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台灣的原住民.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台灣的原住民."—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台灣的原住民

2                                                                                       

3 服飾 女子以紅色及黑色為主要色系,男子則以藍色上衣、黑色短裙或紅色綁腿褲為主要裝扮。男、女的裙子尤其刺繡精美的圖案。
                                    阿美族居住於花蓮北部之奇萊平原至台東、屏東恒春半島等狹長的海岸平原及丘陵地,人口約十四萬人,是台灣原住民中人口最多的一族。阿美族早期是個母系社會,由於居住地的差異,風俗習慣略有不同。 阿美族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生活情懷大都用歌舞來表達,現在一般所謂的山地歌舞,大都源於阿美族而為別族所採用。 社會組織以男子的年齡階級組織最為嚴密,每個階級有專屬的名稱與歌謠及工作,如此連結成一個完整的部落組織。女子則隨著丈夫的年齡階級運作。每個部落有頭目一名,由具領導能力的族人擔任,有一定的任期,期滿之後再遴選。 阿美族原是個多神信仰的民族,各種活動、病痛均有專屬的神靈,且每一個神靈有固定的方位,祭拜時均朝正確的方向,不得有失誤;因西洋宗教之傳入,目前信仰基督教、天主教、真耶穌教等三教。 服飾 女子以紅色及黑色為主要色系,男子則以藍色上衣、黑色短裙或紅色綁腿褲為主要裝扮。男、女的裙子尤其刺繡精美的圖案。

4 手工藝以製陶最著名(目前已漸沒落),其次是籐編、竹編、草席、木雕等。 「手繡手機袋」
以手工刺繡的方式製作的手機袋帶有濃濃的原住民風味,大多以圖形或是人物表現一個主題,闡述一個故事,作品帶有獨一無二的特性,是喜歡擁有個人風格的最佳選擇。 「琉璃頸鏈」 就和阿美族所帶給人的感覺一樣,琉璃頸鍊採用大膽的配色搭配獨特的圖紋,讓佩帶的人給人眼睛為之一亮的感覺,即使只是當成一種裝飾,也讓人難以忽略它的存在。                                     「背簍」 由一條條的籐交錯編織成的背簍是原住民傳統背物的器具,簡單的加上兩條揹帶,讓原住民帶著一簍簍的物品來來去去,現在則成了遊客指定非買不可的藝術品,因為數量不多,喜歡的民眾不妨事先預定,以免向隅。 「墜飾」 利用東部特產玉石研磨而成的墜飾每一個的圖案都不一樣,唯一的共通處是都保留了原石的原色之美,不論是加上手工打的中國結鏈還是金鍊,都讓墜飾的特色發揮的淋漓盡致。

5 「捕魚祭」 對於海,阿美族又敬又畏,因此在每年五月間稻出穗時節,港口部落會舉行捕食祭,祭祀海神以祈求漁獲豐收…。 在先祖時代,每當農作收成季節之前,族人便會相邀在海邊或河濱捕魚,並舉行祭儀,祈求年年能友好收成。只是,隨著時代的改變,生活型態已不同,生態環境也遭受破壞,現今阿美族的捕魚祭在形式上已有所改變了。 居住在海邊的阿美族人會下海捕魚,沿溪居住者則在河中捕抓,不過在下水捕魚之前,必須先舉行祭拜河神的儀式,即用酒、肉和麻糬到海邊祭神,祈求神明的佑助,能夠友好的收成。 捕魚活動是由年長階級指揮,各年齡階層的少年們分頭在海中或河中捕魚,約在中央以前回到集合的地點。而捕魚的過程中,若有捕獲大魚者,還可高呼歡叫,一方面炫燿自己的成果,另一方面則與族人分享收穫的喜悅。 近午之時,捕魚的少年們將捕獲的魚全部集中起來,一起下鍋烹煮。將一道佳餚排列整齊後,再依年齡階級由大至小分發共餐,藉此告訴年輕的族人們,要懂得敬老尊賢,遵從長者的指導。而年長者也會將分剩的魚蝦,再分給年齡階層較低或表現優異的少年們,以表示鼓勵與嘉許。 捕魚祭,不僅展現阿美族昔日生活的面貌,也讓族人在祭點活動中,一方面習得阿美族的信仰文化,一方面記取尊敬長者的美德,更體驗共同合作、團結一致的精神,是傳承阿美族文化的重要方式之一。                                   

6 「石頭火鍋」 材料:魚、薑 做法: 1.麥飯石約二十顆。 2.用木材將麥飯石燒紅。 3.檳榔葉做成船形狀碗一只,洗淨裝七分滿之水。 4.魚去鱗及內臟後洗淨,放入水中加薑,待麥飯石燒紅後,用夾子將麥飯石逐一放入碗中,調味後即可食用。 5.吃時放入辣椒更好。 *適用時機:豐年祭等節日、家族聚會或上山工作或野餐等。                                                       

7 「月桃筍炒雞胸肉」 「烤魚」 「酥炸山蘇」 「阿里鳳鳳」 「山棕藤芯湯」 「黃金厥菜」

8 魯凱族居住於台東縣卑南鄉、屏東縣霧台鄉、高雄縣茂林鄉,人口約一萬多人。
魯凱族是一個內部制度嚴謹的部落社會,分為頭目、貴族、勇士、平民四個階級,階級為世襲制度,但可以因為婚姻關係而提昇(或下降)。頭目擁有穿戴華服、頭飾插上熊鷹羽飾的專利,頭目地位的繼承以長男為原則,由此可看出魯凱族是個重男輕女的社會。 頭目擁有土地、獵區與河川,平民須將所得的一部份納貢於頭目,頭目再將它回送一部份給需要救濟的平民或宴請所屬的平民、勇士一起來分享當季的收穫,這也是收穫祭的社會意義。 祖靈崇拜在本族為基本信仰,其中屬於頭目家族起源傳說的百步蛇,更是族人敬重祭祀的對象。 祭典有小米收穫祭、買沙呼魯祭、搭巴嘎饒望祭等。 魯凱族服飾的式樣,色彩與排灣族大同小異,但以百合花飾的佩戴最為特殊。就女子而言,百合花代表了貞潔,就男子而言,代表善於狩獵的勇士。陶壺、百步蛇紋、蝴蝶紋也是族人常用的圖案。蝴蝶紋時常出現於頭目家的木柱雕刻上,也表現在衣服的圖案上。手工藝則以陶壺、琉璃珠的製作最負盛名。                                    

