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虛幻與真實--傳奇故事的歷幻過程 第六組 張愫敉 黃愛嘉 趙珍儀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虛幻與真實--傳奇故事的歷幻過程 第六組 張愫敉 黃愛嘉 趙珍儀"—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虛幻與真實--傳奇故事的歷幻過程 第六組 89101055 張愫敉 91102013 黃愛嘉 92101012 趙珍儀
  張愫敉 黃愛嘉 趙珍儀 吳蕙君 沈永慧 許若菱

2 一、前言

3 唐傳奇簡介 虛幻故事 虛幻中的夢幻 虛幻與真實 結論

4 二、唐傳奇介紹 (一)名稱由來

5 晚唐裴鉶著有《傳奇》一書,頗盛行於趙宋之世,宋人通稱唐代小說為「傳奇」,其意與韓柳一派古文作為區別,遂一直約定俗成沿用迄今。
王國維《宋元戲曲考》: 傳奇約有四種意義,一為唐人以短篇文言小說為傳奇;二為宋人以諸宮調戲曲為傳奇;三為元人以北曲雜劇為傳奇;四為明人以長篇戲曲(南戲)為傳奇。

6 (二)發展:初唐、中唐、晩唐

7 初、盛唐時期:六朝志怪小說發展至唐傳奇的過渡階段。如《補江總白猿傳》、《古鏡記》、《游仙窟》。
中唐時期:唐傳奇鼎盛期,題材開始從神仙妖怪轉入現實生活的描寫。如《枕中記》、《霍小玉傳》、《南柯太守傳》、《鶯鶯傳》。 晚唐時期:大批傳奇專集開始湧現。裴鉶《傳奇》、薛用弱《集異記》、牛僧孺《玄怪錄》、李複言《續玄怪錄》、牛肅《紀聞》、袁郊《甘澤謠》、皇甫枚《三水小牘》。

8 (三)內容

9 愛情生活:沈既濟《任氏傳》、李朝威《柳毅傳》、元稹《鶯鶯傳》、蔣防《霍小玉傳》、白行簡的《李娃傳》、陳鴻的《長恨歌傳》。
仕途坎坷:沈既濟的《枕中記》和李公佐的《南柯太守傳》。 豪俠故事:杜光庭《虬髯客傳》、裴鉶的《昆倉奴》。 歷史故事:陳鴻的《長恨歌傳》最爲有名。

10 (四)志怪小說、史傳文學與唐傳奇的關係

11 唐人小說,不可不熟,小小情事,凄婉欲絕,洵有神遇而不自知者。與詩律可稱一代之奇。
宋.洪邁《容齋隨筆》: 唐人小說,不可不熟,小小情事,凄婉欲絕,洵有神遇而不自知者。與詩律可稱一代之奇。 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卷二十八: 變異之談,盛於六朝,然多是傳錄舛訛,未必盡幻設語。至唐人乃作意好奇,假小說以寄筆端。   

12 小說亦如詩,至唐代而一變,雖尚不離于搜奇記逸,然叙述宛轉,文辭華艶,與六朝之粗陳梗概者較,演進之迹甚明,而尤顯者乃在是時則始有意爲小說。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 小說亦如詩,至唐代而一變,雖尚不離于搜奇記逸,然叙述宛轉,文辭華艶,與六朝之粗陳梗概者較,演進之迹甚明,而尤顯者乃在是時則始有意爲小說。 陳寅恪《元白詩箋證稿》云: 中國文學史中別有一可注意之點焉,及今日所謂唐代小說者,亦起於貞元、元和之世,與古文運動實同一時,而其時最佳小說之作者,實亦即古文運動中之中堅人物是也。

13 (五)上書行卷與唐傳奇問題探討

14 南宋寧宗時代(1195-1207)趙彥衛其著作《雲麓漫鈔》記載:
唐之舉人,先藉當時顯人以姓名達之於主司,然後以所業投獻,逾數日又投,謂之溫卷。如《幽怪錄》、《傳奇》等皆是也。蓋此等文備衆體,可以見史才、詩筆、議論。至進士則多以詩爲贄,今有唐詩數百種行於世者是也。

15 三、唐傳奇中的虛幻故事

16 (一)夢幻型    《枕中記》。 (二)幻術型    《河東記.板橋三娘子》。 (三)鬼魂型    《離魂記》。 (四)物化型    《玄怪錄.郭代公》。 (五)歷境型    《游仙窟》、《杜鵬舉    傳》。

