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 的解读 李嘉明 教授 重庆大学审计处 2014.6.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 的解读 李嘉明 教授 重庆大学审计处 2014.6."—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 的解读 李嘉明 教授 重庆大学审计处 2014.6

2 目 录 CONTENTS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架构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修订 重要准则的具体说明 2

3 一、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架构 我国审计准则体系 内审准则“旧架构”概览 内审准则“新架构”概览

4 (一)我国的审计准则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审计准则 中国注册会计师 审计准则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 1.三大准则体系 (修订与实施)
2010年9月修订结束,2011年1月开始实施 2010年10月修订结束,2012年1月开始实施 2013年8月修订结束,2014年1月开始实施

5 2.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审计准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 第三章 审计计划 第四章 审计实施 第一节 审计实施方案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 第三章  审计计划 第四章  审计实施 第一节  审计实施方案 第二节  审计证据 第三节  审计记录 第四节  重大违法行为检查 第五章  审计报告 第一节  审计报告的形式和内容 第二节  审计报告的编审 第三节  专题报告与综合报告 第四节  审计结果公布 第五节  审计整改检查 第六章  审计质量控制和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6 3.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 编码 具体名称 1100 1101 注册会计师的总体目标和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 1111 就审计业务约定条款达成一致意见; 1121 对财务报表审计实施的质量控制;1131 审计工作底稿; 1141 财务报表审计中与舞弊相关的责任;1142 财务报表审计中对法律法规的考虑;1151 与治理层的沟通;1152 向治理层和管理层通报内部控制缺陷;1153 前任注册会计师和后任注册会计师的沟通。 1200 1201 计划审计工作; 1211 通过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1221 计划和执行审计工作时的重要性; 1231 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采取的应对措施; 1241 对被审计单位使用服务机构的考虑;1251 评价审计过程中识别出的错报 1300 1301 审计证据;1311 对存货等特定项目获取审计证据的具体考虑; 1312 函证; 1313 分析程序; 1314 审计抽样; 1321 审计会计估计(包括公允价值会计估计)和相关披露;1323 关联方; 1324 持续经营;1331 首次审计业务涉及的期初余额; 1332 期后事项;1341 书面声明 1400 1401 对集团财务报表审计的特殊考虑;1411 利用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 1421 利用专家的工作 1500 1501 对财务报表形成审计意见和出具审计报告;1502 在审计报告中发表非无保留意见;1503 在审计报告中增加强调事项段和其他事项段;1511 比较信息:对应数据和比较财务报表;1521 注册会计师对含有已审计财务报表的文件中的其他信息的责任 1600 1601 对按照特殊目的编制基础编制的财务报表审计的特殊考虑; 1603 对单一财务报表和财务报表的特定要素、账户或项目审计的特殊考虑; 1604 对简要财务报表出具报告的业务 5100 5101 质量控制准则

7 实务指南 (二)内审准则“旧架构”概览 基本准则 职业道德规范 具体准则(29个) 第三层次 第一层次 第二层次 1-建设项目审计指南
2-物资采购审计指南 3-审计报告指南 4-高校内部审计指南 5-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指南 基本准则 具体准则(29个) 职业道德规范 编号 名称 1 审计计划 16 风险管理审计 2 审计通知书 17 重要性与审计风险 3 审计证据 18 审计抽样 4 审计工作底稿 19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 5 内部控制审计 20 人际关系 6 舞弊的预防、检查与报告 21 内部审计的控制自我评估法 7 审计报告 22 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与客观性 8 后续审计 23 内部审计机构与董事会或最高管理层的关系 9 内部审计督导 24 内部审计机构的管理 10 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协调 25 经济性审计 11 结果沟通 26 效果性审计 12 遵循性审计 27 效率性审计 13 评价外部审计工作质量 28 信息系统审计 14 利用外部专家服务 29 内部审计人员后续教育 15 分析性复核 第一层次 第二层次 第三层次

8 实务指南 (三)内审“新架构”概览 1201职业道德规范 1101基本准则 21作业类具体准则(9个) 22业务类具体准则(4个)
2101审计计划、2102审计通知书、2103审计证据、2104审计工作底稿、2105结果沟通、2106审计报告、2107后续审计、2108审计抽样、2109分析程序 22业务类具体准则(4个) 2201内部控制审计、2202绩效审计、2203信息系统审计、2204对舞弊行为进行检查与报告 23管理类具体准则(7个) 2301内部审计机构的管理、2302与董事会或者最高管理层的关系、2303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协调、2304利用外部专家服务、2305人际关系、2306内部审计质量控制、2307评价外部审计工作质量 1201职业道德规范 实务指南 3101审计报告指南 3201建设项目审计指南 3202物资采购审计指南 3203高校内部审计指南 3204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指南 第一层次 第二层次 第三层次