9 「小米收穫祭」 每年八月15日左右,是魯凱族年舉辦一年一度豐收祭的日子,收穫祭是魯凱族最重要的農耕禮儀祭典….。在每年的農作物收成後,各部落的居民為了感謝上天帶來農作物的豐收,並祈求上天賜予平安,會舉辦一連串的祭儀活動。而且,豐年祭除了祈求小米的豐收外,也祈求其他農作物的豐收;此外,戰爭、打獵、財富甚至是祭祖與男子成年禮…等],也都是祭祀內容,祭典往往長達十餘日,是一種綜合性的祭典。 收穫祭通常在早上八、九點開始,祭場內搭有數間茅草屋,並掛著象徵吉祥的百步蛇與太陽神畫像。而參祭的族人則穿著傳統服飾聚集在祭場內。 慶典就由參祭者一真歡呼後開始。主祭者吟誦禱文,感謝上天與先祖庇祐,使得今年有好豐收,並祈求來年的平安與豐收。接著,便在祭場的中央燃起火堆,族內的勇士須一個個躍火而過,係象徵著驅逐邪魔與妖靈。 緊接在吟誦禱文與勇士躍火的開幕式之後,是各式各樣的歌舞表演與競賽,包括有魯凱傳統歌舞表演、鞦韆大賽、拋物比賽、百米賽跑、競走及聯歡晚會活動,一直進行到入夜後,才告結束。更多……..

10 「買沙呼魯祭」 魯凱族的十三歲少女到結婚前,皆要進入女青年會接受買沙呼魯年祭,學習「敬老、尊賢、互助、合作、團結、忍耐、服從、勇敢、勤奮」等傳統美德,具有魯凱族少女於成長過程實際融入生活體會,感受傳統禮俗內在的精神意義。 早再三、四月間,每期小米作物成長到最後一天除草前,女青年會相互召喚加入買沙呼魯消息,少女即開始打理自身寢具到女團長家裡,二十人以二十天為活動期,期間以互助合作方式輪班。部落族人也相當期待這些少女的加入,為小米做最後一天除草工作,以迎接小米開花結果,所以買沙呼魯又稱除草祭。 祭典在部落巫師祈求祖靈保佑活動平安、五穀豐收的祈福儀式後展開。女青年在工作中除了飲水以外,不得吃中餐或任何食物,午休後還得檢查唾液有無偷偷進食,因為如果偷吃東西會遭到終身難過的責罰。 工作中大家對唱童謠和情歌,不論耕地多大,當天一定將工作做完。工作結束後,男青年會所即派出勇士敵人,搖晃臀鈴迎接女青年繞跑部落,告知族人女青年們已經完工了。晚上,男女青年則聚集在女團長家裡,一起圍爐跳舞高歌。在除草的最後一天,青年們也藉機物色對象,互訴情懷。 買沙呼魯祭結束,也象徵著可以追求異性的開始。男青年會結伴至女青年家門口,用歌聲傳達愛意。如女方中意,接受檳榔就可以談論婚事了,這也是買沙呼魯祭另一人情趣味。

11 「搭巴嘎饒望祭(黑米祭)」 林鄉多納村的西魯凱族人,在每年的小米收穫祭之後,會有一個非常特殊的搭巴嘎饒望祭,也就是俗稱的黑米祭。搭嘎饒望祭典的由來,相傳是古早時代,魯凱族的婦女為了要到田裡去種黑小米,只得把孩子放在田邊,任其哭泣,根本無暇照顧,婦女們只要聽得到孩子的哭聲,就知道孩子還在,反而更放心的賣力工作。有一次有位婦人的孩子哭得非常傷心,快到中午時,孩子的哭聲卻突然停止了,婦人趕緊去找孩子,卻發現孩子不見了,只剩下一個石頭,遍尋不著後,只得傷心地回到部落,把發生的事情告訴大家,族人協助尋找也沒有結果,大家都認為孩子再也找不到了,沒想到夜半婦女夢見來自Pelepeleengane告訴她說深潭的水神不忍婦女忙著耕種,還要照顧孩子,因此幫她把孩子帶走,待長大後再送回來,但婦女要種更多的黑米,用來祭祀水神。婦女醒來告訴大家,村人半信半疑,但也只得忙著多種黑米,沒想到那年田收成之後,黑米曝曬完畢,多出來的黑米竟然就不見了,此後每年都一樣,直至十幾年後,孩子果然長成英俊挺拔的勇士,回到村中幫助族人做更多的事。 從最早期感謝水神協助婦女照顧孩子,慢慢地衍化成為感謝神靈庇祐作物可避免蟲害及惡靈詛咒,更進一步確保作物豐收的祭典。早已變成死人的的歡慶祭典,族人若有人要結婚,也都會併在一起舉行,同時接受祖靈的祝福。

