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新课标人教版课件系列 《高中语文》 高考系列复习.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新课标人教版课件系列 《高中语文》 高考系列复习."—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新课标人教版课件系列 《高中语文》 高考系列复习

2 高考复习系列课件14 仿句专题复习

3 句子仿写基本要求 “形似”——形式的同一性 句式,结构,修辞 “意谐”——内容的统一性 材料选择,语意指向 情感基调,文采风格

4 例句: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 对于强者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道 仿句:机遇对于天才是一双翅膀,对 万丈深渊。
“形似” : 1.句式相同: “仿造句式”,当然所仿写的句子就必须与例句的句式一致。 2.修辞手法一致:仔细分析所给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格,其用什么样的修辞格,那么所仿写的句子也必须用什么样的修辞格。 (08年全国Ⅲ卷)23.仿照下面的示例,以“机遇”为话题,写几个比喻句,并形成排比。(6分) 例句: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 对于强者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道 万丈深渊。 仿句:机遇对于天才是一双翅膀,对 于强者是一把火种,对于弱者是一堆灰 烬。 “神似” 话题统一:①显性话题式,指题目中规定了陈述对象,在仿写时必须时以给定的陈述对象为主语;(2) 隐性话题式,指给定文段所隐含的中心主旨,仿写时根据上下语境,弄懂文意,把握主旨,并在此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梳理选材。 2.色调统一:既指语境色彩也指感情色彩,同时还包括仿句的创意和境界。 3.表达方式统一:或记叙,或议论,或描写;或委婉含蓄,或亲切友善,或生动形象,或深沉凝重,总之仿句的表达方式与例句相配。 评分标准:内容贴切,给2分;语言通顺,给2分;形成排比,给2分。

5 仿句关键——找准“仿点” 对 比 比喻 是字句 名词 条件、假设关系复句,第二人称
(2008年辽宁卷)19.请从“知识”、“兴趣”中任选一个为内容,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两个句子。要求每个句子都采用比喻的修辞方法。两个句子之间在语意上形成对比。 时间,是海绵里的水,只要你勤奋地挤,总会有所收获; 时间,是掌缝中的沙,如果你不太在意,就会全都漏光。 比喻 是字句 名词 条件、假设关系复句,第二人称 知识,是河沙里的金,只要你勤奋的淘漉,总会有收获; 知识,是沙漏中的沙,只要你不予以补充,就会全漏光。

6 弄清三问题,保证不偏离 1.弄清显性限制和隐形限制,显性限制就是题干明确提出的仿写的中心和形式上的要求;隐形限制就是所给例句或语境隐含的限制信息,如句间逻辑关系、正反角度等。 2.弄清形似和神似。 3.弄清哪些是可重复的,哪些是不可重复的,一般在仿写时,原句词语可以分为可重复和不可重复两类。可以重复的多半是连接词,虚词,起结构作用的词语(如判断词),不可重复的则是表现实质性内容的词语。有的词语是否能够重复,则要从修辞角度看是需要反复强调,还是需要避免重现。

7 (2008年四川卷)19.在下面横线处,仿照前面画浪线的句子,各补写两个例子。(6分)
人们从读书学做人:从往哲先贤那里,人们学得他们的品格。从孔子学得仁爱的情怀,从鲁迅学得批判的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古今中外的著述中,人们可以感受到司马迁《史记》的严谨态度,文天祥《正气歌》的浩然正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读书人,是一个有机会拥有超乎个人生命体验的幸运人。 从老子学得无欲的品行,从巴金学得博爱的胸怀; 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魔幻荒诞, 卡夫卡《变形记》的痛苦绝望。

8 仿写能力的提升 排比与博喻 化抽象为具体 从具体到抽象

9 下面是唐人描写思念之情的诗句,参照这些诗句的说法,造个由比喻构成的排比句。 ①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 ②思君如陇水,长闻呜咽声。 ③思君如明烛,煎心且衔泪。 ④思君如孤灯,一夜一心死。 ⑤思君如夜烛,煎泪几千行。 ⑥思君如百草,撩乱逐春生。 简析:本题考查“选用句式”,兼顾考查“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依喻体的类别将诗句分组;还要注意锤炼语言,尽量防止文白间杂。