9 二、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修订 准则修订的必要性 准则修订的主要原则 准则修订的过程 准则体系结构的调整 准则修订的重点内容

10 (一)准则修订的必要性 1.当前内部审计发展的态势 (1)理论上——由财务性审计向管理性审计发展 (4)程序上——规范化、法制化加强
(2)流程上——由事中、事后审计向事前、事中、事后审计发展 (3)功能上——由查错防弊向评价、建议、治理、降低风险等发展 (6)结构内容上——由单一向多元发展 (5)关系上——监管结合,内外结合 (4)程序上——规范化、法制化加强 (7)质量上——质量控制、风险意识进一步强化 (8)方法上——由传统的技术手段向现代的计算机手段发展

11 (一)准则修订的必要性 一是内部审计及理念发生了重大变化。 2.中国内部审计准则修订的原因 2003年:
二是广大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实践中,不断创新审计方式方法,拓展审计领域,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 三是近年来,审计机关、监管部门以及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与内部审计相关的制度规范,对内部审计工作做出了更详细的规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是受制定时我国内部审计发展水平及认识水平的限制,原则体系存在着逻辑性和系统性的不足。 2003年: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发布了首批内部审计准则,至今10年有余。

12 (二)准则修订的主要原则 修订原则 保持现有准则体系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增强准则体系的逻辑性和系统性 突出准则的适用性和前瞻性

13 (三)准则修订的过程 步骤 时间 内容 1. 2012.2—5 确定准则修订方案阶段 2. 2012.6—7 起草准则修订稿初稿阶段 3.
2012.8—12 修订初稿讨论修改阶段 4. 2013.1—4 面向社会征求意见阶段 5. 2013.5—6 准则修订稿审定阶段 6. 2013.7—8 提交常务理事会审议阶段 7. 2013.8/ 正式发布/正式实施阶段

14 (四)准则体系结构的调整 具体 准则 的 分类 作业类 (9个) 业务类 (4个) 管理类 (7个) 2201内部控制审计、
1.分类 具体 准则 分类 作业类 (9个) 2101审计计划、2102审计通知书、 2103审计证据、2104审计工作底稿、 2105结果沟通、2106审计报告、 2107后续审计、2108审计抽样、 2109分析程序 业务类 (4个) 2201内部控制审计、 2202绩效审计、 2203信息系统审计、 2204对舞弊行为进行检查与报告 管理类 (7个) 2301内部审计机构的管理、2302与董事会或者最高管理层的关系、2303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协调、2304利用外部专家服务、2305人际关系、2306内部审计质量控制、2307评价外部审计工作质量

15 2.编码 作业类2100 (2101—2109) 业务类2200 (2201—2204) 管理类2300 (2301—2307)
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 内部审计基本准则 1101 1201 作业类2100 (2101—2109) 业务类2200 (2201—2204) 实务指南 3101审计报告指南 3201建设项目审计指南 3202物资采购审计指南 3203高校内部审计指南 3204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指南 管理类2300 (2301—2307) (1000) 第一层次 (2000) 第二层次 (3000) 第三层次

16 合并(1)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 3.结构调整 5-内部控制审计 12-遵循性审计 16-风险管理审计
21-内部审计的控制自我评估法 2201内部控制审计 COSO委员会在1992年《内部控制整体框架》、1994年修订,2004年在结合《萨班斯一奥克斯法案》(Sarbanes-Oxley Act)在报告方面的要求,同时吸收各方面风险管理研究成果,颁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框架》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 借鉴

17 合并(2) 25-经济性审计 26-效果性审计 27-效率性审计 2202绩效审计

18 合并(3) 9-内部审计督导 19-内部审计质量控制 2206内部审计质量控制

19 取消 17-重要性和审计风险 22-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29-内部审计人员后续教育

20 (五)准则修订的重点内容 关于内部审计基本准则 (单独介绍) 关于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 关于内部控制审计准则 关于绩效审计准则
关于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准则 关于审计计划等13个具体准则