17 四、夢幻故事 (一)《枕中記》 *故事簡介 *嬗變:《青瑣高議》前集卷二《慈雲記》、元明雜劇《呂翁三化邯鄲店》、 明湯顯祖《邯鄲記》傳奇、
清蒲松齡《聊齋誌異‧續黃梁》。

18 *故事簡介 *嬗變:湯顯祖《南柯記》傳奇和《聊齋誌異》卷五《蓮花公主》。
(二)《南柯太守傳》 *故事簡介 *嬗變:湯顯祖《南柯記》傳奇和《聊齋誌異》卷五《蓮花公主》。

19 (三)《櫻桃青衣》 *故事簡介 *嬗變:明代《櫻桃夢》傳奇

20 (四)《三夢記》 *故事簡介 *嬗變:《河東記‧獨孤遐叔》、《纂異記‧張生》、《聊齋誌異》卷二《鳳陽士人》 、《聊齋》卷五《狐夢》

21 *故事簡介 *嬗變:《西湖二集》卷十四《邢君瑞五載幽期》
(五)《異夢錄》 *故事簡介 *嬗變:《西湖二集》卷十四《邢君瑞五載幽期》

22 *故事簡介 *《醒世恆言》卷二十五《獨孤生歸途鬧夢》
(六)《河東記‧獨孤遐叔》 *故事簡介 *《醒世恆言》卷二十五《獨孤生歸途鬧夢》

23 *故事簡介 *《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三《大姐魂遊完宿願,小姨病起續前緣》入話
(七)《續定命錄‧李行修》 *故事簡介 *《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三《大姐魂遊完宿願,小姨病起續前緣》入話

24 五、借夢諷時事 (一)《枕中記》

25 吳縣人沈既濟撰,成於中唐。 由《枕中記》探討虛幻與真實: 《記》中夢境(虛幻)VS當時社會(真實) 1.吐蕃、王君毚 《記》:「會吐蕃悉抹邏及燭龍莽布支攻陷瓜沙,而節度使王君毚新被殺,……遂除生御史中丞、河西道節度。」 《舊唐書》卷一九六上《吐蕃傳上》:「其年(開元十五年)九月,吐蕃大將悉諾邏恭祿及燭龍莽布支攻陷瓜州城,……仍毀其城而去。……俄而王君毚為回紇餘黨所殺,乃命兵部尚書蕭嵩為河西節度使,……」

26 2.蕭嵩、裴光庭  《記》中又云:「(盧生)為蕭中令嵩、裴侍中光庭同執大政十餘年」。  《新唐書》卷六二《宰相表中》,蕭嵩、裴光庭「執政」,是開元十六年至二十一年事 。《舊唐書》卷九九《蕭嵩傳》云:「光庭與嵩同位數年,情頗不協。」  卷八四《裴行檢傳》附《裴光庭傳》云:「初,光庭與蕭嵩爭權不協。及為吏部,奏用循資格,并促選限至正月三十日令華,其流外行署,亦令門下省之。光庭卒後,嵩又奏請一切蓋之,光庭所引進者盡出為外職。……太常博士孫琬將議光庭謚,以其用循資格,非獎勸之道,建議謚為『克』,時人以為稀嵩意旨。上聞而特下詔,賜謚曰忠獻。」 3.沈既濟在《記》對於現實所要表達的。

27 (二)《南柯太守傳》

28 李公佐撰 由《南柯太守傳》探討虛幻與真實: 《傳》中夢境(虛幻)VS當時社會(真實) 1.「大槐安國」名稱之影射: 「大槐安國」隱寓安、史亂後對藩鎮採取幸安、優容、姑息政策,以至下嫁公主「結固齊心」的中唐王朝。 2.官制、習俗: 《傳》中的「右相且至」、「太守黜廢」、「居台輔」、「男以門蔭授官」。 《舊唐書》卷四二《職官志一》:「天寶元年二月,侍中改為左相,中書令改為右相。」 《舊唐書》卷四四《職官志三‧州縣官員》:「伍德改郡為州,州置刺史。天寶改州為郡,置太守。」

