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 6 章 戰後臺灣的經濟與社會 一、經濟發展 二、朝向多元發展的文化與教育 三、重要的社會變遷.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 6 章 戰後臺灣的經濟與社會 一、經濟發展 二、朝向多元發展的文化與教育 三、重要的社會變遷."—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 6 章 戰後臺灣的經濟與社會 一、經濟發展 二、朝向多元發展的文化與教育 三、重要的社會變遷

2 前 言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臺灣的經濟在政府與人民的努力下,逐漸起飛,而 與 發展也更為多元,激盪出豐富的內涵。 社會 文化

3 中山高速公路一景 高速公路有助於臺灣南北兩地的往來與交流。圖為高雄市鼎金系統交流道。

4 一、經濟發展 背景 土地改革 戰後初期,臺灣經濟混亂,政府為了解決問題,採取因應措施,以穩定局勢。 1.民國38年的 內容 「三七五減租」
地租不可超過佃農收穫總量的37.5% 「三七五減租」 2.民國40年的 將公有土地出售給農民 「公地放領」

5 一、經濟發展 土地改革 內容 3.民國42年的 「耕者有其田」 政府強制收購地主的土地,分配給佃 農,讓實際耕作者擁有土地所有權。
影響:使佃農逐漸成為自耕農,提高農業生產,改善農民生活

6 一、經濟發展 民國 項目 內容 三七五減租 38年 40年 公地放領 耕者 有其田 42年 ◎ 土地改革 戰後臺灣的土地改革,分三階段實施:
地租不可超過佃農收穫總量的37.5% 38年 政府將公有土地出售給農民 40年 公地放領 政府強制收購地主的土地,分配給佃農,讓實際耕作者擁有土地所有權 耕者 有其田 42年

7 一、經濟發展 官員向農民宣導「耕者有其田」政策

8 一、經濟發展 經濟建設 (一) 民國40年代 促進國內經濟發展 目的 策略 策略 進口替代 方法 1.扶植國內生產民生必需品為主的 輕工業
2.限制 進口 輕工業 外國的相關產品

9 一、經濟發展 (二) 民國50年代以後 目的 為了加速經濟成長 策略 改採外銷為主的 策略 「出口導向」 作為 1.鼓勵國內外商人投資
改採外銷為主的 策略 「出口導向」 作為 1.鼓勵國內外商人投資 2.民國55年起,設置 ,輸出 、 等輕工業產品, 加工出口區 食品 成衣 發展 中小企業因而蓬勃發展  原本以農業立足的臺灣,逐漸轉變為以工業為主的經濟型態

10 一、經濟發展 高雄加工出口區 工廠的女工正在趕製襯衫。

11 一、經濟發展 ◎ 亞洲四小龍 國際社會稱臺灣、南韓、香港和新加坡為亞洲四小龍。這些地區早期都以低廉的工資、各項獎勵措施,吸引外資,促使經濟快速成長。

12 一、經濟發展 (三) 民國60年代初期 政策 行政院長蔣經國提出 計劃 十大建設 背景 國際石油價格高漲所產生的 能源危機 項目
行政院長蔣經國提出 計劃 十大建設 背景 國際石油價格高漲所產生的 能源危機 項目 6項 、3項 、1項 交通建設 重工業 電力建設 成效 帶動國內景氣的復甦

13 一、經濟發展 ◎ 能源危機 民國60年代,世界重要的石油產區––中東地區爆發戰爭,國際油價暴漲,嚴重衝擊全球經濟,引發了兩次能源危機。

14 一、經濟發展 十大建設分布圖

15 一、經濟發展 目的:促使經濟轉型 (四) 民國70年代以後 策略:推動 「產業升級」 作為:1.以 為製造重心
作為:1.以 為製造重心 2.全力發展 、 等高科技產業 新竹科學工業園區 資訊 電子 目的:促使經濟轉型