21 内部控制 准 则 内容:按照内控五要素 程序和方法:(与一般审计项目相似) 内控缺陷认定:设计缺陷和运行缺陷
组织架构 发展战略 人力资源 组织文化 社会责任 不相容职务分离授权审批控制 会计系统控制 财产保护控制 预算控制 运营分析控制 绩效考评控制 修订的重点内容(1) 内部环境 风险识别 风险分析 风险应对 风险评估 内容:按照内控五要素 控制活动 信息与沟通 对信息收集处理和传递的及时性 反舞弊机制的健全性 财务报告的真实性 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内部监督 内部控制 日常监督 专项监督 程序和方法:(与一般审计项目相似) 重大缺陷 重要缺陷 一般缺陷 设计缺陷 运行缺陷 内控缺陷认定:设计缺陷和运行缺陷 内控审计报告:全面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一般应当报送组织董事会或者最高管理层,包含有重大缺陷认定的专项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应当报送董事会或者最高管理层;

22 绩效审计 准 则 概念:界定为对组织(包括盈利组织与非盈利组织)经营管理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的评价
修订的重点内容(2) 概念:界定为对组织(包括盈利组织与非盈利组织)经营管理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的评价 审计方法:列举了常规审计方法以外的绩效审计方法 评价标准:规定了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来源,以及确定绩效审计评价标准时应当注意的原则 报告:应当注重从体制、机制、制度上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兼顾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个体利益和组织整体利益 范围:可根据需要,既可以经营管理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审查和评价,也可以只侧重某一方面进行审查和评价 绩效审计 数量分析法、比较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量本利分析法 专题讨论会、标杆法 调查法、成本效益分析法 数据包络分析法、目标成果法 公众评价法

23 内部 审计 质量 控制 准则 一是将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划分为内部审计机构质量控制和内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
修订的重点内容(3) 内部 审计 质量 控制 准则 一是将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划分为内部审计机构质量控制和内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 二是在内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中,将项目负责人在指导、监督、检查过程中应考虑和注意的事项以及应履行的职责 做了进一步细化 三是由于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已出台了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办法和评估手册,此次修订对内部审计质量评估的内容不再做重复规定

24 其他具体准 则 2101—— 审计计划准则: 2102—— 审计通知书准则: 2103—— 审计证据准则: 修订的重点内容(4)
将审计计划由原来的年度审计计划、项目审计计划和审计方案三个层次调整为年度审计计划和项目审计方案两个层次。 2101—— 审计计划准则: 2102—— 审计通知书准则: 2103—— 审计证据准则: 其他具体准 明确了 “内部审计机构应当在实施审计三日前,向被审计单位或者被审计人员送达审计通知书 ”的要求。 ①将“视听电子证据”细分为“视听证据”与“电子证据”两种; ②将“审计证据的获取方法”中的“询问”改成“访谈”,增加“调查”方法; ③增加 “采集被审计单位电子数据作为审计证据的,内部审计人员应当记录电子数据的采集和处理过程 ”的规定。

25 其他具体准 则 2104— 审计工作底稿准则: 2106— 审计报告准则: 2107— 后续审计准则:
①删除了原准则第六条有关审计工作底稿的形式方面内容; ②将原第七条“审计工作底稿的记录”与原第九条“审计工作底稿应载明事项”的内容进行了整合; ③增加了项目审计方案的编制及调整情况也应当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的要求; ④原第四章“审计工作底稿的整理与使用”的名称改为“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与保管”,并对相关用语做了规范。 2104— 审计工作底稿准则: 其他具体准 ①删除了原准则第七条“审计报告是对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和有效性进行的相对保证”的内容; ②“审计报告的正文内容”中增加“审计发现”,“审计决定”改成”审计意见”; ③将第四章“审计报告的编制、复核与分发”的名称改成“审计报告的编制、复核与报送”,并增加了“已经出具的审计报告若存在重要错误或遗漏,内部审计结构应当及时更正等规定。 2106— 审计报告准则: ①将内部审计机构开展后续审计工作等相应规定中的“应当”改成“可以” ; ②删除第十一条内部审计人员确定后续审计范围时的相关要求方面的内容。 2107— 后续审计准则:

26 其他具体准 则 2109— 分析程序准则: 2103— 审计抽样准则: 2203— 信息系统审计准则:
①将原分析性复核准则的名称改为分析程序准则; ②进一步界定了“分析程序”的概念,对相关用语和内容作了修正; ③删除了原第十六条“内部审计人员应充分考虑分析性复核的结果,在综合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得出审计结论”的内容。 2109— 分析程序准则: 其他具体准 进一步完善了审计抽样的定义、抽样总体的确定原则、抽样的程序和方法等内容,并对相关用语做了进一步规范。 2103— 审计抽样准则: ①对原准则第六条有关信息系统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的内容做了调整,做了较为宽泛的要求; ②将原第二十条“信息系统审计内容”中的“监控”改为“内部监督”; ③删除了原第六章“信息系统审计的方法”第二十八条有关审计工作底稿的内容; ④删除了原第七章“审计报告与后续工作”中有关审计报告的内容; ⑤将原第三十条信息系统审计作为综合性内部审计项目的一部分的内容与原第七条的相关内容整合。 2203— 信息系统审计准则:

