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TPP下的台灣機會與挑戦 —國內業者應有的思維與因應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TPP下的台灣機會與挑戦 —國內業者應有的思維與因應"—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TPP下的台灣機會與挑戦 —國內業者應有的思維與因應
報告人 : 吳福成副處長 (台灣經濟研究院國際處) 2012/06/27

2 前言:獅子應該奔向曠野 台灣在8年內要加入TPP 獅子需要廣闊的草原
借用韓國貿易協會會長韓德洙的話:「兔子只滿足於一坪草地,獅子則需要廣闊的草原。」這句話一直被用來強調FTA的必要性之代表性比喻。它更適用於我國追求加入TPP的寫照。

3 一、TPP是「國民共識」 國民兩黨難得的共識 TPP是國家生存的問題
今年三月總統大選期間,馬英九把在10年內加入TPP列為競選連任政見。蔡英文則更進一步呼籲,應該更快加入TPP。所以TPP議題是在藍綠對抗中,難得一見的國民兩黨共識。 TPP是國家生存的問題 韓國是資源小國,經濟發展高度仰靠出口,面對全球自由貿易協定〈FTA〉風潮與挑戰,李明博總統說: FTA是國家生存問題 。對台灣來說,TPP也是生存問題 ,更是發展問題。

4 二、台灣轉骨好時機! 台灣經貿戰略相對居劣勢 加入TPP台灣轉骨好時機!
當前WTO多邊貿易自由化停擺,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各種排他性區域經濟整合競逐,面對東協+1、東協+ 3、東協+6 、TPP 、日中韓FTA挑戰,台灣經貿戰略已相對居劣勢。 加入TPP台灣轉骨好時機! 台灣加入WTO已滿10年,全球經貿自由化卻欲振乏力,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也進入後續困難談判,值此「黃金十年」,創造加入TPP有利條件,正是台灣轉骨好時機!

5 三、台灣加入TPP有戰略意涵 TPP 是邁向FTAAP路徑圖之一 TPP開放APEC經濟體加入
2010年亞太經濟合作〈APEC〉橫濱領袖會議的宣言,勾勒未來邁向「亞太自由貿易區」〈FTAAP〉的三個路徑圖,分別是東協+3、東協+6 和TPP,目前只有TPP展開實質談判。 TPP開放APEC經濟體加入 在邁向FTAAP的三個路徑圖,迄今唯有TPP宣稱將開放給APEC經濟體加入,也提供台灣加入的很大可能性 。但因東協龍頭老大印尼持不同意見,TPP的後續發展仍有待觀察。

6 四、TPP本質上是WTO plus 在FTA基礎上納入邊境內政策 貨物貿易自由化不准有例外品目
傳統FTA的主要內容,是貨物貿易的邊境政策〈如關稅或非關稅〉;TPP 則是在FTA 基礎上,又納入邊境內〈behind the border 〉議題,如競爭政策、技術標準、智財權等,已超出WTO內容,故稱為WTO plus。 貨物貿易自由化不准有例外品目 TPP 對貨物貿易、服務貿易的自由化和便捷化,以及政府採購、市場透明、智財權等制定具體條款,頗有制度整合之意,甚至不准貨物貿易自由化有例外品目,遠比WTO 條款容許開發中國家可有所保留來得嚴苛。

7 五、TPP重視勞動和環境議題 勞動和環境補充協定具約束力 承擔ILO宣言之義務、執行碳減排
在TPP的正式條款之外,還有關於勞動和環境兩個補充協定,都嚴格要求必須與國際規則保持一致性,而補充協定同樣具約束力,如果成員國不能具體執行,就等於自動退出TPP。 承擔ILO宣言之義務、執行碳減排 勞動補充協定要求TPP成員國必須承擔國際勞工組織〈ILO〉宣言之義務,環境補充協定則要求必須執行國際上已達成一致的環境法規和政策,其中包括二氧化碳國內減排量之承諾。

8 六、加入TPP等同對美FTA關係 TPP被視為「美國FTA樣版」 參與TPP等同與美國建立FTA關係
隨著TPP談判進展,將迫使TPP成員國的境內制度朝有利美國企業方向發展,已被視為一種「美國FTA樣版」。美國向來主張APEC機制化,推動TPP旨在重振本身在亞太的領導權。 參與TPP等同與美國建立FTA關係 雖然TPP是多邊協定架構,且大都由APEC經濟體參與,但參與TPP實質上等同於與美國建立FTA關係。美國在台商會認為,台灣追求加入TPP,恐怕比促成台美FTA更為務實可行。

9 七、 TPP自由化率高、可分階段完成 原則上自由化率為100 % 關稅減讓可分階段完成
TPP標榜面向21世紀高品質和高水準的FTA,但在關稅減讓過程,減讓項目並無固定順序,還可分階段減讓,兼顧各成員國的多樣性,以及開發中國家的特殊性。同時,TPP也不具排他性,歡迎非成員國加入。