12 「阿吧依名產(小米製作)」 「烤山豬肉」

13 卑南族正稱為普由馬,分布在台東平原的卑南鄉一帶,人口約一萬多人,為所有「高山族」中漢化最深的民族。卑南族是母系社會男女婚嫁是由男方嫁到女方家,但由於社會的改變,目前母系社會的特色也漸漸的融入父系社會的制度。 卑南族是以農耕為生的,依祖先起源的神話傳說可以分為兩個系統:石生的「知本系統」及竹生的「南王系統」,部落內有祭師與頭目,前者負責部落的祭祀活動,也可為人驅邪、治病、祈福,後者負責政治與軍事的領導。 卑南族的傳統宗教十分盛行,目前各村尚有傳統的巫師為族人治病、驅邪及生命禮俗的執行。 祭典有除草祭、海祭、收穫祭、猴祭急大狩獵祭、除喪祭等。 傳統服飾方面,女子以白、黑色上衣加上刺繡精美的胸兜,配上刺繡的裙子及綁腿。男子則以藍、黑、白色的上衣加上刺繡的綁腿褲,年長者則穿佈滿菱形紋飾、紅色為主的無肩短上衣。 手工藝以精細的籐編籃子最具特色。                                    

14 「少年猴祭」 少年猴祭是歲時祭儀之首,猴祭辦理後,其他祭儀才得以展開。每年12月的第三個週休二日舉行,其目的在訓練少年膽識與刻苦耐勞的精神,並實踐團結合作的美德。猴祭為卑南少年的成年禮,是少年集會所最重要的訓練活動,欲藉著次猴的活動,訓練少年們的膽識、服從與應對進退等人格。 參加猴祭的成員,以十三至十八歲的男孩為主體,也就是少年會所的成員。在猴祭的前夕,少年們要自己做好弓箭和矛,並在上面刻劃美麗的花紋。猴祭當天,先推選父母俱存的少年,到喪家開門除喪,為他們掃除穢氣。之後,再把放在會所內的用草紮成的猴,抬到附近山丘的祭場,由少年們用自己製作的弓箭和矛來刺殺草猴。最後,將猴屍丟棄在部落外,表示部落在這一年中,所有不好的東西,都隨著草猴的丟棄,也一同被驅逐出境。晚上,則會在會所升起營火,少年們一同唱歌跳舞,直到成年人狩獵回來銜接下去後才停止。 在刺猴之前,猴子須先豢養一個多月,等有了感情之後再加以射殺,目的是要讓少年習慣割捨心愛的東西,如此才能適時地拋棄家人為部落奮戰的決心。至日本時期,因日本政府覺得用真猴太過血腥,卑南族人乃改用草編的猴。

15 「狩獵祭」 亦稱「戰祭」,為早期獵敵首後之祭儀。每年12月29日至翌年1月1日舉辦,其目的在建立長幼有序、敬老尊賢的部落倫理,學習與自然相融共存的狩獵技能。狩獵祭為戰季結束後的衍生祭儀,這其間均在野外營宿,白天時,年長者與喪家留在營地製作傳統器物,三餐由青少年準備,其餘男子則上山狩獵,所獵得的獸肉則依年齡層次分發。夜間時分,所有的人便聚集在一起吟唱古老的英雄詩,歌頌先祖英雄的史事。

16 卑南族以月桃編織聞名,曬乾的月桃葉可編織涼席、小提藍、針線盒等。
「卑南風肚兜」 將傳統的中國式肚兜結合了原住民的圖騰,就成了這一款現代感十足的改良肚兜,還曾被數位歌手明星相中成為絕無僅有的打歌服喔!                                     「平安袋」 稍微做一點小變化加上巧手妙思,讓一塊布變成了綴有琉璃珠和貝殼的平安袋,垂綴魚胸前的長度剛好可以讓人將平安符戴著跑,當然,如果有什麼話想告訴對方的,也可以把他通通寫在裡面,讓平安帶來幫你細述喔!

17 材料:圓糯米2斤、香菇2兩、熟花生4兩、油蔥酥2兩、刺竹月桃葉 調味料:鹽1大匙、胡椒粒2小匙 做法: 1
材料:圓糯米2斤、香菇2兩、熟花生4兩、油蔥酥2兩、刺竹月桃葉 調味料:鹽1大匙、胡椒粒2小匙 做法: 1. 糯米洗淨泡水3~4小時瀝乾,香菇泡軟切丁。 2. 糯米加入香菇丁、熟花生、油蔥酥、鹽、胡椒粉及水拌勻,裝入刺竹筒八分滿(竹子一端留節,另一端缺口用月桃葉封口)。 3. 封口朝上以炭火烤至封口處不再有蒸汽冒出。 4. 以刀削去烤好竹筒外皮,留下薄層外皮可保存兩天。食用石以撕去薄外皮即可食用。 備註: 1. 適用於豐年祭、春節送禮、野餐、宴客等。 2. 此為近代改良口味之做法,傳統做法之材料僅有糯米、熟花生及鹽。 3. 每年11~12月的刺竹方能做此種竹筒飯。 「竹筒飯」

18 布農族居住於中央山脈的兩側,在海拔1000~2000公尺之間,是典型的高山民族。最早的居住地是南投縣的仁愛鄉與信義鄉,後來經過幾次的大遷移,往東至花蓮,往南至高雄及台東山區,總人口約四萬多人。布農族共分為六個社群。分別是卡社群、郡社群、卓社群、丹社群、巒社群以及被同化的蘭社群。布農族行山田燒墾的遊耕生活,因此形成散居的形式,對於農作(尤其是小米)的歲時祭儀非常謹慎而繁複。舉世聞名的祈禱小米豐收歌(Pasibutbut)就是在小米播種祭之後,祈求農作豐收所唱的歌謠。而布農族的傳統文化裡並沒有舞蹈,而只有跨耀戰功時的跳躍動作。 散居的布農族並沒有頭目制度,而是由各家族的長老聯合主持部落事務。 布農人最崇拜的是天神,認為天神是人類一切的主宰。又認為鬼靈存在這個世界上,有善惡之分。布農族對動植物都是以人的平等態度對待。 傳統祭典有射耳祭、嬰兒祭、播種祭等。布農服飾在男子方面一種是以白色為底,可在背後織上美麗花紋,長及臀部的無袖外敞衣,搭配胸衣及遮陰布,主要在祭典時穿著。另一種是以黑、藍色為底的長袖上衣,搭配黑色短裙。女子的服飾以漢式的形式為主,藍、黑色為主色,在胸前斜織色鮮圖豔的織紋,裙子亦以藍、黑色為主。另外,皮衣、皮帽也是布農男子主要的服飾。