10 参考答案: (1)思君之情就像河中的流水,滚滚滔滔,无穷无已;思君之意就像路边的青草,蓬蓬勃勃,越远越青;思君之心就像夜晚的孤灯,荧荧之火,一夜一死。 (2)思君的情怀如同涓涓的流水,绵延幽长,永无穷尽;思君的情怀如同丛丛的杂草,撩乱如麻,滋生不绝;思君的情怀如同茕茕的灯烛,熬油煎芯,泪落千行。 (3)对你的思念像流动的河水一样,潺潺的永不止息;对你的思念像燃烧的蜡烛一样,煎熬者却无悔意;对你的思念像丛生的野草一样,蓬乱又恣肆蔓延。 (4)思念如涓涓的流水,等待你旋开苦尽甘来的阀门;思念如荧荧的夜烛,期盼你捧接垂泣到明的红泪;思念如寂寂百草,渴望你普降催醒新叶的雨露。

11 按照下面画线的句子格式再仿照两句,使之与前后的文字组成一段完整的话。
希望大海风平浪静,却常常有狂风和恶浪; 事物总是由对立的两个方面组成,希望万事如意是不现实的。 希望江河一泻千里, 却常常有旋涡和逆流; 希望生活幸福美满,却常常有悲伤和忧愁。 (解析:要注意总结句的“由对立的两个方面组成” 。其他示例:“希望事业一帆风顺,却常常有挫折和失败”)

12 假如我是一张白纸,我愿让人用一支绿色的笔画上美丽的树林,有悠悠的远山怀抱,有清澈的小溪流过。假如我是一张白纸,
根据提供的语境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语句。 假如我是一张白纸,我愿让人用一支绿色的笔画上美丽的树林,有悠悠的远山怀抱,有清澈的小溪流过。假如我是一张白纸, 假如我是一张白纸,我愿让人用一支灰色的笔画上一条曲折而漫长的征途,有荒凉的大漠,有深长的峡谷…… 我愿让人用一支蓝色的笔画上广阔的天空, 有缤纷的云彩飘荡,有和煦的阳光洒向大地 解析:注意铺排,再不要出现原句的“绿色” “灰色。”

13 根据画线语句的格式,仿照三句话,一起组成排比句,要求与前面的语意相衔接。
单纯决不是幼稚的同义语,幼稚是童气未脱的胎迹,单纯是童年留下的财富。请保留一份单纯,使你多一份生活的诚信,少一些人情的圆滑世故; 请保留一份单纯,使你多一份与人友善,少一些心灵的冷漠麻木;请保留一份单纯,使你多一份人生的快乐,少一些精神的衰老疲惫;请保留一份单纯,使你多一些奋进的力量,少一些故作高深的看破红尘。 (解析:注意不要离开“单纯”这一限定的话题。)

14 仿照下面句式,以四季特征为内容,续写语句,并与前面的内容构成整体。
少年纯真,青年激烈,中年沉稳,老年庄严,各个阶段的不同特征,连缀起绚烂的人生。 春之清新,夏之灼热,秋之丰收,冬之静穆,各季节的不同色彩,构成了多彩的岁月。 (解析:注意四季特征与人生四个阶段特征相应。)

15 汉语是悠久的历史和灿烂文明的标志,汉语是一面召集和凝聚龙的传人的大旗,汉语是能使华夏儿女心心相印的遗传密码和遗传基因。
用一个排比句,概括下面文字的内容。 我们的祖国就是说着汉语,创造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孔子老子们就是用汉语讲述着儒学道教,在中国和世界产生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李白、杜甫、苏东坡、辛弃疾们就是用汉语吟出唐诗宋词,至今依然冷冷作响或掷地有声。在联合国大厦,乔冠华用汉语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并使汉语成为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在瑞典的金色大厅,美籍华人杨振宁用金属的声音,进行接受诺贝尔奖的演说,汉语显示出特有的魅力。……汉语是一面大旗,把无数的中国人召集在一起;汉语是民族的遗传密码和文化基因,它使每一个华夏儿女都心心相印。 汉语是悠久的历史和灿烂文明的标志,汉语是一面召集和凝聚龙的传人的大旗,汉语是能使华夏儿女心心相印的遗传密码和遗传基因。 解析:这一题是将“归纳内容要点”和“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两个考点融合在一起,但重点仍在修辞。)

