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利比亚(LIBYA) 北非( NORTHAFRICA ).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利比亚(LIBYA) 北非( NORTHAFRICA )."—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利比亚(LIBYA) 北非( NORTHAFRICA )

2 利比亚 国家概况 地理风光 气候 人口 首都 经济 资源 教育 外交 利比亚骚乱 北约部分成员空袭利比亚

3 国家概况 国名:大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The Great Socialist People's Libyan Arab Jamahiriya) 独立日:12月24日(1951年) 国庆日:9月1日 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旗底色为绿色,没有任何图案。利比亚是穆斯林国家,绝大多数居民信奉伊斯兰教,绿色是伊斯兰教信徒所喜爱的颜色。利比亚人还把绿色看成革命的象征,绿色代表吉祥、幸福和胜利的颜色。

4 国家概况 国徽: 为一只胸前有绿盾的鹰。相传这种鹰是先知穆罕默德统治地区古莱希部落的象征。鹰爪下的饰带上用阿拉伯文写着“阿拉伯共和国联邦”。利比亚曾数次更改国名,但国徽上的文字一直未变。 国歌:真主至高无上(نشيد وطني ليبي‎) 官方语言:阿拉伯语 国家性质: 资本主义 国家体制:人民大会制,单一元首制,民主共和制 货币:利比亚第纳尔(英文Libyan Dinar,简写LD,单位LYD)    LYD=100 piastres(皮阿斯特)=1,000 milliemes(米利 姆)=5.5人民币 国家政要:“九•一”革命领导人奥马尔•穆阿迈尔•卡扎菲上校(omar mouammer al gaddafi) ,1969年9月1日就任至今。

5 地理风光 面积 平方公里。位于非洲北部。 东部与埃及交界,东南与苏丹为邻,南部同乍得和尼日尔毗连,西部与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接壤。北部临地中海。海岸线长约1900余公里 全境95%以上地区为沙漠和半沙漠。大部分地区是平均海拔500米的低高原,受宽阔低地分割。北部沿海有狭窄平原。荒漠与半荒漠占总面积90%以上;西北部与南部多砾漠、石漠;其余为沙漠,间有绿洲。境内无常年性河流和湖泊。井泉分布较广,为主要水源。

6 TRIPOLI

7 TRIPOLI

8 TRIPOLI – EL FATAH TOWER

9 TRIPOLI – MARCUS AURELIS ARCH

10 BENGHAZI

11 BENGHAZI

12 APOLLONIA – ANCIENT GREEK PORT OF CYRENE

13 ANCIENT GREEK CITY OF CYREN – TEMPLE OF ZEUS

14 ANCIENT GREEK CITY OF CYREN – TEMPLE OF ZEUS

15 ANCIENT GREEK CITY OF CYREN

16 ANCIENT GREEK CITY OF CYRENE

17 SABRATHA – ROMAN THEATRE

18 SABRATHA – ROMAN THEATRE

19 SABRATHA – ROMAN CITY

20 SABRATHA – ROMAN CITY

21 SABRATHA – ROMAN BATH HOUSE

22 SABRATHA – 2ND CENTURY ROMAN FOUNTAIN

23 SABRATHA – ROMAN CITY

24 LEPTIS MAGNA – ROMAN THEATRE

25 LEPTIS MAGNA – ROMAN THEATRE

26 LEPTIS MAGNA – ROMAN CITY

27 LEPTIS MAGNA – ROMAN CITY – ARCH OF SEPTIMUS SEVERUS

28 TADRART ACACUS

29 TOBRUK

30 TOBRUK – COMMONWEALTH CEMETERY

31 TOBRUK – AUSTRALIAN CEMETERY

32 TAJURA

33

34 气 候 北部沿海属亚热带地中海型气候,冬暖多雨,夏热干燥; 1月平均气温12℃,8月平均气温26℃;
气 候 北部沿海属亚热带地中海型气候,冬暖多雨,夏热干燥; 1月平均气温12℃,8月平均气温26℃; 夏季常受来自南部撒哈拉沙漠干热风(当地称“吉卜利”风)的侵害,气温可高达50℃以上; 年平均降水量为100—600毫米; 内陆广大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干热少雨,季节和昼夜温差均较大,1月15℃左右,7月32℃以上;年平均降水量100毫米以下; 中部的塞卜哈是世界上最干燥地区。的黎波里1月气温8—16℃,8月22—30℃。

35 人 口 650万,主要是阿拉伯人(约占83.8%),其他为柏柏尔人。 绝大多数居民信仰伊斯兰教,逊尼派穆斯林占97%。
人 口 650万,主要是阿拉伯人(约占83.8%),其他为柏柏尔人。 绝大多数居民信仰伊斯兰教,逊尼派穆斯林占97%。 阿拉伯语为国语,在主要城市也讲英语和意大利语。 严格遵循伊斯兰教传统的利比亚大多数妇女都习惯披戴头巾出门。