19 「射耳祭」 打耳季布農族聚落每年於農閒時舉行打耳祭,以肯定男人在村中的地位,並祈求獵獲豐富,家族興旺。布農族既活躍於高山闊水間,個個是善射的獵人。打耳祭就成為布農族人一年中相當重要的祭典,族將鹿耳掛在祭場的樹枝上,男孩都必須參加射擊,年幼的男孩由大人代射。活動的意義是尊敬善獵的英雄,並教導小朋友學習射擊。花蓮縣的卓溪鄉大約在每年的四月卅日舉行。打耳祭是布農族一年之中最盛大的祭典活動,各個社群都有這種祭典,舉行的時間會依期居住的海拔高度而有所不同,但大約都在舉行小米除草祭之後,閒暇時間舉行打耳祭,祭典的時間由祭師決定,大都在四月初舉行。部落的成年男子要月亮稍缺時,就要準備動身,到自己的獵場打獵。並開始淨身及遵守打獵的禁忌,留在家中的婦女也開始配合打獵回來的時間釀製小米酒。獵人要在祭典前一天下午返家,獵人們會從山頂上對空鳴槍,然後大聲齊唱或輪唱告知全部落的人。這時,家人獻上最香純的小米酒,慰勞辛苦的獵人。整個山谷迴盪著喜悅、豐收的氣息,村落裡的人也感染到愉快的氣氛。祭槍完畢後,大家就到放置野獸下巴骨的地方,舉行Mapakvis的儀式,只有祭師及今年獵物最多的人才能進去,其他的人則在外等候。祭祀完畢,全部落的人們到射耳場上集合,這時已有人將射靶裝置妥當,上排掛兩隻鹿耳,中排掛兩隻獐耳,下排擺山羊耳、山豬耳各一隻。長老們宣佈開始射耳後,由村中的老者先射,再換男孩們射,男孩們都射完之後,就由成年男子上場,射箭距離約五十公尺左右,打不中獸耳的會被取笑。在打耳祭祭典中,女人是被禁止靠近或觸摸獵具,他們只能在一旁觀看。射耳活動結束後舉行Mapasitnul,分吃祭拜的烤肉Mapasitnul時要確實清點人數,分肉時不可剩餘或不足,否則會被認為是不祥之兆。分肉工作完成後,就開始喝酒、唱歌,舉行誇功宴(Malastapang),待吃完獵肉,便向火堆及懸掛的獸骨進行撒祭儀式。最後,完成去除霉運的儀式後,整個射耳祭便結束了。

20 「烤苦花魚」 材料:苦花魚數尾 調味料:鹽 做法: 1.將魚去鰓、內臟並洗淨,以鹽塗抹魚身。 2.用長竹籤由魚嘴刺入從魚尾穿出,於燒紅炭火上烤至魚皮兩面金黃即可。

21 泰雅族居住於本省中、北部山區,包括埔里至花蓮連線以北的地區,人口約九萬多人。族名ATAYAL,原意為真「人、勇敢的人」。共分為兩個亞族,一是泰雅亞族(Tayal),一是賽德克亞族(Sedeq)。泰雅族以狩獵及山田燒墾為生,民族性剽悍勇猛,因此在日本據台期間不時爆發激烈的抗日事件,其中以霧社事件最為猛烈。 泰雅族以紋面及精湛的織布技術聞名。紋面的意義除了美觀以外,就女子而言,代表善於織布,可以論及婚嫁的女子,就男子而言,是獵過首級,能夠勇敢獨當一面,保家衛社稷的標誌,也是成年的象徵。 泰雅族是個平權的社會,由具聰明才智,有領導能力的人擔任部落領袖。遇到部落有重大事情時,則由頭目召集長老會議以決策之。 泰雅族的部落還有其他三個小團體,祭祀團體、狩獵團體及共負罪責團體gaga。 泰雅人的宗教信仰以祖靈的信仰為主,並以超自然的神靈信仰(rutux)最為重要。rutux作為一種無形的超自然力量,使泰雅人在治病、消災祈福時,都會祭祀rutux請其保佑。 傳統服飾上依各種場合有不同服飾,紅色是泰雅人的最愛。紅色代表血液,也代表力量。

22 「祖靈祭 ma hou」 (一)祭型:全部落為男性群體。早期祭祖祭女性是不能參與的。 (二)地點:早期因為部落遷移頻繁,且無固定的墓地,因而選擇某一小路徑旁行。近來聚落定居,公墓已定後,均固定在公墓地祭之。 (三)祭時:農曆七月半破曉清早時刻。 (四)祭品:酒、小米糕、農作物、果實、魚類等,但是唯有山豬醃肉,不能作為祭品。 (五)祭文譯義: 第一種祭式:定點集合前往墓地,行走中,頭目自己高喊一段祭文「祖先們!祖先們!‧‧。今日是子民們以虔誠的心情來會祭您們,願祖靈能嘉納呼喊,並真誠的敬邀所有祖靈們會聚,分享惠賜的祭品‧‧‧。」 此段主祭的頭目會持續唸二次至三次。因為這樣祖先的靈魂才能接納子民的誠意而來。 第二種祭式: 行至墓地,各家便各自先行到親人的墓地行祭,之後再會合家族,由家族的長老行家祭。其祭文各家族雖然有些不同,但內容大致略同:「祖先們,我們帶來此一年間耕作的農作物,家族中的每一成員均依祖先的訓旨(gaga)行事,並努力的耕作,我們做子民的,期待在您們庇佑下,明年此時此刻,再 供祭物及喜悅。」