16 我不是都市激越的乐章,也不是山乡休闲的短笛,而是茫茫大漠中一串驼铃——勇敢的跋涉的伴侣。
根据下列句子格式、修辞和境界仿造一句。      我不是挺立高山的巨松,也不是屈身斗室的盆景,而是辽阔草原上的一棵小 草——为壮丽的山河添上一笑。 我不是都市激越的乐章,也不是山乡休闲的短笛,而是茫茫大漠中一串驼铃——勇敢的跋涉的伴侣。 (解析:注意原句的格式,应采用“我不是……也不是……而是……”的格式,用比喻的修辞格表达自己的愿望。)

17 访照带横线语句的句式和修辞方式,以“她”开头补写两个句子。   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履款款而行。她携着神奇的小花篮,把五彩的鲜花撒向山坡,撒向田野;她
伴着山间的溪流,把婉转的歌儿唱给青山,唱给牧童; 她带着归来的小燕子,把春天的喜讯传遍农家。 (解析:原句的格式使用连动排比句,运用拟人修辞手法。)

18 依照例句,任选一种事物,用“事物+否定+想象”的格式造两个句子。
例句:教师的周围飘着粉笔屑,不,那并非粉笔屑,它是教师撒出的智慧的花朵。 教室的前面有块黑板,不,那并非黑板,它是播种知识的沃土。

19 在“我很喜欢做梦”的前面或者后面加上适当的句子、写出意义理解不同的三句话
① 我很喜欢做梦, ② 我很喜欢做梦。 ③ 我很喜欢做梦, 近几天睡眠情况不好 因为梦境美妙奇特, 可是没有一个付诸实现。

20 下面是法国作家大仲马写的一句名言,请仿照这个比喻句式,分别以“勇敢”、“勤奋”为开头,写一句有哲理意味的句子。   乐观是一首激昂优美的进行曲,时时鼓舞着你对事业的进取精神。 ①“勇敢”句
②“勤奋” 句 勇敢是一柄披荆斩棘的利剑,常常激励着你对困难搏斗的决心。 勤奋是一艘迎风斗浪的航船,时时满足你对学海的探求愿望。

21 仿照上句格式造出下句,填在空格中。 千里马若不长鸣,就不会引起伯乐的注意,可能要一辈子困于常马; ) 面对改革大潮,招聘也好,竞选也好,你都应抓住机遇,充分表现自己。 毛遂若不自荐 , 就不会被平原君任用,可能要一辈子“锥 处囊中” , (解析:原句是运用一个比喻来推论,推出 或然的结果。)

22 在下面的横线上各填一个文意连贯、句式大体相似的句子。     勇敢,一种精神上的激素。开诚布公的引咎自责, 背逆潮流的力排众议,危急当口的主动请缨,无一不是勇士们高贵品质的闪光!     勇敢,一种行动上的催化剂。利害攸关而直说真话, 检点省察而幡然知耻,路见不平而拔刀相助。桩桩件件,哪一桩哪一件不是由勇敢发起? 顾全大局的忍辱负重, 捐弃前嫌的真挚坦诚,

23 仿造下面哲理性的比喻,以“奋斗”和“希望”开头,各写一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
生活就是一块五彩斑斓的调色板。 奋斗就是一支搏击风浪的船桨。 希望就是一座亮在前方的灯塔。

24 在下文的横线上仿照文中的句子写几句话,与横线的句子构成符合文意的排比句。
这诞生于抗战风云中的旋律,曾响彻枪林弹雨、血流成河的战场。血泪化音符,枪炮响节奏,英雄儿女在悲壮的旋律中赴汤蹈火,前赴后继!这新中国的国歌,曾奔涌在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 中国人民在雄壮的歌声中励精图治,发奋图强。 回荡在异国他乡的竞技场上, 奏响在浓烟火花迸射的卫星发射场上。 (解析:三个铺排的句子作形象的概括。)

25 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人生不在于成就多大的事业,而重在做好了什么。所以,见到茂密的森林,你只要无愧地做其中挺拔的一棵; 见到无垠的蓝天,你只求无愧地做云朵中祥和的一朵。虽是一棵,却能抗击风雨。 虽是一朵,却 却能装扮蓝天。这样的人生也就够了。 见到奔腾的长 江,你只盼无愧地做浪花里晶莹的一滴; 虽是一滴,却能滋润禾苗; (解析:要注意前后的呼应,理解三个比喻 句与结句的关系。)