36 首都:的黎波里(Tripoli),人口:175万   
的黎波里是利比亚最大港口,位于国境西北部,濒临地中海南岸,自古便是重要贸易中心和战略要地的黎波里作为城市名称,有着一段漫长的历史。 的黎波里是一座拥有27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 公元前7世纪,腓尼基人在北非地中海沿岸建立起3座城市,这就是奥萨、布雷撒和莱普蒂斯,统称为“的黎波里斯”。 公元365年,地中海地区发生了一场严重的特大地震,3座古城中的布雷撒和莱普蒂斯在这次地震中被彻底毁灭,唯有奥萨古城幸免于难,虽然遭到相当程度的破坏,但整座城市还是存在,历经沧桑,发展成为今天的的黎波里市

37 经 济 非洲最发达国家之一,利比亚2009年统计数据2008年人均GDP为16114美元,为非洲最高;
经 济 非洲最发达国家之一,利比亚2009年统计数据2008年人均GDP为16114美元,为非洲最高; 北非重要的石油生产国,石油是它的经济命脉和主要支柱。 经济原以农牧业为主。1961年以来迅速成为世界重要石油生产与输出国之一。石油生产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0-70%,石油出口占出口总值的95%以上; 还出口铁矿石、花生、皮革等,进口 以机器设备、车辆、粮食为大宗。除石油外,天然气储量也较多,其它资源有铁、钾、锰、磷酸盐、铜等。

38 经 济 1985年石油探明储量29.18亿吨,产油5000余万吨,已探明天然气储量6053亿立方米。
经 济 1985年石油探明储量29.18亿吨,产油5000余万吨,已探明天然气储量6053亿立方米。 主要工业部门是石油开采、炼油,还有食品加工、石化、化工、建材、发电、采矿、纺织业等。铁、锰、铜、锡、铝土、磷灰石、钾盐等矿藏尚少开发。 可耕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粮食不能自给,大量靠进口。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玉米、花生、柑桔、橄榄、烟草、椰枣、蔬菜等。 畜牧业在农业中占重要地位。牧民和半牧民占农业人口一半以上。 货币名称:第纳尔。 境内运输以公路与管道为主。有1800公里长的现代化沿海公路,5000余公里的能源运输管线和5个油港。

39 资 源 利比亚(Libya)是主要的石油出口国之一。
资 源 利比亚(Libya)是主要的石油出口国之一。 利比亚1955年颁布国家石油法,并开始石油勘探。1959年发现了第一批油田,1961年开始出口原油。2004年,利比亚原油产量达到160万桶/ 日,国内消费约25万桶/日,净出口约134万桶/日(2004年6月恢复对美出口石油),出口占总产量的83.75%。利比亚原油油质好,并且含硫量低,蜡油产率高。 利比亚油田通过管道网络接至地中海。利比亚国家石油公司拥有7条输油管道,有6个石油储备基地,并还在筹化扩建石油储备和炼油基地。 利比亚的天然气开发项目尚处起步阶段,主要有萨拉赫、那胡拉、法里格、瓦法等气田,以及在锡尔特盆地发现了135亿立方米的新气田等。

40 教 育 利实行免费教育。15岁以上接受过教育的人口约占人口总数的79%,利现有小学3451所,各类职业中学1150所,总计在校学生为 万人,各级学校教师总数为 万人(据2006年公布数字)。

41 教 育 利比亚高等教育事业归高等教育人民委员会(高教部)管理,各大学和院系也都设有各级人民委员会,负责学校的具体管理。
教 育 利比亚高等教育事业归高等教育人民委员会(高教部)管理,各大学和院系也都设有各级人民委员会,负责学校的具体管理。 目前有14所高校,著名大学主要有:最高研究院、的黎波里法塔赫大学、班加西高尔尤努斯大学、宣教学院、石油学院、锡尔特塔赫迪大学、贝达欧麦尔•穆赫塔尔大学、胡姆斯纳赛尔大学、扎维亚四月七日大学等,其中前4所大学有授予硕士和博士学位的资格。 截至2005年,利共有大学教师11928名,就读学生254456名,其中研究生2095名,教师学生比为1:21,基本与国际平均水平持平。学生在大学第1年接受全科教育,从第2年开始自主选择各系学习,本科阶段一般为4年,研究生教育一般为2-3年。利具有高等学历人口占总人口的13%。