16 一、經濟發展 新竹科學園區 圖為高科技人員穿著無塵衣工作的情景。

17 一、經濟發展 (五) 民國80年代以後 目標:貿易市場朝向自由化、國際化 作為:1.民國80年,加入 「亞太經濟合作會議」 APEC
2.民國91年,加入 「世界貿易組織」 WTO

18 一、經濟發展 我國加入WTO 圖為當時經濟部長林信義簽署入會文件的歷史性畫面

19 一、經濟發展 經貿環境開放的影響 日後經濟發展課題 衝擊國內傳統產業 企業為 、 難題,紛 降低生產成本 解決勞力不足
企業為 、 難題,紛 降低生產成本 解決勞力不足 紛雇用外籍勞工,或到東南亞、中國大陸設廠 日後經濟發展課題 如何在穩定的前提下持續發展經濟

20 一、經濟發展 在中國蘇州投資設廠的臺資企業

21 一、經濟發展       參閱第108頁圖2-6-3,請問: 1.十大建設中,哪些是屬於交通方面的建設? 請勾選
□臺中港 □蘇澳港 □大煉鋼廠 □北迴鐵路 □中國造船廠 □鐵路電氣化 □核能發電廠 □中山高速公路 □石油化學工業 □中正國際機場 2.十大建設中,中國造船廠與中正國際機場已經改名。中國造船廠已改名為「臺灣國際造船公司」,你知道中正國際機場現在的名稱嗎? 臺灣桃園國際機場

22 二、朝向多元發展的文化與教育 文化 (一) 戰後初期~中華民國政府遷臺 1.大力推廣中華文化,清除日治時期留下的殖民文化氣息
中華文化成為主流 2.美國流行文化傳入 形成另一種重要的臺灣文化風貌

23 二、朝向多元發展的文化與教育 國劇 原稱「京劇」,盛行於中國北方。政府遷臺後,為推廣中華文化,改稱「國劇」

24 二、朝向多元發展的文化與教育 我要說國語 國語指的就是「北京話」,政府希望透過教育體系來推廣國語,規定學校須用國語進行教學,嚴禁使用方言。

25 二、朝向多元發展的文化與教育 美式迷你風 美式時尚隨著美國文化進入臺灣,民間開始流行起牛仔褲、長筒靴、露背裝及迷你裙,影響所及,連中式旗袍的裙襬也縮短到膝蓋以上。圖為李梅樹的油畫作品梳妝。

26 二、朝向多元發展的文化與教育 鄉土文學運動 (二) 民國60、70年代: 背景 內政、外交、經濟上出現問題 內涵 關懷本地人民的生活,強調
鄉土情感 發展 民國70年代以後,政治、社會逐漸開放 ,文化發展呈現豐富多樣的特色, 與 受到更多的重視。 本土 文化 原住民文化

27 二、朝向多元發展的文化與教育 ◎ 鄉土文學 民國60年代左右,一些作家以臺灣的鄉土民情為題材,關注農民、勞工等小人物的遭遇,形成一股「鄉土文學」的寫作風氣。 重要作家與作品有黃春明的兒子的大玩偶、王拓的金水嬸等。

28 二、朝向多元發展的文化與教育 教育 發 展 1.遷臺初期 義務教育僅限於國小階段的六年 2.民國57年,九年國民義務教育
發 展 1.遷臺初期 義務教育僅限於國小階段的六年 2.民國57年,九年國民義務教育 有助於提升就業人口的素質 3.政府亦大力推展職業教育 以培育經濟發展所需的技術人才 4.高等教育也有長足的進展,增設不少大專院校

29 二、朝向多元發展的文化與教育 九年國民義務教育 民國57年,臺北市舉辦第一屆國民中學開學典禮。

30 二、朝向多元發展的文化與教育 教育 發 展 5.解嚴後教改措施 多元入學
發 展 5.解嚴後教改措施 、 等教育改革措施相繼推出,使升學管道與課程內容更加多元,以創造一個自由開放的教育環境。 多元入學 母語教學 文化的傳承 近年來,臺灣開始重視母語的學習。圖為阿美族的母語教學