26 爱心是一股流淌在沙漠里的泉水,使口渴难忍的人感到生命的再生;
以“爱心”为陈述对象,分别以“泉水”“歌谣”为喻体,依照下面的句式再造两个句子,使之构成一组排比句。 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困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 爱心是一股流淌在沙漠里的泉水,使口渴难忍的人感到生命的再生; 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 孤独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27 仿照下面句子,另选话题,写一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
如果说祖国是一只远航的征船,我的笔就是一支用力向前划的桨。 如果说人生是一首悠长的曲子,我的脚步便是一个个跳跃的音符。

28 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语句,构成前后连贯合理的排比句。
饥饿的年代里,理想是温饱;温饱的年代里, 动乱的年代里, 安定的年代 里, 理想是文明; 理想是安定; 理想是繁荣。

29 仿照下面的句式和运用的修辞手法,以“成功”开头,写一段文字。 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
成功对于永不懈怠的人是里程碑,对于骄傲自满的人是包袱,对于不求上进的人是祸害。 (解析:此题考查运用排比和比喻两种修辞方法的能力。应注意原来的排比句各句间的关系,比喻也应和原句一样用暗喻。)

30 仿照下面两个反问句式,承接下面提示写两个句式相同的反问句。
要打一次大胜仗,自然要有高明的指挥员,可是,没有勇敢的士兵能行吗?有了勇敢的士兵,没有尽职的伙夫能行吗? 要学业上快速提高, 自然要有认真的态度,可是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能行吗?有了良好的学习方法,没有坚韧的毅力能行吗? (解析:“反问”也是《考试说明》中规定的修辞方法,已多年没有进行考查了,应引起注意。这一段语句,句与句之间有层递的关系。)

31 把下面句子画横线的部分改为由三个分句组成的双重否定式的排比句。
阅读教学需要朗读。朗读,方足以体会文章的音韵之美,文字之精,情感之切,意蕴之深,风格之新,手法之巧。朗读时,要调动目、口、耳、心,也是目观其文,口诵其声,耳闻其音,心通其意,形成目观、口诵、耳闻、心通的综合效应。 不朗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音韵之美,文字之精;不朗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情感之切,意蕴之深;不朗诵,不足以体会文章的风格之新,手法之巧。 (解析:采用双重否定的排比句更有力突出表达效果。但关键在于分析原句,原句的“体会”一词有六个宾语,怎样安排成三组是造句前要考量的。)

32 根据加横线句子的修辞方法和句式特点,在横线处仿写修辞方法和句式结构相同的句子,注意句子之间的连贯  诺贝尔生活在那个世风日下、物欲横流的时代,但他心如中流砥柱,
身居闹市车马稀,躲进小楼搞研究。当高官显贵为权力地位明争暗夺剑拔弩张时, 当文人墨客 当奸商狡贾 诺贝尔欣喜若狂地从爆炸的硝烟中跳出来,振臂高呼:“成功了,我成功了!” 意若天壤孤鸥, 为巴结出卖良心尔虞我诈时 为蝇头小利毗牙咧嘴捋袖时,

33 蚜虫吃青草,绣吃铁,虚伪吃灵魂。([俄]契诃夫)
例二:2000年高考题:下列两个句子都写到“虚伪”。前一句直接表述,言简意赅;后一句连续类比,形象生动。请在“友谊”“勇敢”“信任”中任选一个词,仿写两句话。 虚伪和欺诈产生罪恶。([美]爱迪生) 蚜虫吃青草,绣吃铁,虚伪吃灵魂。([俄]契诃夫) (1)——————————。 (2)——————————。 33

34 (一)注意句式的一致性。 (二)把握例句的语意关系。 第一句(爱迪生的话)是一个包含主谓宾的陈述句,主语由并列短语充当。
第二句(契诃夫的话),三个分句都是主谓宾结构,三个分句间是并列关系。 (二)把握例句的语意关系。 ②第二句连续类比,从具体到抽象,形象生动。 34

