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空城計 補充資料 壹、中國小說簡史 貳、小說實例列舉.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空城計 補充資料 壹、中國小說簡史 貳、小說實例列舉."—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空城計 補充資料 壹、中國小說簡史 貳、小說實例列舉

2 壹、中國小說簡史 一、關於「小說」之名 :小說一詞最早見於先秦時期的《莊子》。
A. 《莊子‧外物》:「飾小說以干縣令(縣古懸字,高也,縣令,美譽之謂。)其於大達亦遠矣。」以「小說」與「大達」對舉,指的是淺薄瑣碎,無關治道的言論。

3 B.漢代桓譚《新論》:「小說家合殘叢小語,近取譬喻,以作短書,治家理事,有可觀之辭。」  漢代班固《漢書‧藝文志》:「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街談巷語,道聽塗說者之所造也。孔子曰:『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弗為也。』然亦弗滅也。」此皆將「小說」視為來自民間的口頭傳說。 C.現代對小說的基本要素至少有三: 1.完整的故事情節。 2.有性格形象鮮明的人物角色。 3.合理的結構。   這樣的要素與上述的「殘叢小語」的定義是頗有差距的。如果要完全符合這些要素,則中國至少要到 唐代 才算發展出真正的小說(唐傳奇)。

4 二、中國小說的源頭 A. 神話傳說 中國的上古神話大多散佚,目前散見於被稱為「古今語怪之祖」的《山海經》及《穆天子傳》、《楚辭》、《淮南子》等較晚出的著作中。其中雖然經過加工修飾,「不免有所粉飾,失其本來」(魯迅《中國小說史略》),不過總是保留了早期的神話傳說。 這些神話傳說也影響了後世的小說發展,後來的魏晉北朝的志怪、唐宋傳奇、話本、直到明代的《西遊記》、《封神演義》和清代的《聊齋志異》等,都能很清楚的看到它們與神話傳承的關係。

5 B. 寓言 寓言一詞,最早見於《莊子》的〈寓言〉篇。 其形式為敘述一個小故事,而於具體的情節中隱含一種更深刻的思想,常語帶雙關,藉以闡發哲理,印證觀念。在春秋戰國時期,此一敘述方式常被先秦諸子及史傳使用。 1.《孟子》有揠苖助長、齊人乞墦、五十步笑百步等。 2.《莊子》有庖丁解牛、蝸角觸蠻、朝三暮四等。 3.《韓非子》有鄭人買履、守株待兔、自相矛盾等。 4.《呂氏春秋》有刻舟求劍等。 5.《戰國策》有百發百中、畫蛇添足、驚弓之鳥、狐假虎威… 寓言這樣的諷諭文體,深深地影響了後世小說的諷刺手法,同時它的敘事、寫人、擬人、狀物、誇張等藝術經驗,亦為小說家所吸收。

6 三、中國小說的發展 A. 筆記小說(文言) 此為魏晉南北朝時的小說,其特性為:「殘叢小語」、「粗陳梗概」及「未有意為小說」。可分為: 1. 「志人小說」:記述人物遺聞軼事和言談舉止等的,如《世說新語》。 2. 「志怪小說」:專記神仙方術、妖魅鬼怪、佛法靈異、殊方異物等,如《搜神記》。

7 B. 傳奇小說(文言) 此為唐代時發展出價值足以與近體詩相比擬的文學體例。這些小說從「傳錄」至「作意」、「幻設」(即「有意為小說」),從「叢殘小語」、「粗陳梗概」到「篇幅較長」、「敘述婉轉」,已突破唐前小說單純傳錄怪異見聞的性質,而能自覺的進行想像和虛構,使人物形象鮮明,內容體材廣泛,並漸漸著重現實社會人生的描寫,這是中國小說成熟成形的開始。 1.其說法為: 宋代洪邁:「唐人小說……言事淒婉,間有神遇而不自知者,與詩律可一代之奇。」 明代胡應麟:「變異之談,盛於六朝,然多是傳錄舛訛,未必盡幻設語,至唐人乃作意好奇,假小說以寄筆端。」

8 2.代表作品為: 初唐時保留志怪小說餘風的《古鏡記》、《補江總白猿傳》、《遊仙窟》。 中晚唐之後,有記遊俠的《虯髯客傳》、《紅線》、《聶隱娘》、《柳氏傳》;記才子佳人的《李娃傳》、《霍小玉傳》、《鶯鶯傳》;記史事的《長恨歌傳》;記佛道思想的《南柯太守傳》、《枕中記》、《杜子春》等。

9 C. 話本小說(白話) 此為宋代的小說形式。話本,指「說話」藝人講唱故事時所依據的底本,「說話」就是「說書」、就是講故事。兩宋時說書藝術十分普遍而繁盛,而說書人在口授心傳中不斷的豐富「說書」內容,為了使師徒傳授方便,就有了「話本」這種說書底本的出現,甚至還出現專門修改、編寫話本的文人組織「書會」,透過書會文人的改寫,使得簡略粗陋的說話底本,發展為可供閱讀的文學作品,於是「說話」技藝遂伸展成平面上的文學:話本小說。 ※代表作品如:《大宋宣和遺事》(其中有「梁山」故事,是日後《水滸》的底本)。