31 三、重要的社會變遷 人口變動與都市化現象 (一) 人口變動 1.戰後初期:約有六百萬人口 人口迅速增加 2.政府遷臺帶來一百多萬軍民
3.醫療衛生的改善 家庭計畫 政府積極推行「 」  希望有效減輕人口壓力 家庭計畫 1.出生率降低  2.老年人口比例增加 少子化 未來難題

32 三、重要的社會變遷 民國60年代,政府宣導家庭計畫的文宣 當時鼓勵適量生育。隨著時代變遷,近年來家庭計畫的口號也隨之調整。

33 三、重要的社會變遷 戰後臺灣歷年的人口自然增加率

34 三、重要的社會變遷 少子化 近年來由於出生率逐漸降低,出現了「少子化」現象,造成部分學校學生人數愈來愈少。

35 三、重要的社會變遷 (二) 都市化現象 (1)人口集中都市:1. 2. 擁有較多的工作機會 生活便利 (2)都市問題:1. 2. 3.
空氣汙染 噪音 城鄉差距

36 三、重要的社會變遷 走向開放社會 背景 1. 、 提高 2.民國70年代,各種新興的 形成風潮 經濟發展 社會自主意識 社會運動 社會福利
、 提高 2.民國70年代,各種新興的 形成風潮 經濟發展 社會自主意識 社會運動 社會福利 1.逐漸重視 、 、 等弱勢者的權益與社會福利措施 2.民國84年正式實施 兒童 老人 原住民 全民健康保險

37 三、重要的社會變遷 原住民的權益取得法律保障 關注原住民問題 1.民國70年代社會運動蓬勃發展 背景 2.原住民走上街頭,要求政府重視原住民
的權益。 內容 民國94年,政府制定 原住民族基本法 原住民的權益取得法律保障

38 三、重要的社會變遷 原住民正名運動 圖為民國83年的原住民正名運動現場。同年,政府修憲,將「山胞」改稱「原住民」。

39 三、重要的社會變遷 外籍配偶與外籍勞工 替臺灣社會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新課題 如何結合多元族群的文化特色,使臺灣社會更為開放、更具包容力

40 三、重要的社會變遷 ◎戰後臺灣經濟、社會大事記 民國 大 事 38年 實施三七五減租。 80年 加入亞太經濟合作會議 40年 實施公地放領。
大  事 38年 實施三七五減租。 80年 加入亞太經濟合作會議 40年 實施公地放領。 83年 修憲,將山胞改稱原住民。 42年 實施耕者有其田。 84年 實施全民健保。 55年 開始設置加工出口區 86年 修憲,將原住民改稱原住民族。 57年 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 91年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62年 政府開始推動十大建設 94年 制定「原住民族基本法」

41 三、重要的社會變遷 關於臺灣原住民的歷史,請結合之前所學的內容,回答下列問題:
1.清領前期,清廷擔心漢人與原住民發生衝突,因而設立番界,禁止漢人侵入。上述是哪項政策的措施? 2.日治時期,賽德克族頭目莫那魯道,為反抗日人的壓迫,發動哪起事件? 3.近年來,原住民權益取得法律保障,是因政府頒布哪項法律? 畫界封山 霧社事件 原住民族基本法

42 好站連結 1.臺灣社會人文電子影音數位博物館, http://proj1.sinica.edu.tw/~video/
由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與中央研究院共同主持,為臺灣 紀錄片建置資料庫查詢檢索系統。 2.臺灣研究網路化, 將中央研究院有關臺灣的研究,透過電腦網路提供社 會大眾參考利用。


Download ppt "第 6 章 戰後臺灣的經濟與社會 一、經濟發展 二、朝向多元發展的文化與教育 三、重要的社會變遷."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