27 其他具体准 则 2204—对舞弊行为进行检查和报告准则: 2302—与董事会或者最高管理层的关系准则: 2304—利用外部专家服务准则:
2307—评价外部审计工作质量准则: ①将原舞弊的预防、检查与报告准则的名称改为对舞弊行为进行检查和报告准则; ②将原“舞弊的预防”一章的名称修改为“评估舞弊发生的可能性”,并对有关内容作了相应调整,以增强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③将原第四章“舞弊的检查”第十七条和第十九条的内容删除。 其他具体准 “协助董事会或最高管理层的工作”一章的内容删除;原准则名称精炼修改为“与董事会或者最高管理层的关系”。 ①在原第九条的内容中增加了内部审计机构对外部专家“客观性”内容的评价;②原第十五条的内容修改为“内部审计机构对外部专家服务评价后,如果认为其服务的结果无法形成相关、可靠和充分的证据,应当通过其他替代程序补充获取相应的审计证据”。 分别删除:①原准则第四条“内部审计机构在需要利用外部审计工作成果,以减少重复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时,应对外部审计工作质量进行评价”; ②第十九条“编制对外审计工作质量的评价报告做到客观、清晰、及时”的内容。

28 三、重要准则的具体说明 第1101号 —内部审计基本准则 第1201号 —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

29 第1101号 ——内部审计基本准则 基本架构 条款释义 重点关注 主要变化

30 (一)基本架构 章节数 章节名 条款数 第一章 总则 3 第二章 一般准则 6 第三章 作业准则 10 第四章 报告准则 4 第五章
内部管理准则 8 第六章 附则 2 合计 33

31 第一条 第二条 第三条 第 一 章 总 则 (二)条款释义 目的:规范内审工作、保证内审质量、明确机构与人员职责
依据:《审计法》、其他法律法规 第二条 定义: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通过运用系统、规范的方法,审查和评价组织的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适当性和有效性,以促进组织完善治理、增加价值和实现目标。 第三条 适用范围:各类组织的授权和委托的内审业务

32 第二章 一般准则 直属高校:独设56个,占74.67%; 省 市:独设11个,占29.73%。 第四条 设置内审机构 配备内审人员 第五条
第二章 一般准则 第四条 设置内审机构 配备内审人员 第五条 编写内审章程 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目标、职责、权限 第六条 独立性 客观性 不得负责内审对象的具体活动的决策与执行 第七条 遵守职业道德 保持职业谨慎 第八条 专业胜任能力 后续教育提高与加强 第九条 保密义务 直属高校:独设56个,占74.67%; 省 市:独设11个,占29.73%。

33 第三章 作业准则 条款 释义 第十条 关注风险,实施以风险为基础的内审 第十一条 充分运用重要性原则,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 第十二条
第三章 作业准则 条款 释义 第十条 关注风险,实施以风险为基础的内审 第十一条 充分运用重要性原则,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 第十二条 依据风险状况、管理需要、资源条件,编制年度审计计划 第十三条 年度审计计划 审计项目 编制项目审计方案 第十四条 实施审计3日前,送达审计通知书,做好审计准备工作 第十五条 深入了解情况,审查和评价适当性和有效性,关注信息系统的影响 第十六条 警惕舞弊讯息,关注舞弊风险,对舞弊行为进行检查和报告 第十七条 运用审核、观察、监盘、访谈、调查、函证、计算和分析程序等方法,获取相关、可靠和充分的审计证据,以支持审计结论、意见和建议 第十八条 审计工作底稿中记载:审计程序的执行、审计证据、审计结论 第十九条 以适当的方式提供咨询服务、改善组织的业务活动、内控和风险管理

34 审计概况、审计依据、审计发现、审计结论、审计意见和审计建议
第四章 报告准则 第二十条: 出具审计报告的前提: 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 第二十一条: 编写审计报告的原则: 客观完整清晰,具有建设性,体现重要性 第二十三条: 审计报告编制的依据: 是否遵循内审准则 第二十二条: 审计报告的内容: 审计概况、审计依据、审计发现、审计结论、审计意见和审计建议

