备考的点滴思考 童建军 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