35 三个分句间是并列关系,从抽象到抽象,并不构成类比
答案一:正义胜邪恶,好胜坏,勇敢胜懦弱。 答案二:黎明预示光明,失败预示成功,信任预示和睦 “失败预示成功”明显不协调 参考答案:“友谊和亲情带来温暖。雨露滋润花草,溪水滋润禾苗,友谊滋润生活。”“勇敢和智慧成就事业。狂风塑造戈壁,流水塑造峡谷,勇敢塑造辉煌。”“信任和真诚产生友情。砖石铸长城,钢铁铸铁塔,信任铸友谊。” 35

36 例三:2001年高考 在画线部分填上恰当的词,使分号前后内容、句式对应,修辞方法相同。
例三:2001年高考 在画线部分填上恰当的词,使分号前后内容、句式对应,修辞方法相同。 ①悲观者说,希望是地平线,就算看得见,也永远走不到;乐观者说,希望是——,——,————。 ②乐观者说,风是帆的伙伴,能把你送到胜利的彼岸;悲观者说,风是——,——。 36

37 (一)注意句式一致性 ①“希望是地平线”属于“什么是什么”的格式,像个判断句,实为暗喻。(形式及修辞)
② “就算……也”是两个具有让步关系的分句,这也属于“句式”问题(分句间关系) ③“希望是地平线”的“地平线”没有定语,“风是帆的伙伴”的“伙伴”前面有领属性定语。续写的句子也应该是无定语和带定语的两种。(成分) 37

38 (二)要注意前后语意间关系。 ①“希望是地平线,就算看得见,也永远走不到”
“就算……也……”是一个释喻句。前面分句喻体的选定,要量力而行(但一定要成立),要根据自己释喻的能力而定;后面的解释要紧扣前面的比喻句,架设本体喻体之间的桥梁,使前面的比喻更趋合理(不能不合事理)。 ② “希望是地平线,就算看得见,也永远走不到”整句基调消沉,同“悲观者”情境吻合 38

39 ①希望是水中月,就算够不着,也能摸得到。 ②希望是黎明前星星,就算看不清,也能想得到。 ③希望是航灯,如果看到了,就有达到胜利的希望。
分析第一句答案: ①希望是水中月,就算够不着,也能摸得到。 ②希望是黎明前星星,就算看不清,也能想得到。 ③希望是航灯,如果看到了,就有达到胜利的希望。 ④希望是终点线,不仅看得见,而且能走得到。 39

40 希望是起跑线,不但看得见,而且每个都能到达。 希望是中午的太阳,既能看得见,也能感受到它发出的温暖。(并列关系)
希望是三角线,就算看不见,也永远连接。 希望是起跑线,不但看得见,而且每个都能到达。 希望是中午的太阳,既能看得见,也能感受到它发出的温暖。(并列关系) 希望是黑暗中的光明,给予人鼓舞,向着该方向不断前进。(承接关系) 希望是灯塔,在无尽的黑暗里,指引你前进。(中间部分是短语而非句子) 40

41 ③风是马的苑囿,能将你圈围在沉闷的处境。
分析第二句答案 ①风是鸟的阻力,能把你吹到无底的深渊。 ②风是远航的阻力,你越想到达越不能。 ③风是马的苑囿,能将你圈围在沉闷的处境。 41

42 ①希望是彩虹,就算得不到,也永远给人憧憬。 ②风是桨的敌人,能阻碍你前进的步伐。
①悲观者说,希望是地平线,就算看得见,也永远走不到;乐观者说,希望是——,——,————。 ②乐观者说,风是帆的伙伴,能把你送到胜利的彼岸;悲观者说,风是——,——。 参考答案: ①希望是彩虹,就算得不到,也永远给人憧憬。 ②风是桨的敌人,能阻碍你前进的步伐。 42

43 仿句需注意以下五点: ⑴话题的规定性。(仿写话题一般分为指定性话题和提示性话题)
⑵内容的限制性。(选择对象的限制性,阐发意旨的限制性,表达方式的限制性等) ⑶修辞的一致性。 ⑷句式的相近性。 ⑸事理的逻辑性。 童建中制作 43

44   仿照下面两个比喻的句式,以“时间”开头,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不超过60个字)   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能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
44