35 第五章 内部管理准则 条款 释义 第二十四条 接受领导和监督,并与之保持及时高效的沟通 第二十五条
第五章 内部管理准则 条款 释义 第二十四条 接受领导和监督,并与之保持及时高效的沟通 第二十五条 建立合理、有效的组织结构,实行集中管理或者分级管理 第二十六条 制定内部审计工作手册,指导内部审计人员工作 第二十七条 对内审质量实施有效控制,建立指导、监督、分级复核和内审质量评估制度,接受内审质量外部评估 第二十八条 编制中长期审计规划、年度审计计划、人力资源计划和财务预算 第二十九条 建立激励约束机制,进行考核、评价和奖惩 第 三 十 条 在最高管理层的支持和监督下,做好与外部审计的协调 第三十一条 机构负责人对管理的适当性和有效性负主要责任

36 第六章 附则 发布与解释:中国内部审计协会 施行时间:

37 (三)重点关注 内部审计的定义? 内部审计章程的内容 以风险为基础的审计模式 是否遵循内部审计准则的声明 内部审计工作手册的制定

38 (四)主要变化 第1101号——《内部审计基本准则》的主要变化 1.内部审计定义的修订
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了修改:职能(监督和评价确认和咨询),范围(经营活动 业务活动),方法(系统、规范的方法),目标(完善治理、增加价值和实现目标) 2.内审适用范围的调整 涵盖了内部审计外包的情形 3.内部审计章程内容的明确 明确规定内部审计的目标、职责和权限 4.风险关注与审计内容的丰富 ①全面关注组织风险,以风险为基础组织实施审计;②关注组织舞弊风险,对舞弊行为进行检查和报告;③为组织提供适当的咨询服务。 5.报告准则中内容的删减 不再保留审计报告分级复核制度和后续审计 6.内部管理准则中内容的增加 内部审计机构与最高管理层的关系,内部审计机构管理体制,内部审计机构对内部审计实施有效质量控制

39 第1201号 ——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 基本架构 条款释义 重点关注 主要变化 第1101号 ——内部审计基本准则

40 (一)基本架构 新准则 旧准则 第一章三条 第二章五条 第三章二条 第四章四条 第五章三条 第六章二条 第七章二条 没有分章节 共十一条
共七章21条

41 第一条:规范职业行为,维护职业声誉。根据《审计法》及其他法律制定
(二)条款释义 第一条:规范职业行为,维护职业声誉。根据《审计法》及其他法律制定 (目的与依据) 第三条:遵守规范、履行职责、维护利益 (要求) 第二条:职业品德、职业纪律、职业责任 (定义) Content Layouts 第一章 总 则

42 第二章 一般原则 诚信正直 客观公正 专业胜任能力 与后续教育 违纪处理 保守秘密 第七条 第八条 第四条 第五条 第六条

43 第三章 诚实正直 第九条 第十条 诚实、守信 不应有四种行为 廉洁、正直 不应有二种行为 歪曲事实 隐瞒问题 妄加判断 利用职权谋取私利
第三章 诚实正直 歪曲事实 隐瞒问题 妄加判断 误导或含糊陈述 诚实、守信 不应有四种行为 第九条 利用职权谋取私利 屈从于压力违反原则 廉洁、正直 不应有二种行为 第十条

44 第四章 客观性 第十一条 第十二条 第十三条 第十四条 对客观性进行评估 识别影响客观性的因素 采取措施保障客观性 由于偏见 利益冲突
第四章 客观性 第十一条 第十二条 第十三条 第十四条 实事求是、不得影响职业判断 对客观性进行评估 识别影响客观性的因素 采取措施保障客观性 由于偏见 利益冲突 识别可能的影响因素 评估影响因素的严重程度 报告客观性受损的影响 曾参与过的业务活动 存在直接利益关系 存在长期合作关系 有密切的私人关系 来自组织内外部的压力 审计范围受到限制 提高职业道德水准 适当的人员安排并合理分工 工作轮换 适当有效的激励 有效的审计质量控制 严重时停止工作

45 第五章 专业胜任能力 专业知识 职业技能 实践经验 后续教育与职业实践 提升专业胜任能力 职业谨慎 职业判断 第十六条 第十七条 第十五条

46 信息保密 不得披露 保密义务 警惕泄密 第十八条 第十九条 第六章 保密

47 第七章 附则 第七章 附则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 发布与解释: 第二十条: 施行时间: 第二十一条

48 (三)重点关注 品德与操守 客观与公正 能力与水平 谨慎与保密

49 (四)主要变化 以原“规范”为基础,吸收了原《内部审计独立性和客观性》准则和《内部审计人员后续教育》准则的部分内容;同时借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职业道德规范》的有关内容,充实完善。 体例结构上与其他准则一致,分章表述

50 不当之处 敬请指正 李嘉明


Download ppt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 的解读 李嘉明 教授 重庆大学审计处 2014.6."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