23 「祖靈祭 ma hou」 此祭主要意義,似乎在告知祖靈部落及家族一年來的生活情況,並承諾遵守祖訓的傳統文化及gaga,以及期許祖靈給予族群的祥和與健康,是部落族群的福氣。 祭祖或任何的祭祀的活動,女性是不能參與的,這是泰雅族人的一種傳統習俗。至於原因為何,由於這樣的習俗由來已久,現在部落裡的長者亦沒人能說清楚。從泰雅族的傳統社會制度而言,泰雅族群並非完全是男尊女卑的社會制度,從部落中仍有入贅的婚姻現象,便可瞭解泰雅族婦女仍有其主導的地方。 在泰雅族的傳統習俗裡,任何祭儀中,山豬都不能作為祭品。據泰雅族人的傳說,在祖先陰間的生活中,山豬是他們的獵狗,用山豬當作祭品,表示不給祖先們飼狗,這樣做是會觸怒祖靈的。

24 「朗應」 「石板烤(豬)肉」 「石板烤(醃豬)肉」 「厄努布」 「喜努湯」 「醃魚」

25 排灣族舊稱派宛,目前居住於屏東縣的八個山地鄉與台東縣大武太麻里鄉一帶,人口約六萬多人。依學者的分類,分為拉瓦爾群(Raval)與布曹爾群(Vucul)。三地門鄉屬於前者,其他的鄉鎮屬於後者,崇拜百步蛇,統住屋以石板屋最具特色。 排灣族是個階級分明的族群。分為頭目、貴族、勇士、平民四個階級,行封建制,家族由長嗣(或男或女)來承繼。 超自然與多神祇的信仰是排灣族的宗教觀。萬物有造物主,河流、山川各有管理的神祇,家屋也有守護神。而與人最親近的則是祖靈信仰,貴族將祖靈信仰與家族起源傳說表現在家中的雕柱,平民則表現在衣飾的織紋與刺繡上面。 祭典有五年祭、毛蟹祭、組靈祭、豐年祭等。 排灣族的服飾在原住民當中堪稱最為華麗典雅,早期以繁複的夾織廣為收藏家喜愛,近年來以刺繡、豐富的圖象表現族人對刺繡藝術的天份。圖案大抵為祖靈像、人頭紋、百步蛇紋、太陽紋。排灣族是個熱愛藝術的族群,雕刻是族人日常的消遣,陶壺則是頭目家族權勢、財富的象徵,色彩豐富的古琉璃珠更是男女老少都珍愛的珠寶。至於籐編、竹編、月桃席的製作在部落裡隨處可見。

26 五年祭是排灣族最重意的祭典,族中的傳說是排灣先祖為了避荒年,將七名子女分開各自謀生,並且約定每五年,長者必須手持竹竿帶領全足大小回家團聚祭祖,於是有了五年祭的雛形。五年祭是排灣族最重意的祭典,族中的傳說是排灣先祖為了避荒年,將七名子女分開各自謀生,並且約定每五年,長者必須手持竹竿帶領全足大小回家團聚祭祖,於是有了五年祭的雛形。現在,來義鄉裡仍有文樂、旺嘉、古樓、南和四村維持五年祭的傳統。刺藤球是「五年祭」活動的重頭戲,分為二天舉行,由部落裡的成年男子參加,第一天是祈福,第二天則是卜算命運,不過,現在的五年祭,已成為族人門慶祝團聚的活動,其歡樂氣氛大於原有的問卜意義。人神盟約祭 (Maleveq)是排灣族最盛大的祭典,原本每三年舉行一次,後來因故改為五年舉行一次,因此又稱為「五年祭」。 傳說排灣族的先祖到神界向女神學習祭儀以祈求五穀豐收,學習農作的種植、頭目婚禮的儀式等。 並與女神約定,在一段時間內以燃燒小米粳為記號,請神降臨人間,接受人類的獻祭。祭典中若有插竹子,就是五年一度的五年祭,必須聯合鄉內各村一起舉辦祭典,通常會在每年的八月份舉辦豐年祭,然後每五年聯合舉辦一次聯合豐年祭。祭典中會將平常看不到的美食一一做出來,由於老七佳是排灣族具200年歷史之古老社區,所以排灣族五年祭通常在七佳舉行,有興趣參觀豐年祭可以與公所聯絡。

27 排灣族是個熱愛藝術的族群,雕刻是族人日常的消遣,陶壺是頭目家族權勢、財富的象徵,色彩豐富的古琉璃珠更是男女老少都珍愛的珠寶,近年來也成功擄獲現代人的心,紛紛蒐集保存或配戴當作首飾;籐編、竹編、月桃席編織技藝也很發達。排灣族還有一項重要的手工藝是連杯,是以木頭刻製而成並排的兩只杯體,兩邊各有一個把柄,族人喜愛在杯體上裝飾百步蛇或人像紋等,添加酒杯的價值感。 「珠串手機袋」 利用琉璃珠縫製在手機袋上,色彩相當亮麗搶眼,圖案多以排灣族的陶甕、百步蛇及太陽為主,每一顆琉璃珠都是創作著一針一線縫製,相當獨特且富有設計感,值得想要擁有個人風格的人選購喔!

28 排灣族  「芋頭奇拿富」                                                         「芋頭粉腸」 「金伯樂」 「初露克」

29 賽夏族居住於新竹縣與苗栗縣交界的山區,人口約有七千多人。又分為南、北兩大族群。北賽夏居住於新竹縣五峰鄉,南賽夏居住於苗栗縣南庄鄉。二年一次的矮靈祭是大家所熟知的祭典。 南、北賽夏族各有頭目一名,各家族的長老地位崇高。賽夏族的姓氏非常特殊,大抵以動物、植物、自然現象作為氏族的名號,每一姓氏又負責主持不同的祭儀。 除了超自然的信仰祭儀之外,以祖靈祭及祭祀矮靈的祭祀最重要。 賽夏男女均穿著長及小腿的無袖外敞衣,再加上無袖短上衣一件,色彩以紅、白兩色為主,其中外敞長衣多為祭典時穿著,在衣服的背面夾織精美的菱形紋飾,另外腕飾、足飾均以貝珠為材料。                                                 