45 分析 ①仿照例句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 ②两个比喻句是并列关系;
③比喻句的内容前后的语意必须衔接。(比喻句的第一个分句,包括本体、喻词和喻体;第二个分句,是对第一分句的解释,揭示出本体、喻体之间的相似点,及释喻分句)。 45

46 2.以“爱心”为陈述对象,仿造下面的句式,续写两个恰当的比喻句,使之构成一组排比句。
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_ ______, ;爱心是____,_____。 46

47 简析:这道题目考查“仿用句式”,兼顾考查“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排比”;还有着对“扩展语句”和“选用句式”考查的成分。本题给定的是语句形式:第一分句是一个判断形式的比喻句,本体已经给定为“爱心”;第二分句是一个兼语形式的释喻句。对第一分句喻体的选定,要量力而行,即根据自己释喻的能力而定;第二分句的解释要紧紧扣住第一分句,架设本体喻体之间的桥梁,使第一分句的比喻合理化。同时要有较高的追求:推敲词语,讲究语序,写出美感。 47

48 参考答案 (2)爱心是一瓢纷洒在春天的小雨,使落寞孤寂的人享受心灵的滋润;爱心是一泪流淌在夏夜的清泉,使燥热不寐的人领略诗般的恬静。
(1)爱心是一股撞开冰闸的春水,使铁石心肠受到震撼;爱心是一座亮在黑夜的灯塔,使迷途航船找到港湾。 (2)爱心是一瓢纷洒在春天的小雨,使落寞孤寂的人享受心灵的滋润;爱心是一泪流淌在夏夜的清泉,使燥热不寐的人领略诗般的恬静。 48

49 (3)爱心是一柄撑起在雨夜的小伞,使漂泊异乡的人得到亲情的荫庇;爱心是一道飞架在天边的彩虹,使满目阴霾的人见到世界的美丽。
(4)爱心是一杯泼洒在头顶的冰水,使高热发昏的人得能冷静地思索;爱心是一块衔含在嘴里的奶糖,使久饮黄连的人尝到生活的甘甜。 49

50 (1) 爱心是一座亮在黑夜的灯塔,使迷失方向的人找到幸福的港湾;爱心是一场纷洒在大地上的甘霖,使落寞孤寂的人享受心灵的滋润。
(2)爱心是一瓢纷洒在春天的小雨,使落寞孤寂的人享受心灵的滋润;爱心是一泪流淌在夏夜的清泉,使燥热不寐的人领略诗般的恬静。 (3)爱心是一柄撑起在雨夜的小伞,使漂泊异乡的人得到亲情的荫庇;爱心是一道飞架在天边的彩虹,使满目阴霾的人见到世界的美丽。 (4)爱心是一杯泼洒在头顶的冰水,使高热发昏的人得能冷静地思索;爱心是一块衔含在嘴里的奶糖,使久饮黄连的人尝到生活的甘甜。 50

51 ⑵依照句式,围绕同一话题或另一话题写一句话: 老师周围飘着粉笔屑,不,那并非粉笔屑,它是老师撒出的智慧的花朵。
⑵依照句式,围绕同一话题或另一话题写一句话: 老师周围飘着粉笔屑,不,那并非粉笔屑,它是老师撒出的智慧的花朵。 黑板上写着的粉笔字,不,那不是粉笔字,它是老师播下的知识的种子。 妈妈脸上的长满了皱纹,不,那不是皱纹,它是妈妈饱尝岁月的沧桑。 柳枝上绽放出嫩芽,不,那不是柳芽,它是春的使者。 51

52 例:(05江苏22,5分)在“沙砾”、“星星”、“蜡烛”中任选一种,依照下面《溪流》格式,写一组句子。
⑶仿写小诗: 例:(05江苏22,5分)在“沙砾”、“星星”、“蜡烛”中任选一种,依照下面《溪流》格式,写一组句子。 溪流 没有江河奔腾的浪花, 也没有大海壮阔的波澜, 但山石间的那点叮咚 是你欢快的旋律。 52

53 溪流 没有江河奔腾的浪花, 也没有大海壮阔的波澜, 但山石间的那点叮咚 是你欢快的旋律。
溪流 没有江河奔腾的浪花, 也没有大海壮阔的波澜, 但山石间的那点叮咚 是你欢快的旋律。 蜡烛 没有鞭炮震撼的巨响, 也没有焰火绚丽的光芒, 但夜幕下的那点闪亮 是你用生命在欢唱 53