10 八、10年後零關稅,制度整合大挑戰 TPP成員國間10年後實現零關稅 制度整合才是TPP最大挑戰
現在則因外部環境變化而延至10年之後。但對新成員國的加入,其承諾開放之部門,並無固定清單,而是在談判過程隨時可以新增項目。 制度整合才是TPP最大挑戰 相較WTO的自由化旨在降低關稅,TPP則全面廢除關稅。TPP協定只有一項的談判涉及關稅安排,其餘都與促進制度整合有關。由於各成員國發展水準不一,制度整合才是最大挑戰。

11 九、TPP對台灣利弊互見 TPP帶給台灣GDP負成長 加入TPP 農業部門受衝擊
根據APEC的資料,TPP實現自由化對台灣的GDP效果,負成長0.33%。但政府的委託研究則指稱,我國工業部門獲益最多、服務業有正成長,對外貿易出口值更可增加106億美元。 加入TPP 農業部門受衝擊 另據台經院內部研究,台灣加入TPP,儘管對我國實質GDP和社會福利會有正面效益,但對農業部門〈稻穀、米及製粉、屠宰生肉、肉類製品、乳製品、糖等〉則有一定程度的衝擊。

12 十、不加入TPP,出口減少投資有風險 貿易轉移效果減少從台灣進口
不參加TPP ,台灣在區域整合將遭邊緣化。出口相關國家市場,也因關稅較高和通關程序複雜而喪失競爭力。甚至TPP 的貿易轉移效果,因區域內貿易成本降低,而減少從台灣進口。 TPP標準導致台灣產品出口困難 不參加TPP ,就無法參與制定TPP技術標準,將導致台灣產品出口困難,也將迫使台商為確保TPP市場而轉赴當地投資,導致台灣產業空洞化。加上台灣非TPP成員,徒增投資風險 。

13 十一、不加入TPP,台商將遭邊緣化 進入門檻高台灣出口競爭力堪憂 SME納入全球貿易體系台商拉警報
TPP的服務貿易、智財權〈IPR〉、勞動和環保等領域,進入門檻很高,台灣不加入TPP, 將削弱服務業、製造業出口競爭力,進而影響 台灣相關產業在區域內市場的占有率。 SME納入全球貿易體系台商拉警報 TPP已完成中小企業〈SME〉發展議題談判,支持把中小企業納入全球貿易體系,台灣是中小企業王國,若不加入TPP,台商恐將喪失前進TPP國家市場的機會,並開始拉警報。

14 十二、不加入TPP,邊境內障礙在眼前 過度依賴傳統市場出口無法多元化 邊境內規制障礙影響進出口競爭
TPP撤除非關稅貿易障礙,促進邊境內規制鬆綁和法規一致性,對進出口競爭影響甚大。台灣不加入TPP,眼前將面臨各國邊境內的智財權、歧視性技術標準、稅收制度等障礙。

15 十三、國內業者的思維與對策 面對TPP 國內業者有三種選擇 唯有主動出擊才是硬道理
TPP實現自由化,還有10年談判時程要走。馬總統也說,在8年內加入TPP。因此,國內業者在主觀上,可能會有三種選擇:一是置之不理、二是等等看、三則是主動出擊。 唯有主動出擊才是硬道理 在現實上,TPP的12 個成員國擁有7.7億人口市場,經濟規模占全球40%,貿易轉移效應將對台灣出口帶來衝擊,高門檻將導致台灣產業喪失競爭力。唯有主動出擊,才是硬道理。

16 十四、參破TPP,自可迎戰TPP! 參破TPP提前做好產銷規劃 不怕市場被替代就怕出口沒競爭力

17 十五、不怕TPP,深化ECFA有出路 唯有產業優勢者才能趨吉避凶 善用ECFA開拓第三國和地區市場
歷史經驗告訴我們, TPP 就像其他FTA,只提供貿易和投資的自由環境,並不保證對外貿易和投資一帆風順。唯有產業優勢者,以及在產業鏈和供應鏈占有地位者,才能趨吉避凶。 善用ECFA開拓第三國和地區市場 乍聽TPP,真讓台灣〈T〉怕怕〈PP〉。但短期內美國經濟復甦不易,中國大陸需求不減,國內業者似應在兩岸經濟合作〈ECFA〉架構下,深化關係,共同「走出去」,開拓第三國和地區市場。

18 十六、滲透TPP,掌握市場輻射機會 組織業者搶先滲透TPP成員國市場 善用北美據點掌握TPP市場輻射機會

19 十七、挖掘TPP ,針對問題未雨綢繆 紡品和鞋類原料供應限來自TPP成員國 隱藏性「潛規則」嚴重影響供應商利益

20 十八、拆解TPP,業者應嚴陣以待 勞動和環境附加協定應嚴陣以待 美日TPP談判爭議應納入參照教材

21 結語:面對TPP,兩手抓是最佳策略 機會與挑戰端看如何運轉 兩手抓才是業者最佳策略
放眼當今台灣處境,為避免遭邊緣化,希望能抓住TPP。問題是,業者是否同步轉骨,已做好與國際接軌準備?或許,兩手抓,一手緊抓ECFA,一手再抓TPP,才是最佳策略。

22 簡報完畢 謝謝指教!


Download ppt "TPP下的台灣機會與挑戦 —國內業者應有的思維與因應"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