30 「矮靈祭」 兩年一度的矮靈祭典,是賽夏族最重要的儀式,賽夏人叫這祭典叫做「巴斯答愛」,時間在農曆的十月,每兩年舉辦一次小祭,每十年舉辦一次大祭,每到這時候,外地的族人都會趕回來,以最虔敬的心慶祝祭典,矮靈祭是賽夏族流傳至今的少有的原始祭典,保存了他們代代相傳的習俗及追思的美德。 矮靈祭的由來:相傳在很久以前,有一群居住在Maybalay山(今新竹五峰鄉上坪溪上游右岸)半山腰岩洞內的族人,身高雖僅有三尺,但臂力強,而且擅長巫術,所以與之為鄰的賽夏族人很怕他們;不過,由於矮人能歌善舞,所以賽夏族人每年到了稻栗收穫舉行祭典時,都會邀請矮人一同唱歌跳舞。只是,矮人在歌舞之餘,經常藉機侵犯夏賽族的婦女,而矮人又善於隱身之術,所以賽夏人不易查到證據,往往在祭典過後,才發現有許多賽夏族婦女都懷孕了。因此,賽夏族人對於矮人的怨恨便日益加深。直到有一年的祭典,矮人又在調戲夏賽族的婦女時,恰巧被賽夏族人看見,賽夏族人已忍無可忍了,乃絞盡腦汁設想計策,於是,他們暗中把矮人回途時,常爬上去休息的枇杷樹先砍斷一半,再用泥將樹的缺口遮掩起來。果真,矮人們依著舊習慣,一個一個爬到枇杷樹上休息,就在矮人們都來不及反應時,枇杷樹便瞬間倒下,矮人們一個一個都跌落深淵內而淹死了,只有兩個矮人倖免於難。這兩位矮人雖知是賽夏族人設計害了她們的族人,但人單勢薄也無可奈何,乃決定往東方離去,離開前,還將祭歌與舞步教授給賽夏族人。只是,賽夏族人雖除去了心頭大患,內心卻感到不安,於是開始祭祀矮人,安撫他們的靈魂,以解彼此的仇恨。從此以後,就在秋收之後的月圓夜裡,賽夏族人不斷的唱著、跳著,邀請矮靈歸來,再一次與賽夏族人同樂,並在歌聲中請求矮靈的原諒與賜福。矮陵原是每年舉行一次,大約在農曆十月十五日進行,後因日本人的禁止,遂改為每兩年舉行一小祭,每十年舉行一大祭。

31 除了織布以外,因居住區域多竹,竹藝亦是傳統絕活,如:竹屋、竹籠、竹床與竹編的竹簍等,另外,賽夏族特有的肩旗Kirakil及臀鈴Tabaasang也是重要的工藝製品,兩者都使用於矮靈祭典期間。
                                                 「紋飾包」 在紋飾表現以「+字紋」、「菱形文」或其他原住民的紋樣均可作 為裝飾紋樣長衣飾賽夏族傳統衣服中最基本的類型,無論男女都穿同 樣式的,無須裁剪,是另由織成的二片布左右併合,直接縫製無領無 袖。在時尚流行下,原住民婦女將布塊設計並裁製現代人穿用的服飾 和提包、背包、桌布等等,布淡具有原住民色彩文化且又美觀實用, 頗受消費者喜愛。                                      

32 「燴昭和」 「木瓜拌山豬肉」 「河苔豆腐湯」 「野花、拼盤」 「野蔬雙拼」
                              賽夏族以米為主食,以小米、甘藷、玉米、山芋、菜豆、赤豆為副食。賽夏族因為居住於盛產野菜的山區,                                                                                                                   「燴昭和」 「木瓜拌山豬肉」 「河苔豆腐湯」 「野花、拼盤」 「野蔬雙拼」

33 現在大部分的邵族人住在日月潭畔的日月村,所謂的「德化社」,少部分原來屬頭社系統的邵人則住在水里鄉頂崁村的大平林,兩地加起來的總人口數是二百八十三人,這樣的人口數可以說是全世界最袖珍的族群。 卲族的生活方式是以魚獵、農耕、山林採集維生,依日月潭而居的邵族,也是擅漁的族群,他們所發展出來的魚獵方式,例如『浮嶼誘魚』、『魚筌誘魚』等,是邵族文化獨特之處。 邵族人將稻穀曝曬、去殼,去穀方法是用木樁在石塊上槌打稻穗,是屬婦女工作,因各家各戶同時槌打去穀,造成部落叮叮咚咚聲響,而後族人覺得合乎音感,始發展成杵音之舞。早在日據時代,這一種原始音樂便為人所稱道,『湖上杵聲』因而成為日月潭八景之一。 邵族宗教信仰的核心是祖靈信仰,亦即最高祖靈和氏族祖靈。祖靈能庇祐族眾,讓族人平安健康,並且賜福給族人,使其代代繁衍並生生不息。最高祖靈居住在Lalu(光華島)的大茄苳樹上,是最具權威的神,其能驅除惡靈,是女祭司求巫的祖師。而氏族祖靈則為各氏族的始祖。                                      

34 「拜鰻祭」 原是狩獵民族的邵族,因徙居日月潭而發展出漁撈文化,所以狩獵祭儀便轉化為以漁獵做供品的祭儀形式,「拜鰻祭」則可說是邵族由狩獵文化轉化為漁撈文化的見證。拜鰻祭於每年農曆七月初三舉行,每一戶都要將祖靈籃集中到祭場,同時每一戶都要將糯米作成白鰻魚造型的麻糬為祭品來祭拜祖靈,並由先生媽來主持,祈求平安團圓。結束祭儀後,所有的白鰻麻糬都切成兩半,頭部的部分由各戶人家帶回,尾部的部分則是送先生媽的謝禮。相傳早期拜鰻是由真正的鰻魚,後來才改用糯米為材料做成的白鰻魚造型麻糬。其製作方法,是先將糯米用水浸泡後,放入木製的蒸桶內蒸熟,然後倒入杵臼內樁搗,做成鰻魚狀的麻糬,頭部用龍眼籽做眼睛,並插上圓仔花。在早期,由於吃不起零食,所以拜鰻祭時,便成了小孩子打牙祭的時候了。