42 外 交 奉行反帝、反殖、反霸、反对种族歧视和不结盟政策,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
外 交 奉行反帝、反殖、反霸、反对种族歧视和不结盟政策,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 主张阿拉伯统一,与非洲、伊斯兰国家加强合作,和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关系,支持民族解放运动。 2004年6月28日,美国同利比亚正式恢复外交关系。 1978年8月9日,利比亚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43 利比亚骚乱 自2011年2月16日以来,利比亚爆发的骚乱及流血事件不断升级,其死亡人数之多、暴力程度之严重。对于该国动乱的原因,一般认为主要由于总统卡扎菲受到近来席卷中东地区的抗议浪潮的影响。但事实上,这个国家正在陷入的分裂还有着深刻的根源。 利比亚曾经是意大利的殖民地。在意大利殖民统治时期,利比亚由三个自治邦组成。东部地区和班加西在很大程度上是自治的。

44 利比亚骚乱的美国因素 美国和卡扎菲政府之间的积怨由来已久。 1969年,卡扎菲推翻了亲美的利比亚国王伊德里斯。
1970年6月,利比亚宣布收回美国设在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附近的军事基地。 1980年,美国宣布利比亚为“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关闭了驻利比亚大使馆。 1981年,美国海军的飞机击落了两架利比亚飞机,两国断交 1986年,美国总统里根下令停止与利比亚的经济和贸易关系,冻结利比亚在美国的资产。 此后,美利接连发生军事冲突,里根下令空袭利比亚。 1988年12月,美国泛美航空公司的一架波音747客机制造爆炸,机上的259名乘客和地面11人罹难,即洛克比空难,美国认为是两名利比亚情报官员所为(但当事人始终未认罪)。

45 利比亚骚乱的美国因素 美国政府在大败萨达姆之后,在所谓的“战后重建”中越陷越深,从而对卡扎菲采取了怀柔政策。而卡扎菲在威慑和利诱的情况下,也选择了退让。现在,美国已经开始从伊拉克脱身,而且有埃及政变这么好的机会,美国会趁机顺手推动卡扎菲下台。

46 利比亚骚乱的核心在石油 美国为什么对中东和北非这么感兴趣?众所周知,核心利益就在于石油。
利比亚虽然地处非洲,但跟中东有着密切的政治关系,而且本身就是石油出口大国。该地区的任何动荡,都会引起国际油价的大幅波动。 自埃及动乱发生以来,原油价格大幅攀升,美国原油一度突破100美元关口。在埃及事件发生后,随着该国总统的下台以及政局逐步稳定,油价一度有所回落;但2月中旬动乱开始出现向中东扩散的迹象,油价立即迅速上涨,并在利比亚骚乱开始后,出现向上突破。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卡扎菲在1969年的一场军事政变中掌权后,依靠武力实现了国家的统一。他还迁都至的黎波里,将利比亚的政治重心向西转移。其政权对东部基本上是不管不顾,尽管利比亚的很多石油财富都在那里。

47 利比亚骚乱 他还通过定期改组整个政府,使潜在政治对手失去支持基础或威信,从而成功地抑制了其他政治权力中心的生长。作为其伊斯兰革命意识形态招牌的体现,他还在20世纪80年代对全部民营企业实行国有化。 据利比亚知情者说,卡扎菲自己的部落“卡扎法”(Gadhafa)控制着部分武装部队,他们花费数年时间摧毁了对手“瓦尔法拉”(Warfalla)的基地。瓦尔法拉曾被认为是该国最大的部落联盟,但这已成过去。 现在,在利比亚的政治忠诚遭受严峻考验之时,很多曾被卡扎菲冷落或压迫的部落都在反对他。瓦尔法拉的几位部落首领日前就曾现身,号召人们推翻卡扎菲。来自利比亚东部的“扎维亚”(Al-Zawiya)部落也在周末加入了示威人群,一位首领曾威胁说,如果卡扎菲继续当权,就要切断至关重要的石油供应。 事实上,持续的冲突和内战的可能性已经惊扰了全球石油市场,国际油价跃升到两年多以来的最高水平。外电分析称,利比亚动乱将影响整个地中海经济,而作为其前殖民统治者的意大利将首当其冲受到冲击。

48 联合国划定禁飞区 联合国安理会3月17日通过决议,决定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并要求有关国家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护利比亚平民和平民居住区免受武装袭击的威胁。 安理会当天上午再次就利比亚局势举行闭门磋商,于美国东部时间下午6时30分左右就法国、黎巴嫩、英国和美国共同提交的决议草案进行表决。表决结果显示,安理会15个理事国中有10个国家投赞成票,中国、俄罗斯两个常任理事国以及印度、德国和巴西三个非常任理事国投了弃权票。 根据《联合国宪章》规定,一个决议案在获得9票赞成,且没有任何一个常任理事国投反对票的情况下即可获得通过。 决议要求利比亚冲突双方立即实现停火,全面停止对利比亚平民的一切袭击,呼吁利比亚各方加强努力,推动对话,以寻求一个和平和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49 联合国划定禁飞区 此外,决议还决定对利比亚实施比第1970号决议更为强硬的武器禁运和财产冻结等制裁措施,其中包括冻结利比亚中央银行和利比亚全国石油公司等利比亚实体的财产。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李保东当天在安理会通过有关利比亚局势决议后的解释性发言中说,中国一贯反对在国际关系中使用武力。在安理会第1973号决议磋商过程中,中方和其他一些安理会成员提出了一些具体问题。但遗憾的是,不少问题没有得到澄清和回答。因此,中国对该决议投了弃权票。 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丘尔金说,俄罗斯和其他安理会成员所关切的一系列问题都没有获得解答,决议所包含的条款可能会引发大规模军事干涉。