29 《文獻通考》卷六四《職官考十八》:「……使相者,使以侍中、中書令、平章事加節度使之謂也。自唐至宋皆有之,而事體微不同:唐則多以同平章事加節度使之立勛勞而久任者,蓋將而寵以相之名也。」
《舊唐書‧職官志一》:「凡九品已上職事,皆帶散位,謂之本品。……散位則一切以門蔭結品,然後勞考講敘。」 傳云「撤障去扇」、「群女……爭以淳于郎為戰弄」。 《北史》卷一四《后妃傳下‧(齊)文宣皇后李氏傳》附《段昭儀傳》「段昭儀,韶妹也。婚夕,韶妻元氏為俗弄女婿法戰文宣」 3.李公佐透過夢境表達現實的不滿

30 六、傳奇與意志

31 「傳奇」就是:人物=意志;人物推動故事=意志推動故事。
傳奇故事根源性的要素:「人物」。 「創造的想像」=「知」+「感」+想像形式。 「意識」、自我實現。 以《南柯太守傳》 、《枕中記》 、《秦夢記》 、《異夢錄》 、《三夢記》 為例。

32 七、虛幻與真實 (一)夢境結構分析

33 據傅正谷《中國夢文學史》所指出,夢文學的表現形式有三種:
1.記夢之作:夢境難忘,遂援筆記之。 2.夢中之作:且又區分為:  (1)夢中全作,醒後追憶而寫。  (2)夢中全作,醒後只記得其中部分。  (3)夢中只做部分,醒後續作。 3.夢喻之作:分為蝴蝶夢、華胥夢、邯鄲夢三種。 在唐傳奇中,攸關於「夢」者,分別為傅氏所分的記夢之作,如白行簡〈三夢記〉;夢喻之作,如〈薛偉〉、〈枕中記〉、〈南柯太守傳〉、〈櫻桃青衣〉等。

34 (二)唐傳奇的非主結構夢境

35 非主結構夢境是指「夢境」的示現,並非敘事的主要結構,雖非主要敘事結構,但其重要性係為可沿承或開展故事情節的內容,即居於轉折或關鍵地位的情節夢境。
情節一 夢 情節二 情節三… ──→ ● ───────→ 非主結構夢境中的「夢」,是敘事的轉折點,如〈謝小娥〉、〈冥音錄〉。

36 (三)唐傳奇的主結構夢境

37 以夢境為主體結構,用來闡明作者人生觀或示現人物主角特殊的際遇遭逢,如:〈枕中記〉、〈秦夢記〉、〈南柯太守傳〉、〈薛偉〉、〈三夢記〉、〈異夢錄〉等等,再具其內容區分為「徹悟型」和「感契型」兩種結構。

38 此部分作品如〈枕中記〉、〈南柯太守傳〉、〈櫻桃青衣〉。
1.徹悟型 入夢 夢境過程 夢醒 執迷榮利──→ ● ──→ 大徹大悟 此部分作品如〈枕中記〉、〈南柯太守傳〉、〈櫻桃青衣〉。

39 此部分作品如〈秦夢記〉、〈異夢錄〉、〈三夢記〉。
2.感契型 入夢 夢中奇遇 夢醒 現實對勘 ──→ ● ──→ ● ───→ 虛境   實境 揭示主旨 此部分作品如〈秦夢記〉、〈異夢錄〉、〈三夢記〉。

40 二者相異處: 在於「主題」迥異 「徹悟型」─以浮生若夢為主旨,作為塵世迷夢的木鐸。 「感契型」─以奇遇為主,歷經奇異的夢中經歷,可與現實相對勘,展示精誠相通的旨意。

41 (四)以《枕中記》為例

42 結構分析: 三個因素:盧生、夢和呂翁。  盧生:代表追求理想而屢遭挫折 的年輕人。  夢:代表理想的人生。  呂翁:代表看透人生意義的人。 一言以蔽之→「呂翁讓盧生作了一夢而了悟人生」。

43 現實世界VS.夢中世界

44    圖一     圖二

45 象徵意義(括弧中的字眼)

46 總結分析: 人生如夢→人必有死≠往事如夢 故事發生場所為邸舍,正意味著人生如逆旅,如過客,可以說整個故事就是 整個故事 → 一個大象徵。 死←生 呂翁 ←─ ● ←── 盧生 (表層結構) 死 ←───────生(深層結構)

47 八、總結

48 承接以往  六朝志怪:以之為母題,有意為小說。 創新  表現意識:當時社會背景。  敘事手法:夢的穿插運用。 對後世的影響  嬗變故事。


Download ppt "虛幻與真實--傳奇故事的歷幻過程 第六組 張愫敉 黃愛嘉 趙珍儀"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