54 溪流 没有江河奔腾的浪花, 也没有大海壮阔的波澜, 但山石间的那点叮咚 是你欢快的旋律。
溪流 没有江河奔腾的浪花, 也没有大海壮阔的波澜, 但山石间的那点叮咚 是你欢快的旋律。 沙砾 没有玮玉纯洁的色泽, 也没有黄金璀璨的光芒 但轧路基下的那份轰鸣 是你高亢的乐章 54

55 溪流 没有江河奔腾的浪花, 也没有大海壮阔的波澜, 但山石间的那点叮咚 是你欢快的旋律。
溪流 没有江河奔腾的浪花, 也没有大海壮阔的波澜, 但山石间的那点叮咚 是你欢快的旋律。 星星 没有太阳耀眼的光芒, 也没有月亮洁白的银辉, 但黎明前的点点闪烁 是你跳动的音符 55

56 4.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词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在黑暗中寻觅到的光明,是永远不会黯淡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贫瘠中创造出的丰饶,是永远不会枯竭的。 简析:这道题考查“仿用句式”,兼顾考查“扩展语句”和“正确运用修辞方法——排比”。造句时要注意关键词语之间的关系:“黑暗”与“光明”、“贫瘠”与“丰饶”是反义词,“黯淡”、“枯竭”分别与两组反义词相关。 参考答案:在狭窄中追求到的辽阔,是永远不会缩小的。 56

57 5.仿照下面的句子,续写一个句子。要求:①续写的句子要从正反两面谈。②要运用恰当的比喻。 老年人固然有不少“蒲柳之姿,望秋先殒”,但也有不少是“松柏之姿,隆冬转茂”的;青年人__________。关键在于怎样以积极健康的态度对待年龄,对待生活。 57

58 简析:这是一道以考查“仿用句式”为主的题目,其中包含着对“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对比、对偶、比喻”的考查。
简析与参考答案: 简析:这是一道以考查“仿用句式”为主的题目,其中包含着对“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对比、对偶、比喻”的考查。 参考答案   ……(青年人)固然大多“旭日出海,朝气喷薄”,但也有些“秋霜早降,未老先衰”…… 58

59 6、在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句子,构成前后连贯、合理的排比句。
人的一生像金,要刚正,人格须挺立;——,——, ——;人的一生像水,要灵活,方法须随和;——,——, ;人的一生像土,要本色,作风须朴实。 简析:这道题是考查“仿用句式”的同时,还考查“扩展语句”和“正确运用修辞方法——比喻、排比”。排比句的五个喻体分别为“金”“木”“水”“火”“土”。释喻部分前一分句要与喻体有一致性,后一分句再扣住人;释喻要兼顾本体、喻体,具有合理性;选择词语尽量避免重复,语义覆盖尽可能完整。 59

60 参考答案 (2)人的一生像火,①要耀眼,事业须旺盛;②要蓬勃,体力须充沛;③要热情,态度须诚挚;④要燃烧,性格须热情。
(1)人的一生像木,①要充实,内涵须深刻;②要正直,立场须坚定;③要成材,身心须健康;④要牢固,信念须坚定; (2)人的一生像火,①要耀眼,事业须旺盛;②要蓬勃,体力须充沛;③要热情,态度须诚挚;④要燃烧,性格须热情。 60

61 7.根据下面一段文字提供的信息,完成后面的题目。
1850年7月,马克思参观了第一台电力机车模型后说:“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他的统治已到末日;另一种更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时近21世纪今天,人类正在跨入网络化时代,以计算机、通讯和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网络将成为连接未来信息社会的纽带。 61

62 上面文段谈的是一项方兴未艾的科技革命。请仿照画横线的语句写一句话,阐明这项科技革命的巨大影响。
简析:这道题目考查“仿用句式”,用来造句的信息材料则需要从题目提供的语段中去准确提取。 参考答案:电力大王在前一个半世纪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他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种更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网络的纽带将取而代之。   62

63 再见


Download ppt "新课标人教版课件系列 《高中语文》 高考系列复习."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