50 联合国划定禁飞区 利比亚外长穆萨•库萨18日宣布,利比亚接受联合国有关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的决议,立即停火并停止所有军事行动。
库萨当天在首都的黎波里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利比亚已得悉决议内容。作为联合国成员,利比亚将根据《联合国宪章》第25项条款,承诺恪守安理会决议,决定立即停火并停止所有军事行动。 库萨同时强调,利比亚重视保护平民安全、向他们提供人道主义援助,重视尊重人权,遵守国际法,并采取一切措施保护在利外国人安全。他说,利比亚致力于继续推动国内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利比亚民众。 库萨表示,利比亚对安理会决议以及对包括设立禁飞区在内的针对利比亚的严厉举措深表遗憾,这加重了利比亚人民的灾难,给他们的正常生活带来了消极影响。冻结利比亚海外资产的措施也给利比亚人民带来损害,同时使政府无法继续对利比亚人民承担所负有的责任。 库萨说,利比亚对决议中允许使用武力和动用军舰的内容表示疑问。他说,这是对《联合国宪章》第42项条款的公然违背,也是对利比亚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侵犯。

51 北约部分成员国空袭利比亚 巴黎会议决定对卡扎菲采取军事行动
北京时间3月19日晚,旨在落实联合国安理会关于利比亚决议的国际峰会19日在法国巴黎举行。阿拉伯国家联盟和欧盟的负责人以及多个支持落实安理会决议国家的领导人与会。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和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也出席了此次峰会。会议结束后,法国总统萨科奇称,与会各方决定力促安理会决议得以贯彻,敦促卡扎菲立刻停火。若卡扎菲未能履行决议,将采取包括军事手段在内的一切方式。根据联合国1973号协议,北约将利比亚东部城市班加西周围长150公里,宽100公里的区域定为“禁飞区”。

52 北约部分成员国空袭利比亚 20架法国战机进行了首次空中打击
就在会议举行期间,包括8架“阵风”、12架“幻影2000”在内的法国战斗机进入了利比亚领空,并对卡扎菲军队的地面目标进行了首次空中打击。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称,法国战机摧毁了卡扎菲军队的4辆坦克,但法国方面未有确认消息。与此同时,英军2架狂风战斗机从本土基地起飞,预计飞往地中海沿岸的北约空军基地。丹麦空军6架F-16、加拿大空军6架CF-18战斗机也正向地中海沿岸的北约空军基地进行集结。

53 北约部分成员国空袭利比亚 美军非洲司令部主导第二次空中打击
在3月20日凌晨,美军向利比亚发射了110多枚战斧巡航导弹,打击利比亚境内20多个目标,主要是卡扎菲军队的地面防空设施。美军高官称,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和加拿大将对利比亚沿海发动打击,主要轰炸利比亚的防空阵地,尤其在的黎波里和马斯拉塔周边的设施。该行动将在美军非洲司令部的指挥下进行。法国战机则对卡扎菲军队发起了4轮攻击,摧毁了大量的坦克和装甲车。 利比亚国家电视台称联军轰炸了首都的黎波里、班加西等城市的数个地方,包括的黎波里郊区的一所医院,造成平民伤亡;也有一架法军飞机被击落。

54 北约部分成员国空袭利比亚 空袭首先造成平民伤亡
人民网3月20日电 美国海军19日深夜通过其部署在地中海上多艘军舰,向利比亚北部部署的防空系统发动导弹攻击。据利比亚电视台发布的新闻称,北约国家发动的空袭行动击中了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市内平民区。 法国空军战机19日晚间对向围困班加西的利比亚政府军坦克部队发功攻击,成为第一个向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麾下地面部队发动空袭的西方国家。美国用“战斧”式导弹摧毁利比亚防空系统的行动意在确保西方能有效维持“禁飞区”。

55 卡扎菲发表讲话 卡扎菲说,法轰炸利比亚其实是殖民主义对非洲的侵犯,如果世界继续对利比亚疯狂,利比亚也会以疯狂对待世界。卡扎菲本着公道、反抗外来侵略的民族精神,激励阿拉伯民族,敢于与世界叫板,体现的弱小民族对抗世界的勇气与决心。

56 谢谢大家!


Download ppt "利比亚(LIBYA) 北非( NORTHAFRICA )."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