35 鄒族又稱曹族,鄒族主要居住於嘉義縣阿里山鄉,少部份居住南投縣信義鄉,合稱之為「北鄒」,與北鄒相對映,有稱之為「南鄒」的,居住於高雄縣三民鄉與桃源鄉,鄒族總人口約七千多人。 北鄒與南鄒的語言、服飾、社會組織大同小異,倒是祭典完全不同。北鄒的「凱旋祭」(MAYSAVI)主要是祭拜戰神。南鄒的「子安貝祭」主要是祭拜祖靈,此外還有小米收穫祭、黑米祭等。 鄒族的社會組織分為大社(hosa)、聯族(aemana)、氏族(ongo-no-emo)和亞氏族(emo)。 鄒族有男子集會所,少年在十二、三歲時就必須進入(夜宿)會所,接受歷史、文化、傳統技藝、狩獵的訓練。 凱旋祭時,就是以男子會所(KUBA)為活動中心。 目前會所制度已經消失,但仍嚴禁女性進入會所,在傳統民居裡,鄒族的男、女各有不同出入的門,也顯示鄒族是個父系社會的制度。 鄒族裡各大社設頭目一名,部落重要事務,由頭目召集各家族的長老開會研商並決策之。長老在鄒族的社會頗受敬重。

36 「播種祭(Miyapo)」 鄒族的生活祭儀中,排在一年之使的是播種祭,也就是說鄒族人以播種小米的祭儀來迎接一年的到來。鄒族人以農獵為生,夏季農耕,冬季狩獵,而一年之初,便是農耕活動的開始,在開始耕作之前,必須先舉行播種儀式,求得栗女神與土地神的佑助。因為族人認為若無祂們的佑助,未來一年會無所獲,甚至會災禍連連。 負責播種儀式的人須禁食蒜、蔥等禁忌食物,以表潔身。並且須由長老前往預備播種的耕作地做儀式,並在該地過夜,藉著托夢的內容,決定是否在此播種。祭儀當天,參加祭典者須穿著傳統服飾,先從祭屋內取出小米後,再前往耕作地播種。在播種後,為求風調雨順,須由祭司進行祈雨儀式。緊接之後的是,由各家族個別舉行報戶口活動,以茅草做為人口的記號,綑綁後置於會場中央,再點燃周圍的火柱,以火苗燃燒的方向來預測未來一年的運勢。 過去的播種祭大約要六、七天才完成,後為了配合現代的生活步調,已簡化為二、三天,有些甚至已不再舉行了。為求風調雨順,在播種儀式舉行之後,須由祭司緊接著舉行祈雨儀式。 在播種之後,祭司在田地中央挖一小洞,將代表神靈所管轄的天的姑婆芋葉片平舖在上面,並在葉片上倒入水,此時,祭司手持茅草唸誦禱詞,祇佑耕作能夠順利。接著,又用茅草刺破姑婆芋葉片,讓水能夠滲入土中,代表著神靈賜下豐沛的雨水,祈求雨水滋潤大地使萬物興盛,如此,才能享用水中的固魚。因此,祭儀是以享用固魚做結束。                                     

37                                                         「香蕉糕」                               「南瓜飯」 「竹筒飯」 「樹豆湯」 「山花椒醃雞」

38 雅美族大多居住於蘭嶼島,人口約四仟人,是台灣土著中最原始的一支。 雅美族是個愛好和平的民族,是台灣原住民中唯一沒有獵首和酒的民族。由於獨居海外,因此發展出獨特的海洋文化,尤以春、夏之間的「飛魚季」最為世人熟知。全年的歲時祭儀也多配合飛魚的捕魚活動而進行。雅美族的住屋一半在地下,稱為半穴居,食物以薯、芋、栗及捕魚為生。 雅美族的歌詠有五分之四屬於男性的專利,舞蹈方面,除了小米豐收節打小米的動作外,其他的舞蹈均為女子的專利,形成有趣的特殊現象。 雅美族無頭目制度,是以各家族的長老為意見領袖。漁團組織是男人捕魚時形成的另一個組織。 在宗教信仰方面,雅美族人的宇宙觀共分為八個層次,天界有五層,掌管陸地、海洋、食物、生命等。雅美族人也相信靈魂觀,尤其以死去的靈魂(Anito)最為懼怕。許多不好的事物都歸咎於惡靈作崇,因此對死亡特別害怕。 男子的傳統服飾以無袖、無領、短背心,配合丁字褲。女子則以斜繫手織方巾配上短裙,所有手織衣物均以白色為底,黑、藍相間的色彩。不同材質各種式樣的禮帽在不同場合時配戴。 雅美族的製陶粗礦、樸質,木雕規則而細膩,拼板船雕刻甚為優美,漁舟下水禮是他們的大事)。男子銀盔或黃金飾片的打造也是其特色,在台灣原住民當中是唯一有冶金工藝的民族。

39 「飛魚祭」 蘭嶼四面環海,魚撈為主要生活方式,為祈求飛魚豐收,族人便舉行「飛魚祭」,新船造好下水前,則依例舉行「船祭」。共分13次舉行,第一次是"飛魚祈禱祭",這天黎明,所有的船在海灘集合,祈求神的保佑和飛魚的豐收。結束後,每艘船殺一隻雞,將血用食指點在卵石上,表示收穫的魚將和石頭一樣長久。最後一次是慶祝飛魚每一豐收和魚季結束,女子不能參加。 「新(船下水)祭」 雅美族的船是由20餘塊的刳木併成的,再由一種叫"巴洛"的樹根剝成棉花狀物填塞,以防滲水為時需2 ~ 3個月的工作天。船祭開始時,客人須頭戴銀盔,手持長槍,盛裝參加高潮是船員坐在自己的新船位子,向船靈祈禱,全村男子吟唱著湧向新船。最後,將新船拋入空中,再至海中試船,即禮成。