10 D. 章回小說(絕大部份為白話) 此為從宋元講史話本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小說,盛行於明清兩代。話本中有一種「講史」形式,由於歷史故事內容較長,須分多次講說,為使聽眾便於加深印象,每次講故事時便有一個中心內容,及一個醒目的標題,這樣就逐步形成分章立回目的體例。而為了吸引觀眾,每次說書人講說故事時,總在緊要關頭打住,而在末尾形成「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的形式,以便吸引聽眾有興趣再聽下去。 1.明代的章回小說多為「再創作」,如:《水滸》、《三國》、《西遊》。 2.清代的章回小說多為「個人獨立創作」,如:《紅樓》、《儒林外史》。

11 小說實例列舉 :一、章回小說 書名:水滸傳 作者:施耐庵 時代:元末 性質:俠義 特點:1.第一部以白話文寫出的長篇小說 2.六才子書之一
3.四大奇書之一 描寫了梁山一百零八將各自不同的故事,從他們一個個被逼上梁山、逐漸壯大、起義造反到最後接受招安的全過程。 他們講究忠和義,愛打抱不平、劫富濟貧,不滿貪官污吏,最後集結梁山,與腐化的朝廷抗爭。 代表人物:宋江、林沖、武松、魯智深、李逵

12 三國演義 作者:羅貫中 時代:元末明初 性質:歷史
特點:1.文白夾雜。2.在長篇小說中藝術成就最高。3.中國民間最通俗的讀物。4.四大奇書之一 小說以東漢末年為歷史背景,以劉關張三兄弟、諸葛亮、東漢、曹魏、蜀漢及東吳六大路線為中心,講述東漢末年黃巾起義至魏、蜀、吳三國鼎立,到西晉統一為終結。(黃巾起義、董卓亂政、英雄逐鹿中原、曹操的崛起、孫策立業、劉備興起、曹操南征與赤壁之戰、劉備孫權相爭荊州、馬超興兵復仇、劉備大器晚成、關羽之死、夷陵之戰、諸葛亮退五路兵馬,平定南蠻、諸葛亮六出祁山、司馬氏篡魏、三國歸晉。) 代表人物:劉備、關羽、張飛、曹操、孫權、周瑜、魯肅、司馬懿、諸葛亮、趙雲

13 西遊記 作者:吳承恩 時代:元末明初 性質:神怪 特點:四大奇書之一
講述唐朝玄奘法師西天取經的故事,表現了懲惡揚善的古老主題。經典的故事有孫悟空大鬧天宮、高老莊收八戒、流沙河收沙和尚、三打白骨精、人參果、盤絲洞、火焰山、真假美猴王等。 代表人物:孫悟空、唐僧、豬八戒、沙僧

14 老殘遊記 作者:劉鶚 時代:清 性質:諷刺 特點:1.文字清新簡鍊,一掃套語爛調 2. 擅長的是描寫的技術,寫人寫景都精彩
敘述江湖醫生老殘在遊歷中所見所聞所為。(主人翁所視、所思、所言、所行的第三人稱的遊記)揭發清官之罪最為獨到。 代表人物:老殘

15 儒林外史 作者:吳敬梓 時代:清 性質:諷刺 特點:鞭笞社會不公。對現代諷刺文學有深刻的啟迪。
通過故事,描寫了封建社會後期讀書人對功名的追求,揭露了科舉制度的醜惡。 運用樸素、靈活、幽默的本地方性的語言,撰寫了科舉制度的腐朽黑暗。假名士的庸俗不堪。封建社會罪惡勢力對人民的欺壓,貪官污吏的卑鄙刻薄。 代表人物:王冕、范進

16 紅樓夢 作者:曹雪芹 時代:清 性質:言情 特點:屬世界級的名著,由於中外研究者眾,遂成為一門專門的學術研究,統稱為『紅學』
內容敘述榮國府與寧國府由興盛走向衰敗的過程。其中以賈寶玉、林黛玉及薛寶釵之間的情感糾葛最為家喻戶曉。 《紅樓夢》書內提及的書名還有《石頭記》、《情僧錄》、《風月寶鑒》、《金陵十二釵》 代表人物: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王熙鳳、劉姥姥、襲人

17 世說新語(筆記小說) 作者:劉義慶、門下食客 時代:南朝宋 性質:志人
特點:善用對照、比喻、誇張、與描繪的文學技巧。保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佳言名句。對後來的小說發展影響甚大。 記述士人(東漢末年--東晉末年)的生活和思想,及統治階級的情況,反映了魏晉時期文人的思想言行,和上層社會的生活面貌

18 聊齋誌異(筆記小說) 作者:蒲松齡 時代:清 性質:志怪 特點:以文言文寫成,是古代短篇小說創作高峰
內容十分廣泛,多談狐、魔、鬼、妖,以此來概括當時的社會關係,反映了17世紀中國的社會面貌 代表人物:倩女幽魂(寧采臣、小倩)

19 參、備註(並稱) 四大奇書 :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金瓶梅 四大名著 :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紅樓夢
五大傳奇 :荊釵記、白兔記(劉知遠)、拜月亭、殺狗記、琵琶記 六才子書 :莊子、離騷、史記、杜詩、水滸傳、西廂記 四史 :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 四書 :論語、孟子、大學、中庸


Download ppt "空城計 補充資料 壹、中國小說簡史 貳、小說實例列舉."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