40                                                                                                                                                                                                                                     「燒烤燻肉」 「清蒸海蟹」 「芋泥加蟹肉」 「燒烤魚乾」 「蒸芋葉」

41 噶瑪蘭平埔族初居住於台灣東北部的蘭陽平原,在台灣平埔族中是最晚受到漢文化影響的族群。根據日治時代留下的傳說,「噶瑪蘭」的祖先叫阿蚊(Avon),原來是從東方海外的「馬瑞利願」坐船到台灣北部登陸,然後才到宜蘭。當族人到宜蘭來時,泰雅族已經住在平地,所以發生了戰鬥。噶瑪蘭族的祖先把他們趕入山中,佔領了宜蘭平原後,自稱為"Kavarawan"亦即住在平原的人,山地人就叫做"Prsoram"。 噶瑪蘭族人相信除了實體以外的空間,天地萬物都充滿了靈魂。其中善靈包括各種神靈以及家族祖先,能夠在冥冥之中保佑族人,同時也會因犯錯而處罰他們。噶瑪蘭人相信人的一生,無時無刻不受祖靈監護,所以要謹守祖先的規範。噶瑪蘭人對祖靈敬畏的尊重,在他們慎重的"Badohogan"「送葬祭亡魂」儀式裡,表露無遺。另一類是惡靈(Hagu),只會為族人帶來災禍,不像祖靈會保護人。這種和天地、祖靈之間的親密依存關係,正是噶瑪蘭人是大相傳的族群性格。 位在豐濱鄉海岸公路旁新社,為噶瑪蘭族聚居的主要部落之一。這裡仍保有印璽傳授制度,由每年族人選出的領袖保管,而居住在海邊的族人也靠海吃飯,捕魚、補海螺都是道地的當地文化。噶瑪蘭族婦女的編織技術發達,喜歡編織黑色的織品;此外,取自香蕉樹纖維曬乾軟化後織成的香蕉衣,特別清涼舒適,只有族中具有威望的長者可以穿戴。

42 「噶瑪蘭節」 在噶瑪蘭節活動中,他們以精緻的歌舞展現其族群柔和、自信的一面,歡迎大家共襄盛舉來認識噶瑪蘭文化。

43 (一) 太魯閣族大致分佈北起於花蓮縣和平溪,南迄紅葉及太平溪這一廣大的山麓地帶,即現行行政體制下的花蓮縣秀林鄉、萬榮鄉及少部份的卓溪鄉立山、崙山等地。 傳統上,過去太魯閣族的男性,婚姻條件是獵首及具有高超的狩獵技巧(唯有已獵首過及擅於狩獵,男子才有資格紋面),其次是守規矩與心地好,有財產及身體強壯則是更次要的條件;女性的首要條件是會織布(女子會織布才能紋面,紋面的女子才算是美麗的),其次則為勤勞、會持家及心地好。而在男女關係之間,傳統祖靈的信仰及恐懼深植於人心之中,因此族人有著極嚴格的規範:不允許未婚的青年男女或已婚的人有越軌的行為或動作。 太魯閣人的求婚儀式,必先徵得女方同意後行之,同時求婚的重要內容是議定男方的聘禮、工作天,及女方的嫁妝。婚禮在新郎家舉行,媒人手持一瓢水向神靈祈禱,雙方主婚人用食指浸水中表示不悔。太魯閣人相信生育是由鬼靈所主宰的,因此有種種的禁忌與祈禱的方式祈求賜予他們小孩,嬰兒出生後用竹刀切斷臍帶,將胞胎埋於底下。嬰兒生下後,由祖父或其父親為嬰兒取名,小孩名後連其父名,也有少數連母的,以示有血統的關係。這種命名的方式,稱為「親子關係的連名制」,通稱為「父子」或「母子(女)」連名制。

44 ( 二 ) 在太魯閣族人的部落中,由成員共同推舉聰明正直的人為頭目。頭目,對外代表部落,對內維持部落的安寧和諧、解決仲裁紛爭。頭目及其他幹部都是無給職的,其唯一享有的權利是部落的人家舉行慶典時總會受到邀請。部落在對外的關係上,獵區的保護是全體部落成員的共同責任,每個部落均有固定的獵區,打獵行為不僅是在維持生計,也由於狩獵團體的組合形成部落男子之間的共擔責任的團體意識。為了維護部落的獵區,防止敵對部落或族群入侵,族人必須團結一致。 「紋面」亦即漢人所謂「刺青」,太魯閣語稱「巴大斯克拉斯」,是太魯閣族最具代表性的傳統文化特色,如今已不再沿襲,只有少數相當年紀以上的太魯閣族老人臉上,才能看到這個歷史痕跡。 「傳統織布」(得米弄·卡巴安)在太魯閣族的傳統理,是女子婚前必備的才藝本領,織布原料來自「苧麻」,而整個製作過程非常繁瑣,概分為: 1.採麻抽絲。 2.理絲紡線。 3.連線紡球。 4.接球紡團。 5.灰煮淋曬。 6.理團紡帶。 7.套帶織布。 「木琴」──太魯閣語稱「打庫茲」意義同竹口簧片,傳統木琴製作不易,音只有四階,即Le、Mi、So、La,製成聲音清脆響亮的木琴,木琴的音質好壞與樹木的長短、乾濕及粗細有著極大關係,男女皆可敲奏。 太魯閣族傳統舞蹈較保守,以女性為主,大都以隨興哼唱,即席起舞方式表演,男性舞步簡單且多以左右前後跨步方式為主。


Download ppt "台灣的原住民."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